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行為改變技術
行為改變技術
帶好每一位學生是教育工作者的責任
姓
名:張家碩
行為改變技術
課程介紹
一、參考書目:
1、張世彗著,行為改變技術(修訂版)。台北,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陳榮華著,行為改變技術。台北,五南圖
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3、馬信行著,行為改變的理論與技巧。台北,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4、蔡德輝、楊士隆主編,青少年暴力行為原
因、類型與對策。嘉義,中華民國犯罪學
學會
行為改變技術
課程介紹
二、成績評量:
1、行為改變技術相關文章或書籍閱讀摘要與
批判報告:10%
2、個案觀察書面報告:20%(2次,每次10%)
3、個案觀察口頭報告:10%
4、課堂討論:10%
5、期末報告:20%(含封面、目錄、內容)
6、期末考(筆試):20%
7、出席與作業繳交:10%(缺席1次扣5分,報
告遲交1次扣5分)
行為改變技術
課程介紹
三、教學進度:
1、02/21(二):認識同學、課程說明、進行分組,主題—行為改變技術的涵義
2、02/28(二):二二八和平紀念日
3、03/07(二):主題—行為改變技術的特性、簡史與挑戰
4、03/14(二):主題—行為改變技術的應用、假定與迷思,繳交閱讀心得報告
5、03/21(二):主題—行為學習論與認知行為改變論
6、03/28(二):主題—青少年暴力行為之成因(家庭、社會因素與學校經驗)
7、04/04(二):學校活動,停課。
8、04/11(二):主題—運用增強促進適當行為與教導新行為的技巧
9、04/18(二):主題—降低或消除不適當行為的技巧
10、04/25(二):主題—維持行為的技巧
11、05/02(二):主題—認知本位的行為改變技巧(一)
12、05/09(二):主題—認知本位的行為改變技巧(二)與個案觀察口頭報告(一)
13、05/16(二):主題—功能性評量與行為支持計畫(一)與個案觀察口頭報告(二)
14、05/23(二):主題—功能性評量與行為支持計畫(二)與個案觀察口頭報告(三)
15、05/30(二):主題—評估行為改變的科學方法與期末報告(一)
16、06/06(二):主題—學生與教師被害之問題與防治對策與期末報告(二)
17、06/13(二):主題—校園法律責任與期末報告(三)
18、06/20(二):期末考(筆試)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一章緒論
一、前言:
1、課本實例:江小弟(生活習慣)、藍生(特教)、控制
水源(社會)
2、實際經歷:吳生與陳生(逃學)、龐生(監護權)、張
生(扙勢)
3、綜上所述:可發現每一特定情境或事件,都與人
類行為表現有關,而這些正是行為改變技術所關心
的範疇。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一章緒論
二、行為改變技術術語源考:
1、1962年Watson R. I.(華森)提出行為改變技
術(behavior modification)這個專有名詞。
2、1965年Ullmann(烏爾曼) 與 Kranser(克拉
斯)兩人合編書籍,書名為「行為改變個案研
究彙編」與「行為改變技術研究」。
3、1979年(民國68年)教育部公佈「特殊學校教
師登記辦法」,第17條的特殊教育科目中,
正式採用「行為改變技術」一詞,並且逐漸
用在師範院校的科目名稱。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一章緒論
三、行為改變技術的涵義:
1、何謂行為:
(1)傳統行為論者(如:華森與斯肯納):可觀察測量的外顯反
應或行為。
(2)新行為論者(如:霍爾與托爾曼):可觀察測量的外顯行為
+內隱性的意識歷程。
(3)認知論者(如:皮亞傑與布魯納):行為是心理表徵的歷程,
對於可觀察測量的外顯行為反而不太重視。
(4)心理學上的廣義用法:包括內在的、外顯的、意識與潛
意識的一切活動。
(5)就行為改變技術的實務:「行為」一詞主要是涉及內在
意識活動和外顯的活動,較不觸及內隱的潛意識活動。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一章緒論
三、行為改變技術的涵義:
2、希望改變行為:
(1)行為缺陷:孤僻、不做該做的事、遲到、不遵守
交通規則…等。
(2)行為過當:亂上網、飆車、講髒話、看限制級影
片、負面思考、焦慮…等。
(3)下列是否為行為?
誠實、用功、獨立、自私、優雅、緊張…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一章緒論
三、行為改變技術的涵義:
3、何謂行為改變:
(1)客觀因素:
a.遺傳:生命開始之際,父母親的心理與生理特
性傳遞給子女的一種生理變化過程。
b.環境:個體在有生命開始之後,其生存空間所
有對其產生影響的一切因素。
(2)主觀因素:
a.成熟:個體會隨生長程度使其基本行為產生改
變的歷程。
b.學習:個體經由練習或經驗使其行為產生較為
持久改變的歷程。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一章緒論
三、行為改變技術的涵義:
4、何謂行為改變技術:
(1)學者陳榮華的界定:是一種客觀而有系統的處理行為的
有效方法。
(2)學者張春興的界定:
a.行為論:經由制約作用的歷程,改變個體已有行為或
矯治不良習慣的一種方法。
b.認知論:用以改變個體的態度、觀念、思想等較複雜
的心理歷程,從而達到改變某種不良行為的目的。
(3)學者林正文的界定:凡是應用學習理論於實際補救程序。
(4)學者張世彗的界定:凡是應用行為學習論與認知論來改
變個體已有行為或矯治不良行為之各種技術。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一章緒論
三、行為改變技術的涵義:
5、練習:
(1)運用精準的辭彙來形容行為:如智慧方面(考試
考得不錯 、讀很多書、IQ很高…等)
(2)試想一個你親近的朋友或親戚,從你的觀點,指
出:
a.二個行為缺陷例子
b.二個行為過當例子
c.指出你所描述的是可觀察行為或內隱行為?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一章緒論
四、行為改變技術的特性:
1、著重行為而非特質:
(1)特質是相當穩定且永久的人格特性,無法觀察,只存在心中,
且每個人的解釋不盡相同。
(2)行為改變技術者強調下列三點:
A.依照行為界定個體情形,而不是根據特質。
B.能夠以某種方式來測量行為。
C.可依照外顯行為表現,來間接評估內隱行為或心理歷程。
(3)那我們如何判斷要增強或降底行為呢?
