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rman, D. (2007). Digital library. ARIST, 41, 223-272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Bearman, D. (2007). Digital library. ARIST, 41, 223-272

數位圖書館
Digital Libraries
David Bearman
Archives & Museum Informatics
American Socie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2007
1
報 告 組:
林倩妏、林黃瑋
大綱
本文主要是針對近10年來,摘取多篇公開發表
文章當中,與數位圖書館相關的,所做的長評
1.
2.
3.
4.
5.
6.
7.
2
範圍與由來
內容
技術
功能
服務
社會影響
未來
出版品簡介




ARIST ,美國資訊科學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所出版的年刊(Annual Review)。
1966年創刊後,每年持續出版中。
為資訊科學界中,極里程碑意義的出版品(JCR IF No.1)
進行資訊科學與技術領域界的各種調查,提供權威性分析與未
來應用發展趨勢。
 通常會擇定當年較具代表性的主題進行探討評
論;每一篇文章都由代表性的學者整理回顧相
關重要研究的文獻與結果。

3
ARIST仍舊關注在”classical資訊科學”的重要
議題上(如.文獻計量學/資訊檢索),但主編
Blaise Cronin更擴大其版圖,努力讓資訊科
學領域的學術界和業界更緊密地的結合。
文獻出處

Section I: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
–
–


Section II: Availability, Access, and Use
–
Chapter 4
–
Chapter 5: Digital Libraries, David Bearman
–
Chapter 6~Chapter 7
Section III: Organization and Retrieval of Information
–

Chapter 1: Histor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Colin Burke
Chapter 2: Vannevar Bush and Memex, Ronald D. Houston and Glynn
Harmon
Chapter 3: Garfield and the Impact Factor, Stephen J. Bensman
Chapter 8~Chapter 11
Section IV: Space and Place
–
Chapter 12~Chapter 15
2007 / 816 pp/ hardbound/ ISBN 978-1-57387-276-8
Regular Price: $99.95 | $79.95 ASIST Members
4
Digital Libraries 源起

作者Bearman很高興DLs成為ARIST的重要章節之ㄧ,特別

強調:這已經是第三次囉!!! (DLs的)
反映出DLs曾經有過三次觀點的演進。
數位圖書館的發展

–
1991~ 1992

digital libraries一詞首次出現在美國國家資訊基礎建設(NII)與國家政
策議題上
–
–
1993


–
Fox & Lunin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發文呼籲資訊科學界應重視DLs相關議題
gopher系統出台 :網路上第一個數位典藏的公用查詢目錄
1995

5
總統選舉中副總統高爾宣揚的1990s重要政績: 美國回憶、數位圖書館計畫
(800萬藏) (註:Al Gore,因致力環保而獲得諾貝爾獎的政治人)
Levy & Marshall等部份觀察家預測 ,DLs僅限於數位作品,主要使用
對象為單獨工作者(those individuals working alone )
Digital Libraries 相關文獻



DLs對所有專業社群來說,為一決定性的重要工具
但DLs的應用並不限定於某一專門學科
新的研究文獻常發表在各區域主題會議上
–
–
–
–
–
–
–
6
Joint Conferences on Digital Libraries (JCDL)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ACM)
IEEE Computer Society (IEEE-OS) division since 2001
the European Conference on Digital Libraries
Computer Science 的相關論文集(the proceedings)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sian Digital Libraries
the more recen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gital
Libraries
Digital Libraries 圖書相關文獻


已成為成熟的研究所課程
過去4年來,出版了一些相關專著
–
–
–
–
–
7
研究論文集(Borner & Chen 2002~2005年間共10篇)
不同作者編輯成冊的圖書章節(2003年 2章)
教科書與個人專著(2001~2005年間 共11本)
所有上述文獻均已附在本文參考數目
本篇文章中(review)只針對具專門性的作品收錄
Digital Libraries 期刊文獻
核心期刊

–
–
–
–
–
–
–
–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Communications of ACM,
Electronic Library,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y Trends and 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
不定期出刊的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電子期刊

–
–
–
–
ARIADNE (www.ariadne.ac.uk)
D-Lib (www.dlib.org)
First Monday (www.flrstmonday.org)
Information Research (http://informationr.net/ir)
紙本+電子期刊

–
–
–
–
8
Electron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s (www.aslib.co.uk/program)
portal: Libraries and the Academy
(http://muse.jhu.edu/journals/portal_libraries_and_the_academy)
收錄包含趨勢報告、計畫報告、評論等內容
以上均會提及部份重要的文獻,但概述(overviews)尤其重要
Digital Libraries 相關組織
部份組織會定期出版報告,對DLs提供很大的支持
美國the U.S.


