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吸收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五章吸收

第五章 气体吸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第三节 吸收过程的传质速率
第四节 吸收塔的计算
第五节 填料塔
1
第一节 概述
一、吸收操作的应用
二、吸收过程与设备
三、吸收过程分类
四、吸收剂的选择
2
一、气体操作的应用
(1)分离混合气体以获得一定的组分。
(2)除去有害组分以净化或精制气体。
(3)制备某种气体的溶液。
(4)工业废气的治理。
吸收的依据
混合物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
3
二、吸收过程与设备
4
洗油
脱苯煤气
含苯煤气
苯
加
热
器
冷
却
器
水
过热蒸汽
吸收与解吸流程
5
三、吸收过程的分类
(1)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
(2)单组分吸收和多组分吸收
(3)等温吸收和非等温吸收
(4)高浓度吸收和低浓度吸收
四、吸收剂的选择
(1)溶解度大;
6
(2)选择性高;
(3)再生容易;
(4)挥发性小;
(5)粘度低;
(6)化学稳定性高;
(7)腐蚀性低;
(8)无毒、无害、价廉等。
选择原则:经济、合理。
7
第二节 气液相平衡
一、 平衡溶解度
二、 亨利定律
三、 气液相平衡关系在吸收中的应用
8
一、平衡溶解度
平衡状态:一定压力和温度,一定量的吸收
剂与混合气体充分接触,气相 中的溶质
向溶剂中转移,长期充分接 触后,液相
中溶质组分的浓度不再增加,此时,气
液两相达到平衡。
饱和浓度:平衡时溶质在液相中的浓度。
9
平衡分压:平衡时气相中溶质的分压。
平衡状态的因素
F=C-+2=3-2+2=3
当压力不太高、温度一定时
p*
A
=f1( x )
y*=f2(x)
p*
A
=f3( cA )
10
氨在水中的溶解度
11
20℃下SO2在水中的溶解度
12
几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3
讨论:
(1)总压、y一定,温度下降,在同一溶剂中,
溶质的溶解度x随之增加,有利于吸收 。
(2)温度、y一定,总压增加,在同一溶剂中,
溶质的溶解度x随之增加,有利于吸收 。
(3)相同的总压及摩尔分率,
cO2 < cCO2 < cSO2 < cNH3
氧气等为难溶气体,氨气等为易溶气体
14
二、亨利定律
(一)亨利定律
总压不高时,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上方
气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与溶质在液相中的摩尔
分率成正比,其比例系数为亨利系数。
p A  Ex
*
15
p A ——溶质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kPa;
*
x——溶质在液相中的摩尔分率;
E——亨利常数,单位同压强单位。
讨论:
1)E的影响因素:溶质、溶剂、T
物系一定,T
 E 
2)E大的,溶解度小,难溶气体
E小的,溶解度大,易溶气体
3)E的来源:实验测得;查手册
16
(二)亨利定律其它形式
1)p
*
A

