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第五章:气体吸收
第五章
吸
收
1
本章要点:
吸收过程的气液相平衡关系
传质机理
吸收速率
吸收塔的计算:物料衡算,吸收剂用量计算,塔
径,填料层高度计算
2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第一节
概述
尾气
吸收剂
吸收定义:
使混合气体与选择的某种液体相接
触时,利用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在该液体
中溶解度的差异,有选择的使混合气体
吸收塔
中一种或几种组分溶于此液体而形成
溶液,其它未溶解的组分仍保留在气相
中,以达到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出某些组
分的目的。
混合气体
溶液
3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几个概念
吸收操作的依据:混合物各组分在某种溶剂(吸收剂)中溶解
度(或化学反应活性)的差异。
溶质:混合气体中,能够显著溶解的组分称为溶质或吸收质;
惰性组分:不被溶解的组分称为惰性组分(惰气)或载体;
吸收剂:吸收操作中所用的溶剂称为吸收剂或溶剂;
吸收液:吸收操作中所得到的溶液称为吸收液或溶液,其成分
为溶质A和溶剂S;
4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一、吸收操作的应用
(1)原料气的净化。
(2)有用组分回收。
(3)制备有用溶液。
(4)废气治理。
5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二、工业吸收过程
必须解决问题:
1、选择合适的吸收剂;
2、提供合适的气液传质设备; 吸收塔
解吸塔
3、吸收剂的再生循环使用。
6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三、吸收(传质)设备
气体
气体
液体
液体
降液管
填料层
气体
气体
液体
•
塔板
填料塔
液体
• 板式塔
7
四、吸收操作的分类
按是否有化学反应分:物理吸收、化学吸收
按有无明显温度变化分:等温吸收、非等温吸收
按组分数分:单组分吸收、多组分吸收
按浓度分:低浓度气体吸收、 高浓度气体吸收
本章主要讨论:低浓度单组分等温的物理吸收。
8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五、吸收剂的选用
(1)溶解度 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要大,即在一定的
温度和浓度下,溶质的平衡分压要低,这样可以提高
吸收速率并减小吸收剂的耗用量,气体中溶质的极限
残余浓度亦可降低。
(2) 选择性 吸收剂对混合气体中的溶质要有良好的
吸收能力,而对其它组分应不吸收或吸收甚微。
(3) 操作温度下吸收剂的蒸气压要低,因为离开吸收
设备的气体往往被吸收剂所饱和,吸收剂的挥发度愈
大,则在吸收和再生过程中吸收剂损失愈大。
9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4) 粘性:吸收剂粘度要低,流体输送功耗小。
(5) 化学稳定性:避免因吸收过程中条件变化而
引起吸收剂变质。
(6) 腐蚀性 吸收剂腐蚀性应尽可能小。
(7) 其它 所选用吸收剂应尽可能满足价廉、
易得、易再生、无毒、无害、不易燃烧、不易爆
等要求。
10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用洗油吸收苯系物质的吸收与解吸流程
吸
收
塔
• 煤气脱苯吸收操作流程
解
吸
塔
11
12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烟道气二氧化碳的气体吸收工艺流程示意图
废气
解吸气
稀溶液 预热后的饱和溶液
冷却水进
净化CO2
1
3
4
2
烟
道
气
1-吸收塔
5
2-泵
3-换热器
4-冷却器
5-解吸塔
6
6-冷凝器
13
从合成氨原料气中回收CO2的流程
14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六、吸收操作的经济性
1、吸收操作费用:
(1) 气液两相流经吸收设备的能量消耗,指泵送液体、
风机送气的能耗。
(2) 溶剂的挥发损失和变质损失。
(3) 溶剂的再生费用,即解吸操作费,此项所占的比
例最大。
15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2、吸收设备费用:
吸收塔及辅助设备(泵、风机、加热器、冷却器
等)的费用。吸收设备分为板式塔tray tower
与填料塔packed tower
3、吸收操作的经济性是由总费用(即操作费用
加设备费用)来衡量的。
最经济的吸收操作应是操作费用与设备费用之和
即总费用为最小。
16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气体吸收过程实质上是溶质组分自气相通过相界面转
移(迁移)到液相的过程。现将气体吸收中的传质过
程与传热过程相对照来研究两个问题:
(1)、气体吸收过程的推动力是什么?(传热过程的
推动力:温差)
(2)、若气液两相能充分完全的接触,则吸收过程的
极限是什么?(传热过程的极限:T=t)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17
一、平衡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使某一定量气体与一定量液体溶剂在密闭
容器中接触,溶质向溶剂中转移。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气、
液相浓度不再改变,宏观上传质过程停止,达成平衡。微观
上是气体进出液体的分子数相等,故称相际动平衡,简称
相平衡。
达到平衡时,气相中溶质的压力称当时条件下的平衡分
压pA,而液相中所含溶质气体的浓度既为当时条件下的气
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表明一定条件下吸收过程可能达
到的极限程度。
18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溶解度曲线
19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一)平衡分压与溶解度的关系
同种溶质:
温度一定:气相分压愈大,溶解度愈大
气相分压一定:温度愈低,溶解度愈大
(二)不同气体在同一吸收剂中的溶解度
不同溶质:
溶解度一定时,易溶气体溶液上方分压小,难溶气
体上方分压大
20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说明〗
加压、降温有利于吸收操作的进行
易溶气体仅需较小的分压就能达到一定溶解度
21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实验测定――若固定温度、压力不变,测得某动平衡
下,溶液上方氨的分压为p1,此时溶于水的氨的浓度
为x1;再改变浓度为,测得上方氨分压为p2, ……依次
类推,改变氨的浓度为,测得溶液上方氨的分压为,
如图 所示。将这个点,标绘在图上,即得在一定温度、
压力下的溶解度曲线。
图
实测p-x曲线示意图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22
(三)总压对溶解度的影响
在溶质的分压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总压对溶解度没有
影响。
溶解度仅与溶质的分压有关。
23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二、亨利定律
