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第四章光电信号检测电路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NEW 第四章光电信号检测电路

第4章 光电信号检测电路
主要内容
一.光电检测电路的设计要求
二.光电信号输入电路的静态计算
三.光电信号检测电路的动态计算
四.光电信号检测电路的噪声
五.前置放大器
六.光电检测电路举例
通常的光电检测电路组成
光电器件
输入电路
前置放大器
光电器件是实现光电转换的核心器件,是沟通光学量和电子系统
的接口环节,把被测光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
输入电路是为光电器件提供正常的工作条件,进行电参量的变换,
同时完成和前置放大器的电路匹配。
前置放大器将光电器件输出的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同时匹配后
置处理电路与检测器件之间的阻抗。
一.光电检测电路的设计要求
设计原则:根据光电信号的性质、强弱、光学的和器件的噪
声电平以及输出电平和通频带等技术要求来确定电路的连接形
式和电路参数,保证光电器件和后续电路最佳的工作状态。使
整个检测电路满足下列要求:
1. 灵敏的、较强的光电转换能力:光电灵敏度。
2. 快速的动态响应能力:频率响应及选择特性。
3. 最佳的信号检测能力:信噪比(SNR)、等效噪声功率(NEP)。
4. 长期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光电信号输入电路的静态计算
静态计算法是对缓慢变化的光信号采用直流
电路检测时使用的设计方法,由于光电检测器件
的非线性伏安特性,所采用的方法包括非线性电
路的图解法和分段线性化的解析法。按照伏安特
性的基本性质可分为三种类型:恒流源型、光伏
型和可变电阻。下面以光电二极管或光电池为线
索分别介绍各种工作状态下的电路计算方法。
4.2.1 恒流源型器件光电信号输入电路
i / mA
5
4
3
2
1
在工作电压较小时,曲线呈弯曲,存在一个转折点M,
随电压增大,输出电流变化不大,趋于恒流。与晶体管集电
极特性曲线类似,可以采用晶体管放大器类似的方法分析。
区别在于光电流控制输出电流,而光电流是由输入光功率控
i / uA
制的。
i / mA
75lm
10000lx
800
16
12
6000lx
50 lm
200 400 600 800 1000
光电倍增管
0
40
M
15mW / cm 2
10mW / cm 2
2000lx
500lx
U /V
20mW / cm 2
8
4000lx
400
25lm
0
0
1200
100lm
80
光电二极管
4
5mW / cm 2
U /V
120
0
U /V
5
10
光电三级管
15
1、图解计算法:利用包含非线性元件的串联电路的图解
法对恒流源器件的输入电路进行计算。
Ub
io

RL
 0  
 I
I
U
RL
Ub
0
 0  
Q
IQ
 I
负载线方程:
U I   U b  IRL
负载线与对应输入光通量为
o
arctan 1 RL 
 U U Q  U
Ub Uo
Φ0时的器件的伏安特性曲线交点Q,即为输入电路的静态
工作点,当Φ0改变ΔΦ时,在负载电阻RL上产生的  电
U
压信号输出和  的电流信号输出。
图解法适用于大信号状态下的电路分析,
在大信号状态下,可定性地输出信号的波形
畸变。在做光电开关情况下,可借助图解法
合理地选择电路参数,如最大工作电流、最
大工作电压和最大耗散功率。
图解法的应用:
1、负载电阻的影响分析:
RL1  RL 2  RL3
io
RL 2
RL 3
o
M
RL1
Q
 0  
0
 0  
Ub Uo
图中给出了Ub不变时,RL
的大小对输出信号的影响:
输入光通量变化时,负载
电阻的减小会增大输出信号电
流,而减小输出电压。同时负
载电阻的减小会受到最大工作
电流和功耗的限制。而过大的
RL又使输出负载线进入非线性
区,使输出信号波形畸变。
图解法的应用:
2、偏置电压的影响分析:
io
功耗限制
 0  
0
 0  
o
U b1
U b2
U b3
Uo
图中给出了RL 不变时,Ub
的大小对输出信号的影响:
当偏置电压增大时,输出
信号电压幅度也随之增大,线
性度得到改善,但电路的功耗
随之加大,过大的偏置电压会
引起光电二极管的反向击穿。
利用图解法确定输入电路的负载电阻和反向偏
置电压大小时,应根据输入光通量的变化范围和输
出信号的幅度要求使负载线稍高于转折点M,以便
得到不失真的最大电压输出,同时保证反向偏压不
大于器件的最大工作电压Umax。
1. 由ΔΦ和ΔI选择RL和Ub超过转换点M,以便有最
大不失真电压输出。
2. 同时保证Ub不大于器件最大工作电压Umax
2、解析计算法:对光电器件的非线性伏安特性进行分段
折线化,称为折线化伏安特性。
折线化的画法
i
i
M
arctan G
Q
IQ
P
Ip
arctan G0
O
M
U0
折线化的画法一
Id
P0
U
arctan G0
O
arctan G
U0
折线化的画法二
U
折线化伏安特性可用下列
参数确定:
①转折电压U0—对应于曲线
转折点M处的电压值。
i
M
Q
IQ
②初始电导G0—非线性区近
似直线的初始斜率。
arctan G0
③结间漏电导G—线性区各
平行直线的平均斜率。
④光电灵敏度S—单位输入
光功率所引起的光电流值。
O
arctan G
P
Ip
U0
P0
Id
光电灵敏度的表达式:
P为输入光功率
Ip
S
P Ip为对应的光电流
U
i
M
arctan G
折线化的分析原则:
利用折线化的伏安特性, 可将
线性区内任意Q点处的电流值I表示
为两个电流分量的和:
arctan G
Q
IQ
P
Ip
P0
0
I Q f U ,    I d  I p
Id--为与二极管端电压U成正比,
由结间漏电导形成的无光照电流
(暗电流)。
Ip—为与端电压无关,仅取决于
输入光功率Φ的光电流。有:
I  I d  I p  GU  S
O
U0
Id
U
那么理想的光电二极管等效
电路可表示为:
I
Ip
Rg  1
Ip
G
折线化伏安特性的分析:
在输入光通量变化范围Φmin~Φmax为已知的条件下,用解
析法计算输入电路的工作状态: i
 max
M
1、确定线性工作区域:
由最大输入光通量的伏安曲
线弯曲处即可确定转折点M。相
应的有转折电压U0和初始电导G0,
在线段MN有关系:
G0U 0  GU0
arctan GL
arctan G
N
arctan G0
O
 S max
U0
Ub U0
0
Ub U
由此可得:
S max
U0 
G0  G
或
S max
G0  G 
U0
2、计算负载电阻和偏置电压:
 max
i
为保证最大线性输出
条件,负载线和与对应的
伏安曲线效点不能低于转
折点M。设负载线通过M点,
可得关系:
U b  U 0 GL  G0U 0
当Ub已知时,可得负
载电导GL或电阻RL:
GL  1
M
I max