cA
H
H——溶解度系数, kmol/(m3·kPa)
cA——摩尔浓度,kmol/m3;
H与E的关系:
p
*
A

cA
H

c
c

c
H
x
E 
c
H
17

c
M
E 

L

M S (1  x )  M

A
x
S
MS
S
HM
S
H的讨论:1)H大,溶解度大,易溶气体
2)P对H影响小,
T  H 
2)y  mx
*
m——相平衡常数,无因次。
18
m与E的关系 :
p
*
A
 py
*
y p  Ex
*
m 
E
p
m的讨论:1)m大,溶解度小,难溶气体
2) T
 m 
p  m 
19
3)Y
*
 mX
20
三、 相平衡关系在吸收中的应用
(一)判断过程进行的方向
pA  pA
A由气相向液相传质,吸收过程
pA  pA
平衡状态
*
*
pA  pA
*
吸收过程: y 
A由液相向气相传质,解吸过程
*
*
*
c
y 或x >x或
A
 cA
21
y
y
y*
·
A
y*
y
P
·
B
·
C
x
x
(二)指明过程进行的极限
过程极限:相平衡。
22
(1)逆流吸收,塔高无限, V,y2
L  y 2, min 
*
y2
 mx
L,x2
2
(2)逆流吸收,塔高无限,
L  x 1 , max 
y1
V,y1
m
L,x1
(三)确定过程的推动力
(1)吸收过程推动力的表达式 p A  p A
*
y-
*
*
*
c
y 或x -x或
A
 cA
23
(2)在x~y图上
y
A
·
P
x
x*
y*
24
第三节 吸收过程的传质速率
一、 分子扩散与菲克定律
二、 等摩尔逆向扩散
三、 组分A通过静止组分B的扩散
四、 分子扩散系数
五、 单相内对流传质
六、 两相间的双模理论
七、 总传质速率方程
25
吸收过程:
(1)A由气相主体到相界面,气相内传递;
(2)A在相界面上溶解,溶解过程;
(3)A自相界面到液相主体,液相内传递。
单相内传递方式:分子扩散;对流扩散 。
一、 分子扩散与菲克定律
26
分子扩散:在静止或滞流流体内部,若某一组分存
在浓度差,则因分子无规则的热运动使
该组分由浓度较高处传递至浓度较低处,
这种现象称为分子扩散。
扩散速率: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扩散方向的单位截
面积扩散的物质量,J表示, kmol/(m2·s)。
菲克定律:温度、总压一定,组分A在扩散方向上任一
点处的扩散通量与该处A的浓度梯度成正比。
27
J A   D AB
dc A
dz
JA——组分A扩散速率(扩散通量), kmol/(m2·s);
dc A
dz
—组分A在扩散方向z上的浓度梯度(kmol/m3)/m;
DAB——组分A在B组分中的扩散系数,m2/s。
负号:表示扩散方向与浓度梯度方向相反,扩散沿
着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
28
理想气体:
cA 
dc A
dz
pA
RT
=
JA  
1 dp A
RT
dz
D AB
dpA
RT
dz
分子扩散两种形式:等摩尔逆向扩散,组分A通过
静止组分B的扩散。
29
二、等摩尔逆向扩散
T P
pA1
pB1 1
JA
T P
pA2
2 pB2
JB
30
等摩尔逆向扩散:任一截面处两个组分的扩散速率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 AB
dp A
RT
dz
D BA
dp B
RT
dz
JA  
J
总压一定
B
 
p  p A  pB
dp A
dz
=
dp B
dz
31
JA=-JB
DAB=DBA=D
等分子反向扩散传质速率方程
传质速率定义:任一固定的空间位置上, 单位时间
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物质量,记作N,
kmol/(m2· s) 。
气相:
NA = J A
 
D
dp A
RT
dz
32
NA 
液相:
NA=
NA 
D
RTz
( p A1  p A2 )
J A   D AB
D
z
dc A
dz
( c A1  c A2 )
讨论
1) N A  p A 1  p A 2
33
2)组分的浓度与扩散距离z成直线关系。
p
p
pB2
pB1
pA1
pA2
0
扩散距离z
z
3)等分子反方向扩散发生在蒸馏过程中。
三、 组分A通过静止组分B的扩散
34
(1)整体移动:因溶质A扩散
JA
到界面溶解于溶剂中,造
成界面与主体的微小压差,
NM
使得混合物向界面处的流
NMcB/c
JB
动。
(2)整体移动的特点:
NA
NMcA/c
1
2
1)因分子本身扩散引起的宏观流动。
2)A、B在整体移动中方向相同,流动速度正比于摩尔
分率。
35
N MA  N M
N MB  N M
cA
c
cB
c
NA  JA  NM
cA
c
cB
NB  JB  NM
0  JB  NM
NA  
Dc
c
cB
c
dc A
c  c A dz
——微分式
36
在气相扩散
cA 
pA
c 
RT
NA  
NA 
NA 
p Bm 
p
RT
dpA
Dp
RT ( p  p A ) d z
Dp
ln
RTz
p B2
p B1
Dp
RTzp
——积分式
( p A1  p A2 )
——积分式
Bm
p B2  p B1
ln
p B2
p B1
37
NA 
液相:
c Sm 
Dc
zc Sm
( c A1  c A2 )
——积分式
c S2  c S1
ln
c S2
c S1
(4)讨论
1)组分A的浓度与扩散距离z为指数关系
2)
p
p Bm
、c
c
——漂流因子,无因次
Sm
38
漂流因子意义:其大小反映了整体移动对传质速率的影
响程度,其值为总体流动使传质速率较单纯分子扩
散增大的倍数。
p
p Bm
1
c
1
c Sm
漂流因子的影响因素:
浓度高,漂流因数大,总体流动的影响大。
低浓度时,漂流因数近似等于1,总体流动的影响小。
3)单向扩散体现在吸收过程中。
39
四、分子扩散系数
扩散系数的意义:单位浓度梯度下的扩散通量,反映
某组分在一定介质中的扩散能力,是物质特性常
数之一;D,m2/s。
D的影响因素:A、B、T、P、浓度
D的来源:查手册;半经验公式;测定
40
(1)气相中的D
范围:10-5~10-4m2/s
经验公式
D  f (T , p )
D 
T
1 . 75
T  D 
p  D 
p
(2)液相中的D
范围:10-10~10-9m2/s
D  f (T ,  )
D 
T

