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e世代孩子link一下 ~個案分析學童與網路的關係 臺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 主任督導 張淑慧 [email protected]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報告大綱 網路使用現況 連線遊戲 網路交友 網路成癮 網路謠言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資訊社會  1980年,艾文‧托佛勒 (Alvin Toffler) 出版「第三波」(The Third Wave) 一 書,將資訊時代稱為第三波  由約翰‧奈思比 (John Naisbitt) 在其 名著「大趨勢」(Megatrend) 提出  奈思比(John Naisbitt)呼籲世人不要 忽視高科技帶來的副作用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e世代的特徵 電腦伴隨成長,熟悉網路操作 要求立即滿足 與刺激反應的快速連結 不確定的年代,不安定的靈魂 張淑慧.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與e世代孩子link一下 ~個案分析學童與網路的關係 臺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 主任督導 張淑慧 [email protected]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報告大綱 網路使用現況 連線遊戲 網路交友 網路成癮 網路謠言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資訊社會  1980年,艾文‧托佛勒 (Alvin Toffler) 出版「第三波」(The Third Wave) 一 書,將資訊時代稱為第三波  由約翰‧奈思比 (John Naisbitt) 在其 名著「大趨勢」(Megatrend) 提出  奈思比(John Naisbitt)呼籲世人不要 忽視高科技帶來的副作用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e世代的特徵 電腦伴隨成長,熟悉網路操作 要求立即滿足 與刺激反應的快速連結 不確定的年代,不安定的靈魂 張淑慧.

與e世代孩子link一下

~個案分析學童與網路的關係 臺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 主任督導 張淑慧 [email protected]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1

報告大綱

 網路使用現況  連線遊戲  網路交友  網路成癮  網路謠言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2

資訊社會

 1980年,艾文

托佛勒 (Alvin Toffler) 出版「第三波」(The Third Wave) 一 書,將資訊時代稱為第三波  由約翰

奈思比 (John Naisbitt) 在其 名著「大趨勢」(Megatrend) 提出  奈思比(John Naisbitt)呼籲世人不要 忽視高科技帶來的副作用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3

e世代的特徵

 電腦伴隨成長,熟悉網路操作  要求立即滿足 與刺激反應的快速連結  不確定的年代,不安定的靈魂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4

使用網際網路情形

交通部(2003)

至2003年3月底,使用 人口已達1092萬人;普 及率達48.6%。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5

少年上網狀況 6歲至未滿12歲43.7% 12歲至未滿15歲82.8% 15歲至未滿20歲90.1%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6

各地區上網狀況

臺北市62.2% 高雄市51.5% 台灣省北部地區51.1% 台灣省中部地區44.6% 台灣省南部地區41.7% 台灣省東部地區46.9%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7

家庭擁有電腦狀況

臺北市80.9% 高雄市75.5% 台灣省北部地區75.1% 台灣省中部地區67.6% 台灣省南部地區62.5% 台灣省東部地區56%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8

 台灣網路族四多:交通部 (2001) – 上網時間多 – 夜貓子多(8PM~12PM) – 學生多 – 電子郵件信件多  向陽公益基金會: (2001) 40萬名在學少年每週至少一次去網咖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9

學童上網做什麼

 38.9% 連線遊戲  21.7% E-mail  10.1% 交友聊天  5.7 % 完成作業  5.0 % 下載MP3等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10

網路對生命的污染

 紅色暴力  黃色色情  黑色恐怖  灰色自殺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11

連線遊戲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12

線上遊戲現況

全台800萬上網人口, 線上遊戲人口有450萬以上。 (以學生為主力)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13

線上遊戲

 角色扮演遊戲  即時戰略遊戲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14

角色扮演遊戲

 以虛擬角色進行遊戲及互動  設計角色命運、性格與特性  掌握遊戲的完成方法  可結盟、分享及交友  可和想聊天的對象開闢秘密小房間 進行對話及商品交易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15

即時戰略遊戲

 以戰慄時空(CS)為代表  以團隊合作為基礎的遊戲模式  有真實世界的各式槍枝及武器  有恐怖份子跟反恐怖小隊對峙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16

