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函數(2438 KB )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生產函數(2438 KB )

教材來源:自編講義
主講者:洪惠莉 老師
編輯:李佳芸 實習老師
壹、生產函數
意義
在一定的技術水準下,生產某物
時,所投入的生產要素和產品有
一密切關係,此一關係以函數形
式表示者稱之。
壹、生產函數
公式
Q=(x,y,z……)
其中Q表示生產數量,x、y、z代
表各種不同的要素投入。
壹、生產函數
特性
(1)產量是生產要素數量的增函數。
(2)各生產要素之間有相當的互補性。
(3)各生產要素之間有相當的替代性。
壹、生產函數
長期函數
(1)Q=f(L,K)…長期生產函數,
如Q=KL-0.5L2 - 0.32K2。
短期函數
(2)Q=f(L,K)=f(L)…短期生產函數,
如Q=KL-0.5L2-0.32K2,限制K=10時,
Q=10L-0.5L2-32即為短期生產函數。
貳、生產函數中的三個相關概念
總產量(TP)
使用生產要素所得生產數量的總和,
或稱TPP總實物生產量。
貳、生產函數中的三個相關概念
平均產量(AP)
總產量除以變動要素使用量所得的商,
或稱<APP平均實物生產量>。
TPP
APP 
要素使用量(L)
貳、生產函數中的三個相關概念
邊際產量(MP)
增加(減少)一單位的變動要素,所增加(減少)
的總產量,或稱為(MPP)邊際實物生產量。
TPP
MPP 
要素(L)
参、報酬遞減法則
倡導者
意義
適用性
李嘉圖
馬爾薩斯。
在技術水準不變之下,使用生產要素來生產某物,當
變動一項生產要素,其他要素保持不變時,起初,產
量隨變動要素的增加而增加,但到一限度後,產量的
增加率會呈遞減的現象。
此一法則是一普遍法則,不論何種生產要素均受其
支配,因為有固定要素存在,此法則適用於短期。
参、報酬遞減法則
要點
(1)此法則是假定生產技術不變,如果生產技術進步,將使報酬遞
減作用暫緩出現,但不可能推翻報酬遞減律。
(2)此法則是假定其他生產要素數量不變,如果同時變化,將難以
預測某特定生產要素增加投入量後的產出關係。
(3)報酬遞減,不是報酬的絕對量,只是相對量,因此是指邊際
產量的遞減。
(4)不否認報酬遞增現象,通常在變動要素使用量少的時候,報
酬是遞增的,但投入量達到一限度後,就開始產生報酬遞減
現象了。
肆、實例
• 當K=10之下,投入L,所得產量如下表:
伍、 TP與MP的關係
(1)MP為正,TP↑。
(2)MP為零,TP最大。
(3)MP為負,TP↓。
(4)MP最高點,TP轉向點
(反曲點)。
(5)TP增加率=MP=邊際報酬。
陸、MP與AP的關係
(1)MP>AP,AP↑。
(2)MP=AP,AP最大。
(3)MP<AP,AP↓。
由TP曲線導出AP曲線與MP曲線
1. 在TP曲線上,取一點A,
A點和原點連線的斜率
=
=
=AP,
因此可知TP曲線上任何一
點和原點連線的斜率=AP。
由TP曲線導出AP曲線與MP曲線
2. 在TP曲線上,取二點D、E,由D移動
到E,表示變動 要素增加量為ΔL,
TP的增加量為ΔTP
因為(DE線斜率)=
=MP
若D、E二點非常靠近,
表示ΔL→0,則此線為TP 曲線的切線,
所以TP曲線上切線斜率=MP
由TP曲線導出AP曲線與MP曲線
如圖3-37所示,
變動要素=L1時
AP=MP=
(0A線的斜率)
變動要素=L2時:
MP=以C點為切點的切線斜率
=0
柒、生產對稱性
第一階段
MPL為正,
MPK為負。
第二階段
MPL遞減,
MPK遞減,
但均為正。
第三階段
MPL為負,
MPK為正。
焦點範例
1.假設第一、第二、第三單位勞動的邊際產量分別為10、12、9,
則三位勞動的總產量為 31 。
2.如下圖:
(1)A點為TP曲線上反曲點,此時 MP 最大。
(2)L=8人,TP= 32 ,AP= 4 ,MP = 4 。
(3)L=12人,TP= 42 ,AP= 3.5 ,MP= 0 。
立即練習
(A) 1.有關生產函數的敘述,下列何者為真? (A)產量是要素投入量的增函數
(B)要素彼此間具有完全替代性 (C)是產量與要素價格之間的關係 (D)
短期生產函數,是指所有要素投入量都是可變的。
(C) 2.MP曲線與AP曲線相交於 (A)MP曲線的最高點 (B)MP曲線的最低點
(C)AP曲線的最高點 (D)AP曲線的最低點。
(A) 3.當邊際產量(MP)為零時 (A)總產量(TP)達到最大 (B)平均產量
(AP)達到最大 (C)MP=AP (D)MP=TP。
(B) 4.設第一、第二、第三單位勞動的邊際產量分別為12單位、14單位、16
單位,則第三勞動單位的平均產量為 (A)12 (B)14 (C)16 (D)21位。
(B) 5.有關平均產量與邊際產量的關係,下列哪一項在錯誤的? (A)邊際產量
會通過平均產量的最高點 (B)邊際產量大於平均產量時,邊際產量在下
降階段 (C)平均產量上升時,邊際產量大於平均產量 (D)總產量曲線的
最高點,其斜率為0,表MP=0。
立即練習
如下圖所示:
(1)L=5人,TP= 15 ,AP= 3 ,
MP 為以A點為切點的切線斜率
。
30
,MP= 7
。
38
,AP= 12 ,MP= 0 。
30
(2)L=7人,TP= 30 ,AP= 7
(3)L=12人,TP=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