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科-巷子裡的老媽媽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國文科-巷子裡的老媽媽

第一課
巷子裡的老媽媽
作者:張曉風
(部分圖文取自網路資料)
作者介紹
1.
張曉風,江蘇省銅山縣人,
民國30年生於浙江。
2.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
曾任教東吳大學中文系、香
港浸會書院、國立陽明大學,
現已退休。
3.
專事寫作。
4.
曾當選十大傑出女青年。
作
者
 作者介紹
 輾轉流離的童年
 以寫作文章妝點
青春年華
 步上紅毯的一端
 書寫人生熱愛人生
張曉風
張曉風筆名:

先後以「桑科」、「可叵」為筆
名,寫作一連串諷刺辛辣的雜文。
可叵(ㄆㄛˇ,不可也)
桑科(唐吉訶德的隨從)
 其用意是以嘻笑怒罵的方式諷諭
時事,引起讀者的喜愛與迴響。
輾轉流離的童年

童年躲避戰亂,隨家人輾轉流離於重慶、南京、
柳州等地。

張曉風深為柳州的奇特風物所觸動,她回憶說:
柳州……到處都是山,山上都是樹,整個城都染
綠了;長長的一條大江,江上沒有橋,只有船搭
成的浮橋;春天一到,同學家桃花形成一片花海,
真是美不可言!……有時候,戰爭的現實很殘酷,
但大自然的恩惠卻是無法忘情的。
以寫作文章妝點青春年華

民國三十八年,張曉風隨家人至臺灣,首次參加
〈中央日報〉兒童週刊的徵文,題目是「我的父
親」,結果人人有獎。當時張曉風加入校內「綠
野文藝社」,寫文章、編刊物、演讀文學作品,
樂在其中。

民國四十一年,考上北一女中(初中部),個性
沉靜寡言,並持續寫作投稿,還曾經收到讀者的
來信,告訴她「吾國的女作家很缺乏」,勉勵她
好好努力。
以寫作文章妝點青春年華

民國44年,舉家遷居屏東,她轉學至屏東女中。
高三時趁著春假寫了一篇小說〈怡怡〉,獲得香
港〈燈塔月刊〉小說比賽第一名,獎金一百港幣。
自此她也開始向〈中央日報〉、〈新生報〉投稿,
屢獲刊登。

同年八月,考入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接受
古典文化薰陶,成為寫作上取之不盡的寶庫。
步上紅毯的一端

民國48年,張曉風結識同校政
治系林治平同學,兩人相知相
戀,交往七年後結婚。張曉風
心中「一個丈夫原來可以同時
是溫煦的父親而又是稚氣的兒
子,是個忠實的朋友,卻又是
頂嘴鬥氣的仇人」。
張曉風夫婦伉儷
 張曉風認為:
「當有一天,生命的潮水退盡,當死亡
的冷鋒自指端寒起,他的手仍是我最
願意握住的,人間最後餘溫。 」
(引自〈我們〉)
步上紅毯的一端
夫妻之間的深厚情感也促
使張曉風的寫作更加精進。
民國55年,出版第一本散
文集《地毯的那一端》,此書
於次年獲得中山文藝創作獎,
當時她才27歲,一舉揚名。
書寫人生熱愛人生

劇本:
在李曼瑰教授的鼓勵下,張曉風著有〈畫愛〉、
〈第五牆〉、〈武陵人〉、〈自烹〉、〈和氏璧〉、
〈嚴子與妻〉、〈血笛〉等劇作,展現多方面的才華與
筆力。

雜文:
先後以「桑科」、「可叵」為筆名,寫作一連
串諷刺辛辣的雜文。其用意是以嘻笑怒罵的方式諷諭時
事,引起讀者的喜愛與迴響。
書寫人生熱愛人生

民國64年起,張曉風到新成立的陽明醫學院(今
陽明大學)專任教職,讓醫學院的學生也能領略
文學之美。

張曉風散文風格鮮明確立,也獲得國家文藝獎、
時報文學獎散文推薦獎等肯定。

近年來,為公益活動奔忙,到處旅行、演講、座
談,關愛環境,也以熱忱善意對待周遭的人事物,
既書寫人生也熱愛人生。
‧
救202廠濕地
張曉風
跪求馬總統
 「讓這塊台北最後的綠野,
成為我們的第二片肺葉吧!」

「如果要拆也應該要拆總統府,
因總統府只是一塊水泥」
寫作理念
‧楊照曾分析張曉風文字日趨純熟洗練,主要來自
兩大思想主軸:
1.一為出身中文系,長期在大學教授中國古典文
學,對於古典中的端莊、自矜、感時感事感物
體會深刻,而以吟詠態度觀事觀人。
2.一為她的宗教信仰,基督教義中耶穌以普遍泛
愛為超越救贖的力量,不斷在文字中拓展「愛」
的領域。
寫作六條件

