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社会学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004 社会学

本章要求
一、教学要求
1.了解社会学与社会科学间的关系。
2.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功能。
3.掌握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功能
第二节社会与社会转型
第三节社会学及其相关学科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理解社会学学的研究对象和功能。2.社会学的学
科特点
难点:理解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社会学的思考(补充)
为什么有人富裕有人贫穷?
 是什么引发了战争?
 为什么人们会违反社会规则?
 革命是怎样产生的?
 是什么导致了大规模歇斯底里的爆发?
 社会学注重社会观察与社会测量,让我们能够用严格系统
的科学思维来解答与社会政策相关的许多难题,譬如贫困
问题、健康问题、移民问题、犯罪问题、教育问题等。许
多关心这些问题的人并未意识到还需要社会学意识。行动
必须由理论来指导。
 社会学研究在实际事务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
补充



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还对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
 疾病与死亡不仅关乎医学,还与人类的个体行为和集
体行为有关。
 贫困儿童的问题令整个社会担忧,还会消耗社会的医
保成本,并且对个人今后发展也产生极大影响。
社会学家的任务在于做社会学基本研究,寻求更好地理解
社会互动与团体行为,或者进行一些专门研究以评估公共
政策、告知人们当前的社会状况。
社会学正是理解人类本身并参与社会事务的一个有力的科
学工具。
社会学的产生
1、社会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已经
存在了160多年。社会学这门学科的创始
人是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
在1838年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
卷中孔德第一次使用了社会学一词。
 2、这正是资本主义大发展时期

社会学产生的条件
1、社会条件
 19世纪30—40年代,这正是资本主义大
发展时期。资产阶级当时已按照自己的面
貌造就了一个和过去古老的、发展缓慢的
封建社会不同的世界,使经济、政治、思
想文化得到了根本性变革,同时也发现了
许多不解的问题。一些思想家顺应社会需
要,希望能提供出一种能够维护资本主义
“秩序”的学说来。

社会学产生的条件
2、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
 到18世纪末期和19世纪前期,自然科学
取得了三大重要成果,这就是细胞学说的
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展以及生
物进化论的提出,都为社会科学提供了崭
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
社会学产生的条件

3、社会学产生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社会
调查的兴起和统计科学的发展。
社会学产生的条件

4、社会学的产生还有一定的思想渊源。
总之,迫切的社会需要,丰富多彩的科学
与理论成果,使社会学的创立成为历史发
展的必然。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现实的、具体的社会
整体。
 由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构成的社会整体,
由各部分相互联系结合而成的社会整体,
由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构成的社会整
体。

社会学的定义
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整体出发,通过
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
变迁的社会科学。
 本教材将视角放在具体的社会关系和社会
行为上。

社会学的学科特点:1、整体性
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看待。
 社会学在研究社会的过程中,始终把社会
看作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的有机性出发
去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研究社会的运
行与变革。

社会学的学科特点:2、综合性
首先是研究视角的综合性。就是在研究社
会时必须纵观全局,放开视野,对任何社
会现象、社会问题都不孤立地看待,而注
意从这些现象和问题与其它现象和问题的
相互联系中去把握、去认识。
 其次是研究方法的综合性。社会学在研究
社会的过程中不仅创造了一整套具有自己
特点的研究方法,而且非常注意吸取其他
学科的研究方法,其中也包括自然科学的
研究方法。

社会学的学科特点:3、应用性

社会学研究的重点首先是现实社会,还直
接参与社会工作的研究,同时社会学工作
者还广泛参与社会工作。
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4、重视社会调查研究
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首先提出了实证这个
概念。
 社会学的知识主要是依靠社会事实进行具
体的经验研究所获得的,是通过观察、调
查、实验等实证途径获得第一手资料,从
中检验理论假设,分析概括出理论知识来。

社会学的社会功能
(1)描述,就是客观地、完整地搜集、
整理和记录事物发展的具体过程与现状资
料,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图景。
 (2)解释,就是弄清社会事实发生发展
的主客观原因,从因果关系上对事物的现
象和过程做出明确的理论说明。

社会学的社会功能
(3)预测,就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已知因素,运用现有知识、经验和科
学方法去预计和推测事物今后可能的发展
趋势。
 (4)规范,规范性研究就是按照一定标
准对社会进行设计,希望社会按照人们一
定的意愿运行。

社会的概念

社会就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
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社会的特点
(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
 (2)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
础的。
 (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 (4)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 (5)社会有一套自我调节的机制。

社会理想与构建和谐社会
我国传统社会理想。
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
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
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
的一个社会理想。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
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
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
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和发展的物质
基础。
 自然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
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形、地貌、
气候、土壤、山林、河流、陆地和地下矿
藏、动植物等等。
 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类生活的一定的生态
环境、生物环境和地下资源环境。

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场所。
2、自然环境提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
源。
3、自然环境能影响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
4、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的产
生有重要作用。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
人口
人口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构成的中心要
素,若没有人口就无所谓自然环境和文化,
也谈不上社会。任何社会的人口都是由一
定数量不同质的人类个体组合而成的,都
呈现出一定的分布状况。
 人口,就是指在特定时空内,由一定社会
关系联系起来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
命的个人所组成的总体。

人口研究相关内容
人口数量,即人口总体量的规定性,主要
反映人口规模。
 人口质量也称人口素质,包括社会成员的
体质、智能和文化程度。
 人口构成是指从不同的方面和层次,按照
不同的规定和标准区分的人口内部组合状
况和比例关系。

社会转型

西方社会学家以西方社会转型的历史经验
为蓝本,将社会转型的内容概括为“六
化”。
1.
2.
3.
4.
5.
6.
一是经济转型即工业化。
二是社会转型(狭义)即城市化。
三是政治转型即民主化。
四是文化转型即世俗化。
五是组织转型即科层化。
六是观念转型即理性化。
中国社会转型

中国社会转型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
的转化,即从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社
会、农业社会、乡村社会、封闭半封闭社
会向现代的市场经济社会、工业社会、城
市社会、开放型社会转化。
社会学及其相关学科

社会学不等于社会科学,并不排斥其它社
会科学,而是借助其它社会科学的优势研
究社会。与社会学关系较为密切的主要有:
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
心理学、历史学、人类学等。
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密切相关,因为其研究主
题有相互重叠之处。
 经济学研究的是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消费
的方式。经济学与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的共同领域
就是研究经济行为的社会基础。
 政治学研究政府与政治权力的使用。政治学的学
生考察在政府体制背后的观念、政治的运作过程;
社会学对于政治行为(人们参与政治运动或支持
政党的原因)以及政治制度与其他社会制度的关
系更感兴趣。两学科在方法、研究主题、概念上
关系日趋密切。

历史学考察过去,试图找出历史事件的原因、过
程和意义。社会学家从历史学中获益匪浅。
 心理学主要考察人类的精神过程。心理学家研究
这样一些心理活动,如推理、动机、理解、做梦
和创造力。心理学与社会学有很大区别,因为它
关注的是个人的经历而不是群体。但是社会心理
学——它研究的是人格、行为是如何受到个人所
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却与社会学联系密切。
 人类学是研究世界各地、各个时期的人类演化与
人类文化的。社会学家借用了许多人类学的概念
与方法。在某些大学,两学科合为一个系里。

思考题
一、 名词解释
1、社会学 2、社会 3、中国社会转型
 二、简答与论述题
1. 社会学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2. 简述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3. 如何理解社会学的视角?
4. 社会有哪些特点?
5. 试分析西方社会转型的基本内容。
6. 与社会学关系较为密切的主要有哪些学
科?

补充材料
社会结构及其要素
社会结构就是指社会整体的构成要素以及
它们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
 社会基本要素的分类:

(1)自然环境、人口因素、文化因素;
(2)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意识形态;
(3)家庭、职业集团、阶级、阶层、种族、民族
以及城市社区、农村社区等不同的整体性层次
或社会单位。
自然环境的概念及类型
自然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以来的各
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 自然环境包括:

(1)地理条件——直接影响人们生活的地理空间、
位置、地形、地貌、土壤、气候等。
(2)生物资源——影响人们生活的各种生命物质
总和。
(3)地下资源——在人们活动范围内地下的各种
矿物元素的总和。
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一方面,自然环境影响着社会的存在和发
展。
 另一方面,人类社会生活也作用和改变着
自然环境。

人类与环境的互动





近距离观察——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之一是基于对自然资源
的利用和废弃物、污染物的生产,另一影响是基于人类占
据的空间,人类占据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被大多数原生
植物和动物使用。
功能主义视角——通过考察构成生态系统不同部分之间的
相互关系来研究生态环境。
冲突论视角——环境的根本问题不是有多少资源可以利用,
而是可利用资源在个人和群体分配中的不成比例。
互动论视角——把社会学的目光放在“人们的行为”上。
新千年——人类活动依赖自然资源,改变着气候,迫使越
来越多的物种濒临灭绝意味着人类正在危及自身的生命,
人类必须改变他们的生存方式。
自然环境正在恶化










一、土壤遭到破坏
二、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 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全
人类
三、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四、森林面积的减少
五、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六、化学污染
七、混乱的城市化
八、海洋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地带被污染
九、空气污染
十、极地臭氧层空洞
全球最宜居城市排名出炉

