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Document

英语学习的一些问题
一.外语学习效率低下的一
个重要客观原因
• 谈起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我们的英语教
师都有深切的体会。中国城市的孩子们常
常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学习英语,直到大
学,学习英语的时间近十年,而最终大多
数收效甚微。原因到底是什么?可能一个
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英语在中国只能算
是foreign language(外语)而不是
second language(第二语言)。这是长
期以来,一直被我国中、小学教师所忽视
的一个问题。
• 那么,第二语言与外语究竟有
什么区别?它们是同一概念不
同风格的用语,还是两个截然
不同的概念?它对英语教学的
效果会产生怎样的作用?
• 其实,我们知道,second 1anguage
与first language相对,而foreign
1anguage和non-native language
是与mother tongue和native
1anguage相对的。
• first language和mother tongue和native
1anguage的共同特点是:(1)最早习
得的语言,常常是在家庭环境中习;
(2)熟练程度高。语言直觉强。
• second language,foreign language和
non-native language的共同特点是:
(1)是一种双语现象;
• (2)在掌握的时间顺序上次于第一语
言;
• (3)熟练程度一般不如第一语言;
• (4)习得方式一般是学校教育、家庭
教育或自学。
• 在我国,除了少数民族学习
汉语和汉族人学习少数民族
语言时可以把对方的语言称
作第二语言外,中国人在中
国境内学习的其它国家的语
言一般情况下都应称作外语。
• 由于第二语言、外语与母语之间的关
系的不同,母语知识对另一种语言知
识的习得的影响也不一样。大家知道,
母语交际能力在学习另一种语言时会
发生正负迁移现象。在欧美国家,由
于学习者所要学习的第二语言一般都
是与他们母语有着同源关系的语言,
相近的文化背景和相似的语言特征使
得他们语言能力的正迁移远远超过负
迁移。
• 与此根本不同的是,中国学
生由于所学外语一般是与母
语分属不同语系,文化传统、
语言特征,包括语音、语法
和文字系统迥然相异,他们
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远远超
过欧美学生。
• 中国学生学习外语更有其特殊的地
方。我们要问:尽管随着改革开放
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的交往越
来越多,英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
然而我们的学生中到底有多少人真
正是对外语感兴趣的,有强烈的自
我动力的;他们尽管一周有4--6节
的外语课,总数加起来,不过4--5
个小时,这点时间的外语接触够吗?
• 在45分钟的英语课上,老师用
外语授课的时间到底有多少,
学生能开口说外语的时间又有
多少?有多少学生的家庭有外
语环境,有多少学生父母懂外
语,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或被
动接触外语的机会又有多少?
学生在初、高中阶段6年中只学
习12本英语教材,而他们课外
英语阅读量又有多少?
• 我们尽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成功
的外语教学观摩课,在这些观
摩课上英语教师和学生配合的
天衣无缝,听说读写的操练样
样俱全,加上朗诵,短剧,多
媒体演示,教学者为之兴奋,
听课者为之激动。然而,在一
年365天的外语教学中,这样的
课又有多少呢?