当总压不高(不超过5 atm)时,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上方气
体溶质的平衡分压与溶质在液相中的摩尔分率成正比,这
就是亨利定律。
其表达式为:
pA*=Ex
E:亨利系数,由实验测定,单位与压强单位一致。
T E 溶解度
E含义:表示气体溶解趋势
在同一溶剂中,难溶气体的E值很大,易溶气体的E值则
很小。
24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亨利定律的不同表达形式:
B、分压与质量浓度的关系形式:
pA*=cA /H
H:溶解度系数,单位:kmol/(kN · m)
H=s/EMs
25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C、气液相摩尔分率的形式:
y*=mx
m:相平衡常数
总压P一定时
y*=pA*/P=(E/P)x=mx
m=E/P
T p m溶解度
26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D、气液相摩尔比的形式:
气 相 中 溶 质 的 物 质 的(
量摩 尔 数 )
y
Y
气 相 中 惰 性 气 体 物 质量
的( 摩 尔 数 ) 1 y
液 相 中 溶 质 的 物 质 的(
量摩 尔 数 ) x
X
液 相 中 溶 剂 的 物 质 的(
量摩 尔 数 ) 1 x
X
x
1 X
Y
y
1Y
27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由:y*=mx
Y*
X
m
*
1Y
1 X
mX
Y
1 ( 1 m )X
*
亨利定律是稀溶液定律,则X很小,
1+(1-m)X≈1,则:
Y*=mX
28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二)亨利定律各系数之间的关系
1. m与E 之间的关系
由理想气体分压定律,有 PA* =P y * ,带入式
pA*=Ex
得:
即:
E
y x
P
E
m
P
29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2. H与E 之间的关系
由
pA*=Ex
以及:
pA*=cA /H
得:
cA
H
Ex
又由:
得:
cA c x
c
H
E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30
溶液总浓度与溶液密度之间的关系:
c
M
对于稀溶液,溶质对其总浓度的影响可不计:
s
c
Ms
将上式代入:
得:
cA
H
Ex
s
H
E Ms
31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3. H、m与E 之间的关系
32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亨利定律(Henry law)小结
——适用稀溶液
pA*
c
cA / H xA ExA
H
与液相溶质浓度cA 成平衡
关系的气相中溶质的分压
亨利系数,Pa
E
c
H
H ↑,E ↓,越易溶。 E= f ( T )
pA* E
xA
p
p
*
yA
mxA
与液相摩尔分率xA成
平衡的气相摩尔分率
相平衡常数,无因次,m = E/p
p ↑,H ↑,E ↓,有利于吸收
T ↑, H ↓, E ↑, 不利于吸收
H = f ( T ):一般 p 的影响可忽略
E= f ( T,c ): E= c/H
m = f ( T,p,c ): m = E/p= c/(H p)
33
【例5-1】总压为101.325kPa、温度为20℃时,1000kg水
中溶解15kg NH3,此时溶液上方气相中NH3的平衡分
压为2.266kPa。试求:溶解度系数H、亨利系数E、相
平衡常数m。【水的密度取1000kg/m3】
解:首先将此气液相组成换算为y与x。
NH3的摩尔质量为17kg/kmol,溶液的量为15kg NH3与1000kg
水之和。故
34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E=P·m=101.325×1.436=145.5kPa
或者:
kPa
溶剂水的密度ρs=1000kg/m3,摩尔质量Ms=18kg/kmol,计算H
kmol/(m3·kPa)
35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H值也可直接由亨利定律算出,溶液中NH3的浓度为
kmol/m3
所以
kmol/(m3·kPa)
36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37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三、 相平衡关系在吸收过程中的应用
(一)判断传质方向与传质推动力:
1.判断传质方向:
y*=mx
x*= y/m
若 y > y*,吸收过程
若 x > x*,解吸过程
y = y*,平衡过程
x = x*,平衡过程
y < y*,解吸过程
x < x*,吸收过程
38
气
相
液
相
吸收
p>p*
平衡
p=p*
解吸
p<p*
y>y*
Y>Y*
c<c*
y=y*
Y=y*
c=c*
y<y*
Y<Y*
c>c*
x<x*
X<X*
x=x*
X=X*
x>x*
X>X*
y
A
y
y/yyee
ye
y
B
C
xe
〖结论〗
m
xxe/xx xe
组成点在平衡线上方,为吸收过程
组成点在平衡线上,为平衡过程
组成点在平衡线下方,为解吸过程
39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x
3.确定传质的推动力
当传质进行时,其速率与传质的推动力大小有关,传质过
程是否容易进行取决于实际组成偏离平衡组成的程度,因而
推动力可用一相的实际组成与其对应的平衡组成之差来表
示。
y
〖说明〗
A m
实际组成偏离平衡组
y
ye
成的程度愈大,过程的
推动力愈大,其传质速
ye
C
y
率愈大,吸收/解吸过
程愈容易进行。
xe x x xe x
气
相
液
相
吸收
p-p*
y-y*
Y-Y*
C*-c
X*-x
X*-X
平衡
0
0
0
0
0
0
解吸
p*-p
y*-y
Y*-Y
c-c*
x-x*
X-X*
40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O(x,y)
x*-x
y-y*
y
y*
x
x
x*
吸收: y - y*> 0 [ y – x(不是传质推动力,因为不同相)]
x* - x > 0 , pA- pA* > 0, cA* - cA > 0
y* -y
y*
y
O(x,y)
x-x*
x*
x
解吸: y* - y > 0 , x - x* > 0 , pA* - pA > 0, cA - cA* > 0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42
4、确定传质过程极限
V Y2
L X2
y - y*> 0为吸收过程,
x ↑,当x → x* 时,达到最大
(1)吸收液的最大组成
吸收液最大组成为与塔底混合气组
吸收塔
成平衡的液相组成x* 1:
x 1max= x* 1=y1/m
V Y1
L X1
43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2)吸收尾气的最小组成
最小极限组成y1min为与塔顶吸收剂组成x2
平衡的气相组成y*2:
y 2min= y*2=mx2
44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吸收相平衡关系
【例】已知在总压101.3kPa及温度20℃下,液相中氨的摩尔浓
度为0.582kmol/m3 ,气相中氨的平衡分压为800Pa,若在此浓
度范围内的相平衡关系符合亨利定律,试求:
H、E、m。
【例】在总压1200kPa、温度303K下,含CO2 5%(体积分数)的
气体与含CO2为1.0g/L的水溶液相遇,问:
会发生吸收还是脱吸?
以分压差表示的推动力有多大?
若要改变其传质方向可采取哪些措施?