T  D 
  D 
41
五、 单相内的对流传质
涡流扩散:流体作湍流运动时,若流体内部
存在浓度梯度,流体质点便会靠
质点的无规则运动,相互碰撞和
混合,组分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
向传递,这种现象称为涡流扩散。
J A ,e   D e
dc A
dz
42
J A , e ——涡流扩散速率,kmol/(m2·s);
De
——涡流扩散系数,m2/s。
注意:涡流扩散系数与分子扩散系数不同,不是物性
常数,其值与流体流动状态及所处的位置有
关。
总扩散通量: J A   (D  D e )
dc A
dz
43
(一)单相内对流传质的有效膜模型
单相内对流传质过程
热流体
冷流体
气相
液相
pAG E
T
TW
pAi
tW
cAi
t
zT
zt
cAL
zG zL
44
1)靠近相界面处层流内层:传质机理仅为分
子扩散,溶质A的浓度梯度较大,pA随z的
变化较陡。
2)湍流主体:涡流扩散远远大于分子扩散,
溶质浓度均一化,pA随z的变化近似为水
平线。
3)过渡区:分子扩散+涡流扩散,pA随z的
变化逐渐平缓。
45
有效膜模型
单相对流传质的传质阻力全部集中在一层虚
拟的膜层内,膜层内的传质形式仅为分子扩散 。
有效膜厚zG由层流内层浓度梯度线延长线与流
体主体浓度线相交于一点E,则厚度zG为E到相界
面的垂直距离。
(二)气相传质速率方程
46
NA 
Dp
R T zG pBm
(p A G  p A i )
N A  k G ( p AG  p A i )
kG 
Dp
R T zG pBm
k G——以分压差表示推动力的气膜传质分系数,
kmol/(m2·s·kPa)。
NA
=传质系数×吸收的推动力
47
气相对流传质速率方程有以下几种形式:
N A  k G ( p AG  p A i )
N
A
 k y ( y  yi )
k y ——以气相摩尔分率表示推动力的气膜传
质分系数,kmol/(m2·s);
各气相传质分系数之间的关系:
p AG  py
p A i  py i

