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技术专业剖析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软件技术专业剖析

合作办学
合作育人
合作就业
合作发展
软件技术专业
专业剖析汇报
软件技术专业剖析报告
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与课程改革
师资队伍
教学条件
教学管理与改革
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
专业特色
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一、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1.1专业介绍
软件技术专业发展主要经历四个阶段
设立软件技术专业
第一阶段
2005
建立软件技术(软
件测试)专业方向
校企合作,开设
“苏微班”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2007
2009
省示范建设项目
重点专业建设
第四阶段
2011
2009年,与江苏微软技术中心合作开设“苏微
班”
一、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1.2专业设置背景
20000
18400
36.8%
18000
16000
31.7%
29.8%
14000
亿元
32.4%
30.0%
13588
9970
21.5%
10000
6000
35.0%
25.0%
12000
8000
40.0%
20.0%
7573
15.0%
5834
10.0%
4000
5.0%
2000
0
0.0%
1
2
3
规模(亿元)
4
5
增速(百分比)
2007-2011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与增速
65
4500
70
4000
50
40
3000
亿元
60
50
3500
40
2500
4000
2000
1000
30
3000
1500
20
2200
500
1100
800
600
0
10
0
2010
江苏收入(亿元)
2011
苏州地区(亿元)
2012
从业人员(万人)
2010-2012年江苏地区及苏州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与从业人员
到2015年,江苏省软件
和信息服务业的规模是收入达
到8000亿元,总量全国第一,
软件从业人员达到150万人。
苏州地区要努力建设成为
国内外重要的核心软件原创和
信息服务领先的软件产业地区。
重点发展嵌入式软件、行业应
用软件、金融服务、数据中心、
动漫创意等
----------《江苏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一、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1.3专业调研,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政策、区域产业发展
校企合作、市场调研、专家访谈
政策依据: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
区域产业:江苏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十二五”
发展规划纲要
行业方向:苏州地区重点发展嵌入式软件、行业
应用软件、金融服务、数据中心、动漫创意
利用江苏微软的优势,进行行业市场调研
多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或主管
多家人才招聘网近500个软件技术相关职位
专业委员会专家访谈
专业定位
培养目标:熟悉软件开发环境;
掌握一种开发工具;
熟悉项目开发流程;
掌握软件开发规范;
能从事软件设计、编码、测试、服务、销售;
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面向:软件、UI设计,系统集成、企事业IT管理、游戏程序设计等
一、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1.4软件技术专业岗位群结构
主要技术岗位结构
软件编程、测试方向
软件开发 软件测试
技术员
技术员
UI、网页设计方向
WEB开
发技术员
UI设计
技术员
游戏开发方向
游戏开发
技术员
多媒体交
互设计员
另:◆软件产品应用及维护 ◆软件产品管理 ◆软件产品服务和技术支持 ◆软件产品销售
一、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1.4“校企共融、嵌入课程、四段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第
学一
期、
职业基本能力培养阶段
单一功能的系统架构与管理职业能力的培养
认知递进
技能提高
职业提升
兼顾个性
对接企业
期第
三
学
五第
学四
期、
期第
六
学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阶段
中小企业的系统架构与管理职业能力的培养
职业拓展能力培养阶段
学生个性化培养 企业个性化需求培养
岗位技能培养阶段
生产性实训 顶岗实习
岗位技能培养层次
岗位技能培养层次
二、 课程体系与课程改革
2.1 软件技术职业能力分析
职业能力
基本能力
综合素质
• 主流软件(JAVA或.NET平台)应用编程的能力;
• WINDOWS应用、WEB应用软件的开发能力;
• UI设计开发能力;
• 移动应用、游戏开发能力;
• 软件需求分析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 主流操作系统、网络配置、使用能力;
• 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
• 数据库管理配置、使用SQL语言进行编程的能力;
• 网页设计编程、构建网站的能力;
• 计算机平面设计的能力
• 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
• 良好的学习能力,诚实守信;
• 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
二、 课程体系与课程改革
2.2 软件技术岗位课程体系结构
岗位
岗
位
系
列
课
程
链
软件编程、测试方向
UI、网页设计方向
游戏开发方向
项目开发
项目开发
移动应用、交互设计实训