45
【例】在总压101.3kPa,温度30℃的条件下, SO2摩尔分率
为0.3的混合气体与SO2摩尔分率为0.01的水溶液相接
触,试问:
(1) 从液相分析SO2的传质方向;
(2) 从气相分析,其它条件不变,温度降到0℃时SO2的传
质方向;
(3) 其它条件不变,从气相分析,总压提高到202.6kPa时
SO2的传质方向,并计算以液相摩尔分率差及气相摩
尔率差表示的传质推动力。
SO2在101.33kPa、0℃、30 ℃时亨利系数E=1670kPa、4850kPa;
46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解:(1)查得在总压101.3kPa,温度30℃条件下SO2在水中的
亨利系数E=4850kPa
所以
E 4850
m
47.88
p 101.3
从液相分析
y
0.3
x
0.00627 x 0.01
m 47.88
*
故SO2必然从液相转移到气相,进行解吸过程。
47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E
0.167 10
y* mx x
0.01 0.16
P
101.33
y y * 传质过程为吸收,SO2由气相向液相转移
4
48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3)在总压202.6kPa,温度30℃条件下,SO2在水
中的亨利系数E=4850kPa
E 4850
m
23.94
p 202.6
y
0.3
x*
0.0125
m 23.94
从气相分析
y*=mx=23.94×0.01=0.24<y=0.3
故SO2必然从气相转移到液相,进行吸收过程。
49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以液相摩尔分数表示的吸收推动力为:
∆x=x*-x=0.0125-0.01=0.0025
以气相摩尔分数表示的吸收推动力为:
∆y= y - y*=0.3-0.24=0.06
50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思考题】
1·氨比二氧化碳容易被水吸收,这是因为氨在水中的
溶解度比二氧化碳( 大 ),气体 在水中的溶解度随
温度升高而(降低 ),(低温 )有利于吸收。
51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第三节
吸收过程的传质速率
52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物质传递的三个步骤:
1 扩散物质从一相的主体扩散到两相界面(单相中的扩散);
2 在界面上的扩散物质从一相进入另一相(相际间传质);
3 进入另一相的扩散物质从界面向该相的主体扩散(单相中的
扩散);
界面
气相
主体
组分
组分
液相
主体
53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物质在单相中的扩散
物质在单相中的传递靠扩散,发生在流体中的扩散有分子
扩散和涡流扩散两种。
分子扩散:依靠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主要发生在静止或
层流流体中。
涡流扩散:依靠流体质点的湍动和旋涡而传递物质,主要
发生在湍流流体中。
54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一、分子扩散与菲克定律
1、分子扩散
A
BB
A
A
B
B
分子扩散:在一相内部存在浓度差或浓度梯度的情况下,由
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导致的物质传递现象。分子扩散是物
质分子微观运动的结果。
扩散通量: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扩散传递的物质量,其单位
55
为mol/(m2·s)。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2、菲克(Fick)定律
当物质A在介质B中发生扩散时,任一点处物质A的扩散通
量与该位置上A的浓度梯度成正比,即:
J A DAB
式中
dc A
dZ
(5-12a)
JA——物质A在z方向上的分子扩散通量,kmol/(m2s)
dCA/dz——物质A的浓度梯度,kmol/m4
DAB——物质A在介质B中的分子扩散系数,m2/s
负号——表示扩散沿着物质A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
56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动量通量=系数×速度梯度
热通量=系数×温度梯度
质量通量=系数×浓度梯度
57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二、等摩尔逆向扩散
pA1
A
B
pB1
p
1
2
pA2
假定:pA1> pA2
pB2
pB1< pB2
P
pA1+ pB1= pA2 + pB2 =P
在总压相同的情况下,联通管内任一截面上单位时间单位
面积上向右传递的A分子的数量与向左传递的B分子的数量必
定相等,此现象称为等分子反向扩散。
58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对于等分子反向扩散速率
J A= - J B
(5-13)
在任一固定的空间位置垂直于扩散方向的截面上,单位时间
通过单位面积的A物质的量,称为A的传递速率,以NA表示。
对于单纯的等分子反向扩散,物质A的传递速率应等于A的
扩散通量。
N A J A DAB
dc A
DAB dp A
dz
RT dZ
(5-12b)
59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B的扩散通量:
N B J B DBA
dc B
DBA dp B
dz
RT dz
(5-14b)
注意:在上述条件下,扩散为稳定过程,NA为常数;
pA—z呈线性关系。
60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P
P
pA1
pB2
pB1
pA2
z2
z1
在稳态等摩尔逆向扩散过程中,物系内任一点的总压力p都保
持不变,总压力p等于组分A的分压力pA与组分B的分压力pB之和,
即:
pA1+ pB1= pA2 + pB2 = pA + pB=p=常数
因此:
dp dp A dp B
0
dz
dz
dz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61
因此:
dp A
dp B
dz
dz
又由:
JA= - JB
dc B
DBA dp B
J B DBA
dz
RT dz
dc A
DAB dp A
J A DAB
dz
RT dZ
可得:
DAB DAB
对于双组分混合物,在等摩尔逆向扩散时,组分A与组分B
62
的分子扩散系数相等用一个符号D表示。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由式:
dC A
D dp A
NA J A D
dz
RT dz
分离变量并积分,
积分条件为:Z1=0,pA=pA1;Z2=Z,pA=pA2
求得等摩尔逆向扩散的传质速率方程式为:
D
D
NA
(p A 1 p A 2 ) (c A 1 c A 2 )
RTZ
Z
63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在等摩尔逆向扩散中,分压力梯度为一常数。应用于蒸
馏过程中(易挥发组分与难挥发组分的摩尔汽化热近似
相等,近似可按等量逆向扩散处理) 。
64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三、组分A通过静止组分B的扩散(单向扩散)
总压p
p
界面
在气体吸收中溶质A溶
解于溶剂中,惰性气体B不
pB,i
溶解于溶剂中,则液相中
pB
不存在组分B,此过程为组
pA
分A通过另一“静止”组
气
相
主
体
NBM
NAM
JB
JA
pA,i
分B的单向扩散。
液相
分子扩散;
总体流动:
0
z
65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分子扩散和总体流动的关系
物料系统内的分子扩散是由物质浓度(或分压)差而引起
的分子微观运动;
总体流动是因系统内流体主体与相界面处存在总压差引起
的流体宏观流动,起因于分子扩散。
总体流动是一种分子扩散的伴生现象。
66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主体流动中A和B的量与各自在混合气体中的分压成正比,即
N AM
pA
N BM
pB
N AM N BM
pA
pB
式中
NAM、NBM——分别为总体流动中组分A和B的传质通量,mol/m2s
pA、pB——分别为组分A和B在气相主体中的分压,Pa
67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组分A从气相主体到界面的传质通量为分子扩散通量与总体
流动中组分A的传质通量之和,即
N A J A N AM J A N BM
pA
D dpA
pA
N BM
pB
RT dz
pB
组分B因不溶于吸收剂而在气相主体与相界面间作等量来回
运动,其净传质通量应为零,即