–
–
–
–
–
the Council o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www.clir.org)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www.nsf.gov)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www.nas.edu), as well as
the Digital Library Federation (www.diglib.org) 主持每年2次的焦點論壇
(twice-annualforums)
the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www.w3.org)
英國the U.K.

–
The Joint Information Steering Committee (JISC)(www.jisc.ac.uk)

贊助與協助數位圖書館的出版
歐洲Europe

–
–
–
9
the DELOS Network of Excellence on Digital Libraries (www.delos.info)
2000 起,在the EU Fifth and Sixth Frameworks Programmes 中開始運作
目的
 協同研究( coordinating research )
 標準化( standardization ),
 評鑑( evaluation )與培訓( training )
 國際合作(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 包括與NSF參加的計畫 )
Digital Libraries 近期具影響力的報告

摘錄4年來的重要報告中,所提及:
–
–

數位圖書館的發展情形
數位圖書館所面臨的挑戰
各篇文章中,從4種不同的觀點上面,分別討論數位
圖書館所面臨的問題
–
–
–
–
10
制度結構上an institutional configuration
工程問題an engineering problem
政策上的挑戰a political challenge
服務問題a service
Digital Libraries 近期具影響力的報告


Lougee在2002年出版的Council o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書中針對圖書館提出以下建議:
–
–
–
–
–
應與他人合作,成為出版商
在創造和資訊傳播上創新
在學術界中所扮演一開放性的新角色
具備教學和研究的職能
Lougee所描述的圖書館傳統角色的轉變,如:




11
虛擬參考諮詢服務
資迅素養課程訓練
學術圖書的館員亦明確而熱情地接受此種情況,
視為一個圖書館界得以獲得學術界重視的新契機。
Digital Libraries 近期具影響力的報告


2003年6月舉行的the NSF 數位圖書館研究指引Workshop
Larsen等二人在報告中提出,數位圖書館的挑戰:
–
–

是否能達到眾所皆知?
應成為營造透明的知識環境最有效的方法
在科技面的觀點上
–
一般公認的數位圖書館基礎設施和操作工具


–




封存,網路存取資料庫
數位圖書館仍然是學術調查研究上的最基本需求
建設數位圖書館將導致『資訊以太』的產生
與會者大多認為資訊將導入日常生活中,但僅聚焦在高等教育界。
會後提出如何改善“嚴謹的學術研究指引”,
“嚴謹地研究”和“透明化的知識環境”,兩者之間又有所矛盾。
研討會的焦點建議集中在:
–
–
–
檢索範例(search paradigms)
metadata控制( metadata control orientations )
標準執行模組(standards enforcement models )
12
Digital Libraries 近期具影響力的報告


Atkins等人,在2003年舉行的the NSF Blue-Ribbon
Panel on Cyber infrastructure
為遂行DLs的政策目標,在報告中大聲疾呼:
–
–
–
–
13
政府應進行國家型合作計畫網絡的重大投資,
為科學與學術活動,建立一個基礎的協同工作環境、豐
富的數位圖書館,以及強化電腦事業。
為了影響聯邦預算審查,本報告進行科學界的數位圖書
館調查,並發現DLs在網路基礎建設的發展下,作為一個
跨學科研究的測試平台,有其影響力存在。
對照 美國學術團體聯合會 (ACLS)委員會所提出的”人文
社會科學的網路基礎建設報告草案”,雖然它基本上認同
在人文和社會科學的網路基礎建設上,應普及化其數位
內容,但卻不是對數位圖書館本身的體認。
Digital Libraries 近期具影響力的報告