• 中国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不泛姣
姣者,那么他们学好外语的秘诀是什
么呢?从近年来上海外国语大学附中
的毕业生情况来看,他们外语基本功
非常扎实,进入大学后与普通中学的
学生相比,其整体外语能力远胜于普
通中学的毕业生。虽然外语附中对外
语教学有着特殊的要求,课时较多,
但学生的其它各门功课成绩不但没因
为在外语上化的时间多而受到影响,
反而超过了其它重点中学的学生。
• 前几年上海外国语大学附中曾
出了一批上海市文理科高考总
分的状元。这当然是多方面因
素的作用,但其成功的经验值
得我们深思。这种外语好,其
它功课也差不了;其它功课好,
外语却不一定好的现象,更值
得我们去探讨 。
二、外语教学必须“以人为本”
• 树立主体意识,造就独立人格,已成
为现代国际教育思想变革的一个重要
标志。在各个教育领域,人们越来越
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人们意识到,对学习的最终结果起决
定作用的是学习者本人。任何成功的
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到学习主体的个性
特征。
• 教师的职责一是教给学生知识,二
是教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知识,
即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一是
“鱼”,二是“渔”,授之于鱼,
不如教之于渔,外语教学的过程中,
“渔”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
这远比简单地“授之于鱼”要重要
的多,对学生也有用的多。
三、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外
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文学,可以视为从文化中升华出来的
理想的结晶,它象黑暗中的灯火一样
引导人们摸索前进。
• 一个人,一个民族对文学的亲疏态度,
是衡量其文化素质的最高一段标尺。
• 当然,这里所说的文学,是指通常意
义上的“纯文学”,即闪烁着理想光
芒的文学。
•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是文化信
息的浓缩。对外语词义的准确理解,
需要对外族文化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外族文化知识的获得,一是通过对
该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和学习,二是
通过对该族语言文学作品的研读,
三是通过对该族文化生活习惯、生
活方式等的了解。而通过读原版英
文经典著作,是达到这三条的捷径。
• 文学教学对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至
少有这样三个方面的作用:(1)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可以
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多彩、生动有趣
的语言输入;(2)文学作品中集
中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的
轨迹,通过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可
以使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文化有一
个比较深刻的认识;(3)经典文
学作品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可
以从更高层次上提升人的文化素质,
乃至整体素质。
• 日本从1985年开始,就筹划实施
了一项“四合一”人才培养计划,
即在赤胆忠心,报效国家具有健康
体魄的前提下,集科技、文学、经
贸、外语于一身。十年来,日本已
在培养“四合一”人才方面取得了
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在“丰田”、
“东芝”、“三菱”、“松下”、
“三洋”等这些驰名全球的跨国公
司里,都拥有半数的“四合一”人
才,他们个个以通才的能力和风貌,
打入各个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
• 凡是学习过许国璋英语的人决不会
忘记,在传统外语教学中,文学占
有相当的比重。60年代至70年代,
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特殊用途英语)兴起并
很快成为一种普遍趋势。有人曾责
问,学习Dickens 和Shelley等人
的作品,对阅读科技文献何用之有?
70年代后期,文学内容几乎从外语
课中消失。
• 80年代,人们对文学又有了新的兴趣。
文学在外语教学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与传统外语教学有了根本的不同。传
统外语教学中的文学教学本身就是一
种目的,现在人们更加注重文学教学
的作为一种达到某一目的的方法的功
能。这一目的就是掌握某一语言的使
用技能,然而却缺少人文素质教育方
面的考虑。学习人文科学可以使人对
社会和人生能有正确的认识。
四、“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是外语学习者成功之首要因素
•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中
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
者的情感控制。近几十年来,人们越
来越意识到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