带入上式
N A  k G ( p AG  p A i )
与 N A  k y ( y  y i ) 比较
k y  pk G
48
(二)液相传质速率方程
'
NA 
Dc
zL cBm
( c A i  c AL )
N A  k L ( c A i  c AL )
'
kL 
Dc
zL cBm
液相传质速率方程有以下几种形式:
N A  k L ( c A i  c AL )
N A  k x ( xi  x)
49
kL——以液相组成摩尔浓度表示推动力的液膜
对流传质分系数,kmol/(m2·s·kmol/m3);
k x ——以液相组成摩尔分率表示推动力的液膜
对流传质分系数,kmol/(m2·s);
各液相传质分系数之间的关系:
k x  ck L
注意:
对流传质系数=f (操作条件、流动状态、物性)
50
六、 两相间传质的双模理论
相际对流传质三大模型:双膜模型
溶质渗透模型
表面更新模型
(一)双膜理论
气相
液相
pAG E
pAi
cAi
cAL
zG zL
51
双膜模型的基本论点(假设)
(1)气液两相存在一个稳定的相界面,界面两侧存
在稳定的气膜和液膜。膜内为层流,A以分子扩
散方式通过气膜和液膜。
(2)相界面处两相达平衡,无扩散阻力。
(3)有效膜以外主体中,充分湍动,溶质主要以
涡流扩散的形式传质。
双膜模型也称为双膜阻力模型
52
七、总传质速率方程
(一)气相传质速率方程
N
*
A
 K G ( pA  pA )
*
NA  K y(y  y )
*
N A  K Y (Y  Y )
K G ——以气相分压差表示推动力的气相总传质
系数,kmol/(m2·s·kPa);
K y ——以气相摩尔分率差表示推动力的气相
总传质系数,kmol/(m2·s);
K Y ——以气相摩尔比差表示推动力的气相
总传质系数,kmol/(m2·s);
53
(二)液相总传质速率方程
N
N
N
K
L
*
A
 K L (c A  c A )
*
A
 K x (x  x)
A
 K
X
(X
*
 X)
——以液相浓度差表示推动力的液相总传
质系数,kmol/m2·s·kmol/m3);
K x ——以液相摩尔分率差表示推动力的液相
总传质系数,kmol/(m2·s);
K X ——以液相摩尔比差表示推动力的液相
总传质系数,kmol/(m2·s);
54
(三)总传质系数与单相传质分系数之间的关系
系统服从亨利定律或平衡关系在计算范围为直线
根据双膜理论
1
1

KG
1
Hk

1
1

kG
L

H
KL
kL
kG
1
1
m
K

K
ky
y
1

x

1
kx

kx

1
mk

K G  HK
mK
y
 K
L
x
y
55
1
1

KY
1
K
X

kY
1

kX

m
kX
1

mk
mK
Y
 KX
Y
(四)总传质系数之间的关系
pK
G
 K
y
pK G  K Y
cK L  K x
cK L  K X
56
(五)传质速率的控制
1
1.传质阻力

KG
1
Hk
1

L

1
kG
H
KL
kL
kG
1
m
1
K

y
1
KY
1
Kx
1
KX




kx
ky
m
1
kX
1
kx
1
kX



注
意
与传
推质
动系
力数
一、
一传
对质
应阻
。力
:

1
kY
1
mk y
1
mk Y
相间传质总阻力 = 液相(膜)阻力 +气相(膜)阻力
57
2.传质速率的控制步骤
(1)气膜控制
气膜控制:传质阻力主要集中在气相,此吸收过程
为气相阻力控制(气膜控制)。
气膜控制的特点:
pA
1
.
KG
*
kG
H 较大易溶气体
pAi
pA

1
*
p A  p A  p A  p Ai
I
cA cAi
*
cA
N
*
A
 kG ( pA  pA )
58
提高传质速率的措施:提高气体流速;
加强气相湍流程度。
(2)液膜控制
液膜控制:传质阻力主要集中在液相,此吸收过程
为液相阻力控制(液膜控制)
液膜控制的特点:
1

KL
pA
p Ai
1
kL
.
*
H较小难溶气体
pA
*
c A  c A  c Ai  c A
N
*
A
 k L (c A  c A )
*
c A c Ai
cA
59
提高传质速率的措施:提高液体流速;
加强液相湍流程度。
同理:
气膜控制:
1

KY
kY
Y Y
1
液膜控制:
K
X
*
*

X
1
 Y  Yi
1
kX
 X  Xi  X
m小易溶气体
N
*
A
 k Y (Y  Y )
m大难溶气体
N
A
 kX (X
*
 X)
60
第四节 吸收塔的计算
一、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
二、吸收剂的用量最小液气比
三、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四、吸收塔的操作计算
五、解吸塔的计算
61
传质设备:
62
吸收塔的计算内容:
• 设计型:流向、流程、吸收剂用量、
吸收剂浓度、塔高、塔径
• 操作型:核算;
操作条件与吸收结果的关系。
计算依据:物料衡算
相平衡
吸收速率方程
63
一、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
物料衡算
定态,假设S不挥发,B不溶于S
全塔范围内,对A作物料衡算 :
G,Y2
L,X2
G,Y1
L,X1
GY1+LX2=GY2+LX1
G(Y1-Y2)=L(X1-X2)
 