I
H
I min
N
arctan G0
O
U0
S max
 G0

RL
U b  U 0 U b 1  GG0  SGmax
0
 
U0
arctan G
U
U max
 min
arctan GL
0
Ub U
S max GL  G0 
Ub 
当RL已知时,可得偏置电源电压Ub为:
GL G0  G 
3、计算输出电压幅度:
M
I max
在输入光通量由Φmin变化到
Φmax时,输出电压幅度为:

I
H
I min
U  U max  U 0
由图中M和N点电流
值计算:
 max
i
N
arctan G0
O
GL U b  U max   GUmax  S min : H
GL U b  U 0   GU0  S max : M
联合求解:
GLU b  S min
GLU b  S max
U max 
U0 
G  GL
G  GL
U0
arctan G
U
U max
 min
arctan GL

Ub U
求得ΔU:
U  S
 max   min

S
G  GL
G  GL
 max
i
3、计算输出电流幅度:
M
I max
输出电流幅度:
I
I  I max  I min  GL U
I min
由下式

H
N
arctan G0
O

 max   min
U  S
S
G  GL
G  GL
可得:
 max   min
I  GL U  S
1  G GL
 min
U0
通常
arctan G
U
U max
arctan GL
0
Ub U
GL  G ,上式可简化为:
I  S   max   min   S  
 max
i
4、计算输出电功率:
M
I max

I
H
I min
由功率关系:
P  I  U
N
arctan G0
O
可得:
U0
P  I  U
 GL U 
2
 S 

 GL 
 G  GL 
arctan G
U
U max
 min
arctan GL
0
Ub U
4.2.2 光伏型器件光电信号输入电路
光伏型器件伏安曲线如图示,
位于第四象限,器件的端电压U和电
流I的方向相反对外电路形成电势,
具有赋能元件的性质。这类器件主
要是光电池和光电池工作状态下的
光电二极管。
光电池输出电流有下列形式:
I  I s (eU UT  1)  I p
0
0.1
0.2
0.3
U  U T ln
-0.2
-0.4

-0.6
-0.8
i / mA
光伏型器件伏安曲线
I  I p  I s 
Is
0.5
U /V
将光电池的伏安特性转到第一
象限,即规定电流的正方向,则
伏安特性可表示为:
I  I p  I s (eU UT  1)
或
0.4
等效电路
1、光伏型器件输入电路的形式:
无偏置型、反向偏置型和太阳能电池充电电路
I
2、无偏置输入电路的静态计算
电路方程:
Ip
Id
U  I  RL
U UT
I  I p  Is e
1

U

i
负载线与给定光通量Φ0对应
的伏安曲线的交点即为工作点Q。Q
点对应的U和I即为RL上的输出电流
和电压。光通量变化时形成相应的
输出电流变化和输出电压变化。
 I I Q
 
0
 
arctan GL
O
UQ
 U
U
RRL L
图解
法分
析:
光伏型器件负载电阻和光通量的影响分析:
I
Ip
如图中光通量从Φ1增加到Φ2时,
在短路状态RL=0时,输出电流增量
ΔI=Isc2-Isc1,输出电压为0。随着RL的
增大,电压增大。负载进一步增大,
电压饱和,电流变小。也就是说存在
一个临界电阻RM,经过RM之后,负载上
电压变为饱和,输出电流逐渐减小。
当处于最佳临界负载RM时,
光通量较小时,负载上输出电流
和电压近似随光通量成正比增加,
而当光通量较大时,输出电流和
电压逐渐呈现饱和。负载越大情
况越明显。
Id
U
RL
RL  0
R1
i
I sc2
RM
2
I
I sc1
R2
1
O
U1
U
U 2
另外,可以定量地描述负载电阻和入射光通量对电
路工作状态(U、I、P)的影响:
U、I、P

I  I p  Is e
U  U T ln
I RL UT
I p U
U T U
P  I U 
ln
RL

U
1
RL
 Is
P
I
Is
I p U
RL
Is
 Is
O
RM
RL
由下图可见,根据选用负载电阻的数值可以把光电池的工
作状态分作:短路或线性电流放大、空载电压输出、线性电压
放大和功率放大四个区域。
RL  0
1、负载电阻较小时,即I区
间。光电池处于短路或线性电流
RM
i I R1
II
放大,可实现电流变换。后续电
流放大级可从光电池中吸取最大

III
I sc2 2
的输出电流。光电流与光通量有
I
R2

良好的线性关系:
1
I sc1

I  I p  Is e
I  RL U T
 I p  I sc  S
和

1
IV
RL  0
U
O
U1
U
U 2
I  S  
优点:在短路状态下,器件噪声电流较低,改善信噪
比,适于微弱光信号检测。同时与受光面积成正比。
2、负载电阻较大时,即IV
区间。光电池处于断路或空载电
压输出,实现一种非线性电压变
换。光电池应通过高输入阻抗变
换器与后续放大器连接,相当于
输出开路。输出电压:
U  U oc  U T ln
I p  Is
Is
S 
 U T ln
 U T ln
Is
Is
Ip
RL  0
i I R1
I sc2
RM
II
2
I
I sc1
III
R2
1
IV
U
O
U1
U
U 2
U oc  0.45 ~ 0.6V
优点:光电池输出电压的变化不需加偏置电源即可组成控
制电路,实现光电开关作用。且较小光通量即可实现较大开路
电压的变化,对弱光检测有利。但容易受温度影响,频率特性
不理想。输出电压小。输出电压与受光面积的对数成正比。
通常光电池的开路电压为0.45~0.6V,在入射光强从零到某一
定值作跳跃变化的光电开关等应用中简单地利用Uoc的电压变化
不需加任何偏置电源即可组成控制电路,这是它的优点。
此外,由伏安特性可以看到对于较小的入射光通量,开路电压
输出变化较大,这对弱光信号的检测特别有利。
这种使用方式的频率特性不好,受温度影响也较大,这是它的
不足之处。
3、在II区间,可得到线性电
压输出,在串联的负载电阻上得
到与输入光通量近似成正比的信
号电压,负载增大可提高输出电
压。但超过RM 值时输出信号发生
非线性畸变。
RL  0
i I R1
I sc2
RM
II
2
I
I sc1
III
R2
1
IV
RM值的确定:
对 I  I p  I s e I R
L
UT

