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万 有 引 力 定 律
的理论成就
知识回顾
简化模型2:1.均匀球体。2.无自转角速度。
两极:万有引力等于重力,
Mm
G 2  mg极
r地
Mm
G
 mg赤
2
赤道: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加重力,
r地
其他纬度:
Mm
G 2  mg其
r地
结论:地球各处g都相同。
应用:题目中已知(或求解)“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则认为
Mm
G
2
地
r
 mg地
应用1:考虑地球自转影响问题
1.假如地球自转的速度增大,关于物体的
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放在赤道地面上的物体的万有引力不变
B.放在两极地面上的物体的重力不变
C.放在赤道地面上的物体的重力不变
D.放在两极地面上的物体的重力增大
应用2:地球(或星球)自转加速度增大直至瓦解问题
2.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重力加速度为g,物体在赤
道上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要使赤道上
的物体“飘”起来,则地球转动的角速度应为
原来的( )
3.假设地球自转角速度达到使磁道上的
物体能飘起来(完全失重)。试估算一
下,此时地球上的一天等于多少小时?
(地球半径R=6.4x106m,g取10m/s2)
4. 均匀的球体以角速度ω绕自身对称轴自转,
若维持球体不被离心现象所瓦解的唯一作
用力为万有引力,则球的最小密度应是多
少?
应用3:地球与其他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问题
5.1990年5月,紫金山天文台将他们发现的
第2752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该小行星的
半径为16km.若将此小行星和地球均看成质量
分布均匀的球体,小行星密度和地球相同.已知
地球半径R=6400k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这个小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
A.400g B. 1/400 g C.20g
D.1/20 g
• 6.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
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
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 N
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
N,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
径之比约为(
)
• A.0.5
B.2.
C.3.2 D.4
应用4: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与自由落体、竖直上抛、
平抛相结合问题
7.某星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9倍,半径
约为地球的一半,若从地球上高h处平抛
一物体,射程为60m,则在该星球上,
从同样高度以同样的初速度平抛同一物
体,射程应为 ( )
A.10m B.15m C.90m D.360m
8.宇航员站在一个星球表面上某高处,沿水
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到星
球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
L。若抛出时的初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
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 3L。已知两
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的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数为G,求该星球的质量M。
2 3LR 2
3Gt 2
问题2:轨道重力加速度
地球表面轨道: G
地球高轨道:
G
Mm
 mg表
2
r地
Mm
 r地  h 
2
 mg高
结论: g随着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9.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在距地面高
度为h的空中重力加速度是地面上重力
加速度的几倍?已知地球半径为R。
例题分析
人造卫星的超失重问题
在火箭的实验平台上放有测试仪器,火箭起动后
以g/2的加速度竖直匀加速上升,到某一高度时
仪器对平台的压力为起动前对平台压力的17/18,
求:此时火箭离地面的高度?
(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
地面时: F  mg  ma
17
空中时:
F  mg   ma
18
Mm
mg   G
2
( R  h)
GM  gR
2
g  ?
h?
10. 某物体在地面上受到的重力为160N将它放
置在卫星中,在卫星以a=g/2的加速度随火箭
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当物体与卫星中的支持
物相互挤压力为90N,卫星距地面有多高?
(地球半R=6400km,地面的重力加速度
g=10m/s2)
例题分析
分析:
在地球表面: mg  160 N
m  16kg
加速升空时:
超重:
F  mg   ma
Mm
mg   G
2
( R  h)
黄金代换式:GM  gR
2
h  1.92 104 km
友情提示
本堂课公式较多,请注意认真做点笔记。
一、重力和万有引力的关系

N
1、不考虑地球自转的条
思考:F
件下,地球表面的物体
向
Mm
当ω达到多大时,赤道上的物体将脱离地
mg

G
2
球? F引 G
R
o
2、重力则随纬度升高而
增大
Mm
2
赤道 mg  G 2  m R
R
地球表面的物体所受的
Mm
重力的实质是物体所受
两极 mg  G 2
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R
应用--星球表面的物体
在星球(如地球)表面的物体,在忽略自转的情
况下,此时物体所受重力与星球对它的万有引力
视为相等。
M
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 G 2
R
Mm
mg  G 2
R
3g

4GR
gR
测中心天体的质量:
M
称量地球的质量
G
黄金代换式:GM  gR
2
2
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基本思路:F引=F向
Mm
v
2 2
2
G 2  m  m r  m( ) r
r
r
T
2
注意:一般r是指轨道半
径,R是指星球半径。
r
R
H
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1、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
2
Mm
v
2 2
2
G 2  m  m r  m( ) r
r
r
T
4 r
M
2
GT
2 3
如已知中心天体半径,则可求天体的平均密度
M
M
3 r 3