美世(Mercer)公司26日公布“2010城市生活质量”调查报告,奥地利维也
纳居世界最宜居住城市之冠,新加坡则是亚太区生活质量最佳城市第1名。
全球生活质量最佳的城市排在第2至5名分别是苏黎世、日内瓦、温哥
华及奥克兰。澳大利亚悉尼排在第10名。在全球前25名中,有16个是欧洲
城市。
此外,新加坡生活质量不但居亚太区之首,在全球排名亦高居第28名。
美国旧金山排在第32名、法国巴黎排在第34名、英国伦敦排在第39名、日
本东京排在第40名、中国香港则排在第71名的位置。上海排在第98名、北
京第114名,三城市排名和去年相同。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再次垫底。
报道指出,这项城市生活质量的全球排名报告,依据10个项目评比了
221个城市,包括基础设施、政治和社会环境、医疗福利体系等。参与报
告制作的美世人员卡西.卢斯(Cathy Loose)表示,城市生活质量每年的变
化,反映出人为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今年,美世还根据各城市的水资源、污染和交通状况,推出“生态城
市”排名,新西兰惠灵顿高居全球生态城市之首,最后一名是孟加拉国国
国国国的首都达卡。
2006年污染城市排名
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印度首都新德里列为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城
市,其后是开罗、加尔各答和中国的天津。中国有16个城市位列
前20名,重庆(5)、沈阳(9)、郑州(10)、济南(11)、兰
州(12)、北京(13)、太原(14)

在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2004年、2005年中国十大污染城市中,此
次上榜的重庆也榜上有名。其他有临汾、阳泉、大同、金昌、宜
宾、株洲、焦作、长治、攀枝花、石嘴山、三门峡、咸阳和洛阳。
其中临汾、阳泉、大同连续两年位列三甲。

临汾市曾因大气污染严重而闻名。在全国113个环境重点监测城
市中,临汾市2003年至2005年连续三年排名倒数第一。2006年,
美国铁匠研究所评选临汾为全球10大污染严重城市之一;2007年,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公布临汾为全球9大污染严重城市之 一;
2008-2009年,美国《大众科学》杂志两年间公布临汾为世界10
大最污染城市之一;2010年,美国《赫芬顿邮报》评选临汾为世
界9大污染最严 重地区之首。
世界九大污染最严重城市

中国,临汾:处于中国的煤矿开采带上。在临汾过一天相当于抽三包香烟。如果把洗好的衣服拿
出去晒,衣服在干之前就会变成全黑色。有300万人受这里的空气影响。
美国,洛杉矶:洛杉矶是世界上臭氧层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洛杉矶平均臭氧层级别138.8。据统
计有18600人因空气原因导致非正常死亡。
尼日利亚,尼日三角洲:世界上原油泄漏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总共发生过6800多次泄漏,平均
每年就要有300多次。三角洲附近的野生动物基本已经灭绝。美国每年购买尼日利亚一半的出
口石油。Shell公司负责人说尼日利亚原油泄漏主要原因是地方武装破坏油管和偷油。
英国,伦敦:因为各种工业制造业,伦敦也是世界上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统计因为
空气污染,伦敦居民的平均寿命要减短9年。
俄罗斯,捷尔任斯克:1930年到1998年间,捷尔任斯克地区不正当废弃了约30万吨有毒化学
用品。30万人受沙林,VX毒气一类化学用品污染。2003年这个城市的死亡率是出生率的2.6倍。
美国,凤凰城:大凤凰城地区是美国2010年空气颗粒污染最严重的地区。灰尘,粉末,和化学
气体使凤凰城一天24小时,全年处于严重空气污染状态。
印度尼西亚,万隆:这里的Citarum河是世界上垃圾污染最严重中的河流。500万人住在河边。
这条河也是当地主要的饮用水资源。
秘鲁,La Oroya:美国采矿锻造公司Doe Run Peru从1920年代就在此从事开采锻造。超过
35000居民受到各种金属物质的污染。据报道99%在这里出生的孩子血液指标都超出正常范围。
俄罗斯,卡拉恰伊湖:前苏联在这里倒掉了1亿2000万居里的放射性元素。这种强度的辐射人
接触超过一个小时就有致命的危险。更严重的是这里的放射性元素已经渗透到了地下水资源里。
当前我国节能减排严峻局面

“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各项指标大多超额完成,但环境保护的
两个主要指标没有完成:二氧化硫排放量,“十五”计划要求削减
10%,实际上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大幅度上升,2005年排放量达
到2549万吨,比2000年增加了27%;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十五”
计划要求削减10%,2005年实际排放1414万吨,只比2000年减少
了2%,但比2004年又增加5%,出现了明显的反弹趋势。

“十一五”规划要求,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
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
减少10%,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0%.这是“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
工作必须完成的约束性指标。
WWF:人类资源需求已超出地球生
态承载力50%





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10月13日发布了《地球生命力报告》。调查分析指出,热带物种
的种群数量正在急剧下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已经超出了地球生态承载力的50%。
据WWF网站消息,两年一度的《地球生命力报告》是WWF与伦敦动物学学会和全球足迹网
络共同完成的,该报告以地球生命力指数为指标衡量了2500多个物种、近8000个种群的健
康状况。自1970年以来,地球生命力指数下降了30%,在情况最严重的热带地区,地球生命
力指数在不到40年内降低了60%。
报告指出,目前,世界上71个国家正在面临着蓝水压力——即人类需要利用的但不能再生的
水资源——其中几乎2/3的国家处于中度和严重用水压力之下。
尽管报告显示,由于环境保护和在污染与废弃物方面所做出的卓越努力而带来了温带物种数
量回升,但热带淡水物种却减少了近70%——大于任何陆地或海洋物种的减少。报告的分析
还表明了,低收入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下降非常惊人,在不到40年中下降了近60%。
WWF全球总干事Leape说:“如果按照阿联酋或美国的平均生活水平,我们将需要4.5个地
球。”报告显示,高收入国家产生的生态足迹最多,是低收入国家的五倍。人均生态足迹排
名前十位的国家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丹麦,比利时,美国,爱沙尼亚,加拿大,
澳大利亚,科威特和爱尔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的31个成员国包含了世界上
最富裕的国家,它的生态足迹几乎占据了全球生态足迹的40%。生态足迹是报告中所使用的
测算指标之一,指的是用来提供人类使用的可再生资源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和水域面积,并且
包括建设用地和吸收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用地。
报告中涉及中国的部分提到,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 度和中国)的人口数量是经合组
织的两倍,这些国家的人均生态足迹增长很快,如果遵循经合国家的发展路径,这四个国家
的生态足迹总量有可能会超过经合组织的 31个国家的生态足迹总量。
国家公园






中文名称:国家公园 英文名称:national park 定义1:一种面积巨大的由中央政府划定并建立的,
并且通过立法的形式对其内部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进化进行保护的特殊自然保护区。既有保护或恢复
自然综合体的作用,又兼有园林性的经营与管理。 定义2:国家为合理地保护和利用自然、文化遗
产而设立的大规模的陆地或海洋保护区域。其功能是为当代人或子孙后代保护一个或多个生态系统
的生态完整性,排除与保护目标相抵触的开采或占有行为;提供在环境上和文化上相容的精神的、
科学的、教育的、娱乐的和游览的机会。 定义3:政府对某些在天然状态下具有独特代表性的自然
环境区域划出一定范围而建立的属于国家所有并由国家直接管辖的公园。
国家公园“国家公园”的概念源自美国,名词译自英文的“ National Park”, 据说最早 由美国艺术
家乔治·卡特林 (Geoge Catlin)首先提出。1832年,他在旅行的路上,对美国西部大开发对印第安
文明、野生动植物和荒野的影响深表忧虑。他写到“它们可以被保护起来,只要政府通过一些保护
政策设立一个大公园…一个国家公园,其中有人也有野兽,所有的一切都处于原生状态,体现着自
然之美”。 之后,即被全世界许多国家所使用,尽管各自的确切含义不尽相同,但基本意思都是指
自然保护区的一种形式。
意义:设立国家公园,其主要的意义和作用大致可概括为三大方向:一是景观资源的保存与保护。
二是资源环境的考察与研究。三是旅游观光业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模式:经过一百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国家公园”已经成为一项具有世界性和全人类性的自然
文化保护运动,并形成了一系列逐步推进的保护思想和保护模式。 一是保护对象从视觉景观保护走
向生物多样性保护。二是保护方法从消极保护走向积极保护。三是保护力量从一方参与走向多方参
与。四是保护空间从点状保护走向系统保护。
国家公园的功能:1、提供保护性的自然环境。2、保存物种及遗传基因。 3、提供国民游憩及繁荣
地方经济。4、促进学术研究及环境教育。
1982年,我国第一处森林公园——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批准建立。截至2009年2月,全国共有
710处国家森林公园。
有水皆污 逢雨必酸
有资料显示:长江流域年污水排
放总量达250多亿吨,其中80%以
上的污水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入长
江;长江干流60%的水体都已受到
不同程度的污染。
据有关部门初步估计,目前全国
有三亿多农民饮用不合格的水,农
村饮用水符合饮水卫生标准的比例
约为六成六,有三成四的农村人口
饮用水存在水质污染或者污染隐患。
目前长江流域已有500多个主要城市
取水口不同程度地受到岸边污染带的
影响。
据报,中国约有3亿人严重缺少饮用
水,70%的江河湖泊和90%的城市地
下水源受到污染。
中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世界第一,大气污染
防治工作的重点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燃
煤是中国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来源。 中国经
济高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导致燃煤火电厂
消耗的煤炭占全国煤炭消耗量的一半以上。
另外,越来越多的汽车所排放的二氧化硫
导致中国的大气污染情况更加严重。
空气污染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因为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硫造成的经济损失约
两万元人民币。
中国承诺到2010年将采取更有效的措施,
将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减少一成
上海城市垃圾处
理:http://2010.qq.com/a/20
100805/000138.htm
北京垃圾围
城:http://www.infzm.com/co
ntent/39708
世博期间,上海空气质量达优良的天数占近99%,我们迎来了少有的蓝天白云。但
仅11月,本市空气质量达污染天数已为8天。创近年来最高。
人口的概念及内容
人口,就是指在特定时空内,由一定社会
关系联系起来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
命的个人所组成的总体。人口是社会的主
体,是社会构成的中心要素。
 人口研究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如人口
的数量,人口的质量,人口的构成,人口
的变动等。

