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ory14: 結構化理論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Theory14: 結構化理論
CH14 結構化理論
授課教授: 洪新原 教授
組員:602556013 高鈺勛
602556018 謝勝文
602530043 林瑞修
1
2014/1/13
第一章 導論
結構化理論(Structuration Theory)是社會學得一
個理論,由Giddens於1970年代末期至1980年代
初期發展出來。
結構化理論主要關注在人的行動力(Agency)和
社會制度的理解,意思是對人的社會活動由具
有行動力的行動者角度加以理解的理論。
2
第一章 導論
在組織的管理上,一個組織也可以視為一個小
型的社會,因此可以應用結構化理論來解釋組
織中的一些變化情形。
資訊科技並不能完全被視為一個硬體,因為它
本身具互動性,因此科技的雙重性(Duality of
Technology)也適合用結構化理論來探討。
3
第二節 結構化理論的起源
結構化理論(Structuration Theory) ,其目的在試圖
解決社會理論中的問題,就是「結構」與「行動
力」之間不同的概念化而處於對立的位置,
Giddens將兩者重新概念化。
「結構Structure」是指社會在生產過程中反覆涉及
到的規則與資源。
「行動力Agency」是指行動者的能力或是行動者
所作所為的事件。
4
第二節 結構化理論的起源
Giddens強調在社會中,若沒有行動者的行動,
就沒有結構的存在,這是結構化理論的核心概
念。
結構化理論在資訊管理領域的研究上,主要探
討資訊系統導入時需考慮組織背景的因素,及
科技與人們相互影響所產生的結構特徵。
5
第三節 結構化理論的內容與延伸
一、結構與行動力
「結構Structure 」指社會在生產過程中反覆涉
及到的規則與資源。
規則可以理解為規範性要素和表意性符碼。
資源可分為權威性資源和配置性資源。
Giddens認為規則和資源具有轉換性和傳遞性,
及規則和資源可以轉換為許多不同的模式和外
觀。
6
第三節 結構化理論的內容與延伸
「行動力Agency」代表行動者具備的知識能力
與反思能力。
知識能力指行動者在日常生活中所做所為的條
件和結果,都擁有足夠的知識。
反思能力指行動者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的監督自
己的行為。
7
行動者分層模式
資料來源:Giddens,1984.
8
結構化理論的雙重性特徵
Gidden 用結構化「模態」(Modalities)來連結行
動者的知識能力與結構的表徵,以表現出結構
化理論強調的雙重性特徵
Gidden將結構中的規則和資源劃分成三種特徵
,分別是表意(Signification)、支配(Domination)
、合法化(Legitimation)
9
結構化理論的雙重性特徵
10
結構化理論的雙重性特徵
他認為支配必須依賴兩種不同類型的資源
一是配置性資源,指對物體、商品或物質現象
具有控制的能力
二是權威性資源,指對行動者產生控制的各類
轉換能力
而表意和合法化則是從規則轉變而來,因為有
些規則為人們提供觀察與解釋事物的方法(表
意) ,有些規則會使事情顯得正確且合適(合法
化)
11
結構化理論的雙重性特徵
行動者在社會系統中的互動行為,Gidden認為
溝通、權利和制裁三者在社會生活情境中體現
得最為明顯
因此,行動在互動的社會系統中,利用三種模
態即解釋機制(Interpretative)、手段(Facility)和
規範(Norm),再產生出互動的行為(溝通、權力
和制裁),同時也透過這三種模態反覆構成系
統的結構性特徵(表意、支配和合法化)
12
調適性結構化理論
AdaptiveStructurationTheory(AST),DeSanctic
&Pool(1994)所建立,最初應用在瞭解群體決
策支援系統,後來AST的提出者也點明了AST
可以應用在其他的資訊科技
設計者在某些結構中納入科技後,會對結構產
生衝擊,而有可能模仿結構中結構中非科技的
部分來產生新結構
