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情偶寄審美觀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閒情偶寄審美觀

閒情偶寄
明末清初文人及閒情偶寄的價值觀
指導老師
Beautiful Beautiful - Chen
組員
徐楊智 蕭宗益 潘宗威
陳韋辰 洪景宗 邱昭榮
導讀
 前言……………………………………..邱昭榮
 背景……………………………………..蕭宗益
 小品文…………………………………..邱昭榮
 作者…………………………………..…蕭宗益
 閒情偶寄賞析…………………………..陳韋辰
聲容部…………………………………..潘宗威
居室部…………………………………..陳韋辰
器玩部…………………………………..洪景宗
頤養部…………………………………..徐楊智
 結語……………………………………..邱昭榮
前言
 從前讀書人寒窗苦讀數十載只為了發揮生平所學用
以治國平天下,隨著時代的變遷,出仕為官變得不
再那麼重要,為什麼呢?
 《閒情偶寄》被喻為中國人休閒生活的指南、百科
全書,那它跟明末清初興起的小品文有甚麼關係呢?
背景
一個苦悶的年代
責罰文人,大興文字獄
宦官顛覆朝政、欺壓官員
政治動亂、改朝換代
八股文考試,限制讀書人思想
江南經濟發展
遠離政治是非之地
湖廣熟天下足
重要港口位於南方
導致江南地區經濟穩定、快速發展
江南經
濟發達
當官不
易
生存
改變?
價值觀的的轉變
過去(文人)
1.送禮
2.消遣
3.結識知己
經濟發展後(富商)
1. 地位提高
2.可以營利的行業
3.生活享受
文人的兩種不出仕(一)
考運欠佳或職場失意下,棄官不做,歸隱田園
所謂的美其實是一種心理補償
結合了道家的觀念再加上出世的思想,去欣賞自然風景中的
山水之美而創造出的獨特中國藝術
文人的兩種不出仕(二)
基於本身的興趣,雖然飽讀詩書但卻不出仕為官,沉浸
在藝術的世界中
由於經濟發達、價值觀念的改變,使他們的創作可以成
為賺錢的工具
藝術品有了市場,藝術傳播更為廣泛,不願出仕的文人
也藉此得到財富和名望
小品文
心學
王陽明 心學
1.強調知行合一、善(真心真言)
2.修其心、修其身
泰州學派-李卓吾(生活即道)
1.童心說:「官場無真心,唯隱居之流及孩童—白話」
2.提倡白話小說與俗文學
公安派:獨抒性靈,不拘格套、反復古、反模擬的
竟陵派:文風求新求奇,不同凡響
李漁與晚明心學
 李漁在做閒情偶寄時十分強調作品的獨
創性,且文章內容通俗易懂,就這兩點
而論,李漁的閒情偶寄與晚明心學流派
的思想主張是如出一轍。
小品文特色
 一、作者多是市井讀書人
 二、作品的內容重視個人的生活情趣
 三、會談論士人所忌諱之事物
 四、應用日記、書信等各種寫作形式表現自己
 五、不再崇古卑今,貼近平民思維
小品文興起的原因
小品文興起的原因
 一、明朝晚期,政治腐敗,讀書人或下層官吏,為
求心靈的安歇,開始表達自我的生活樂趣不再闊論
令人灰心的國家大事。
 二、由於國家社會局勢的危亂,文人們選擇逃避現
實,敘述心中的感受,運用文字表達寫意情懷,以
彰顯隱逸生活的樂趣!
 三、是在士大夫文學的反省下,開始追求性靈上的
抒發,逐漸建構成當代社會文人的寫作氛圍,進而
盛行起來的文學創作現象。
社會動盪
 明朝晚期,政治腐敗,局勢動盪不安;加上明末清
初國家存亡絕續之際與社會岌岌危傾之秋,一些市
井讀書人或下層官吏,為求心靈的安歇,便依附公
安派的文學主張走進獨抒性靈上的書寫風格,以表
達自我的生活樂趣不再闊論令人灰心的國家大事。
逃避現實
 由於國家社會局勢的危亂,文人們選擇逃避現實,
走入自己的生活天地裡,不拘格套的敘述心中的感
受;同時樂於與大自然直接接觸後的心情陶冶之心
得,運用文字表達寫意情懷,以彰顯隱逸生活的樂
趣!
