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知识 - 三生教育网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价值知识 - 三生教育网

价值引领“三生” 价值培育心灵
李亦菲
教育心理与学校咨询研究所
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

价值与价值教育

价值引领“三生”

价值培育心灵
一、价值与价值教育

价值与价值观

价值素养与价值教育
(一)价值与价值观

价值

价值观

施瓦茨价值观量表
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价值

价值(value)是指某一客体对特定主体的
意义或功能。

主体可以是个体(自我与他人),也可以
集体或社会(家庭、学校、国家)。

客体是能满足主体需要的各种人或事物。
主体与客体的五组关系存在
自我
(客我)
精神层面
社会层面
他人
集体
人
(主我)
物质层面
自然
人造物
2.价值观

价值观(values)是特定主体对某一客体的
意义或功能的判断标准和认识结果,也可称
为价值知识(Knowledge of Value)。

价值观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主体的价值观
对其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基于客体的各种价值观

世界观:

人生观
--自然观
--生死观
--家庭观
--幸福观
--集体观
--
--财富观(金钱观)
3.施瓦茨价值观量表

谢洛姆·施瓦茨(Shalom H.Schwartz)等
人编制了“Schwartz价值观量表”(
Schwartz Values Survey,简称SVS),试
图描绘出一个世界范围的价值观地形图,将
各个文化标识在相对的位置上。

基于主体行为的价值观体系。
价值观的4个维度和10种类别


探索
--享乐:个人快乐或感官
上的满足。
--刺激:激动人心的、新
奇的挑战。
--自立:思想和行为的独
立性。
接纳
--安全:包括自我、关系和
社会的稳定
--遵从:对个人喜好以及伤
害他人和违背社会期望的行
为加以限制。
--传承:尊重、赞成和接受
文化或宗教的习俗和理念

自我超越
--慈善:维护和提高那

自我提高
--成就:通过竞争获得
的个人成功;
--权力:对他人及资源
的控制与统治;
些自己熟识的人们的
福利。
--道德:为所有人类和
自然的福祉而理解、
欣赏、忍耐、保护。
4.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
自我
严以律己
宽以待己
自在
随缘
格致
诚正
道
儒
宽松
严格
释
法
博爱
宽容
严格
公正
宽以待人
他人
严以律人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基于二维模型的
学派
易中天概括的特点
儒家
仁爱,正义,自强
严以律己—自律
道家
自由,真实,宽容
宽以待己—自由
墨家
(佛教)
平等,互利,博爱
宽以待人—博爱
法家
公开,公平,公正
严以待人—严格
解读
传统文化价值观

诚意正心(严以律己,儒家)

格物致知(严以律己,儒家)

仁者爱人(宽以待人,儒家、佛教)

齐家治国(严以待人,法家)

天人合一(宽以待己,道家)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理论层面为主导,
统领理想、精神、道德等不同层面,四者相
辅相成、相互促进,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是兴国之魂。
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
和一个建设

三个倡导
--在国家层面,倡导: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在社会层面,倡导: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在个体层面,倡导: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一个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
从需要层次论看价值观
自我超越
自我
实现
齐家治国
爱国
求知
格物致知
敬业
自立、成功
尊重的需要
诚意正心
诚信
遵从、传承
归属与爱的需要
仁者爱人
友善
天人合一
生态文明
自我提高
审美
安全
安全的需要
享乐、刺激
生理的需要
(二)价值素养与价值教育

价值素养

价值教育
1.价值素养

素养是指一个人在从事某项工作时应具备
的素质与修养,是一个人先天条件和后天
学习与锻炼的综合结果。

价值素养是个体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理解价
值知识、产生价值行为、体验价值情感的
能力。
价值素养与五类客体的关系
自我
(客我)
他人
集体
价值
知识
价值
行为
自然
价值
情感
人造物
2.价值教育

价值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获得价值素养的教
育活动,包括获得价值知识、培育价值情
感、塑造价值行为三个方面。

价值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应对
现代价值危机的一种国际性教育思潮。
二、价值引领“三生”

生命、生存、生活

价值引领下的“三生教育”
(一)生命、生存、生活

生命的含义

生存的含义

生活的含义

生命、生存与生活的关系
1.生命的含义

生物个体(蛋白体)所表现的繁殖、刺激反应、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等现
象。(自然生命)

特定集体存在和发展的现象。(社会生命)

