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貨幣政策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的貨幣政策

Chapter 13
貨幣政策的目標與執行
知道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
了解為何要有操作或中間目標
清楚中間目標的選擇標準
認識通貨膨脹目標機制
了解貨幣政策的時間不一致與時間落後問題
能比較權衡與法則政策
了解貨幣政策的傳遞機制
貨幣銀行學 Chapter 13 貨幣政策的目標與執行
13-2
貨幣政策架構與機制
一個完整的貨幣政策架構(monetary
policy framework),應包括制度性安
排(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工具、
短期目標、最終目標,以及政策制定
過程。
「制度性安排」也可稱為貨幣政策機
制(monetary policy regimes),包括目
標的選擇、設定及執行,以及達成目
標之方法或策略,本章亦會論及。
貨幣銀行學 Chapter 13 貨幣政策目標與執行
13-3
貨幣政策的可能最終目標
物價穩定
高度就業
經濟成長
利率穩定
匯率穩定
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穩定
貨幣銀行學 Chapter 13 貨幣政策目標與執行
13-4
表13-1 主要國家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法定目標
國別
貨幣政策的目標
主要法律依據
聯邦準備法、銀行法、就業
法、充分就業及均衡成長法
美國
物價穩定
充分就業
經濟成長
金融市場及金融機構穩定
長期利率穩定
英國
物價穩定
在物價穩定前題下,促進充分
就業及經濟成長
金融體系穩定
英格蘭銀行法第11條及12條,
以及英格蘭銀行、財政部及
金融監理委員會間之合作備
忘錄
物價穩定
馬斯垂克條約第105條
歐元區 在不牴觸物價穩定前提下,支
持經濟成長
加拿大
控制並維持本國貨幣對外價值 加拿大銀行法前言
促進國內經濟與全民福祉
貨幣銀行學 Chapter 13 貨幣政策目標與執行
13-5
表13-1 主要國家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法定目標(續)
國別
貨幣政策的目標
主要法律依據
日本
物價穩定
健全國內經濟發展
金融體系穩定
日本銀行法第1及2條
韓國
追求物價穩定,俾利於國內經
濟的健全發展
韓國銀行法第1條
紐西蘭 物價穩定
台灣
促進金融穩定
健全銀行業務
維護對內(物價)及對外(匯率)幣
值之穩定
在上述目標範圍內,協助經濟
之發展
貨幣銀行學 Chapter 13 貨幣政策目標與執行
紐西蘭準備銀行法第9條以及
財政部與紐西蘭準備銀行之
「政策目標協定」
中央銀行法第2條
13-6
單一、層級及雙元命令
類型
單一任務
(sole mandate)
層級任務
(hierarchical
mandate)
雙元命令
(dual mandate)
意義
國家範例
僅明訂「物價穩定」為「唯一」 紐西蘭與澳大利
目標。
亞準備銀行
將「物價穩定」與「高度就業」
列為目標,但有優先順序,物價
穩定為「首要目標」,高度就業
為「次要目標」。
歐洲中央銀行體
系 (ESCB) 、 韓
國央行及台灣央
行等。
將「物價穩定」與「高度就業」 美國聯邦準備體
列為共同目標,而無優先順序。 系及日本央行。
貨幣銀行學 Chapter 13 貨幣政策目標與執行
13-7
最終目標間的可能衝突
上述貨幣政策的六大目標,有些是彼此一致,相輔相
成,但是,短期間有時難免會相互衝突,例如:
物價穩定與高度就業的衝突
經濟成長與匯率穩定的衝突
總體經濟目標與金融目標的衝突
貨幣銀行學 Chapter 13 貨幣政策目標與執行
13-8
操作目標與中間目標
中央銀行在決定最終目標之後,便設定中間目標及操
作目標,藉由貨幣政策工具直接控制操作目標,再影
響到中間目標,進而達成最終目標。
中間目標:與最終目標關係密切的變數,藉由影響此
中間變數,達成最終目標。
操作目標:中央銀行可直接藉由政策工具控制的變數,
且與中間目標具高度相關。
貨幣銀行學 Chapter 13 貨幣政策目標與執行
13-9