U
O
 1 展开幂级数
U1
U
U 2

IRL 
1  IRL 
  
I  S 
I s 1  

UT
2
i
U
T




已知Is<<I,要使输出电流I和
输入光功率Φ成线性关系
I=SΦ,则要求: IRL
UT
 1
已知最大允许光电流IM,相应的光通
为ΦM时,可得到输出最大线性电压的
负载RL应满足:
RL  RM
UT
26mV


IM
S M
RL  0
对应于Φmax±ΔΦ的输入光功
率变化时,负载上电压信号变化
为:
i I R1
I sc2
U  RM I M

 26mV
 max
II
2
I
26mV

S
S M
RM
I sc1
III
R2
1
IV
U
O
U1
U
U 2
0.7U oc
在线性关系要求不高情况下,可由经验数据,利用图解
法简单地得到临界负载电阻RM的值和电阻上电压UM:
U M  RM I M  0.7U oc
RM
0.7U oc

S max
Uoc对应最大的输出电压。
说明:在线性关系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图解法简单
地得到临界电阻Rs值。
此时,在电压轴上选取临界电压Us=0.6Uoc的垂直线,与对应
伏安曲线相交于S点,这样也可以得到临界电阻的负载线。
此处倍数0.6是经验数据。由于临界电阻Rs上的电压Us为:
Us≈RsIs=0.6Uoc
所以,Rs值可近似计算为:Rs《0.6Uoc/Ip=0.6Uoc/SΦmax
式中,Uoc是对应Φmax时的值,对应的输出电压的变化为:
ΔU=RsΔIp=(0.6Uoc/SΦmax)·SΔΦ=0.6Uoc·(ΔΦ/Φmax)
4.2.3 可变电阻型器件光电信号输入电路
光敏电阻的阻值表示为:R  1 
G
1
G p  Gd
光敏电阻的一般电路如右图。其
阻值随输入光通量改变的伏安特性如
右下图:以输入光功率为参量的通过
原点的直线组,在一定范围内光敏电
i
阻阻值不随外电压改变,仅取决于输 U
R
入光通量Φ或光照度E。
b
R
IL
RL
UL
Ub
光敏电阻电路
1
L
利用图解法分析光敏电阻
输入电路如图示。在建立负载线 I
之后即可确定对应于输入光通量
Φ1~Φ3变化的输出信号。
O
U  U b  I L RL
arctan G
2
Q
3
U
Ub
U
图解法伏安曲线
利用解析法分析光敏电阻输入电路
按照线性电路规律,依图有:
IL
Ub

R  RL
UL

RL

Ub
R  RL
当光通量变化时,光敏电阻变化ΔR,引起
负载上输出电流ΔI和输出电压ΔU的变化:
I L
又 R
Ub

R
2
R  RL 
1
, Gp  S  
G p  Gd
所以 R   S   2   R 2 S
G
p
 Gd 
R
IL
RL
UL
Ub
R 2U b S
即有: I  R  R 2 
L
和
R 2U b S
U L  RL I L 
RL 
2
R  RL 
光敏电阻的两种工作状态
1)恒流偏置电路
当RL>>R时,I L  U b RL
2
R U b S
R 
I L SU b  2



R  RRL L 
2
R
IL
RL
UL
Ub
负载电流与光敏电阻阻值无关,近似保持常数。表明:输出信
号取决于光敏电阻和负载电阻的比值,与偏压成正比。电路信噪比
高,适于高灵敏度测量。但偏置电压高达100V以上,这给使用带来
不便。通常用晶体管代替负载电阻(降低偏置电压)实现恒流偏置。
2)恒压偏置电路
选取RL<<R时,加在光敏电
阻上的电压近似为电源电压
Ub,与RL无关。
输出信号电压为:
R 2U b S
U LURLL 
I L SU
 b RL 
RL 
2
R  RL 
适用于检测器本身噪声较大时。
其中:SΔΦ=ΔG是光敏电阻的电导变化量,是引起
信号输出的原因。
上式表示恒压偏置的输出信号与光敏电阻值无关,
仅取决于电导的相对变化。
这样,检测电路在更换光敏阻值时对电路初始状态
影响不大。
这是该电路的优点。
电桥输入电路(避免可变电阻型器件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常采用电桥电路)
电桥在无辐射照射时,
电桥平衡条件:
I1
RT 1
R1
RT 1R2  RT 2 R1
U0
Ub
电桥在有辐射照射在RT1
上时,温度升高引起电阻变
化可表示为:
RT 2
I2
输出电压Uo等于0。
A
R2
此时电桥失去平衡,有电压输出为:
RT 1  R01  R
U b R01  R 
U b RT 2
U b R2 R
U0 


R01  R  R1 RT 2  R2 R01  R  R1 RT 2  R2 
在弱辐射作用下,ΔR<<R01+R1,取R1=R2=R和R01=R02=R0,
则:
U R
U R
U0 
b
R0  R 
2
R
可求得在R=R0时,
U0有最大值:
U 0,max 
b
4
R
4.3 光电信号检测电路的动态计算
光电检测电路接收交变光信号时,与缓变光信号
相比,交变信号有更丰富的频率分量,信号微弱时
还需要多级放大等。与检测电路的设计不同,在分
析和设计交变光信号检测电路时,需要解决下面的
动态计算问题:
1、确定检测电路的动态工作状态,使交变光信
号作用下负载上能获得最小非线性失真的电信号输
出。
2、使检测电路具有足够的频率响应,以能对复
杂的瞬变光信号或周期光信号进行无频率失真的变
换和传输。
4.3.1 光电信号输入电路的动态计算
为提供光电检测器件正常的工作条件,首先要在
交变光信号输入电路中建立直流工作点。另一方面要
考虑后续电路的等效输入阻抗与输入电路直流负载电
阻的并联。
下面分别以光电二极管和光电池为例介绍其交流
检测电路的动态计算方法。
1) 光电二极管交流检测电路
Cc
交变光信号输入光照度:
e  E0  Em sin t
检
测
电
路
Rb
RL
Ub
交流信号视电容短路,负载为Rb
和RL并联,画交流负载线,通过
M点,以便充分利用线性空间。
i
IQ  I m
E0  Em
M
E0
Q
交流负载线与E0的伏安特性交点
为Q点,通过Q点图解可以得到Rb
和Ub。
IQ
IQ  I m
o
E0  Em
N
arctan Gb
U Q  U mU QU Q  U m
Ub U
下面计算负载RL上(或后续电路输入阻抗)的输出电压和输
出功率值。
在三角形MHQ中,交流负载线MN的斜率GL+Gb。交流负载电流峰
值为Im,有:
Im
Um 
GL  Gb
I m  S E Em  GUm 可得:
由线段MH,有电流关系:
S E Em
Um 
GL  Gb  G
i
IQ  I m
负载电阻RL上输出功率PL为:
E0  Em
M
E0
Q
IQ
1
1
1
PL 
IL
U m  I LU m
2
2
2