一种能动的创造性力量。(精神生命)
2.生存的含义

特指生命体存在和生长变化的状态,主要
包括扩以下五种状态:出生、增长、停滞
、消退、死亡。
增长
出生
停滞
消退
死亡
3.生活的含义

狭义的生活,指人在生存期间为了维持和繁
衍生命所必需从事的不可或缺的活动,基本
内容是食、衣、住、行等活动。

广义的生活,指人所从事的各种活动,除衣
食住行外,还包括人际交往、学习、娱乐、
工作等。
2.生命、生存、生活的关系
自我
实现
精神生命
审美
学习、休闲、工作
求知
尊重的需要
社会生命
归属与爱的需要
人际交往
安全的需要
自然生命
衣食住行
生理的需要
生命
生存
生活
价值观与生命、生存、生活
价值观
生活
生命
生存
(二)价值引领的“三生教育”体系
价值知识
(知识目标)
价值行为
(能力目标)
价值情感
(情感目标)
自然生命
生命教育
生存教育
生活教育
社会生命
精神生命
1.面向自然生命的“三生教育”
生命教育
知识目标
生存教育
生活教育
认识自然生命生老病
死的过程和规律。
了解基本的、营养保
健知识。
学会比较和选择正确
的生活方式。
学会保护自己、他人
和其他物种的生命。
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 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摆脱生存困境。
(衣食住行等)
(价值知识)
能力目标
(价值行为)
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
珍爱生命。
情感目标
(价值情感)
树立安全意识。
重视物质生活,维护
身体健康。
2. 面向社会生命的“三生教育”
生命教育
知识目标
(价值知识)
能力目标
(价值行为)
能说出个体与他人、
集体相互依存、相互
促进的关系。
生存教育
了解家庭、学校和国
家的基本知识。
认识个体与社会、国
家和世界的关系。
生活教育
能说出集体生活的主
要特点,了解社会规
范。
能为家庭、班级和学 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
校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能力。
能按照社会规范的要
求约束自己的行为。
能与父母、教师和同
学保持良好的关系
在转学过程中能适应
环境的变化。
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 培养爱心和感恩之心,
能够悦纳自己。
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培养担当意识和社会
情感目标
责任感。
(价值情感) 能接纳他人的缺点,
宽容他人的错误。
3. 面向精神生命的“三生教育”
生命教育
知识目标
了解人类生命与其他生
了解全人类面临的
命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生存危机
(价值知识) 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
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能力目标
学会体验并表达自己的
情绪和情感。
(价值行为) 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
管理,抑制冲动行为。
情感目标
(价值情感)
生存教育
生活教育
形成立足现实、着眼
未来的生活追求。
树立纪律意识、时
间意识和规则意识
培养应对失败和挫折 掌握学习方法,提高
的能力。
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
能力
做出明智的职业抉择,
并为实现目标采取必 处理好学习与休闲的
要的行动。
关系。
树立人与自然、社会 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 树立正确的学习i态度。
观。
“三生教育”与人格培养
自我
实现
精神层面:
认知与情感
吸纳知识,奉献社会
审美
求知
社会层面:
道德与礼仪
物质层面:
健康与安全
生命
教育
尊重的需要
悦纳自我,发展自我
归属与爱的需要
关爱家人,结交朋友
安全的需要
爱惜财富,创造财富
生理的需要
珍爱生命,探索自然
生存
教育
生活
教育
人格培养
三、价值培育心灵

如何理解和解读心灵?

心灵成长的体系

基于价值引领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如何理解和解读心灵
•
心灵是一个能量场,其能量来自于人体对食物的消
化、吸收和转化,并在心灵履行其功能的过程中被
消耗。
•
心灵中能量的强弱,既受到生理机能(呼吸、消化、
运动、生殖、),心理机能(认知、情绪、行为)
等先天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知
识经验、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等后天因素的影响。
•
心灵的功能包括“判断”、“思考”、“抉择”三
个方面,最终影响和决定人的行为。
(二)心灵成长的体系
•
个体心灵由身心机能、知识经验、情感态度和行为
习惯三个方面构成,其中:
--身心机能包括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对应于人的自
然生命;
--知识经验和情感态度是人的高级心理功能,对应于
人的精神生命;
--行为习惯主要包括待人、接物、处事的方式等,对
应于人的社会生命。
1.身心机能
生理机能
基本生理机能
心跳(心率)、呼吸(肺
活量)、...
运动机能
反应速度、爆发力、耐
力、...
认知发展
第一性征(主性征)、第
二性征(副性征)
感知、记忆、思维等
情绪发展
好奇、 恐惧、欢喜、厌恶、
悲伤、愤怒等
生殖与性
心理机能
觅食、交友、求偶(性)、
本能行为的发展
秩序、独立等
2.知识经验
自然物:水、空气、岩石、金属等
关 于 自 然 的 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知识
自然现象:气候、天气、地震、火山等
实物:陶瓷、建筑、家居物品、机械、电器、
关 于 人 造 事 电子产品等
物的知识
符号:文字、数字、绘画、音乐等
关 于 社 会 的 家庭、社区、国家、法律、军队等
知识
关 于 人 自 身 自我意识,自我概念等
的知识
3.情感态度
对自己的情感
羞耻、尴尬、悔悟、骄傲、谦
逊等
对他人的情感
同情、羡慕、崇拜、爱、嫉妒
、怨恨、 愧疚等
对 各 种 事 物 的 欣慰、苦恼、烦躁、焦虑、抑
情感
郁等
4.行为习惯
待人的行为习惯
仁爱、尊敬、宽容等
接物的行为习惯
节俭、爱护、创造等
处事的行为习惯
廉洁、勤奋、创新等
行为习惯
(三)价值培育心灵
• 价值
--自我
--他人
--集体
--社会
--自然
•
传统价值观
•
核心价值观
• 心灵
--诚意正心
--诚信
--生理机能
--仁者爱人
--友善
--心理机能
--齐家治国
--爱国
--知识经验
--格物致知
--敬业
--情感态度
--天人合一
--生态道德
--行为习惯
价值素养与心灵成长的关系
价值素养
价值
知识
价值
情感
价值
行为
情感
态度
知识
经验
行为
习惯
身心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