戰爭概念 Ⅱ 戰爭的根源 型態與演變 價值與實踐 戰爭的根源  戰爭根源的研究,主要在問一個問題: 「為何有戰爭?」  這是一個古老的問題。從哲學的觀點看, 是希望在下列問題上得到解答:  戰爭的發生是否有一個總原因?  是否有一個可供分析戰爭發生的系統?  戰爭原因是否終歸會消失? 戰爭的發生是否有一個總原因  總原因即共同的原因或根本的原因  總原因只能有一個,兩個就不是總原因  生命必須戰鬥以求生存?  生命必須戰鬥以求榮耀?  生命必須戰鬥以求理想?  生命必須戰鬥以求利益?  生命必須戰鬥以求同意? 戰爭起因 二千四百年前 東方觀點  吳起 (前440~前381),戰國時衛人  吳子兵法:  凡兵之所以起者有五:  一曰爭名 二曰爭利 四曰內亂 五曰因饑 三曰積惡 戰爭起因(類型) 19世紀  西方觀點 約米尼 1. 2. 3. 4. 為了收回權利的 攻勢戰爭 政治上採守勢而 軍事上採攻勢的 戰爭 爭權奪利的戰爭 干涉性的戰爭 5. 6. 7. 8. 9. 10. 侵略性的戰爭 思想的戰爭 民族性的戰爭 內戰 宗教戰爭 雙重戰爭 是否存在可供分析戰爭發生的系統  戰爭的發生是否存在一些模式?  循一定或相似的步驟?   有跡可尋 可以預測 能夠掌握 沒有固定的模式?  模式太多  或根本沒有模式 戰爭爆發的指標  戰爭成形的心理因素  戰爭是一種集體性的暴力行為  暴力是違反正常人性的,非因不滿、仇恨 而產生敵意的心理狀態,應該不會被使用  集體的暴力行為,非出於共同的不滿、仇 恨與敵意,並形成輿論,原則上是無法啟 動的 參見軍事學導論第41~42頁 戰爭爆發的指標  反過來說,當下列三個條件發生時,集體性 的暴力行為(戰爭)可能會被啟動: 1. 共同的仇恨:社會普遍對某個國家(團體)的某種 或所有行為存有不滿或仇視的情緒 2. 強化的敵意:這種仇視的情緒嚴重到被認為應該 要採取反制的措施以解除問題 3. 輿論的壓制:不贊成採取反制措施(發動戰爭)的 輿論被壓制 戰爭的根源 戰爭爆發的指標 這件事的重要性  學生為了國家主權,集體放棄了民生需 求。他們對主權問題的共同心理狀態, 已無庸置疑。  大陸的大學生,是社會的菁英份子,也 是引領社會輿論的重要部分!  這種心理狀態將如何變化? 戰爭原因是否終歸會消失  你覺得呢?  從歷史驗證  從人性推測  從文明差異的角度來看  好,那要怎麼辦? 刺激反應 影片「英雄」場景,欲看詳細,請自行租購! 愛意? 接觸誤解情緒慾念仇恨敵意行動 沒感覺? 戰爭的型態演變  戰爭型態,指戰爭規則、部隊組織、訓練、後 勤、理論、戰術、戰略等一切與戰爭及社會的 關係。 艾文.托佛勒《新戰爭論》  歷史上的型態  演變的原因  如何斷代 影片「英雄」場景,欲看詳細,請自行租購! 戰爭型態 分析類型  分析類型係指分析時,採用何種觀點作為主要 觀察分類依據。  研究戰爭型態,可用許多不同分析類型如戰爭 規則、部隊組織…等,而依其性質,可切分為 下列二類:  科技類型:科技的進展、兵器的改變  文化類型:政、經、社會、思想等 歷史上的戰爭型態  科技類型  四次軍事革命說  文化類型  好戰傾向分析   四世代說  六世代說   十次軍事革命說   工具、機械、系統、自動 化時代說   Wave論(新戰爭論)    兵器演進說 防衛性 社會戰爭 經濟(掠奪)戰爭 政治戰爭  農業社會 工業社會 資訊社會 戰爭型態演變的原因  多元複雜的原因  人  武器  文化  文明演進  創意  科技 科技的定義 科學/ 知識 (SCIENCE/KNOWLEDGE) 新知的研發 (Develop New) 明理 ( KNOW-WHY) 已知的教導 (Teach Existing) 人 (PEOPLE) 科 技 演繹法 (Algorithms) 程序 ( Procedures) ( (Rules,Recipes) 規則、要訣 工法 (Processes) (TECHNOLOGY) 知作 (KNOW -HOW) 技巧、程序 (Skill, Process) 技藝 (Craftsmanship) 工(器)具 (TOOLS) 材料、機器 ( (Materials,Machines) 自然工法 (Physical.