如果一個主要報告提及數位圖書館的網絡基礎設施,要如何
來衡量他們的影響力?
其一方法是透過使用研究:
–
–
–
–
–
Tenpin她在2003年的“Use and Users of Electronic Library
Resources ”報告中
針對1995年至2003年間,200多個DLs使用者研究報告進行評論。
調查教師和學生如何使用學術圖書館。
對公眾或非學術性使用者的影響上,幾乎都沒有進行調查。
相關文獻並未指出DLs對持續改變中的社會所產生的影響。如 Pew
Internet and American Life Project過去五年間所做出的報告。




14
2004年, Pew 研究發現,搜索引擎已經徹底改變了美國人的生活與工
作。
主要是透過公共網站,把數位圖書館在使用者指尖呈現。
2005年,Fallows認為,將近三分之一的人,無法想像沒有搜索引擎的
生活將會如何?
這當然是圖書館所樂見的,不管是虛擬或實質的。
Digital Libraries的環境

數位圖書館是一個:
獨特的(ingular)
– 統一的(uniform)
– 無處不在(ubiquitous)
– 全數位化的資訊資源
comprehensive digital information resource
–
15
資訊生態學 Information Ecology


這十年間,在美、英等國,數位圖書館已成為普遍的政治辭
令。
但在2004年Keller所發表的專業論文中,主要針對數位圖書
館,提出了例外的見解:
–

因為數位圖書館的大量與多樣性,使用者將因入口管道(door)的不同,
有所不同的體驗。
補充:林珊如, 數位圖書館使用者研究趨勢之考察, 2006
–
–
–
16
數位圖書館作為一個虛擬空間,常趨向不受地理與機構界線的束縛。
社會技術學者主張圖書館即使是數位化,仍是一個學術社群或一種
社會運動在某種程度上自主運作集體思維的地方。
資訊生態學(Information Ecology)的概念即是一種地方的隱喻。
學科與主題導向的 Digital Libraries

2003年Lee等3人提到:
–
–

現今,主要的數位圖書館的組織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具
備知識性或是很嚴謹的內容。
DLs使用者與所使用的語言,對學科來說,有其獨特性。
2004年Torma & Vakkari提到:
–
–
–
17
各大機構所贊助的資金,通常多集中在科學、醫學或人
文等學科群。
部分證明顯示,DLs在相關學科的使用上低於其他更有用
且合宜的資源,
事實上,多數資源仍然可以用於建置 特殊學科相關的
DLs。
學科與主題導向的 Digital Libraries

2003年Adams等3人分別提到:
–
–
主題學科的DLs,就是算內容可吸引不同的使用者上門,將成為部份
非本科使用者的障礙。
舉例:



2003年Prest 提到:
–
–

聚焦在學科使用群的數學期刊報告。
數位數學圖書館。
新教徒古文本的數位內容,是大家普遍關心的。
但提供的檢索方式無法吸引大眾或是非本科專家來加以使用。
2003年Agosti等3人
–
舉例:


18
如果一個藥草數位圖書館是建構來支援科學研究的服務之用,
這同時也限縮了廚師加以利用的機會。
作品和型態導向的 Digital Libraries

數位圖書館提供特定媒體某些技術優勢,在:
–



研究人員和大多數民眾,就一般經驗來說,會發現國家級典
藏機構較方便收集包含特殊畫作或特殊形態的資料。
法國曾有一案例,由國家沿此途徑,因為國家版權法律提供
他們的代理商,得以接受文字、聲音以及動態圖像等。
舉例:澳洲已建立
–
–


功能上、界面上、以及檔案管理的典藏上。
國家數位音樂圖書館(2004年Ayres等3人)
國家數位圖像圖書館(2002年 CampbeU )
如果數位文化記錄可以透過國家圖書館,進行全球性全面性
和開放傳播,並且藉由數位圖書館的搜索引擎檢索內容(需
得到適當的授權)。
在學術數位圖書館的內容管理上,將可獲得顯著的改善。
19
DLs是機構典藏寶庫