3
4 R
V
GT 2 R 3
3
此方法只能求解中心天体的质量和密度,而不能
求出做圆周运动的行星或卫星的质量和密度
例题:
某宇航员驾驶航天飞机到某一星球,他使
航天飞机贴近该星球附近飞行一周,测出
飞行时间为4.5103s,则该星球的平均密
度是多少?
分析:当天体的卫星环绕天体的表面运动时,其轨
道半径r =R
解析:航天飞机绕星球飞行,
2 2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所以 G Mm
 mr ( )
2
r
T
近地飞行时,
r  R星
该星球的平均密度为:
M
M


4
V
3
R星
3
3
联立上面三式得:  
2
GT
代入数值:G  6.67 1011 N  m2  kg 2
可得: 
 6.98 10 kg / m
3
3
T  4.5 10 s
3
天体的质量与密度的估算
下列哪一组数据能够估算出地球的质量( ABC)
A.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与月地之间的距离
B.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的半径
C.绕地球运行卫星的周期与线速度
D.地球表面卫星的周期与地球的密度
2008年高考北京卷
据媒体报道,嫦娥一号卫星环月工作轨道为圆轨道,轨
道高度200 km,运用周期127分钟。若还知道引力常量
和月球平均半径,仅利用以上条件不能求出的是( )
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月球对卫星的吸引力
C.卫星绕月球运行的速度 D.卫星绕月运行的加速度
答案:B
【解析】因为不知道卫星的质量,所以不能求出月球对卫
星的吸引力。
2007年高考江苏卷
假设太阳系中天体的密度不变,天体直径和
天体之间距离都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地球绕
太阳公转近似为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物理
量变化正确的是 ( )
BC
A.地球的向心力变为缩小前的一半
B.地球的向心力变为缩小前的
C.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与缩小前的相同
D.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变为缩小前的一半
04年北京20
1990年5月,紫金山天文台将他们发现的第2752
号小行星命名为吴键雄星,该小行星的半径为16 km。
若将此小行星和地球均看成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
小行星密度与地球相同。已知地球半径R=6400km,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这个小行星表面的重力加
速度为
( B )
A.400g
B.g/400 C.20g
D.g/20
解:
设小行星和地球的质量、半径分别为m 、M 、r 、R
吴
密度相同 ρ吴=ρ地
地
吴
m吴/r吴3=M地/R地3
由万有引力定律 g吴=Gm吴/r吴2
g地=GM地/R地2
g吴/ g地=m吴R地2/M地r吴2= r吴/R地=1/400
地
200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17
17.已知太阳到地球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的比值约
为390,月球绕地球旋转的周期约为27天。利用上述
数据以及日常的天文知识,可估算出太阳对月球和
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的比值约为,(
B
)
A. 0.2
B. 2
C. 20
D. 200
解:太阳到月球的距离近似于太阳到地球的距离。
4 2
太阳对月球的万有引力 F日月  m 2 r1
T1
2
4

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 F地月  m
r
2 2
T2
2
F日月 T2 r1
27 2
 2  ( )  390  2.14
F月地 T1 r2
365
【例1】 (2000北京春招)地核的体积约为整个地
球体积的16%,地核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34%,
4
3
1.2 10 kg/m
经估算,地核的平均密度为____
(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已知地球表面g=9.8m/s2,
6
R地  6.4  10 m ,G  6.7 1011 N  m2 / kg 2 .
2
M 地m
解: G 2  mg,  M  gR地 ,
地
R地
G
M地
M 地  0.34
3g
地 
, 地 
, 核 
,
4 3
4 3
4

GR
地
 R地
 R地  0.16
3
3
3g
0. 34
4
3
 核 

=1.2 10 kg/m ,
4 GR地 0. 16
例题精讲
(错误率90%)
某星球可视为球体,其自转周期为T,在它的两极处,
用弹簧秤测得某物体重为P,在它的赤道上,用弹簧秤
测得同一物体重为0.9P,星球的平均密度是多少?
解析:设被测物体的质量为m,星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
在两极处:
在赤道上:
Mm
P  G 2 (1)
R
Mm
2 2
F向  G 2  0.9 P  m( ) R  (2)
R
T
40 R
由以上两式解得星球的质量为: M 
GT 2
4 3
30
又:M  V     R