張曉風認為「寫作是感動時才能做的事」,而
從事寫作必須有六種條件:
1.好奇心:
2.熱度:
3.打破固定思考:
4.觀察力:
5.聯想力:
6.假設的能力:
寫作特色

張曉風以多樣的寫作風格著稱,時而甜美溫柔,
時而辛辣諷刺,或以象徵手法創作劇作。

張曉風尤其擅長以細膩的心思,觀察周遭人事物;
以至情至性的筆觸,發掘生活中的各種平凡卻美
麗的情味。

她的文章能在溫馨感性之中,頻現理性的省思;
在個人小我的感懷中,顯現對家國大我的觀照。
文學析論
 沈謙認為:「張曉風是當前文壇上的『千
面女郎』,她有時扮演低眉的菩薩,有時
扮演怒目的金剛。從早期的純情浪漫的作
品,到後來諷刺辛辣的雜文,乃至落實於
深刻的民族情感而又超脫乎藝術感染的文
章,其寫作題材與作品風貌,是一直在蛻
變之中。」
(〈跳脫傳神的諷喻文學—談張曉風〉)
余光中由四個角度指出張曉風文章的特色:
1.作品能免於西化的時尚,既不亂嘆人生,也不沉
溺文字的晦澀。
2.出身於中文系,卻不自囿於「舊文學」,對於西
方文學頗留意吸收。
3.能擺脫閨秀氣,文氣之旺,筆鋒之健,轉折之快,
也毫不減色於男作家。
4.用知性來提升感性,把小我拓展到大我,乃能成
為有分量有地位的第一流散文家。
(〈亦秀亦豪的健筆--我看張曉風的散文〉)
瘂弦則以「散文的詩學」來定位張曉風的
「美文」
 瘂弦說:「她掌握到中國散文那種以詩為
主軸的精神,從而營造出她獨特的寫作風
格,使她的美文成為散文的詩(或者說是
詩的散文)。……她聰明地以散文特有的
蕭散與閒情,替代詩歌的緊張與嚴苛。使
自己的作品成為散文串起來的詩的花環,
也是詩串起來的散文的花環;散文的優越,
加上詩的優越,一種特殊的美學──散文的
作品出版—散文
‧
〈地毯的那一端〉、〈給你,瑩瑩〉、
〈愁鄉石〉、〈安全感〉、〈黑紗〉、
〈曉風創作集〉、〈詩詩、晴晴與我〉、
〈曉風散文集〉、〈動物園中的祈禱室〉、〈步
下紅毯之後〉、〈花之筆記〉、〈你還沒有愛
過〉、〈再生緣〉、〈我在〉 、 〈從你美麗的
流域〉、〈曉風吹起〉、〈玉想〉、〈我知道你
是誰〉、〈這杯咖啡的溫度剛好〉、〈你的側影
好美〉、〈張曉風精選集〉。
鞦韆(秋千)
作品出版

戲劇—〈畫愛〉、〈第五牆〉、〈武陵人〉、
〈和氏璧〉、〈血笛〉、〈曉風戲劇集〉、〈戲
曲故事〉

報導文學—〈心繫〉

小說—〈哭牆〉、〈曉風小說集〉
雜文—〈非非集:桑科有話要說〉、〈幽默五十
三號〉、〈通菜與通婚〉
 合集—〈曉風自選集〉、〈三弦〉

寫作風格:
1.
2.
3.
4.
5.
6.
好奇心
熱度
打破固定的思考
觀察力
聯想力
假設的能力
寫作成就

當代十大散文家—民國六十六年,源成文化圖書出版中
國當代十大散文家選集,張曉風即與琦君、子敏、王鼎
鈞等並列為當代十大散文家。

臺灣十二散文名家—民國八十三年,由學者、作家、編
輯等,共同推選,張曉風名列臺灣十二散文名家之列,
作品被選入當代臺灣十二散文名家選集。

「臺灣當代文學經典三十」 —民國八十八年,由文建
會委託、聯合報副刊承辦的「臺灣當代文學經典三十」
票選活動,張曉風亦入選。
得獎紀錄
‧〈地毯的那一端〉:中山文藝創作獎(民國55年)
‧〈打翻了〉、〈雙十節的晚上〉:洪建全兒童文學獎佳作
(民 國66年)
‧〈步下紅毯之後〉:國家文藝獎散文獎(民國68年)
‧〈海鮮〉:聯合報文學獎(民國69年)
‧〈新燈舊燈-—林安泰古厝拆除一日記實〉:時報文學獎
佳作(民國67年)
‧〈許士林的獨白〉:時報文學獎散文推薦獎(民國68年)
‧〈再生緣〉:時報文學獎優等獎(民國69年)
‧吳三連文藝獎(民國83年)
補充資料

