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牙的合运循环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前牙的合运循环

平
衡
牙合
牙合运循环(occlusal circulation)
切割
前牙的合运循环:
压碎
后牙合运循环:
磨细
全口义齿的平衡牙合(balanced occlusion)
是指在正中牙合及下颌作前伸、侧方运动等
非正中牙合运动时,上下颌相关的牙都能同时接
触,即为平衡牙合 。
全口义齿平衡牙合的意义:
为全口义齿特有咬合形式
有利于全口义齿功能状态下稳定(防翘
动,利固位,防压痛,延缓吸收)
平衡牙合的分类
正中牙合平衡和非正中牙合平衡
1.正中牙合平衡(centric
balanced
occlusion):
下颌在正中牙合位(最广泛接触位或牙尖交错位)时,
上下颌人工牙间具有尖窝交错的最大面积的广泛均匀接触。
平衡牙合的分类
2. 非正中牙合平衡(eccentric balanced occlusion):
(1) 前伸牙合平衡(protrusive balanced oclusion ):
当下颌前伸至上下前牙相对,在滑回正中牙合位过
程中前后牙都有接触。
平衡牙合的分类
2. 非正中牙合平衡(eccentric balanced occlusion):
(1) 前伸牙合平衡(protrusive balanced oclusion ):
平衡牙合的分类
2. 非正中牙合平衡(eccentric balanced occlusion):
(2) 侧方牙合平衡(lateral balanced occlusion):
当下颌向一侧作咬合接触滑动运动时,两侧后牙
均有接触为侧方牙合平衡.
平衡牙合的理论
同心圆关系学说:
髁道、切道和牙尖工作斜面均为同心圆上的一段截弧,
就称为平衡牙合,并依此理论设计了牙合架。
平衡牙合的理论
同心圆关系学说:
同心圆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五因素十定律。
1.五因素:
髁导斜度
切导斜度
牙尖斜度
补偿曲线曲度
定位平面斜度
平衡牙合的理论
1.五因素
(1)髁导斜度:为髁槽与水平面的交角。是用前伸牙合
关系记录将髁道斜度转移到牙合架上的。
平衡牙合的理论
1.五因素
(2)切导斜度:为切导盘与水平面的交角。切导斜度与
切道斜度相当而不相等。
平衡牙合的理论
平衡牙合的理论
1.五因素
(3) 补偿曲线曲度(prominance of compensating curve):
全口义齿修复中所指的补偿曲线多限于双侧上颌
3-7的颊尖顶相连,形成凸向下的曲线。
平衡牙合的理论
1.五因素
(4)牙尖斜度或牙尖高度(inclination
of cusp or height of cusp)
当下颌作前伸运动时下后牙颊尖的近中斜面和上后牙颊尖的远
中斜面相互摩擦,相互摩擦的牙尖斜面(称牙尖平衡斜面)与各自
牙尖底的交角称为牙尖斜度。
从牙尖顶向牙尖底所做的垂线为该牙尖的高度。
牙尖斜度越大,牙尖高度也越大。
平衡牙合的理论
1.五因素
(5) 定位平面斜度(inclination
of plane of orientation):
从上中切牙近中切角至双侧上颌第二磨牙的颊尖顶相连而成的
三角平面称为定位平面。定位平面与眶耳平面所交的角度称为定位
平面斜度。
平衡牙合的理论
同心圆学说:
三点接触前伸平衡咬合要求髁导、牙尖平衡斜面和切导分别为同心
圆的一段截弧,或髁导、牙尖平衡斜面和切导的法线都能交于一点R(旋
转中心或牙合运中心),R也就是同心圆的圆心。
同心圆学说
平衡牙合的理论
根据同心圆学说,可知五因素间的关系:
髁导斜度和切导斜度间为反变关系;
补偿曲线曲度、牙尖斜度和定位平面斜度间为反变关系;
髁导斜度或切导斜度与其余任何一因素都是正变关系。
平衡牙合的理论
2.十定律
(1)髁导斜度增加,补偿曲线曲度也增加。
(2)髁导斜度增加.定位平面斜度也增加。
(3)髁导斜度增加,切导斜度减小。
(4)髁导斜度增加,牙尖斜度也增加。
(5)补偿曲线曲度增加,定位平面斜度减小。
(6)补偿曲线曲度增加,切导斜度也增加。
(7)补偿曲线曲度增加,牙尖斜度减小。
(8)定位平面斜度增加,切导斜度也增加。
(9)定位平面斜度增加.牙尖斜度减小。
(10)切导斜度增加,牙尖斜度也增加。
平衡牙合的理论
髁导斜度:由人体测得的髁道斜度转移到牙合架,
一般不能随意改变
切导斜度:是由医生在排牙时据美观与固位的需
要而定
平衡牙合的理论
补偿曲线曲度,定位平面斜度:可人为调整,使之与
髁导斜度、切导斜度相适应,以达到平衡牙合
牙尖斜度或牙尖高度: 可选择,但过大则义齿受侧向
力大,不利组织保健
平衡牙合的理论
平衡牙合的理论
3.平衡牙合的理论用于指导排牙与选磨
髁道斜度
切道斜度
牙尖平衡斜面斜度:牙尖平衡斜面是指上颌7近中颊
尖的远中斜面(或下颌7远中颊尖的近中斜面),与基线的交
角叫作平衡斜面斜度。
平衡牙合的理论
3.平衡牙合的理论用于指导排牙与选磨
前牙接触,左右上下第二磨牙不接触。
原因:切道斜度偏大,或牙尖平平衡斜面斜度偏小。
排牙时的处理:
增加上7平衡斜面斜度,将上7长轴颈部向前倾斜,下
7长轴牙合端前倾,重新与上7呈最广泛接触牙合;
如增加平衡斜面斜度后,后牙还不接触时,可适当减
小切道斜度来取得三点接触的前伸平衡咬台。
选磨时的处理:只有将接触的切道斜度减小。
平衡牙合的理论
3.平衡牙合的理论用于指导排牙与选磨
前牙不接触,上下颌第二磨牙接触。
原因:切道斜度偏小,或牙尖平衡斜面斜度偏大。
排牙时的处理:
减小牙尖平衡斜面斜度(减小上7牙长轴前倾程度),
能达到三点接触的前伸平衡牙合。
如减小牙尖平衡斜面斜度后未能达到三点接触的前
伸平衡咬合,还需要适当增大切道斜度。
选磨时的处理:增大切道斜度。
思考题
1. 全口义齿的平衡牙合及其重要性
2. 同心圆关系学说的内容是什么
3. 全口义齿前伸不平衡的表现及调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