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社工所 王增勇 聽到原住民,讓我想起… ??? 助人者也是社會問題的一環 「不要以為你是來幫助原住民的,因為當 你開始認識原住民的時候,你已經要下山 了。」---尖石鄉天主教傳教員官錦生 「要幫助我們,請先當我們的朋友。」--排灣族女作家樂利格樂・阿女烏 「來幫助他們,請不要成為他們的負擔。」 ---加拿大人類學家Michael Stanton 回觀.我們共存的歷史 我們都存在於某個特定的歷史時空; 因此也都是歷史與社會的產物,帶著歷史與社會在我們 身上留下的痕跡生活; 所以,如果原漢四百年的殖民歷史,讓我們身處殖民者 的位置,我們所內化的世界觀極可能帶著「看不見原住 民」的漢人觀點; 除非,我們很努力的自省;否則,我們不易聽見原住民 的聲音; 因為他們已經習慣於沈默。 原住民詩人莫那能:「你的胼手胝足,我的顛沛流離」 原漢衝突的歷史演變 十六世紀漢族大規模遷入前,原住民 是島上唯一的主人 荷西以優勢的物質力量及宗教宣揚的 狂愛來影響原住民 荷鄭時代水利系統的開發使粗放農業 轉為深耕的水田農業,土地開發由南 向北,政治中心北移。十八世紀後, 西部平原幾被漢人全部佔領, 延續明鄭以來的隘勇線,隨漢人開墾 山地,隘勇線也隨之東進深入。 清代十九世紀中葉,土地所有制納入 契約制與農產品的商品化,再加上產 銷關係的膨脹,在墾戶、佃戶及商業 高利貸資本的壓迫下退入叢林。成為 島上的主人之一 在島內漢人被安撫後,日本政府開始 採取積極進攻策略,尤其高經濟價值 的北蕃(泰雅族地區)。1895年日本 人開始「討番事業」,同時執行教化、 同化政策。在武力鎮壓與產業開發交 互作用下,原住民社會落入日人的控 制,雖有大規模的保土抗衡(如1874 年牡丹社事件、泰雅族李棟山之役、 太魯閣事件、1920年霧社事件),但 終不敵。 日本政府劃割25萬公頃「番人所在地」 為國有地,國民政府之後延續此政策 改為「山地保留地」,使原住民對其 世代相傳的土地,只有使用權,沒有 所有權。 原住民觀點的歷史 污名化的認同:霧社事件不僅是原住民對抗外來政權的 軍事失敗而已,更標記著原住民族自信心失落的起始點: 「祖先承受過的痛苦會成為後代認同基礎。當他們(原 住民)被征服之後,以前的鬥爭成為歷史,那些鬥士也 相繼辭了世。然而他們的子孫完全沒有享受過那份對自 己社會文化充滿信心的榮耀感,他們只從歷史事蹟中看 到自己族群的失敗。 ‧‧‧他們的後代‧‧‧才是真 正的痛苦承受者(1987:52)。 而這樣的殖民過程導致當下台灣社會原住民成為一個被 污名化的種族符號,不僅「與該族相接觸之他族所敬而 遠之的,同時也是他本身所厭惡的。」(1987:29)謝 世忠稱此為「污名化的族群認同」。 慈善暴力是原漢歷史的循環現象 慈善暴力:以助人的慈善形式強迫受助者 接受助人者的世界觀與生活方式。 愛心:最大的誘惑就是聽不見受助者的聲 音 蘭嶼的國宅vs.蔣夫人的德政 大專院校的山地服務vs.原住民口中「溫 柔的箭」 蘭嶼傳統屋 惡靈信仰:消失的老人獨居空間 五股伯特利社區照顧據點的奮鬥 都市中的自力照顧 • 伯特利,以族人互助為前提,使 用教會的場地做簡單的托育照顧。 法令下偷偷的存活 • 因無足夠的資源與政府機關對話, 於是「默默地」經營了一段時間。 