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成本论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五章成本论

第五章
成本论
成本纪录的是
竞争的吸引力
——弗兰克•奈特(Frank Knight 1921)
 本章的成本论,将分析厂商的生产成本与产
量之间的关系。假定厂商处于完全竞争的生
产要素市场,只能被动地接受生产要素的市
场价格。本章需要掌握的问题主要有:
 1. 有关成本的概念;
2. 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3. 短期产量与短期成本之间的关系;
4. 各类长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5. 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之间的关系。
 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
为得到某种
东西而必须
放弃的东西
 一、机会成本
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一个经济社会如
何对稀缺的经济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问题。由于经
济资源的稀缺性,从而产生了机会成本的概念。
 生产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指生产者所放弃的
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
最高收入。
 应该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理解企业的生产成本。
 真实成本往往被低估:使用有多种用途的房地产的
机会成本与会计按实际购置(历史)成本所分摊的
使用成本是很不相同的。会计费用往往低于机会成
本,从经济学角度看,真实成本往往被低估了。
 例1:"为法学院新大楼选择区位"
 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一直坐落于芝加哥城的密执安湖边。然而,西北大学
本部位于伊凡斯顿市的郊区。70年代中期,法学院开始计划建造新的大楼,
从而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是应该建造在城市的原处以便与商业区的法律
中介机构保持联系呢?还是应该移至伊凡斯顿以便与学校的其他系科保持
形体上的完整呢?
 有很多名人支持选择商业区的位置。他们认为新建筑的位置选择在商业区
是效率较高的,因为学院已经在此拥有土地,相反,若将新建筑建在伊凡
斯顿,则要在那里购置土地。这个论断符合经济学道理吗?
 不。这犯了未能区分会计成本与经济成本的通常错误。从经济学观点来看,
选择商业区作为建筑地址是颇费代价的,因为沿湖位置的机会成本很高,
这项资产出售以后会足以购买伊凡斯顿的土地,并会有实际现金剩余下来。
 最后,西北大学还是决定将法学院留在芝加哥。这是一个代价多么昂贵的
决定啊!如果选址在芝加哥对于法学院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话,那么这个决
策是正确的。但是如果该决策是基于商业区的土地没有成本的假定而作出
的话,将是一个不合适的决策。
 例2.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 大学学位的机会成本是什么?让我们来看一看,一个学生在大
学里呆了4年,每年支付1万美元的学费与书费。上大学的部分
机会成本,是该学生可用于购买其他商品但又不得不用于学费
与书费的4万美元。如果该学生不上大学,而是到一家银行做
职员,每年的薪金为2万美元。那么,在大学里所花费的时间
的机会成本是8万美金。因而,该学生的大学学位的机会总成
本为12万美元。
 那么,你关于上大学的决策又意味着什么呢?大学学位可以提
高我们的赚钱能力,因而我们还是可以从中获益的。为了做出
是否上大学的明智的决策。你必须比较收益与机会成本。
 上大学期间的住宿费、餐费,是不是机会成本?
