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Point 簡報 - 臺大開放式課程 (NTU OpenCourseWare)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PowerPoint 簡報 - 臺大開放式課程 (NTU OpenCourseWare)

新生講座
10. Using Language
共同教育中心 蘇以文老師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語言是一種表達,是一種包裝,更是一種思考活動的過程,此過程乃
一可培養的技巧。
1.語境與語意
2.語言與思維
2
4 types of subjectivity
Shoichi Iwasaki (CLDC2010)
透過研究語言中的主觀性,可以認識認知心理學中「自我」的發展
• ‘Experiential’ subjectivity 經驗主觀性
• ‘Perspectivizing’ subjectivity 視角主觀性
• ‘Epistemic’ subjectivity 知識主觀性
• ‘Evaluating’ subjectivity 評估主觀性
3
the ‘experiential’ subjectivity
經驗主觀性
ah, aw, ay, gee, hey, huh, jeez, man, my, oh, ooh, oops, ouch, ow, phew,
poof, pooh, shoot, ugh, whee, wow, yikes, yippee, yuk, yuck, damn, fuck,
shit
4
The “Perspectivizing” Subjectivity
觀點主觀性
代名詞 pronominal system (‘I’ vs. ‘you’ vs. ‘she’)
空間代詞 spatial deictic system (‘here’ vs. ‘there’)
空間向量 spatial vector system (‘go’ vs. ‘come)
5
The ‘epistemic’ subjectivity
知識主觀性
•
•
•
•
評斷 judgments (e.g. possibility, probability, necessity)
舉證 evidence types
推論 inference
自信度 confidence
Proposition
6
The ‘evaluating’ subjectivity
評估主觀性
• 說話者對於資訊的態度與評估
•
•
•
•
It rained
It rained so hard
Unfortunately it rained.
It’s fortunate that it rained last night.
more active subjective participation
知識
(epistemic)
Proposition
I think
評估
(Evaluative)
it rained last night
Proposition
It rained so hard!
7
語言主觀性
認知主觀性
經驗主觀性
自我
Private Self
環境的自我
Ecological Self
延伸的自我
Extended Self
概念的自我
Conceptual Self
觀點主觀性
知識主觀性
評估主觀性
Neisser, Ulric 1988
“Five Kinds of Self-knowledge”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1.1
8
1. 個人性的自我 (private self)
• 源於兒童意識到某些經驗僅歸他們所有之際
‘It hurts’
‘I’m hungry’
9
2. 環境的自我 (ecological self)
• 源於視覺-週遭的視覺資訊
• 自我在動態環境中的定位
• 嬰兒在很早就擁有這樣的自我
• 代名詞 (pronouns)
• 指示代名詞(deictic)
• 動態詞 (motion verbs)
• 盲童比一般兒童更慢習得人稱代名詞「我」或「你」
• 環境的自我並不和生理的身體並存,而是「和身體共同運動的事
物往往會被解讀為自我的一部分」,如衣服
10
3. 延伸的自我 (extended self)
• 建立在我們的記憶之上
• 儲藏相似的記憶後,便利於歸納整理這些情境
• 製造對於未來的期待
• 延伸的自我與“我們自己腦中的資訊”密切相關
• 此類資訊的正確度並非總是可靠的,因為我們的記憶裡充滿一系
列其他的特徵
Proposition
11
4. 概念的自我 (conceptual self)
• 源於它所置身的假設與理論
• 我們藉由被旁人告知以及觀察自己,獲得自我圖像。這些大都是
外界對於我們的評價
• 人們擁有為數驚人的自身印象,但許多都不是真的。說話者除了
擁有對自己的認識印象外,也擁有對一切可見物的認識印象
Proposition
12
互為主觀性 (intersubjectivity)
• 互動的自我
• 一個行為可以同時被旁觀者與行為者所觀察
• 這個自我是被「人對於其同伴的表達姿態」所建構、加深
• 人會根據「人不只是互動參與者,更擁有自己的意見、意圖、
感覺」這層假設,建構出一個心智理論
13
There are seats in this room.
a. But they are uncomfortable.
b. *And moreover, they are uncomfortable.