A.當個體表現的行為是經常不足、不夠持久、不夠好…等時,
就意味著要「增強行為」。
B.當個體表現的行為是太經常、太強烈或太持久…等時,就
意味著要「降低行為」。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一章緒論
四、行為改變技術的特性:
2、強調學習和環境的重要性:
(1)行為是學習來的。
(2)學習提供個體最為實質且廣泛的過程,使其獲得或改變所
做的任何事情。
(3)一般都假設行為是容易犯錯的,但可藉由提供新經驗而加
以修正或改變。
A.新經驗包含改變個體的環境,主要是藉著改變行為的
「前提事件」與「行為後果」。
B.新經驗作法的限制:
a.慎選「前提事件」與「行為後果」。
b.使用的知識持續成長。
c.新經驗來自於個案的社會或文化環境。
d.有些行為是無法改變的。(如:自閉、過動…等)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一章緒論
四、行為改變技術的特性:
3、改變行為的實用方法:
(1)不管改變技術是否合乎理論,只要能夠產生作用
的方法就是改變技術。
(2)一般來說實用方法分為二大類:
A.行為學習論的方法:運用古典制約、操作制約
及社會學習論的原理,來處理外顯行為。
B.認知論的方法:藉由修正個體的思考歷程,來
改變外顯和內隱的行為。
C.認知—行為的方法:就是以上二者的重疊使用,
即稱之。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一章緒論
四、行為改變技術的特性:
4、運用科學方法來研究行為:
(1)經由科學方法而客觀有系統的處理行為。
(2)科學方法的研究方式:
A.直接的觀察和測量(實徵性的蒐集資料)。
B.分析和解釋資料。
C.以「運用行為分析法」或「單一受試實驗設計」
來評估、分析個案行為。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一章緒論
五、行為改變技術的簡史與挑戰:
1、行為改變技術的簡史-理論與研究的出現:
(1)奧國精神科醫生Sigmund Freud(1933年)提倡「心理分析
論(psychoanalytic theory)」,他認為人格會受到早期經驗
的影響。
(2)心理學家John B. Watson華生(1913年)和B. F. Skinner斯
肯納(1908年)提倡「行為主義(behaviorism)」,他們強調
研究可觀察和可測量的行為,同時主張行為是經驗的產物,
且不考量行為發生的內在原因,反而認為與環境有關。例如:
亞伯特(p.015)、彼得(p.015)
(3)行為的實驗分析(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運
用反應性與操作性制約原理,有效地改變許多行為。
(4)行為分析論:Freud等心理學家主張需有科學根據。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一章緒論
五、行為改變技術的簡史與挑戰:
2、行為改變技術的簡史-發展:
(1)1950~1960初期:人類行為持續成長中,以B.
F. Skinner影響最深遠。
(2)1958:Joseph Wolpe發展反應性制約技巧(逐
減敏感法),有效降低害怕和焦慮。
(3)1952:Hans Eysenck應用心理分析及新方法
(行為學習論)改進個案心理功能無效的研究結果。
(4)1960末期:行為改變技術成為正式的訓練,也
形成了「運用行為分析」的研究領域。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一章緒論
五、行為改變技術的簡史與挑戰:
3、行為改變技術的簡史-未來挑戰:
(1)提高行為改變技術的效果:提高關心所設計和實
施的介入。(如:功能性分析不夠徹底、改變技術技
巧不夠精熟…等)
(2)整合不同的治療方法:除了應用各種改變技術外,
運用藥物的協助。(如:焦慮、注意力缺陷過動…等)
(3)提升行為改變技術的正面形象:初期受肯定,後
期受到批評,原因:反對認知和生物歷程在行為上
的角色、使用的技巧簡單無人性;後來,則以改變
新聞媒體錯誤認知及刋登大眾所接受的技巧來改變
負面形象。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一章緒論
六、行為改變技術的應用:
1、親子關係。
2、學校教育。
3、青少年和成人行為治療。
4、身心障礙兒童的訓練。
5、運動心理學。
6、職業情境。
7、身體健康和醫藥。
8、老人醫學。
9、自我管理。
10、更生重建。
11、政府行政機構。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一章緒論
七、行為改變技術的基本假定與迷思:
1、基本假定:
基 本 假 定
理 論 取 向
行為學習論 認知行為改變論
1、大多數的行為是學習到的。
2、行為是刺激特定的。
3、行為是可以教導和改正的。
4、行為改變方案必須是個別化的。
5、行為介入的重點在此時和此地。
6、病因的重點在個體的環境上。
7、行為改變的目標是特定的且界定清楚的。
8、行為會受到認知(如:思想、信仰等)的影響。
9、認知改變會導致行為產生改變。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一章緒論
七、行為改變技術的基本假定與迷思:
2、迷思與正思:
項次
迷思
正思
1
改變他人的行
問題並不在於改變他人行為是否為強迫性
為是強迫性的。 的,而是我們每天在家和學校都在改變他
人的行為。
2
行為改變技術
是種賄賂的形
式。
賄賂和增強是不同的。
