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_格林函数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十二章_格林函数

第十二章
格林函数法
(Method of Green Function)
格林(Green)函数,又称为点源影响函数,是数学物理中
的一个重要概念.格林函数代表一个点源在一定的边界条件下和
初始条件下所产生的场.知道了点源的场,就可以用叠加的方法
计算出任意源所产生的场.
格林函数法是解数学物理方程的常用方法之一.
?什么是格林函数
乔治·格林 ( George
Green ,1793 —1841)
英国的数学物理学
家。
12.1泊松方程的格林函数法
一、解方程的基本思路
1、泊松方
程的求解问题,
能否化为简单
方程求解?
2、实际物体的场
能否用点源场的
叠加表示出来
。
4、物体的形状毕
竟影响场的情况,
物体的表面在求
解场的函数中一
定有所体现
3、点源的场
满足的方程
是否为易于
求解的方程
二、数学上的格林公式;
u (r )和v (r ) 在区域 T
T
及其边界

上具有连续一阶导数,
中具有连续二阶导数,应用矢量分析的高斯定理


A dS    AdV
单位时间内流体流过边界闭曲面S的流量
T
单位时间内V内各源头产生的流体的总量
将对曲面

的积分化为体积分

 uv  d s     (uv)dv

  uvdv   u  vdv
v
v
利用公式
v
(uv)  u  v  uv
称上式为第一格林公式.同理有

 vu  d s =    (vu)dv =  vudv   u  vdv

v
v
v
上述两式相减得到


(u
v
u
 v )ds =  (uv  vu )dv,
n
n
v
为第二格林公式

是 的外法向导数
n
三 泊松方程的解用点源函数与边界条件表示——解出积分公式
1 泊松方程的求解:
讨论具有一定边界条件的泊松方程的定解问题.
u (r ) ——泊松方程的解,物体的场。G (r ) ——特殊的方程的解,点源的场
(1) 泊松方程

u  f (r )
u
边值条件 [ u  
]   (r )
n
 (r ) 是区域边界  上给定的函数.
  0 对应第一类边界条件
  0 对应第二类边界条件
  0,   0 对应第三类边界条件
(2)、点源函数满足的场方程:
G(r , r0 ) 位于 r0 点的点源在 r 点产生的场
G(r , r0 ) =  (r  r0 )
(3)、泊松方程解的积分公式:

用 G(r , r0 ) 乘以 u = f ( ) 有:
r

用 u ( ) 乘以 G(r , r0 ) =  (r  r0 ) 有
r
①—②式有

G(r , r0 ) u = G(r , r0 ) f (r ) ①


u ( r ) G(r , r0 ) = u ( r )  (r  r0 ) ②


G(r , r0 ) u - uG(r , r0 ) = G(r , r0 ) f (r ) - u ( r )  (r  r0 )
在去掉含有点源的体积 T  K 中积分有:

K
[( G(r , r0 ) u -u G (r , r0 ) )]dv
0
T  K
=

T  K

G(r , r0 ) f (r ) dv-  u  (r  r0 ) dv
T  K
应用第二类格林公式,将体积分化为面积分


(G
u
G
u
)ds +
n
n

[G

=

T  K
u
G
u
]ds
n
n

G(r , r0 ) f (r ) dv③

T

| r  r0 | 1



  G(r , r0 ) f (r ) dv
G(r , r0 ) f (r ) dv 
③上式右端为:
T  K
 0
T
1
1
G(r , r0 ) =

4 | (r  r0 | 4
③上式左端为:


(G
u
)ds =
n

=
4




1 u
ds =
4 n


1 u 2
 d
4 n
u
u
d   
| 0  0
n
n
[d  
ds
]
2
r

u

G
ds   
n

1
=
4
带入③式:



u
1

1
[
]ds  
4
 4

1

2

d
2
ud  =  u (r0 )

u
G
(G
u
)ds +
n
n



u
G
u
]ds=
[G
n
n
u (r0 ) =  G(r , r0 ) f (r ) dvT

u


( G(r , r0 )

T  K

G(r , r0 ) f (r ) dv③
u
G
u
)ds
n
n
泊松方程解得基本积分展式
需要知道 u (r ) 以及
两者之一。
u
在  上的表示。而实际问题中,只能知道它们
n
四 泊松方程解的简化:——具有实际意义的解
令格林函数满足一定的边界条件
① G(r , r0 ) 满足第一类边界条件:
u (r )  f (r )

 u |   (r )
G(r , r0 ) |

0
相应的格林函数 G(r , r0 ) 是下列问题的解:
 G (r , r0 )   (r - r0 )