N B J B N BM 0
J B N BM
N A J A N AM
又由:JA= - JB
pA
J A(1
)
pB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68
D dpA pA D dpA
NA
RT dZ pB RT dZ
D
pA dpA
(1
)
RT
pB dZ
D
P
dpA
(
)
RT P p A dZ
将上式分离变量并积分
pD p A2 dp A
N A dz
0
RT p A1 p p A
z
pD p p A2 pD pB2
NA
ln
ln
RTz p p A1 RTz pB1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69
对公式进行变换
P=pA1+pB1=pA2+pB
pA1-pA2=pB2-pB1
p B2 p B1
组分B分压力的对数
p BM
平均值。
p
令
ln
ln
pB2
pB1
B2
p B1
pB2 pB1
pBM
pA1 pA2
pBM
单方向扩散时的传质速率方程式
D
P
NA
RTZ pBM
( p A1 p A2 )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70
等分子反向扩散
D
NA
( p A1 p A2 )
RTz
单向扩散的传质通量
D
P
NA
( p A1 p A2 )
RTz pBM
比较上两式可以发现:单向扩散时的传质速率比等分子反向
扩散时多了一个因子(P/pBM),称为“漂流因子”。显然
P/pBM>1,漂流因子的大小直接反映了总体流动在传质中所占分
量的大小,即漂流因子体现了总体流动对传质速率的影响。
71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单向扩散的传质通量(以浓度表示):
D c
NA
( c A1 c A2 )
Z cBM
72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液相中的稳定分子扩散
液相中的扩散速度远远小于气相中的扩散速度,而且发生等分
子反向扩散的机会很少,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分的较多见。
DC
N A
( C A1 C A2 )
zC sm
式中 N΄A——溶质A在液相中的传递速率,kmol/m2s
D΄——溶质A在溶剂中的扩散系数,m2/s
C——溶液的总浓度,C=CA+CS,kmol/m3
Csm——扩散初、终截面上溶剂S的对数平均浓度, kmol/m3
连续等价离子交换和理想溶液精馏时的扩散过程属于等分
子反向扩散模型,连续结晶、吸附、浸提、吸收等扩散过程属
于单向扩散模型。
73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四、分子扩散系数
分子扩散系数是物质的特征系数之一,表示物质在介质中
的扩散能力;
扩散系数取决于扩散质和介质的种类及温度等因数。
对于气体中的扩散,浓度的影响可以忽略;
对于液体中的扩散,浓度的影响可以忽略,而压强的影响
不显著。
物质的扩散系数可由实验测得,或查有关资料,或借助于
经验或半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74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五、单相中的对流传质
涡流扩散(湍流扩散)
凭藉流体质点的湍动和旋涡来传递物质的现象。
在湍流流体中同时存在涡流扩散 和分子扩散(涡流扩散占
主导地位 ),其总扩散通量为
dC A
J A ( D DE )
dZ
式中 D——分子扩散系数,m2/s;
DE——涡流扩散系数,m2/s;
dCA/dZ——沿z方向的浓度梯度,kmol/m4;
J——总扩散通量kmol/(m2•s)
75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注】涡流扩散系数DE不是物性常数,它与湍动有关,且
随位置而不同。由于其难以测定,常将分子扩散和涡流扩
散结合在一起考虑。
76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一)单向内对流传质的有效膜模型
发生在流动着的流体与相界面之间的传质过程。在滞
流内层主要是分子扩散。在过渡层既有分子扩散,也有对流
扩散。在湍流主体中主要是对流扩散,阻力很小,可以忽略,即
认为浓度一致。
对流传质是湍流主体与相界面之间的涡流扩散与分子扩散两
种传质作用的总和。
77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以吸收为例:吸收剂沿壁面自上而下流动,混合气体自下而上
流过液体表面。考察稳定操作状况下吸收塔设备任一截面m-n
处相界面的气相一侧溶质A浓度分布情况。
流体主体与相界面之间存在三个流动区域,即湍流主体、
过渡层和滞流层。
整个有效滞流层的传质推动力为气相主体与相界面处的
分压之差,即全部传质阻力都包含在有效滞流膜层内。
78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液相
m
气相有效
膜层厚度
n
气相滞流内层
相界面
气
相
分
压
p
H
滞流内
层厚度
pi
气相
p
0
z’G zG
距离z
79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流动区域
滞流层
溶质的传递主要依靠分子扩散作用,由于D值
较小,在该区域内分压梯度较大,曲线陡峭。
过渡层
同时存在分子扩散和涡流扩散,分压梯度逐渐
变小,曲线逐渐平缓。
湍流主体
主要依靠涡流扩散,大量旋涡引起的混合作
用使得气相主体内溶质的分压趋于一致,分压线为直线。
80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传质速率方程
对于液相
对于气相
D
p
pAG pAi
NA
RTZG pBm
DC0
NA
ci c
Z LC Bm
D
p
kG
RTZG pBm
DL C 0
kL
Z L c Bm
N A kG pA pAi
N A kL ci c
kG:气膜传质系数
kL:液膜传质系数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81
表一
传热方式与传质方式的对比
82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六、两相间传质的双膜理论(传质机理)
(一)双膜模型
为了解决多相传质问题,路易斯—惠特曼(LewisWhitman)将固体溶解理论引入传质过程,二十年代提出
了双膜模型 。其模型
83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双膜理论的基本论点如下:
1 在气液两流体相接触处,有一稳定的分界面,叫相界面。在
相界面两侧附近各有一层稳定的气膜和液膜。这两层薄膜
可以认为是由气液两流体的滞流层组成,即虚拟的层流膜层,
吸收质以分子扩散方式通过这两个膜层。
2 全部浓度变化集中在这两个膜层内。
3 在相界面处,气液浓度达成平衡,即界面上没有阻力。
通过以上假设,就把整个吸收过程简化为,吸收质经过双膜层
的过程,吸收阻力就是双膜的阻力。故该理论又称为双膜阻
力理论。
84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85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二)气相与液相的传质速率方程
1、气膜吸收速率方程
NA=kG(p-pi)
kG:以分压为推动力的气膜传质系数,单位:kmol/kN ·s。
1/kG:与推动力 p-pi 相对应的气膜阻力
86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以气相摩尔分率为推动力的形式:
NA=ky(y-yi)
ky:气膜吸收系数,单位:kmol/(m2 · s),
1/ky:与推动力y-yi相对应的气膜阻力 。
ky=PkG
以气相摩尔比为推动力的形式:
NA=kY(Y-Yi)
kY:气膜吸收系数,单位:kmol/(m2 · s),
1/kY:与推动力(摩尔比)Y-Yi相对应的气膜阻力 。
kY=PkG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87
2 液相传质速率方程
以液相浓度为推动力的形式:
NA=kL(ci-c)
kL:液膜传质系数,单位:m/s;
1/kL:与推动力(ci-c)相对应的液膜阻力
以液相摩尔分率为推动力的形式:
NA=kx(xi-x)
kx:液膜吸收系数,单位:kmol/(m2 · s);
1/kL:与推动力(xi-x)相对应的液膜阻力
kx=c · kL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88
以液相摩尔比为推动力的形式:
NA=kX(Xi-X)
kX:液膜吸收系数,单位:kmol/(m2 · s);
1/kX:与推动力(xi-x)相对应的液膜阻力
kX=c· kL
89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三)气液两相界面的溶质组成
对于定态传质,气液两膜中的传质速率应当相等,即
N A kG ( p pi ) kL (ci c)
p pi
kL
ci c
kG
对于以摩尔比表示的传质速率方程同样有:
N A kY ( Y Yi ) k X ( X i X )
Y Yi
kX
Xi X
kY
90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上式表明,在气液相组成图上,Yi-Xi关系为过定点D(X,
Y),斜率为-kY/kX的直线。根据双膜理论,界面处的气液
浓度符合平衡关系,所以该直线与气液平衡线的交点即为
点( Xi,Yi )
斜率
气
相 Y
分Y
i
压
kL
kG
O(X,Y)
Y=f(X)
I(Xi,Yi)
0
X
Xi 液相浓度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91
要想求出界面组成( Xi,Yi ),需要先知道气
液膜传质系数kY、kX,但实验测定有很多困难。
故,要求传质速率,最好消去难以得到的变量。
92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同样,在分压—浓度图上,pi-ci关系为过定点D(c,p),斜
率为-kG/kL的直线。根据双膜理论,界面处的气液浓度符合平
衡关系,所以该直线与气液平衡线的交点即为点( ci, pi )
气
相 p
分p
i
压
0
p=f(c)
D(c,p)
(ci,pi)
c
ci
液相浓度
93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NA=kX(Xi-X)
七、总传质速率方程
1、 以Y-Y*为推动力的总传质速率方程
若气液平衡关系符合亨利定律,则有:
Yi
Xi
m
*
Y
X
m
带入液相传质速率方程式,得到:
X i X Yi m Y * m Yi Y *
NA
1
1
m
kX
kX
kX
94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N A kY ( Y Yi ) k X ( X i X )
将气相传质速率写成:
Y Yi
NA
1
kY
稳态传质中,溶质通过气相传质速率与液相传质速率相等,
则有:
Y Yi Yi Y *
NA
1
m
kY
kX
95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根据串联过程的加和性:
Y Y*
NA
1
m
kY k X
KY
1
1
m
kY k X
96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N A KY ( Y Y * )
KY称为以Y-Y*为推动力的总传质系数,简称为气相总传质
系数。单位:kmol/(m3s)
1
1
m
KY kY k X
97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2、以X*- X为推动力的总传质速率方程
若气液平衡关系符合亨利定律,则有:
Yi mXi
Y mX *
带入气相传质速率方程式,得到:
Yi Y * m( X * X i )
NA
1
1
kY
kY
98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N A kY ( Y Yi ) k X ( X i X )
与液相传质速率方程式联立,有:
X* Xi Xi X
NA
1
1
mkY
kX
根据串联过程的加和性:
X* X
NA
1
1
mkY k X
KX
1
1
1
mkY k X
99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得到以X*- X为推动力的总传质速率方程
NA KX ( X* X )
KX称为以X* -X为推动力的总传质系数,简称为液相总传质
系数。单位:kmol/(m3s)
1
1
1
K X k X mkY
相间传质阻力 气膜阻力 液膜阻力
100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KX 与KY的关系为:
K X mKY
101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1) 以(p-p*)表示总推动力的吸收速率方程
N A KG p p
*
KG:气相吸收总系数,单位:kmol/(m2·s ·kPa)
(2 )以(c*-c)表示总推动力的总吸收速率方程
N A K L c* c
KL:液相吸收总系数,单位:m/s
NA KX X X
*
KG=H · KL
N A KY Y Y *
102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4、总传质速率方程的分析
N A KY Y Y
*
NA KX X * X
1
1
m
KY kY k X
1
1
1
K X k X mkY
p
O(操作点)
Y
气膜
阻力
Yi
Y*
I(界面)
液膜
阻力
0
X
Xi
X*
103
图 传质推动力图示
1
1
m
KY kY k X
(1)易溶气体(气膜控制)
m ↓ ,m/kX << 1/kY KY
≈kY
p
P
Y
气
相
总
推
动
力
气
膜
推
动
力
I
Yi
Y*
0
X
X*
Xi
(a)气膜控制
104
(a) 气膜控制时,液相界面组成: X i
X
*
Y
Y
Y
Y
气膜推 动力:
i
(b) 相平衡常数m很小时,平衡线斜率很小。此时,
较小的气相组成Y能与较大的液相组成X*相平衡
(c) 气膜控制时,要提高总传质系数,应加大气相的
湍动程度。
105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1
1
1
K X k X mkY
(2)难溶气体(液膜控制)
m ↑ ,m/kX >> 1/kY
KX≈kX
Y
Yi
O
Y*
液膜推
动力
0
(b)液膜控制
X
Xi
c
X*
液相总
推动力
106
(a)液膜控制时,气相界面组成: Yi
Y
液膜推动力: X X i X X *
(b)液膜控制时,要提高总传质系数,应加大液相的湍
动程度。
107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3)中等溶解度气体(双膜控制)
双膜控制时,要提高总传质系数,应同时加大气相和液
相的湍动程度。
108
八、传质速率方程式的各种表示形式
根据推动力不同,稳态吸收的传质速率方程式有多种
表示形式
气相
液相
两相间
两相间
NA=kG(pA-pi) = kL(ci-cA) = KG(pA-pA*)= KL(cA*-cA)
NA=ky(y-yi) = kx(xi -x) = Ky(y-ye) = Kx(x*-x)
NA=kY(Y-Yi) = kX(Xi-X) = KY(Y-Y*) = KX(X*-X)
109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传质系数之间的关系:
k y pkG
k x ckL
K y pKG
K x cKL
K G HKL
K x mK y
K X mKY
110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kY=ky/(1+Y)(1+Yi)
kX=kx/(1+Xi)(1+X)
浓度低时:
kY≈ ky≈pkG
kX≈ kx ≈ckL
KY=PKy/(1+Y)(1+Y*)
KX=Kx /(1+X*)(1+X)
浓度低时:
KY≈ Ky≈pKG
KX≈ Kx ≈cKL
111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KG=1/(1/kG+1/HkL)
KL=1/(H/kG+1/kG)
气膜控制: KG=kG
液膜控制时:KL=kL
Ky=1/(1/ky+m/kX)
Kx=1/(1/mky+1/kx)
气膜控制时:Ky=ky
液膜控制时Kx=kx
KY=1/(1/kY+m/kX)
KX=1/(1/mky+1/kx)
气膜控制时KY=kY
液膜控制时KX=kX
KG= HKL
mKy=K
x
mKY=KX
112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说明注意事项】
1·NA单位都是mol/ m2.s.推动力-----掌握对应关系。
2·适用范围----描述稳定操作塔内任一截面上的速率关系,而
不能描述全塔的吸收速率。
【对比分析】传热过程与吸收过程
吸收过程是气液两相间的物质传递,传递的是物质,但传递
的推动力不是两相的浓度差,过程的极限也不是两相浓度相
等。
113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表二
速率方程的对比
114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举例分析】
各系数的符号与单位
kmol / m2 .s (.kmol质 / kmol 剂)------吸收系数为kx
kmol / m2 .s .(kN/ m2 )---------kx
kmol / m2 .s (kmol质/kmol溶液)----kx
KX
kG or KG
kL or KL
115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讨论】影响吸收速率的因素
1、提高吸收系数
① 1/K Y= 1/ ky + m/ kx
易溶气体-----气膜 控制
K总是由膜系数小的那一侧流体控制。
② 1/ KX = 1/ mky + 1 / kx
难溶气体------液膜控制
结论:要提高气膜控制的吸收速率关键在于降低气膜阻力,
增加气体总压,加大气体流速,减少气膜厚度。