第一篇小說

小屋盹谷

桑科與可叵

環保寫作

稿件升降機

不讓鬚眉
張曉風全家福
第一篇小說
十四歲那年,剛從北一女轉學到屏東,國文老
師出了作文題目「雙十節感言」,曉風決定寫一篇
小說代替,連寫了二本作文簿,曉風回想起來對老
師接納作品充滿感謝,也覺得奇怪,小說背景居然
安排在金門,主角是一位深為戰爭所苦的老頭,而
當年的自己,對金門、年老、戰爭還一無所知呢。
至於那篇小說,後來隨著作文簿被媽媽當廢紙賣,
曉風的評語是—活該!
小屋盹谷

張曉風在北投購置住宅,命名為「盹谷」,因房
子位於大「屯」山的山腳下,也是可以偷得浮生
半日閒來「遁」逃、打「盹」的好地方。

盹谷是張曉風招待朋友高談闊論的地方,是小小
的「文化中心」,裡面有許多可愛的擺飾,窗前
掛著從象脖子解下的木製風鈴,床頭有各式奇石,
牆上懸著席慕蓉、楚戈等名家墨跡,桌上擺有四
時鮮花,是一個十分精彩的地方。
桑科與可叵:
寫作諷刺時事雜文。
‧ 「桑科」是唐吉訶德的隨從,粗魯且不學無術,
成天跟著主人向前衝刺、冒險犯難,張曉風謙稱
自己「不是個一流的人才,便把自己定位為桑科
型的人物,跟著理想主義向前衝」,所以用「桑
科」作為筆名。
‧ 「可叵」是張曉風讀到《論語》中孔子所說「無
可無不可」,覺得這種態度值得玩味,就想以
「可叵」為名,寫些無可無不可的故事,「叵」
正是不可的意思,它的字形與「可」字相反。
環保寫作
張曉風的寫作習慣很「環保」。她寫作
時不聽音樂,需要安靜,對筆也不講究,
常是一枝簽字筆,順手即可,總是利用廢
紙的反面寫作,她甚至說:「一張白紙反
而令我忐忑,不知如何下筆。」
張曉風手稿
稿件升降機
張曉風有個特殊的交稿習慣,就是將寫
好的文稿放在一個經由滑輪升降的特殊小
袋子裡,以便將文稿交給前來取稿的人員。
她曾解釋這個習慣:「因為我住在四樓,
要別人上下樓來取稿,挺不好意思,所以
我靈機一動就自己縫製一個袋子,請朋友
幫我設計滑輪。除了交稿子,也藉由這個
裝置領過掛號信及買過菜。」
不讓鬚眉
張曉風曾說:「女性自我覺醒的過程……我
的名字裡有個『風』字,這原本是張家男孩子的
輩分排行才有的字,而長輩們給了我,……從小
父母就期望我不要輸給男孩子。而我在成長過程
中似乎有個假想,那就是男孩子。當年,我在
〈中央副刊〉所讀到的女性作家作品,多半寫些
柴米油鹽的題材,因此我暗自發誓不要寫那一類
的作品。後來甚至中國婦女寫作協會來邀請我時,
我都加以拒絕,因為當時的心態是很自我防衛的,
題解
出處
背景
題意
詠物篇—〈柳〉
出
處:《曉風散文集》
詠物,藉吟詠事物以抒
發心情與感懷。
2. 本文作者欣喜春天的降
臨,特別選取春天的花
木加以吟詠描摹,
3. 藉以抒情言志。
1.
全篇由〈柳〉、〈木棉花〉、
〈流蘇與詩經〉、〈梔子花〉、
〈花拆〉、〈春之針縷〉等六篇短文
組成,本課節選其中的兩篇。
背
景
本文作者欣喜春天的降臨,以細膩的
情思、多情的筆調,體會並頌讚春天花
樹之美。
其中的柳樹,作者特別觀察其垂條散絮
的姿態,鋪 寫它在史冊、詩頁中深刻的
意涵和美感。
 作者也不忘寫入許多不知名的花
草樹木,強調它們雖然微小、易
被人忽視,但卻仍盡心盡責的妝
點春天,猶如一針一縷細細縫製
著春天的衣衫,它們以最質樸、
最善盡職守的面貌和精神,成就
著春天的美麗。
題
意