者的情感因素,包括动机和态度等对
外语学习的效果乃至成败起到相当大
的作用。
• 如何将素质教育理论引入外语教学
是当前外语教学战线的一大课题。
外语学习成功的因素中,除了智力
因素外,更重要的是那些非智力因
素的作用。据《文汇报》载
(1993,11,19):上海市教育
科学研究所对全市十个区1480名
初中预备半和三个县的1622名六
年级学生进行调查测试和统计分析,
发现:
• 学习困难学生中有57.8%是
属于动力型困难的学生,其
具体表现在学习动机、兴趣、
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等方
面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这
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动机和态
度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
作用。
• 外语学习区别于婴儿学习母语
过程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情
感”。一般来说,婴儿学习母
语是一个自然的社会过程,学
习语言是学习一种表达情感的
方法,而外语学习则涉及到角
色转换等诸多的社会心理因素,
有时甚至涉及到个人尊严、伦
理道德等方面的问题。
• 对某外族文化抱有好感、向往
其生活方式、渴望了解其历史、
文化及社会知识,这是一种十
分有利于学习该文化的语言的
因素。相反,对某外族文化抱
有轻蔑、仇视或厌恶的态度就
很难令人想象持这种 态度的人
能认真地去学习该文化的语言。
• 如果对某一语言抱有好感,
对该语言的结构和表达法感
到新奇,那么对这样的学习
者来说学习该门外语是一个
不断发现新鲜事物的过程,
学习对他来说是一种乐趣,
是一种探索;
• 相反,把外语想象得过难,觉得外
语表达法别扭,持这样的态度的学
习者必然会对外语学习畏之如虎,
学习的效果毫无疑问会受其影响。
学习者对学习材料是否有兴趣、对
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否有兴趣,
这些都会影响学习者的情绪和学习
效果。教师的个性也是学生改变对
外语学习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教
师的热情、活泼、博学多才会对学
生和学习内容产生积极的影响。
• 国外有些研究者根据这些个人因素对外语习得过
程影响的方式和程度,通过实验和对比,描述了
“理想的外语学习者”(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的一些基本特征是:
• (1)能够适应学习环境中的团体活力(group
dynamics),克服负焦虑和干扰因素。
• (2)寻找各种机会使用目的语。
• (3)利用所提供的机会练习倾听针对他输出的目
的语并作出反应,即注意意义而非形式。
• (4)通过学习技巧来补充与目的语社团成员直接
交往的不足。
• (5)至少在语法学习的初始阶段,是个少年或成
年而非小孩。
• (6)具备足够的分析技巧和接受、区
分和贮存外语的特征,并监测错误。
• (7)具备学习外语的强烈“整体”动
机并具有强烈的“任务”动机。
• (8)愿意冒险,勇于实践。
• (9)能够适应不同的学习环境。
• 从以上九条来看,一个成功的外语学
习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身心
健康,人格完美的人。这一点是和我
们当前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理论不谋
而合的。
五、语法在中国外语课堂教学
中的地位不容忽视
• 传统外语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
方法是语法翻译法和听说法。
语法规则的讲解和操练成了传
统外语教学的主要内容。随着
交际教学法的兴起,语法教学
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有所削弱。
• 到了80年代,有的语言学者公开排斥语法
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反对在任何教
学阶段控制语法教学项目的做法。他们认
为,只要在课堂上提供有意义的交际,语
法就会被学习者自动习得。受此观点影响,
80年代有一段时期,语法教学曾一度在部
分外语课堂消失了。然而,物极必反,经
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反思,人们终于意识
到了削弱甚至取消语法课的弊端,因而又
重新思考语法在语言交际以及在外语课堂
中的地位与作用。
• 人类学习任何知识,都企图在所接
触的事物发展中发现秩序,寻找规
律。寻求秩序是人类的一个天性。
人的大脑在吸收了新的信息后,原
有的知识系统必然发生重组
(restructuring)。学习外语与学习
其它任何知识一样,整个过程是一
个发现规律、寻求规律,并对原有
规律进行重组的过程。
• 语言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部分是综合的,
记忆中的词块 (lexical chunks) ;另一部
分是分析性的语法规则。语法在语言中起
的是调节性的作用,但是这一功能必不可
少。不学语法是不可能真正学会一种语言
的。
• 外语教学理论研究者们的任务是寻求和设
计一些有效的培养学习者语法意识的途径
和方法。他们主要想通过一些由意义的交
际活动,使学习者在实践中感受到语法规
则的作用并逐步掌握这些规则。
• 事实上是,正因为英语教学在
中国是属于foreign language
的范畴,大多数学生在离开课
堂之后并没有多少听说英语的
机会,他们十分缺少环境英语
的反复刺激,所以大多数教师
在课堂上仍然非常注重语法教
学,这一现象越到高年级越普
遍,越是毕业班越普遍。
• 那些学习“许国章英语”和
“薄冰、章振邦语法”出身的