受到公安派的影響
 主張反對擬古、復古,主張文隨時變,其次公安派
還主張獨抒性靈,不拘格套。
 主張應抒發個人真實情感,不摹擬、不無病呻吟;
應發揮個人自由創作精神,不拘泥傳統之格調聲律,
而傷害作者個性。
袁宗道
作者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Nv9_cd-fyY
作者
 李漁(1610-1680),原名仙侶,字謫凡,號天徒,
中年改名為李漁,字笠鴻,號笠翁,。
 明末清初文學家、戲曲家,曾經評定《四大奇書》
作者-出生於富貴
• 出生富裕
• 書香家庭
出生
八歲
• 能寫詩
• 父親過世
十九歲
作者-無緣官場
• 考中秀才被譽
為「五經童子」
二十五歲
二十九歲
• 參加鄉試,卻
名落孫山
• 再赴鄉試,但
局勢動盪,李
漁途中聞警返
回蘭溪
三十二歲
作者-萍寄武林
• 多著有戲曲、
小說
四十五歲
五十五歲
• 得喬、王二姬
達官貴人紛紛
請他演戲,因
此賺了不少錢。
• 完成《閒情偶
寄》並出版
六十歲
李漁和戲曲
生活在富裕的環境,家中有戲班供娛樂
父親樂於藏書
應試落第,李漁自然將自己寄託於戲曲
之中
經濟成長使更多人開始追求更高品質的
娛樂享受
出生
防偽記
倒吃甘蔗
小故事
出生
 李漁母親懷胎到了11個月上,肚子痛了三天三夜,
還是沒有分娩。一天有個白髮長老路過此地,他看
了看產婦,又繞著房子轉了一圈說, 說肚裡的胎
兒是“星宿降地” 、是“仙之侶,天之徒”,於
是就取名仙侶,字謫凡,號天徒,李漁是中年以後
改的名字。幾世貧寒的李家從此就把希望寄託在他
的身上。
《憐香伴》防偽記
新書<憐香伴>大成
謊稱強盜劫去
引來無數非法書商的
猖獗盜版
報官!?
倒吃甘蔗
 李漁寫完閒情偶寄,曾送一位朋友指正。朋友對戲
劇理論不感興趣,翻了十來頁便覺乏味。李漁寫了
一首詩回贈:“讀書不得法,開卷意先闌。此物同
甘蔗,如何不倒餐?”此書最好玩的部分都在後面
的章節,一般讀者若從後面開始讀起,就會讀出其
中的“甜”了。
《閒情偶寄》寫作目的
 中國到了明末清初時,文人的思想開始有所改變,
出仕為官不再是為一出路
 以李漁為例子,由於考場失利加上社會動亂,使他
為了扛起家裡重擔而投入創作
心靈寄託於創作?
為求利益而創作?