詠物,藉由吟詠事物以抒發心情與感懷。詠物
原是詩歌的寫作體裁之一,稱作「詠物詩」,
詠物詩以草木蟲魚鳥獸及各種自然現象為題材,
藉由描寫這些事物來抒情言志。

本文題作「詠物篇」,則是以花木為描寫題材,
藉由諷詠花木之美來抒情言志,可謂現代的詠
物散文。
課文賞析
1.
2.
3.
4.
特殊的結構
對美的頌讚與省思
以古典詩句及意象擴展文字境界
對比及轉化手法變化靈活
特殊的結構
 本文以「詠物篇」為題,深具古典情味,
且能涵融「柳」與「春天花草」的選材,
足以令人思索品味。
 兩篇短文則各有簡單的命題提示內容,以
及長、短變化不一的結構,成為本文的重
要欣賞角度。
特殊的結構—〈柳〉
〈柳〉共有八段,可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
開頭四段為第一部分,分述柳樹
的枝條、白 絮、柳葉及折柳送別的特
殊寓意,著演於柳樹的形象之美。
→點
 隱喻:「是」用「線」畫成的
 莊子:「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白絮←→花、果
 結繩記事←→密碼排列電文
 灞橋送別←→插花、裝飾
 對襯:(柳)線←
送別
 灞橋
 長亭
‧第二部分:
第五段為第二部分,強調柳
樹不具實用價值,卻以獨特的美
感成為詩人的樹、情人的樹,著
演於柳樹的情思之美。
特殊的結構—〈柳〉
‧第三部分:
第六、七段為第三部分,
寫堤岸柳樹搖曳春風、輕籠煙
霧、柳絲在水中與雲影、月光
的互動,著眼於柳樹拂堤弄水
之美。
‧
第四部分:
第八段為第四部分,寫柳葉苞芽新展、
柳色碧綠,著眼於顏色純淨之美。
特殊的結構—〈柳〉
 〈柳〉全篇結構先以短而有力的
段落,營造出令人驚豔之感,再
以較長的段落由不同角度鋪寫柳
樹之美,描摹細膩,也別有創見
與領會。
短段
長段
特殊的結構—〈春之針縷〉
‧第一段─
「總說」,以「真正縫紉春天的是最質
樸的棉線」提領全文。
第二段到第四段為「分述」:
‧第二段─指出這些「棉線」包括麥禾、花草、春
風、黃蝶。
‧第三段─指出這些「棉線」是一些沒有品秩的花
‧第四段─具體以酢漿草、小黃花、小草莓花為例,
描述這些「棉線」如何縫紉春天。
老子;「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 莊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
特殊的結構—〈春之針縷〉

第五段─ 「結語」,以「春天在不知名的
針縷中完成無以名之的美麗」總結全文。

全篇由短段起始,而漸趨於繁複,終而又
以短段戛然即止,其層層鋪寫的情狀,猶
如春天原野上花草鋪天蓋地而來的美景。
短段
長段
短段
對美的頌讚與省思—〈柳〉

〈柳〉的主旨在彰顯柳樹的美,全文多方鋪寫柳
樹的與眾不同,又以「柳樹不是匠人的樹,它是
詩人的樹,情人的樹」來定位,強調每一物種都
有自己的價值,「美」更是一種珍貴的價值,它
雖不一定實用,卻能給予視覺、觸覺等感官上的
多方感動,是生活上的調劑與滋養,足以洗滌身
心靈,帶來心靈與精神上的提昇與撫慰。

作者鋪寫柳樹,既頌讚其觸動人心的美麗情態,
也思索並頌讚人世間美的價值。
對美的頌讚與省思
— 〈春之針縷〉

作者欣喜於春天的降臨,認為春天好像披了一件
美麗的衣衫,但一般人在這件衣衫中只注意名花
異木,作者則是別出手眼的「行家」,觀察到這
件衣衫其實還有許多不知名的花草樹木,它們雖
然微小、易被人忽視,但卻仍盡心盡責的妝點春
天,猶如以最質樸的棉線,一針一縷細細縫製著
春天的衣衫,它們以最樸實、最善盡職守的面貌
和精神,成就著春天的美麗。
對美的頌讚與省思
 所以,「美」其實有多方領略的角度,
豔冠群芳、獨佔枝頭是美,數大是美,
微小也是美,每種生命都有價值,都
是不可或缺的美麗。就像文中酢漿草
「從來不粗製濫造」,卑微的小黃花
也有凜凜然的氣慨,它們從不自我貶
抑,反而珍視自我、善盡生命的價值。