G (Y 1  Y 2 )
G Y1

Y1  Y 2
Y1
64
——A被吸收的百分率,称为回收率或吸收率。
Y2=Y1(1-)
X1=X2+G(Y1-Y2)/L
操作线方程式及操作线
G,Y2
G,Y
(1)逆流吸收
L,X
GY+LX2=GY2+LX
Y 
L
G
X  (Y 2 
L,X2
L
G
X2)
G,Y1
L,X1
65
同理:
Y 
L
G
X  (Y 1 
L
G
X1)
逆流吸收操作线具有如下特点:
Y
B
Y1
L
Y  f (X )
*
G
Y2
A
X2
X1
X
66
1)定态,L、G、Y1、X2恒定,操作线在X~Y
坐标上为一直线,斜率为L/G 。 L/G为吸收
操作的液气比;
2)操作线通过塔顶(稀端) A (X2,Y2)及塔底
(浓端) B (X1, Y1);
3)操作线仅与液气比、浓端及稀端组成有关,与系
统的平衡关系、塔型及操作条件T、p无关。
67
4)吸收操作线在平衡线的上方,解吸操作线在平
衡线OE下方。
5)平衡线与操作线共同决定吸收推动力。操作线
离平衡线愈远吸收的推动力愈大;
Y
.
Y
*
 f (X )
K
Y
Y*
B
A
X
X*
X
68
(2)并流吸收
GY+LX=GY2+ LX2
Y 
L
G
Y
Y2
Y1
X  (Y 2 
L
G
X2)
G,Y2
L,X2
V,Y
L,X
G,Y1
L,X1
A
B
X2
X1
X
69
逆流与并流的比较:
1)逆流推动力均匀,且  Y m 逆 流
 Ym并流
2) Y1大,逆流时Y1与X1在塔底相迂有利于提高X1;
X2小,逆流时Y2与X2在塔顶相迂有利于降低Y2。
逆流与并流操作线练习
70
Y3
X2
X1 Y1
A
C
Y1
C
D
Y2
Y3
B
Y2 X3 X2
B
A
D
Y2
X1
X2
X3
71
二、吸收剂的用量最小液气比
B
Y1
E
B1
P
Y
A
Y2
O
X2
X1
X
X*1
72
(一)最小液气比
最小液气比定义:针对一定的分离任务,操作条件和
吸收物系一定,塔内某截面吸收推动力为零,达到分
离程度所需塔高无穷大时的液气比。
 L
 
 G  m in
最小液气比的计算
1.平衡曲线一般情况
73
Y1  Y 2
 L

 
*
G
X
 X2
  m in
1
X*1——与Y1相平衡的液相组成。
平衡关系符合亨利定律时:
Y1  Y 2
 L

 
Y1
 G  m in
 X2
m
2.平衡曲线为凸形曲线情况
74
Y1  Y 2
 L

 
X 1 ,m ax  X 2
 G  m in
75
(二)操作液气比

L
  Y  , Z  , 设备费 
V
L
  Y  , Z  , 设 备 费  , 并 不 总 有 效
V
 L , 再生费 
L
G
 (1 .1  2 .0 )
 L
 
 V  min
76
三、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传质单元数法
Y2
X2
Y
X
(一)填料层高度的基本计算式
单位时间,dZ内吸收A的量:
 d G A   V d Y   L d X  N A dz    a
Z
dZ
N A  K Y (Y  Y *)
——塔截面积,㎡;
Z
Y+dY
X+dX
GA——A的流率,kmol/(s);
G——惰性气体流率,kmol/(s);
Y1
X1
L——吸收剂流率, kmol/(s)。
77
a——单位体积填料的有效传质面积,㎡/m3。
dZ 
Z 
G
dY
K Y a Y  Y
G

K Y a
N OG 

Y1
Y2
dY
Y1
Y2
Y Y
dY
Y Y
填料层高度
*
*
*
H OG 
V
K Y a
Z  N OG  H OG
78
同理:
Z  N OL  H OL
Z  NG  HG
Z  NL  HL
H OL 
HG 
HL 
L
K
X
a
V
kY a
L
k X a
N OL 
NG 
NL 