學科導向、作品和型態導向的DLs可以提供個別的研究者更
好的服務,
同時也可以深入發掘出大學圖書館的任務。
2003年Atkins提到:
–

2003年Lynch提到:
–
–
–

大學圖書館員正努力發掘圖書館未來在大型機構中的定位何在?
最近數位圖書館的發展,是在架構策略上,成為一個內在的『機構
典藏(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簡稱IR)。
部份倡議者認為完全分散式資源的管理需求,鼓勵了機構典藏發展,
機構圖書館的特性與大學的職責所在,使得數位資源封存的需求增
強。
2004年Smith等提到:
–
20
早期的經驗顯示,數位圖書館的使用者,對於促進機構典藏的發展
並不感興趣。
DLs是機構典藏寶庫


機構中對於DLs的爭議點,主要是在經濟上面。
2003年Greenstein等人提出:
–

機構之間的資源共享,與新式出版經濟,和數位圖書館
的商業服務模式,以上三項都結合在一起,並納入機構
IR規劃過程中。
2003年Lynch提到:
–
21
真正的數位圖書館,有人認為:應立基於機構中得以持
久營運的商業模式上,而非將之應用在非營利以及研究
工作上。
任務導向與觀眾導向的Digital Libraries



與典藏的傾向相對照,數位圖書館也逐漸將本身視為是一種服務(Bonn, Hodges,
Sandier, & Wilkin, 2003年)
甚至於,有某些單位將之視為一個隱形的終極目標(Borgman, 2003年)。
如果有數位圖書館朝此方式發展,他們將
–
–
–
–




遠距教學的數位圖書館,即為一個任務導向圖書館的實例之一(Ho, Zia, 2004)
實例如CITIDEL (參考Fox, 2004 ),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資助與電腦
和資訊技術相關教育資源的聯盟入口網站。
其他教育數位圖書館,如國家科學數位圖書館(the National Science Digital
Library )組成的研究計畫,但並非直接與教學內容傳遞方法的發展相關(Arms.
等, 2002-2004 )。
有一個完整的個案研究:
–


不得不建置一個以支援特定類型的活動或任務的數位圖書館
也將不易辨識出該機構或典藏的內容。
系統工作流程建立的重點,為滿足服務需求以及評估所設計的系統成功與否?
(Meyyappan , 2004年)
學習DLs作業理論和技術能力的人越來越多,並已發展成為特定領域 (Adams &
Blandford, 2002) 。
非學科導向的使用社群數位圖書館,即為兒童數位圖書館(Druin等, 2005 ) 。
因為有特定使用者標的,促使這些DLs去設計得以滿足使用者的檢索理論與工具,
以利用特定資源。
觀眾導向的DL在強調服務方面,更甚於典藏內容。
22
Digital Libraries 內容
主要的數位化對象(物件)
 大多數位圖書館的內容源自於數位資料(has been born digital)。
 雖然在美國和歐洲,第一個數位圖書館十年研究計畫案,將內容數位化,
是為了測試工程解決方案,數字符號本身並不被認為具有科學性,直到最
近都還沒有進行的大規模或全面性的管理。
 研究表示,古老的資料具備的價值甚於硬科學(Liu, 2003)
–





硬科學Hard Sciences:Physics、Chemistry、Biology、Geology等
數位『文化遺產(cultural heritage ) 』須加速類比到數字,對他們在未
來學門的研究上,也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而機構及國家榮譽感,即造成此種情形。
2004年12月,GOOGLE宣布計劃將把五個大學圖書館的全文資料約1000
萬冊,進行數位化與索引工作,造成全世界各國相當大的反應。
不管是贊成或反對者,都加快腳步進行他們自己的國家圖書館數位典藏計
畫的範圍和速度。
在還沒到2005年年底的期間內,各大主要的圖書館,如大英圖書館、法國
國家圖書館、加拿大圖書檔案館和美國加州大學數位圖書館,紛紛宣告他
們的數位計畫文本指數均已大幅增加。
23
Digital Libraries 內容
「開放內容聯盟」( Open Content Alliance;簡稱OCA)
 2005年10月3日,Internet Archive與雅虎宣佈成立。
 旨在創造第一個完整的、公共領域的數位圖書館,
 提供給全世界檢索,同時解決出版商擔心的版權問題 。
 OCA鼓勵盡可能提供最大的取用管道,以重複利用該聯盟檔
案典藏,
 並兼顧尊重內容的擁有者和貢獻者的版權,
 貢獻者決定內容開放的標準。
 原文資料是免費閱讀,大部分可以PDF檔案格式存取或列印,
 OCA的創始成員包括非營利機構網際網路檔案庫(Internet
Archive)、加州大學與多倫多大學的圖書館,以及惠普
(HP)、奧多比系統(Adobe Systems)和電腦書籍出版商
O'Reilly媒體公司。
24
Digital Libraries 內容