因此本文在狀寫春天之美的同時,也傳遞
出積極奮發的勵志意義:即使不能成為有
名、有價的名花異木,也要學習柳樹與不
知名的花草,珍視自我,善盡職責,發揮
生命的光和熱,成為妝點春天、豐富世界
的不可或缺的一員。
以古典詩句及意象擴展文字境界
‧〈柳〉中引用白居易〈魏王堤〉
‧韋莊〈古離別〉的詩句,來證成柳是詩人的樹、
情人的樹
‧化用歐陽脩〈蝶戀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的詞句,來形容柳樹的茂美
‧寫入李白撈月的典故,以與柳條拂水、好似逗弄
水中的月影作聯想。
‧
柳絮
作者引用古典詩句與典故,顯得細
膩而新穎,古典詩句在她的筆下
得到靈活的開展,不但能加大文
章的時空領域與文字境界,也使
時空流轉、感事感物的心情變化,
俱在言外,更加耐人尋味。
以古典詩句及譬喻意象擴展文字境界
‧〈柳〉中以「結繩記事」形容柳條,以「翡翠」
比柳樹的翠綠。
‧〈春之針縷〉中則運用得更多,如形容春天猶如
披上美麗的衣衫,就以古代精美絲織品「錦繡」
來比擬。
‧形容春天有各種花木的香氣,則以「熏爐」來比
況;寫酢漿草的花是「酒鍾」;寫小草莓錘鍊
自己成「祖母綠」、「紅寶石」等。
‧
古典物件既可以妝點文章,又能烘托凸
顯意旨,可謂一舉兩得的筆法,也令人
倍覺作者遣詞用字的慧心與巧思。
對比手法變化靈活
 〈柳〉一起始就以連續的對比,鋪寫
柳樹的形象與欠缺實用的特色,強調
柳條沒有繁盛枝葉,反像疏落的結繩
記事;柳樹沒有花果,只有白絮;柳
樹不適合插花裝飾,只能折來送別。
 〈春之針縷〉中,也以有的花是有名、
有價、有譜可查,對比出另一部分
「沒有品秩」的、不為人知的花木,
再集中筆力鋪寫那些不為人知的花木
如何妝點春天,如何成就春天之美,
如何的不可或缺。單一的對比不難經
營,一連串的對比,就有賴於作者費
心的構思及細膩的觀察。
轉化手法變化靈活
 如〈柳〉中,柳樹就是有知有覺還有
主動性,它會茫然的散出些沒用的白
絮;會習慣性伸入水中,去糾纏、去
逮住水中的雲影和月光;它也會隨興
張眼,拆開葉蕾。
 〈春之針縷〉中,有知有覺的花
木就更多了,花朵會縫紉、紡織
春天;菜花是恣意黃著;酢漿草
會傾銷它的紫晶酒鍾,但從不粗
製濫造;小黃花凜凜然的開著,
負責製造暮春時節的淒迷;小草
莓將自己錘鍊為一塊碧澀的祖母
綠。
語文萬花筒
1.
2.
3.
4.
5.
折柳送別的由來與用意
與楊柳有關的成語典故
詩人筆下的楊柳
蘇堤與隋堤
與花草植物有關的
名言哲理
折柳送別的由來
 據《三輔黃圖.灞橋》:「灞橋,在
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
折柳贈別。」灞橋跨越灞水,相傳是
春秋時秦穆公所建,戰國時秦王政派
遣將軍王翦攻打楚國,曾親自送王翦
到灞橋邊。

折柳送別的風俗,最早見於漢代,漢樂府
即有〈折楊柳歌辭〉:「上馬不促鞭,反
折楊柳枝。蹀ㄉㄧㄝˊ (踏)座吹長笛,愁煞行
客兒。」
 其後一直沿續,唐代李白〈憶秦娥〉有謂
「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 後蜀韓琮〈楊柳枝〉亦云:
 「灞陵原上多離別,少有長條拂地垂。」
折柳送別的用意

折柳送別的用意何在?以下舉出相關詩句說明詩人
的看法:
1.劉禹錫〈楊柳枝〉:
「如今綰作同心結,將贈行人知不知」,
即柳條韖韌可以結綰的特性,綰作同心
結,以作紀念,也寄寓相思之意。
2.李商隱〈楊柳枝〉:
「為報行人休盡折,半留相送半迎歸」,
以柳枝贈別,「柳」與「留」諧音,
但其實兼有「留」與「迎歸」的意涵,
既是不願分離的心情寫照,
也寄寓早日歸來的希望。
折柳送別的用意
3.斐說〈柳〉:「思量卻是無情樹,不解
迎人只送人」,認為柳樹是無情的樹,
只知道送別,不了解分離的痛苦。這是
送行人與遠行者無法宣洩心中之苦,故
把離別之恨投射到柳樹的身上,折柳相
贈又心生懊惱。
4.晏幾道〈清平樂〉:「渡頭楊柳青青,
枝枝葉葉離情」,柳樹細長綿密的枝葉,
代表離人的離情愁緒之密之長,折柳贈
別即宣示離情依依。
與楊柳有關的成語典故
1.折柳樊圃
 柳樹並不是全然無用處的樹種,《詩經.齊風.東
方未明》中,農奴們唱出服傜役的辛勞情形,所提
到的「折柳樊圃」,就是利用柳樹枝條扦插繁殖即
易成活的特性,插柳成蔭,以作為菜園的籬笆。因
為柳樹枝條扦插繁殖即易成活,所以明代湯顯祖
《南柯記》就有「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
蔭」的文句。
 此外,柳樹具有鞏固堤防的功能,如宋太祖趙匡胤
曾下詔命令汴河沿岸的地方官吏,春天來臨時都要
督促民眾,在汴河夾岸栽種白榆及柳樹以鞏固堤防,
所以柳樹並不是一無用處。
2.柳絮才高
東晉時,謝安在下雪天與家人團聚,與晚
輩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
何所似」?兄子朗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
女道韞則答:「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樂。
此事成為佳話,也多被寫入詩中,如蘇軾〈謝人
見和雪夜詩〉:「漁簑句好真堪畫,柳絮才高不
道鹽。」後人也以「柳絮才高」
喻指女子有文才。
同義成語:
詠絮之才、不櫛進士、掃眉之才
3.柳暗花明
陸遊是南宋愛國詩人,42歲時,陸遊被免官,帶著
滿腔的悲憤,回到了家鄉山陰,他報國無路,心情鬱悶。
第二年四月,陸遊忽然想去看看20里外的西山。於是他
柱著手杖出發,延著山路盤旋,人煙卻漸漸稀少。當他
登上一處斜坡,放眼望去,前面山重水複,路斷人絕,
好像無法再前進。他興致正濃,不肯回頭,沿著山坡又
走了幾十步,轉過山角,突然前面不遠處出現空曠的谷
地,有個小村莊掩映在綠柳紅花之中,好像傳說中的桃
花源一般。陸遊很高興,走進小村莊,村民們樸實純真,
用自己釀的臘酒款待客人。這次難忘的經歷,讓陸遊深
得啟示,得以重新振作,也留下名作〈遊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扣門。」後人以「柳暗花
詩人筆下的楊柳
1.賀知章〈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ㄊㄠ。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