X1
X2
dX
X
*
 X
Y1
dY
Y2
Y  Yi
X1
dX
X2
Xi  X
79
填料层高度可用下面的通式计算:
Z=传质单元高度×传质单元数
KY a
——气相总体积传质系数,kmol/(m3·s)
KXa
——液相总体积传质系数,kmol/(m3·s)
体积传质系数的物理意义:
在单位推动力下,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填料层内吸收
的溶质量。
(二)传质单元数与传质单元高度
80
N OG 、 H OG —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总传质单元数
H OL
、N OL —液相总传质单元高度、总传质单元数
N G 、 H G ——气相传质单元高度 、传质单元数
N L、 H
L
——液相传质单元高度 、传质单元数
(1)传质单元数
•定义:
N OG 

Y1
Y2
G

Y1
dY
为例
以Z

dY
气相总传质单元数
Y Y
*
K Y a
Y2
Y Y
*
81
N OG 

Y1
Y2
dY
Y Y
*

Y1  Y 2
*
(Y  Y ) m

组成变化
平均推动力
•传质单元数的意义:
反映了取得一定吸收效果的难易程度。
N OG  1的 意 义 :
气体流经一段填料,溶质组成变化(Y1 - Y2)等
于该段填料平均吸收推动力(Y-Y*)m时,,该段填
料为一个传质单元。
82
(2)传质单元高度
•定义: H O G 
G
K Y a
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m。
•传质单元高度的意义:
完成一个传质单元分离效果所需的填料层高度,
反映了吸收设备效能的高低。
•传质单元高度影响因素:
填料性能、流动状况
•体积总传质系数与传质单元高度的关系:
83
KYa  G
0.7  0.8
,
G
V
K Y a
0.3  0.2
传质单元高度变化范围:0.10~1.0m。
•各种传质单元高度之间的关系
1
平衡线斜率为m

KY
G
KYa
1

kY

G
m
kX

kY a
H OG  H G 
mG
kXa
mG
L

L
L
HL
84
同理 :
L
H OL  H L 
比较上式: H O G

mG
L
mG
HG
H OL
(三)传质单元数的计算
1.对数平均推动力法
气液平衡线为直线
操作线也为直线
Y
Y 
*
 mX  b
L
G
X  (Y 1 
L
G
X1)
85
N OG 
ΔYm 
Y1  Y 2
 Ym
Δ Y1  Δ Y 2
ln
同理:
N OL

ΔX m 
Δ Y1
ΔY2
*
Δ Y1  Y1  Y1
*
ΔY2  Y2  Y2
X1  X2
ΔX m
ΔX 1  ΔX 2
ln
ΔX 1
ΔX 2
*
ΔX 1  X 1  X 1
*
ΔX 2  X 2  X 2
86
注意:
•平均推动力法适用于平衡线为直线,逆流、并流吸收
皆可。
•平衡线与操作线平行 时,
Y Y
*
N OG 
•当
Δ Y1
ΔY2
 2
*
*
 Y1  Y1  Y 2  Y 2
Y1  Y 2
Y1 
、Δ X 1
ΔX 2
*
Y1
 2

Y1  Y 2
*
Y2  Y2
时,对数平均推动力可用算术
平均推动力 。
87
2.吸收因数法
平衡线为通过原点的直线 ,服从亨利定律
逆流为例:Y *
X 
 mX
G
L
N OG 

(Y  Y 2 )  X 2

Y1
Y2

dY
Y Y
*
Y1
dY
Y2
Y  mX
88
N OG
S 

Y 1  mX

ln  1  S 
1 S 
Y 2  mX
1
2
2

 S

mV
L
Y2  m X 2
S——解吸因数
(脱吸因数)
Y1  m X 2
89
注意:图的适用范围为
Y2  m X 2
Y1  m X 2
<0.05及 S<1。
3.图解积分法
平衡线曲线时
图解积分法步骤如下: N OG 

Y1
Y2
dY
Y Y
*
90
• 操作线上任取一点(X, Y),其推动力为(Y - Y*)。
• 系列Y~ Y
1
Y
*
作图得曲线。
• 积分计算Y2至Y1范围内的阴影面积。N OG