要提高液膜控制的吸收速率关键在于加大液体流速和湍动程
116
度,减少液膜厚度。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分析】过程强化即提高过程速率,串联过程速率取决于
阻力最大的步骤即控制步骤。在实践过程中,只有找到控
制步骤并提高控制步骤的速率,才能有效地提高整个过程
的速率。
2、增大吸收推动力----采取降低与液相平衡的气相中吸收质
的分压的措施,即选择溶解度大的吸收剂,降低吸收温度,
提高系统压力。
3、增大气液接触面积----增大气体或液体的分散度、选用比
表面积大的高效填料等。
117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表三 强化过程的对比
118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例】
在总压为100kPa、温度为30℃时,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体中
的氨,气相传质系数kG=3.84×10-6 kmol/(m2·s·kPa),
液相传质系数kL=1.83×10-4 m/s,假设此操作条件下的平
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测得液相溶质摩尔分率为0.05,其
气相平衡分压为6.7kPa。求当塔内某截面上气、液组成分
别为y=0.05,x=0.01时
(1) 传质总推动力以及相应的总传质系数、传质速率;
(2)分析该过程的控制因素。
119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解:(1)根据亨利定律
*
A
p
6.7
E
134kPa
x
0.05
相平衡常数
s
1000
H
0.4146
EM s 134 18
溶解度常数
E 134
m
1.34
p 100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120
气相传质总推动力:
pA p 100 0.05-134 0.01 3.66kPa
*
A
气相传质总传质系数:
1
1
1
K G HkL k G
1
1
13180 240617 253797
4
6
0.4146 1.83 10
3.86 10
6
K G 3.9410
121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以气相为基准计算总传质速率:
N A K G ( pA pA* )
3.94 106 3.66
1.44 10-5 kmol/m2s
122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0.01
cA
0.56
0.99 18 / 1000
以液相为基准计算总传质推动力:
c cA
*
A
=0.4146×100×0.05 -0.56=1.513 kmol/m3
液相总传质系数:
K G 3.94 106
6
KL
9.5 10 m/s
H
0.4146
123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以液相为基准计算总传质速率:
N A K L (c cA )
*
A
=9.5×10-6×1.513=1.44×10-5 kmol/(m2·s)
124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2)与表示的传质总推动力相应的传质阻力为253797
(m2·s·kPa)/ kmol;
1
其中气相阻力为:
240617 m2·s·kPa/ kmol;
kG
液相阻力:
1
13180 m2·s·kPa/ kmol;
HkL
气相阻力占总阻力的百分数为
240617
100 % 94 .8%
253797
故该传质过程为气膜控制过程。
125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第四节 吸收塔的计算
假设:
吸收操作采用逆流;
低浓度气体吸收;
吸收是在等温下进行;
传质分系数kG、kL在全塔为常数;
传质总系数KG或KL也可认为是常数。
吸收塔计算的内容主要是通过物料衡算及操作线方程,确
定吸收剂的用量和塔设备的主要尺寸(塔径和塔高)。
126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一、吸收塔的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
塔顶
G ,Y2 L, X 2
稀端
O
O
G ,Y L , X
浓端
G ,Y1
混合气
L, X1
塔底
吸收液
图吸收塔的物料衡算
127
现取塔内任一截面O- O与塔顶(图中的虚线范围)作溶质
的物料衡算, 即:
G(Y2 - Y) = L(X2 - X)
L
L
Y
X ( Y2
X2 )
G
G
式中: Y、Y2 —— 分别为m-n截面和塔顶气相中溶质的比摩尔分率,
Kmol(溶质)/Kmol(惰性气体);
X、X2——分别为m-n截面和塔顶液相中溶质的比摩尔分率,
Kmol(溶质)/Kmol(溶剂)。
128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同理,可得
L
L
Y X ( Y1 X 1 )
G
G
式中: Y、Y1 —— 分别为m-n截面和塔底气相中溶质的比摩尔分率,
Kmol(溶质)/Kmol(惰性气体);
X、X1——分别为m-n截面和塔底液相中溶质的比摩尔分率,
Kmol(溶质)/Kmol(溶剂)。
上两式称为吸收操作线方程式。
129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操作线
Y
B 塔底
L
L
X ( Y2
X2 )
G
G
Y1
O
Y
Y2
T
塔顶
0
X2
X
X1
在任一截面上的气相浓度Y与液相浓度X之间成直线关系,
直线的斜率为L/G,过点B(X1,Y1)和T(X2,Y2)两点。
端点B代表塔底端面,称为“浓端”,端点T代表塔顶端面,
称为“稀端”。
130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说明:
(1) 在进行实际吸收操作时,在塔内任一截面上,溶质在气
相中的实际分压总高于与其接触的液相平衡分压,故吸收操
作线总位于平衡线上方;若在下方,则为脱吸。
(2) 吸收操作线方程是从溶质的物料平衡关系出发而推得的
关系式,它取决于气液两相和流量L、G,以吸收塔内某截
面上的气液浓度有关,而与相平衡关系、塔的类型、相际接
触情况及操作条件无关。
此式应用的唯一必要条件是稳定状态下连续逆流操作。
131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二、吸收剂的用量与最小液气比
B
Y1
B΄
如左图所示,在G、Y1、
Y2及X2已知的情况下,吸收
操作线的一个端点T已固定,
Y2
T
另一个端点B则在Y=Y1上移
动,点B的横坐标由操作线
的斜率L/G 决定。
0
X2
X1
操作线的斜率L/G称为“液气比”,是溶剂与惰性气体摩
尔流量的比值。它反映单位气体处理量的溶剂耗用量大小。
132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当塔底流出的吸收液与刚进塔的混合气体呈平衡状态时,吸
收的推动力为零。此种状况下,吸收操作线的斜率称为最小液
气比,以(L/G)min。相应的吸收剂用量为最小吸收剂用量,用
Lmin表示。
增大吸收剂用量可以使吸收推动力增大,达到一定限度后,
效果变得不明显,而溶剂的消耗、输送及回收等项操作费用急
剧增加。
吸收剂用量的选择:应从设备费与操作费两方面综合考虑,选
择适宜的液气比,使两种费用之和最小。
L/G=(1.1~1.2)(L/G)min
133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求解最小液气比
根据水平线Y=Y1与
(1) 平衡线为凹形
平衡线的交点B΄ 的横坐
标X*1求出。
B
Y1
Y2
0
L
Y1 Y2
( )min *
G
X 1 X2
T
X2
B΄
X1
134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步骤:过点T作平衡
(2) 平衡线为凸形
线的切线,找出水平
线Y=Y1与切线的交
Y1
B
B΄
点B΄,读出B΄的横坐
标X1΄,再按下式计
Y2
0
算。
T
X2
L
Y1 Y2
( )min
G
X 1 X 2
X1
135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若气液浓度都很低,平衡关系符合亨利定律,可用
Y*=mX表示,可直接用下式计算出最小液气比,即
L
Y1 Y2
( )min
Y1
G
X2
m
136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例
在一常压逆流操作的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混
合气体中的SO2。气体处理量为1.20m3(标准)•s-1,
进塔气体中含SO2 8%(体积百分数),要求SO2的吸
收率为85%,在该吸收操作条件下的相平衡关系
Y*=26.7X,用水量为最小用量的1.5倍。试求:
(1)用水量为多少?
(2)若吸收率提高至90%,用水量又为多少?