G (r , r0 ) |  0
G (r , r0 )
u (r0 )   G (r , r0 ) f (r )dV    (r )
dS
T
n


u (r0 ) =  G(r , r0 ) f (r ) dvT


( G(r , r0 )
u
G
u
)ds
n
n
② G(r , r0 ) 满足第二类边界条件:
G
| 0
n 
u (r )  f (r )

 u
 n |   (rp )
相应的格林函数 G(r , r0 ) 是下列问题的解:
G (r , r0 )   (r - r0 )

 G (r , r0 )
|  0

n

u (r0 ) =  G(r , r0 ) f (r ) dv 
T



u (r0 ) =  G(r , r0 ) f (r ) dvT


G(r , r0 )  (r)ds
( G(r , r0 )
u
G
u
)ds
n
n
③ G(r , r0 ) 满足第三类边界条件:




u (r )  f (r )
u
[ u   ]   (rp )
n
相应的格林函数




G(r , r0 ) 是下列问题的解:
G (r , r0 )   (r - r0 )
G (r , r0 )
[ G  
]  0
n
G
[ G  
]  0
n
两边同乘以函数 u 得
G
u[ G  
]  0
n
u
[ u   ]   (r )
n
相减得到
两边同乘以格林函数G
 [G
得到第三类边值问题的解
u
G
u
]  G
n
n
u (r0 )   G (r , r0 ) f (r )dV 
T

u (r0 ) =  G(r , r0 ) f (r ) dvT
u
G[ u   ]  G (r )
n


1
 (r)G(r , r )dS


( G(r , r0 )
0

u
G
u
)ds
n
n
典型的泊松方程(三维稳定分布)边值问题
u (r )  f (r )


u

[ u   n ]   (r )
引入:为了求解定解问题,我们必须定义一个与此
定解问题相应的格林函数
它满足如下定解问题,边值条件可以是第一、二、三类条件:
G (r , r0 )   (r  r0 )

G

[ G  
]  0

n

格林函数的物理意义:
在物体内部( T 内) r0
处放置一个单位点电荷,而该物体的界面保持电位为零, 那么该
点电荷在物体内产生的电势分布,就是定解问题的解――格林函
数.由此可以进一步理解通常人们为什么称格林函数为点源函
数.
解的基本思想:引用格林函数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
使一个非齐次方程与任意边值问题所构成的定解问题转化为
求解一个特定的边值问题. 一般后者的解容易求得
格林函数互易定理:因为格林函数
处的脉冲(或点源)在
r
G(r , r0 ) 代表 r0
处所产生的影响(或所产生的场),
所以它只能是距离| r  r0 | 的函数, 故它应该遵守如下的互易定理:
G(r , r0 )  G(r0 , r )
可得第一类边值问题的解
G (r , r0 )
u (r0 )   G (r , r0 ) f (r )dV    (r )
dS
T
n

利用格林函数的互易性则得到
u (r )   G (r , r0 ) f (r0 )dV0    (r0 )
T


u (r0 ) =  G(r , r0 ) f (r ) dvT


G (r , r0 )
dS0
n0
( G(r , r0 )
u
G
u
)ds
n
n
第三类边值问题的解
u (r0 )   G (r , r0 ) f (r )dV 
T
1
 (r)G(r , r )dS


0

利用格林函数的互易性则得到
u (r )   G (r , r0 ) f (r0 )dV0 
T
1

  (r )G(r , r )dS
0

0
0
f (r0 )  0
对于拉普拉斯方程
u (r )    (r0 )
第一边值问题的解为

u (r )  
第三边值问题的解为
G (r , r0 )
]dS0
n 0
1
 (r )G(r , r )dS


0
0
0


u (r0 ) =  G(r , r0 ) f (r ) dvT


u
G
( G(r , r0 )
u
)ds
n
n
§12、2 用电像法求格林函数
一 无界空间的格林函数
1 一般边值问题的格林函数G的处理;
将一般边值问题的格林函数G分成两部分:
使满足
G  G0  G1

G0   (r  r0 )


G1  0
这样可以使 G1 带有 G 的边值条件,而 G0 不具有边界条件,成为无界问题。
G0   (r  r0 )
2 无界格林函数的解——基本解
G0   (r  r0 )

