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說小屋盹谷桑科與可叵環保寫作稿件升降機不讓鬚眉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一篇小說小屋盹谷桑科與可叵環保寫作稿件升降機不讓鬚眉

寫作特色
張曉風以多樣的寫作風格著稱,時而
甜美溫柔,時而辛辣諷刺,或以象徵手法
創作劇作。
張曉風尤其擅長以細膩的心思,觀察
周遭人事物;以至情至性的筆觸,發掘生
活中的各種平凡卻美麗的情味。她的文章
能在溫馨感性之中,頻現理性的省思;在
個人小我的感懷中,顯現對家國大我的觀
照。
文學析論
沈謙認為:「張曉風是當前文壇上的
『千面女郎』,她有時扮演低眉的菩薩,
有時扮演怒目的金剛。從早期的純情浪漫
的作品,到後來諷刺辛辣的雜文,乃至落
實於深刻的民族情感而又超脫乎藝術感染
的文章,其寫作題材與作品風貌,是一直
在蛻變之中。」
(〈跳脫傳神的諷喻文學—談張曉風〉)
• 余光中由四點指出張曉風文章的特色:
1. 作品能免於西化的時尚,既不亂嘆人
生,也不沉溺文字的晦澀。
2. 出身於中文系,卻不自囿於「舊文
學」,對於西方文學頗留意吸收。
3. 擺脫閨秀氣,文氣之旺,筆鋒之健,轉
折之快,不減色於男作家。
4. 用知性來提升感性,把小我拓展到大
我,乃能成為有分量有地位的第一流散
文家。
(〈亦秀亦豪的健筆--我看張曉風的散文〉)
• 瘂弦以「散文的詩學」定位張曉風的
「美文」,強調她作品所呈現唯美的傾
向及詩的特質,如建構了散文的詩學,
在散文界具有引領創發的意義。
• 瘂弦說:「她掌握到中國散文那種以詩
為主軸的精神,從而營造出她獨特的寫
作風格,使她的美文成為散文的詩(或
者說是詩的散文)。
……她聰明地以散文特有的蕭散與閒情,
替代詩歌的緊張與嚴苛。使自己的作品成
為散文串起來的詩的花環,也是詩串起來
的散文的花環;散文的優越,加上詩的優
越,一種特殊的美學──散文的美學,誕
生了。」
(引自瘂弦〈散文的詩人〉)
作品出版
‧散文—
〈地毯的那一端〉、〈給你,瑩
瑩〉、 〈愁鄉石〉、 〈曉風創
作集〉、〈詩詩、晴晴與我〉、
〈曉風散文集〉、〈步下紅毯之後〉、〈花
之筆記〉、〈你還沒有愛過〉、〈再生〉、
〈我在〉 、 〈從你美麗的流域〉、〈曉風吹
起〉、〈玉想〉、〈我知道你是誰〉、〈這
杯咖啡的溫度剛好〉、〈你的側影好美〉。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13550
• 戲劇—〈畫愛〉、〈第五牆〉、
〈武陵人〉、〈和氏璧〉、〈血笛〉、
〈曉風戲劇集〉、〈戲曲故事〉
• 報導文學—〈心繫〉
• 小說—〈哭牆〉、〈曉風小說集〉
• 雜文—〈非非集:桑科有話要說〉、
〈幽默五十三號〉、〈通菜與通婚〉
• 合集—〈曉風自選集〉、〈三弦〉
寫作成就
當代十大散文家—
民國六十六年,源成文化圖書出版中國當
代十大散文家選集,張曉風即與琦君、子
敏、王鼎鈞等並列為當代十大散文家。
臺灣十二散文名家—
民國八十三年,由學者、作家、編輯等,
共同推選,張曉風名列臺灣十二散文名
家之列,作品被選入當代臺灣十二散文
名家選集。
「臺灣當代文學經典三十」 —
民國八十八年,由文建會委託、聯合報