世界十大人口最多的超大型城市:
东京第1 上海第7
据美国《赫芬顿邮报》消息,波士顿《环球邮报》近期进行了一项有关“世界发展最快的城市”的
调查,孟加拉国首都达卡被一致认为是“世界发展最快的大城市”。这项调查同时评选出了世界人
口最多的大城市,日本东京凭借3670万的惊人人口数量位居第一,中国上海排名第7。
《环球邮报》在评选结果中称,世界人口的快速膨胀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同时带来希望与危险。目
前人类最为关注的是由此造成的潜在威胁:人口过盛、贫富差距加大、能源短缺、失业率上升、环
境污染等等。专家呼吁各国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尽快遏制上述危险。
十大人口最多的城市排名:
1、日本东京:2010年人口3670万,预计2025年人口达到3710万。
2、印度德里:2010年人口2220万,预计到2025年人口达到2860万。
3、巴西圣保罗:2010年人口2030万,预计到2025年人口达到2370万。
4、印度孟买:2010年人口2000万,预计到2025年人口达到2580万。
5、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2010年人口1950万,预计到2025年人口达到2070万。
6、美国纽约:2010年人口1940万,预计到2025年人口达到2060万。
7、中国上海:2010年人口1660万,预计到2025年人口达到2000万。
8、印度加尔各答:2010年人口1560万,预计到2025年人口达到2010万。
9、孟加拉国达卡:2010年人口1460万,预计到2025年人口达到2090万。
10、巴基斯坦卡拉奇:2010年人口1310万,预计到2025年人口达到1810万。
性别比
性别比(或称性比例)是人口学上关于社
会或国家男女人口数量的一种比率,基本
上以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为计
算标准。
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出生性别比失衡最为
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2005年中
国出生性别比为118.88,与正常值104—
107有严重的偏离。江西、广东、海南、
安徽、河南五省的出生性别比甚至超过
130。

性别比
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得到的1981年出生婴儿性别比是108.47,到了
1990年为111.70。如果说1985年到1990年的出生性别比只是在111左右
徘徊的话,那么,自1991年开始,就出现了年度递增的趋势。2000年第
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9.2,即在出生的婴儿中,男女
比率达到119.2∶100。这就是说,如果以107为最高警戒线的话,中国婴幼
儿人口的性别比比正常值已经高出了许多。虽然专家们认为婴幼儿性别比
的这个比值存在水分,但失衡状况却是现实存在。
20年后
中国3000万男青年要打光棍
中国性别比例失衡是性资源分配失衡的原因之一。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目前全国
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16.9:100,有5个省的出生人口性别比甚至高达130:100以上。海南省出生婴
儿男女性别比为135.64:100,居全国最高水平。
据此推算,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到4000万,这意味着平均
5个男性中将有一个找不到配偶。20年后将有数千万男子面临光棍儿困局,这种测算并不是危言耸听。
国际社会也在关注中国的性别失衡问题,美国出版了一本书《光棍》,书中称人口性别比例不平衡
问题将是今后中国可能面临的巨大挑战。
专家分析,出生人口比失调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是传统文化的影响,男尊女卑,重男轻女。
第二是社会保障体系滞后。农村中“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第三是国家在倡导男女平等基本
国策方面缺乏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例如,就业歧视等问题仍比较严重。
“婚荒”威胁上千万男青年







专家认为,性资源分配的不平衡、不公平,是中国社会面临的巨大隐患。性资源分配不公具体表现
在三个方面———性别比严重失衡,大量男性在婚姻问题上“未就业就已失业”;经济、社会地位
不平等,单身男性竞争力差距拉大部分占据优势资源的男性“多吃多占”,“婚姻挤压”现状不容
乐观。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显示,我国20周岁以下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衡,
未来可能会有超过2500万人面临“婚荒”。《蓝皮书》指出,20多年来长期处于失衡状态的中国人
口出生性别比,如今逐步表现为20岁以下各年龄段人口性别比的上升态势。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
抽样调查得到的数据,20岁以下的人口中,年龄段越低,性别比越高:19-15岁者性别比为107.88,
14-10岁者性别比为114.20,9-5岁者性别比为119.30,4-0岁者性别比为122.66。
《蓝皮书》预计,大约在2010年前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人口将大量进入婚恋时期,由
婚龄人口性别失衡所引起的“婚姻挤压”问题将越来越凸显出来,即使现在鼓励女性胎儿的养育,
未来的“婚荒”也会颇为严重。
年龄越大 “婚姻挤压”越重
生殖和性学专家对青年人口男多女少,婚姻市场对男性青年“挤压”现象严重并不断恶化表示
忧虑。1995年,我国15—29岁青年未婚人口比例为51.54%,15—35岁青年未婚人口比例为
38.23%;2000年,15—29岁、15—35岁组青年未婚比例分别为59.17%、40.8%,2005年的相应
数据则分别上升为65.89%、45.71%。
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已使少年儿童性别比超出正常范围,随着时间推移必将影响未来人
口结构,在这批人到达婚育年龄时会产生“婚姻挤压”现象,在乡村表现得更为明显,这意味着一
部分较为贫困、条件较差的农村男性很难找到配偶。因为按照一般的社会心理习惯,婚配模式会遵
循“男高女低”的规律,A男配B女,B男配C女,C男没得配。
相关数据显示,“婚姻挤压”的累积效应非常明显,年龄越大,“挤压”现象越严重:25岁以
后,未婚青年的性别比超过200;30岁以后,超过300;35岁左右,未婚人口性别比高达615。“婚
姻挤压”会导致女性在婚姻市场上的价格更高,但同时对女性的生存状态、社会稳定也会造成很大
的威胁。
性别比严重失衡给我国带来的社会问题

一、婚姻挤压问题。再过15到20年,一部分大龄男青年由于找不到对象,只能到下一年
龄段的女青年中找。如此循环下去,“老夫少妻”将不再是个别现象。而年轻男性与年
长男性之间争夺配偶发生的人口冲突就会随着人口的失衡而进一步加剧。同时,大量的
未婚男性出于自身的婚姻需求,甚至会采用拆散已婚家庭组建新家庭的方式,导致了家
庭结构的不稳定。

二、就业性别挤压问题。未来一二十年里,男性劳动力过剩,男性劳动就业将变得
更为困难。到时候,找工作过程中受到性别歧视的女同胞们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也许
不久的将来,会看到企业打出“限招女性”的旗帜来。

三、男女比例失衡还容易滋生各种社会犯罪现象,家庭和社会不稳定风险系数会不
断增大。想象一个女性稀缺的社会吧:男人们凑在一起总是危险的,容易让人想到打架
斗殴和杀人放火。而为了争夺女性发生的犯罪行为则更多地与性有关:买卖婚姻、拐卖
妇女、性犯罪。据统计,中国的公安人员在2001年到2003年一共解救了4.2万名被劫持
和拐卖的妇女和儿童。

四、养老保障结构问题。中国目前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鉴于目前出生性别比偏高
的实际,未来几十年过低的老年性别比将会升高。在当前农村以家庭赡养为主的养老保
障体制下,将造成大量终身未婚者没有子女养老的情况,这无疑增加了整个国家社会保
障问题的复杂性。
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
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
长的动态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过程。国际上通
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
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
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 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
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
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
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
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
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
龄化社会。

中国老龄化现状


截至2008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10956万人,占全
国总人口的8.3%,比上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60岁及
以上人口15989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比上年
上升了0.4个百分点。
中国1999年就成为老年型国家,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
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在欧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用了
半个多世纪时间才完成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向低生育
率和低死亡率的转变,而中国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
完成了。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
第一,人口老龄化提前达到高峰。20世纪后期,为控制人口
的急剧增长,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迅速
下降,加快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由于下世纪前半叶人
口压力仍然沉重,还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国策,其结果将
不可避免地使我国提早达到人口老龄化高峰。
 第二,在社会经济不太发达状态下进入人口老龄化。先期进
入老龄化社会的一些发达国家,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20000美元以上,呈现出"先富后老",这为解决人口老龄化
带来的问题奠定了经济基础。而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
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1000美元,呈现出"未富先老",由于经
济实力还不强,无疑增加了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
 第三,在多重压力下渡过人口老龄化阶段。下个世纪前半叶,
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改革和发
展的任务繁重,经济和社会要可持续发展,社会要保持稳定,
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使得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对发达国家
和人口少的国家更为艰巨。

上海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
人口老龄化正日益成为上海加速发展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的严
峻挑战,目前上海人口预期寿命已达81.28岁。
 早在1979年,上海就在中国率先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30年
来,人口老龄化程度一直位列中国之最。
 上海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是老龄人口总量大、程度高。截
至2008年底,上海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突破300万,
占户籍人口将近22%,老龄人口的比重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
2倍。
 与全国相比,上海老龄化发展速度更快,2005年到2008年间,
以平均每年新增10万老人的速度发展。据预测,上海人口老
龄化将在2010至2020年间经历一个高速发展期,在2025至
2030年间达到老龄化发展的高峰。到2030年前后,预计上海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500万,约占户籍人口的40%。