无界问题
对于点电荷知,单位强度的点电荷的电势为:
所以,可以给出无界空间格林函数
在二维极坐标系下,我们可以给出;
推导:
G0  
G0 (r , r0 )  
G0 (r , r0 ) = 
1
4 | r  r0 |
1
4 | r  r0 |
1
1
ln
2 | r  r0 |
三维球对称
对于三维球对称情形,我们选取
r0  0
对式 G0   (r  r0 )两边在球内积分
 G(r ,0)dV    (r )dV
T
T
  (r )dV  1
T
利用高斯定理得到

T
G(r ,0)dV     G(r ,0)dV 
T

S
G(r ,0)  dS 
G 2
 S r r sin  d d
故有
G 2
 S r r sin  d d  T G(r ,0)dV  1
使上式恒成立,有
G(r ,0)
4πr
 1
r
2
G(r ,0) 
r  , G  0
因此
-1
4πr
c0
c
,故得到
-
对于三维无界球对称情形的格林函数可以选取为
G(r , r0 ) 
-1
4π | r  r0 |
代入 (12.1 )得到三维无界区域问题的解为
f (r0 )
1
u (r )   
dV0
T
0|r r |
4π
0
上式正是我们所熟知的静电场的电位表达式
二维轴对称情形
用单位长的圆柱体来代替球.积分在单位长的圆柱体内进行,即
 G(r ,0)dV    (r )dV
T
因为
T
  (r )dV  1
T
 G(r ,0)dV    G(r,0)dV  
T
由于
G 
T
G
er , G
r
S
G(r ,0) dS
只是垂直于轴,且向外的分量,所以上式在
圆柱体上、下底的面积分为零,只剩下沿侧面的积分,即
G
 r rddz  T  (r )dV  1
选取的圆柱的高度为单位长,则很容易得到下面的结果
G
1

r
2πr
令积分常数为0,得到
-1
1
G(r ,0)  ln  c
2π r
G(r ,0) 
-1
2π
ln
1
r
因此二维轴对称情形的格林函数为
1
-1
G(r , r0 )  ln
2π | r  r0 |
得到二维无界区域的解为
u (r ) 
-1
2π S0
f (r0 )ln
1
dS0
| r  r0 |
二 用电像法求解格林函数
用格林函数法求解的主要困难还在于如何确定格林函数本身
一个具体的定解问题,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格林函数
为了求解的方便,对一些具体问题我们给出构建格林函数的方法
1.电像法的基本思路: 对物体的一部分影响可等效为点源所产生的场,
即某种场源总可以等效为一种点源。
为了满足边界条件:电势为零,所以还得在边界外像点(或对称点)放置
一个合适的负电荷,这样才能使这两个电荷在界面上产生的电势之和为零
2. 实际问题分析;
①、问题;接地导体球面内有一点电荷为  0 激发的电势
G   (r  r0 )
G|

0
令 G= G0  G1
G0 (r , r0 )  
1
4 | r  r0 |
G1可用电像法求得:
①由边界条件确定电荷所在位置:
像在球外,距原点为 r1 ,电量为 q,电势为 G1 (r , r1 )
由三角形相似有:
r0 a

a r1
P
M1
M 0 (  )
对于p点
P
所以有: | r  r1 |
a
| r  r0 |
即 | r  r1 | =
r0
PM 1
a


| r  r0 | PM 0 r0
在球面上有
M 0 (  )
| r  r0 | = PM 0
| r  r1 | = PM 1

1
+
q
4 | r  r0 | 4 | r  r1 |
②、取电量原则:
M1
| r  r1 |
0
a
q
 
r0
| r  r0 |
a 1
G1 
r0 4
1
a2
| r  2 r0 |
r0
1
a 1
1
+
G (r , r0 ) = 
2
r
4

a
4 | r  r0 | 0
| r  2 r0 |
r0
3 圆内泊松方程第一边值问题的格林函数满足
G   (r  r0 )

G |圆周上  0
其解为
a / r0
1
1
1
G(r , r0 ) = 
+
ln
ln
2 | r  r0 | 2 | r  r1 |
三 常见格林函数:
G0 (r , r0 ) = 
无界问题的格林函数
极坐标系下的二维无界平面的格林函数
球内第一边值问题的格林函数
1
4 | r  r0 |
G0 (r , r0 ) = 
G (r , r0 ) = 
1
1
1
ln
2 | r  r0 |
a 1
1
2
4 | r  r0 | r0 4 | r  a r |
0
r02
+
平面圆内第一类边值问题的格林函数:
x0
1
1
1
G (r , r0 ) = 
+
ln
ln
2 | r  r0 | 2 | r  r0 |
例1、 在球内解拉普拉斯方程的第一边值问题:
 3u  0, (r  a)

u | r a  f ( , )
解:这是球内的第一边值问题,其格林函数为:
G (r , r0 ) = 
1
a 1
1
4 | r  r0 | r0 4 | r  r1 |
+
u (r )   G (r , r0 ) f (r0 )dV0 +   (r0 )