1.
2.
DLs中的物件有兩種屬性:
非固定式的
用自以為是的方式來看待Metadata,描述與控制
他們
–
–
25
對Metadata的描述非常重要,將之視為第一級物件
(Karadkar, 2004) ,連私人便箋與註解也是。
希望創造一個新的社會或學術出版的機會與架構。
Digital Libraries 內容
後設資料的增值(Value-Added Metadata)與索引
 如果Metadata是解決問題的答案,那問題什麼??
 十年來的DLs Metadata使用經驗,已經顯示出其
在編目、索引、概述以及其他替代模式上面的限制。
 數位圖書館文獻中,提及許多Metadata遵循標準
概要(Bekaert等, 2002年),
 同時也透過資訊映對(schema mapping )以及增強
語義 (semantic enhancement )等非常複雜的
Metadata空間命名模式來呈現服務。(Huang
等,2005)
 使用者對主題分類的索引辭彙保持客觀,有助於檢
索效益。
26
Digital Libraries 內容
後設資料的增值(Value-Added Metadata)與索引
 2005 Hughes等建議:
–

2004年Amato等提到:
–
–
–

使用者對於介面的需求更甚於Metadata。
多種格式的管理策略上,各依其Metadata標準載錄,可
建置任何類型的典藏內容,
以XML描述的Metadata ,也可統一DLs的典藏架構。
舉例:Open Archives Information System (OAIS)
reference model, 即為目前較佳的檔管策略。
DLs的發展趨勢為收錄更多不同的典藏資源,以服
務與滿足更多不同的使用者。
27
Digital Libraries 內容
後設資料的增值(Value-Added Metadata)與索引
 2003 Lee等提到:
–



書名頁或許可以提供編目所需資訊,但卻無法提供DLs
所能提供的多媒體MPEG-7 (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典藏與檢索功能。
期待未來DLs可以加強應用功能,典藏多樣化,以
提供使用者更加多元化的服務。
近幾年,Metadata Encoding and Transmission
Standard (METS) 不斷演進,
在可見的未來,DLs資訊映對的標準運作模組,應
可期待。
28
DLs 技術:結構上

DLs在技術上的中心問題,是:
–



在使用者端方面,必須協助他們無礙地使用原始數位內容或是各種可能
出現的格式。
為協助各處分散的圖書館,解決此一複雜的問題,美國國會圖書館(the
Library of Congress )最近推出了一項Distributed Open Digital
Library (DODL) 計劃。 (Marcum 2004年)
近十年的數位圖書館的發展,主要的挑戰在:
–
–

聯合資料庫的控制。
分散式檢索。
近年來,發展metacontent聯合資料庫的架構,成為首要目標。因為:
–
–

檢索多樣的、分散的以及數位內容的有效性。
大型搜索引擎成功的發展,
與OAI-PMH協定(Open Archives Initiative-Protocol for Metadata
Harvesting ) 的倡導。
全球性的數位圖書館,如OAI聯盟( Open Content Alliance ),也計
畫建置一個整合查詢系統資料庫。
29
DLs 技術:結構上

數位圖書館資源分散,2001,Mischo個案研究顯示:
–
–

有特定的使用群,有助於單一系統的建立,因為:
–





相同的標準、相同的詞彙。 (2002.2004)
因為都透過Web進行服務,so可以將DLs視為:
–

版權受限於出版社。
網路資源、二手、三手資源、本土資料、個人數位圖書館以及機構典藏等,大多偏
好紙本印刷的典藏品。
另一個門戶(portal )。 (Campbell, 2003)
因為網路無法統一描述標準,所以對DLs的挑戰:
– 數位典藏內容的持續性與權威性。
2001年以來,OAI-PMH使用者遽增,仍舊使用老舊的Z39.50通訊協定,DLs努
力發展更好的協定。
Apps, 2004等提出產業標準協定(industry-standard protocols),雖然在DLs
社群中成功發展,
OAI-PMH與Z39.50 依舊穩站市場利基點。
聯盟圖書館的設計朝向社會交際上與個人電腦化的應用上(Candela等, 2004)
–
–
–
30
使用者希望能夠以自己的方式重新詮釋、應用,甚至於重新出版DLs資料。
多家軟體代理商嘗試支援個人出版所需資源。(Cho, 2004)
結論就是:這樣一個個人的數位圖書館,由個人軟件代理,負責內容與製成,他的客
戶服務端,本身同時也是一個使用者。
DLs 技術:知識結構上