20年后上海将达老龄化高峰
老年人口预计超过500万
根据社科院预测,2005-2010年,60岁及以上老
年人口每年净增10万人左右;2010-2020年,平
均每年净增17万人左右。
 本市作为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未来数十
年的老年人照料需求问题不容忽视。市民政局曾
调查发现,在家务帮助方面,分别有58.6%的老
人希望有人帮助做饭,52.3%的老人希望有人帮
助打扫居室卫生,51.6%的老人希望有人帮助洗
衣。此外,不同背景中,高龄、生活自理能力差
的老年人去医院看病的频率均明显高于其他群体。
在“您最希望得到哪些医疗服务”这一问题

人口红利

一国人口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在造成人口老龄
化加速的同时,少儿抚养比亦迅速下降,劳
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
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
丰富、抚养负担轻、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
“黄金时期”,人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口
红利”。中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就处在人
口红利的阶段,每年供给的劳动力总量约为
1000万,劳动人口比例较高,保证了经济增
长中的劳动力需求。由于人口老龄化高峰尚
未到来,社会保障支出负担轻,财富积累速
度比较快。
婴儿潮
婴儿潮(baby boom),指的是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
生率大幅度提升的现象。历史上有记载的几次婴儿潮,通常
是起因於有振奋人心的因素,像是农作物丰收、打赢战争及
赢得体育竞赛等。但也有因为迷信的因素。在英文,形容婴
儿潮时期出生的人为 baby boomer。 婴儿潮这个词的首次出
现,主要是指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664”现象——从
1946年至1964年,这18年间婴儿潮人口高达7800万人。
 婴儿潮是个不大不小的谜。2005年美国新奥尔良市在遭遇卡
特里娜飓风袭击几个月后,出现了大量的孕妇。一位孕妇开
玩笑的说:“因为飓风使得我们无法出门去买避孕药,所
以……”这说明,导致婴儿潮的原因是很多的,而且大多数很
有趣。
 战争是人口的天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世界各国都
或多或少的因大大小小的各种战争而人口增长不多。1940年
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更被后人戏称为“保种大撤退”。毕竟,
那时从法国港口敦刻尔克逃往英国的军人,大多数为青壮年,
他们是那些西欧国家未来孩子的父亲。

著名的婴儿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婴儿潮:一般通称为
战后婴儿潮。在二战结束后,远赴战场的男人解
甲返乡,触发了婴儿潮。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
有此现象。在日本,称呼此时期出生的人为“团
块世代”。
 2000年千禧年的婴儿潮:这次的婴儿潮幅度不如
战後婴儿潮。有几个原因造成这次的婴儿潮:
 1、许多夫妻想要利用这个一生只有一次的特别年
份生个千禧宝宝,让宝宝在这特别的一年出生。
 2、2000年正逢中国农历年的龙年,在华人社会,
龙年的出生率通常比较高,有“望子成龙,望女
成凤”的期望。

中国的婴儿潮
新中国成立后共出现过三次婴儿潮
 建国后不久就出现了第一次婴儿潮:当时,刚刚解放的新中国实行鼓励生
育的政策,那时一个家庭四五个孩子很正常,人口增长率将近300%。但
是当时中国人口只有4亿,基数小,战后婴儿潮人口的绝对数量相对不大。
 第二次婴儿潮自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结束后开始,这一波高峰在1965年,
持续至1973年,是我国历史上出生人口最多、对后来经济影响最大的主力
婴儿潮。这时期,国民经济情况逐渐好转,补偿性生育来势很猛,人口出
生率在30‰~40‰之间,平均达到33‰,10年全国共出生近2.6亿人。占
当前全国总人口数的约20%。现在,他们已成长为社会的中坚。
 进入1986~1990年,中国主力婴儿潮成家立业,进入生育年龄,又产生了
第三次婴儿潮,称作回声婴儿潮。其中1990年是这5年中出生人口最多的
一年。由于计划生育政策,此次婴儿潮出生人口总量虽不及主力婴儿潮,
但也有1.24亿,接近当前全国人口的10%。作为主力婴儿潮的下一代,回
声婴儿潮亦撑起了一个代表性的名词——“80后”一代。

山西翼城——人口特区

1985年,冀城作为中国的首个“人口特区”,
以“不能宣传”为前提得以顺产。这一鲜为人
知的“二胎人口试点”,以“晚婚晚育加间隔”
的方式逐渐成型。
 这个试点“二胎”政策25年的“人口特区”,
其人口增长率反而低于全国水平,各项人口指
标优于全国水平。在此期间,全国人口增长了
25.5%,而翼城县放开二胎却仅增长了20.7%。
而另一个重要的人口统计指标出生性别比全国
为117.8,翼城则为106.1。别的地方生育率都
是1.0,1.3,1.5,而翼城是2.0。
4:2:1结构冲击家庭养老
和谐社会需解养老难题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成家压力的增加,年轻人外出闯荡的越来越多。再加
上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许多城市居民的家庭结构呈倒金字塔形,
“4:2:1”(4个老人、1对夫妇、1个孩子)家庭增多,传统家庭的养老模式
和观念都受到很大冲击。
 我国“空巢老人”目前约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5%,而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则
占35%以上。未来10年,空巢家庭将成为老人家庭的主要形式,而传统的家
庭养老功能正在迅速弱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近年来还受到来自人口条件、
居住条件、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冲击。
 未来10年,我国“421”家庭的数量至少会有上千万个。“421”家庭引发的最
主要社会问题就是养老压力。
 如果第三代还是独生子女,那么就要面对1对年轻夫妻赡养12位老人的局面 。
据上海社科院青少年所的调查显示,有五分之一的独生子女表示在婚后5年
内“要事业不要孩子”。根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平均一个劳动人口就要
赡养一个退休人员。在“421”家庭里,养老负担只会更重。如果独生子女夫
妇的下一代还是独生子女,那么第三代就要面对1对年轻夫妻赡养12位老人
的局面。就算金钱上能应付,精力上也难以支撑。