S E Em
1
1
2
GLU m  GL 

2
2
G

G

G
b
 L

H
2
IQ  I m
o
E0  Em
N
arctan Gb
U Q  U mU QU Q  U m
Ub U
上式中对RL求偏微分,计算最大功率输出下的负载电阻
RL0(推导过程略),可得:
GL 0  Gb  G
称为阻抗匹配条件。此时负载上输出电压峰值Um0、
最大输出功率有效值PLm和输出电流峰值IL0为:
Cc
U m0
S E Em

2GL 0

S E Em 

2
PLm
8GL 0
Rb
1
 GL 0U m2 0
2
I L 0  2 PLm U m 0
1
 S E Em
2
Ub
RL
下面求解最大功率输出条件的直流
偏置电阻Rb0和电源电压Ub,由解析
法计算,Q点的电流值由伏安特性,
可知:
i
IQ  I m
由两式得:
GbU b  S E E0
UQ 
G  Gb
另外,在电压轴上Q点处的
电压UQ为:
S E Em
U Q  U m0  U M 
UM
2Gb  G 
M
E0
Q
IQ
H
IQ  I m
I Q  GU Q  S E E0
由负载线得:
I Q  U b  U Q Gb
E0  Em
E0  Em
N
arctan Gb
o
UM
U QU  U
Q
m
Ub U
由UQ的两个式子可计算出
Gb0或Rb0为:
Gb 0 
S E 2 E0  Em   2GU M
2U b  U M 
或
Rb 0
2U b  U M 

S E 2 E0  Em   2GU M
2) 光电池交流检测电路
Cc
交变光信号输入光照度: e  E0  Em sin t
直流负载线是通过原点且斜率为
Gb的直线,与E=E0的伏安特性相
交于Q点。
交流负载线通过Q点,斜率为
Gb+GL,与最大光照度伏安特
性交于M点。
M点的电压UM应满足:
U M  U Q  U m  0.7U oc
Rb
UQ U m
O
U Q UQ  U m
RL
U
arctan Gb
I Q  I m E0  Em
IQ
IQ  I m
i
E0
E0  Em
Q
M
arctan Gb  GL 
与光电二极管的解析计算过程类似,可求得对光电池交流
检测电路有最大功率输出的条件为:GL=Gb=GL0
C
c
在最大功率输出条件下的输出电压、
功率和电流的表达式:
Rb
U m0 
RL
S E Em
2GL 0
2

S E Em 

1
PLm
 GL 0U m2 0
8GL 0
2
1
I L 0  2 PLm U m 0  S E Em
2
最大功率输出条件的直流偏置电阻
的数值可计算为:
2U M
Rb 0  RL 0 
S E 2 E0  Em 
UQ U m
O
U Q UQ  U m
U
arctan Gb
I Q  I m E0  Em
IQ
E0
I Q  I m E0  Em
i
Q
M
arctan Gb  GL 
4.3.2 光电检测电路的频率特性
光电器件的自身惯性和检测电路的耦合电容、分布电容等
非阻性元件的存在。使光电检测电路需要一个过渡过程才能对
快速变化的输入光信号建立稳定的响应。在检测技术中常采用
频域分析法。
在光电器件以各种耦合方式和电路器件组成检测电路时,
其综合动态特性不仅与光电器件本身有关,而且主要取决于电
路的形式和阻容参数,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才能充分发挥器件
的固有性质,达到预期的动态要求。描述检测器件频率响应通
道的参数是通频带ΔF,它是检测电路上限和下限截止频率所
包括的频率范围。ΔF愈大,信号通过能力愈强。
本内容以器件等效电路为基础,介绍检测电路的频率特性,
并给出根据被测信号的技术要求设计检测电路的实例。
1、光电检测电路的高频特性
Cc
除热释电器件外,大多数光电、
热电检测器件对检测电路的影响突出地
表现在对高频光信号响应的衰减上。
耦合电容对高频信号视为短路。
SEe
ig
Rg
ij
C j Rb
RL
Ub
光电二极管交流检测电路
微变等效电路图 
ib Cc
Rb
e=E0+Emsinωt为输入光照度;
iL为负载电流;
iL
RL
Cj为光电二极管结电容;
UL
ib为偏置电流,ij为结电容电流;
ig为反向漏电流。
均为复数值。

由图得:
SEe
SEe
UL 
, iL  U L RL
g  GL  Gb  jC j
g  1 Rg
上式可改写成:
ig
Rg
S E e g  GL  Gb 
S E e g  GL  Gb 
UL 

Cj
1  j



1  j 
 g  GL  Gb 
其中

Cj
ij
ib Cc
C j Rb
iL
RL
称为检测电路
的频率特性
1
可得上限频率: f H 
2
g  GL  Gb
可见,检测电路的频率特性与
称为检测电路的时间常数 光电二极管参数Cj和g有关,还
取决于放大电路的参数GL和Gb。
U
对应检测电路不同的工作状态,频率特性式可有
不同的简化形式:

① 给定输入光强度,希望负载上
获取最大功率输出。
SEe
i j ib Cc
iL
C j Rb
RL
ig
Rg
要求满足的条件式: RL  Rb和g  Gb
此时:
RL
 SEe
S E e g  GL  Gb  S E e 2GL
UL 