137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解:惰性气体量为
1.20( m 3 s 1 )
1
G
( 1 0.08 ) 49.29mol s
3
3
1
22.4 10 ( m mol )
y1
0.08
Y1
0.087
1 y1 1 0.08
138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1)当吸收率为85%时
Y2=Y1(1-ηA)=0.087×(1-0.85)=0.0131
X*1=Y1/26.7=0.087/26.7=3.258 ×10-3
X2=0(清水)
最小液气比 (
L
Y1 Y2
0.087 0.0131
)min *
22.68
3
G
X 1 X 2 3.258 10 0
实际液气比 L/G=1.5(L/G)min =1.5 ×22.68=34.02
实际用水量
L=34.02G=34.02 ×49.29=1677mol·s-1=0.03m3 ·s-1
139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2)若吸收率提高至90%,出塔气体浓度为Y΄2,则最小液气比
L
Y1 Y2
Y Y1 ( 1 ' A )
( )min
1
' A m 0.9 26 .7 24 .03
Y1
G
X e1 X 2
0
m
实际液气比
(L/G)΄=1.5(L/G) ΄ min =1.5 ×24.03=36.05
实际用水量
L ΄ =36.05G=36.05 ×49.29=1777mol·s-1=0.032m3 ·s-1
从计算结果可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吸收率提高,最小液
气比增大,所需的吸收剂用量也增大。
140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三、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低浓度气体吸收的填料层高度
特点:G,L是常量;
吸收过程是等温的;
传质系数为常量
141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有限高吸收塔填料层高度计算
微元体积: d Z
相界面面积:a d Z
a:单位体积填料的有效传质面积
Y2
X2
Y
X
Z
dZ
单位时间内由气相传入液相A的物质的
量为:
N Aa d Z
kmol(A)/s
Y+dY
X+dX
单位塔截面由气相传入液相A的物质的
量为:N Aa d Z
kmol(A)/ (m2.s)
Y1
单位塔截面
X1
通过填料层微元
高度的浓度变化
142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气相传入液相的溶质=气相所失溶质=液相所得溶质
N Aa d Z kY ( Y Yi )a d Z G d Y L d X
G
dY
dZ
kY a Y Yi
L
dX
k X a X i X
L
dX
G
dY
K X a X X * KY a Y Y *
143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Y1 dY
X1
G
L
dX
Z
kY a Y2 Y Yi k X a X 2 X i X
X1
Y1
L
dX
G
dY
K X a X 2 X X * KY a Y2 Y Y *
低浓度气体稳态吸收塔计算填料层高度的基本计算式
144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二、传质单元高度与传质单元数
为了方便,将上式写成传质单元高度与传质单元数乘
积的形式:
z HG NG H L N L HOG NOG HOL NOL
145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G
HG
kY a
L
HL
k X a
Y1 dY
NG
Y2 Y Y
i
NL
X1
X2
——气相分传质单元高度,m;
——液相分传质单元高度,m;
——气相分传质单元数
dX
——液相分传质单元数
Xi X
146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H OG
H OL
G
K Y a
L
K X a
dX
N OL
X2 X * X
Y1
dY
N OG
Y2 Y Y *
X1
——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m;
——液相总传质单元高度,m;
——气相总传质单元数;
——液相总传质单元数。
147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填料层高度=传质单元高度×传质单元数
(1) 传质单元高度
由定积分中值定理:
f (x)dx f ()(b a)
a
b
NOG
dY
Y1 Y2
气相组成变化
Y2 Y Y *
(Y Y*)m 平均传质推动力
Y1
148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吸收过程的传质阻力越大,填料层的有效比面
积越小,每个传质单元所相当的填料层高度越大。
传质单元数反映吸收过程的难度,任务所要求
的气体浓度变化(Y1-Y2)越大,过程的平均推动力
(Y-Y* )越小,则意味着过程难度越大,此时所需
的传质单元数越大。
149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 H OG
N OG
G 是传质单元数
K Y a
dY
1 时的填料层高度
Y2 Y Y *
Y1
由 H OG
G
1
KY a
G
——单位塔截面积的惰性气体流量
1
——传质阻力大小
KY a
150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体积传质系数, KY a
KXa
kY a
kX a
随气、液流量变化较大,而传质单元高度变化较小,传
质单元高度的数量级为0.1—1m
KY a G 0.8
H OG
G
G 0.2
KY a
151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与总压力成反比:
KY pKG
H OG
G
G
KY a pKG a
液相总传质单元高度与总浓度成反比:
K X pKL
H OL
L
L
K X a cK La
152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由:
1
1
m
KY kY kX
G
G
mG L
KY a kY a
L k X a
同理:
H OG
mG
HG
HL
L
H OL
L
HL
HG
mG
153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H OG
mG
H OL
L
154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三、传质单元数的求法
可采用的方法有图解法、脱吸因数法、数值积分法、
对数平均推动力法等。
1.对数平均推动力法
(操作线与平衡线均为直线)
N OG
dY
Y1 Y2
*
Y2 Y Y
Ym
Y1
155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2)对数平均推动力法求传质单元数
令:ΔY=Y –Y*
Y=Y1时,ΔY1=Y1 –Y1*
Y=Y2时,ΔY2=Y2 –Y2*
故上式ΔY——Y直线的斜率为
dY Y1 Y2
dY
Y1 Y2
156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dY Y1 Y2
dY
Y1 Y2
N OG
dY
Y1 Y2
*
Y2 Y Y
Y1 Y2
Y1
dY
Y2 Y
Y1
Y1 Y2
Y1 Y1 Y2
ln
Y1 Y2 Y2
Ym
Y1 Y2 ( Y1 Y1* ) ( Y2 Y2* )
Ym
Y1
Y1 Y1*
ln Y2
ln
*
Y2 Y2
称为填料层上、下两端面的对数平均传质推动力
157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同理可得
N OL
X1 X 2
X m
X1 X 2 ( X*1 X1 ) ( X*2 X 2 )
X m
X 1
X*1 X1
ln X 2
ln *
X2 X2
当(ΔY1/ΔY2)<2或(ΔX1/ΔX2)<2时,可用算术平均值
代替对数平均值.