第二章 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研
究方法
本章要求
一、教学要求
1.掌握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2.了解社会学史上影响较大的理论家及其基本观点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社会学的基本理论
1.西方社会学
2.中国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社会学研究方法
1.社会调查及社会调查的方法体系
2.社会调查的基本程序
3.社会调查的基本方式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掌握社会学的的主要研究方法
2.了解中外主要社会学家及其基本观点
难点:
掌握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社会学的基本理论
从孔德创立社会学至今,西方社会学的发
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 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末为初创阶段,其代表人
物是孔德、斯宾塞和马克思;
2.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为社会学的形成阶段,
主要代表人物是迪而凯姆和韦伯;
3. 20世纪40年代至今为当代社会学发展阶段陆续
出现的主要理论流派有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冲
突理论、交换理论和符号互动论等。
孔德
• 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 孔德在1838年出版的
《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孔德第一次使用
了“社会学”这一概念,并仿照自然科学
把社会学分成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
个部分。
• 人类智慧发展三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
学阶段和科学阶段。与此对应的社会发展
阶段:军事社会、法律社会和工业社会。
• 社会学研究的实证方法。
补充
• 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被西方社会学界公认
为社会学的创始人。在1838年出版《实证哲学教程》第4
卷时孔德第一次使用了“社会学”这一概念。孔德的社会
学主张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 第一、孔德第一个把社会学作为一门关于人类社会的科学。
• 第二、孔德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方法。孔德认为:
“社会学”就是“关于社会现象根本法则的实证研究”。
所谓实证研究,孔德认为有四种方法:(1)观察的方法。
(2)实验的方法。(3)比较的方法。(4)历史的方法。
• 第三、孔德试图把社会学理论系统化。他认为社会学理论
体系可分为两个部分,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另外,
孔德把人类智慧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神学阶段、形而
上学阶段和实证阶段。与此相应,人类社会也经历了三个
阶段,即军事阶段、过渡阶段和工业阶段。
斯宾塞
• 斯宾塞于1877年发表的三卷本《社会学原
理》,是一部全面系统的社会学巨著,规
定了社会学的内容。他在对社会与生物有
机体进行类比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进化
理论和社会有机理论。
补充
• 在社会有机论中,斯宾塞认为,社会就像生物有机体一样,
有三个系统。营养(生产)系统,负责必需产品的生产;
循环(分配)系统,负责社会各个部分在分工基础上的联
系;神经(调节)系统,保证各个部分服从社会整体。其
中,营养的功能由劳动阶级担负,分配功能由商人担负,
调节功能则由工业资本家担负,这三者相互配合,缺一不
可。
• 在社会进化论中,斯宾塞认为,社会进化是不可抗拒的。
因此他级反对国家队社会生活的干预,也反对社会革命,
认为革命会破坏进化自身的规律。他认为社会上人与人之
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必然要进行“生存
竞争”,竞争的结果就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马克思
• 马克思与孔德一样也寻求对发生在工业革
命时代的社会变革做出解释,但其思想与
孔德的思想截然相反。其研究的中心是经
济问题,并把经济问题与社会制度联系在
一起来加以思考,所以他的著作总是富有
社会学的洞察力。
• 用辩证唯物史观来揭示社会运行的规律;
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物化生产与异化的
关系。
补充
• 马克思认为社会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人拥有生产工具和
财富,另一部分人却没有,这导致了阶级冲突。所有的历
史都是由阶级斗争构成。
• 马克思的观点被称作辩证唯物主义,他认为世界并非静止
的结构构成,而是流动中的过程,是正在形成而非已经存
在。每一种经济形态都会达到饱和状态,同时其内部矛盾
将导致其灭亡。新的社会秩序开始取代旧的社会秩序并汲
取其精华。
• 意识形态、宗教、家庭结构、教育以及政府构成了社会的
上层建筑,这一上层建筑取决于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
础由劳动生产方式和阶级结构构成。
迪尔凯姆
• 迪尔凯姆,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和社会活动
家,西方社会学界称他为“第一个为社会
学确定了具体的研究范围和特定的研究方
法的人”。他把孔德关于社会学体系的思
想加以详细的规定,明确地界定了社会学
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其代表著作有《社会
分工论》、《社会学方法论》、《宗教生
活的基本方式》、《自杀论》。其中《自
杀论》的影响最大。
补充
•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主要著作有《社会
分工论》(1893)、《自杀论》(1897)、《社会学方法
论》(1895)等。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主要有四个方面:
• 第一,社会事实论。他认为“社会事实”是社会学研究的
对象,它是一种个人外部的存在,是决定个人行为而不以
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他所强调的基本方法
论原则是,用社会事实来说明社会事实。
• 第二,社会团结论。迪尔凯姆把社会团结分为两种不同性
质的类型,一种是机械团结,另一种是有机团结。
• 第三,宗教论。迪尔凯姆认为宗教是使个人产生恪守社会
要求的道德责任感的力量之一。
• 第四,给予社会学以具体的研究范围和特定的研究方法。
他第一个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放在社会学的框架中进行分
析。
韦伯
• 伯与迪尔凯姆一道被公认为西方现代社会
学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是1904年完成的
《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
1. 理解社会学——理解社会行动的科学
2. 宗教社会学——《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
3. 科层制理论——三种权威;科层制
补充
• 第一,理解社会学。他把社会学定义为理解社会行动的科
学,即要通过理解社会行动的过程与结果,对社会行动作
出因果解释,因此他把社会学称为“理解社会学”。按照
韦伯的理解,所谓社会行动,是指行动者以他主观认定的
意义而与他人的行为发生联系的行为。它必须具备两个条
件,一是行动者个人赋予其行动以意义,即行动者个人采
取行动的动机;二是行动者所采取的行动须和他人的行动
发生联系。他把社会行动区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与目
标相连的合理的行动;第二种是与价值观相连的合理的行
动;第三种是由现实的感情冲动而引起的情感行动;第四
种是与习俗相连的传统行动。在他看来,只有前两种行动
才包含行动者明确的主观意义,因而才是真正意义的社会
行动。
补充
• 第二,政治社会学。韦伯对统治的合法形式进行了深刻的
研究。他把它们称之为“权威”,并认为权威可分为三种
类型:一是传统权威,即靠被领导者对传统和世袭的崇拜
而维系的统治。二是魅力权威,即靠领导人的人格魅力而
维系的统治。三是法理权威,即根据所制定的规则的合法
性而维系的统治。韦伯认为,法理权威是最符合世界的合
理化趋势的,因而它成了现代西方社会最普遍的一种统治
形式。这种权威有特定的组织结构,韦伯称之为“科层制”
(或官僚制),即一种协调许多个体的工作去完成大规模
任务的组织。科层制的主要特点是:权力分层,职务分等;
因事设职,专职专人;量才用人,按绩晋升;规章成文,
按章办事;公文往来,言行有据。
结构功能主义
• 结构功能主义诞生于美国哈佛大学,其主要代
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和他的学生默顿。
1937年出版的《社会行动的结构》是美国社会
学中芝加哥学派衰落、结构功能主义崛起的标
志。
• 这一流派从宏观的角度把整个人类社会作为一
个整体来看待,这一流派最基本的两个概念是
结构和功能。
– 社会结构,即社会组织机构对社会整体的影响。
– 帕森斯认为,对于社会来说,维持其内部各子系统
之间的平衡是至关重要的。
补充
• 帕森斯,其社会学理论主要包括:
• 第一,社会行动论。人们的社会行动包括四个结构要素,
即行动者、目的、情境、规范。社会行动体系包括有机行
为体系、人格体系,社会体系、文化体系四个亚系统。人
的社会行动要受到有机体、人格、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
的影响。
• 第二,一般系统理论。他认为,一般行动系统具有四个基
本的功能要求:适应功能、目标获得功能、整合功能、潜
在模式维持功能。
• 第三,均衡论。在一般情况下,系统总是趋于稳定与均衡
状态的,一旦发生反常现象,原有的均衡被破坏,社会系
统就会通过反馈机制进行自我调节,自发地返回均衡。
补充
• 默顿的社会学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中层理论。他主张建立一个介于宏观理论
与纯粹经验研究两者之间的“中层理论”。
• 第二,均衡功能论。默顿认为,并不是所有的社
会单位都对体系的整合有正功能和贡献的,某些
单位可能对系统内的一部分有正功能,但同时却
对其他部分有反功能(负功能);同样,某些功
能是明显的和有意安排出来的,但某些功能则可
能是潜在的或在无意中产生的,前者称为“显功
能”,后者称为“潜功能”。
冲突理论
• 冲突理论解释社会现象的主要概念是“冲突”,
美国社会学家科赛和德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为
主要代表人物。
• 冲突论认为,人们因有限的资源、权力和声望
而发生的斗争是永恒的社会现象,也是社会变
迁的主要源泉。构成社会的各部分不是作为整
体一部分而平稳运行的,而是互相冲突的。
• 主要著作有达伦多夫的《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
级矛盾》、科赛的《冲突的社会功能》。
• 冲突理论率先打破了功能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揭示了社会冲突的作用,其中社会安全阀理论、
冲突调节理论等在今天的中国社会都有较强的
应用价值。
补充
• 这一理论认为:冲突是每一个社会都无法
避免的,是社会生活的普遍现象;权力分
配和社会报酬分配的不均是冲突产生的根
据;冲突对社会的作用不仅具有破坏性的
一面,而且还具有建设性的一面。
交换理论
• 交换理论是在对帕森斯理论的批判中崛起的另
一个流派。其代表人物有霍曼斯和布劳。
• 交换理论反对结构功能主义那种抹煞人的个性、
只把人当作社会制度或社会结构制约下的角色
的观点,坚持从人的行为本身来理解人、从人
际互动中最基本的形式——交换来发现形成社
会结构的最初动因。
• 这种交换在乔治.霍曼斯那里主要是指直接的、
非制度化的交换关系,而在彼德.布劳那里则
扩展为宏观的制度化的交换网络。
符号互动论
• 符号互动论在美国的社会学家乔治.米德那里形成了比较完整、
系统的理论体系,其基本研究单位是互动着的个人。但“符号
互动论”这个名称被正式提出并被发展成为一个相当规模的理
论流派,是在20世纪60年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布鲁默和戈夫
曼。
• 他们认为,人类的行动主要是根据自身对外在事物所赋予的意
义,这种意义就产生于人们的互动之中。符号互动论使我们注
意到人际交往的细节,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细节体会其他人的言
行。
• 语言使我们成为具有自我意识的人,意识到我们的个体性,能
够象别人观察我们那样从外部认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最重
要的元素是符号,用来代表另外一种东西的某种东西;非语言
手势或者交流方式也是符号。人类在互动中依赖共享的符号和
理解。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满符号的世界中,因此人类个体之间
所有的交往在本质上都是符号的交换。
补充
哈里特.马蒂诺
• 哈里特.马蒂诺(1802-1876),于1838年写
出第一本关于社会研究方法的著作《如何
观察礼仪与道德》,还对欧洲与美国的分
层进行了比较研究。她还是一位积极的女
权主义捍卫者,她指出了西方女性与美国
黑奴地位上的相似之处,并呼吁赋予所有
人公平与自由。
其它理论
• 批评理论——源自对20世纪社会学理论尤其
是马克思主义的不满。
• 女权主义——仔细研究了女性的社会角色和