唯一一間廁所 2007/09/01 狹窄的長廊與擁擠的空間:走線的規矩 2007/09/01 面對物質的缺乏與立案的要求: 拒絕援助的背後是原住民的自尊 漢人思維 原住民思維 募款擴建場地,增加設備, 符合法令規定 不勞而獲的壞榜樣 培訓教師取得幼教執照 面對現實,找出生存方法 研讀法令,評估最易取得 立案資格的途徑:托兒所、 幼兒園、安親班、課輔班 物質缺乏,但並不覺得窮 八八風災的重建核心: 修復原漢關係 展現效率、一次到位的永久屋政策 慈濟大愛屋的慈善暴力 不允許對話空間的決策過程 災區「福利街」的出現 外來組織的自我反省 遷村是社區凝聚的過程,不是施捨的結果。 回到誰的家? 杉林大愛村所反映出的問題 大愛村成為「愛心奇蹟」,大規 模的建造工程成為「台灣世紀大 工程」、「打造國際模範、世紀 典範社區」,見證了「慈濟志工 團隊的效率與紀律」;災民則成 為「從小到大都沒有住過這麼好 的房子」的卑微小民 街道名稱『大愛路』、『合心 路』、『善解路』、『感恩路』、 『和氣街』、『互愛街』、『協 力街』、『包容街』、『知足 街』、『尊重街』反應的慈濟世 界的圖像,不是原住民的世界 慈濟大愛村反應的是漢人對於家 的想像,原住民的家不僅是居住 的家屋,而是延續與傳承祖先生 活的傳統領域,包括漁獵、祭祀、 耕種、聚會等功能場所。在島上 生存至少千百年的台灣原住民經 歷一場大水,他們所發展出的獨 特文化怎能因為證嚴上人一句 「讓山林生養休息」就嘎然而止? 原住民與大自然共存的生計文化 又豈是台灣首富想像的「有機農 業」所能取代? 屏東平和部落的遷移 1964-1970 選址、購地後的集體遷移行動 在吉貝木棉樹林中的臨時屋2年 新聚落完成:五個男孩上學去 社福組織在部落的堆疊: 從外來到在地的陪力 1. 外來組織:世展會 2. 專門服務原住民地區的社福組織:蘭恩 基金會、至善基金會 3. 在地組織:蘭嶼居家關懷會、原住民深 耕德瑪汶協會 • 社工的工作就是要讓自己失業 讓原住民用原住民的方式照顧自己人 台中市和平區達觀部落 的部落廚房,返鄉青年 林建治記錄泰雅族食譜 與釀酒技術,提供弱勢 婦女工作機會,盈餘回 饋成立部落學生獎學金, 並供應部落送餐服務 讓原住民用原住民的方式照顧自己人 花蓮縣萬榮鄉馬里巴西部 落利華教會邱忠輝牧師與 陳一鳳師母用部落關懷據 點,提供老人食堂,讓青 少年透過耆老口述歷史訪 問進行送餐服務,老人因 此依照記憶發展出該部落 太魯閣族傳統編織的「苧 麻舞」 高雄市那瑪夏區達卡努瓦 村南鄒婦女阿布娪災後建 立小米田據點,讓部落老 人依照卡那卡那富傳統方 式教導年輕人耕種,形成 部落老人聚集的地點進行 文化傳承的教導 「有老人在的地方」,重 新賦予老人為智慧傳承者 的角色 助人者的反思 第一種是有關所處的外在世界。例如:我所處的社會結構是 什麼?誰掌握權力?誰被不平等地對待?誰處於社會邊緣位 置我所處的社會位置與這些社會結構的關係是什麼?我如何 知道如何與別人互動?這使助人者知道現實世界中的社會機 制。 第二種問題是有關助人者自我的世界。例如,我相信什麼? 我對社會的價值觀是什麼?我內化了些什麼社會結構所附與 的價值觀?我的信仰與價值觀如何反映了社會價值觀?這種 問題鼓勵助人者看見自己如何反應外在世界的價值。 第三種問題是鼓勵助人者探討自我與外在世界之間的矛盾與 衝突。例如,我所接受的信仰與實際生活是否一致?我如何 解釋其中的不同?我所相信的價值,如公平正義,與我的實 務結果是否有衝突? 助人是一種需要學習的能力,助人的關鍵在於看見自己從中 也被幫助,或許放下「助人」的念頭,如實看見對方才能真 正助人。 善念與助人之間有多遠? 決定在助人者在過程中有多少自覺與反省。 經歷過助人vs受助的循環歷程,許多助人者於 是說,其實我的受益更多。 受助者是菩薩,提供祂的受苦讓我們得以修行。