 二、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 企业的生产成本可以分为显成本和隐成本。显成本和隐成本
之和构成企业的总成本。
 显成本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
素的实际支出。例如,厂商雇佣一定数量的工人,取得一定
数量的银行贷款,租用一定数量的土地,为此,则需要向工
人支付工资,向银行支付利息,向土地出租者支付地租。
 隐成本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
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例如,厂商使用自有资金和土地,
并亲自管理企业,向自己支付利息、地租和工资。由于这些
支出不如显成本明显,因而被称为隐成本。
 会计学重视显性成本(Explicit costs)即实际支付的成本,如
反应在财务报表中的企业工资,原材料等支付。经济学家则
重视隐性成本(Implicit costs)即由企业所有和使用的所有资
源的成本。
 讨论:褚时健案例和企业家的才能(机会成本);农民纯收
入与农民工资(被人们忽略的成本: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
是闲着,但打孩子的效果如何不予考虑)(结论:隐性成本
大于显性成本。)

沉没成本:过去发生的不影响目
前决策的支出。它和固定成本是
补:沉没成本与可回收成本
不同的概念。沉没成本是溢出的
• 已经发生的会计成本中,有的(如原材料、燃料、动力等
牛奶、摔破的瓦罐,是任何决策
等)可以通过出售或出租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加以回收,属
都无法避免的成本。因此,在任
于可回收成本;有的则不可能回收,属于沉没成本(Sunk
何决策中,可以完全忘掉沉没成
costs)。
本。但是,在短期决策中,通常
假定固定成本是沉没成本。
• 沉没成本是指过去已经发生的并且在任何条件下都无法避
免或改变的成本支出,通常是指花在机器、厂房等要素上
的固定成本。
• 向前看的经济学家:对机会成本“斤斤计较”,对沉没成
本则潇洒一挥手“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 案例:计划经济下的钓鱼工程原理。工程投资的阶段性,
工程阶段性决策:项目经济与否仅考虑新增投入的经济性。
初始申报时,少算工程投入,给上面下套,然后在各阶段
逐步要求追加。
 三、利润
需要说明的是:经济学中的显性成本与会计
 企业的经济利润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简称为企业的利润,
也称为超额利润。
中的显性成本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比如,
 正常利润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的支付。它是隐成本的
使用原材料,会计中是按购买价格计算的,
一个组成部分。经济利润中不包括正常利润。当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时,
而经济学是按照现行市场价格计算的。
厂商仍得到了全部正常利润。
经济学家与会计师对利润的不同看法:
经济学家
会计利润大
于经济利润
经济利润
收益
会计师
会 计
利 润
隐性成本
显性成本
总机会
成本
显性成本
收益
 第二节 短期总产量与短期总成本
 一、短期总产量曲线和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
 由厂商的短期生产函数出发,可以得到相应的短期成本函数,
因此,由厂商的短期总产量函数出发,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短
期总成本函数。
 假定厂商在短期内使用劳动和资本这两种要素生产一种产品,
其中资本的投入量是固定的,则短期生产函数为:
(5.1)
Q  f ( L,
K)
 上式表示:在资本投入量固定的前提下,可变要素劳动投入
量L和产量Q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理解为:
厂商可以通过对劳动投入量的调整来实现不同的产量水平,
或者说,厂商根据不同的产量水平,来确定相应的劳动投入
量。按照后一种说法,且假定要素市场上劳动的价格为w和资
本的价格 r是给定的,就可以用下式来表示厂商在每一产量水
平上的短期总成本:
STC(Q)=w • L(Q)+ r• K
………… ( 5.2 )
式中, w • L(Q)为可变成本部分,r • K 为固定成本部分。两者共同构成
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如果以φ(Q)表示可变成本,b表示固定成本,进而有
STC(Q)=φ(Q) +b。 … ( 5.3 )
这样,我们就由短期生产函数出发,写出了相应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显然,
进一步,利用(5.2)式,可以
短期总成本是产量的函数。
由厂商的短期总产量曲线求得
C
相应的短期总成本曲线。第一
步:根据总产量曲线找到和每
14
一个总产量对应的各个劳动投
12
入的数量;第二步,用劳动投
10
入量乘以劳动的价格,就可以
得到在每一总产量水平下的可
8
变成本;第三步,将这种总产
6
量和可变成本之间的一一对应
4
的关系,描绘在坐标图中,即
可以得到短期可变成本曲线;
2
rK
第四步,由于固定成本的数值
是已知的,在每一短期可变成
O
2
4
6
8
10 12 14 16 18
本曲线上加上固定成本,就可
以得到短期总成本曲线。如图
ͼ5-1 ¶Ì ÆÚ
×Ü³É ±¾ÇúÏß
5-1所示。
Q
二、短期总成本和扩展线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扩展线是厂商在长期中扩张或收缩生产的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的轨迹。尽管如此,在附加一些条件的基
础上,就可以利用扩展线来分析短期生产及其相应的短期成本