閒情偶寄
閒情偶寄
是他主要的對自己的生活所得所聞見之事物的總結
包含有對戲曲的看法,批評
是中國戲曲批評史上,重要的著作之一
涉及到生活中的如飲食、作臥等方面的審美感受
閒情偶寄
絲竹風流
頤養之福
(養生)
美色
生活美學
(聲容)
(居室.器玩.飲饌.種植)
填詞作曲表演
(李漁的專業)
頤養天年
(行樂止憂.飲食色慾的
調節.去病療病之道)
閒情偶寄-四期三戒
四期
三戒
• 一期點綴太平
• 二期崇尚純樸
• 三期歸正風俗
• 四期警惕人心
• 一戒剽竊成言
• 二戒網羅舊集
• 三戒支離補湊
閒情偶寄-知性美學的三個原則
1.在儒家的倫理思想與中庸之道的基礎上,
求新求變也就是所謂的創意生活
2.既要風雅,亦要講理,即所謂的情理兼備
3.節儉用最少的錢、最簡單的方法達到最高
的樂趣
閒情偶寄審美觀
唐代審美觀
《聲容部》
《聲容部》:是男性眼光對女性的一種審美
李漁的審美觀包括四個方面

1、選姿
 李漁通過肌膚、眉眼、手足、態度四個方面來
相女人
 肌膚:婦人嫵媚多端,畢竟以色為主。
-------潔白肌膚是女人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眉眼: 眼睛是人心靈的窗戶,透過這個窗戶,可以
觀女人性情,觀女人之心靈
 手足: 纖纖素手跟金蓮小腳是他的最愛
 態度: 李漁眼中態度即媚態,有媚態才可惑人
 2、修容
 盥櫛
 洗臉挽髻之法
 薰陶
 論述美人之體香與其培養之法
 點染
 點明胭脂之用法必須施之有法,使濃淡得宜
 3、治服:
 主旨:要選擇與自己身分地位相稱的服飾
 首飾:強調飾品可增嬌益媚
 衣衫:選服之道,在於貴潔,貴雅,貴與貌相宜。
 李漁特別推崇青衣
 裙制方面宜淡,宜純
 鞋襪
 襪色宜選白,淺紅
 鞋則相反,如深紅,尚青
 高底鞋可掩飾大腳的缺陷,可襯托小腳的美
 4.習技
 大旨:打破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說明女人至少要
有一定的知識水準 但在習技之前,必須先將自己份
內之事顧好
 文藝
 強調在學習一切東西之前,學文是基本中的基本
 女子習文最好是在情竇未開之際,學習時必須循序漸
進,由由易而難,由少而多
 女子學文後,受益無窮
 若要使女子學詩,必須多讀多念,念多了,則能口不離
詩,說話時自然帶有文學素養
 女生在懂文,會音樂的前提下,可以教他作詞
 如果想成為閨秀美人,書、畫、琴、棋四藝,必不可
少。每個人資質不一旦只要能精通一樣,也已夠格被
稱為才女
 絲竹
 學音樂講究悟性,李漁自己說過,學之最難,聽之
亦最不易,大體來說,學音樂不必強求
 說到女生適合學的樂器,李漁首推3種,琵琶、弦索、
提琴
 琵琶極妙,但是因當代並不盛行這種樂器,所以彈的
人不多
 弦索比琵琶小,相較於琵琶,更適合女生彈奏
 提琴體型就更小了,其清亮的聲音如有伴奏會更好
 竹音部分首推洞簫,他還強調吹簫之人,容貌是非常
重要的
 歌舞
 李漁說:習歌舞是為了聲容
 為什麼?
 他說:學唱歌能讓聲音變好聽,即不必歌而歌在其中





矣
又說:要讓體態輕盈,就必須學舞,也就是不必舞而舞
在其中矣。
若要教人唱歌,就必須教之有方,導之有術,因材而
施,還要無拂其天然之性。
善歌唱的人,能依不同的嗓音,去飾演戲曲中不同的
腳色
正音之法
強調演戲時必須順其自然,不做作
閒情偶寄審美觀
唐代審美觀
年代
清
唐
體態
膚白/纖纖小手與金 崇尚雄健豐腴之美
蓮小腳婀娜之美
服飾
合宜
服飾多樣且華麗
開放袒露
髮飾
髮型可多變,但必須
自然
雲髻、螺髻、半翻髻、反
綰髻各種華貴的髮型
面容
質樸
濃妝豔抹
居室部
李漁對建築的審美
蓋屋如穿衣
“人之不能無屋,猶體之不能無衣”
→房子太高? 太寬? = 無用
“人之其居治宅,與讀書作文同一致也,譬如治
舉業者,高則自出手眼,創為新異之篇”
※房子像作文一樣常常要有新的篇章(特別設計)
※古時候中國沒有建築師,只有匠工,所以大家
的房子幾乎都一樣,只有頭腦有情趣的人才會擔
起設計這個職務
“貴精不貴麗,貴新奇大雅”
※傳統中國建築,包括宮廷,外表看起
來富麗堂皇,但近看其實是殘破不堪的
→ 因此李漁認為精細是房舍之美的重要
元素
“夫房舍與人,欲其相稱”(人性觀-人性尺度)
※人要能與房子相互配合
日日新,又日新
中國-比較中國的建築美學與日本的建築美學?