研究學者正在研議:針對多樣化資源與不同的使用群來說,
最佳的知識結構何在?
–
協同運作工具適用DLs的所有社群(Bieber等, 2002)
–
實體導向學者認為:代理商可以克服分散式資料結構建置
的困難。(Yang等, 2002)
社會導向的學者則認為:DLs的成功,會將使用者推向 更遙遠、
–
–


未知以及無法預期的方向。
後期研究者認為:必須更加深入瞭解使用者需求與任務,才能設計
出最佳模組,滿足眾多不同的需求。(Borgman等,2003-2005)
每個不同的領域的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語言及想法,但
重點是:這些只有人類才區分的出來(Star等, 2003年)。
我們可以建造,多種知識體的共存系統,但如何從中獲取知
識又是另一課題。(Krowne等, 2003年)
31
DLs 技術:應用系統上



有些主要機構的DLs科學家,已開發出數位圖書館應用軟體
與工具模組,
擁有數位內容典藏者,只需要少量的技術支援,即可執行基
本數位圖書館的環境建置。
Fox與其團隊,推廣5S應用管理模式:(2003-05)
–
–
–
–
–
–
–

digital library architectures (structures),
content definitions (streams),
clients (societies),
service models (scenarios),
perspectives (spaces)
非技術人員均可使用,
不是最完整的,但是,是目前有用的
近4年來,影響最大的數位典藏開放系統軟體:
–
32
Fedora open source library (www.fedora.info)
DLs 技術:電腦計算環境上


DLs正在積極執行資料庫標準化和優化網路服務環境。
每年有相當數量的研究報告,提出:
–
–
–
–




DLs在一般電腦環境應用上的問題解決方案
如預先存取內容,加速用戶端的顯示。(Hollmann, 2003)
錯誤容許值與網路基礎的DLs (Di Giacbmo等, 2004)
資料安全(Yague等, 2002)
JISC 放棄ATHENS認證服務系統
採用Shibboleth存取管理系統
廣泛使用NSF Middleware Initiative (NMI)中介軟體標準
越來越多DLs,採取同樣的認證基礎建設,以解決網路身份
認證控制和管理上的重大問題。
33
DLs 技術:界面上





界面問題是某些學科領域的重要議題。
DLs本身多層次的系統、資料與服務特性,如果沒
經過嚴謹設計規劃,會造成使用者端的混淆(Betes,
2002)
人機界面的考量是方案之一(Rapp等, 2003)
對多國語系與多媒體DLs,相關規範才剛發展
在DELOS的跨語言資訊檢索論壇(Cross Language
Evaluation Forum)可以找到很多相關計畫與工具。
–
34
跨語言資訊檢索論壇(Cross Language Evaluation Forum)
是歐盟所支持的DELOS Network of Excellence for
Digital Libraries 計畫的一部分。
DLs 技術:界面上

Greenstone:為一完整的數位圖書館系統 (Bainbridge,2003)
–



一般圖書館也開始執行數位圖書館計畫(Craven,2003)
University of Toronto 也有一個專用DLs界面
視覺檢索與結果顯示,有其需求性
–
–

2002年Buzydlowski等提出Arts & Humanities Index的簡單檢索
GEOVibe 的地理與概念空間檢索(Cai, 2002)
Amazon.com的長尾理論(long tail)(Anderson,
2004,p.170)
–

支援多國語言(包括Metadata管理、界面、使用者端)
藉由多層次有效的連接,提高能見度與使用率
如果強化使用者參與,協助架構關係圖,或許會增加個人化
檢索優勢,但適用性推廣上,也將受到限制。(Buchanan,
2004)
35
層次