 2
1  j
1  j
1  j
时间常数和上限频率分别为:
RL
  Cj
2
1
1
fH 

2 RLC j
U
② 电压放大时,希望在负载上获得最大电压输出

SEe
要求满足的条件式:
RL  R(
b RL  10 Rb)且g  Gb
此时:
ig
Rg
i j ib Cc
iL
C j Rb
RL
S E e g  GL  Gb  S E eRb
UL 

1  j
1  j
时间常数和上限频率分别为:
  RbC j
1
1
fH 

2 2RbC j
U
③ 电流放大时,希望在负载上获得最大电流输出

SEe
要求满足的条件式:
RL  R(
b 10 RL  Rb)且g很小
此时:
ig
Rg
i j ib Cc
iL
C j Rb
RL
S E e g  GL  Gb  S E eRL
UL 

1  j
1  j
时间常数和上限频率分别为:
  RLC j
1
1
fH 

2 2RLC j
U
总结:
1、为从光电二极管得到足够的信号功率和电压,
负载电阻RL和直流偏置电阻Rb不能很小,阻值过大,
又使高频截止频率下降,降低通频带,因此要由增
益和带宽综合考虑选择负载大小。
2、在电流放大情况下,负载RL取得很小,由后
级放大得到足够的信号增益。因此采用低输入阻抗、
高增益的电流放大器使检测器件工作在电流放大状
态,以提高频率响应。这种高增益放大器可在不改
变信号通频带的前提下提高信号的输出电压。
2、光电检测电路的综合频率特性
Cc
Cc
Rb
RL
Rg
Cj
C0
Rb
检测电路
Ci
RL
等效电路
光电检测电路、等效电路如图。其中考虑了隔直电容、分布电容和放大输
入电容的影响。这些参数是确定电路通频带的重要因素。图中C0是电路的
布线电容,Ci是放大器输入电容,Cc是级间耦合电容。输入电路的频率特
性可写成:
KT0 j
U L  j 
W  j  

1  jT1 1  jT2 
E  j 
其中
K 
S E Rg Rb
Rg  Rb
当Rg>>Rb
K  S E Rb

2
2
式中: T1, 2  T 1  1  4 T3 T
T32  T4T5  T4T6  T6T0
T4  Ci RL // Rb   Ci

GL  Gb 
T5  Cc Rb // Rg   RbCc
T6  C0  C j Rb // Rg   C0  C j  GL  Gb 
T0  Cc RL,T  T4  T5  T6  T0
KT0  S E Rb RLC0
实际对数特性
输入电路的振幅频率特性:
W  j  
1  T
20 lg W  j 
KT0
3dB
 2 1  T22 2 
规整化特性
 20dB
10倍频
2
1
对数频率特性:
20 lg W  j   20 lg KT0 
 20 lg T1   20 lg T2 
20 lg
O
1  1 T1
KT0
T1
0 2  1 T2
对数频率特性

综合对数频率特性可分为:
Cc
1、高频段(ω>ω2=1/T2)
W  j  
KT0 j
1  jT1 1  jT2 
1  jT1  jT1
Rg
20 lg W  j 
Cj
等效电路
3dB
KT0 T1
WH  j  
1  jT2
ω2称为上限截止频率。
检测电路中的高频衰减主要是因
为电路中各电容容抗随ω的增加
而减少,电容分流作用的加大使
输出信号变小。
Rb
C0
20 lg
O
1  1 T1
Ci
RL
 20dB
10倍频
KT0
T1
0 2  1 T2
对数频率特性
高
频
段

Cc
2、中频段(ω1<ω<ω2)
ω0为这段频率的中心频率。频
率满足ωT1>>1和ωT2<<1。相应
的频率特性为:
W  j  
KT0 j
1  jT1 1  jT2 
Rg
Cj
可见,中频段范围内输入电路可
看作理想的比例环节,这段频率
区间称做电路的通频带。
Ci
RL
等效电路
20 lg W  j 
3dB
1  jT1  jT1和1  jT2  1
WM  j   KT0 T1
Rb
C0
20 lg
O
20dB
10倍频
KT0
T1
1  1 T1
0 2  1 T2
中
频
段
对数频率特性

Cc
3、低频段(ω<ω1=1/T1)
Rg
KT0 j
W  j  
1  jT1 1  jT2 
1  jT2  1
jKT0
WL  j  
1  jT1
ω1称为低频或下限截止频率。
检测电路中的低频衰减的物理原
因是电路中串联耦合电容的容抗
随ω的减小而增大,信号在电容
上压降的提高使输出信号变小。
Cj
Rb
C0
Ci
RL
等效电路
20 lg W  j 
3dB
20 lg
O
1  1 T1
20dB
10倍频
KT0
T1
0 2  1 T2
低
频
段
对数频率特性

3、光电检测电路频率特性的设计
光电检测电路设计的基本要求:保证所需要检测灵敏度的前提
下获得最好的线性不失真和频率不失真,频率不失真是检测电
路频率特性设计需解决的问题。
对快速变化的复杂信号是若干不同谐波分量的叠加,对确定的环
节,描述它对不同谐波输入信号的响应能力的频率特性是唯一确
定的。对多级检测系统可用其组成单元的频率特性间的简单计算
得到系统的综合频率特性,有利于复杂系统的综合分析。
信号的频率失真会使某些谐波分量的幅度和相位发生变化导致合
成波形畸变。为避免频率失真,保证信号的全部频谱分量不产生
非均匀的幅度衰减和附加的相位变化,检测电路的通频带应以足
够的宽裕度覆盖住光信号的频谱分布。
3、光电检测电路频率特性的设计
检测电路频率特性的设计大体包括下列三个基本内容:
① 对输入光信号进行傅里叶频谱分析,确定信号的频
谱分布;
② 确定多级光电检测电路的允许通频带宽和上限截止
频率;
③ 根据级联系统的带宽计算方法,确定单级检测电路
的阻容参数。
下面通过一个实例说明频率特性设计的方法:
3、光电检测电路频率特性的设计
例:用2DU1型光电二极管和两级相同的放大器组成光电检测电
路。被测光信号的波形如图,脉冲重复频率f=200kHz,脉宽
t0=0.5µs,脉冲幅度1V,设光电二极管的结电容Cj=3pF,输入
电路的分布电容C0=5pF,设计该电路的阻容参数。
1V
t0  0.5us
t
t  5us
3、光电检测电路频率特性的设计
解:(1)首先分析输入光信号频谱,
确定检测电路的总频带宽度。
周期为T=1/f的方波脉冲时序信号,其频谱
是离散的,谱线的频率间隔为:
f  1 T 
1
 200kHz
5s
1V
t0  0.5us
t
t  5us
K
频谱包络线零值点的分布间隔为:
F  1 t0 
1
 2MHz
0.5s
取包络线第二峰值作为信号的高频截止频率,
包含15个谐波成分,高频截止频率fHC取为:
f HC  200kHz 15  3MHz
f  1
T
0
1
F 1
2
4
5
f / MHz
t0
此时,认为光信号是不失真的。
频率的零频分量确定信号的直流成分,不影响变化的波形,但为采用交
流放大利用阻容耦合电容隔直。取低频截止频率fLC为200Hz,则检测放大
器的总频带宽近似为ΔF≈3MHz。
3、光电检测电路频率特性的设计
(2)确定级联各级电路的频带宽
由设计要求,检测电路由输入电路和两级相同放大器串联而成,
设三级带宽相同,根据电子学系统频带宽计算式,相同n级级联
放大器的高频截止频率fnHC和低频截止频率fnLC为:
f nHC  f H 2
1 n 
1
f nLC 
fL
21 n   1
将fnHC=fHC=3MHz、fnLC=fLC=200Hz和n=3代入上两式,可得:
fH 
3
21 3  1
MHz  6MHz
f L  200 Hz  21 3   1
 102 Hz
则输入电路和单级放大器的通频带宽相同,且: F
 6MHz
3、光电检测电路频率特性的设计
(3)计算输入电路参数
带宽为6MHz的输入电路宜采用电流放大(?)方式,利用前述
公式可计算出。
1
RL 
 3.3k
  RL C j  C0
2f H C j  C0 