There are seats in this room.
a. *But they are comfortable.
b. And moreover, they are comfortable
14
A: Do you think our son will pass his courses, this quarter?
B: Well, he passed those of Winter Quarter.
15
There is a small chance that the operation will be successful.
a. So let’s give it a try.
b. *So let’s not take the risk.
There is little chance that the operation will be successful.
a. *So let’s give it a try.
b. So let’s not take the risk
16
經驗主觀性
觀點主觀性
Proposition
知識主觀性
Proposition
評估主觀性
互動主觀性
17
sheng
bai
湖人 隊
湖人 隊
大勝
大敗
火箭 隊
火箭 隊
(勝) victory
(敗) failure
A 大勝 B → A 勝
A 大敗 B → B 敗
• A causes B to fail
The Lakers beat the Rocket.
18
語言可否影響我們對object的理解?
• 中文所有名詞都需要量詞
• 英文詞彙有可數與不可數之分
• 這些特性是否讓英語使用者對量化的物體與個別的物體更敏感?
19
Time
在英文中,時間被視作物件,因此可以be saved, wasted, or lost.
• 時間作為可數的片段: three days, four minutes, half an hour
• 時間作為一個物件群體: seconds, minutes, hours
• Hopi 人覺得時間是連續的循環,是平滑而不可切割的
20
Language shapes one’s thought
• 前天,上週
•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1)語言是形塑抽象思考的工具?
(2)一個人的母語在形塑慣性思考時扮演了重要角色 (e.g. 人如何
看待時間),但不會全然主導一個人的思考
21
Sapir-Whorf Hypothesis
• 語言決定論 (Linguistic determinism-strong version): 一個
人的思想會被他的語言中既有的分類系統所主導
• Strong form: 語言主導思維、感知與世界觀
• 語言相對論 (Linguistic relativity-weak version): 語言的不
同造成其使用者的思想不同
• Weak form: 語言提供了思維及感知的途徑
22
語言決定論 (Linguistic determinism)
• 藉由研究語言符號,我們能解讀語言使用者的思維過程
• 語言相對論聲稱「意義」在語言的符號中,因而應該是有文化
歧異性的
23
Is it possible to think about X when I don't
have a word for X?
•
•
•
•
Yes
Colors
色彩是無限的,色彩名稱的數量是有限的
色彩的光譜是連續的,而我們的語言不是。它將色彩的連續體
切分為「紅」「紫」等等
24
The Dani of New Guinea
• 在他們的語言中,只有兩個基本的色彩詞彙
• dark colors (包含藍和綠)
• light colors (包含黃和紅)
25
思想和語言的關係
•
•
兩者不可分割
語言是思想的「符號器官」
26
語言的模糊性
•
•
•
•
It’s a nice car
不客觀: 個人意見
模糊: 對‘nice’沒有明確標準線
模稜兩可: 不確知是意指外觀或速度,甚或其他可能影
響個人性評估的面向
• Gradable words: small; popular
27
Language and Thought
• 觀點的持有對說話者的語言形式選擇是很重要的
• 不同的語言形式對說話者的運思具有影響力
• 語言結構會影響說話者在語言產製時的思考
28
The language I speak shapes my thoughts?
• 一個雞生蛋或蛋生雞的問題:
• Benjamin Lee Whorf 在1940年代時研究了一個叫做Hopi的北
美(亞利桑那州)原住民語言,並提出一些問題:
• 人可以思考沒有相應詞彙的事物嗎?
• 人是因為缺乏對它們的詞彙而不思考它們嗎?