註:絛,絲帶,此指柳條如絲帶一般。
全詩意指柳樹青青好似碧玉裝飾,千條萬條垂下美麗的絲
帶。不知這細緻的柳葉是誰精心剪裁出來的,那二月的春
風就好似剪刀一樣啊。
詩人筆下的楊柳
2.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

註:渭城:故址在今陜西咸陽東方,此詩又名「渭城曲」、「陽
關曲」。浥:潤溼。
陽關:漢代時設置,在今甘肅敦煌西方,與玉門關同為通往西域
的要道。
詩人筆下的楊柳
3.李白〈勞勞亭〉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註:勞勞亭,故址在南京附近勞勞山上,故名,又名臨
滄觀。
 全詩意指天下最傷心的地方就是勞勞亭,因為勞勞亭就
是送別之地,連春風也知道離別的痛苦,所以不讓柳條
發芽散葉。

詩人筆下的楊柳
4.王之渙〈送別〉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
近來攀折苦,應為離別多。

註:全詩意指柳枝在東風中飛舞,御河兩岸
都是青青柳色,近來柳枝多被攀折,想必是
送別的人很多的緣故吧。
詩人筆下的楊柳
5.劉禹錫〈楊柳枝〉之二
城外春風吹酒旗,行人揮袂日西時。
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


註:這組〈楊柳枝〉共有九首,此為其中之一。揮袂:指揮手。袂,音ㄇ
ㄟˋ,衣袖。分袂,即指離別。
陌:道路。全詩意指城外陣陣春風吹拂酒旗,夕陽即將西下,將遠行的人
揮手道別。長安的道路上有許許多多的樹木,只有垂楊掌管別離、懂得離
別之苦。
詩人筆下的楊柳
6.李商隱〈柳〉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
註:全詩意指楊柳曾經追逐東風輕拂華美
的筵席,也曾在樂游苑玩賞美麗的春景,
楊柳在秋天的衰敗蕭瑟,夕陽趨於黯淡及
蟬聲稀疏欲斷的苦況下,將如何自處?想
必是悲上加悲了。
蘇堤— 「蘇隄春曉」
蘇堤,宋代蘇軾任杭州知州時,取西湖中水草、泥土
所築的堤防。
 據《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
十六年版):「蘇堤本名蘇公堤,宋元祐年間,蘇軾
請浚西湖,因以所積葑草,築為長堤。南自南屏山,
北接岳王廟前,橫亙數里,夾道種柳,煙水空濛,搖
曳橋畔,風景絕勝,故有蘇堤春曉之稱。堤上有橋六,
即所謂六橋也。」
 蘇堤全長約二.八公里,堤上有映波、鎖瀾、望山、
壓堤、東浦、跨虹六座青石拱橋,在春天時桃柳掩映
之下,倍稱勝境,故「蘇隄春曉」為西湖十景之一。

隋 堤
隋堤,據《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為隋煬帝
開通濟渠、邗溝,沿河岸所修築的堤防。
 隋堤的位置,自河南開封到江蘇江陰,沿汴、
淮運河修築。夾岸遍植楊柳,以茂密低垂、遠
望如煙著稱。
 宋王禹偁〈送李中舍罷蕭山赴闕詩〉:「吳苑
醉逢梅弄雪,隋堤吟見柳垂煙」,「柳垂煙」
即指柳枝茂密低垂,其狀如煙。

與花草植物有關的名言哲理
高山之巔無美木,傷於多陽也;大樹之下無美草,
傷於多陰也。(漢.劉向《說苑.說叢》)
 高樓曉見一花開,便覺春光四面來。(唐.令狐
楚〈遊春詞〉)
 凡花色之嬌媚者,多不甚香;瓣之千層者,多不
結實。甚矣全才之難也,兼之者,其惟蓮乎?
(清.張潮《幽夢影》)