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政大社工所 王增勇 聽到原住民,讓我想起… ??? 助人者也是社會問題的一環 「不要以為你是來幫助原住民的,因為當 你開始認識原住民的時候,你已經要下山 了。」---尖石鄉天主教傳教員官錦生 「要幫助我們,請先當我們的朋友。」--排灣族女作家樂利格樂・阿女烏 「來幫助他們,請不要成為他們的負擔。」 ---加拿大人類學家Michael Stanton 回觀.我們共存的歷史 我們都存在於某個特定的歷史時空; 因此也都是歷史與社會的產物,帶著歷史與社會在我們 身上留下的痕跡生活; 所以,如果原漢四百年的殖民歷史,讓我們身處殖民者 的位置,我們所內化的世界觀極可能帶著「看不見原住 民」的漢人觀點; 除非,我們很努力的自省;否則,我們不易聽見原住民 的聲音; 因為他們已經習慣於沈默。 原住民詩人莫那能:「你的胼手胝足,我的顛沛流離」 原漢衝突的歷史演變 十六世紀漢族大規模遷入前,原住民 是島上唯一的主人 荷西以優勢的物質力量及宗教宣揚的 狂愛來影響原住民 荷鄭時代水利系統的開發使粗放農業 轉為深耕的水田農業,土地開發由南 向北,政治中心北移。十八世紀後, 西部平原幾被漢人全部佔領, 延續明鄭以來的隘勇線,隨漢人開墾 山地,隘勇線也隨之東進深入。 清代十九世紀中葉,土地所有制納入 契約制與農產品的商品化,再加上產 銷關係的膨脹,在墾戶、佃戶及商業 高利貸資本的壓迫下退入叢林。成為 島上的主人之一 在島內漢人被安撫後,日本政府開始 採取積極進攻策略,尤其高經濟價值 的北蕃(泰雅族地區)。1895年日本 人開始「討番事業」,同時執行教化、 同化政策。在武力鎮壓與產業開發交 互作用下,原住民社會落入日人的控 制,雖有大規模的保土抗衡(如1874 年牡丹社事件、泰雅族李棟山之役、 太魯閣事件、1920年霧社事件),但 終不敵。 日本政府劃割25萬公頃「番人所在地」 為國有地,國民政府之後延續此政策 改為「山地保留地」,使原住民對其 世代相傳的土地,只有使用權,沒有 所有權。 原住民觀點的歷史 污名化的認同:霧社事件不僅是原住民對抗外來政權的 軍事失敗而已,更標記著原住民族自信心失落的起始點: 「祖先承受過的痛苦會成為後代認同基礎。當他們(原 住民)被征服之後,以前的鬥爭成為歷史,那些鬥士也 相繼辭了世。然而他們的子孫完全沒有享受過那份對自 己社會文化充滿信心的榮耀感,他們只從歷史事蹟中看 到自己族群的失敗。 ‧‧‧他們的後代‧‧‧才是真 正的痛苦承受者(1987:52)。 而這樣的殖民過程導致當下台灣社會原住民成為一個被 污名化的種族符號,不僅「與該族相接觸之他族所敬而 遠之的,同時也是他本身所厭惡的。」(1987:29)謝 世忠稱此為「污名化的族群認同」。 慈善暴力是原漢歷史的循環現象 慈善暴力:以助人的慈善形式強迫受助者 接受助人者的世界觀與生活方式。 愛心:最大的誘惑就是聽不見受助者的聲 音 蘭嶼的國宅vs.蔣夫人的德政 大專院校的山地服務vs.原住民口中「溫 柔的箭」 蘭嶼傳統屋 惡靈信仰:消失的老人獨居空間 五股伯特利社區照顧據點的奮鬥 都市中的自力照顧 • 伯特利,以族人互助為前提,使 用教會的場地做簡單的托育照顧。 法令下偷偷的存活 • 因無足夠的資源與政府機關對話, 於是「默默地」經營了一段時間。 