副刊承辦的「臺灣當代文學經典三十」
票選活動,張曉風亦入選。
「臺灣當代文學經典三十」 —
民國八十八年,由文建會委託、聯合
報副刊承辦的「臺灣當代文學經典三
十」票選活動,張曉風亦入選。
得獎紀錄
• 〈地毯的那一端〉:中山文藝創作獎(民國55年)
• 〈打翻了〉、〈雙十節的晚上〉:洪建全兒童文學獎
佳作(民國六十六年)
• 〈步下紅毯之後〉:國家文藝獎散文獎(民國六十八
年)
• 〈許士林的獨白〉:時報文學獎散文推薦獎(民國六
十八年)
• 〈再生緣〉:時報文學獎優等獎(民國六十九年)、
吳三連文藝獎(民國八十三年)
‧寫作豐富,貢獻良多,因此獲選為十大傑出女青年
補充資料
第一篇小說
小屋盹谷
桑科與可叵
環保寫作
稿件升降機
不讓鬚眉
張曉風全家福
第一篇小說
十四歲那年,剛從北一女轉學到屏東,國
文老師出了作文題目「雙十節感言」,曉風決
定寫一篇小說代替,連寫了二本作文簿,曉風
回想起來對老師接納作品充滿感謝,也覺得奇
怪,小說背景居然安排在金門,主角是一位深
為戰爭所苦的老頭,而當年的自己,對金門、
年老、戰爭還一無所知呢。至於那篇小說,後
來隨著作文簿被媽媽當廢紙賣,曉風的評語
是—活該!
小屋盹谷
• 張曉風在北投購置住宅,命名為「盹谷」,
因房子位於大「屯」山的山腳下,也是可
以偷得浮生半日閒來「遁」逃、打「盹」
的好地方。
• 盹谷是張曉風招待朋友高談闊論的地方,
是小小的「文化中心」,裡面有許多可愛
的擺飾,窗前掛著木製風鈴,床頭有各式
奇石,牆上懸著席慕蓉、楚戈等名家墨跡,
是一個十分精彩的地方。
桑科與可叵
‧張曉風以「桑科」與「可叵」為筆名,寫作
諷刺時事雜文。
‧ 「桑科」是唐吉訶德的隨從,粗魯
且不學無術,成天跟著主人向前衝刺、冒
險犯難,張曉風謙稱自己「不是個一流的
人才,便把自己定位為桑科型的人物,跟
著理想主義向前衝」,所以用「桑科」作
為筆名。
「可叵」是張曉風讀到《論語》中孔
子所說「無可無不可」,覺得這種態度值
得玩味,就想以「可叵」為名,寫些無可
無不可的故事,「叵」正是不可的意思,
它的字形與「可」字相反。
張曉風手稿
環保寫作
張曉風的寫作習慣很「環保」。她
寫作時不聽音樂,需要安靜,對筆也不
講究,常是一枝簽字筆,順手即可,總
是利用廢紙的反面寫作,她甚至說:
「一張白紙反而令我忐忑,不知如何下
筆。」
稿件升降機
張曉風有個特殊的交稿習慣,就是將寫
好的文稿放在一個經由滑輪升降的特殊小袋
子裡,以便將文稿交給前來取稿的人員。她
曾解釋這個習慣:「因為我住在四樓,要別
人上下樓來取稿,挺不好意思,所以我靈機
一動就自己縫製一個袋子,請朋友幫我設計
滑輪。除了交稿子,也藉由這個裝置領過掛
號信及買過菜。」
不讓鬚眉
張曉風曾說:「女性自我覺醒的過
程……我的名字裡有個『風』字,這原
本是張家男孩子的輩分排行才有的字,
而長輩們給了我,……從小父母就期望
我不要輸給男孩子。而我在成長過程中
似乎有個假想,那就是男孩子。
當年,我在〈中央副刊〉所讀到的
女性作家作品,多半寫些柴米油鹽的題
材,因此我暗自發誓不要寫那一類的作
品。後來甚至中國婦女寫作協會來邀請
我時,我都加以拒絕,因為當時的心態
是很自我防衛的,我一直刻意避免掉入
女性寫作窠臼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