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pt

第五章
遠交植物的異型接合性、
雜交優勢與適存值
胡正恆
靜宜大學生態學系
(04)26328001#17545
(方濟樓404室)
1
雜交優勢(heterosis)和基因
多樣性 (genetic diversity)
• 異型對偶基因(Heterozygous alleles)
• 異型酵素(allozymes)
基因多樣性
2
促進或維持多樣性的機制
• 假說:1. 突變的結果會造成高度的基
因多樣性;2.樹種所擔負的突變負荷
( mutational load )比其他生命形式更高;
3. 有害隱性突變的同型接合性所導致
的近交衰退,會驅動遠交植物的繁殖
系統(breeding system );4. 淘汰作用促
進遠交的機制,其功能不在於維持多
樣性,而在於保障個體不致成為多餘
的個體
3
基因的高度多樣性
• 異型接合子的優越性(heterozygote
superiority),亦即超顯性
• 廣泛的花粉移動和時空異質的棲息地
• 突變比淘汰或遷移更能解釋這種現象
• 遺傳負荷是把繁殖系統驅向遠交的力
量,減少近親交配、允許累積更多負
荷的機制。透過遠交的異型接合性會
遮蓋正常對偶基因對有害對偶基因之
顯性所造成的負荷
4
異型接合子究竟是否比同
型接合子更適存
• 超顯性假說=異型接合性在一個廣泛的
環境範圍內都具有穩定性,它使得異型
接合子擁有同型接合子缺少的特性。但
是基因多樣性和生態幅度(ecological
amplitude) 間的相關性不直接
• 近親交配(顯性)假說=族群攜帶的有害突
變的遺傳負荷表現在同型接合子上,但
這樣的遺傳負荷卻被異型接合重組中頻
率、顯性都更高的對偶基因所掩蓋
5
森林的樹種 Metapopulation
• 長壽的植物,它們到達繁殖年齡的時
間也最晚,而且它們的生殖量
(reproductive output) 超過了任何多年生
(perennial)或一年生(annual)的草木植物
• 大型體積表示它們相對地需要更大片
的面積以維持合理的族群數,在許多
樹種分布稀疏的熱帶雨林裡,面積的
需求更大

6
平衡和中立主義學派對
基因多樣性的詮釋
• 中立主義學派(classic or neutralist)
– 表現大部分生物體特徵而貯存的大量
變異度,只不過反映了基因頻率的逢
機性過程(stochastic process)、突變
以及逢機漂變(random drift)
• 平衡學派(balance school)
– 多樣性是由一些偏好異型接合子的自
然淘汰(natural selection)
7
變化(change)亦即演化(evolution)
• 演化必須有賴於遺傳多樣性
• 長期的遺傳多樣性設定了演化改變的
極限
• 異型接合子的優越性(heterozygote
superiority),亦即超顯性,便被用來
解釋廣泛存在的遺傳多態型(genetic
polymorphism)
8
所有的物種都不自我複製
• 群體淘汰(group selection)的解釋:
• (1)自我複製會導致遺傳變異的消失;
• (2)長期而言,它無法避免環境的改變,一旦失去
了變異,所謂的演化反應就不可能發生;
• (3)遺傳貧瘠的世系會滅絕,而只有那些持續以逢
機遠交(outcrossing)維持多樣性的群體能存留下
來。
• 平衡淘汰的機制,包括異型接合子的優越性(
heterozygote superiority),亦即超顯性,便被用
來解釋廣泛存在的遺傳多態型(genetic
polymorphism)
9
發育衡定developmental
homeostasis
• 動物的兩側對稱性(發育衡定的一個
指標)似乎也和異型接合性有關
• 異型接合子形態形質(morphological
traits)的變異性一般比同型接合子低
• 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中,異型接合的個
體比同型接合子更能維持一個較為一
致的表現型
10
“雜交優勢”肇始於1914年
• 雜種活力(hybrid vigor)常被用來解
釋雜交優勢的原因就是顯性和超顯性
• 顯性的假説(dominance hypothesis)
認為雜交優勢會抵消近交衰退。多數
的個體所攜帶的有害對偶基因既有可
能是同型接合的狀態,也有可能是異
型接合的狀態,而沒有親緣關係的個
體(指的是這些個體的祖先是逢機挑
選的)比有親緣關係的個體更不可能
帶有相同的對偶基因
11
連鎖 Link
12
多型性 Polymorphism
• common example is
sexual dimorphism,
mimetic forms of
butterflies and human
haemoglobin and
blood types.