對結構修正、加強或將科技與人為步驟結合,
因而創造出新結構後,將呈現新的規範和行為
,並可能主宰新的人際互動
13
調適性結構化理論
AST檢驗變革的過程主要可以分為兩方面
一是尖端資訊科技(AIT)所提供的結構型態
二是當使用者的活動與尖端資訊科技互動後產
生的結構
尖端之訓的界定:必須具有兩大特性
一是基本功能,即具備資料儲存、傳輸及處理
能力
二是則是在通訊和輔助決策方面的功能
14
調適性結構化理論
•
•
•
•
AIT在通訊和輔助決策方面的功能說明如下
就AIT的通訊功能,能使個人或組織產生下列
效果
更容易、更便宜進行跨時空通訊
更迅速、更準確和目標群組溝通
更可靠、更便宜記錄溝通的內容與性質
更有選擇地控制在通訊和網路中的存取和參與
AIT的輔助決策功能,能使個人或組織達成下
列任務
15
調適性結構化理論
•
•
•
•
•
更迅速、更便宜儲存和擷取大量資訊
更迅速、更有選擇性地存取組織外部的資訊
更迅速、更準確地整合和重組資訊以便產生新
的資訊(如預測模式的建立或財務分析)
更簡潔地儲存、更快速地使用專家或決策者所
做的判斷和決策模式,當作專家系統或決策模
式來儲存
更可靠、更便宜地記錄和擷取組織交易的內容
和性質
16
調適性結構化理論
17
調適性結構化理論
調適性結構化理論的架構包含七個主要的構念
(1)尖端資訊科技的結構:科技的結構
(Structural Features)及這些特徵所傳達的精神
(2)其他結構來源:AIT指是社會結構來源的一
種,工作任務的內容和限制則是另一種主要結
構來源
(3)新興的結構來源:當科技、任務與環境結
構被應用在社會互動時,會浮現新的結構來源
,包括:
18
調適性結構化理論
•
•
•
AIT的產出: AIT產生的資料、內容或其他結
果
任務的產出:工作任務的資料或程序
組織的環境產出:在環境中應用知識或規則的
結果
新的社會結構:當尖端資訊科技在特定環境下
被採納時,會產生許多規則與資源而浮現新的
社會結構這結構會再回饋到社會互動而影響互
動過程
19
調適性結構化理論
•
•
•
•
社會互動:在社會互動中包括結構運用以及決
策過程,它包含以下四個構面:
當可用的科技結構出現時,科技的運用方式
群體會選擇是否忠實地運用科技的結構特徵
群體會依照不同的工具性與目的來選擇運用不
同特性的科技
運用的態度,指的是使用者在運用此科技時所
抱持的態度
20
調適性結構化理論
團隊的內部系統,團隊內部系統是團隊成員的
特性以及他們在團隊中的關係
決策結果:各項構面對於社會互動的影響不盡
相同,對互動過程亦會造成影響,因此所產生
的決策結果也有所改變
上述的七項變數構成了AST的七個命題
21
第四節 結構化理論的應用
一、資訊領域的應用
Jones and Karsten (2008)共收集331篇運用結構化
理論的論文,並針對這些論文使用情境與議題
,及採納結構化理論的方法分門別類加以分析
。
(一)IS情境
283篇為實證研究,其餘研究偏向理論性或方
法論。
(1)IS型態(2)IS開發與使用(3)應用領域
22
第四節 結構化理論的應用
(1)IS型態:
49篇
群組或決策支援系統
23篇
電腦中介傳播(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14篇
研究群組軟體
13篇
虛擬團隊、組織與溝通的研究
10篇
知識管理
(2)IS開發與使用:
46篇
探討IS開發階段與使用
30篇
組織變遷與學習
21篇
一般IS使用
3 篇
組織中的執行面
23
第四節 結構化理論的應用
(3)應用領域:
第三種類型的論文則針對不同的應用領域,涵
蓋範圍非常廣,如從農業資訊學(Agroinformatics)到造船(Shipbuilding)的應用都有。
從Giddens的觀點,結構與社會背景的任何一個
領域習習相關,因此結構化理論可套用至各領
域的研究。
24
第四節 結構化理論的應用
(二)採用模式
Jones and Karsten(2008)針對各篇運用結構化理
論的方式歸納為三類:
採用結構化理論探討IS現象:
視結構化理論為既有的知識,探討如何將該理論
的相關知識用來深入理解IS相關的一些現象。
例如:Boland and Greenberg(1992)的資訊系統發展
。
1.