1
1
RL为后级放大器的输入阻抗,若
fH 

取RL为2kΩ,为保证RL<<Rb,取
2 2RL C j  C0
Rb=(10~20)RL,即Rb=10RL=20kΩ。

耦合电容C的值是由低频截止频率决定的。
由fL=102Hz和下式
1
取C=1µF,对于第一
fL 
2 RL  Rb C
级耦合电容可适当增
1
F  0.07 F 大10倍,取电容值
可计算C值为:C 
2 RL  Rb C
C=10µF。(why?)

3、光电检测电路频率特性的设计
(4)计算输入电路参数
选用二级通用的宽带运算放大器,放大器输入阻抗小于
2kΩ,放大器通频带要求为6MHz,这里取为10MHz。得到
如图所示的检测电路。
图中输入电路的直流电源为50V,低于2DU1型光电二极管的
最大反向电压。并联的500µF电容用以滤除电源波动。为减
少C电解电容寄生电感的影响,并联了Cp=200pF的电容。
2DU 1
50V
C  10F


500F
R
Rb
20k
2k
200 pF

C

C
2k
4.4 光电信号检测电路
的噪声
检测器在光电转换过程中,既存在检测信号电压或信号电
流,还伴随着无用的噪声电压或噪声电流。噪声是一种随机
过程,其波形和瞬时振幅及相位是无规则变化的,无法精确
测量,只能用统计的理论和方法去处理。
系
统
噪
声
外部噪声
包括辐射源随机波动和附加的光调制、光路传
输介质的湍流和背景起伏、杂散光的入射及检
测系统所受到的电磁干扰
这些噪声可以通过稳定辐射源、遮断杂光、选
择偏振面或滤色光片及电气屏蔽、电干扰滤波
等加以改善或消除。
内部噪声
是光电检测器件和检测电路等器件固有噪声,
是基本物理过程决定的,不可人为消除。
噪声和有用信号同时存在相互混淆,影响信号检测的准确性,限
制检测系统的分辨率的提高。光电信号处理过程核心问题之一就
是有关噪声干扰的分析以及如何从噪声中提取微弱的信号。在检
测电路设计中,需综合噪声估算,确保检测系统必需的信噪比。
4.4.1 检测电路的噪声等效处理
光辐射检测器中存在的内部噪声主要有热
噪声、散粒噪声、半导体中产生复合噪声、
温度噪声和闪烁(1/f)噪声。
在一个检测系统中,检测器产生的噪声对
系统性能的影响比前置放大器和其它信号处
理部件产生的噪声要大得多。
一般光电检测器件中主要的噪声是热噪声
和散粒噪声。下面做简要介绍并讨论等效噪
声电路。
4.4.1 检测电路的噪声等效处理
1、噪声
① 热噪声
热噪声是电阻性电路器件的共性噪声,噪声电压均方值
取决于材料的温度,并有关系式:
U  4kT  R f df
f2
2
T
f1
式中:k为波尔兹曼常数;T为材料的热力学温度;
R( f )表示电阻随频率的变化关系;
f  f 2  f1为热噪声的频谱分布宽度。
在纯电阻的简单情况下,R与频谱无关,上式可变为:
U T2  4kTRf
相应的噪声电流均方值为:
I T2  4kTf R
4.4.1 检测电路的噪声等效处理
温度一定时,热噪声只与电阻和通频带有关,因此热噪声又称电阻噪声
或白噪声。与频率无关,在通带内任何频率上噪声电压和噪声功率是同
样数值,即噪声功率谱在通带内产平坦的。带宽愈大,噪声功率愈大。
但只适合于1012Hz以下的频率范围。
当温度为T=300K时,kT=4.14×10-21J,电阻的噪声电压和电流有
效值变成:
U T  4kTRf  1.29 Rf 10
I T  1.29 f R J
10
J
1
2
1
2
例:室温下1MΩ电阻,如果检测电路的放
大倍数为1,则在电路通频带为Δf=30kHz
时输出的热噪声电压有效值是22.3µV。通
频带为10MHz时为400µV。整个白噪声的输
出电压为413mV。由此可见,检测电路通频
带对白噪声输出电压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U T2
白噪声
4kTR
O
信号通频带
f
f
4.4.1 检测电路的噪声等效处理
② 散粒噪声
散粒噪声是光辐射随机起伏导致和光电流的随机起伏所造成
的,光电子从材料表面逸出的随机性和PN结中载流子过结数
的随机性都是这种散粒噪声源。此外光辐射中光子到达率的
起伏在某些检测器光电转换后也表现为散粒噪声。
散粒噪声的量值不取
相应的噪声电流有效值In和在
决于温度,而由流过
负载电阻上引起的噪声电压Un
器件的平均电流决定。
分别为:
若器件的通频带为
I n  2qI DC f
Δf,它的散粒噪声
电流均方值为:
U n  I n R  R 2qI DC f
2
I n  2qI DC f
q为电子电荷量;
I DC为光电流平均值
散粒噪声也是与频率无关的白
噪声。
4.4.1 检测电路的噪声等效处理
2、等效噪声电路
工程上作噪声处理时,为计算方便,常作等效处理。将噪
声等效为相同形式的均方值(或有效值)电流源的形式,
便于与其它电器件以统一的方式建立起等效噪声电路:
如图示为简单电阻的噪声等效
电路,由热噪声电流源IT和电
阻并联。
若两个电阻串并联组成合成电
路,综合噪声电流等效电路的
噪声电流表示为:
R
IT
R
I T2  4kTf R 
RΣ为合成电阻。
在更为复杂的情况下,应将所有电阻合成简化电路,由上
式确定噪声等效电路。
4.4.1 检测电路的噪声等效处理
在电阻和电容C并联的情况下,电容C的频率特性使合成阻抗随
频率的增加而减少,合成电阻表示为:
R
U
白噪声