唯一一間廁所 2007/09/01 狹窄的長廊與擁擠的空間:走線的規矩 2007/09/01 面對物質的缺乏與立案的要求: 拒絕援助的背後是原住民的自尊 漢人思維 原住民思維 募款擴建場地,增加設備, 符合法令規定 不勞而獲的壞榜樣 培訓教師取得幼教執照 面對現實,找出生存方法 研讀法令,評估最易取得 立案資格的途徑:托兒所、 幼兒園、安親班、課輔班 物質缺乏,但並不覺得窮 八八風災的重建核心: 修復原漢關係 展現效率、一次到位的永久屋政策 慈濟大愛屋的慈善暴力 不允許對話空間的決策過程 災區「福利街」的出現 外來組織的自我反省 遷村是社區凝聚的過程,不是施捨的結果。 回到誰的家? 杉林大愛村所反映出的問題 大愛村成為「愛心奇蹟」,大規 模的建造工程成為「台灣世紀大 工程」、「打造國際模範、世紀 典範社區」,見證了「慈濟志工 團隊的效率與紀律」;災民則成 為「從小到大都沒有住過這麼好 的房子」的卑微小民 街道名稱『大愛路』、『合心 路』、『善解路』、『感恩路』、 『和氣街』、『互愛街』、『協 力街』、『包容街』、『知足 街』、『尊重街』反應的慈濟世 界的圖像,不是原住民的世界 慈濟大愛村反應的是漢人對於家 的想像,原住民的家不僅是居住 的家屋,而是延續與傳承祖先生 活的傳統領域,包括漁獵、祭祀、 耕種、聚會等功能場所。在島上 生存至少千百年的台灣原住民經 歷一場大水,他們所發展出的獨 特文化怎能因為證嚴上人一句 「讓山林生養休息」就嘎然而止? 原住民與大自然共存的生計文化 又豈是台灣首富想像的「有機農 業」所能取代? 屏東平和部落的遷移 1964-1970 選址、購地後的集體遷移行動 在吉貝木棉樹林中的臨時屋2年 新聚落完成:五個男孩上學去 社福組織在部落的堆疊: 從外來到在地的陪力 1. 外來組織:世展會 2. 專門服務原住民地區的社福組織:蘭恩 基金會、至善基金會 3. 在地組織:蘭嶼居家關懷會、原住民深 耕德瑪汶協會 • 社工的工作就是要讓自己失業 讓原住民用原住民的方式照顧自己人 台中市和平區達觀部落 的部落廚房,返鄉青年 林建治記錄泰雅族食譜 與釀酒技術,提供弱勢 婦女工作機會,盈餘回 饋成立部落學生獎學金, 並供應部落送餐服務 讓原住民用原住民的方式照顧自己人 花蓮縣萬榮鄉馬里巴西部 落利華教會邱忠輝牧師與 陳一鳳師母用部落關懷據 點,提供老人食堂,讓青 少年透過耆老口述歷史訪 問進行送餐服務,老人因 此依照記憶發展出該部落 太魯閣族傳統編織的「苧 麻舞」 高雄市那瑪夏區達卡努瓦 村南鄒婦女阿布娪災後建 立小米田據點,讓部落老 人依照卡那卡那富傳統方 式教導年輕人耕種,形成 部落老人聚集的地點進行 文化傳承的教導 「有老人在的地方」,重 新賦予老人為智慧傳承者 的角色 助人者的反思 第一種是有關所處的外在世界。例如:我所處的社會結構是 什麼?誰掌握權力?誰被不平等地對待?誰處於社會邊緣位 置我所處的社會位置與這些社會結構的關係是什麼?我如何 知道如何與別人互動?這使助人者知道現實世界中的社會機 制。 第二種問題是有關助人者自我的世界。例如,我相信什麼? 我對社會的價值觀是什麼?我內化了些什麼社會結構所附與 的價值觀?我的信仰與價值觀如何反映了社會價值觀?這種 問題鼓勵助人者看見自己如何反應外在世界的價值。 第三種問題是鼓勵助人者探討自我與外在世界之間的矛盾與 衝突。例如,我所接受的信仰與實際生活是否一致?我如何 解釋其中的不同?我所相信的價值,如公平正義,與我的實 務結果是否有衝突? 助人是一種需要學習的能力,助人的關鍵在於看見自己從中 也被幫助,或許放下「助人」的念頭,如實看見對方才能真 正助人。 善念與助人之間有多遠? 決定在助人者在過程中有多少自覺與反省。 經歷過助人vs受助的循環歷程,許多助人者於 是說,其實我的受益更多。 受助者是菩薩,提供祂的受苦讓我們得以修行。

政大社工所
王增勇
聽到原住民,讓我想起…
???