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戰爭概念 Ⅱ 戰爭的根源 型態與演變 價值與實踐 戰爭的根源  戰爭根源的研究,主要在問一個問題: 「為何有戰爭?」  這是一個古老的問題。從哲學的觀點看, 是希望在下列問題上得到解答:  戰爭的發生是否有一個總原因?  是否有一個可供分析戰爭發生的系統?  戰爭原因是否終歸會消失? 戰爭的發生是否有一個總原因  總原因即共同的原因或根本的原因  總原因只能有一個,兩個就不是總原因  生命必須戰鬥以求生存?  生命必須戰鬥以求榮耀?  生命必須戰鬥以求理想?  生命必須戰鬥以求利益?  生命必須戰鬥以求同意? 戰爭起因 二千四百年前 東方觀點  吳起 (前440~前381),戰國時衛人  吳子兵法:  凡兵之所以起者有五:  一曰爭名 二曰爭利 四曰內亂 五曰因饑 三曰積惡 戰爭起因(類型) 19世紀  西方觀點 約米尼 1. 2. 3. 4. 為了收回權利的 攻勢戰爭 政治上採守勢而 軍事上採攻勢的 戰爭 爭權奪利的戰爭 干涉性的戰爭 5. 6. 7. 8. 9. 10. 侵略性的戰爭 思想的戰爭 民族性的戰爭 內戰 宗教戰爭 雙重戰爭 是否存在可供分析戰爭發生的系統  戰爭的發生是否存在一些模式?  循一定或相似的步驟?   有跡可尋 可以預測 能夠掌握 沒有固定的模式?  模式太多  或根本沒有模式 戰爭爆發的指標  戰爭成形的心理因素  戰爭是一種集體性的暴力行為  暴力是違反正常人性的,非因不滿、仇恨 而產生敵意的心理狀態,應該不會被使用  集體的暴力行為,非出於共同的不滿、仇 恨與敵意,並形成輿論,原則上是無法啟 動的 參見軍事學導論第41~42頁 戰爭爆發的指標  反過來說,當下列三個條件發生時,集體性 的暴力行為(戰爭)可能會被啟動: 1. 共同的仇恨:社會普遍對某個國家(團體)的某種 或所有行為存有不滿或仇視的情緒 2. 強化的敵意:這種仇視的情緒嚴重到被認為應該 要採取反制的措施以解除問題 3. 輿論的壓制:不贊成採取反制措施(發動戰爭)的 輿論被壓制 戰爭的根源 戰爭爆發的指標 這件事的重要性  學生為了國家主權,集體放棄了民生需 求。他們對主權問題的共同心理狀態, 已無庸置疑。  大陸的大學生,是社會的菁英份子,也 是引領社會輿論的重要部分!  這種心理狀態將如何變化? 戰爭原因是否終歸會消失  你覺得呢?  從歷史驗證  從人性推測  從文明差異的角度來看  好,那要怎麼辦? 刺激反應 影片「英雄」場景,欲看詳細,請自行租購! 愛意? 接觸誤解情緒慾念仇恨敵意行動 沒感覺? 戰爭的型態演變  戰爭型態,指戰爭規則、部隊組織、訓練、後 勤、理論、戰術、戰略等一切與戰爭及社會的 關係。 艾文.托佛勒《新戰爭論》  歷史上的型態  演變的原因  如何斷代 影片「英雄」場景,欲看詳細,請自行租購! 戰爭型態 分析類型  分析類型係指分析時,採用何種觀點作為主要 觀察分類依據。  研究戰爭型態,可用許多不同分析類型如戰爭 規則、部隊組織…等,而依其性質,可切分為 下列二類:  科技類型:科技的進展、兵器的改變  文化類型:政、經、社會、思想等 歷史上的戰爭型態  科技類型  四次軍事革命說  文化類型  好戰傾向分析   四世代說  六世代說   十次軍事革命說   工具、機械、系統、自動 化時代說   Wave論(新戰爭論)    兵器演進說 防衛性 社會戰爭 經濟(掠奪)戰爭 政治戰爭  農業社會 工業社會 資訊社會 戰爭型態演變的原因  多元複雜的原因  人  武器  文化  文明演進  創意  科技 科技的定義 科學/ 知識 (SCIENCE/KNOWLEDGE) 新知的研發 (Develop New) 明理 ( KNOW-WHY) 已知的教導 (Teach Existing) 人 (PEOPLE) 科 技 演繹法 (Algorithms) 程序 ( Procedures) ( (Rules,Recipes) 規則、要訣 工法 (Processes) (TECHNOLOGY) 知作 (KNOW -HOW) 技巧、程序 (Skill, Process) 技藝 (Craftsmanship) 工(器)具 (TOOLS) 材料、機器 ( (Materials,Machines) 自然工法 (Physical.