T
G (r , r0 )
dS0
n0
G G
1 
1
a 1 
1



n
r
4 r | r  r0 | r0 4 r | r  r1 |
| r  r0 | = r 2  2rr0 cos   r02
| r  r1 | = r 2  2rr0 cos   r12
r  r0 cos 
r  r1 cos 
G G
1
1


所以

[ 2
[ 2
]
]+
2 3/ 2
2 3/ 2
n
r
4r0 (r  2rr1 cos   r1 )
4 (r  2rr0 cos   r0 )
2
2
2
a

|
r

r
|

r
1 r  | r  r0 | a
1
0
0


4
2a | r  r0 |3
4
2a | r  r0 |3
2
0
2
2
带入积分解:
G (r , r0 )
u (r )   G (r , r0 ) f (r0 )dV0 +   (r0 )
dS0
T

n0

=
2
 
0
0
=
2
2
2
1 r02  | r  r0 | 2  a 2
1 a  | r  r0 | r0
2

] a sin  0 d 0 d 0
f ( 0 ,  0 ) [ 
4
4
2a | r  r0 |3
2a | r  r0 |3

2
0
0
 
2
2
1 a  r0
] a 2 sin  0 d 0 d 0
f ( 0 ,  0 ) [
4 | r  r0 |3
例2、在半空间z>0内求解拉普拉斯方程的第一边值问题:
 3u  0, ( z  0)

u | z a  f ( x, y)
解:先求半无界空间的格林函数:
 3G   ( x  x0 ) ( y  y0 ) ( z  z 0 )

G | z a  0
z
M ( x, y , z )
M 0 ( x0 , y0 , z0 )
用电像法:像在平面下方
y
G (r , r0 ) = 
=
1
4
1
+
1
x
4 | r  r0 | 4 | r  r1 |
M 1 ( x0 , y0 ,  z0 )
图 14.1
1
( x  x0 ) 2  ( y  y 0 ) 2  ( z  z 0 ) 2

1
4
1
( x  x0 ) 2  ( y  y 0 ) 2  ( z  z 0 ) 2
z0
G
G
1
| z 0 
| z 0 
n
z
2 [( x  x0 ) 2  ( y  y 0 ) 2  ( z  z 0 ) 2 ]3 / 2
z
U(x,y)= 0
4


 


f ( x0 , y 0 )
z0
dx0 dy0
2
2
2 3/ 2
[( x  x0 )  ( y  y0 )  ( z  z 0 ) ]
例3 圆形区域第一边值问题的格林函数构建
物理模型:在圆内任找一点
M 0 ( 0 ) 放置一个单位电荷

R2
P

M1
R1

M 0 (  )
x
根据图,这两电荷在圆内任一观察点
P(  ) 所产生的电势为
-
1
1
u  ln
 ln
c
2π |   0 | 2π |   b |
-1
当观察点 P 位于圆周上 (   a) 时,应该有
,即满足第一类齐次边值条件 u |  0

u0
, 即为
1

ln[a 2  02  2a0 cos(   )] + ln[a 2  b2  2ab cos(   )]  c  0
4π
4π
上式应对任何  值成立,所以上式对  的导数应为零,即
2a 0 sin(   )
1

2ab sin(   )

0
+
2
2
2
2
4π a  0  2a 0 cos(   ) 4π a  b  2ab cos(   )
即得到
b[a2  02  2a0 cos(   )]  0 [a2  b2  2ab cos(   )]  0
要求上式对任意的  值要成立,故提供了确定
b(a 2  02 )  0 (a 2  b 2 )  0
2 a 0b  2a 0b  0
 ,b的方程
联立解得
  1,
b
a2
0
于是圆形区域 (   a) 的第一类边值问题的格林函数为
-1
1
1
G (  , 0 ) 
ln
 ln
+
2π |   0 | 2π
.
即为
1
| 
a2
0
|
 2 02  a 4  2 0 a 2 cos(   )
G (  , 0 )  ln{ 2 2
}
2
4π
a [   0  2 0 cos(   )]
-1
其中
  x2  y 2 , 0  x02  y02
§12、3 含时间的格林函数
一 格林函数法求波动方程及热传导方程
utt  a 2 u  f (r , t )

 u
  u |   ( M , t )
 n
u |   (r ), u |   (r )
t t 0
 t 0
格林函数: 单位脉冲点力所引起的振动,称为波动问题的格林函数,
Gtt  a 2 G   (r  r0 ) (t  t0 )