助人者也是社會問題的一環
「不要以為你是來幫助原住民的,因為當
你開始認識原住民的時候,你已經要下山
了。」---尖石鄉天主教傳教員官錦生
「要幫助我們,請先當我們的朋友。」--排灣族女作家樂利格樂・阿女烏
「來幫助他們,請不要成為他們的負擔。」
---加拿大人類學家Michael Stanton
回觀.我們共存的歷史
我們都存在於某個特定的歷史時空;
因此也都是歷史與社會的產物,帶著歷史與社會在我們
身上留下的痕跡生活;
所以,如果原漢四百年的殖民歷史,讓我們身處殖民者
的位置,我們所內化的世界觀極可能帶著「看不見原住
民」的漢人觀點;
除非,我們很努力的自省;否則,我們不易聽見原住民
的聲音;
因為他們已經習慣於沈默。
原住民詩人莫那能:「你的胼手胝足,我的顛沛流離」
原漢衝突的歷史演變
十六世紀漢族大規模遷入前,原住民
是島上唯一的主人
荷西以優勢的物質力量及宗教宣揚的
狂愛來影響原住民
荷鄭時代水利系統的開發使粗放農業
轉為深耕的水田農業,土地開發由南
向北,政治中心北移。十八世紀後,
西部平原幾被漢人全部佔領,
延續明鄭以來的隘勇線,隨漢人開墾
山地,隘勇線也隨之東進深入。
清代十九世紀中葉,土地所有制納入
契約制與農產品的商品化,再加上產
銷關係的膨脹,在墾戶、佃戶及商業
高利貸資本的壓迫下退入叢林。成為
島上的主人之一
在島內漢人被安撫後,日本政府開始
採取積極進攻策略,尤其高經濟價值
的北蕃(泰雅族地區)。1895年日本
人開始「討番事業」,同時執行教化、
同化政策。在武力鎮壓與產業開發交
互作用下,原住民社會落入日人的控
制,雖有大規模的保土抗衡(如1874
年牡丹社事件、泰雅族李棟山之役、
太魯閣事件、1920年霧社事件),但
終不敵。
日本政府劃割25萬公頃「番人所在地」
為國有地,國民政府之後延續此政策
改為「山地保留地」,使原住民對其
世代相傳的土地,只有使用權,沒有
所有權。
原住民觀點的歷史
污名化的認同:霧社事件不僅是原住民對抗外來政權的
軍事失敗而已,更標記著原住民族自信心失落的起始點:
「祖先承受過的痛苦會成為後代認同基礎。當他們(原
住民)被征服之後,以前的鬥爭成為歷史,那些鬥士也
相繼辭了世。然而他們的子孫完全沒有享受過那份對自
己社會文化充滿信心的榮耀感,他們只從歷史事蹟中看
到自己族群的失敗。 ‧‧‧他們的後代‧‧‧才是真
正的痛苦承受者(1987:52)。
而這樣的殖民過程導致當下台灣社會原住民成為一個被
污名化的種族符號,不僅「與該族相接觸之他族所敬而
遠之的,同時也是他本身所厭惡的。」(1987:29)謝
世忠稱此為「污名化的族群認同」。
慈善暴力是原漢歷史的循環現象
慈善暴力:以助人的慈善形式強迫受助者
接受助人者的世界觀與生活方式。
愛心:最大的誘惑就是聽不見受助者的聲
音
蘭嶼的國宅vs.蔣夫人的德政
大專院校的山地服務vs.原住民口中「溫
柔的箭」
蘭嶼傳統屋
8
惡靈信仰:消失的老人獨居空間
五股伯特利社區照顧據點的奮鬥
都市中的自力照顧
• 伯特利,以族人互助為前提,使
用教會的場地做簡單的托育照顧。
法令下偷偷的存活
• 因無足夠的資源與政府機關對話,
於是「默默地」經營了一段時間。
唯一一間廁所
2007/09/01
11
狹窄的長廊與擁擠的空間:走線的規矩
2007/09/01
12
面對物質的缺乏與立案的要求:
拒絕援助的背後是原住民的自尊
漢人思維
原住民思維
募款擴建場地,增加設備,
符合法令規定
不勞而獲的壞榜樣
培訓教師取得幼教執照
面對現實,找出生存方法
研讀法令,評估最易取得
立案資格的途徑:托兒所、
幼兒園、安親班、課輔班
物質缺乏,但並不覺得窮
八八風災的重建核心:
修復原漢關係
展現效率、一次到位的永久屋政策
慈濟大愛屋的慈善暴力
不允許對話空間的決策過程
災區「福利街」的出現
外來組織的自我反省
遷村是社區凝聚的過程,不是施捨的結果。
回到誰的家?