戰爭概念 Ⅱ
戰爭的根源
型態與演變
價值與實踐
戰爭的根源

戰爭根源的研究,主要在問一個問題:
「為何有戰爭?」

這是一個古老的問題。從哲學的觀點看,
是希望在下列問題上得到解答:

戰爭的發生是否有一個總原因?

是否有一個可供分析戰爭發生的系統?

戰爭原因是否終歸會消失?
戰爭的發生是否有一個總原因

總原因即共同的原因或根本的原因

總原因只能有一個,兩個就不是總原因

生命必須戰鬥以求生存?

生命必須戰鬥以求榮耀?

生命必須戰鬥以求理想?

生命必須戰鬥以求利益?

生命必須戰鬥以求同意?
戰爭起因
二千四百年前
東方觀點

吳起 (前440~前381),戰國時衛人

吳子兵法:

凡兵之所以起者有五:

一曰爭名
二曰爭利
四曰內亂
五曰因饑
三曰積惡
戰爭起因(類型)
19世紀

西方觀點
約米尼
1.
2.
3.
4.
為了收回權利的
攻勢戰爭
政治上採守勢而
軍事上採攻勢的
戰爭
爭權奪利的戰爭
干涉性的戰爭
5.
6.
7.
8.
9.
10.
侵略性的戰爭
思想的戰爭
民族性的戰爭
內戰
宗教戰爭
雙重戰爭
是否存在可供分析戰爭發生的系統

戰爭的發生是否存在一些模式?

循一定或相似的步驟?


有跡可尋
可以預測
沒有固定的模式?

模式太多

或根本沒有模式
能夠掌握
戰爭爆發的指標

戰爭成形的心理因素

戰爭是一種集體性的暴力行為

暴力是違反正常人性的,非因不滿、仇恨
而產生敵意的心理狀態,應該不會被使用

集體的暴力行為,非出於共同的不滿、仇
恨與敵意,並形成輿論,原則上是無法啟
動的
參見軍事學導論第41~42頁
戰爭爆發的指標

反過來說,當下列三個條件發生時,集體性
的暴力行為(戰爭)可能會被啟動:
1.
共同的仇恨:社會普遍對某個國家(團體)的某種
或所有行為存有不滿或仇視的情緒
2.
強化的敵意:這種仇視的情緒嚴重到被認為應該
要採取反制的措施以解除問題
3.
輿論的壓制:不贊成採取反制措施(發動戰爭)的
輿論被壓制
戰爭的根源
戰爭爆發的指標
這件事的重要性

學生為了國家主權,集體放棄了民生需
求。他們對主權問題的共同心理狀態,
已無庸置疑。

大陸的大學生,是社會的菁英份子,也
是引領社會輿論的重要部分!

這種心理狀態將如何變化?
戰爭原因是否終歸會消失

你覺得呢?

從歷史驗證

從人性推測

從文明差異的角度來看

好,那要怎麼辦?
刺激反應
影片「英雄」場景,欲看詳細,請自行租購!
愛意?
接觸誤解情緒慾念仇恨敵意行動
沒感覺?
戰爭的型態演變

戰爭型態,指戰爭規則、部隊組織、訓練、後
勤、理論、戰術、戰略等一切與戰爭及社會的
關係。
艾文.托佛勒《新戰爭論》

歷史上的型態

演變的原因

如何斷代
影片「英雄」場景,欲看詳細,請自行租購!
戰爭型態 分析類型

分析類型係指分析時,採用何種觀點作為主要
觀察分類依據。

研究戰爭型態,可用許多不同分析類型如戰爭
規則、部隊組織…等,而依其性質,可切分為
下列二類:

科技類型:科技的進展、兵器的改變

文化類型:政、經、社會、思想等
歷史上的戰爭型態

科技類型

四次軍事革命說

文化類型

好戰傾向分析


四世代說

六世代說


十次軍事革命說


工具、機械、系統、自動
化時代說


Wave論(新戰爭論)



兵器演進說
防衛性
社會戰爭
經濟(掠奪)戰爭
政治戰爭

農業社會
工業社會
資訊社會
戰爭型態演變的原因

多元複雜的原因

人

武器

文化

文明演進

創意

科技
科技的定義
科學/ 知識
(SCIENCE/KNOWLEDGE)
新知的研發
(Develop New)
明理
( KNOW-WHY)
已知的教導
(Teach Existing)
人
(PEOPLE)
科 技
演繹法 (Algorithms)
程序 ( Procedures)
( (Rules,Recipes)
規則、要訣
工法 (Processes)
(TECHNOLOGY)
知作
(KNOW
-HOW)
技巧、程序
(Skill, Process)
技藝
(Craftsmanship)
工(器)具 (TOOLS)
材料、機器
( (Materials,Machines)
自然工法 (Physical Processes)
設備(Facilities)
兵器演進的斷代

戰爭型態與戰爭工具
的關係密切,而戰爭
工具的重點又在兵器
的發展。所以,研究
戰爭型態,如不研究兵器的演進與戰爭型態間
的關係,將失之空泛。

但兵器演進的代別又如何斷代?
兵器演進的斷代
兵器的演進代別,在不同的國家或依
不同的參考點,有不同的區分方式,
並無普遍的標準。

例如:

從「能量」的觀點可劃分為:




肌肉能時代化學能時代核能時代
此為台灣軍界慣用觀點
亦有以 化學能機械能資訊能 劃分
兵器演進的斷代
又如

由重要兵器元素的發展劃分:



冷兵器時代火器(熱兵器)時代核兵器時代
此為中共的劃分方法
依自動化的程度,分為:



工具時代機器時代系統時代自動時代
軍事家 Martin Van Creveld提出
兵器演進的斷代

兵器演進的代別劃分雖無定論,
但卻有共識──大多數學者同意
其演進有代別之分

現在我們要問:

為何斷代?

如何斷代?
兵器演進的斷代
能清楚劃分兵器代別的兩個觀點

前所未有
1.

明顯改變
2.


指兵器的型態與原有的型態無繼承關係,並非僅為小
部分的改進,而在本質上差異巨大。
指兵器在效能上產生跳躍,對戰爭型態、軍事組織、
作戰方式造成明顯重大改變。
這兩個觀點必需同時符合
兵器演進的斷代
根據前述兩個理則,採用下列的斷代
方式是適當的


冷兵器火器核武器精準武器
什麼是戰爭的價值

爭奪生存利益
– 生存利益基本上可分為三類
– 基本的生存利益是道德的,也是私慾的
– 當基本的生存利益不滿足時…

軍事:生存的防衛力量
戰爭價值延伸所及
684B.C.,宋楚爭霸戰於泓水,楚
軍強勢兵力渡河。宋襄公不聽其
 生與死
將建議擊敵半渡與半陣,堅持「
 仁與忍
義利之辨
君子不重傷、不擒二毛。古之為
 常與變
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
 戰爭與和平
之餘,不鼓不成列。」
義戰或包裝

正義與權力必須合而為一,如此正義方有行
使之權力,權力也方能符合正義之要求。
~Pascal

誰能參透--海珊自稱的「信仰」?
誰能理解--布希自命的「解放」?
沙塵捲走了一切大招牌--聖戰與義戰,
激戰在走裸裸的油田之上
~高大鵬<浩歌>
戰爭價值的實踐

戰爭價值的實踐以軍事力量的建立為中
心
– 軍事力量的重點在整體暴力的信度與效度
– 信度與效度則建立在精神(武德與信仰)、
知識、與物質(戰爭工具)之上
戰爭概念 Ⅱ

戰爭的根源-為何有戰爭?


戰爭的發生是否有一個總原因?

總原因存在否?

戰爭起因東方觀點、西方觀點
是否有一個可供分析戰爭發生的系統?


戰爭原因是否終歸會消失


刺激反應
型態與演變





戰爭爆發的指標
戰爭型態 分析類型、
歷史上的戰爭型態、
戰爭型態演變的原因
科技的定義、兵器演進的斷代、
價值與實踐




什麼是戰爭的價值
戰爭價值延伸所及
義戰或包裝
戰爭價值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