 G
 G |  0
a

 n
G |t   0, Gt |t   0

因为驱动力是在
t  时刻出现的,所以,在此前,弦保持静止
现需要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一 Green函数的对称性
二 如何用格林函数把定解问题的解u(x,t)表示出来
三 如何求出格林函数
可以证明 Green函数具有对称性
G (r , t ; r0 , t0 )  G (r ,t0 ; r0 ,t )
将r,t换为r0,t0
u (r , t )  a 2 u (r , t )  f (r , t )
0 0
0 0
 t0t0 0 0
 u (r0 , t0 )

 u (r0 , t0 ) |   ( M 0 , t0 )



n
0

u (r , t ) |   (r ), u (r , t ) |   (r )
0
0
t0 0 0 t0 0
 0 0 t0 0
相应的G的定解问题中,令 r与r0互换,t和t0分别换为-t0和-t
 
 
 
2
Gt0t0 (r , t ; r0 , t0 )  a G (r , t ; r0 , t0 )   (r  r0 ) (t  t0 )

 
 
 G (r , t ; r0 , t0 )
  G (r , t ; r0 , t0 ) |  0



n
0

G (r , t ; r0 , t0 ) |t 0  0, Gt (r , t ; r0 , t0 ) |t 0  0
0
0
0

将方程ut0t0 (r0 , t0 )  a 2 u (r0 , t0 )  f (r0 , t0 )两边同乘G (r , t ; r0 , t0 )
Gt0t0 (r, t; r0 , t0 )  a 2 G(r, t; r0 , t0 )   (r  r0 ) (t  t0 )两边乘u(r0 , t0 )
两式相减,并在T内积分
t

 

u (r , t )    G (r , t ; r0 , t0 ) f ( r0 , t0 )dV0 dt0
0
T
u
G
 a   (G
u
)dS 0 dt0   [Gut0  uGt0 ]t0 0 dV0
0
n0
n0

T
2
t
ut  a 2 u  f (r , t )

 u
a   u |   ( M , t )
 n
u |   (r )
 t 0
输运问题
t

 

u (r , t )    G (r , t ; r0 , t0 ) f (r0 , t0 )dV0 dt0
0
T
u
G
 a   (G
u
)dS 0 dt0   [uG ]t0 0 dV0
0
n0
n0

T
2
t
§12、4 用冲量定理法求格林函数
例1求解定解问题
x

2
utt  a u xx  A cos l sin t

u | x 0  0, u | x l  0
u |  0, u |  0
t t 0
 t 0

解: 相应格林函数的定解问题
Gtt  a 2Gxx   ( x   ) (t   )

G | x 0  0, G | x l  0
G |  0, G |  0
t t 0
 t 0
用冲量定理法,问题转化为
Gtt  a 2Gxx  0

G | x 0  0, G | x l  0
G |  0, G |   ( x   )
t t 
 t 
用分离变量法 可得
1
2 
G ( x, t ;  , )  (t   ) 

l
a n 1
1
na (t   )
n
nx
sin
cos
cos
n
l
l
l
u ( x, t )  
t
 0
l

0
f ( , )G ( x, t ; , )dd
l
1 t

   (t   ) A cos sin  dd
l  0  0
l
l
2A  1
nx t

na (t   )
n

cos
cos
sin  sin
cos
dd





0


0
a n 1 n
l
l
l
l
t
2A  1
nx l

n
na (t   )

cos
cos
cos
d  sin  sin
d




0


0
a n 1 n
l
l
l
l
u ( x, t )  
t
 0
l

0
f ( , )G ( x, t ; , )dd
Al
x t
a (t   )
u ( x, t ) 
cos  sin  sin
d
a
l  0
l
Al
1
at a
x

( sin
 sin t ) cos
2
2 2
2
a    a / l
l
l
l
第十三章 积分变换法
傅里叶变换
f(x+2l)=f(x)
kx
kx
f ( x)  a0   (ak cos
 bk sin
)
l
l
k 1