賄賂是指不當的使用酬賞或恩惠來腐敗某
人的行為。
增強則是行為之後所傳遞的事件通常是對
個案、社會或兩者都有利的。
3
兒童將會僅因
增強而學習適
當的表現
實施行為改變者如果提供增強來消除兒童
的發脾氣行為,則兒童的操弄性行為可能
會提高。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一章緒論
七、行為改變技術的基本假定與迷思:
2、迷思與正思:
項次
迷思
正思
4
兒童應該致力於內在 執行行為改變技術者運用外在增強物
增強物。
等原理,來教導新技巧和提高適當行
為方法,進而希望兒童成熟時學習到
內在的增強價值。
5
我們應該運用相同方 每位兒童都有個別需求,有些兒童需
法來處理兒童的行為。要比其他兒童更多的注意。就最佳的
教育實務而言,一視同仁地對待每個
人的觀念是不符實際的。
6
行為改變是忽視學生 行為改變技術只有在不適當行為是受
的不適當行為,只酬 到實施行為改變者注意所維持時,才
賞良好的行為。
應該忽視學生的不適當行為。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一章緒論
七、行為改變技術的基本假定與迷思:
2、迷思與正思:
項次
迷思
正思
7
行為改變技術是運用 學校所使用的行為改變技術,是不
厭惡性控制(如藥物、 被允許運用這些會造成身體痛苦的
電擊等)來改變行為。 厭惡性控制。
8
行為改變技術是針對 行為改變技術在修正不同對象的不
動物,如老鼠、鴿子、 適應行為上,已經顯現其成效。我
猴子或機構中的身心 們可從相關文獻上瞭解。
障礙者。
9
行為改變技術是一種
哲學、宗教信仰或生
活方式。
行為改變技術只是多種能夠協助人
類學習的工具之一,不是宗教信仰,
也不會使你成為行為主義者。
行為改變技術
第二章行為改變技術的基礎
一、行為改變技術:並非單一用來改變行為的技術,是用來描
述各種介入方法或技巧的術語,一般執行者可依下列程序來
運行。
1、觀察、測量與評估目前可以觀察的行為形式。
2、確認環境中的前提事件與行為後果。
3、建立新的行為目標。
4、提高新行為的學習或藉由已確認的前提事件與行為後果來修正
目前的行為。
5、由個體以認知歷程自我調適,進而達到改變不適當的行為。
二、學習定義:學習是因經驗而使行為或行為潛能產生較為持
久改變的歷程
1、行為或行為潛能改變
2、較為持久的改變
3、學習因經驗而生
4、學習有多種類型
行為改變技術
第二章行為改變技術的基礎
三、行為學習論:簡稱行為論(behavior
theory)
1、從行為論的觀點談學習:
(1)學習是個體處於某種制約限制(指引起反應的刺
激情境)之下所產生的反應;可稱為「刺激—反
應學習論」或簡稱「S-R論」(stimulusresponse learning theory)
(2)將個體學習到的行為解釋為刺激與反應之間關
係的聯結,認為某一刺激原本不能引起個體某
種固定反應,但是經過制約作用之後,他就會
在該刺激出現時做出該固定反應。
行為改變技術
第二章行為改變技術的基礎
三、行為學習論:簡稱行為論(behavior theory)
2、古典(反應)制約作用:學習取決於訊號和關聯
(1)「制約」是一種事物的成立,以他種事物為先決條件。
(如:水遇熱化為水蒸汽,遇熱就是水蒸汽的制約)。古
典(反應)制約是刺激的配對與替代,是被動的行為。如:
電視廣告運用此原理,人們看見美女產生愉快反應,使汽
車(或化妝品)與美女伴隨出現,則會有購買的慾望。又如
教學情境也是如此,學生害怕處罰,老師在實施處罰之前,
黑臉伴隨出現,因而學生見老師黑臉也會害怕。
(2)巴夫洛夫的實驗(狗實驗的啟示):將一隻餓狗繫於實驗架
上,呈現肉塊,狗即流口水。另外,在呈現肉塊時,搭配
以鈴聲,如此連續幾次之後,雖然單獨呈現鈴聲,狗也會
流口水。顯然地,鈴聲已經取代了肉塊的效用,能夠引起
狗流口水的反應。(如左圖所示,UCS非制約刺激,CS制約
刺激,UCR非制約反應,UR制約反應)
行為改變技術
第二章行為改變技術的基礎
三、行為學習論:簡稱行為論(behavior theory)
2、古典(反應)制約作用:學習取決於訊號和關聯
(3)古典制約作用中的一般現象:
A.習得:制約刺激是漸進地獲得引發制約反應的能力,此種
過程即稱之。
B.增強與增強物:增強是指在制約作用中,影響刺激—反應
聯結強度,或者是增強條件反應出現頻率的一切程序。而
增強物就是增強作用中的關鍵物品。
C.類化與辨別:類化是指在制約作用中,與所採取之制約刺激
相類似的其他刺激,也會引發相似的制約反應;辨別是個
體只對制約作用中受到增強過的制約刺激產生反應,而對
其他類似卻未受過增強的刺激不產生反應。(類化與辨別是
交互作用的)
D.消弱與自然恢復:消弱是指在制約作用中,制約反應形成
之後,如果單獨重複出現制約刺激,而不呈現增強刺激,
那麼原來已形成的制約反應,將會逐漸減弱,最後終於消
失。自然恢復是指消弱的現象只要再提供增強刺激,則制
約反應將會因增強而恢復。
行為改變技術
第二章行為改變技術的基礎
三、行為學習論:簡稱行為論(behavior theory)
2、古典(反應)制約作用:學習取決於訊號和關聯
(3)古典制約作用中的一般現象:
E.次級制約與高級制約:就是在採用的制約刺激之同時也會
採用另一制約刺繳,這就稱為次級制約;這種次級制約產
生作用後,亦可形成更高一級的制約,即稱高級制約。
(4)古典制約作用的延伸運用:
A.系統減敏感與洪水法:主要用來降低特定情境上的焦慮,
前者是按照一系列步驟進行的;後者是重複放置個體在真
正產生最大焦慮的情境中,直至制約的害怕被消失為止。
B.厭感原理(古典制約取向):主要用來聯結厭惡性刺激—害怕
或不舒服—與想要消除的目標行為在一起。(抽煙或酗酒)
