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5.2.2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第2课时
《
红
楼
梦
》
《
三
国
演
义
》
《
西
游
记
》
《
水
浒
传
》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1.背景:
 追求个性解放
①明清之际统治阶级极端腐败,正统礼教遭到怀疑。
 主张平等民主
②一些先进知识分子代表新兴市民工商阶层利益,掀起
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和民主,带有早期启蒙性质
 批判专制皇权
的进步思潮。
 反对重农抑商
2.代表人物: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明代“异端”思想家李
贽
生平
★少年求学:穷困潦倒
★中年做官:正直清廉
★老年入狱:自刎而死
李贽
李贽所著《焚书》书影
李贽(1527—1602),福建泉州人,明代后期思想家。晚年辞官,
专事著述和讲学。李贽敢于对正统的儒家思想提出挑战,尖锐批判宋
明理学,反对理学家用“天理”来压制“人欲”,强调物质生活的重
要性。尤其可贵的是,他还提出了男女平等的观点。《焚书》是李贽
的主要著作之一,由于书中内容有悖于统治者提倡的伦理道德,故取
名“焚书”,表达了李贽毫无畏惧的态度。1602年,明朝廷以“敢倡
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将李贽逮捕。李贽宁死不屈,自尽于狱中。
被称为明朝“第一思想犯”。
点拨:李贽的言论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
期的要求,具有民主色彩。
李贽的言论会唤醒人们反抗权威、追求自由、
追求个性解放的意识,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打击了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对当时的政治体制
造成冲击。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明末清初,社会进入了比较剧烈的变化阶段。在这种
背景下,出现了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他
们三人是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民主启蒙色彩的思想家代表,
对专制制度和思想进行揭露和批判,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被尊称为“三先生”。
黄宗羲(1610—1695),浙江余姚人。曾参加抗清斗
争,后长期隐居。他的著作有《明夷待访录》、《明儒学
案》等。 《明夷待访录》鲜明地表达了他的民主思想,
长期列为禁书。他的思想对垂死的封建制度是个有力的冲
击,对我国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过一定的积极的
影响。
17世纪中后期,有人称它为
“另一部《人权宣言》”。
《明夷待访录》书影
黄
宗
羲
黄宗羲说: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立 “天下之法”,废“一家之法”。
重商和逐利之风盛行
1.“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观念受到挑战。
商人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这些资料说明,明清之际,“重农抑商”的
观念受到挑战,开始重视商业。人们对商业和商
人的评价出现了新动向。有的地区如徽州,人们
认为经商是谋生的最佳手段,走仕途反而不如经
商(资料1)。如黄宗羲等人认为商业和农业一样
重要(资料2)。有的学者如王夫之充分肯定商人
阶层在整个国家中的地位(资料3)。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随着商
品经济的发展,商人和商业的地位日益提高;晚
明以后,四民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明清人口增
长迅速,科举名额并未相应增加,走科举之路的
成功机会降低;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特别是商
人阶层自我意识的觉醒。
2.拜金逐利成为社会风尚。
传统价值观主张节俭,反对奢侈。而到了明清时期,出
现了新的观念。如陆楫认为,一个地方的奢侈程度和富
裕程度是成正比的;顾公燮认为,奢侈风气有助于就业,
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这种奢侈观与现代奢侈观不一样,
是生产消费经济活跃的表现。
明清时期的世俗文化
1.唐代文学上成就最大的是什么?
(诗歌)
2.宋代文学上成就最大的是什么?
(诗词)
3.元代著名的戏剧家是谁?代表作是什么?