1 l
a0   f ( ) d 
2l l
1 l
k
ak   f ( ) cos
d  (k  1,2,)
l
l
l
1 l
k
bk   f ( ) sin
d  (k  1,2,)
l
l
l
称为傅里叶系数
f ( x) 

c e
k  
l
i
kx
l
k
i
1
ck   f ( )[e
2l l
k
l *
] d
非周期性函数


0
0
f ( x)   A( ) cos xd   B( ) sin xd
其中

f ( x) 

ix
F ( )e d

1
A( ) 
 
B ( ) 
1


 


f ( ) cos  d 
f ( ) sin  d 
称为f ( x )的傅立叶变换式。
1
F ( ) 
2



f ( )[ei ]* d 
三 傅立叶变换的基本性质
 1 导数定理
2. 积分定理
3 相似性定理
F [f '(x)]=iF(ω)
( x)
1


F  f ( x) d x 
F ( ).

 i
1  
F[ f (ax)]  F   (a  0)
a a
4. 延迟定理
F[ f ( x  x0 )]  e
 ix0
F[ f ( x)]
积分变换法是通过积分变换简化定解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求
解方法.对于多个自变量的线性偏微分方程,可以通过实施积
分变换来减少方程的自变量个数,直至化为常微分方程,这就
使问题得到大大简化,再进行反演,就得到了原来偏微分方程
的解.积分变换法在数学物理方程(也包括积分方程、差分
方程等)中亦具有广泛的用途.尤其当泛定方程及边界条件均
为非齐次时,用经典的分离变量法求解,就显得有些烦琐和笨
挫,而积分变换法为这类问题提供了一种系统的解决方法,并
且显得具有固定的程序,按照解法程序进行易于求解.利用积
分变换,有时还能得到有限形式的解,而这往往是用分离变
量法不能得到的.
特别是对于无界或半无界的定界问题,用积分变换来
求解,最合适不过了.(注明:无界或半无界的定界问题
也可以用行波法求解)
用积分变换求解定解问题的步骤为:
第一:根据自变量的变化范围和定解条件确定选择适当
的积分变换;
第二:对方程取积分变换,将一个含两个自变量的偏微分方
程化为一个含参量的常微分方程;
第三:对定解条件取相应的变换,导出常微分方程的定解条件;
第四:求解常微分方程的解,即为原定解问题的变换;
第五:对所得解取逆变换,最后得原定解问题的解.
13.1 傅里叶变换法解数学物理定解问题
用分离变量法求解有限空间的定解问题时,所得
到 的本征值谱是分立的,所求的解可表为对分立本征
值求和的傅里叶级数.对于无限空间,用分离变量法
求解定解问题时,所得到的本征值谱一般是连续的,所
求的解可表为对连续本征值求积分的傅里叶积分.
因此,对于无限空间的定解问题,傅里叶变换是一种很
适用的求解方法.本节将通过几个例子说明运用傅里叶
变换求解无界空间(含一维半无界空间)的定界问题的
基本方法,并给出几个重要的解的公式.
下面的讨论我们假设待求解的函数
及其一阶导数是有限的 .
弦振动问题
例.1 求解无限长弦的自由振动定解问题
(假定:函数
及其一阶导数是有限的,以后不再特别指出.
这一定解问题在行波法中已经介绍,读者可以比较行波解
法和傅氏解法)
【解】
应用傅里叶变换,即用
遍乘定解问题中的各式,
并对空间变量x积分(这里把时间变量看成参数),按照傅
里叶变换的定义,我们采用如下的傅氏变换对:
简化表示为
对其它函数也作傅氏变换,即为
于是原定解问题变换为下列常微分方程的定解问题
上述常微分方程的通解为
代入初始条件可以定出
这样
最后,上式乘以
并作逆傅氏变换.应用延迟定
理和积分定理得到
这正是前面学过的的达朗贝尔公式.
例.2
热传导问题
例2 求解无限长细杆的热传导(无热源)问题
【解】 作傅氏变换,
定解问题变换为
常微分方程的初值问题的解是
再进行逆傅里叶变换,
交换积分次序
引用积分公式
且令
以便利用积分公式,即得到
稳定场问题
我们先给出求半平面内
拉普拉斯方程的第一
边值问题的傅氏变换 系统解法(读者可以与格林函数解法进
行比较)
例 3 定解问题
【解】 对于变量
作傅氏变换,有
定解问题变换为常微分方程
因为
可取正、负值,所以常微分定解问题的通解为
因为
常微分方程的解为
设
,故得到
根据傅氏变换定义,
再利用卷积公式
最后得到原定解问题的解为
的傅氏逆变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