13
雜交優勢是形質間的倍增
交互作用
• 在分子的層次,酵素基因的異型接合子會
產生兩種形式的酵素,否則功能酵素(
functional enzyme)是多聚體的(multimeric
)兩條或多條多肽(polypeptide)的組合
• 每一種形式的酵素,也就是每種同功酵素
(isozyme),都各自有它最適合的Ph值、
溫度等等,因此擴大了該酵素能發揮正常
功能的環境範圍
14
維繫植物體的遺傳多樣性
• 固著生物體sessile organism同型接合子
在多重的生態席位(multiple niches)
不致遭到淘汰還能在生態席位間遷移
• 平衡的多態型(balanced polymorphism
)可能是由「搭便車(hitchhiking)」
所造成的緊緊聯接在一個有害隱性對
偶基因上的有利的突變基因之頻率應
該會增加,一直到它在淘汰作用上的
優點被與它聯接之有害基因在淘汰作
用上的缺點抵銷為止
15
族群統計的(demographic)觀點
• 樹木會長得非常大,數量一定會隨著
年齡大量降低,因此樹木生長的測量
足以替代其適存值的測量。
• 生長最快速的個體也最多產,而且也
最早達到性成熟
• 在林木中,雖然許多雜種間雜交的子
代結合了雙親的優點,具有相當的價
值,其雜交優勢的證據卻不多
• 多數近緣種的雜交種都比不上它們任
何一個雙親
16
雜交劣勢
• 黑雲杉×紅果雲杉的雜交種(Picea
mariana × P.rubens)
• 輪迴反交(recurrent backcross),也有
光合作用以及生長率衰退的現象。顯
然,趨異(divergence)的程度實在太
大,大到無法讓一個像光合作用這樣
複雜的過程在子代中結合的地步。光
合作用需要一套高度協調的化學反應
,配上一些相互適應的解剖、形態特
徵
17
雜交優勢:限制
• 玉米(Zea mays)雜交子代的活力似乎
有一個趨異的理想量optimun amount,
超過這個量的雜交子代就顯得低劣
• 把相隔很遠的族群雜交並不會造成雜
交優勢,而使來自鄰近地區鄰近亞族
群中的個體雜交所產生的雜交優勢,
很少超過同一個鄰近地區內沒有親緣
關係的個體雜交所產生的雜交優勢。
18
雜交優勢:概要
• 用樹木來討論基因多樣性最方便了。
由於在針葉樹種子的單套組織進行遺
傳分析不很困難
• 針葉樹的基因多樣性是根據單套的雌
性配子體(gametophyte)酵素計算得
來,而在顯花植物則是根據雙套的葉
部組織的酵素計算得來
• 多態基因座比例的標準係指只要觀察
到對偶基因的變異,該基因座就是多
態的。
19
樹木是高度遠交+高度異型
接合
• 針葉樹通常有很高的基因多樣性,以
及幾個避免自花授粉的機制。絕大多
數的(經常超過90%)變異侷限(
localize)在族群內
• 隔離和有限的基因流動造成的,也可
能是由於邊緣族群(往往源自於外來
個體的拓殖)受到奠基者效應(
founder effect)
20
基因多樣性和生態上的成功
• 廣大的地理分布範圍可以用來測量成功
的程度
• 特有種的變異度雖然比廣泛分布種更低
,然而低異型接合性卻不必然是廣泛分
布的先聲
21
樹種高基因多樣性的解釋
• 遠交是樹種的普遍法則,植物通常依
下列順序而有越來越高的自花授粉趨
勢:樹木→灌叢和多年生草本→一年
生草本
• 一個熱帶植物相裡,76%的樹種都是透
過雌雄異株(dioecy)的絕對遠交者(
obligate outbreeder),另有10%則是雌
雄同株(monoecious)
22
大多數風媒針葉樹都是
雌雄同株
• 雄性結構不但和雌性結構分開,而且
生在樹冠(tree crown)不同的部位
• 雌毬果也往往生在枝梢(distal)。由
於在沒有空氣亂流的狀況下,花粉會
很快降落,因此雌果位置高於雄果便
減少了自花授粉的機會
• 時間區隔—兩蕊異熟(dichogamy):
依種和個體而異,花粉散放的時間不
是發生在雌性最大的花粉接受期之前
23
配子競爭和多胚胎比時空
區隔更能有效促進遠交
• 花粉管生長期(period of pollen tube