圖13-1 如何達成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
貨幣銀行學 Chapter 13 貨幣政策目標與執行
13-10
數量目標與利率目標的選擇
不論中間目標或操作目標變數,都可
分為兩種型態:價格(利率)和數量(準
備金與貨幣總計數)變數。
中央銀行可選擇釘住「利率目標」或
「貨幣數量目標」,但價格與數量兩
個變數,釘住其中一個變數,另一個
變數就會變動。
貨幣銀行學 Chapter 13 貨幣政策目標與執行
13-11
釘住貨幣數量的後果
採用釘住貨幣數量目標,
將導致利率水準隨貨幣需
求的改變而波動,隱含中
央銀行放棄對利率的控制。
貨幣銀行學 Chapter 13 貨幣政策目標與執行
13-12
釘住利率的後果
採用釘住利率目標,將
導致貨幣數量波動,隱
含中央銀行放棄對貨幣
數量的控制。
貨幣銀行學 Chapter 13 貨幣政策目標與執行
13-13
釘住數量或價格(利率)目標的選擇
有一種選擇準則係以干擾來源為判斷依據,其用意旨
在抵銷外來因素的干擾,以順利達成最終
目標。
若干擾來自金融面,則釘住利率目標
若干擾來自實質面,則釘住數量目標
貨幣銀行學 Chapter 13 貨幣政策目標與執行
13-14
中間目標的選擇標準
可測性(measurability)
可控制性(controllability)
相關性(relatedness)
貨幣銀行學 Chapter 13 貨幣政策目標與執行
13-15
貨幣政策策略的三大趨勢
拆款利率為操作目標
貨幣數量作為中間目標的式微
採行通貨膨脹目標(inflation targeting, IT)機制
貨幣銀行學 Chapter 13 貨幣政策目標與執行
13-16
拆款利率為操作目標
各國放棄以準備數量為操作目標,改以拆款利率為操
作目標,主要的原因為:
快速的金融創新與金融自由化,使得貨幣數量的定
義與衡量愈加困難。
各國陸續調降存款準備率,甚至採零存款準備率政
策,使得準備金數量變得較不穩定。
金融市場快速發展,利率傳遞訊息功能提升。
貨幣銀行學 Chapter 13 貨幣政策目標與執行
13-17
表13-2 各國貨幣政策操作目標及中間目標
貨幣銀行學 Chapter 13 貨幣政策目標與執行
13-18
貨幣數量作為中間目標式微的原因
快速的金融創新與金融自由化,使得貨幣數量的定義
愈趨模糊,貨幣數量的可測性降低。
貨幣數量的可控制性降低。
貨幣數量與國內生產毛額、通貨膨脹率間之關係轉趨
薄弱。
貨幣銀行學 Chapter 13 貨幣政策目標與執行
13-19
通貨膨脹目標機制
所 謂 「 通 貨 膨 脹 目 標 機 制 」 (inflation targeting
regime),係指政府設定通貨膨脹率目標區間,甚至強
調所設定目標區間的中間點或某一點,然後透過貨幣
政策工具來達成。
IT政策期間通常為「中期」(約1~3年) 。
目標的設定者大多為央行,也可能為央行與其他政府
共同決定。
採行IT機制通常無明確的中間目標變數,而係隱涵以
「通貨膨脹預測值」作為中間目標。
貨幣銀行學 Chapter 13 貨幣政策目標與執行
13-20
圖13-4 紐西蘭、加拿大及英國的通貨膨脹率(1988Q1~2010)
貨幣銀行學 Chapter 13 貨幣政策目標與執行
13-21
二大貨幣政策機制之比較(Box13.1)
項
目
優點
缺點
貨幣目標機制
通貨膨脹目標機制
1.貨幣政策自主性較高
1.不須仰賴貨幣總計數與最
2.避免執行延誤
終目標間穩定之關係
3.明確傳達央行的政策方向 2.高透明化
3.高權責性
4.政策方向容易預期
5.堅強的制度承諾
1.必須仰賴貨幣總計數與最
終目標間穩定之關係
2.透明化較低
3.權責性較低
貨幣銀行學 Chapter 13 貨幣政策目標與執行
1.其他目標的操作空間變小
2.通貨膨脹率的可控制性較
低
3.對於資產泡沫危機之因應
不足
13-22
貨幣政策二大問題
時間不一致
時間落後
貨幣銀行學 Chapter 13 貨幣政策目標與執行
13-23
貨幣政策的時間不一致
所謂貨幣政策的時間不一致(time inconsistency)問題,
係指持續寬鬆的貨幣政策在「短期」雖可以刺激產出,
來謀取失業率下降與通膨上升之抵換關係,但「長期」
僅會造成通膨上升,失業率則維持不變。
時間不一致問題主要起因於政治過程,因為執政者通
常傾向寬鬆貨幣政策來刺激產出,降低失業率。
為解決「時間不一致」問題,央行可提高獨立性、透
明化與權責性;並明確宣布通膨目標。