经验,揭示了女性对社会的贡献以及维系
性别不平等的社会结构。
• 后现代主义——对科学以及客观性原则很不
信任。
中国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 社会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
五个时期:
• 第一,传入时期(1891~1911)。在中国最早讲解社会学的应算
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自办的长兴学舍开设“群学”课程。1903
年严复也使用了群学一词翻译了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一书,
即《群学肄言》。
• 第二,成长时期(1912~1927)。期间先后有十几所大学设立了
社会学系。西方社会学理论本土化并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
体系,这段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有孙本文、潘光旦、吴文藻等。
• 第三,建设时期(1928~1951)。学者们的研究以人口问题、农
村问题为主,基本手段是进行实地社会调查。主要代表人物有
陈达、李景汉、晏阳初、梁漱溟、费孝通等。
• 第四,中断时期(1952~1978)。全国解放后,1951~1953年政
府对高等教育及其体制进行改革。受苏联影响,社会学系和社
会学课程被取消了。
• 第五,恢复时期(1979年至今)。1979年3月,在邓小平同志的
大力扶持下,费孝通、雷洁琼等老一辈学者组织成立了“中国
社会学研究会”,标志着中国社会学的恢复重建。
孙本文
• 孙本文结合中国实际初步建立了他的社会学理
论体系,他著述的《社会学原理》一书从1935
年问世至解放前共发行了11版,成为当时最有
影响的大学教材。
• 他是我国最早阐述文化学派理论的社会学家,
治学偏重于文化和社会心理分析。还对当时的
社会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索,搜集了大
量的资料,出版了四大本的《现代中国社会问
题》,包括家庭问题、人口问题、农村问题、
劳资问题,在中国社会学的经验研究上做出了
重要的贡献。
潘光旦
• 潘光旦是我国优生学权威和生物社会学派
的先驱,研究重点在优生学以及中国社会
思想和制度史。
• 对人的研究成为他治学的核心(人的生物
性、人的社会性、人文精神),在中国社
会学史上可谓独树一帜。
吴文藻
• 吴文藻采取社会学的“参与观察法”出产
了一批实地社区研究成果。
• 他主张建立比较社会学,应用比较方法对
各地现存的社区做系统、精密观察。
• 他本人则从功能学派的眼光和从制度入手
考察现代社区和现代文化。
梁漱溟
• 梁漱溟在山东邹县创办了乡村建设研究院,主
编《村治月刊》。三十年代初发表《中国民族
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和《乡村建设理论》。
• 从文化的角度观察,梁漱溟认为中国近代以来
所产生的社会问题,从根本上看,是西方文化
的侵入,中国文化结构性失调产生的危机。
• 他主张复兴儒家精神,并以乡村建设来使民族
复兴。
晏阳初
• 晏阳初则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乡村建设的重要性。
他认为中国社会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国人的
“愚、贫、弱、私”,这需要从教育上解决问题。
所以他主张发展平民教育,用三大方式四大教育
(三大方式:学校的、社会的、家庭的;四大教育:
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来
解除愚贫弱私四大问题。
• 在文化上,晏阳初基本上不赞成梁漱溟的儒家复兴
主义,他认为要救中国人的心灵,只有耶稣基督精
神才行。所以,他倡导的平民教育运动,是用西方
文明中的主体思想基督教思想来改良改造中国人心
灵的运动。
费孝通
• 费孝通是中国最著名的社会学家之一。1938年,
费孝通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开弦弓:一个中
国农村中的农民生活》,翌年在伦敦出版(中
译本1986年出版,改名为《江村经济》)。
• 从30年代直到现在(其间中断了20年),他从
事学术活动近70年,研究领域涉及社会学、人
类学、民族学等众多领域,著作最为浩繁,成
就最大。著名著作有《江村经济》、《禄村农
田》、《生育制度》、《乡土中国》、《乡土
重建》等。
社会调查
• 社会调查是人们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有
目的有计划地运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收
集有关调查对象的信息资料,并作出描述、
解释和对策等的社会认识活动。
• 近代社会调查是随统计学的发展而产生,
发源于英国。我国的社会调查最早的是
1914——1915年北京社会实进会举办的“洋
车夫生活状况调查”。建国后我国进行过
广泛的民族调查和5次全国人口普查。
社会调查的方法体系
• 社会调查的方法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社
会调查的方法论、基本方法和各种具体方
法与技术。
社会调查的基本程序(一)
• 任何一项社会调查都会经历准备阶段、调
查阶段和总结阶段三个阶段。这是进行社
会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 社会调查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选择课
题并提出假设、设计调查方案
社会调查的基本程序(二)
• 调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调查设计的要
求做好资料的收集工作。它是整个研究中
最繁忙的阶段。
• 在选好的调查对象和调查范围内、运用一
定的方式方法。
• 实地调查阶段所采用的方式有个案调查、
普遍调查、抽样调查、普查等;具体方法
有观察、访谈、电话访问、通信、集中座
谈、填答问卷等。
社会调查的基本程序(三)
• 总结阶段是将调查阶段所收集的资料进行
整理、分析,然后从中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社会调查的基本方式
1. 普遍调查,也叫全面调查,简称普查。是指
在较大范围内对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全部单位
进行逐一不漏的调查。
2. 抽样调查,就是按照随机原则从调查总体中
抽取一定数量的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
以对样本调查的结果来推断总体一般情况的
调查方法。
3. 典型调查是一种选择调查,就是从调查对象
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位作为典型,并通过
对典型的调查来认识同类社会现象的本质及
其发展规律的方法。
4. 个案调查,又称个别调查,是指为解决某一
具体问题对特定个别对象进行的调查。
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的方法
1. 文献法:所谓文献,就是用文字、图像、符
号、声音等载体储存起来的资料。利用上述
载体获取资料的方法称之为文献法。
2. 访谈法,就是访问者以口头交谈等方式直接
向被问者了解社会情况或探讨社会问题的调
查方法。
3. 观察法,就是观察者根据研究课题、有目的
地用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直接或间接地
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以取得有关资料的方
法。
4. 问卷法:通过填写问卷来收集资料的方法就
被称为问卷法。
社会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
• 资料整理分析是提供社会调查研究成果的
重要阶段。
• 整理资料就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运用
科学的方法,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审
核、检验、分类、汇编等初步加工,使之
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
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工作过程。
思考题
一、 名词解释
1、抽样调查
2、问卷法
3、观察法
4、冲突理论
二、简答与论述题
1. 孔德社会学的基本观点。
2. 韦伯社会学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3. 试述结构功能主义的基本观点。
4. 符号互动论对我们观察和认识社会有哪些启示?
5. 了解孙本文、吴文藻、晏阳初等人对中国社会学发展
的贡献。
6. 试述费孝通对中国社会学发展的主要贡献。
7. 社会调查的基本程序。
第三章 社会文化
本章要求
• 教学要求
– 了解文化的一般概念
– 掌握文化的基本特点
– 理解文化的功能
• 重点:
– 掌握文化的特点和功能
– 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 难点:
– 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文化的含义
• 普芬多夫:文化是社会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东西和有赖于
人和社会生活而存在的东西的总和。
• 泰勒: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
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和作为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后
天学习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与习惯。
• 梁漱溟: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样法,把人类生活的样法分
为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三大部分。
• 蔡元培:文化是人生发展的状况。
• 梁启超: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之共业
者。
•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人类社会通过学习获
得的无形的方面,如信仰、观念、道德、价值,也包括
有形的方面,如实物、符号与技术等。
补充
• 对文化的概念,虽然有不同的理解,但实
际的文化研究内容大同小异,主要研究的
是人们的价值观念、知识、信仰、道德、
规范、习俗等精神领域里的东西。
文化与文明的关系(补充)
• 文化与文明这两个概念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它们的联系主要体现在,文化是文明的基础
,文明的进步有赖于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
又必然促进文明的进步。它们的区别主要是:
第一,文化现象是同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而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时才出现的。
可以说文明是较高阶段的文化。第二,文明是
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它代表进步,不代表落
后与反动,而文化则不是这样。文化有主流文
化与支流文化,进步文化的反动文化之分。
文化的特性
• 复合性
• 象征性
• 传递性
• 变迁性
• 共享性
文化的区分(1)
从文化的形态上分
• 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
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
• 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指制度、规
范、观念等。
文化的区分(2)
根据文化在整个文化系统中的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分
• 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
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 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
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民族亚文
化、职业亚文化、越轨亚文化。)
• 主文化和亚文化的区分不是绝对的;对于主
文化和亚文化的性质或是非曲直,只能具体
情况具体分析。
文化的区分(3)
• 主文化:指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对现存
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 反文化: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
现存文化的抵制和对抗。(反文化不一定
都是坏的东西,反文化的性质取决于它所
反对的是什么样的文化。)
文化的区分(4)
• 评比性文化: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
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
• 非评比性文化:也称中性文化,是指在文
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
化。
文化构成
• 文化构成主要涉及到文化特质、文化丛与
文化模式三个层次;
• 文化的结构是指文化所结成的系统、体系
所表现出的不同层次。