学生,英语功底扎实,阅读能
力强,表面上看他们听说能力
差一点,但实际上他们一旦有
了良好的外语交际环境,如出
国深造半年到一年,绝大多数
都能说一口标准、漂亮的英语,
很快过了语言交际关。
六、英语教学中的语音掌
握标准问题
• 许多人学习外语最感头疼的是发音不准,
教师为了纠正学生的英语发音错误,反复
朗读更正,设计选择题加以训练,耗费了
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正象很多在上海生活
了几十年的外地人一样,他们乡音难改,
说起上海话或普通话来,人们一听便知道
他是何方人氏。近年来,人们甚至以会说
“广东普通话”为时髦。
• 其实,外国腔的外语不仅是有其生
存环境和条件,而且有生存的必要。
因为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有
时有些学习外语和使用外语的人往
往有意要突出自己的外国腔,以表
明或强调自己的身份和特征。在错
误分析中,研究者们发现了一个十
分有趣的现象:本族语人不但对过
分的外国腔反感,过分地道的外语
更加令他们反感!也许过分地道在
他们看来是过于装腔作势。
七、英语学习的策略
• 1.制定长远目标,明确每节课的学习任务。
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及自身能力确立一个
“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长远目标。有了
目标就有了学习动力,有了责任感、紧迫
感及努力方向。另外还要学会根据不同课
型确定每节课的认知小目标,这样一开始
上课,就会受到目标的激励,使大脑处于
兴奋状态,才能定向注意,专心致志地去
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争取课内外各种机会多
练习英语。
• 语言不是教会的,而是在使用中学
会的。交际能力只能在交际中得到
最有效的培养。一个优秀的语言学
习者应具有强烈的语言交际的欲望,
应力争语言训练的各种机会。应不
怕因犯语言错误而被别人讥笑。
3.课前预习。
• 预习是个人独立的阅读和思考。它可
以培养学习者快速阅读抓主旨大意、
抓主要信息、依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
能力,也可以培养分析综合及归纳概
括、自己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等能力。
预习也像“火力侦察”,可发现疑难
引起思考,一方面可促使学习者自己
查阅有关资料,查阅字典,另一方面
可减少听课的盲目性,增强听课效果。
4.专心上课,有心识记。
• 上课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而学好外语的
关键是尽一切努力将所学的东西记住,需
要时能运用自如。因此,上课时应高度集
中注意力.尽量做到五到,即心到、眼到、
耳到、口到、手到。应培养瞬间记忆能力,
强化“有意注意”,争取就在课内有目标、
有意识地去识记该课的生词、短语、句型、
重点句子。当接触到该记忆的内容时,应
通过眼看、耳听、口念,将其迅速输入到
记忆中枢,然后再复现出它的形象。
• 在复现时快速用手指在桌上划出这
个单词,或一个长句中最难记的或
最重要的单饲,强迫自己在课内就
能记住这节课最重要的东西。这样,
使自己真正有着“这节课确实学到
不少东西”的踏实感、成功感,进
而激发动机,提高兴越,更有信心
地去继续今后的学习。
5.勤记笔记。
• 课内扼要记笔记可以帮助集中注意力,理
顺思路,增进记忆,锻炼分析归纳、综合
概括以及快速反应能力。俗话说“好记性
不如烂笔头”。笔记也为日后复习提供一
个复习记忆纲要。要学好英语离不开泛读。
进行课外阅读时也应扼要记些笔记,做些
索引、摘录等,这对加深理解、巩固、积
累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大有好处。
6.及时、经常、科学地复习。
• 复习是学习之母。要解决困扰学习者最大
的知识遗忘问题,只有靠科学的复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遗忘规律是先
快后慢,先多后少。因而从时间安排上讲,
复习既要及时又要经常。不仅在当天,而
且在第二天、一周后、一月后以及就在你
需要用它之前或者在考试前都应安排复习。
从复习方法上讲.可采用强化复习(过渡/
超额复习)、分散复习、集中复习,把新旧
知识有机联系起来,按知识内在规律进行
综合归类等复习方法,做到温故而知新,而
不是简单机械复现,从而更牢固地掌握知
识。
7.学习写作的方法。
• (1)从写正确单句人手,
再从仿写开始.并结合课
文进行缩写、改写练习。
(2)运用周记、日记形式
经常练笔。
8、学习口语的方法。
• (1)经常大声朗读英文.使嘴部肌肉运
动能适应英语发音的需要。
(2)克服伯说错的心理障碍,尽可能争
取一切机会开口说英语。
(3)独自一人时可采用。英语独
白”“内心独白”,创设情境,自我
扮演不同角色,用自言自语的形式练
习说英语。
9、学习听力的方法。
• 练好语音乃学好英语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这多少有些陈腔滥调,但这意见却得之于
切身体会。记得初入大学第一节听力课,
明明是很慢的语速,很简单的句子,偏偏
无论我怎样努力,就是听不出来。后来究
其原因,原来高中时练多了题海战术,学
习的是哑巴英语,忽视了语音训练。结果
自然是谬音贯耳,七音不彰。既明此理,
就下决心要从基础补起。于是习了套《英
语语音教程》书并磁带,每日晨昏用功,
矫正错音。
具体步骤
• 1.拿上一盘初中、高中、大学的任何一盘
听力或课文磁带;
• 2.利用复读机,不许翻书,把每篇文章听
懂。
• 3.逐句把原文听写出来。
• 4.对比原文、分析错误(语音、拼写、词
汇、语法等)
• 5.将错误听出来。
• 6.边听边译成中文,并与译文对比。
• 7.将单词、短语、设法反复将其听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