C.內隱制約原理(古典制約取向):主要是要求個案去想像目標
行為和效果。
行為改變技術
第二章行為改變技術的基礎
三、行為學習論:簡稱行為論(behavior theory)
3、操作制約作用:學習取決於行為後果
(1)操作制約是反應增強的作用,是後果愉快、滿足需求,而使反應頻
率增加,行為較主動的原因是「增強物」的介入。如:自動販賣機的
操作 ,投幣立即得到飲料的滿足;打電腦的立即回饋,正確答案出
現後的增強 。開會的出席費高,或辦活動的供應物品多,都會造成
參加者人山人海,甚至經費不夠的結果。給餐廳服務生較多小費,換
毛巾的次數就會增加。學習情境如:幼兒學說再見,拍手或食物都是
增強物;學生有好表現時,老師的微笑、拍肩膀、公開鼓勵表揚,造
成許多成功事例,足見成就感教學的重要性。
(2)斯肯納的實驗(鼠壓桿的啟示):實驗對象以大白鼠為主。經過多次
實驗,每當大白鼠按下槓桿,即可得到食物,久而久之,這種按壓槓
桿的反應被壓桿後獲得食物而滿足口腹之慾的後果所控制。其歷程如
下圖示:
S刺激(槓桿)→R反應(壓桿) : S刺激(食物)→R反應(進食)
(3)操作制約作用中的一般現象:
A.增強與增強物:
a.增強:使個體操作性反應的頻率增加的一切安排。
b.增強物:能夠產生增強作用的刺激。
行為改變技術
第二章行為改變技術的基礎
三、行為學習論:簡稱行為論(behavior theory)
3、操作制約作用:學習取決於行為後果
(3)操作制約作用中的一般現象:
B.增強時制:是指採用後效強化原理從事操作制約作用
學習實驗時,在提供增強物的時間或次數上,做各種
不同的安排,進而觀察個體正確反應的頻率與各種增
強方式的關係。
C.連續漸進與行為塑造:學習到第一個反應,再學習第
二個反應,依序進行,直到最後反應完成為止。
D.類化與辨別:操作制約作用之後,所學習到的反應行
為,也會產生類化和辨別的現象。
E.消弱與自然恢復:消弱是指個體在反應之後不再獲得
增強物,該操作性反應就會逐漸減弱,最後終於消失;
經過一段時間,即使上次反應行為之後未曾獲得增強
物,習得的反應行為也會再度出現,稱為「自然恢
復」。
行為改變技術
第二章行為改變技術的基礎
三、行為學習論:簡稱行為論(behavior
theory),藉由外控方式改變個體行為。
3、操作制約作用:學習取決於行為後果
(3)操作制約作用中的一般現象:(課本P.051)
F.次級制約作用:產生類似古典制約作用之次級制約的
現象。(斯肯納小白鼠壓桿實驗-壓桿、鈴聲、食物)
G.刺激控制:指行為在呈現區別性刺激下一致性發生的
現象。(在斯肯納小白鼠壓桿實驗中加入燈光)
H.處罰作用:指能使個體操作性反應的頻率降低或消失
的一切安排;
懲罰物:能夠產生處罰作用的刺激,如:口頭斥責、
剝奪權利、罰金…等。
行為改變技術
第二章行為改變技術的基礎
三、行為學習論:簡稱行為論(behavior
theory),藉由外控方式改變個體行為。
3、操作制約作用:學習取決於行為後果
(4)操作制約作用中的延伸運用:
A.厭感原理(操作制約取向):採操作制約取向的程序來
處理,如:酗酒後給予作嘔的藥物。
B.內隱制約原理(操作制約取向):要求個案去想像目標
行為和效果,如:吸煙會使得到肺癌的機率增加。
C.生理回饋:藉由監督生理功能及提供個體功能的回饋,
如:當感受到壓力就聽輕音樂舒緩情緒。
D.失眠自療刺激控制法:就是給自己一個睡覺的空間,
建立睡眠環境和睡眠發生的正向關係。
行為改變技術
第二章行為改變技術的基礎
三、行為學習論:簡稱行為論(behavior theory),藉由外控
方式改變個體行為。
4、社會學習論:學習取決於觀察
(1)若用斯肯納的動物實驗研究結果推論人類的複雜行為可能會
出現下列缺失:
A.無法充分解釋人類複雜行為的學習。(如:知識、技能、
態度、競爭、合作…等)
B.學習如果只靠直接經驗,其效果將會受到限制。(需後效
強化才能持久)
C.學習不全然是在控制的情境(環境)下自動產生的。(財貨
有人看到就會偷,有人則不會,端看個人主觀)
(2)班都拉的觀察(模仿)學習實驗:強調環境的重要(境教),行
為是個體與環境互動的結果。所謂「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
省」,學校的模範生選舉、杏壇芬芳錄、師鐸獎,社會的模範
父(母)親表揚、好人好事表揚,就是觀察(模仿)學習的正面應
用。而「上樑不正則下樑歪」、「殺雞儆猴」、「殺一儆百」,
就是觀察(模仿)學習的另一面應用。
行為改變技術
第二章行為改變技術的基礎
三、行為學習論:簡稱行為論(behavior theory)藉由外控
方式改變個體行為。
4、社會學習論:學習取決於觀察
(3)社會學習論的要義:(A. Bandura班都拉)
A.學習三元論:在社會環境中,環境因素、個人對環境的認
知及個人行為三者,會彼此產生交互影響,最後才能確定
學習到的行為。(如:破窗效應、整型(皮膚科)醫師現象)
B.學習的產生並非決定於增強:個體即使未曾親自體驗行為
後果的獎賞或懲罰,單憑觀察別人行為表現所帶來的獎賞
或懲罰後果,或是聽到別人對某種行為對錯的批評,他也
會學到在何時何地該表現何種行為。
C.觀察學習與模仿:
a.觀察學習:指個體只以旁觀者的身分,觀察別人的行
為表現,就可學習到別人同樣的行為。(見到別人直接
經驗的行為後果,自己也可間接學習到某種行為,如:
小孩子打針、跟開計程車的父親)
行為改變技術
第二章行為改變技術的基礎
三、行為學習論:簡稱行為論(behavior theory)藉由外控方式改變個體行
為。
4、社會學習論:學習取決於觀察
(3)社會學習論的要義:(A. Bandura班都拉)
C.觀察學習與模仿:
b.模仿:指個體在觀察學習時,向社會情境中某個人或團
體行為學習的歷程。
■直接模仿:經由直接參與模仿的學習方式。