R f 
2
1  2fRC 


2
T
经过变换推导,可得噪声等效带宽Δfe:
4kTR
1
f e 
4 RC
O
信号通频带
f
由以上分析,并联RC电路对噪声的影响相
U T2
当于使电阻热噪声的频谱白噪声变窄为等效
噪声带宽Δfe,其物理意义:频带变窄后的
噪声非均匀分布曲线所围图形面积等于以
Δfe为带宽、4kTR为恒定幅值的矩形区面积。
也就是说用均匀等幅的等效带宽代替了实际 O
噪声频谱的不均匀分布。
噪声电压均方值变为:
U  4kTRf e
2
T
f
4kT  R f df
f2
f1
f e
f
这就是阻容电路热噪声的一般表
示式。适用于散粒噪声计算。
4.5 前置放大器
光电系统中微弱的光信号被深埋在噪声之中,要有效地利用这
种微弱信号,必须对其进行放大。光电检测系统中,光电器件
的输出端紧密连接一个低噪声前置放大器。
低噪声前置放大器的任务:
1、放大光电检测器件所输出的微弱电信号;
2、匹配后置处理电路与检测器件之间的阻抗。
对前置放大器的要求:
1、性能上:低噪声、高增益、低输出阻抗、足够的信号
带宽和负载能力,以及良好的线性和抗干扰能力。
2、结构上:紧凑、靠近检测器件,良好的接地与屏蔽。
通常要求性能良好的低噪声放大器作为光检测器件的前
置放大器。因此如何设计和应用低噪声放大器,如何将一定
偏置状态下的检测器件与前置放大器耦合是必须考虑的重要
问题。
4.5.1 放大器的噪声
1、放大器的噪声模型
将放大器内的所有噪声源折算到输入端,一个阻抗为零的
噪声电压源En串联在输入端和阻抗为无限大噪声电流源In与
输入端并联。放大器内部成为一个无噪声放大器。En和In通
过测量得到。这种等效模型称为放大器的En-In噪声模型。
2、等效输入噪声
信号源与放大器组成的系统的
噪声源为三个:En、In和Et。用
“等效输入噪声Eni”表示,可得
等效噪声源表达式:
En
Rs
Et
En
In
Zi
无噪声
放大器
Us
Eni2  En2  Et2  I n2 Rs2
考虑En和In相关性,引入相关项,等效输入噪声为:
Eni2  En2  Et2  I n2 Rs2  2CEn I n Rs
C为相关系数
U so
Eno
4.5.1 放大器的噪声
3、En和In的测量
当Rs很小时,Eni2中主要是En2占优势。
Eni2
En
Rs
Et
Ei
In
Zi
无噪声
放大器
U so
Eno
Us
 En2
2
2
2
2 2
E

E

E

I
Rs 很小
ni
n
t
n Rs
当Rs很大时,Eni2中主要以Et2和In2Rs2为主,且
Et2  Rs I n2 Rs2  Rs2
Et 
所以当Rs足够大时, Eni2中主要是In2Rs2起作用。
4kTRs f
可得到En和In的测量方法:
①放大器输入端短路,即Rs=0,测得放大器输出端的噪声电压均方值为
Au·En,用Au除之,得En。Au为放大器电压增益。
②取一个很大的电阻作为源电阻Rs,测得放大器输出端的噪声电压均方值
为Au·InRs,用Au·Rs除之,得In。
4.5.1 放大器的噪声
4、噪声系数—描述放大器的噪声性能
噪声系数是描述放大器或其它电路的噪声性能,噪声系数
F的定义为放大器总输出噪声功率与信号源电阻在放大器
输出端的噪声功率之比。可表示为:
Pno
F
Ap  Pni
Ap为放大器的功率增益;Pni为放大器的输入噪声功率,即源电阻产生
的噪声功率;Ap·Pni表示了源电阻在放大器输出端产生的噪声功率;Pno
为放大器输出端总的噪声功率。
引入Ap(输出信号功率Pso与输入信号Psi之比)表示式,
噪声系数可表示为:
Psi Pni
输入信噪比
F

Pso Pno 输出信噪比
4.5.1 前置放大器的噪声
噪声系数是对放大器引起信噪比恶化程度的量度,一个好的
放大器应该是在源热噪声的基础上增加尽可能少的噪声,使
噪声系数F接近于1。或者说使放大器的输出信噪比接近于输
入信噪比。
Pno
对式 F 
分子分母同除以Ap,并应用式
Ap  Pni
Eni2  En2  Et2  I n2 Rs2 和 Et  4kTRs f
可得:
En2
I n2 Rs
放大器总的等效输入噪声功率 Eni2
F
 2  1

输入端源电阻噪声功率
Et
4kTRs f 4kTf
式中Δf为放大系统的噪声等效带宽
噪声系数是功率比,可用分贝表示:NF  10 lg F
噪声系数主要是用于比较放大器的噪声性能,不一定是放大器噪声特性的最
佳合适标志。因为同一放大器,在源电阻增大,热噪声随之增加,使得噪声
系数减小。但放大器本身噪声性能并没改变。这种噪声系数的变小,对放大
器本身设计没有意义。只有在源电阻相同的情况下,减小噪声系数才有意义。
4.5.1 放大器的噪声
5、噪声匹配
式
Eni2
En2
I n2 Rs
F  2  1