问题。如下图5-2。 K
在短期内,厂商只
能沿着和横轴平行
的E曲线进行生产,
无论是在H'点还是
在F'点,厂商的成
本都会大于最优成
本。
这是因为,在短期
内,厂商不能变动
其生产规模。
C''
R
A''
A'
C
A
H
F'
H'
G
K
E
Q3
Q2
F
Q1
O
B D
ͼ5-2
B'
À©Õ¹Ïß ºÍ ¶Ì ÆÚ
×ܳɱ¾
B''
D''
L
 第三节 短期成本曲线
 一、短期成本的分类
 1.总不变成本TFC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它表示在短期内无论产量如何变化,
总不变成本是固定的。
 2.总可变成本TVC曲线是一条由原点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在拐点之
前,TVC曲线的斜率是递减的,在拐点之后,TVC曲线的斜率是递增的。
 3.总成本TC曲线是一条由水平的TFC曲线与纵轴的交点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
的曲线。它是由每一产量点上的总不变成本和总可变成本垂直相加而成的。
在每一产量点上,TC曲线的斜率与TVC曲线的斜率相等,两者之间的垂直距
离等于总不变成本TFC。
 4.平均不变成本AFC曲线是一条向两轴渐近的双曲线。它表示平均不变成本
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
 5.平均可变成本AVC曲线呈U型。它表示平均可变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先降后
升。
 6.平均总成本AC曲线呈U型。它表示平均总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先降后升。
 7.边际成本MC曲线呈U型。它表示边际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先降后升。
 七种短期成本曲线的形状见下页图。
 各类短期成本曲线
 总不变成本TFC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它表示在短期
内无论产量如何变化,总不变成本是固定的。
 总可变成本TVC曲线是一条由原点出发的向右上方
倾斜的曲线。在拐点之前,TVC曲线的斜率是递减
的,在拐点之后,TVC曲线的斜率是递增的。
总成本TC曲线是一条由水平的TFC曲线与纵轴的
交点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它是由每一产量
点上的总不变成本和总可变成本垂直相加而成的。
在每一产量点上,TC曲线的斜率与TVC曲线的斜
率相等,两者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总不变成本TFC。
 平均不变成本AFC曲线是一条向两轴渐近的双
曲线。它表示平均不变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减
少。
平均可变成本AVC曲线呈U型。它表示平均可变
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先降后升。
平均总成本AC曲线呈U型。它表示平均总成本
随产量的增加而先降后升。
边际成本MC曲线呈U型。它表示边际成本随产
量的增加而先降后升。
 二、短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图
 首先我们假定有表5-1。
其次,根据表5-1作图5-4。
C
短期成本曲线
1.TC、TVC:在每一产量水平上,3200
二者的斜率是相等的。两者之间 2400
的垂直距离等于等于固定成本
1600
TFC。
在2.5单位的产量上,TC、TVC
800
两者各自存在一个拐点B、C,拐
点以前,两者的斜率是递减的;
O
拐点以后,两者的斜率是递增的。
C
2.AVC、AC、MC均呈U型,且
1000
MC分别相交于AVC、AC的最低
800
点。
3.当AC最低时,总成本曲线TC
600
与原点的连线正好是总成本曲线
400
的切线;当平均可变成本AVC最
低时,总可变成本TVC与原点的
200
连线正好是总可变成本曲线的切
O
线。
TC
E
B
TVC
TFC
G
C
1
2
3
4
5
6
Q
MC
AC
D
F
A
1
2
AVC
3
-4
ͼ5-10
4
AFC
5
6
¶Ì ÆÚ
³É ±¾ÇúÏß
Q
 三、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它决定了短期成本曲线的
特征。
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短期生产过程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随着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连续增加,它所带来边际产量先是递增,达到
最大值以后再递减。
 关于这一规律,也可以从产量变化所引起的边际成本变化角度来理解:假
定生产要素的价格是固定不变的。在开始时的边际报酬递增阶段,增加一
单位可变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也就是说,在这一阶段,
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边际成本是递减的;而在以后的边际报酬递减阶
段,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也就是说,这
时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
 因此,在短期生产中,边际产量的递增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减阶段;
边际产量的递减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增阶段;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