游戏开发实训
移动应用、交互设计基础
游戏开发基础
应用编程、测试实训
扩展能力课
程其它方向
软件编程、测试分析
软件编程、测试技术实训
软件编程、测试工具
平台
核心
技术
课程
数据库原理
C程序设计
高级语言
程序设计
移动应用
交互界面
设计
游戏设计
平台
职业
素质
训练
课程
计算机基础
电子商务概论
科技信息检索
思想道德修养
专业英语
计算机数学
职业生涯规划
环境保护
移动应用
交互开发
军事理论及训练
人文社科
1、Office办
公软件
2、Web设
计技术
3、市场营
销
4、软件行
业规范
5、计算机
网络
6、微机组
装与维护
二、 课程体系与课程改革
2.3 教学资源建设
联合江苏微软、苏州天平等企
业共同建设核心课程及网络课
程
共同建设
专业课程
江苏微软、苏州天平提供商业
案例和开发技术,共同组织实
训项目内容。
共同制定
课程标准
以行业技术标准,校企共同制
定专业课程标准
共建教
学资源
共同开发
课程教材
共同开发
实训项目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
校本教材
二、 课程体系与课程改革
2.4 教学资源建设
序号
课程名称
建设情况
1
《SQL数据库技术》
省级成教精品课程
2
《JAVA程序设计》
院级精品课程
3
《JSP程序设计》
院级精品课程
4
《计算机平面设计》
院级精品课程立项
5
《J2EE开发技术》
院级精品课程立项
序号
网络课程资源
责任人
孙力群
1
JSP应用程序设计
2
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
3
计算机平面设计
戴雯惠
4
Java语言程序设计
邱伟江
刘芳
二、 课程体系与课程改革
2.5 课程与教材建设
三、 师资队伍
3.1 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名称
数量
名称
数量
教师人数
17
兼职教师
14
高级
9
博士
4
中级
7
4
8
硕士
12
软件公司
工程技术
专家
“双师素
质”教师
比例
88%
高级工程
师
校内专任教师
主要兼职教师
三、 师资队伍
3.2 较强的专业师资力量
教师姓名
学历/学位
职称
备注
陈志峰
研究生/硕士
教授教授/高级工程师
学科带头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戴雯惠
本科/硕士
副教授/工程师
专业负责人、学院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翟高粤
研究生/硕士
副教授/工程师
专业负责人、学院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李冬
研究生/博士
教授/高级工程师
邱伟江
本科/学士
副教授/高级工程师
李琼
本科/学士
副教授/工程师
学院“网络技术专业教改试点” 负责人
王道守
本科/学士
副教授/工程师
学院精品课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负责人
刘芳
本科/硕士
副教授/工程师
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陆萍
研究生/硕士
讲师/工程师
冯蓉珍
本科/学士
副教授/高级工程师
宋志强
研究生/博士(在读)
讲师/工程师
方武
研究生/博士(在读)
讲师/工程师
陈燕
研究生/硕士
讲师/工程师
董虎胜
研究生/硕士
讲师/工程师
田英
本科/硕士
讲师/工程师
魏娜
本科/硕士
讲师/工程师
陈豪
研究生/硕士
助教
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省特色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主持人
软件职业技能大赛指导教师
省高职实训基地依托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主持人
三、 师资队伍
3.3 行业、企业有影响力的兼职教师
许伟刚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博士
2010年度国家“千人计划”
苏州高新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苏州天平先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颜兵 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研究生
瑞思集团总裁
中日3G应用研究院执行院长
《中国留学生创业》杂志编委、理事
姓名
学历/学位
职称
职务
吴良清
本科/学士
研究员/教授级高工
主任
苏州市软件办公室
刘云柏
研究生/博士
研究员
所长
苏州企业管理研究所
张鹏
研究生/博士
高级工程师
总经理
江苏微软技术中心
戴晔
本科
高级工程师
总经理
苏州软件评测中心
郑立新
本科
高级工程师
总经理
苏州微缔软件有限公司
刘伟辰
本科
高级工程师
总经理
上海百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吴坤
本科
高级设计师
总经理
苏州士奥动漫制作有限公司
刘晓波
本科
工程师
总经理
苏州工业园区科升通讯有限公司
夏兴雷
硕士
高级工程师
项目经理
苏州神州数码捷通科技有限公司
彭志浩
本科
工程师
总经理
苏州创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朱松苗
本科
工程师
总经理
苏州工业园区维信科技有限公司
雷大正
本科
工程师
经理
苏州科大讯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工作单位
三、 师资队伍
3.4 专任教师培养
以“教师角色向项目经理兼技术导师角色转换”为主导
教师制度化的定
期赴企业进行顶
岗实践、兼职
企业实际项目
开发提升软件
开发实践技能
专任教师的培养途径
工程经验
及技术
三、 师资队伍
3.4 专任教师培养
“学历学
位提高”
阶段
“软件开
发工程技
能训练”
阶段
专任教师的培养进程
软件项目
综合能力
提升
三、 师资队伍
3.5 兼职教师培养
课堂组织
教
学
技
能
训
练
教学实施方法
师生沟通
兼职教师的培养
提升
教学实施能力
四、 教学条件
4.1 建设途径
省级高职实训基地建设
江苏微软技术中心无锡软件
技术实训基地建设
苏州天平UI实训基地建设
完成了软能力为主,软、硬
件条件全面提升的校内外实
训基地建设工作
四、 教学条件
4.2 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
