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非華裔學生調適 小一中文科課程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為非華裔學生調適 小一中文科課程

學校支援計劃:
非華語中學生的中文教與學
簡介會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
中文教育研究中心
1
程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背景分析
本團隊擁有相關的研究及校本支援經驗
計劃目標
參與對象
教師和校長參與本計劃的程度
本計劃施行時間表及重要日程
本計劃預期的成果
簡介現有支援非華語學生的中文課程及
教材
九. 交流及問答
2
一、背景分析
3
背景分析
中文是在香港生活的主要溝通語言,約5%的香港居民
並非以中文作為母語,而裝備他們具備良好的中文能
力(包括說聽和讀寫)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全港約有5所中學專為非華語學生提供教育。另
外,基於「融合教育」的目的,個別中學招收一些非
華語學生
由於這些非華語學生的學習需要與本地學生不同,因
此這些中學的中文科教師都表示十分需要大學的支援,
以便他們能更有效地指導這些學生學好中文
4
背景分析
良好的中文能力能改善非華語學生社會適應的能
力、製造更佳的升學機會及就業前景
很多非華語學生都認為學習中文十分困難,特別
是閱讀和寫作方面
很多指導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的教師不清楚這些
學生學習中文的認知過程和特點,也不清楚中文
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過程和策略,並不了解這些
學生的家庭背景和學習需要,因而無法設計最有
效的教材和教學策略,令教學倍感困難
5
二、港大團隊擁有相關的
研究及校本支援經驗
6
本團隊擁有相關的研究及校本支援經驗
參與學
校數目
計劃名稱
年份
資金來源
1
Stud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Standards
of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in HK Schools
on the basis of their Performance in 2007
2008
CDI, EDB
> 800
2
Collaborative Study on Chinese Language
Standards of Ethnic Minorities Students in
Local Schools of Hong Kong
2007
CDI, EDB
9
3
Provision of services for running of
2007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support centres
for non-Chinese speaking (NCS) students
in five designated secondary schools
EDB
5
(+41)
4
Chinese Characters Learning Software
Package for South Asian Learners
EDB
5
2006
7
參與學校
數目
計劃名稱
年份
資金來源
5
Dragonwise Teacher Collaboration Project II &
III: ‘Chinese character learning’ and
‘Integrating project learning, ICT and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Developing usabl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Disseminating successful
experiences’
2003
QEF (200102)
QEF(200405)
74
6
Support Centre for Teachers Using
Chinese as the Medium of Instruction
1998
Language
Fund
300
7
Quality Education with Chinese as the
Medium of Instruction
2000
QEF
400
8
Advancing Mother Tongue Education:
Uplif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2004
QEF
400
9
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2004
Study (PIRLS 2006)
EDB
144
8
三、計劃目標
9
計劃目標
1. 發展校本的教學策略,配合非華語學生的學習需要
 幫助他們發展學習中文的興趣,並建立他們學習
中文的信心
 幫助他們有效地學習中文
 幫助他們學會說廣東話和書寫繁體字
 幫助他們改善中文閱讀理解的能力
 幫助他們改善中文寫作的能力
 建立正面及積極的學習態度,生活上及學習上都
能有效地運用中文
10
計劃目標
2. 培育教師作為課程領導的角色,在中文教學上扮演推
動者、協調者及研究員的角色,以發展校本的中文程,
幫助這些非華語學生有效地學習中文課程
 檢討現行的、為非華語學生而編寫的中文課程
 探討學習中文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理論及教學法
 促進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的成效
 加深各參與學校對非華語學生的學習需要的認識
11
計劃目標
促進各參與學校對學習中文作為第二語言,對非華
語學生的社交及智力發展的影響
設計、施行及評估參與學校在教與學方面的轉變
促進參與教師在中文作為第二語言學習方面的教學
效能
為參與教師提供研究為本及課堂為本的支援,幫助
他們所屬的中學發展成更融合及充滿活力的校園
通過知識共享、同儕備課及課後研討,讓教師成為
終身學習者
12
計劃目標
3. 參與學校內及各學校之間強大的專業學習社群
 學習社群可帶來不同的知識及不同的教學風格,
共享發展非華語學生中文課程的校本經驗,促進
為教與學的水平
 參與學習社群的教師分享經驗,能總結有效的教
學經驗,並將之理論化
 提供出版及技術支援平台,推動專業之間的分享;
推廣由不同教師設計的、有效的校本教材,讓學
習社群內的教師互相分享及共同使用
13
四、參與對象
14
參與對象
1. 密集的校本支援:




8 所中學
計劃年期:3年
約40位教師和校長直接受惠
通過邀請他們分享參與的經驗和心得,同校
約80位教師及1200 非華裔學生可間接受惠
15
參與對象
2. 為中文課程領導而設的學習社群:




16所中學
計劃年期:3年
約30位教師及校長
通過參與學習社群的分享活動,改善校本中
文課程及教學策略;校內約300位非華語學
生間接受惠
16
參與對象
3. 推廣研討會、《教師手冊》、《家長手
冊》及網上資源庫:
 香港所有對指導非華裔學生學習中文有興趣
的教育同工和家長,通過參與推廣研討會、
閱讀教師或家長手冊,和瀏覽本計劃網站而
受惠
17
五、教師和校長參與本計劃的程度
18
校本中文課程總目標圖示如下:
課程總目標
共
通
能
力
學
習
態
度
學
會
學
習
語文能力
文
化
素
養
語文能力的綜合運用
聽
說
識
字
與
寫
字
閱
讀
寫
作
19
研究計劃
校本中文課程
第一年
識字
聽、說
讀
第二年
資訊科技
輔助中文
學習
寫
第三年
20
教師和校長參與本計劃的程度
1. 校本支援:
 參與校本支援的教師(每所學校約派出5位教師)會
直接參與校本中文科課程的設計、施行、課堂研究
及計劃成效評估
 各中學校長協調計劃在校內的執行情況
 可商議確實的計劃進度及參與時數
 預算教師每年需投入40小時參與與計劃有關的會議
(包括共同備課會議)
 參與兩次研討會,並分享研究成果
21
教師和校長參與本計劃的程度
2. 學習社群:
 每所學校派2位教師或課程領導(例如校長、課程發展
主任或中文科科主任)參加本計劃提供之工作坊或學
習會議
 總會議時間約為每年25小時
 本計劃鼓勵教師設計及評估他們自行為非華語學生設
計的校本教與學活動的成效
 本計劃鼓勵每所學校的校長參與本計劃舉辦的所有活
動
 本計劃亦會邀請不同界別的持份者參與,例如非華語
學生、本地學生、家長及其他學科的教師
22
六、本計劃施行的時間及
重要的日程
23
本計劃施行的時間及重要的日程
基本原則:
本計劃提供的支援以符合個別學校的需要為原則
本計劃創建的學習社群,旨在組織不同學校的教
師及行政人員,建立學習及交流的平台
本計劃會出版一本有關指導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
的《教師手冊》
本計劃將舉辦講座及週年研討,藉此向教育界同
工及社會推介各參與學校的校本經驗及教材
24
本計劃施行的時間及重要的日程
1. 校本支援:
 重點:提升參與學校教師對指導非華裔學生學習中
文的教學法和能力,從而提高教與學的水平
 施行模式:
 為期3年
 由大學教師、課程發展主任組成專業團隊,與學
校緊密合作
 大學專業團隊會為學校提供密集的校本支援,包
括共同備課、課堂研究及課後檢討會議等
25
本計劃施行的時間及重要的日程
循環式的計劃、施行、觀察及檢討,檢視創新
的中文教與學方法能否配合NCS學生的需要
通過與香港大學專業團隊的合作,參與學校的
教師能掌握進行「行動研究」的技巧和能力,
從而檢視校本的轉變,及教師的專業發展
參與學校會組成「跨校學習網絡」,定期分享
他們的學校發展經驗。此外,教師亦參與「學
習社群」(即第二種支援模式)所組織的交流活動,
與與會者分享經驗
26
本計劃施行的時間及重要的日程
為確保本計劃所得的經驗及成果能推廣給
全港的教育同工,本計劃會舉辦兩次週年
研討會(第一次:2010年2月;第二次:
2011年年底),讓參與學校的教師能總結他
們的教學及研究經驗,並分享有效的教學
法
有效的教學資源會上載到網上資源庫,供
參與本計劃的教師便用和分享
27
本計劃施行的時間及重要的日程
2. 為學校和教師建立學習社群:
 重點:
 提升為NCS學生而設的中文課程的教與學水平
 提升課程領導和中文科科主任在第二語言教學
的知識,學會如何監察及檢視校內的教與學水
平
 並以研究為基礎,解決NCS學生學習中文的問
題
28
本計劃施行的時間及重要的日程
施行模式:
為期3年
參與學校委派2位代表參與 (包括課程發展主任、中
文科主任等)
大學教師、課程發展主任組成專業團隊,提供專業
訓練及推動學習社群成員的參與;專業團隊成員亦
會到各參與學校進行分享
每兩星期或每月舉行會議,交流教學經驗,或檢討
施行新教學法的成效,促進教與學的水平和發展
29
本計劃施行的時間及重要的日程
期望課程領導能積極參與,試用以研究為基礎發
展出來的創新教學法,以發展校本的改善計劃,
例如合作進行行動研究,幫助教師設計及發展校
本的中文課程、教材及相關的語文評估工具
這些以研究為基礎的經驗及試驗結果,會於會議
中與與會者分享,並獲得他們及大學團隊的回饋
所有參與學校會被邀請參加兩次週年研討會,並
於研究會上報告他們的研究成果
有效的教學資源會上載到網上資源庫,供參與本
計劃的教師便用和分享
30
七、本計劃預期的成果
31
預期的成果
 專業的支援及一系列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活動
 出版《教師手冊》及《家長手冊》。《教師手
冊》 會包括重要的概念指引及示例;《家長手
冊》會以淺白的文字為家長解釋重要的概念(例
如第二語言學習理論)
 發展網上資源庫,提供有效的推廣及交流媒介,
分享有效的教學設計、教材及學示例
 舉辦兩次全港性的週年研討會
32
預期的成果
 澄清參與學校校長及教師,在教導NCS學生時
的需要及問題,提供有用的指引回應這些問題
 教師對指導NCS學生學習中文的效能會提升
 為NCS學生提供較佳的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
文(包括聆聽、說話、閱讀和寫作)
 NCS學生對學習中文的興趣得到提升;對運用
中文表達自己的信心增加
 學校與教師之間建立可持續的學習網絡及社群,
促進他們對指導NCS學生學習中文的交流和分
享
33
八、簡介現有支援非華語學生
的中文課程及教材
34
九、交流及問答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