求新求變
→其實中國是一個求新求變的國家,只是我們被禮教制度給壓
抑了, 但當我們將制度拿開, 情況就會不同
日本-守舊
→木造房屋不耐久, 因此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重建,而重建後
的房屋會和之前一模一樣,就算重複幾百年他們也不會嫌麻煩
美感從乾淨開始
 從前美感建立在花紋愈漂亮,擺飾愈多,就被認為愈漂亮
 李漁發現中國的一個毛病,就是不愛乾淨,街上、房屋到處都可
以見到髒亂,因此他認為說到美感,就必須從乾淨做起
 “處士之廬,難免卑隘……淨則卑者高而隘者
廣矣!”
※一般讀書人的房子難免會小一點, 但小一點沒關係,重點是乾
淨
VS
創意、實用
 “因地制宜,不拘成見,一榱一桷,必令出自
己裁,使經其地、入其室者,如讀湖上笠翁之
書,雖乏高才,頗饒別緻”
※因地制宜,不拘成見,而不是用一個成
例 → 園亭應該是別人入其室時,使他眼
睛一亮,感覺到新鮮有趣,這就是創意
 向背
“屋以面南為正向。然不可必得,則面北者宜
虛其後,以受南薰;面東者虛右,面西者虛左,
亦猶是也。如東、西、北皆無餘地,則開窗借天
以補之。”
※房子坐北朝南, 且南邊一定要開窗,才有充足的日照,
但如果沒辦法開窗,可以藉由天窗來彌補
 “凡有故作迂途,以取別緻者,必另開耳門一扇,
以便家人之奔走,急則開之,緩則閉之,斯雅俗
俱利,而理致兼收矣。”
※小徑愈近愈好, 可是想要有趣一點, 還是彎曲一點好,然後也要另開
小門方便家人走
→雅俗俱利,理致兼收
開窗借景,景色如畫
“窗櫺以明透為先,欄杆以玲瓏為主”
※花窗格子以透明、玲瓏為主
→利用自然的景色取代花樣繁瑣的花格子
1.縱橫格
2.欹斜格(系欄)
3.屈曲體(系欄)-簡單而美觀
中國的庭園多用太湖石,將買來的石頭堆積起來,但再
好的石頭一堆起來也像螞蟻窩
→只要裡面用土,外頭用大石頭去砌起來,看起來就會
像真山了
收納與藏垢
“欲營精潔之房,先設藏垢納污之地”
“先有容拙之地,而後能施其巧”
房間裡為了隱藏椽子和瓦,用木板覆蓋起來、 用紙糊起來,將屋頂上的醜陋掩蓋
起來,這就叫“頂格”
置頂格:
“予為新制,以頂格為斗笠之形,可方可圓,四面皆下,
而獨高其中。且無多費,仍是平格之板料,但令工匠畫定
尺寸,旋而去之。”
※活用屋簷下的空間
“當於書室之旁,穴牆為孔,嵌以小竹,使遺在內而
流於外”
→ 看出李漁對生活細膩的觀察
居室部中的美學觀
 李漁對建築的品味
→和晚明清初的心學習習相關
1.創新、獨特
2.巧而實用
3.自然雅俗
4.收納藏垢 - 李漁思想的創新,是從前未
曾提過的想法
器玩部
閒情偶寄器玩部
《閒情偶寄器玩部》專談日用器皿及玩好
之物如几案、椅杌、床帳、櫥櫃、箱籠、
古董、爐瓶、屏軸、茶具、酒具、碗碟、
燈燭、箋簡等等的實用和審美問題。
讀此部有兩點感受頗深
 李漁的。
 李漁的。
平民意識
聰明巧智
發明的巧思
 暖椅
 燈燭
實用性
 而李漁在器物的設計上,也著重其實用性。
頤養部
 頤養說的是人們應當如何保健養生以便頤養天
年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有著豐富的養生保健、