相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最小值。正是如此,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
边际成本MC曲线也就表现出先降后升的U型特征。
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所决定的U型
MC曲线出发,可以解释其他短期
成本曲线的特征以及短期成本曲线
相互之间的关系。
(1)TC曲线、TVC曲线和MC曲
线之间的关系。每一产量点上的
MC值是相应的TC曲线和TVC曲线
的斜率。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
用下,当MC曲线先降后升时,相
应的TC曲线和TVC曲线的斜率也
由递减变为递增。当MC曲线达极
小值时,TC曲线和TVC曲线相应
地各自存在一个拐点。
(2)AC曲线、AVC曲线和MC曲
线之间的关系。MC曲线和AC曲线、
AVC曲线相交于AC曲线、AVC曲线
的最低点。这是由于边际量和平均
量的关系所致。由于MC曲线呈U型,
所以AC曲线、AVC曲线也必然呈U
型,且必然与MC曲线相交于两者
的最低点。
(3)AC、MC的交点和AVC、MC
的交点之间的关系。AC曲线的最低
点的出现既慢于、又高于AVC曲线
的最低点。这是由于在平均总成本
中不仅包括平均可变成本,还包括
平均不变成本所致。
 四、由总成本曲线到
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
成本曲线
C
a
b
c
TFC
 (1)由TFC曲线可以推导 0
( a ) Q1
出AFC曲线。因为:任何产
量水平上的AFC的值,都可
AFC
C
a'
以由连接原点到TFC曲线上
的相应的点的线段的斜率给
出。(图5-5)即:
 AFC1=aQ1/OQ1 为a'点的值。 0
Q1
(
b
)
其他值类推。
Q
Q2
Q3
b'
c'
Q2
Q3
图5-5 由TFC曲线到AFC曲线
Q
 (2)由TVC曲线推导出
AVC曲线。因为:任何产
量水平上的AVC值都可以
由连接原点到TVC 曲线
上的相应的点的线段的
斜率给出。(图5-6)
 (3)由TC曲线推导
出AC曲线。因为:任
何产量水平上的AC值
都可以由连接原点到
TC曲线上的相应的点
的线段的斜率给出。
 (图5-7)
 (4)由TC曲线推导
出MC曲线。因为:
任何产量水平上的
MC曲线值既可以由
TC曲线又可以由
TVC曲线上的相应
的点的斜率给出。
 (图5-8)
图5-8 由TC曲线和TVC曲线到MC曲线
 第四节 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
 在分析以前我们假定:
K)
 短期生产函数为:Q  f ( L,
 短期成本函数为:TC(Q)=TVC(Q)+TFC
TVC(Q)=w • L(Q)
且假定生产要素的价格w不变。
一、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
 1. 推导:根据短期成本函数有:
dTC dTVC
dL
MC 

 w
dQ
dQ
dQ
1
MC  w 
MPL
 2. 结论:
 第一,MPL曲线的上升段
对应MC曲线的下降段;
MPL曲线的下降段对应
MC曲线的上升段;MPL
曲线的最高点对应MC曲
线的最低点。
 第二,TPL曲线的下凸段
对应TC曲线和TVC曲线
的下凹段;TPL曲线的下
凹段对应TC曲线和TVC
曲线的下凸段;当TPL曲
线存在一个拐点时,TC
曲线和TVC曲线也各存在
一个拐点。
图
5-9
短
期
生
产
函
数
和
短
期
成
本
函
数
之
间
的
对
应
关
系
二、平均产量和平均可变成本
 1. 推导:
TVC (Q)  w  L(Q)
TVC
L
1
AVC 
 w  w
Q
Q
APL
 2. 结论:
 第一,APL曲线的上升段对应AVC
曲线的下降段;APL曲线的下降段
对应AVC曲线的上升段;APL曲线
的最高点对应AVC曲线的最低点。
 第二,MPL曲线和APL曲线的交点
(APL曲线的最高点)与MC曲线
和AVC曲线的交点(AVC曲线的最
低点)是对应的。
图
5-9
短
期
生
产
函
数
和
短
期
成
本
函
数
之
间
的
对
应
关
系
 第五节 长期总成本
 在长期内,厂商所有的成本都是可变的。厂商的长期成本
可以分为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
 一、长期总成本函数和长期总成本曲线
 1.长期总成本函数
 从长期看,厂商总是可以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选择最优的
生产规模进行生产。长期总成本LTC指厂商在长期中在各种
产量水平上通过改变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长
期总成本函数写为:LTC=LTC(Q)
 2.长期总成本曲线
 长期总成本LTC曲线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STC曲线的包络线。
在这条包络线上,在连续变化的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都存
在着LTC曲线和一条STC曲线的相切点,该STC曲线所代表
的生产规模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优生产规模,该切点所对
应的总成本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低总成本。
LTC曲线是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而且,其斜率先递减,经拐点之
后,又变为递增。 这表示:当产量为零时,长期总成本为零,以后随着
产量的增加,长期总成本是增加的。
短期内厂商有可能会在
d点或e点来生产,因为
厂商不能调整生产规模
长期内厂商一定会选择
b点来生产,因为厂商
可以调整生产规模
长期总成本曲线是
无数条短期总成本
曲线的包络线
●
●
●
图5-10 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和长期总成本曲线
二、扩展线和长期总成本曲线
企业的长期总成本曲线也可以由扩展线来加以说明。