■綜合模仿:不只得自單一楷模,而是多次所見形成的
行為。
■象徵模仿:對楷模模仿的行為,不是具體的行為,而
是性格或行為所代表的意義。
■抽象模仿:觀察學習獲得抽象原則,而不是具體行為。
c.觀察學習的四個階段歷程:
■注意歷程:瞭解楷模的行為特性
■保留歷程:轉化為心像或語文表徵
■再製歷程:轉變為適當行為
■動機歷程:行為表現受到動機因素的影響
行為改變技術
第二章行為改變技術的基礎
四、認知行為改變論:從內在認知修正外在不適當的行為。
1、涵義:
(1) 觀念是行動的指引,有正確的觀念,才有正確的行動。人們的困
擾不是來自事情本身,而是來自人們對事情的看法。
(2)不合理的想法會造成情緒的困擾,因此,要矯正不當行為,就要
糾正當事人不合理的想法,改變其情緒,建立合理的信念。
(3)例如:戒菸的正面認知,是戒菸可以省錢,不抽菸的飲食味覺比
較香;而戒菸的反面認知,是抽菸會致癌。若能認知戒菸的正反
面結果,就會改變不當行為。
2、認知行為改變術:
(1)想像本位暴露法:指讓個體暴露在引起焦慮的刺激情境中,以達
到矯治的效果。其中常見的方法如下所示:
A.想像式系統減敏感法:訓練個體能夠完全放鬆且在引起最少至
最大的焦慮情境中放鬆,直至消除這些情境所引起的焦慮。
B.洪水法:訓練個體能夠完全放鬆且在最後引起焦慮的情境中放
鬆,直至消除這些情境所引起的焦慮。
行為改變技術
第二章行為改變技術的基礎
四、認知行為改變論:
2、認知行為改變術:
(2)自我教導法:將重點放在個體的內在語言上,個體對自
己說話,在不自覺的自言自語中改善其情緒困擾與不適
應行為。(如:麥晨保的自我教導訓練)
(3)認知重組法:藉由認知重組的歷程來改正個體對於日常
生活中事件的感受和思考,進而達到修正其問題行為與
情緒。(如:艾里斯的理情治療法,貝克的認知治療)
(4)認知能力訓練法:藉著訓練個體未曾擁有或使用過的認
知能力,來企圖矯正個體適當內隱行為的不足,使其能
夠運用這些新的技巧來降低外顯和內隱的情緒困難。(如:
壓力免疫訓練,問題解決訓練)
備註:行為學習論(採外控方式),認知行為改變論(採內在認知層面)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三章青少年暴力行為之成因
一、生物與精神因素:
1、生物因素:
(1)遺傳:輕微犯罪、酒精濫用、反社會行為較有遺傳性;另外,男性
具XYY性染色體較會有反社會性的行為。
(2)荷爾蒙:睪丸素(testosterone,一種男性荷爾蒙),根據研究顯示,
有攻繫行為之人其睪丸素濃度會升高,但睪丸素濃度高的人不一定
有攻擊行為。
(3)神經傳導物質:5-羥色胺 (serotonin)、多巴胺 (dopamine)、正
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的濃度高低,將影響暴力或反社會行為
之傾向。(濃度低較會發生)
(4)中樞神經系統:腦分成二大半球,每個大半球各分為額葉、顳葉、
頂葉、枕葉四部份,依據研究顯示,額葉P300反應波之振幅有明顯
下降現象者較容易出現社會人格違常。
(5)自主神經系統:若自主神經系統能較快反應恐懼消退之現象,則個
案較容易得到制約,也較不會犯罪。
(6)環境誘發之行為生物因子:
A.酒精在低劑量時增加暴力行為,在高劑量時則降低暴力行為。
B.毒品短期使用可降低暴力行為,在長期使用或戒斷將會增加暴力行為。
C.曾受腦傷者日後發生暴力行為也會增加,對酒精的敏感度也相對增加。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三章青少年暴力行為之成因
一、生物與精神因素:
1、精神因素:
(1)精神疾病診斷:根據研究顯示性犯罪及縱火方面發現具智能
不足者之比例較一般常人多,大多智能不足之性犯罪者都處
在性活動最強之時期。
(2)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病人之殺人行為的比例較情感性精神病
者約高10倍,精神分裂症者最容易產生暴力。
(3)情緒變化及精神官能症狀:躁症病患在症狀高峰期,其敵意
指數很高,很容易與他人發生衝突,甚至產生暴力行為;在
憂鬱症方面,女生比男生高六倍的機率會傷害他人。
(4)人格障礙:個案缺乏責任感且不理會社會之常規、法則或義
務。一般用來做再犯率評估。
(5)物質(酒精、藥物)濫用或成癮:會誘發或助長犯罪的發生,
也會使腦部受傷,使個案更容易產生加害行為。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三章青少年暴力行為之成因
二、心理因素:
1、衝動性:個體未經思考的言行與處事行為,該行為者
毫未顧及行為的風險;所以,衝動性越高的青少年,
其攻擊行為也越多。
2、認知基模:一個人對自己、他人、環境的想法,想
法不但會引發個人的情感,也是支配個人的行為。一
般有暴力傾向的青少年會有非理性的信念,其認知基
模是扭曲的。(個人化、自我中心)
3、性格違常之傾向:一個人對自己與環境的知覺、認
知、及其因應方式產生不適應的行為,進而損及其生
活功能的發揮;經歸納後的特質為工作表現較差、易
涉入犯罪、遇挫折情緒失控、漫不經心、衝動、缺代
罪惡感、逃學、逃家、對人或動物殘忍、打架、擾亂、
破壞、易怒、講髒話、不負責任…等。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三章青少年暴力行為之成因
三、家庭因素:
1、與家人關係:多疏離與欠佳的情形較多,父母較少主動了
解孩子,孩子也覺得父母不懂他們的心情與感受。
2、與家人溝通:常覺得與父母親溝通不良,易產生誤解、不
愉快與衝突,進而影響親子間之感情。
3、家庭管教與家庭功能:
(1)父母親對孩子若經常以暴力管教,或對孩子的管教能度
不一,容易造就孩子暴力傾向、性格偏激或人格不穩定。
(2)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親若不及時糾正,較容易使孩
子的行為放任,而無法加以約束。
4、家人行為模仿與學習:家庭結構破碎或父母離婚,較易導
致孩子從事暴力犯罪。(較會採用打罵或補償式教育)
5、父母親就業情形:父母親工作固定在家時間較多,孩子的
偏差行為就較少。
6、家庭經濟地位:家庭經濟的穩定,對孩子的偏差行為有抑
制效果。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三章青少年暴力行為之成因
四、學校經驗:
1、與學校成就的關係:
學習能力↓→學業成績↓→成就感↓→拒絕學習→產生不良成為
2、與學校教師的關係:青少年階段,老師扮演的角色比父母吃重,
更負起了管教及關懷的重責大任,所以,學校與老師關心孩子的
程度愈高,學生自我控制能力愈高,偏差行為愈少。
3、與在學校行為表現的關係:
(1)常故意找麻煩或破壞東西。
(2)常對同學發脾氣。
(3)常故意製造事端引起衝突。
(4)常會欺負弱小同學。
(5)常帶學校所禁止且會傷人的物品。
(6)常和同學打架。
(7)反抗或不服從師長、校規。
(8)和別人發生衝突,常會怪罪別人。
(9)常找機會教訓不聽話的同學。
(10)常會以感脅的方式向同學索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三章青少年暴力行為之成因
四、學校經驗:
4、負面學校經驗方析:
(1)學習困擾是少年的挫折來源:如—我讀書比較不會、我上課
沒興趣、蹺課逃學國一就沒讀學校就不收我了…等。
(2)師生衝突將少年推離校園:如—這些放牛班的學生可以隨便
教、講一下話就被老師打、他知道你是問題學生就一定會整
妳、我就打老師用椅子摔他、人家這樣踩低我們不讀又不會
怎樣…等。
(3)同儕增強型塑少年自我認定:如—同學也是會怕我們這些問
題學生、我要變得比你大尾再回來找你、壞的全部都在一群、
當老大人家不敢惹我…等。
5、對於這些行為上有偏差的孩子們,老師應:
(1)不要以紙筆測驗為衡量學生能力表現或學習成就的唯一標準,
應透過多元化、以學生為主體的評量方式,為學生創造較多
成功可能性的學習機會,以提升學生的自我肯定感。
(2)對學生的真誠關懷、尊重接納、支持和鼓勵,不僅可滿足學
生對愛與歸屬、尊重的心理需求,也有助於少年建立適切的
道德規範,發展良好的生活與社會適應。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三章青少年暴力行為之成因
五、社會因素:
1、同儕文化之影響:學校老師與家庭對孩子的關心程度強弱,常是
影響孩子與偏差同儕互動是否頻繁的重大因素之一。
2、大眾傳播媒體之影響:如—看A片造成對異性不尊重或對性行為
的錯誤認知、看暴力節目將習慣於暴力血腥進而會有暴力行為、
看報章雜誌社會版殺人事件也會在潛意識不知覺該行為模式…等。
3、青少年偏差次文化之影響:如—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只要
你敢夠強硬大家就會怕你、大膽表現對人強硬令人震懾…等。
4、涉足青少年不當進入之場所:如—電玩店、網咖店、KTV、MTV、
卡拉OK、PUB、舞廳、撞球場、保齡球館、泡沫紅茶店、冰果
室…等娛樂場所者,因出入人員較為複雜,較容易對少年產生負
面的影響。
5、青少年的自我觀、社會觀與物質觀:
(1)自我觀:會以己身的家庭背景(父母的社會階層、家庭經濟)來判斷自
己的社會地位,所以,出身下層的青少年,會感受到自不如人。
(2)社會觀:會有要在社會立足,就要夠強、夠狠,為朋友兩肋插刀在所
不惜。
(3)物質觀:敢的拿去配、笑貧不笑娼、守法的是傻瓜、只要做不要說不
會被抓就好,自私大膽的做不領略別人會怎麼想會受到什麼傷害。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三章青少年暴力行為之成因
六、最犯的兒童暴力行為:(以87學年度為例)
1、學生鬥歐事件:393件,35.2%
2、財產犯罪事件(竊盜、偷竊、贓物):
281件,25.2%
3、暴力犯罪事件(兇殺、強盜、恐嚇、綁
架):217件,19.4%
4、校園破壞事件:86件,7.7%
5、性犯罪事件:81件,7.3%
6、總數:1116件
7、以上數字不含犯罪黑數。
行為改變技術
第四章增進適當行為和教導新行為的技巧
一、運用增強促進適當行為:
1、增強的意義:凡能使個體反應的頻率增加的一切安排。
(1)正增強:指個體行為的反應頻會因正增強物的出現而強化。
(2)正增強物:指這項刺激有助於行為反應頻率的增加。
(3)負增強:指因表現出某種行為而促使厭惡性事物消失。(有
時會與懲罰相混淆)
(4)負增強與懲罰的差別:懲罰會導致行為的降低或消失,負增
強則會造成行為強度的增加。
2、增強物的類型:
(1)原級增強物:指直接滿足個體需求的刺激物。(如:糖果、飲
料…等)
(2)次級增強物(又稱制約增強物):指經學習而間接使個體滿足
的刺激物。(如:獎品、獎學金、成績、讚美…等)
3、增強原則:(Kazdin,1994)
(1)增強作用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增強某人的特定事件對於
其他人不一定有效,故應經常變化增強物。
行為改變技術
第四章增進適當行為和教導新行為的技巧
一、運用增強促進適當行為:
3、增強原則:(Kazdin,1994)
(2)增強取決於目標行為的出現:企圖要改變個體的特定行為,
就必須只增強想要改變的行為。