Et
4kTRs f 4kTf
Eni2  En2  Et2  I n2 Rs2
表明噪声系数与源电阻Rs有关。
当Rs较小时,放大器的噪声电压En项大于其他两项,随源
电阻Rs的增加,热噪声增加,噪声系数由于源电阻热噪声的增
大而减小。当Rs增加到足够大时,放大器的噪声电流项InRs成
为主要项,以至噪声系数随源电阻的增加而增加。在其中某个
Rs值时,噪声系数存在一个最小值,此时放大器在源热噪声基
础上噪声增加最小,这个源电阻称做最佳源电阻R0。
En
En2
I n2 Rs 
dF
d 
1 
  0 可得:R0  Rs 


dRs dRs  4kTRs f 4kTf 
In
上式被称为噪声匹配条件,此时得噪声系数最小值为:
Fmin
En I n
 1
2kTf
满足噪声匹配条件时最小噪
声系数与放大器的En和In的
乘积有关。
4.5.2 前置放大器的低噪声设计
在实际多级放大器中,总的噪声系数主要是由第一级噪声
系数F1决定。因此在级联放大器设计中,尽量提高第一级的功
率增益或电压增益,尽量压低第一级放大器的噪声。
低噪声前置放大器的设计要求及步骤:
1、首先满足放大器间的噪声指标,考虑器件选取和低噪声
工作点的确立。注意满足信号源阻抗与放大器间的噪声匹配。
2、考虑电路组态、级联方式及负反馈等以满足对放大器增
益、频率响应、输入输出阻抗等方面的要求。
3、为获得良好的噪声性能,通常还要采取避免外来干扰的
多种措施。
4.5.2 前置放大器的低噪声设计
1. 噪声匹配的方法
要使前置放大器获得最佳噪声性能,必须满足噪声匹配条件,
即要求信号源阻抗等于最佳源阻抗。此时放大器的噪声系数最
小。实现噪声匹配从几个方面考虑:
①
有源器件的选取
信号源电阻较小(热电偶、光电池)一般选用晶体管构成
低噪声前置放大器。因晶体管电流噪声In较大,具有较小的最
佳源电阻(100Ω~1MΩ)。
源电阻较大时(热敏电阻),多采用场效应管,因它有较
小的电流噪声In和较大的最佳源电阻(1kΩ~10MΩ)。运算放
大器有和晶体管大致相同的最佳源电阻值,而MOS场效应管
的最佳源电阻可达1MΩ~10GΩ。
有源器件的最佳源电阻Rs是频率的函数。随频率的升高,
场效应管R0迅速减小,因此结型场效应管在高频(几十兆Hz)
时也仅适于源电阻较小情况。PNP晶体管适于Rs小;NPN晶体
管适于Rs大的情况。
4.5.2 前置放大器的低噪声设计
②
采用输入变压器实现噪声匹配
这种方法用于解决信号源电阻Rs小于最佳源电阻R0时的噪
声匹配问题,如采用热电偶检测器件时就是这样。
En
Rs
Et
Us
1
In
Au
n
根据变压器的变化关系,对于
理想变压器,次级上的信噪比
没有变化。而等效源电阻增为
n2Rs,适当选择 n,可实现噪
声匹配。
U so
Eno
En
n 2 Rs
nEt
nUs
In
Au
U so
Eno
4.5.2 前置放大器的低噪声设计
③
利用并联放大器的方法实现噪声匹配
用N个全同的放大器并联连接。当各放大器的输入阻抗
满足:
1  En

Z i  21  
 N  In
则有:
En
R0
R '0 
N
N
In
R0为单个放大器的最佳源电阻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放大器的最佳源电阻较大时。
4.5.2 前置放大器的低噪声设计
④ 无源器件的选取
无源器件包括电阻、电容、耦合变压器等。
低噪声电路中,一般都选用金属膜电阻器和绕线电阻器,
因碳质与碳膜电阻的噪声指数较大(一般为十几到几十微伏以
上);而金属膜电阻器可做到小于0.2~1uV/V左右。
电容器的选择:主要用损耗角小的云母电容和瓷介电容来
降低噪声。在大容量电容中,则选用漏电流很小的钽电解电容。
耦合变压器的构成主要考虑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由于磁化
不连续性而表现出的磁起伏噪声和外界干扰引入的噪声,因此
要有好的磁屏蔽和静电屏蔽。
4.5.2 前置放大器的低噪声设计
2 . 低噪声放大器的屏蔽与接地
由于地回路电流的存在,在两接地点间存在电位差,形
成干扰源,称为差模源。解决方法是改多点接地为单点接
地。此种技术称为浮地技术。浮地端再用1~10kΩ的电阻或
一个小电容接地,加强对空间电磁场的屏蔽效果。
3 . 低噪声电路对电源电路的要求
对电源电路要求具有高的稳定度和良好的共模干扰电压
抑制能力。
一般稳压电源的稳定度为10-2~10-4,而低噪声系统要求
电源稳定度为10-5~10-6。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稳定电源
的稳定度。
克服变压器共模干扰电压的办法是在初次级间采用良好的
静电屏蔽和单端接地,以避免共模干扰电压形成循环通路。
4.5.3 检测器件和放大电路的连接
以光电二极管为例,介绍三种与IC放大器的典型连接方法:
① 电流放大型
光电二极管处于短路工作状态,输出近似理想的短路电流,
运算放大器处于电流放大状态,要求输入阻抗非常Zi小。
优点:输入阻抗低,响应速度高,噪声低,信噪比高。适用
微弱信号检测。
② 电压放大型
光电二极管与负载电阻并联接于IC放大器正端,RL取1MΩ,
光电二极管处于开路工作状态,输出近似理想的开路电压。
优点:运放漏电流远小于光电流,具有高输入阻抗。应用于
光电开关,温度和频率特性不理想。
4.5.3 检测器件和放大电路的连接
③ 阻抗变换型
光电二极管具有恒流源特性,内阻大,不宜于负载直
接连接。采用阻抗变换器(如场效应管为前级的IC运放)
将高阻抗电流源变换成低阻抗电压源,可实现信号幅度的
最大输出。
特点:采用阻抗变换器输出功率提高(Rf/RL)2倍。时间
特性较差,适用于缓变光信号检测中,可得到很高的功率
放大倍数。采用场效应管前级的运放偏置电流很小,适用
于光功率很小的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