– 文化特质是指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最小单位。
– 文化特质丛也称为文化丛,是指因功能上相互
联系而组合而成的一组文化特质。
– 文化模式是指互相有关联的文化特质和文化特
质丛的构成方式及其稳定特征。
《菊花与刀》
• 本书是解析日本民族精神、文
化和日本人性格的名作。1944
年本书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应
美国政府之邀,对日本文化进
行研究以便为制定对日政策提
供帮助和科学依据。1946 年,
作者将研究成果整理成书出版,
便是这本《菊花与刀》。本书
出版后在日本和世界引起广泛
关注,被视为研究日本最有见
地的作品,被公认为了解日本
的必读书。
恬淡静美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凶狠决绝的“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 美国学者
鲁思·本尼迪克特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
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由
此人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
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 文本从日本人生活方式和典型事件人手,于生动的叙
述中进行有力论析,语言富有智慧和幽默感。读之既启人深思,又引人入胜,是了解日本
民族绕不过的经典读本。
1944年,二战中的日本败局已定,美国急于制定战后对日政策。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
特受华府委托潜心研究日本,《菊与刀》就是这一研究成果:一个作为文化问题的战争
军事问题报告。其研究意见不仅为美国军事外交决策所采纳,也被日本本土称之为现代
日本学的鼻祖,是文化人类学者研究日本的经典性著作。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象征。菊花呈现柔美,莫不让人想起《枕草子》
所展现的日本传统生活之美,以及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温雅哀婉之美。刀则诉诸暴力,
最容易让人想起的莫过于举刀剖腹的日本武士。菊与刀,一如樱花与武士。本尼迪克特
选择这两个内涵迥异的意象,意在象征日本国民的矛盾人格或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正如
作者所概括的:“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
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
又懦怯;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
日本民族是一个具有狂热精神信仰的民族,相信精神胜于物质的力量。早在上世纪30年代,前
陆军大臣、军国主义者荒木大将透过《告日本国民书》,宣扬日本的“真心使命”,在于“弘扬皇
道于四海,力量悬殊不足忧,吾等何惧于物质!”日本的战术手册上也有这样的传统口号:“以吾
等之训练对抗敌军数量之优势,以吾等之血肉对抗敌军之钢铁。”二战期间,他们的空军“神风特
攻队”,甚至以自杀的方式攻击美国军舰。这表明军人对天皇陛下的效忠。天皇和日本是分不开的,
天皇是日本国民的最高象征,是国民宗教生活的中心,也是超宗教的信仰对象。
并不像美国那样重视自由平等,日本社会强调的是等级秩序,这是两国不同的生活准则。使用
不同的敬语,鞠躬和跪拜,这是我们十分熟悉的日本日常生活礼节。即使家庭生活中,也必须遵守
以性别、辈分及长嗣继承为基础的等级制。在政治、宗教、军队、产业等各个领域,日本都有十分
周全的等级制度安排。各层各级各司其职权,逾越则必遭惩罚。此所谓“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这种渗透在普遍生活中的道德伦理观,是真正的“日本制造”。日本向外输出战争,目的也是为了
建立国际等级新秩序,只不过他们设想位居等级高端的应是日本人。
作者透过恩、情义、名誉等关键词描绘了日本人的德行规范,同时描绘了一个由洗澡、睡眠、
吃饭、恋情、酗酒等组成的人情世界,最后指出日本人的道德困境。其结论是,日本文化是不同于
欧美“罪感文化”的“耻感文化”:他们以知耻为德行之本,依靠外部的强制力来做善行。这种文
化的极端表现,就是日本流行的自杀现象和战争输出。日本人以适当的自杀行为来洗刷污名从而赢
得令名,这让我们再一次想起武士切腹。而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其深层动因依然是名誉,日本人迫
切要求在世界上赢得“尊重”。
《菊与刀》自1946年出版以来已成了研究日本民族性的经典著作。尽管本书的写作属于委托
研究,作者也并没到过日本,但她把战时被拘于美国的日本人作为调查对象,同时大量参阅书刊和
日本文学及电影,笔触探入日本人生活方式的诸多层面,追问了日本何以成为日本民族。该书自商
务印书馆1986年首次翻译出版,多次重印,这次华文出版社推出的系插图典藏本。该版的好处是,
百余幅历代日本经典绘画,不仅可以让人略知日本绘画发展历程,还可为书中的某些论断寻找感性
论证。
世博会徽
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
“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
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
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会徽图案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
拥而乐,表现了家庭的和睦。在广义上又可
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
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
念。
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增
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
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
造激情。
世博会吉祥物—海宝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名字叫“海宝
(HAIBAO)”,意即“四海之宝”。“海宝”的名字朗朗
上口,也和他身体的色彩呼应,符合中国民俗的吉祥称谓
原则。“海宝”的名字与吉祥物的形象密不可分,寓意吉
祥。
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
在国际大型活动吉祥物设计中率先使用文字作为吉祥物设计的创意,是一次创新。
头发:像翻卷的海浪,显得活泼有个性,点明了吉祥物出生地的区域特征和生命来源。
脸部:卡通化的简约表情,友好而充满自信。
眼睛:大大、圆圆的眼睛,对未来城市充满期待。
蓝色:充满包容性、想象力,象征充满发展希望和潜力的中国。
身体:圆润的身体,展示着和谐生活的美好感受,可爱而俏皮。
拳头:翘起拇指,是对全世界朋友的赞许和欢迎。
大脚:稳固地站立在地面上,成为热情张开的双臂的有力支撑,预示中国有能力、有决心办
好世博会。
“人”字互相支撑的结构也揭示了美好生活要靠你我共创的理念。只有全世界的“人”相互
支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这样的城市才会让生活更加美好。
“人”字创意造型依靠上海世博会的传播平台,必将成为中国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符号和文化
标志。
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
独特造型:
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
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
化的精神与气质。中国馆区由国家馆、各省区市
联合馆等组成,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
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
体——东方之冠。
展示主线:
中国馆将呈现中国在城市化
发展过程中作出的努力、取得的
成就、未来所面对的挑战,它不
仅是国家精神和中国理念的集中
体现之地,也是上海世博会主题
演绎的主要展示区和重要载体。
中国国家馆将展示主题设定
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并从“自强不息”、“厚德载
物”、“师法自然”、“和而不
同”4个分项来演绎中国城市发
展实践的独特内涵,馆内丰富的
展示手段 ,将全面、立体地展示
全国各地、各民族多彩多姿的文
化、各具特色的文明和最新的发
展成就,从而让世界人民更加全
面深入地了解中国。
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的主体既是汉字“心”、也是英文字母“V”、
又是嘴衔橄榄枝飞翔的和平鸽构成。与世博会会徽“世”异曲同工,在呈现中
国文化个性的同时,表达了志愿者的用“心”和热“心”。
“V”是英文“Volunteer”的首字母,阐述了标志所代表的群体,赋予其清晰的含
义;飞翔的和平鸽代表上海,也象征和平友爱,橄榄枝则寓意可持续发展和希
望,传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
彩虹般的色彩,迎风飘舞的彩带,是上海热情的召唤。我们相信,2010年,在
志愿者的协助下,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将融洽地聚集在同一片天空下!
主口号:
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
世博会是世界各国展示其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成就和发展前景的盛会,参观者眼前就好
像一个浓缩的世界,这个世界将因为有志愿者的陪伴而更精彩!
副口号:
志在,愿在,我在
“志”,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向;“愿”,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心
愿;“我”,则是用自己的奉献,让这些志向和心愿得以达成的志愿者。
2010,心在一起
2010这一年,世界属于上海,2010这一年,上海属于世界,2010,我们心灵相通,心手相
连,一起在上海见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如何实现。
城市有我更可爱
围绕着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未来的美好,志愿者是其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线,志愿者
的无私、热情、友善以及好客,都会让上海这座城市展现更多的可爱一面。
文化的功能
•
•
•
•
文化是社会或者民族区分的标志。
文化使社会的规范系统化。
文化是社会整合的基础。
文化塑造社会的人。
文化的多元化
• 文化的多元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人
口的总体总是由不同的文化、种族和语言
背景的许多群体组成的,文化的多元化成
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文化进化论
• 文化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文化是不断地由
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地,各地区、各
民族地文化发展大致经历或将经历相同的
过程。
文化相对论
• 文化相对论认为,文化的价值是多元的,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与其特殊的环境相适应
的,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
• 文化冲突指不同文化的性质、特征、功能和力
量释放过程中由于差异而引起的互相冲撞和对
抗的状态。
• 大体有以下几种:区域性文化冲突、集团性文
化冲突、阶级性文化冲突、民族性文化冲突和
时代性文化冲突。
• 文化的融合,总体说来,是异质文化之间相互
接触、彼此交流、不断创新和融会贯通的过程。
• 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文化发展过程中两个辩
证统一的矛盾方面。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是
人类文化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源泉和直接动力。
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的关系
• 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文化发展过程中两
个辩证统一的矛盾方面。它们既对立,又
统一,是人类文化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源泉
和直接动力。
• 文化冲突是必然的。
• 文化融合才是文化发展和演进的主流。
文化融合的方式和途径
• 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 文化适应和外来文化本土化
• 文化的转型
文化融合(补充)
• 文化融合是指不同文化在相互接触和相互接受影响
以后所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
• 一般来说,任何文化都是一种文化的融合,因为任
何文化都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 在文化融合过程中有一种“同化”现象。文化中的