(3)實施行為改變的初期,只要一出現受歡迎的行為就應立即
給予增強,其效果最大。
(4)一旦建立了行為與酬賞間的聯結,就應改為間歇性增強,
以使行為更能夠持續地出現。
(5)運用高頻率行為來增進低頻率行為(又稱普默克原理,
Premark Principles):你做了X(低頻率行為,如:數學作
業),然後就可以做Y(高頻率行為,如:看電視)
(6)另Rhode, Jenson, & Reavia(1992)曾提供增強的IFEEDAV模式:
立即性(I)、經常性(F)、熱誠(E)、眼神注視(E)
描述行為(D)、預期(A)、變化性(V)
行為改變技術
第四章增進適當行為和教導新行為的技巧
一、運用增強促進適當行為:
4、運用次級增強物來增進行為:
(1)具體增強物:我們能夠感受到的東西(如:糖果、玩具、飲料…等),
這些增強物較易達到飽足,不適用於較短期訓練上。
(2)活動性增強物:較屬權利或喜愛的活動(如:看電視、上網…等),
這類活動稱為「高頻率行為」,又稱「普默克原理」。另KAZDIN
也提出活動性增強物的限制:
A.有些活動無法在受歡迎行為之後立即給予。
B.活動可能是全有或全無的情境。
C.許多活動是學生或兒童自行可以獲得的。
D.在某些案例中,活動性增強物會造成受歡迎行為的中斷。
(3)社會性增強物:包含人際動作或行為的正面行為後果(如:口頭讚
美-口語表達、微笑-非口語表達…等);運用社會性增強物來增進人
們行為優點:
A.社會性增強物快速且容易實施。
B.目標行為出現之後,可以立即地給予,而提高其成效。
C.社會性增強物,如讚美或微笑,通常很少會干擾到進行中的行為。
D.對大多數行為來說,此類酬賞在人們每日生活中就已自然地發生。
行為改變技術
第四章增進適當行為和教導新行為的技巧
一、運用增強促進適當行為:
4、運用次級增強物來增進行為:
(4)代幣增強(又稱代幣增強系統或代幣制):是一種使用籌碼來縮短
受歡迎行為和酬賞之間的動機系統,也是增進正面行為的另外一
種方法。
A.後援增強物:就是代幣可以用來交換的酬賞。
B.代幣系統建立的程序:
a.確定改變的目標行為
b.選擇代幣的種類。
c.建立學生每日可獲得代幣標準。 d.決定後援的增強物。
e.設定每個目標行為的代幣值。 f.積分數換取酬賞標準。
g.利用圖表加以追蹤。
C.代幣增強實例:
a.個別和全班性的代幣增強:(全班性以個人為單位積點)
■給學生積點卡。
■給蓋印(如:KITTY貓印章)準則或獲印規則。
行為改變技術
第四章增進適當行為和教導新行為的技巧
一、運用增強促進適當行為:
4、運用次級增強物來增進行為:
(4)代幣增強(又稱代幣增強系統或代幣制):
C.代幣增強實例:
a.個別和全班性的代幣增強:(全班性以個人為單位積點)
■公佈積點獎勵標準(如:每週20個章飲料…等)。
■每週結算一次。(不宜太久或太短)
b.團體本位的代幣增強:(全班性以小組或排為單位積點)
5、運用行為契約來增進行為:為了個別化及有系統地處理學生不同狀
況的行為,可以採用「行為契約」達到適性引導的目的。
(1)行為契約(又稱祖母法則):高發生率的行為可以用來增進低發
生率的行為;也就是希望改變行為的人與要改變行為的學生間
所訂立的契約。
(2)行為契約的五項要素:雙方的期待、易觀察的行為、獎勵標準、
懲處標準、要能監控與記錄
(3)行為契約的五項優點:個案有參與感、較不具厭惡感、可以協
調契約內容、遊戲規則明確、可調整不良的人際互動關係。
行為改變技術
第四章增進適當行為和教導新行為的技巧
一、運用增強促進適當行為:
6、增強效果的影響因素:
(1)行為後效的運用—適時或不適時:在受歡迎的行為出現時,若能
適時地提供增強物,那麼行為比較會獲得改善,但不一定會是正
比;通常「行為後效增強」較「非行為後效增強」來得有效。
(2)增強的延宕—快或慢:在受歡迎的行為出現後,若能即刻提供增
強物會比延宕提供增強學的效果來得好。
(3)增強物的數量或強度—多或少、大或小:增強越多,反應就會越
常發生,但,是有限制的,若增強物過量則反而會喪失其效果,
而產生飽足現象,一旦減少,則會又變得有效。
(4)增強物的品質或形式—喜好或不喜好:增強物的品質取決於個體
的偏好程度,越是個體喜好的增強物越能導致其行為產一改變。
(5)增強物—連續或間歇:
A.連續增強:每當正確反應發生時就給予增強。
B.間歇增強:每當正確反應發生時,都等出現幾次後再給予增強。
C.連續增強會比部分增強更能夠提高目標行為的出現率。故,在建立
目標行為時宜用連續增強,俟行為建立之後的維持階段,就應使用
部份增強。
行為改變技術
第四章增進適當行為和教導新行為的技巧
一、運用增強促進適當行為:
6、增強效果的影響因素:
(5)增強物—連續或間歇:
D.間歇增強的基本形式:
» 固定比率增強時制:指達到設定的正確反應數目,方能獲得增
強。(如:每買10杯飲料就送1杯、集滿5張貼紙就可參加抽獎)
» 變動比率增強時制:指達到變動的正確反應數目,方能獲得增
強。(如:擲爻出現一正一反的情形、班上設置抽獎桶)
» 固定時距增強時制:指在達到固定的時間數量之後,其反應行
為方能獲得增強。(如:每個星期跟女朋友固定的約會、學校
定期抽考或段考)
» 變動時距增強時制:指達到變動的時間數量之後,方能獲得增
強。(如:老師不定期的抽查筆記、晚上9點之後麵包打85折)
7、增強原理的負面範例:在現實社會環境中,增強原理也會被有意或無
意地制約、誘發或強化了人們主動或被動表現出的不適當行為。(如:
91年9月18日財金公司職員盜賣金融卡密碼,偽卡公司招待財金公司人
員喝花酒(增強),收受偽卡公司賄賂(增強),利用職務之便盜賣金融卡
密碼(不適當行為),供偽卡公司製造假卡(偽卡者得到增強)
行為改變技術
第四章增進適當行為和教導新行為的技巧
二、教導新行為的技巧:
1、逐步養成或行為塑造:以學生目前的行為,有系統性、