連線遊戲的影響

• 健康問題 • 功課問題 • 經濟問題 • 犯罪問題 • 交友問題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17

網路交友

– 認識大量且不同類型的網友 – 虛擬安全感 – 網路社群之認同感 – 匿名性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18

方式管道

– 個人網頁 – 交友站台 – 聊天室Chat room – ICQ ~即時通訊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19

– 電子佈告欄BBS – 電子郵件E-Mail – 手機及簡訊 – 線上遊戲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20

網路交友之正向影響

 利他性助人行為  跳脫外表框架  自由表達  社會學習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21

網路交友之不良影響

 色情資訊污染  性騷擾與性侵犯  影響課業與作息  網路犯罪與偏差行為  親子衝突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22

網路色情

 靜態影像  動態影像  色情文字  虛擬性愛  商品廣告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23

網路成癮

 定義  因過度使用網路,而對網路產生 一種心理上的依賴,並持續增加上網 時間,無法克制使用網路的衝動,並 伴隨著耐受性、克制、戒斷等現象, 產生一種類似酒癮藥癮毒癮等現象 的上癮行為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24

Shaffer (1996) 哈佛大學醫學院成癮研究中心主任 電腦:心智興奮劑(psycho-stimulant)  起初,上網是輕鬆愉快的放鬆體驗,  逐漸呈現網路成癮耐受性,上網時 間不斷地增加。  最後,變成了典型的「網路成癮」。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25

網路成癮特徵

 耐受性  強迫性上網行為  退癮反應  成癮問題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26

網路成癮類型

 性成癮 沉迷於成人聊天室或網路色情圖片  人際關係成癮 以網路聊天室或以網路社群的人 際關係,取代真實生活。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27

網路成癮類型

 網路強迫症 一再強迫性的上網購物或賭博  資訊缺乏恐慌症 害怕資訊不足而不停地網路漫遊或 搜尋資訊  電腦成癮症 沉迷電動遊戲或沉迷於程式設計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28

網路謠言

 E-mail基本上等於免費,轉信也方 便。傳給一個人跟傳給一百萬人的 時間與成本並不會相差太大,所以 各種各樣的網路八卦就這樣出現了。 由於大家都幾乎透過Forward(轉 信)來發送流言,所以又可以稱此 為網路Forward文化。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29

網路謠言的種類

 恐怖型 「昏迷後發現在旅館冰塊的浴缸 中,腎臟被取走」、「廁所紅蜘蛛」  資訊型 「衛生棉有蟲」、「EXTRA無糖口 香糖含阿斯巴甜,會致癌? 」「防 腐劑便當」、「沐浴用品含有甲 醛」、「通化街米粉湯」。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30

 病毒型 「 警告你最近有什麼病毒,或是什麼檔案不 要開的信。「無辜的小熊」、「水晶玫瑰」、 「火車遊戲」、「手機病毒」、「請各位不 要打開張曼娟-喜歡.DOC 」、 JDBGMGR.EXE

及 SULFNBK.EXE

」  憐憫型 只要你轉信給其他人,就會有人捐錢給遠 方家窮的孩子。  新奇型 「木乃伊懷孕」、 「921最後的照片」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31

 好康相報型 「

Starbucks

咖啡有免費時段?」 過期

3

年了啦!  直接指控型 「某某鮮奶含磺胺劑...」 「 澎湖某某潛水教練色狼行徑」 「 某某婦產科沒醫德」等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32

網路謠言的可能後果

 身心理傷害  經濟: 以台灣九十年平均薪資四萬二 千元來計算,七百九十萬網路使用者中, 有三分之一每週收到一封惡作劇病毒信, 花二分鐘時間來轉寄、查證,一年對台 灣經濟的損害可能就超過十億台幣。  法律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33

網路謠言之分辨

 國內追蹤謠言真偽的相關網站 http://www.ettoday.com/etrum or/index.htm

http://feature.yam.com/urban legends/famous.html

張淑慧 / 媒體教育系列講座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