Y1
Y2
dY
Y Y
*
91
四、 吸收塔操作计算
命题:塔高一定时,吸收操作条件与吸收效果间的
分析和计算;
吸收塔的核算。
定性分析
例
在一填料塔中用清水吸收氨-空气中的低浓氨
气,若清水量适量加大,其余操作条件不变,则Y2、
X1如何变化?(已知体积传质系数随气量变化关系
为
0.8
)
kY a  G
92
定性分析步骤:
1)根据条件确定HOG、S;
2)利用 Z
 N OG  H OG
,确定
的变化;
3)采用吸收因数法确定Y2的变化;
4)利用全塔物料衡算分析X1变化。
水吸收混合气中的氨为气膜控制过程
K Y a  kY a  G
0.8
因气体流量V不变
k Y a 、 K Y a 近似不变,H 不变
OG
93
Z  N OG  H OG
S 
m
,L 
NOG不变

S
L/G
Y2  m X 2
Y1  m X 2
Y 1  mX
2
Y 2  mX
2
 
Y2 
L ( X 1  X 2 )  G (Y1  Y 2 )  GY1
L ( X 1  X 2 )  G Y1
 X1 
94
Y1
Y2
Y 2’
X2
X1’
X1
问题:吸收温度降低, Y2、X1、吸收操作线如何变化?
X2降低, Y2、X1 、吸收操作线如何变化?
吸收压力提高, Y2、X1 、吸收操作线如何变化?
(2)定量计算
95
例
在一填料塔内用纯溶剂吸收气体混合物中的某溶质
组分,进塔气体溶质浓度为0.01(摩尔比,下同),混
合气质量流量为1400kg/h,平均摩尔质量为29,操作液
气比为1.5,在操作条件下气液平衡关系为Y*=1.5X,当
两相逆流操作时,工艺要求气体吸收率为95%,现有一
填料层高度为7m、塔径为0.8m的填料塔,气相总体积
传质系数为0.088kmol/(m3·s),问:
(1) 操作液气比是最小液气比的多少倍?
(2)出塔液体的浓度;
(3) 该塔是否合适?
96
解:(1)
Y 2  Y 1 (1   )  0 . 01  (1  0 . 95 )  0 . 00 05
Y1  Y 2
Y1  Y 2
 L


 m   1.5  0.95  1.43
 
*
X1  X2
Y2 / m
 G  m in
L
(2)
X1  X2 
G
L
1.5
G

 1.05
1.43
 L 


G

 m in
(Y 1  Y 2 )  X 2 
G
L
Y 1  0.01  0.95 / 1.5  6.33  10
3
97
(3)
*
Y 1  1.5 X 1  1.5  0 . 0 0633  0 . 0 095
*
Y2  0
 Y 1  Y 1  Y 1  0 . 01  0 . 0 095  0 . 0 005
*
 Y 2  Y 2  Y 2  0 . 00 05  0  0 . 00 05
*
 Ym 
 Y1   Y 2
ln
 Y1
Y2

0 . 0 005  0 . 00 05
ln
0 . 0 005

0
0
0 . 00 05
 Y m   Y 1   Y 2  0 . 0005
98
N OG 
y1 
G 
Y1  Y 2
 Ym
Y1

1  Y1
1400

0 . 01  0 . 00 05
 19
0 . 0 005
0 . 01
1  0 . 01
 0 . 0 099
(1  0.0099 )  47.8km ol/h
29
2
Ω  0 . 785  0 . 8  0 . 5 m
H OG 
G
K Y aΩ