• Whorf 認為語言的不同,使Hopi和English的使用者看見的是
不同的世界
• 文化也應該被考量,而並非只談語言與思想。文化形塑人思考
與談話的方式
29
多義現象 (Polysemy)
UP 上
Down 下
• 空間
• 沿著
•
•
up to my nose
當一個東西越來越靠近時,它會漸漸填
滿人的視野,而且看起來越來越大
• 時間
•
•
•
up to now
是“實質物件的接近”的隱喻性延伸
空間 > 時間 (i.e., now)
• down the road
• 完成
•
•
•
burn down
是物理性的延伸
地球算是相當穩定的表面,因為它不容
許更多的下探與深入
• 沿著
• 完成
•
•
•
burn up, “完成意”
由“垂直向上”衍伸出經驗完形:
“若將液體倒入杯中,當它水位漸高,
一個液體裝盛的極限點會出現,所以這
樣的過程象徵著完成”
30
Do burn up and burn down mean the same?
• Up 是完成式,是燃燒事件的完成
• Down 是結果導向的,是經歷燃燒後的房子之結果
• 不同的機制為同樣的事件提供不同的詮釋
31
Another perspective
• Time is up
• Hook up
• Ending (completion)
• Beginning
32
說 的各種用法
 Shuo 說 as a verb: From Speech to Thought
1.
a). to speak with mouth 口說無憑
b). faculty
能說善道
c). to talk
談天說地
d). to gossip
說東道西
2
a). to tell
b). preach
說故事
現身說法
33
3.
a). to persuade
b). to scold
動之以情,說之以理
爸爸說了我一句
4. to view
管人家怎麼說我
5. to judge
這件事很難說
6. to explain
舉例來說
7. to think
他在心裡說(=想)
8. to mean
這句話是說
34
Metaphor and cognition
隱喻與認知
由語言到思維?
• 思想先於語言?
• 考慮語言表達的本質,唯一合理的推論是把語言視作思維
映射的來源域 (Traugott 1986)
映射
具體:
語言
來源域
抽象:
思維
目標
36
結構映照學說
(structural mapping)
• 語言作為描述的工具
• 1. 每個字詞都為某些事物命名
• 2. 同時對該事物具有評價的功能
• e.g.「屠夫」所觸發的資訊
• 並不是所指的這個對象,
• 而是屬於屠夫這行業者的所有特質。
• 我的外科醫生是一個屠夫
• 同時激發屬於屠夫的所有性質,並與話題中的人物形成映照。
37
方位隱喻
• 「上」與「前」皆屬正面、積極的意象,直立、跳躍的姿勢是積極的
情緒狀況( I'm feeling up)
• 「下」與「後」則為其負面。下沉的姿勢主要與悲傷、失望有關 (I
am feeling down)
•
•
•
•
「情緒高昂/情緒低落」等均源於此方位隱喻的基礎。
「質優居上」(如:上/下策、上等、上/下流)
「量多居上」(物價上漲/下跌)
「權優居上」(如:上級/下屬、高高在上/屈居下位)
38
實體隱喻
• 我們將自己的進出方位映射到其他具表層界限的存在物上,視它們如一個
有內外之分的容器。
• 以「邊界」為容器: 出入境、出國、國內/外、出門/進門、離家出走等。
• 將無明顯邊界的事物範疇化為容器: 山群、街角、障礙
• 將身體視為大小容器的群集:「心裡、眼中、離開我的視線、視野中、目中
無人」等
• 將事件、行動、活動、狀況等視為容器:「參加/退出比賽、漸入佳境、熱
戀中」
39
結構隱喻
• 對「人生」的文化共識:「人生是旅行,生是來,死是去」、「人生是一
場戲」等譬喻概念。
• 生命為有目標的活動: 人生方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不知選哪條
路」,「誤入歧途」,「迷途知返」,「窮途末路」、「走投無路」。
• 具有達到目的地的途徑,「生是來,死是去」。童年是人生的起跑點, 如
「開端」,老年如「路走到盡頭」。
40
「磨」
研「磨」
「磨」人
「磨」合
折「磨」
41
具身化
(embodiment)
愁眉不展
眉頭深鎖
Knitted brows
Embodied Cognition : 隱喻經常根植於我們的身體經驗,擁有一
定的空間邏輯。這些都是抽象概念化與推論的基礎。
42
THOUGHT IS FOOD in Chinese
THE CONTENT OF THOUGHT IS
THE INGREDIENT OF FOOD
“This speech is very informative”
(這場演講很有料)
THE QUALITY OF THOUGHT IS
THE FLAVOR OF FOOD
THE FORMATION OF THOUGHT IS
THE PREPARATION OF FOOD
THE COMPREHENSION OF
THOUGHT IS THE DIGESTION OF
FOOD
“sweet words” (甜言蜜語)
“to come up with a new
proposal.”(醞釀一個新的議案)