E1E2E3是三个长期均衡点,每一点都表示企业通过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所
实现的生产的每一既定产量时的最小总成本。把企业的这种规模变化和成
本变化的情况反映在产量——成本平面图中,就可以得出企业的LTC。
扩展线
第六节 长期平均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
 一、长期平均成本函数
 长期平均成本 LAC 指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
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函数写为:
LAC(Q) 
LTC (Q)
Q
 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由于厂商在长期是可以实现每
一产量水平上的最小总成本的,
则这时也必然实现了相应的最
小平均成本。
现在来看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
如何推导出来的。
沿着SAC红线部分,
厂商总可以找到长期
内生产一定产量的最
低平均成本。
C
SAC1
C1
C2
C3
●
SAC2
●
●
SAC3
●
●
Q
0
Q1 Q'1 Q2
Q'2
Q3
图5-12 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首先,长期平均成本可以根据它与长期总
成本之间的关系画出。只要把相应点上的
长期总成本除以产量,就可以得到长期平
均成本。
其次,也可以根据短期平均成本曲
线得到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如图,
当厂商生产Q1产量时,会选择SAC1
上的一点;(这时,平均成本OC1
低于其他任何规模下的平均成本—
—注意:这就是低于除了SAC1之外
的任何SAC曲线与Q1的连线)当厂
商生产Q2产量时,在短期内必然只
能选择SAC1上的一点,这时的短期
平均成本为C1。但是,在长期内,
由于生产规模是可以变动的,长期
就会选择SAC2上的一点,成本为C2。
沿着SAC红线部分,
厂商总可以找到长期
内生产一定产量的最
低平均成本。
C
SAC1
C1
C2
C3
●
SAC2
●
●
SAC3
●
●
Q
0
Q1 Q'1 Q2
Q'2
Q3
图5-12 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如果产量为Q'1,厂商既可以在SAC1也可
以在SAC2上生产。因为这两个不同的
生产规模以相同的最低平均成本来生
产Q1的产量。 Q'2的产量,也同样适用。
在短期中,厂商只能在同一条平均成
本曲线上找到最低成本的某一点。但
是,在长期内,厂商总是可以在每一
产量水平上找到相应的最优生产规模
进行生产。例如,现在厂商要生产Q2
的产量,在短期内他只能在SAC1曲线
所表示的C1平均成本上生产。但在长
期内,厂商一定会在SAC2曲线上的C2
这样的平均成本来生产。
沿着SAC红线部分,
厂商总可以找到长期
内生产一定产量的最
低平均成本。
C
SAC1
C1
C2
C3
●
SAC2
●
●
SAC3
●
●
Q
因此,沿着图中所有的SAC曲线的红色的
部分,厂商总是可以找到长期内生产某一
产量的最低平均成本。
0
Q1 Q'1 Q2
Q'2
Q3
图5-12 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
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SAC曲线的包络线。在这条包
络线上,在连续变化的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都存在着LAC曲线和一条SAC曲
线的相切点,该SAC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优生产规模,
该切点所对应的平均成本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低平均成本。
在LAC曲线的下降段,LAC曲线相切于所有相应的SAC曲线最低点的左边;
在LAC曲线的上升段,LAC曲线相切于所有相应的SAC曲线最低点的右边;
只有在LAC曲线的最低点上,LAC曲线才相切于相应的SAC曲线的最低点。
在理论上,假定生
产规模可以无限细
分,从而有无数条
SAC曲线。每一条
SAC曲线都和LAC
曲线相切。LAC曲
线就表示在长期内
的每一产量水平上
可以实现的最小的
平均成本。
C
SAC7
LAC
SAC6
SAC1
SAC2
0
SAC3
SAC5
SAC4
Q1
Q
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和位置
 长期平均成本的U性特征由规模经济决定;其位置由外部经济
和外部不经济决定。
 1. 长期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决定长期平均成本曲
线呈先降后升的U型特征
 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
济效益得到提高,称为规模经济。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的规模
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称为规
模不经济。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都是由厂商变动自己的企
业生产规模所引起的,因此,也被称为规模内在经济和规模
内在不经济。引起规模内在经济和规模内在不经济的主要原
因是长期生产的规模经济的作用。
 所以,正是由于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决定了长期平均成
本LAC曲线表现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性特征。
 注意: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都呈先降后升