47.8 / 3600
0.088  0.5
Z  N OG  H OG 
2
 0.30m
19×0.30=5.7m
Z需要=5.7m<Z实际=7m,故该塔合适
99
五、 解吸塔的计算
解吸过程:溶质从吸收液中分离出的操作,
称为解吸。
解吸目的:获得所需较纯的溶质;溶剂再生
循环使用。
(一)解吸条件及传质方向
条件: p A  p A
*
或
Y Y
*
推动力:p A  p A 或
Y
*
Y
*
或
或
X  X
X  X
*
*
传质方向:溶质由液相向气相传递。
100
(二)解吸方法
1.气提解吸:
2.减压解吸:
3.加热解吸:
pA  pA
*
或
Y Y
p  p A  p A
*
*
*
t  p A  p A  p A
*
解吸能耗大,整个吸收过程的能耗主要在解吸。
101
(三)解吸塔的计算(解吸塔塔高及载气量)
1.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
G,Y1
全塔物料衡算:
G( Y1 - Y2)=L( X1 - X2 )
V,Y
L,X,
L
L
操作线:
Y 
X  (Y 1 
X1)
G
L,X1,
G
L—吸收液流量,kmol/m2·s;
G,Y2
L,X2
G—载气流量,kmol/m2·s;
102
Y*=f(X)
Y
A*
*
1
G 
 
 L  m in
Y1
A
L
G
Y2
B
X2
X1
103
2.最小气液比和载气流量的确定
物系和操作条件一定,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推动力
G 
为零,塔高无穷大时对应的气液比为最小气液比。以
 
 L  m in
表示。对应的气体用量为最小用量,记作Gmin。
X1  X2
G 
平衡线非下凹:  L   Y *  Y
  m in
1
2
G m in  L
X2  X1
Y 2  Y1
*
G m in
实际载气流量G=(1.1~2.0)
104
3.传质单元数法计算解吸填料层高度
Z  N OL  H OL
H OL 
L
K
X a
N OL 

X1
dX
X2
X  X
*
• 平均推动力法
N OL

X1  X2
ΔX m
ΔX m 
ΔX 1  ΔX 2
ln
ΔX 1
ΔX 2
*
ΔX 1  X 1  X 1
*
ΔX 2  X 2  X 2
105
• 吸收因数法
N OL
*


X1  X2

ln   1  A 
 A
*
1 A
X2  X2


A
1
L
mG
——吸收因数
106
第五节
填料塔
一、填料塔的结构和填料性能
二、气液两相在填料层内的流动
三、塔径的计算
四、填料塔的附件
107
一、 填料塔的结构及填料性能
(一) 填料塔结构
填料
液体分布器
液体再分布器
支承板
除沫器
(二) 填料性能
108
1.作用:提供传质面积;
促使分散、湍动、液膜更新。
2.填料特性
1)比表面积 a:单位堆积体积所具有的表面积, 1/m
2)空隙率ε: 单位体积填料所具有的空隙体积 ,m3/m3
3)干填料因子 :a/ε3
湿填料因子φ——液体喷淋下测得的 a/ε3 。
109
(三) 常用填料
环形 (拉西环、鲍尔环、阶梯环)
形状
鞍形 (矩鞍形、弧鞍形)
波纹形(板波纹、网状波纹)
材料:陶瓷、金属、塑料
堆放:整砌、乱堆
110
拉西环
鲍尔环
阶梯环
环
111
鞍形环
板波纹
丝网波纹
槽式液体分布器
112
二、 气液两相在填料层内的流动
(一)气体通过填料的压降
L=0 干填料
L↑,空隙率ε↓,压降大。
L:载点
F:泛点
1)L点以下, u小,
ΔP∝u1.8∼2.0。
113
2)L点以上,u大,拦液现象,拦
液现象时的气速为载点气速,
超过载点气速后,ΔP∝u>2.0 。
3)液泛区
u↑↑,塔内液泛,泛点气速。ΔP∼u 斜率急剧增加,
使填料塔不能正常操作。
(二)泛点气速的计算
114
Ф—湿填料因子,1/m;
Ψ 
水
L
—液体密度校正系数,
L  G 

' 
G  L 
'
;
1/ 2
2
u     G  0.2

 L
g
 L 
↓
2
u     G  0.2

 L
g
 L 
↓
u
'
L  G 

' 
G  L 
1/ 2
115
三、 塔径的计算
D 
4V S
u
D——吸收塔塔径,m;
VS ——实际体积流量,m3/s;
u ——空塔气速, m3/s。
116
四、填料塔的附件
(一)支承板
(二)液体分布器
117
管式
莲蓬头式
管式
盘式
槽式
盘式
118
(三)液体再分布器
截锥式
斜板式
(四)除沫器
折板除沫器
丝网除沫器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