清.張潮《幽夢影》

梅令人□,蘭令人幽,菊令人□ ,
蓮令人□ ,春海棠令人豔,牡丹令
人豪,蕉與竹令人韻,秋海棠令人媚,
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 。
1.高 2.野 3.感 4.淡
清.張潮《幽夢影》

梅令人高,蘭令人幽,菊令人野,
蓮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豔,牡丹
令人豪,蕉與竹令人韻,秋海棠
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
柳令人感。

ANS:1243
與花草植物有關的名言哲理

小草呀,你的足步雖小,但你擁有你腳下的土地。(印
度.泰戈爾《飛鳥集》)

果實的事業是尊貴的,花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
葉的事業吧,葉是謙遜地專心地垂著綠蔭的。(印度.泰
戈爾《飛鳥集》)
世界是一朵花,這花永恆地從那唯一的種子裡生長出
來。(德.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
 一株優良的植物,種在與它本性相違的土壤中,立即
會適應環境,而不是改造土壤去適應它自己。(法.蒙田

《隨想集》)

早結果的樹木一定早凋。(英.莎士比亞《羅密歐與朱麗葉》)
與花草植物有關的名言哲理

植物的生命要從它的綠葉上顯出來。(義.但丁《神
曲.淨界》)

在一座森林裡你找不到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
(俄.托爾斯泰,引自《托爾斯泰傳》)
你要像一棵檞樹,大風將樹枝吹折,然而巨大的
樹幹卻永遠挺直。(匈牙利.裴多菲《啊,人應當像人》)
 一片樹葉,除非得到全樹的默許,不能獨自變黃。

(黎巴嫩.紀伯倫《先知.論罪與罰》)

在花中採蜜,是蜜蜂的娛樂,但將蜜汁送給蜜蜂,
也是花的娛樂。(黎巴嫩.紀伯倫《先知.論逸樂》)
延伸閱讀
 張曉風〈常常,我想起那座山〉:
以山為吟詠鋪寫題材,並由多篇短文
合組而成,與本文頗為類似,足以互
相證成與補充。
 豐子愷〈楊柳〉:
對於楊柳的姿態頗有新穎體悟,足以
提供不同面相的思考,值得欣賞。
題與討論
一、本文作者為什麼說「柳樹不是匠人 的樹,
它是詩人的樹,情人的樹」?
答:
1.柳什麼實用價值都沒有──除了美。
2.柳樹從來不能造成森林,它註定是堤岸上
的植物。
3.柳是詩人的樹,所以讓白居易寫出「何處
未春先有思,柳條無力魏王堤」,韋莊寫出
「晴煙漠漠柳毿毿」,讓古今詩人樂於在筆
下歌頌吟詠。
4.柳樹是情人的樹,適於霸陵的折柳送別。
二、本文作者在〈春之針縷〉中, 對於花木之美有什麼特別的
領會和省思?對不知名的花草樹木又有什麼看法?請舉例
說明。
答:
在春之針縷中,作者欣喜於春天的降臨,認為春
天好像披了一件美麗的衣衫,但一般人在這件
衣衫中只注意名花異木,作者則是別出手眼的
「行家」,觀察到這件衣衫其實還有許多不知
名的花草樹木,它們雖然微小、易被人忽視,
但卻仍盡心盡責的妝點春天,猶如以最質樸的
棉線,一針一縷細細縫製著春天的衣衫,它們
以最樸實、最善盡職守的面貌和精神,成就著
春天的美麗。
所以,「美」有多方領略的角度,豔冠
群芳、獨占枝頭是美,數大是美,微小
也是美,每種生命都有價值,都是不可
或缺的美麗。就像文中酢漿草「從來不
粗製濫造」,卑微的小黃花也有凜凜然
的氣概,它們從不自我貶抑,反而珍視
自我、盡情開展生命的價值,發揮生命
的光與熱,這就是「美」的真義。
三、本文描述春天的花木之美,你認為在其他季節有什
麼不同的花木之美,請說出來與同學分享。
答:
1
.夏天──
荷花、石榴花、鳳凰花、九重葛、向日葵、
芒果樹
2.秋天──
菊花、楓樹、銀杏、蘆葦、白芒花、柚子
樹、紅柿
3.冬天──
梅花、聖誕紅、聖誕樹、松柏、橘子
牛刀小試
第一題
下列有關張曉風的敘述,正確的是:
(A)張曉風傾力於劇本寫作,將現代社會現象編
入舞臺劇,探討人生蘊涵
(B)散文以小品文最具特色,以精簡幽默的文字
刻劃人情世態,莊諧並重,清新雋永
(C)大學畢業後不久以劇本武陵人,獲得中山文
藝創作獎
(D)以「可叵」、「桑科」等筆名寫的辛辣犀利
雜文,善意的關懷、帶淚的幽默,以風格多變著
稱。
解答:(D)
 解析:(A)以古典題材新編舞臺劇,以現
代手法演繹傳統故事 (B)此為梁實秋
(C)以〈地毯的那一端〉獲獎。