貨幣銀行學 Chapter 13 貨幣政策目標與執行
13-24
貨幣政策的時間落後 1/2
時間落後:指經濟問題發生到發
現,採取行動,並產生效果的時
間。
貨幣政策有時間落後(time lag)現
象,時間落後長度很長,且變異
性很高,不容易預測。
時間落後的問題,可能使貨幣政
策不但不能達到物價穩定等目標,
更可能加重經濟景氣的不穩定。
貨幣銀行學 Chapter 13 貨幣政策目標與執行
13-25
貨幣政策的時間落後 2/2
貨幣銀行學 Chapter 13 貨幣政策目標與執行
13-26
貨幣政策的時間落後
與經濟不穩定 1/2
內部落後的問題,可能使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不能
配合實際的經濟情勢需要。
外部落後的問題,可能使中央銀行在不當的時點採
取行動。
貨幣政策的時間落後問題,可能會加重經濟景氣循
環的波動。為解決此問題,貨幣政策之決策與執行
應具前瞻性。
貨幣銀行學 Chapter 13 貨幣政策目標與執行
13-27
貨幣政策的時間落後
與經濟不穩定 2/2
圖13-6 貨幣政策的時間落後與景氣循環波動
貨幣銀行學 Chapter 13 貨幣政策目標與執行
13-28
權衡與法則的意義
所謂權衡的貨幣政策,係指央行得依經濟情勢的變化,
來調整貨幣政策的方向與程度。
所謂法則(rule)的貨幣政策,係指中央銀行依據事先
決定的原則,來執行貨幣政策,不論經濟情勢如何,
中央銀行都必須遵守該法則。
貨幣銀行學 Chapter 13 貨幣政策目標與執行
13-29
權衡與法則的論點 1/2
贊成採取「法則」政策而反對「權衡」政策的人,
所持論點為:
貨幣政策的時間落後期間很長,且變異性大,
採取權衡政策常使景氣波動變大。
權衡政策可能會犧牲「物價穩定」來換取高經
濟成長。
貨幣銀行學 Chapter 13 貨幣政策目標與執行
13-30
權衡與法則的論點 2/2
贊成權衡政策的人,則反駁上述說法,其認為:
「權衡」的貨幣政策,在因應重大經濟衝擊、金融
危機及無法預料的狀況時,有較大的操作空間。
只要明訂「物價穩定」為唯一或首要目標,並強化
央行獨立性,即不致發生犧牲「物價穩定」來換取
經濟成長之問題。
貨幣銀行學 Chapter 13 貨幣政策目標與執行
13-31
費利德曼的貨幣數量法則
費利德曼不贊成政策制定者依經濟情勢的發展,而改
變其貨幣政策,他主張「以法則代替權衡」。
此一法則要求貨幣數量按固定成長率增加,以配合實
質的經濟成長率,如此便能維持物價穩定。
由於貨幣供給額依一固定比率成長,不會隨意調整,
則貨幣政策可避免成為經濟擾亂的一項主要來源。
貨幣銀行學 Chapter 13 貨幣政策目標與執行
13-32
回饋法則
回饋法則兼顧「法則」與「權衡」。
回饋法則指貨幣政策仍依事先設定的法則進行,但
應讓政策制定者調整貨幣政策,只要該項調整仍是
法則的一部分。
有彈性的回饋法則使貨幣政策能因應經濟與金融情
勢的變化,而作適當的調整。如泰勒於1993提出聯
邦資金利率法則,即泰勒法則:



i  r  p  0.5 ygap  0.5( p  p)
貨幣銀行學 Chapter 13 貨幣政策目標與執行
13-33
貨幣政策的傳遞機制 1/2
貨幣政策的傳遞過程或傳遞機制,係指貨幣政策影響
總體經濟活動的各種管道與過程。
貨幣政策工具經由許多不同管道,來影響總體經濟活
動,而這些管道彼此間並非相互排斥。
貨幣銀行學 Chapter 13 貨幣政策目標與執行
13-34
貨幣政策的傳遞機制 2/2
圖13-7 貨幣政策的傳遞機制
貨幣銀行學 Chapter 13 貨幣政策目標與執行
13-35
貨幣政策的傳遞過程及其影響效果(以擴張性
貨幣政策為例)
傳遞管道
利率效果
傳遞過程及影響效果
擴→i↓→I↑→Y↑
說明
透過利率
擴→銀行準備金↑→銀行放款 透過銀行可貸資金
信用分配效果 ↑→I↑→Y↑
數量
匯率效果
擴 → i↓→ 本 國 貨 幣 貶 值
透過利率影響匯率
→NX↑→Y↑
財富效果
擴 → 資 產 價 格 ↑ → 財 富 透過利率影響資產
↑→C↑→Y↑
價格與財富
擴→企業股價↑→(公司市值/重 透過貨幣數量影響
資產選擇效果 置成本)↑→I↑→Y↑
資產相對價格
說明:「擴」表示央行採行擴張性貨幣政策。
貨幣銀行學 Chapter 13 貨幣政策目標與執行
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