功能
–
–

查詢
個人化服務
社會影響
–
–
–

服務
–
–
–
–
–
–
–
36
傳統圖書館服務
採訪
編目
參考服務
流通
圖書館新角色
典藏
–

使用者
使用
組織影響
公共政策
未來
DLs – Function 功能
Search
-迄今為止,數位圖書館的核心功能還在定位

-文中提出以下3個問題來探討
37
1.
數位圖書館的使用者希望網路查詢系統跟一些研究報
告上的建議一樣嗎?
2.
用關鍵字和以知識為基礎的後檢索瀏覽結合,可以滿
足他們的需求嗎?
3.
在數位圖書館網路實行之前,有必要將複雜的布林查
詢和鄰近字查詢等所有的資訊檢索技巧,改進其檢索
機制嗎?
DLs – Function 功能

Search - One approach to answering
–

Search – know more about user
–
–

研究各種不同背景的使用者
必須詢問使用者實際檢索的經驗
了解潛在使用者
Search – metadata
-
38
提供更好的metadata並以更智能化的方式去檢索
metadata模型幾乎是出現在每個學科分類的內容描述
DLs – Function 功能


Search – ontologies
- 利用ontolog的智慧型代理可幫助使用者查詢內容
- 在不同集合,控制詞彙表和ontolog是無法實現的,因此建議使用全文
索引
-
另外,有人認為這些問題是缺乏一個質量控制,所以應該在查詢上
改善其效率
-
對於使用者來說,成功的“查詢”並不是評估使用者送出需求詞和是否
有得到結果的過程,而是檢索的詞和查詢結果是否是符合使用者所
需要的資訊需求
Search – Recommender Systems
-
39
推薦系統是一種以資訊過濾為基礎的個人化服務工具
DLs – Function 功能


Using, Personalizing, Sharing
個人化服務的概念
- 個人化概念的應用,意味著日後使用者能在內容搜尋上應用客
制化的檢索系統
- 當作輔助伺服器端的工具
- 使用者紀錄模組標準藉由MPEG-7技術來支援metadata的個人
化服務
個人化服務的應用
- RSS、MyLibrary
- 對內容做註釋、修改、編排和整合
- 支援註記、畫線標記、標示、歸檔、造詞和摘要等
- 個人化工具能讓使用者重新找回以前使用過的資訊。
40 ex.書籤的應用

DLs – Service 服務

Acquisition 採訪
41
–
數位圖書館內容需求的選擇是由圖書館館員做決策
–
研究指出利用電腦輔助採購發展方法,可能在採訪
過程上會為採訪數位資源產生更大的影響,例如:
合作採購
–
圖書館如何匯集圖書和擁有更具成本效益的服務,
將是圖書館的核心指標
DLs – Service 服務

Cataloging 編目
42
–
館藏內容-有數位化圖書和線上期刊,也收藏許多不
同類型的館藏
–
主要是利用都柏林核心核心集的metadata來描述資
源內容
–
社會性軟體應用ex.Flickr.com、deli.cio.us和
LibraryThing
–
以上功能都出現在數位圖書館文獻報告中,但數位
圖書館加入社會性標籤實驗才剛剛開始,利用通俗
分類字詞是否有助於改善檢索有待觀察
DLs – Service 服務

Reference 參考服務
43
–
線上參考服務就像小型的合作一樣,它的好處是不提供
本身的技術導向,而是即時交付、利益共享
–
對於使用者來說,將帶來更多社會性或心理的幫助
–
參考服務可以幫助使用者了解他們的需求,並探討如何
用數位化服務來滿足使用者
DLs – Service 服務

Circulation 流通
44
–
數位圖書館的流通服務利用電子技術克服了傳統圖書館
時間和地點的限制
–
矛盾現象產生,ex.限定IP、限制只能在館內使用等
–
突顯出數位圖書館藏品流通的版權問題
DLs – Service 服務

New Library Roles 圖書館的新角色(任務)
45
–
數位圖書館不僅改變了傳統圖書館的做法,也為學術圖
書館和科學合作產生了支援“知識社群”的新任務
–
公共圖書館可支援私營網站和社區部落客,但在數位圖
書館網域中的應用效益有待觀察
–
即時通的使用是很廣泛普及的,試圖成功應用到數位圖
書館的相關報告或許不久後就會產生
–
數位圖書館也已經開始利用電腦科技技術讓使用者能與
其他數位圖書館互相連結
DLs – Service 服務