牛刀小試
第二題
關於張曉風的柳與春之針縷兩篇的比較,下列敘述
何者正確?
(A)柳寫夏天的柳樹之美,春之針縷寫春天常見的
花樹景象
(B)柳藉由柳樹貶抑美的無用,春之針縷中春天不
知名的小花從不自我貶抑,反而為春天點綴美麗
(C)兩篇短文皆運用古典詩句及典故,使文章充滿
唯美婉約的情味
(D)「真正縫紉春天的,仍是那一針一縷最質樸的
棉線」指的正是細長的柳枝條。
解答:(C)
 解析:(A) 內容皆寫春天常見的花樹景象
(B)柳藉由柳樹強調「美」的珍貴價值
(D)指的是春天眾多的不知名小草小花。

牛刀小試
第三題
「柳差不多已經落伍了,柳差不多已
經老朽了,柳什麼實用價值都沒有—
—除了美。」本句意謂:
(A)百無一用是柳樹
(B)徒有外表,缺乏內涵,令人嘆息
(C)故意講反話,凸顯柳樹的歷久長新
(D)雖無實用價值,但柳樹之美已令人
讚嘆不已。
解答:(D)
牛刀小試
第四題
張曉風詠物文章中深厚的情味,除了聯
想力十足之外,最重要的便是運用了
「擬人」修辭。下列可證明此項觀點的
選項為: (A)只有柳,是用「線」畫
成的 (B)只有柳,是疏落的結繩記事
(C)只有柳,適於霸陵折柳送別 (D)柳
絲絛子慣於伸入水中,去糾纏水中安靜
的雲影和月光。 解答:(D)
解析:(A)譬喻 (B)譬喻
(C)用典。
牛刀小試
第五題
下列文句所描寫的對象,何者為「柳」?
(A)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
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B)灞岸晴來送別頻,相偎相倚不勝春。自家飛絮
猶無定,爭把長條絆得人
(C)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只因誤識
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D)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
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
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答案:(B)
解析:
(A)黃巢 〈題菊花〉。語譯:滿院栽種的菊
花在秋風中開放。西風中,菊花帶來了寒意,
散發著幽冷細微的芳香,所以蝴蝶也不肯飛
來採掇。哪一年如果我當上了司春之神,一
定要讓菊花和桃花一同在春天開放 (B)羅隱
〈柳〉 。語譯:晴日的灞橋,折柳送別的場
景不斷出現。柳枝依拂,春意無限。只可惜
自己像是飄揚不定的飛絮,又怎能以這纏綿
的情絲留住即將遠行的人呢
(C)王琪〈梅〉 。語譯:她向來是不肯受半點塵埃玷污
的,雖然是開在竹籬茅舍邊,卻是自己心甘情願。只因
不小心結識了癡情的林和靖,惹得詩人們把它當作話題,
一直談論到今天
(D)陸游 〈卜算子‧詠梅〉 。語譯:在郊野的驛站外,破
敗的斷橋邊,有一株梅花孤獨寂寞地開放著,既無人欣
賞,也無人顧憐。已是黃昏時分,暮色四起,梅花似乎
在獨自傷感愁若,更何況又遭遇到淒風苦雨的侵襲。梅
花凌寒先發,只為報春。本無意於苦苦地去爭麗鬥艷,
梅花獨標高格,本是天生麗質,任憑百花群芳去嫉妒中
傷,也不屑一顧。縱然片片零落成泥被碾成灰塵,梅花
那幽幽清香、高雅氣質仍永存世間,依然如故。
(8) 「詠物」
 P243古典詩詞
 P244
(二)
1.柳
 P279
現代詩
課前引導
猜一猜~所詠何物?
秋風有多瘦長
你的背影就有多 瘦多長
是你在空中寫字,抑
字在空中寫你
(周夢蝶 )
雁
猜一猜~所詠何物?
祇有翅翼
而無身軀的鳥
在哭與笑之間
不斷飛翔
(商禽 )
眉
猜一猜~所詠何物?
感謝你們
對於我
小小的存在
還報予
生命最熱烈的
掌聲
(李瘦蝶)
蚊子
猜一猜~所詠何物?
被腰斬的說是最挺拔的
甘蔗
被剝削的說是最甜美的
被壓榨的說是最多汁的
解剖學原本是 建立在理性而精確的刀法上
呸,呸,呸吸盡精血,
吐出渣滓幸好痛,
越啃越短再也沒有甚麼 可傷害的了
當手中只剩下一顆鬚眉不全的粗鄙的頭
(洛夫)
猜一猜~所詠何物?
扶搖直上,小小的希望能懸得多高呢
長長一生莫非這樣一場遊戲吧
細細一線,卻想與整座天空拔河
上去,再上去,都快看不見了
沿著河堤,我開始拉著天空奔跑
(白靈)
風箏
猜一猜~所詠何物?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李商隱)
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