的U型特征。但是,两者形成U型的原因各不相同。短期平均
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是短期生产函数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
作用。
2. 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影响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
外在经济是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
外界环境得到改善而产生的。例如,整个
行业的技术水平发展,从而使行业内的单 C
个厂商受益。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
界环境恶化,则是外在不经济。例如,整
个行业的生产成本水平提高,从而使行业
内的单个厂商受损。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
济是由企业以外的因素所引起的。外在经
济使LAC曲线向下平移。外在不经济使
LAC曲线向上平移。
如图所示,外在经济使LAC1曲线向下移
至LAC2曲线的位置。反之,外在不经济使
0
LAC2曲线向上移至LAC1曲线的位置。
LAC1
LAC2
Q
 三、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 (一)长期边际成本函数
 长期边际成本LMC指厂商在长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
最低总成本的增量。长期边际成本函数写为:
LTC (Q)
LMC(Q) 
Q
LTC (Q) dLTC(Q)
LMC (Q)  Lim

Q 0
Q
dQ
(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 长期边际成本得出的两种方法:一是根据长期长期总成本曲
线的斜率得出;二是根据短期边际成本得出。
 现在使用第二种方法:在连续变化的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都
存在着长期边际成本LMC曲线和一条短期边际成本SMC曲线
的相交点,该SMC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就是生产该产量的
最优生产规模,该交点所对应的边际成本就是生产该产量的
最低边际成本。
 注意:与长期总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不同,长期边
际成本曲线不是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

长期边际成本LMC曲线呈U型,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长期平均成本曲
线的最低点。原因在于:根据边际量和平均量的关系,在LAC曲线的下降段,
LMC必定小于 LAC,LMC 将LAC拉下;在LAC曲线的上升段,LMC必定
大于 LAC,LMC 将LAC拉上。由于LAC曲线呈U型,所以LMC曲线也必然
呈U型,而且两者必然相交于LAC曲线的最低点。
由于LMC曲线呈U型,LMC的值是LTC曲线上相应点的斜率,所以LTC曲
线的斜率呈先递减后递增的特征。
LMC
SMC
在每一短期最优生产规模
3
C
S
时,有一个既定的最优边
际成本SMC。如产量为Q1
LAC
时,从SAC1和LAC相切点
SAC1 SMC1
向产量Q1的连线得到最优
SAC3
的SMC为PQ1。这时可以
SMC2
得到:LMC=SMC1=PQ1
SAC2
同样,在Q2Q3时,能得到
R
P
R点和S点。连接PRS这样
一些点,就可以得到LMC
0
Q1
Q2
Q3
Q
 四、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 在连续变化的每一个产量点上,都存在着一个LTC曲
线与相应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TC曲线的相切点;
一个LAC曲线与相应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
的相切点;一个LMC曲线与相应代表最优生产规模
的SMC曲线的相交点。
 在LAC曲线的最低点,LAC曲线与相应代表最优生
产规模的SAC曲线恰好相切于两者的最低点,LMC
曲线与相应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MC曲线恰好相交
于该点。(下面说明这些结论)
 1.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情况下的短期成本和长期成
本(见下页图)
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情况下的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说明:
(1)在任何产量水平上都有:
LTC和STC相切;LAC和SAC
相切,LMC和SMC相交。
(2)d与e相对应,g与f 相对应。
g点是长期总成本的拐点。
(3)在g点,
LAC=SAC=LMC=SMC,有最
优生产规模。
图5-16规模经济和规模
不经济情况下的短期成
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
 2.规模报酬不变情况下的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 (1)L型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平
均
成
本
小型工厂SAC
中型工厂SAC
大型工厂SAC
长期 LAC
10万
8万
规模经济
规模不经济
规模收益不变
0
1000
1200
每天汽车产量
(2)规模报酬不
变情况下的短期
成本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