頤養天年的閱歷和深切體驗.本部包跨六個部分
 (1)行樂
 (2)止憂
 (3)調飲啜
 (4)節色慾
 (5)卻病
 (6)療病
行樂
 講的是人如何行樂的方法以及在家庭、道途、春、夏、秋、
冬、隨時即景就事等如何行樂的方法
止憂
• 講的是如何止住眼前可備之憂和身外不測之憂愁的方法
調飲啜
• 講的是在“愛食、怕食、太飢、太飽、怒時、倦時”這些
情況 下怎麼來調節飲食的方法
節色欲
 講的是在“快樂過情、憂患傷情、飢飽方殷、勞苦初
停、新婚乍禦、隆冬盛暑”等六個方面如何節制色欲
的方法
卻病
• 講的是“病未至、病將至、病已至”等三種情況下如何
來防止和消除疾病的方法
療病
• 講的是有“本性酷好、其人急需、一心鍾愛、一生未見、
平時契慕、素常樂為、生平痛惡”等七種“非藥之藥”都
可以當作藥以及如何使用這些“藥”的方法。
李漁的行樂之美
 行樂主要是要闡述光陰並非無限,而人的歲數再久也
只有那百年的時間,又要經歷種種的困苦,疾病與名利
上的誘惑而無法獲得幸福好好的享受真正人生。
 作者以別於世人的豁達概念說明了行樂的重要性與對
世的獨到見解,強調修其心修其身的養生之道。
關於行樂
隨時即景
就事行樂
之法
貴人行樂
之法
富人行樂
之法
冬季行樂
之法
貧賤行樂
之法
行樂
秋季行樂
之法
家庭行樂
之法
夏季行樂
之法
道途行樂
之法
春季行樂
之法
行樂之美
作者在篇章中提到「不仁者,仁之至也。 知我不能
無死,而日以死亡相告,是恐我也。恐我者,欲使
及時為樂,當視此輩為前車也。 」這句話明確點
出作者的豁達之心與其心志,並以死亡來襯托人生
在世應當及時行樂的道理。
行樂之美
作者在行樂第一中以明代著名文學家康海先生與客
人的對話作為其例子並以「日對此景(墳地),乃令
人不敢不樂。」作為其座右銘,再次強調行樂的重
要性與他不變的心志。
行樂之美
「樂不在外而在心,心以為樂,則是境皆樂,心以
為苦,則無境不苦。」一個知足的人必然凡是能
退一步想,能以不如自己的人來看自己則看到的
是都是可喜可賀的,但若想勝過自己的人來比自
己那便是處處可憂了。
舉例
唐代-郭子儀拜汾陽王之後,便心滿意足,不復他求,所
以能安享人臣之福。
漢代-飛將軍李廣,因為深恥自己官位不如他人,一心一
意求能封侯,最後卻延誤軍機而引刀自刎。
小結論
由上可知行樂之美是要能夠知足常樂、以退一步海闊天
空來映襯心靈上的安適之樂。
隨時即景就事行樂之法
 行樂之事多端,未可執一而論。如睡有睡之樂,坐
有坐之樂,行有行之樂,立有立之樂,飲食有飲食
之樂,盥櫛有盥櫛之樂,即袒裼裸裎、如廁便溺,
種種穢褻之事,處之得宜,亦各有其樂。
隨時即景就事行樂之法
睡
坐
行
立
飲
酒
淋
浴
棋
琴
畜
養
睡
 當以善睡居先。
 睡的功能─睡能還精,睡能養氣,睡能健脾益胃,
睡能堅骨壯筋。
 睡的條件:
時間─晚上九點到早晨七點,夏日午後小睡片刻
環境─安靜涼爽
無憂與心安才能睡得好
映襯了王陽明心學
修其身修其心的道理。
坐
 強調「寢不屍,居不容」
 隨意興所至,或箕踞而坐、抱膝長吟,如是則身心俱
適、無所不樂了。
居家的坐要自在快樂就好,不需受限制,隨心所欲的。
行