性质
目标模块技能
天平UI联合实验室
生产性实训基地
承接天平手机UI外包设计项目。学生在教师
指导下制作。
UI设计,移动应用开发,方案策划与项目管理
生产性实训基地
承担android应用项目开发。学生在教师
企业工程师指导下开发。
移动应用开发,商业数据设计与应用,Java与
web,方案策划与项目管理
中日3G研究院联合研发中心
软件开发室
和
专业实训室
基于.NET程序开发与测试
生产性实训基地
承担微缔erp软件的二次开发、实施、技术支
持和营销全程活动。
Java与web,商业数据设计与应用,方案策划
与项目管理,网络管理与配置
软件测试实训室
专业实训室
软件测试及软件开发
锐捷网络综合实训室
专业实训室
网络管理与网络编程
12间通用计算机实验室
专业实训室
不限
微缔软件&经贸学院联合实验室
四、 教学条件
4.2 实训基地
校外顶岗实习公司类别
岗位类型
实习就业基地企业名单
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厂商
售前技术支持、售后技术服务、客户
服务
苏州宏图三包、苏州创捷信息技术有
限公司等5家
系统集成公司
软件开发、数据库系统维护与管理、
应用系统配置与管理、项目经理/项目
主管
苏州微缔软件有限公司、苏州信颐系
统集成有限公司、中日3G应用研究院
等7家
数字媒体开发公司
Web项目开发、UI设计、游戏设计、
移动交互设计,手机测试
苏州天平先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苏
州士奥动漫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
科升通讯有限公司等5家
四、 教学条件
4.2 实训基地
许伟刚工作室
机柜
建模项目部
设计项目部
创意项目部
会议区
开发项目部
900mm
UI交互开发实训室效果图
根据专业建设条件,近5年投入300万元,建成软件开发实训室、软件测试实训室等。完善和规范
了实验实训室管理和运行制度,制定了实习实训标准,开发了6门课程的实训指导手册。营造浓
厚的仿真实训环境,为实施教学做改革创造优良的条件。
五、 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
5.1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文件名称
文件名称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公开课管理办法
试卷命题、审核、印制、阅卷流程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负责人制度实施办法
关于学生担任教学信息员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
系(部)教学管理工作考核方案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检查实施细则
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工作规范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师教学业务管理实施办法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课堂教学行为规范
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试行)
关于规范试卷批改、试卷装订要求
关于办理学籍异动手续的实施办法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考场规则
关于公共(自习)教室管理的规定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考试监考规定
五、 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
5.2 人才培养方案管理体系
行业企
业调研
制定培
养方案
专指委
审定培养方案
学生毕业、
就业
学期检查
教学进程效果
分学期
实施培养方案
年级教学实施
效果检查总结
学院
批准培养方案
修订课程
教学大纲
五、 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
5.3 专业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学院主管领导
系主管领导
教研室
质量信息反馈
系质量监控部门
学生评教
校内老师
校外企业实习
指导老师老师
教师评学
教研室评教、评学
校内实训基地
质量工程
校外实训基地
顶岗实习
与就业
院、系领导、督导
评教、评学
企业评教、评学
五、 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
5.4课程体系设计开发
移动交互开发工作过程:需求分析
系统设计
游戏美术设计
程序设计
编码
测试
实施
维护
推广
深入调研软件人才需求及岗位要求
用 第1学期
第2、3学期
第4、5学期
人
分析并确定软件技术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结构
单
位
移动交互设计软件
交互软件编程
确定软件技术人才培养目标
与 职业认知
综合开发项目1
区
实践活动模块
域
软件测试
依据软件设计开发过程,开发课程体系
核
软
心
确定职
培养职
件
课
业方向
业技能
程
有效利
公
通过软
交互设计
模
用校内
司
件技术
块
实
理
外实训
设计开
全
素质
职业
践
论
基地,
发过
技术支持
程
基础课程模块科学设
拓展
素质
教
教
程,有
参
教育
教育
学
学
计教学
机融合
与
移动交互开发软件
模
模
模块
模块
过程,
四个模
开发产品推广
综合开发项目N
块
块
突出工
块。
学结合
企业
顶岗
市场对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与教学规律相结合,得到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软
件
技
术
专
业
建
设
指
导
委
员
会
全
程
指
导
第6学期
交互软件编程
软件测试
交互设计
技术支持
开发产品推广
五、 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
5.5 根据“全真项目嵌入”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校企联合授课,
突出双方优势
真实项目案
例组织教学
课程标准与行
业标准接轨