25
第四節 結構化理論的應用
使用結構化理論作為分析背景:
但比較注重在特定的議題上,例如社會實況的空
間與時間關係、組織中權力與控制的推演等。
2.
應用其他概念:
這類研究採用Giddens後期的著作中所提出來的
概念來分析IS問題,如Barrett and Walsham(1999)
引用Giddens著作中的自我認同(Self-Identity)
3.
26
第四節 結構化理論的應用
另外,該論文也提到結構化理論,除了直接的
概念應用外,也有開發出IS特殊版本的理論,
一個是Pool 及DeSanctis 的調適性結構化理論
(AST),另一個則是科技的雙重性(Duality of
Technology),顯示它們既由人們創造,也協助
人們完成任務的腳色。
27
第四節 結構化理論的應用
二、CSCW(Computer Support for Cooperative Work)
的研究
過去探討CSCW的發展僅注重在個人生產力上
,而忽略組織背景的重要性,而且過去相關的研
究缺乏理論的根據。
因此Lyytinen
& Ngwenyama (1992)依據結構化理
論提出了一個動態性的理論模型,如圖14-4。
28
第四節 結構化理論的應用
29
第四節 結構化理論的應用
CSCW資訊系統的應用嵌入了組織和語言的規
則,並且經由重複使用系統的過程,提供調節
與改變合作互動行為的資源。
因此,他們進一步提出,未來研究CSCW資訊
系統時,應強調在某種組織背景下,合作的行
為和電腦支援之間的互動關係。
也就是說,在探討合作行為與CSCW資訊系統
之間的議題時,必須加入組織背景這個因素,
並提出7個可能的未來研究方向。
30
第四節 結構化理論的應用
三、Notes系統的使用動機與結果
Orlikowski (2000)則根據結構化理論的觀點,研
究Iris、Alpha和Zata三家公司的員工,在日常工
作中使用Notes系統時,在不同情境下如何產生
不同的使用動機與結果。
Orlikowski認為科技本身並不能直接內化為結構
化特徵,而是人們使用科技的過程中,形成了一
些資源與規則,而這些資源與規則會去引導人們
如何使用科技。
31
第四節 結構化理論的應用
這裡指的資源與規則就是結構化理論的結構化
特徵,因此結構化特徵是在人們和科技的互動
過程中顯現出來,而不再科技本身,這部分和
調適性理論(Adaptive Structuration Theory)的觀
點是不同的。
此概念繪成如圖14-5所示。
32
第四節 結構化理論的應用
33
第四節 結構化理論的應用
在Iris的研究個案中,系統的開發者運用早期
使用不同科技的經驗、對共同使用的憧憬、對
軟體設計的知識以及初期的使用環境來制定
Notes系統共同使用和分散性的設計特性。
34
第四節 結構化理論的應用
在Alpha的研究個案中,技術團隊的人員利用
對Notes的了解,運用電子郵件、文件編輯和資
料庫的設計,來幫助他們解決工作上的問題以
及對技術知識的分享
對顧問人員來說,他們認為把自己的知識分享
在Notes系統中,會威脅到他們在公司的地位,
因此他們很少使用,也排斥使用Notes系統。
35
第四節 結構化理論的應用
在Zeta的研究個案中,部門的分析人員在日常
生活中使用Notes系統來幫助客戶解決問題,並
將解決問題的經驗存放在資料庫中,這些Notes
資料庫中的資料,成為他們未來解決顧客問題
的資源與規則。
36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