Archiving 典藏
46
–
以前圖書館著重的是圖書實體保存的工作,而數位圖書
館著重的是內容的保存性
–
利用Metadata傳達數位物件內容特徵,一些研究人員認
為Metadata可以滿足典藏取用的觀點
–
但多數人認為數位文物典藏主要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個
人、機構、社會、法律的困難問題。ex.版權問題
–
RLG(美國研究圖書館) 和美國國家檔案局(NARA) 數位典
藏認證的專門小組,致力輔導圖書館在數位典藏的角色
任務,讓數位圖書館能健全發展並解決複雜的社會問題
DLs – Social Impacts 社會影響

Users 使用者
47
–
數位圖書館必須能滿足來自世界各地,不分年齡、程度和語言的網
路使用者需求。但一些數位圖書館已經預先設定他們的使用者,可
能是專門領域的研究人員、大學教授及研究生
–
要了解使用者是否會持續使用,如果有,如何使這些資源加值變化
–
有一個挑戰是,當我們進行使用者評鑑時,容易錯過潛在使用者,
我們需要找到方法,去了解更多的潛在使用者,使數位圖書館的服
務效能達到最大
–
透過了解更多使用者使用數位圖書館的原因,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數
位圖書館在使用者心目中的角色
–
設計人員以自己的觀點區設計使用介面,所以會與使用者預期有落
差。有人認為,使用者不滿意是因為無法讓使用者自行的創造使用
介面,而不是因為沒有找到他們的資訊需求
DLs – Social Impacts 社會影響

Uses 使用
–
研究發現數位圖書館成功的特點,往往涉及到Web伺服器日誌的使
用。Web伺服器日誌分析可以了解使用者留下的資訊含義
–
Web logs 的分析可以顯示出使用者社群,並可以針對其社群做符合
其社群需求之服務
–
精密的資料探勘策略需要從大量的日誌中獲得有用的資訊
–
48
查詢字詞的分析、內容分析的評論和全文探究大概可以讓參考館員
去加深數位圖書館服務,不僅幫助讀者找尋不確定的議題,也可以
利用各種輔助資料協助使用者找到符合他們期望的資訊
DLs – Social Impacts 社會影響

Organizational Impacts 組織的影響
49
–
人員、資金成本和組織運作的改變
–
設計目的是爲了支援教學、研究和學術交流
–
對社會是有益的、不僅是技術概念且是社會機構
–
數位圖書館需要新的專業知識
–
大部分的數位圖書館文獻都是由檔案館、圖書館、博物館所組成,
每個機構儲存著不同類型的物件。這個觀點賦予傳統機構不同的任
務和功能
–
遺憾的是,檔案館、圖書館、博物館都被重新定義為"記憶機構",沒
有專業的人員幫助組織了解他們的基礎功能
DLs – Social Impacts 社會影響

Public Policy 公共政策
–
數位圖書館引起了公共政策的議題


–
50
他們是國家計畫必要的發展嗎?
如果是的話,數位圖書館發展策略應該在什麼地方呢?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已經通過了一套指標,來評估數
位圖書館服務
DLs – The Future 未來

未來10年,過去的資訊將以數位的形式增加,直到所有的出
版品皆可在網路上查閱取得

巴克蘭(Buckland): 數位圖書館倒退發展現象 / 我們必須主
動提供服務給使用者,而不是視使用者需要什麼資料

發展 “網站觀測站”,用以監測和開發未來使用者的應用工具,
如:BitTorrent (BT)和 Podcasting ,未來將迅速應用在數位
圖書館

搜尋引擎應用的成功,引領數位圖書館思考提供更好的搜尋
與取用機制
51
DLs – The Future 未來


挑戰
–
目前的一項挑戰是數位圖書館應思考如何提供更好的網
路查詢與取用機制
–
下一個挑戰,是數位圖書館在web2.0上的服務
數位圖書館若要更加成功,需要將內容與服務更緊
密的與日常生活中去結合與應用
52
謝謝大家 !!!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