158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2)吸收因数法
若气液平衡关系在吸收过程所涉及的组成范围内
服从亨利定律,由操作线方程以及平衡线方程:
L
L
Y X Y2 X 2
G
G
G
X ( Y Y2 ) X 2
L
Y * mX
G
Y * m [ ( Y Y2 ) X 2 ]
L
159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G
Y * m [ ( Y Y2 ) X 2 ]
L
N OG
dY
Y2 Y Y *
Y1
Y1
dY
Y2
G
Y m [ ( Y Y2 ) X 2 ]
L
Y1
dY
Y2
mG
G
(1
)Y m Y2 mX 2
L
L
160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mG
G
d ( 1
)Y m Y2 mX 2
Y1
1
L
L
mG Y2
mG
G
1
(1
)Y m Y2 mX 2
L
L
L
mG
G
(
1
)
Y
m
Y
mX
1
2
2
1
L
L
ln
mG
mG
G
1
(1
)Y2 m Y2 mX 2
L
L
L
161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令:
N OL
L
A
称为吸收因数。
mG
1
Y1 mX2
ln1 A
A
1 A
Y1 mX1
162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N OG
1
Y1 mX 2
ln1 S
S
1 S
Y2 mX 2
mG
S
L
解吸因数(脱吸因数)。反映了吸收过
程推动力的大小,其值为平衡线斜率与
吸收操作线斜率的比值。
163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例】
用SO2 含量为1.1×10-3(摩尔分数)的水溶液吸收含SO2 为
0.09(摩尔分数)的混合气中的SO2 。已知进塔吸收剂流
量为 37800kg/h,混合气流量为100kmol/h,要求SO2的吸
收 率 为 80% 。 在 吸 收 操 作 条 件 下 , 系 统 的 平 衡 关 系
为 Y 17.8 X ,求气相总传质单元数。
*
164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解:吸收剂流量
37800
L
2100k m ol/h
18
y1
0.09
Y1
0.099
1 y1 1 0.09
Y2 Y1 ( 1 ) 0.099( 1 0.8 ) 0.0198
惰性气体流量:
G 100( 1 y1 ) 100( 1 0.09 ) 91kmol/h
165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G
X 1 X 2 (Y1 Y2 )
L
91
3
1.1 10
(0.099 0.0198) 4.53 10 3
2100
3
Y1 Y1 Y 0.099 17.8 4.53 10 0.0184
*
1
Y2 Y2 Y2* 0.0198 17.8 1.1 103 2.2 104
166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Y1 Y2 0.0184 2.2 104
3
Ym
4.1 10
Y1
0.0184
ln
ln
Y2
2.2 10 4
N OG
Y1 Y2 0.099 0.0198
19.3
3
Ym
4.1 10
167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定量计算方法及例题
基本关系式:
全塔物料衡算式:G(y1 – y2)= L(x1 – x2)
相平衡方程式:y* = f ( x )
(本章多是 y* = m x 或 y*= m x + b )
吸收过程基本方程式
1、设计型计算
给定条件: y1、G、分离要求( y2 或吸收率)
设计要求:Z
168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例】在一填料塔中,用含苯0.00015(摩尔分率,下同)的
洗 油 逆 流吸 收 混 合气 体 中 的苯 。 已 知混 合 气 体的 流 量 为
1600m3/h,进塔气体中含苯0.05,要求苯的吸收率为90%,
操作温度为25℃,操作压强为101.3kPa,塔径D=0.6m,相平
衡 关 系 Y*=26X , 操 作 液 气 比 为 最 小 液 气 比 的 1.3 倍 ,
KYa=0.045 kmol/(m3.s),洗油分子量为170kg/kmol。试求:
(1)吸收剂用量L(kg/h);
(2)出塔洗油中苯的含量x1 ;
(3)所需的填料层高度;
(4)每小时回收苯的量(kg/h);
(5)欲提高苯的吸收率,可采用哪些措施(定性分析)?
169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例】 在一逆流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氨—空气混合气,混
合气流量0.025 kmol/ s,混合气入塔组成0.02(摩尔分率,
下同),吸收率为95%,常压操作,温度为20℃,y=1.2x,
塔径为1m,总体积传质系数Kya=0.0522 kmol/(m3.s), kya∝ G
0.7,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2倍,试求:
(1) Z =?
(2)气体质量增大15%, Z =?
(3)若y2= 0.05,η=95%,Z 怎么变化?若y2= 0.02,η=99%,
Z 怎么变化?
170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例】用一逆流操作的填料解吸塔,处理含CO2的水溶液,处
理量为40t/h,使水中的CO2含量由8×10-5降至2×10-6(均为摩
尔比),塔内水的喷淋密度为8000kg/(m2·h),进塔空气中含
CO2量为0.1% (体积百分率),空气用量为最小空气用量的
20倍,塔内操作温度为25℃,压力为100kPa,该操作条件下的
亨利系数E=1.6×105kPa,液相体积总传质系数KXa=800kmol/
(m3·h)。
试求:(1)解吸气(空气)用量为若干m3/h?(以25 ℃计)
(2)填料层高度。
171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2、操作型计算
(1)吸收(解吸)操作型计算命题
第一类命题
已知: Z(及其他有关尺寸),气液两相平衡关系及流
动方式, Kya或Kxa,改变一操作条件(t、p、L或LS、 G或
GB、 x2或X2、 y1或Y1 )
求:操作条件的变化对吸收效果y2(或Y2)和x1(或X1 )
的影响。
计算方法:
① 对数平均推动力法,要试差;
② 消元法,繁琐;
③ 若相平衡关系符合亨利定律,吸收因数法。
172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第二类命题
已知: Z(及其他有关尺寸),气体的流量G或进
出口组成( y1 、y2 或η )、吸收液的进口组成x1 、气液
两相平衡关系及流动方式, Kya 或 Kxa
求 : 吸 收 剂 用 量 L或 LS 和 吸收 剂出 塔组 成 x1 ( 或
X1) 。
计算方法:
① 对数平均推动力法,要试差;
② 若相平衡关系符合亨利定律,吸收因数法,要试
差。
173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此外,还有一类命题:其他条件不变,分离要求改
变,求填料层高度 Z变为多少?或已知Z的改变值,其
他操作条件不变,求 ya 或η 变为多少?
计算方法:① 对数平均推动力法,要试差;② 若
相平衡关系符合亨利定律,吸收因数法。
174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2)操作型问题计算例题
【例】在一填料吸收塔内,用清水逆流吸收混合气体中的
有害组分A,已知进塔混合气体中组分A的浓度为0.04(摩
尔分数,下同),出塔尾气中A的浓度为0.005,出塔水溶
液中组分A的浓度为0.012,操作条件下气液平衡关系为
Y * 2.5 X
。试求操作液气比是最小液气比的倍数?
175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y1
0.04
Y1
0.0417
1 y 1 1 0.04
y2
0.005
Y2
0.005
1 y 2 1 0.005
x1
0.012
X1
0.0121
1 x1 1 0.012
176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Y1 Y2 Y1 Y2
Y2
0.005
L
m(1 ) 2.5(1
)
*
Y1
Y1
0.0417
G min X1 X 2
m
2.2
L Y1 Y2
0.0417 0.005
3.03
G X1 X 2
0.0121 0
L L
3.03
/
1.38
G G min
2.2
177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
【例】某逆流填料吸收塔,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体中可溶
组分。入塔气体中含溶质0.05(摩尔分率,下同),混合
气流量为1500Nm3/h,塔径为1m,要求吸收率为90%,操
作条件下相平衡关系为y*=1.5x,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
的1.2倍,填料层高度为3m,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试求:
① 吸收剂用量L,kmol/(m2·s);
② 气相体积总传质系数Kya ,(kmol/m3·s);
③ 若操作中由于解吸不良导致进入吸收塔的吸收剂中
浓度为0.001,其他条件不变,计算此时的吸收率为多少?
④ 在③的情况下若要求保证吸收率为90%不变,所需
吸收剂用量L必须增大为多少?
178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