同化现象一般并不是指整个民族的被同化,而是指
某一个体或群体从一种文化融进另一种文化之中的
变化过程和变化结果。如中国人移民至美国。同化
的过程在较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在文化之间的差异很大的情况下,同化就十分艰
难。移民自身一般不会被同化,通常只是他们的子
女或再下一代子女才会被同化。
文化冲突(补充)
• 文化冲突是指不同文化在相互接触和影响过程中,原有
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所发生的矛盾与对抗。当中国实行
改革开放政策以后,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西方文化
中不少东西与中国原有文化存在很大差别甚至格格不入
,例如,金钱至上与道义至上,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竞争与谦让等等,这些互相对立的观念在接触中必然会
发生撞击与冲突,并在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上反映出来。
• 文化冲突的结果大体上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导致对
外来文化的彻底拒绝。另一种是导致“适应”。如20世
纪80年代西方的迪斯科舞、摇滚乐传进中国后就曾发生
从反对到接受的变化。
• 文化冲突的最激烈的形式是战争。
传统中国文化的特点
•
•
•
•
•
•
(1)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2)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
(3)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族集体主义文化。
(4)尊君重民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
(5)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
(6)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
• 主要是在儒家思想中得到最集中的体现。
具体地说,就是儒家的以“仁”为中心的
道德体系和以“礼”为中心的教化体系。
中国国民性的基本面貌(补)
• 大致可以概括以下8个特点:(1)因循守
旧;(2)要面子,重形式;(3)伦理至
上,恪守道德;(4)知足常乐,安于命运
;(5)调和妥协,中庸之道;(6)重人
情,讲宽容;(7)重家庭(家族)关系;
(8)崇拜权力,惧怕权威。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补)
•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总体上可以概括为十大特色:
•
(一)勤劳智慧,奋发有为;(二)爱国爱家,仁政恤民;(三)勇于创造,革
故鼎新;(四)廉洁奉公,为民请命;(五)轻利重义,舍生取义;(六)自强不息
,艰苦奋斗;(七)尚贤选能,注重文事;(八)敬老慈幼,尊师重教;(九)诚信
谦和,敬业乐群;(十)胸怀博大,协和万邦。从整体上理解和宏观上把握,中国传
统文化的十大特色则又可归结为以下五个方面:
•
(一)注重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二)推
崇仁爱原则,倡扬厚德载物和人际和谐;(三)重视人生值,强调个人在家庭人伦以
及社会关系中的义务;(四)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五)重视修养践履,
强调道德主体的能动作用。
中西文化背景下的人格维度(补)
中国人与西方人不同,这是大家都有的感觉。但中国人和西方人究竟有何不同?我们可以从西方的传教士
、外交官、记者们关于中国的著作中,看到他们对中国人的描述;也可以从中国人写的书中看到对西方人
的描述。但这些描述,大多是感性的, 与个人的直接经验有关。今天发表的这组文章,则是中国心理学
家运用科学方法,对中国人的人格维度进行的探索,以及与西方人进行的比较,它会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
中国人与西方人究竟有何不同。
面对同样的情境中国人,西方人各自如是说-1、 在选择配偶时, 中国人说:他这人心眼儿好! 西方人说:他令我眼前一亮!
分析中西的“描述人格维度“表的第一项,可以发现中国人重个人品质,西方人重外在表现。一说“这个人
“,西方人首先想到的是“这个人“的外在表现:是否有活力?是否热情?是否健谈?……而中国人是从
“这个人“的内在修养和道德品质来 看,价值判断、道德判断是描述人的前提。中国人关心的是该人“
是好人还是坏人“,“是小人还是君子“,外表印象并不很重要。这一点在中国人的交友、择偶方面表现
很明显,在选拔人才时也强调德才兼备,“德“是放在首位的。
应用:如果你和西方人打交道,应该明了西方人很注重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外向开朗有活力的形象往往能
给对方以好印象。在与人交往,比如做生意时,这样的印象往往可以使事儿好办得多。而西方人如果要想
和中国人交上朋友,“日久见人心“便显得很重要。中国人要看你的优秀品质,外表的虚话中国人不信!
2、 在人际交往中: 中国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西方人说:他到哪儿,哪儿就有笑声,我们都喜欢他。
把西方“人格维度表“的第二项和中国大学生“人格维度表“的第四项对比一下,可以发现西方的人际交往特点
是直接指向他人的,是较留于表面的浅层次的东西,比如令人愉快,有感染力等。 而中国年轻人的人际交往特点是
直接指向个人品质的,是内在的东西,如善良宽厚,好心肠、和善等。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人生活比较封闭,人际
交往圈子小,所以非常注重选择交往对象的品质。西方人爱开鸡尾酒会,一大群人凑一块儿,打打哈哈,聊 聊天气。
而中国人则讲究三五好友,一杯清茶,推心置腹地深入交流。正因为两种人际观念不同,所以常会听说一些中国留
学生到国外时常显得很孤僻,不合群,他们总想和人品好的人做朋友,而不习惯于和周围人泛泛的交往。
应用:现在中国年轻人人际交流的圈子不断扩大,如果只重视内在的东西,而不注重表面形式的话,人际交往也
会产生困难。在人际交往中不但要看对方的内心,表面浅层次的东西也不可忽视。这对年轻学生来说,是走向社会
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修炼内容。
3、做事风格 中国人说:重要的是沉稳干练。西方人说:关键是公正,不然你越能干,问题越大。
两个人格维度表还反映出了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做事风格。中国人讲究人要“沉稳干练“,“恒心“、“毅力
“,这些都是事业成功必不可少的要素。西方人则十分看重“公正“、“公平“。
这并不是说中国人就不讲“公平“、“公正“,只不过中国人的“公正“会随具体情境和人而变化。同样做一件
事情,中国人与朋友合作和与陌生人合作,其“公正“的尺度是不一样的。如果是和朋友一起做,那么在利益分配、
分工等问题上,中 国人会寻求一种大家都较能接受的公正,这是根据“我“与朋友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来权衡的一
种公正,而在与陌生人共事时,此时的“公正“就与彼时的“公正“不一样了。也就是说,中国人“自己人“的观
念很重,人与人之间亲疏关系不同,做事原则和方法也就不同。
西方人的“公平“、“公正“则是铁定的,很少随情境人情变化。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在碰到利益问题时显得那
么冷冰冰,不近人情的原因。无论你抬出什么友情,亲情,他们都会对你耸耸肩说:“对不起,一切按规定办!“
应用:与西方人打交道时,不要指望着凭你与他的私人关系得什么便利。
1.西方学者研究中得出的
“描述人格的维度“
①外向,有活力,热情
2.中国(大陆)大学生的
“描述人格的维度“
3.中国(台湾)大学生的
“描述人格的维度“
①势力浮夸(卖弄、炫耀、
贪心)
②愉快,利他,有感染力
③公正,克制,拘谨
④神经质,消极情绪,神
经过敏
①势力浮夸
②沉稳干练-迷糊懦弱
②外向开朗-内向拘谨(乐
观、活泼、健谈)
③沉稳干练-迷糊懦弱(恒
心、毅力、沉稳)
③善良宽厚
④外向开朗-内向拘谨
⑤暴躁固执
⑤直率、创造性、思路开
阔、文雅
④善良宽厚(友爱、好心肠、
和善)
⑤暴躁固执(急躁、暴躁、
刚烈)
什么叫人格维度
人有成千上万个特点。如有的人非常健谈,喜欢与人交往,而有的人却把独处视为
最佳的享受。把人这些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特点集中起来,将其中最为相近的一些特
点归纳在一起,用几个简单的方面来概括所有的人格特点,在心理学研究上,便被称作
人格维度。
中国的传统文化
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 第一,现代化进程有赖于传统文化的变革。
• 第二,改革与现代化进程不能与传统文化
发生严重对立。
• 第三,我国的现代化一定具有中华民族文
化特色的现代化。
当代中国文化的走向
• 1、文化随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而发展
• 2、文化随多元化的社会存在方式而发展。
• 3、文化随民族的历史进程而发展。
图文趣解:中西文化差异(补)
• 这篇图解中西文化分别(Cultural Differences)的文章,是
一位在中国出生,在德国受教育的人做的研究。很有意思
!
细思量,您会发现不少差异都是耐人寻味的。不得不
佩服作者Liu Young的洞察力和表现力。正是留学经历开阔
了作者的视野。这大概也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留学的
原因之一吧。
不罗嗦了,大家先睹为快吧。
蓝色图画代表的西方人(Westerner)行为方式、思
维方式;
红色图画代表的是亚洲人/中国人(Asian/Chinese)
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
Opinion/意见
Way of Life/生活方式
Punctuality/准时
Contacts/人际关系
Anger/对待愤怒
Queue when Waiting/排队
Sundays on the Road/
周日的街景
Party/聚会
In the restaurant/在餐厅
Traveling/旅游
Handling of Problems/处理问题
Three meals a day/三餐
Transportation/交通工具
Elderly in day to day life/
老人的日常生活
Moods and Weather/
心情与天气
The Boss/领导
What's Trendy/时尚
The child/孩子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文化 2、文化特质 3、文化模式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文化,文化具备那些特点?
2、文化有哪些功能?
3、文化相对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4、文化的融合存在哪些途径?
4、多元化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5、中国传统文化的具备哪些主要的特点?
7、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三、论述题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理解当今世界出现的文化多元化趋势?
自测题
一、单选题
1. 下列属于评比性文化的是( )
A. 庆典方式;B. 拜访方式;C. 礼仪禁忌;D. 科学技术
正确答案:D
2. 组成文化的最小的单位是( )
A. 文化特质;B. 文化特质丛;C. 文化丛;D. 文化模式
正确答案:A
3. 古典的文化进化论主要产生于( )
A. 16世纪;B. 17世纪;C. 18世纪;D. 19世纪
正确答案:D
4. 文化发展和演进的主流应该是( )
A. 文化的冲突;B. 文化相对论;C. 文化的融合;D. 文化暴力
正确答案:C
5. 文化冲突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鲁思·本尼迪克特B. 塞缪尔·亨廷顿C. 玛格丽特·米德D. 博厄斯
正确答案:B
6. 下列不属于亚文化的是( )
A. 自然主义者B. 哥特人C. 计算机黑客D. 一夫一妻制
正确答案:D
7. 文化模式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 )
A. 鲁思·本尼迪克特B. 塞缪尔·亨廷顿C. 玛格丽特·米德D. 博厄斯
正确答案:A
8. 文化往往具有比较广泛的意义,这主要是指文化的( )
A. 象征性B. 复合性C. 传递性D. 变迁性
正确答案:A
二、多选题
1. 文化主要具备哪些特点( )
A. 象征性B. 复合性C. 传递性D. 变迁性E. 共享性
正确答案:ABCDE
2. 文化的功能主要有( )
A. 文化是社会或者民族分野的标志B. 文化使社会的规范系统化C. 文化是社会整合的基础D. 文化关乎国家
的稳定E. 文化塑造社会的人
正确答案:ABCE
3. 文化的冲突类型主要包括( )
A. 区域性文化冲突B. 集团性文化冲突C. 阶级性文化冲突D. 民族性文化冲突E. 时代性文化冲突
正确答案:ABCDE
4. 文化融合的方式主要有( )
A. 文化的交流和传播B. 文化的适应C. 外来文化的本土化D. 文化的转型E. 文化的更新
正确答案:ABCDE
5.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主要有( )
A. 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B. 重实际轻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C. 家族本位宗族集体主义文化D. 尊君重民的政
治文化E. 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
正确答案: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