3
2
2
GT
3
04年浙江23 (16分)在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着陆的最后
阶段,着陆器降落到火星表面上,再经过多次弹跳
才停下来。假设着陆器第一次落到火星表面弹起后,
到达最高点时高度为h,速度方向是水平的,速度大
小为v0,求它第二次落到火星表面时速度的大小,计
算时不计火星大气阻力。已知火星的一个卫星的圆
轨道的半径为r,周期为T。火星可视为半径为r0的均
匀球体。
解: 以g′表示火星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M
表示火星的质量, m表示火星的卫星的质量,
m′表示火星表面处某一物体的质量,
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Mm 
Mm
2π 2
G 2  mg
① G 2  m(
) r
r0
r
T
设v表示着陆器第二次落到火星表面时的速度
,它的竖直分量为v1,水平分量仍为v0, 有
v12  2 g h
③
v  v v
2
1
②
2
0
由以上各式解得
④
8 2 h r 3
2
v
 v0
2
2
T r0
⑤
二、发现未知天体
1、海王星的发现
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23岁的亚当斯,经过计算,
提出了新行星存在的预言.他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天
王星的真实轨道逆推,预言了新行星不同时刻所在的
位置.
同年,法国的勒维列也算出了同样的结果,并把
预言的结果寄给了柏林天文学家加勒.
当晚(1846.9.23),加勒把望远镜对准勒维列预言的
位置,果然发现有一颗新的行星——就是海王星.
2、冥王星的发现
海王星发现之后,人们发现它的轨道
也与理论计算的不一致.于是几位学者用
亚当斯和勒维列的方法预言另一颗新行星
的存在.
在 预 言 提 出 之 后 , 1930 年 3 月 14 日 , 汤 博
(Tom baugh)发现了这颗行星——冥王星.冥王
星的实际观测轨道与理论计算的一致,所以人们
确认,冥王星是太阳系最外一颗行星了.
3、人造卫星的运动规律
GMm
v
 2 
2
2
F  2  m r  m  m 
 r  m(2 f ) r  ma
r
r
 T 
2
2
Mm
v2
G 2 m
r
r
GM
v
r
Mm
2
G 2  m r
r
GM

r3
Mm
2 2
G 2  m( ) r
r
T
r3
T  2
GM
1
v
r
1

3
r
T r
1
a 2
r
3
Mm
GM
G 2  ma向
a向  2
r
r
可见:v、ω、T 、a与 r 为 一 一对应关系
例5.三颗人造地球卫星A、B、C 绕地球作匀速圆周
运动,如图所示,已知mA=mB< mC,则三个卫星
ABCD
A.线速度关系为 vA > vB = vC
B
B.周期关系为 TA< TB = TC
地球 A
C.B所需的向心力最小
C
D.半径与周期关系为 R  R  R
3
A
2
A
T
3
B
2
B
T
三者的向心加速度比较?
3
C
2
C
T
例6、人造地球卫星在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由于高
空稀薄空气的阻力影响,将很缓慢地逐渐向地球靠
近(近似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在这个过程,卫星
A C
的 (
)
(A)机械能减小 (B) 速率逐渐减小,角速度逐渐减小
(C) 运行周期逐渐减小
(D) 加速度逐渐减小
例题分析
根据观察,在土星外层有一个环,为了判断环是土星
的连续物还是小卫星群。可测出环中各层的线速度V
与该层到土星中心的距离R之间的关系。下列判断正
确的是: AD
A、若V与R成正比,则环为连续物;
B、若V2与R成正比,则环为小卫星群;
C、若V与R成反比,则环为连续物;
D、若V2与R成反比,则环为小卫星群。
“双星”问题
天文学中把两颗距离比较近,又与其它
星体距离比较远的星体叫做双星,双星
的间距是一定的。设双星的质量分别是
m1、m2,星球球心间距为L。问:
(1)两星的轨道半径各多大?
(2)两星的角速度各多大 ?
(3)两星的周期为多少 ?
①双星的向心力大小相同
②双星的角速度相同
gk012.2008年高考理综宁夏卷23
23、(15分)天文学家将相距较近、仅在彼此的引
力作用下运行的两颗恒星称为双星.双星系统在银
河系中很普遍.利用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运动特
征可推算出它们的总质量.已知某双星系统中两颗
恒星围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分别做匀速圆周
运动,周期均为T,两颗恒星之间的距离为r,试推
算这个双星系统的总质量.(引力常量为G)
解:
设两颗恒星的质量分别为m1、m2,做圆周运动的
半径分别为r1、r2,角速度分别为ω1,ω2.根据题意
有
ω1=ω2
①
r1+r2=r
②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有
2
m1m2
4