校企共融
全真嵌入
“教学过程”
融合“工作过
程”
基于工作过程
整体设计课程
五、 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
5.6“教、学、做”一体化
项目导向
Project-oriented
P
任务驱动
Task-driven
T
PTLF
L
层层递进
Layers of progressiv
F
四真环境
Four kinds of
simulation
environment
五、 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
5.7实践教学体系
信
息
系
实
验、
实
训
教
学
基
地
校内实验、实训室
校外实习实训
基地
掌握基本职业
技能和方法
通用技能实训
专项技能训练
综合技能实训
8周项目实
战
训练学生的岗
位专项技能
校内实训基地
中日3G应用研究院:系统架构、
软件测试
UI交互开发实训室:手机UI岗前实
训,推荐顶岗实习、就业
6个月企业
顶岗实习
训练学生的
职业综合技能
训练学生岗位
技能运用能力
六、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
6.1招生就业情况
招生人数及报到率
120
93%
93%
93%
93%
100
93%
80
93%
92%
60
92%
102
100
40
92%
92%
56
92%
20
92%
0
91%
2009
毕业生就业及签约率
2010
招生人数
100
80
百分比
60
40
20
0
100 100
100 100
就业率
79
74
71
2009
100 100
2010
签约率
对口率
2011
2011
报到入学率
六、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
6.2 人才培养质量
技能
传授
基本素质与能力
英语应用能力:近二届B级通过率100%
德育素质:近二年德育素质通过率为100%
职业能力与素质
毕业生100%获职业资格证。
参加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取得优异成绩:省计算机
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等7项
学生满意度
学生对专任教师评教平均分86.38
毕业生就业
首次就业率达100%,平均对口就业率74.6%
以
工
学
结
合
为
突
破
口
能力
培养
素质
教育
培养基本素质
扎实、技能高
超、综合能力
强、工作态度
端正、具敬业
精神、善于合
作的人才
我们非常明确专业定
位与人才培养目标
六、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
6.3 社会各界评价
苏州软件办公室主任 吴良清
学管理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生技能熟练,在工作中
能够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精神强,能够很快适应岗位技能的要求。在我
公司就业的学生,知识丰富、编程能力强,已成为技术骨干,很受公司
欢迎。
苏州软件评测中心 戴晔
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基础好,开发工具使用熟练,服务意识好,与
人交流能力强。参与项目开发的能力突出,对软件行业主流的数据库和
Web应用程序系统的开发有很好的理解,能够学以致用,具有很大的发
展潜力。
六、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
6.4 杰出学生代表
学管理
朱友凤-天一精彩网页设计师
胡正龙-Yahoo.Net工程师
殷晨-日月光华项目经理
姚金艳-苏州新宇程序设计师
黄金彪-Windows Mobile开发工程师
赵建祥-Lenovo测试工程师
六、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
6.5 教师社会服务
学管理
民政局“慈善通民政管理系统”
科研工作量管理系统
承担横向课题10项(项目经费15万)
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3项等
企业项目研发
六、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
6.6 学生为企业开发的软件
学管理
六、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
6.7 学生成果
参加比赛获奖
序号
竞赛名称
奖项
1
江苏省普通
高校优秀毕业设计
二等奖、三等奖
2
江苏省“领航杯”创意大赛
二等奖
3
江苏省大学生创意大赛
一等奖
4
国信蓝点杯全国软件人才开发大
赛
高职高专组二等奖
七、专业特色
“嵌入式”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推进“校中厂”、“厂中校”实训基地建设
八、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1.加大专业建设团队整体的科研能力
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组织团队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加大在专业领域和教育教学改革领域的研
究力度,同时积极参加各类在国内行业内有影响的竞赛,不断提高专业建设团队的
影响力和美誉度;
另一方面,成立实体机构,以公司的形态进行软件产品的研发、推广和应用拓展,
即提升专业团队的整体实力,也为学生就业拓展多样化渠道。
2.在课程改革和建设中进行创新方法的试验
针对课程改革和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后续的建设过程中,鼓励专业建设团
队成员利用创新型的方法,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设置、课程实训资源建设方面进
行积极大胆的尝试,进一步加强“厂中校、校中厂”的实训基地建设,将企业与课
堂融为一体,将学生的课程成绩直接与人力资源部门对其绩效考核的结果相挂钩。
3.主动对接地区产业群,积极利用各类资源做强专业
本专业需要主动对接这些地区的产业群,积极融入信息产业发展的趋势中,同时,
利用学院在传统行业的优势资源,抓住传统行业企业转型的契机,能够满足这些企
业在软件应用方面的需求,并加以引导。
请专家给予指导!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