growth)很長(松樹的花粉管生長期大
約有一年之久)
• 充分提供了配子競爭的機會
• 選擇性地剔除了那些同型接合的有害
對偶基因
• 多胚胎更提供了一個儘量在早期承受
遺傳負荷,以降低遺傳負荷之代價的
機制。
24
種子和花粉播遷造成的基
因流動
• 大多數草本植物的分布都有大草窗(
gap)的特性,草窗的大小往往超過該
種植物的播遷能力
• 花粉透過基因交換以促進遺傳一致性
,並維持族群內多樣性的巨大潛力
• 少量的基因交換,便足以避免族群內
的基因漂變和變異衰減
• 兩個裁然不同的相鄰地區不可能存在
相同的亞族群
25
遠交植物的保育
• 溫帶和熱帶,森林已經多次縮小,成
為物種避難所
• 人類的影響卻是新的。即使有讓森林
得以保留的土地利用方式,透過人為
淘汰和選育的改變,這片森林的組成
也還是會包含越來越多外地移入的樹
種。天然林會以區塊或島嶼(island)
的形式存在於木材生產林(production
forest)的基底(matrix)中,就像農
26
森林栽培化 forest domestication
• 森林栽培化(forest domestication)的結果
即是原生林木樹種族群的大量降低以及區
塊間的遷移減少。
• 當隱性有害對偶基因顯露時,越來越多的
遺傳負荷就會表現出來,使活力和生殖量
降低
• 來自於周圍經濟林(commercial forest)的
基因流動可能在栽培狀況下更具優勢,但
卻不必然適應自然的狀況,因此就產生了
遺傳污染(genetic contamination)的問題
27
以保育為目的的經營管理
• 在小而隔離的族群進行植物的人工遠
交與動物園的圈養繁殖類似,只不過
它還能在自然棲息地裡進行某種程度
的演化。然而對多數物種而言,這麼
集約的經營方式因其經濟成本太高,
不太可能被人接受
• 最可行的走向介於把剩下的林地“鎖起
來(lock-up)”和集約經營“圈養”族群
之間
28
永遠也找不到最好的基因型
• 演化至少清除了許多物種最嚴重的有
害對偶基因。但即使是自我複製者在
遠交時也會顯現雜交優勢
• 以遠交為主的生物也有基因被清除的
可能,明顯的例子在植物有紅松和托
瑞松,在動物則有象鼻海豹及獵豹
• 獵豹和托瑞松幾乎都達到了同型接合
性,卻也都喪失了生殖能力
29
顯性和超顯性對適存值的
重要性
• 基因座上的同型接合性會進而降低繁
殖成功率
• 同型接合性的增加都會造成短期危機
,使生殖量低到可能造成局部族群滅
絕的程度
• 遺傳一致性的影響還不太確定,但是
遺傳貧瘠族群的逢機滅絕機率必然最
大
30
面臨不確定的狀況下,比較穩當的規劃
就是避免花粉混雜
• 經營管理的訣竅顯然是透過族群數目
的維持、增進遠交、促成族群間的遷
移以減少近親交配並促進異型接合性
• 核心 (nucleus)會被各種發育階段的人
工林所包圍,中央保留區就像採種園
(seed orchard)那樣,會竓周遭“栽培化”
人工林花粉所混雜
• 有人認為注入非原生的基因會降低適
存值,而另則認為它會促進演化
31
減少混雜的方法
• 天然更新(natural regeneration)的森林做為緩
衝,環繞在核心天然植被的周圍。天然更
新的森林可以進行伐採,但伐採的時間必
須配合天然下種(natural seeding )的豐度變
化,以避免使用來自其他立地(off-site)的栽
植立木做為造林(reforestation)之用
• 周圍的林木和保留在核心內的林木之樹種
組成不同,則同樣可以進行人工林的育林
作業。當然,如果核心本身可以彼此相連
以形成基底,而把經濟林安排在基底的小
格子裡,那就更好了
32
保育生物學
• 維持基因的多樣性。既然不可能清除
所有隱性有害的對偶基因,就必須維
持大的族群以免近親交配的頻率升高
,並將有害對偶基因的異型接合性保
持在較高的程度。
• 不利生殖能力、輕微有害的基因則會
在其他多數的族群中固定。此外,多
樣性低的族群對諸如病原菌和氣候改
變等新的逆境都很 脆弱。最後,沒有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