G 2  m112 r1  m1 2 r1 ③ 得
r
T
m 2 4 2

r ④
2
2 1
r
GT
m1m2
4
2
G 2  m2 2 r2  m2 2 r2 ⑤ 得
r
T
m1 4 2

r
2
2 2 ⑥
r
GT
2
4 2 3
④⑥式相加得: m1  m2  GT 2 r
⑦
2001年春18. 两个星球组成双星,它们在相互之间
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
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星中心距离为R,其运动周期
为T,求两星的总质量。
解答:设两星质量分别为M1和M2,都绕连线上O点
作周期为T 的圆周运动,星球1和星球2到O 的距离分
别为l 1和 l2 .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及几
何条件可得 M 1M 2
2 2
G
 M 1 ( ) l1
2
R
T
M 1M 2
2 2
G
 M 2 ( ) l2
2
R
T
l 1 + l2 = R
联立解得
4 2 R 3
M1  M 2 
2
GT
l1
l2
M1 O
M2
013.南昌二中08届第二次阶段性考试8
8.银河系的恒星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某双星由
质量不等的星体S1 和S2 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
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C做匀速圆周运动,
由天文观察测得其运动周期为T, S1到C点的距离为r1,
S1和S2的距离为r ,且r1 >r/2 ,已知引力常数为G,那
么以下正确的是 (
)
ACD
A.两星向心力相等
B.S1质量大于S2质量
C.两星作圆周运动角速度相等
4 2 r 2 r1
D.S2质量为
GT 2
解见下页
r1
S1
r2
C
S2
解:设两星质量分别为M1和M2 , S1 、 S2 到C点的距
离为r1 、 r2 , 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1 M 2
2 2
G
 M1 (
) r1
⑴
2
r
T
r1
r2
M1 M 2
2 2
G
 M2 (
) r2
⑵
S2
2
S
C
1
r
T
∴ M1 r1 = M2 r2
⑶
万有引力作为向心力,所以A对
r1+r2= r r1 >r/2 >r2 M1 < M2 , B错
它们的运动周期为T,所以角速度相等,C对
4 r
由⑴+⑵得 M 1  M 2 
2
GT
2 2
2 3
由⑶⑷得
4 r r1
M2 
GT 2
D对
⑷
宇宙中两颗相距较近的天体称为双星,它们以两者
连线上的某一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从而不致
因万有引力作用而吸引到一起.
(1)试证明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线速度之比都
等于质量之反比.
(2)设两者的质量分别为m1、 m2,两者相距L,
试写出它们角速度的表达式.
(2006江苏14)如图所示,A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另一卫
星 B的圆形轨道位于赤道平面内,离地面高度为 h.已知
地球半径为 R,地球自转角速度为 ωo,地球表面的重力
加速度为 g,O为地球中心.
⑴求卫星 B的运行周期;
⑵如卫星 B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某时刻 A、B
两卫星相距最近(O、B、A在同一直线上),则至少经过
多长时间,它们再一次相距最近?
解:( 1) 由G
2
Mm
 R  h
2
 2 
Mm
 m  R  h 
 和G 2  mg得
R
 TB 
R  h

TB  2
2
3
gR
,
(2006江苏14)如图所示,A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另一卫
星 B的圆形轨道位于赤道平面内,离地面高度为 h.已知
地球半径为 R,地球自转角速度为 ωo,地球表面的重力
加速度为 g,O为地球中心.
⑴求卫星B的运行周期;
⑵如卫星 B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某时刻 A、B
两卫星相距最近(O、B、A在同一直线上),则至少经过
多长时间,它们再一次相距最近?
2
解:⑵ B  
TB
2
t

B  0
gR 2
 R  h
3
,
2
gR
.
2
 R  h
Bt  0t  2 ,
3
 0
例3、设地面附近重力加速度为g0,地球半
径为R0,人造地球卫星圆形运行轨道半径为R,
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BD ]
[思考讨论].在月球上以初速度 vo 竖直上
抛一个小球,经过时间 t 落回到抛出点,
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试求月球的质量.
例题精讲
若已知某行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为r,
公转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则由此可求
出(
)
A、行星的质量
2 3
B、太阳的质量
4 r
C、行星的密度
M
2
GT
D、太阳的密度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