 以步行代車,不必受人左右,緩急之間全憑個人。
能隨心所欲,自由自在。
立
 所謂立不須都是亭亭獨立,否則俊雖俊,但久了會
生病所以李漁以
倚長松
憑怪石
←靠危欄作軾
扶瘦竹為筇→
立
以上既是輕鬆愉快又高雅
入畫,這樣既做太古悠閒
之人,又做圖畫中人,可
以再度襯托李漁的審美概
念與生活即道的概念。
飲酒
 五好
 飲量無論寬窄,貴在能好
 飲伴無論多寡,貴在善談
 飲具無論豐嗇,貴在可繼
 飲政無論寬猛,貴在可行
 飲候無論短長,貴在能止
飲酒
 五不好
 不好酒而好客
 不好食而好談
 不好長夜之歡,而好與明月相隨而不忍別
 不好為苛刻之令,而好受罰者欲辯無辭
 不好使酒罵坐之人,而好其於酒後儘露肝膈
飲酒
飲酒之事─與對的人、自在的方式喝酒
強調真性情的,再次呼應心學裡的自然與真心/真情
淋浴
 可說是炎夏一大樂事。潮垢、濁汗、炎蒸暑毒之氣,
都非淋浴不除。文章中提到
「俟與水性相習之後,始以熱者投之,頻浴頻投,頻投頻攪,使水
乳交融而不覺,漸入佳境而莫知。然後縱橫其勢,反側其身,逆灌
順澆,必至痛快其身而後已。」
從上可知李漁對於淋浴的行樂之法
下棋彈琴
 善奕不如善觀,喜談不若喜聽。如此既有下棋彈琴
的樂趣,又不必太過緊張嚴肅。
 不必論輸贏不用一較高下只要真心
快樂就好。
畜養
禍福不可言也,貓得自終其天年,而雞犬之死,皆
不免於刀鋸鼎鑊之罰。觀於三日之得失,而悟居官
守職之難,其不冠進賢,而脫然於宦海浮沉之累者,
幸也。
 用畜養的主題暗中說明了官場的艱辛,也再度映襯
了官場無真心,唯隱居之流及孩童。
行樂之中的審美觀
 小結論:從行樂之法我們可以體認到日常生活一切的
美,可知道生活即道,也與心學的知行合一互相呼應
 講究心靈的美,能快樂能隨心所欲的美,所謂行樂就
是無處不快樂。
結論
 (一)、我們從背景的地方,可以看到那個年代文人
不在追求入仕為官,反而是退一步追求心靈上的滿
足,這種現象使得其衍生出一種文體,也就是小品
文
 (二)、在李漁的文章我們可以在多處看到他獨抒性
靈,不拘格套(公安派)、求新奇(竟陵派)的理念,
這些都是受到小品文的影響而產生。
參考資料
 http://www.baike.com/wiki/%E6%9D%8E%E6%B8%94
 http://baike.baidu.com/view/781386.htm
 http://baike.baidu.com/view/7068093.htm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




509120505209
http://gushi.oyaya.net/view/717.html
http://www.xianpinhui.com/html/news/xwh/3372.html
http://www.lxzc.net/html/95-1/1086.htm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AC%E5%AE%89
%E6%B4%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