(关汉卿《窦娥冤》)
4.明清时期文学上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四大古典文学名著)
1.古典小说异军突起。
《
红
楼
梦
》
《
西
游
记
》
《
三
国
演
义
》
《
水
浒
传
》
著作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作者
成书时间
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及特色
著作
作 成书
者 时间
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及特色
《三国
演义》
罗
元末
贯
明初
中
我国最早的一
部长篇历史小
说
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
复杂的政治与军事斗争,故事情
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施
元末
《水浒传》 耐
明初
庵
我国第一部以
农民起义为题
材的长篇小说
描写了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粱山
泊农民起义,塑造了许多逼上梁
山的英雄好汉形象,歌颂了农民
的斗争精神
吴
明朝
《西游记》 承
中期
恩
一部充满浪漫
主义气息的长
篇小说
他通过塑造孙悟空这个形象,歌
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勇于斗
争的精神
是我国古代小
说的巅峰之作
书中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
封建家族衰亡,以及贵族青年贾
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深刻
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
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
历史趋势
曹
《红楼梦》 雪 清朝
芹
明清时期小说迅速发展起
想一想
来的原因有哪些?
1.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素材;
2.市民阶层的壮大,对通俗文化的需求量增大;
3.明清时期小说的社会氛围良好;
4.印刷术的空前发达为小说传播提供条件。
2.文学作品内容的变化
明朝中后期之前,小说、戏曲的主角多是
帝王将相、官吏文人。明朝中后期,描摹世态
人情的世俗文学勃兴,商人、机户、手工工匠、
当铺老板、酒店掌柜和游民等形形色色的市井
人物,堂堂正正地登上艺术殿堂。这些作品生
动细腻地反映了城市平民阶层的人生理想和社
会心理,成为展现明清社会风貌的多彩画卷。
3.戏曲的发展
(1)背景:
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快速发
展和市镇的繁荣,带动各种服
务性行业日益兴盛,茶馆、酒
楼、戏园大大增多,使城市居
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②每逢民俗节日、民众游乐、士
绅宴集甚至社会交际,人们都
以观赏戏曲为主要娱乐形式。
清代北京的戏楼
清
代
的
戏
园
(2)京剧的形成:
①背景:清朝中后期,北京成为戏班荟萃的地力,出现
了各种地方戏百花争艳的局面。
②形成:以徽、汉两个剧种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
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一
个新剧种——京剧。
③评价:京剧集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发展出一套近乎
完美的艺术程式,发挥象征虚拟、歌舞并重的
传统,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
在小小的戏台上随心所欲地展现大千世界。
京剧又称京戏,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清时期,北京
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戏曲舞台非常活跃。乾隆末年,
四大徽班陆续进京演出。后来,湖北汉调也传入北京。十
九世纪中期,以徽、汉两个剧种为基础,并融合了昆曲、
秦腔等艺术的特点,京剧初步形成。清朝同治、光绪年间,
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了程长庚、谭鑫培等被誉为“同光
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同 光 十 三 绝
京剧四大行当
生
戏曲表演中的
男性角色(除
净、丑外)
旦
戏曲表演中
的女性角色
净
丑
俗称花脸
喜剧角色
京
剧
脸
谱
京剧脸谱有红、紫、
黑、白、蓝、绿、黄等色,
各有寓意:红色寓赤胆忠
心;紫色寓智勇刚毅;黑
色寓忠正耿直;白色寓奸
诈狠毒,蓝色寓刚强勇猛;
绿色寓侠骨义肠;黄色寓
凶狠残暴。此外,还有老红、
瓦灰、金、银等色,各有寓
意。
黑脸-----正直铁面无私(包拯、张飞)
白脸-----阴险奸诈(曹操)
(3)昆曲
4.传统节日基本定型
(1)概况:
明清时期,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定型。
(2)特征:
①各种民间节庆活动中增加了多姿多彩的娱乐性
内容,赋予了传统节日以新的生命。
②士庶男女穿梭其间,各得其乐。
(3)举例:
城隍爷出巡活动,抬神游街,万人空巷.锣鼓喧
天,路人尽情观赏舞龙、高跷、技击等娱乐活动。
明代元宵观灯图
此图描绘了明代元宵节
观灯的场面,其中有杂技、
弹奏等表演,气氛欢快。
中秋佳节图
杨柳青午画,描绘了中
秋节日的活动,展现了
清代的民俗民风。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进步思潮:批判皇权,要求个性解放、平等和民主
重商和逐利之风盛行
古典小说
《三国演义》《水浒传》
四大名著:
《西游记》《红楼梦》
京剧的形成
传统节日基本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