“to digest what one already
knows by rumination” (以反芻的
方式消化舊有知識)
43
Jianao 煎熬
煎
熬
Two ways to prepare food
• Time-consuming
• torture
44
More Chinese examples
 加「油」添「醋」
 平淡無「味」
 以「辛辣」的內容「炒熱」新聞
 「餿」主意
 「回鍋」
 「熬」成婆
 「吃」定小職員
45
人類思維與分類
• 人類思維在作抽象化時,第一步必然是先作分類,而後再將各種個體歸類。
• 分類不但是人類認知上的基本能力,也在人類的進化歷史中扮演著不可或缺
的角色。
• 從蠻荒走向文明,能將萬物歸類出「兇猛動物」、「可食」、「有毒」等類
別的本能,使人類得以生存進化。
• 歸類能力基本而重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不自覺的在對事物進行分類。
46
命名與分類
• Beer/ wine (red or white)/liquor (Brandy, Whisky)
• 中文皆以「酒類」通稱之。
• 「摩托車」vs.「機車」
• motorcycle 「摩托車」指的是「重型機車」
• 不是「機車」scooter
• 番茄
• 蔬菜 or 水果?
• 從中文名稱觀之: 外來的「茄」,偏向蔬菜
• 台灣南部的閩南方言番茄又稱作「柑仔蜜」
47
人類為什麼要分類?
• 透過不同的語言,可以反映出跨文化的分類差異。
• 白種人依其頭髮的顏色分金髮人(Blonde)、褐髮人(Brunette)以及紅髮
人(Redhead)
• 這種以「髮」辨人的分類,是在東方語言中所沒有的
• 眼睛可以發生識別的作用。
• 台灣原住民的塞德克族,以「藍眼珠」稱白種人
• 中國歷史上,有「色目人」(非我族類)
• 「正統」的中國人以「漢」自居,非「漢」即「番」,古有「戎夷蠻狄」之
別,今有「生番」「熟番」之分。
• 同一個概念,為什麼在描述時產生如此大的差異?
• 文化是人類重要的分類依據
48
Critical Thinking
•Gathering Information
•Classifying/Categorizing Information
•Synthesizing Information
•Evaluating Information
批判思考
Academic Writing
•Conference Abstracts
•Journal Paper
•Introduction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ology and Findings
•Discussion & Conclusion
專業知識
文字能力
Presentation
口語表達
•Oral Presentation
•Poster Presentation
學
術
核
心
能
力
養
成
要
素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來源/作者
3-7
4 types of
subjectivity……It’
s fortunate that
it rained last
night.
Shoichi IWASAKI(2010) /Typology of subjectivity and its linguistic manifestations
於台大「語言、言談與認知國際研討會(CLDC)」的演講內容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8-13
duality of
pattern…… other
individuals
Neisser, Ulric (1988)/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Five Kinds of Self-knowledge”
http://philpapers.org/rec/NEIFKO-2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4-16
There are seats
in this
room……they are
comfortable
Jordan Zlatev (2008)/The shared mind : perspectives on intersubjectivity p314-317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36
考慮語言表達
的本質,唯一
合理的推論是
把語言視作思
維映射的來源
域
"'Conventional' and 'dead' metaphors revisited", in Wolfgang Paprotté and René Dirven, eds., The Ubiquity of
Metaphor: Metaphor in Language and Thought, Amsterdam: Benjamins, 17-56.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