杉林大愛村所反映出的問題
大愛村成為「愛心奇蹟」,大規
模的建造工程成為「台灣世紀大
工程」、「打造國際模範、世紀
典範社區」,見證了「慈濟志工
團隊的效率與紀律」;災民則成
為「從小到大都沒有住過這麼好
的房子」的卑微小民
街道名稱『大愛路』、『合心
路』、『善解路』、『感恩路』、
『和氣街』、『互愛街』、『協
力街』、『包容街』、『知足
街』、『尊重街』反應的慈濟世
界的圖像,不是原住民的世界
慈濟大愛村反應的是漢人對於家
的想像,原住民的家不僅是居住
的家屋,而是延續與傳承祖先生
活的傳統領域,包括漁獵、祭祀、
耕種、聚會等功能場所。在島上
生存至少千百年的台灣原住民經
歷一場大水,他們所發展出的獨
特文化怎能因為證嚴上人一句
「讓山林生養休息」就嘎然而止?
原住民與大自然共存的生計文化
又豈是台灣首富想像的「有機農
業」所能取代?
屏東平和部落的遷移 1964-1970
選址、購地後的集體遷移行動
在吉貝木棉樹林中的臨時屋2年
新聚落完成:五個男孩上學去
社福組織在部落的堆疊:
從外來到在地的陪力
1. 外來組織:世展會
2. 專門服務原住民地區的社福組織:蘭恩
基金會、至善基金會
3. 在地組織:蘭嶼居家關懷會、原住民深
耕德瑪汶協會
• 社工的工作就是要讓自己失業
讓原住民用原住民的方式照顧自己人
台中市和平區達觀部落
的部落廚房,返鄉青年
林建治記錄泰雅族食譜
與釀酒技術,提供弱勢
婦女工作機會,盈餘回
饋成立部落學生獎學金,
並供應部落送餐服務
讓原住民用原住民的方式照顧自己人
花蓮縣萬榮鄉馬里巴西部
落利華教會邱忠輝牧師與
陳一鳳師母用部落關懷據
點,提供老人食堂,讓青
少年透過耆老口述歷史訪
問進行送餐服務,老人因
此依照記憶發展出該部落
太魯閣族傳統編織的「苧
麻舞」
高雄市那瑪夏區達卡努瓦
村南鄒婦女阿布娪災後建
立小米田據點,讓部落老
人依照卡那卡那富傳統方
式教導年輕人耕種,形成
部落老人聚集的地點進行
文化傳承的教導
「有老人在的地方」,重
新賦予老人為智慧傳承者
的角色
助人者的反思
第一種是有關所處的外在世界。例如:我所處的社會結構是
什麼?誰掌握權力?誰被不平等地對待?誰處於社會邊緣位
置我所處的社會位置與這些社會結構的關係是什麼?我如何
知道如何與別人互動?這使助人者知道現實世界中的社會機
制。
第二種問題是有關助人者自我的世界。例如,我相信什麼?
我對社會的價值觀是什麼?我內化了些什麼社會結構所附與
的價值觀?我的信仰與價值觀如何反映了社會價值觀?這種
問題鼓勵助人者看見自己如何反應外在世界的價值。
第三種問題是鼓勵助人者探討自我與外在世界之間的矛盾與
衝突。例如,我所接受的信仰與實際生活是否一致?我如何
解釋其中的不同?我所相信的價值,如公平正義,與我的實
務結果是否有衝突?
助人是一種需要學習的能力,助人的關鍵在於看見自己從中
也被幫助,或許放下「助人」的念頭,如實看見對方才能真
正助人。
善念與助人之間有多遠?
決定在助人者在過程中有多少自覺與反省。
經歷過助人vs受助的循環歷程,許多助人者於
是說,其實我的受益更多。
受助者是菩薩,提供祂的受苦讓我們得以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