立即性且漸進地讓學生逐步養成和學習到新的行為。
其步驟如下—
(1)選擇一項目標行為
(2)獲得可靠的基準線資料
(3)選擇強而有力的增強物
(4)每次增強連續接近的目標行為
(5)每次增強新建立的行為
(6)採取變化增強時制來增強行為
2、促進:在逐步養成或行為塑造期間,給予必要的口頭、身
體或視覺化的刺激或提示,促進其形塑適當的行為。
行為改變技術
第四章增進適當行為和教導新行為的技巧
二、教導新行為的技巧:
3、褪除或淡化:在逐步養成或行為塑造期間,適當行為漸漸
展現後,就應逐漸地減少促進或提示。
4、連鎖:學生經由模仿、行為塑造、促進及褪除等方式學習
到各項個別反應的增強後,我們就將這些個別增強反應給
予連結組合形成複雜的行為。其方式如下:
(1)前向連鎖:按部就班一步一步的學習連結,每一個動作完成時均給
予增強物。(如:先學拿襪子、再學用手指弄開襪子的開口處…依此
類推)
(2)後向連鎖:以逆向順序一步一步的學習連結,每一個動作完成時均
給予增強物。 。(如:先學將腳放在襪子開口處…依此類推動)
(3)完全任務呈現法:用完整順序照的方式教導所有連結,方能獲得增
強物。
行為改變技術
第四章增進適當行為和教導新行為的技巧
二、教導新行為的技巧:
5、模仿(示範):學生透過觀察與模仿他人行為的學習過程,
又時亦稱為觀察學習、複製、替代性學習或角色扮演。
Martin & Pear提出運用模仿的原則:
(1)讓個體的行為水準和模仿行為相配對
(2)在教學中融入模仿
(3)增強正確的模仿行為
(4)先模仿容易盼行為,然後是困難的行為
(5)讓模仿的情境儘可能的真實
6、四段式行為技巧訓練法:模仿/指導/演練/回饋,一起運
用在教導課程中來幫助一個人獲得實用技巧,通常以使用
角色扮演的方式來進行的。
行為改變技術
第四章增進適當行為和教導新行為的技巧
二、教導新行為的技巧:
6、四段式行為技巧訓練法:
(1)內涵:
A.模仿(示範):經由示範,將正確行為示範學習考,學習者必須觀察
注意示範者,並表現出正確的行為。
B.指導:為學習者具體的說明正確的行為與描述希望學習者應表現出
的行為。
C.演練:透過正確的行為演練讓學習者在接受指導與示範後,使學習
者真正學習到正確的行為。
D.回饋:讓學習者演練行為後,訓練者立刻給予正確行為的讚賞;
不正確行為則給予矯正與指導。
(2)步驟:
A.清楚確認及解釋所要教導的技能。
B.確認技能會運用到的所有相關刺激情境。
C.評估學習者在刺激情境中所表現的行為來設立一個基準。
行為改變技術
第四章增進適當行為和教導新行為的技巧
二、教導新行為的技巧:
6、四段式行為技巧訓練法:
(2)步驟:
D.先從最簡單的技能或最容易的刺激情境開始訓練。
E.透過示範行為及描述其重要範圍來作為活動的開始。
F.學習者接受指導及觀看模仿後,提供演練機會。
G.演練後,立即提供回饋。
H.不斷重複演練和回饋的過程,直到學習者在數次練習時都表現
出正確的行為。
I.在一個訓練情境成功後,移至另外一個情境,然後反覆進行模
仿、指導、演練、回饋等過程,直到學習者在不同的情境中都
能精通不同的技巧。
J.學習者在訓練課程中,已經精通所有刺激情境中的所有技能時,
則計畫在真實情境中所需技能的類化。
行為改變技術
第五章降低或消除不適當行為的技巧
一、較受歡迎的降低行為技巧:
1、區分性增強:針對個體所表現的行為而非不適當的目標行
為來給予增強。
(1)低頻率行為的區分性增強:當不適當的目標行為次數減少或未發生
該行為的時間增加時,就提供增強的行為後果。(如:講「三字經」
原每節課6次,後來遞減為每節課3次,就給予獎勵。)
(2)區分性增強其他行為:指除不受歡迎的目標行為(例如:大叫、在
教室走動)外,對於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其他行為均給予增強,有時又
稱為區分性增強零反應行為(因為一種特定的反應行為未發生而獲得
增強)。(如:老師要求某學生只要一整天不吸煙就給予增強物)
(3)區分性增強替代性行為:就是增強一群正向行為,不管這些正向行
為是否與不適當行為相容或不相容,來做為不受歡迎行為的另一種
選擇,進而達到降低或消除不受歡迎的行為。(如:過動兒常離開座
位,只要他超過20分鐘不離開座位就給予增強物)
行為改變技術
第五章降低或消除不適當行為的技巧
一、較受歡迎的降低行為技巧:
1、區分性增強:
(4)區分性增強不想容行為:是一種確認與目標行為不兩立行為的程序,
然後增強學生表現出不相容或不兩立的行為。(如:學生未經同意在
教室走動,老師先每隔10分鐘給予一次增強,再慢慢增加間隔時間)
(5)優點及注意事項:「區分性增強」是一種降低行為的程序,根據
Webber & Scheuermann(1991)指出這種技巧的優點有四:
A.要求實施行為改變者針對且酬賞適當行為。
B.要求避開懲罰及其可能的副作用。
C.可由不同個人在多重情境中使用,有助於產生類化作用。
D.由於老師所傳遞的是正面行為後果,因此可提高正面的師生互動。
(注意:如果學生表現出目標行為且被強化一段較長的時間,這些區分
性增強的型式可能無法達到改變行為的目的)
行為改變技術
第五章降低或消除不適當行為的技巧
一、較受歡迎的降低行為技巧:
2、消弱:包括排除或中斷不適當行為之後果的增強
效果,又稱為「系統化的忽視」。
(1)如果不適當的行為受到多重增強物的維持,那麼老師就
必須確定那一個事件受到正確地增強。(如:大叫與大笑)
(2)老師想要忽視的不適當行為可能會受到其他班上同學
的模仿。(如:輕割手臂現象)
(3)消弱的效果並非立竿見影的:經由消弱的行為,其降
低比率非常的慢,往往需要持續一段不確定的時間,這
種現象稱為「抗拒消弱」。
(4)雖然行為已經受到了消弱,這項行為仍然可能會再度
發生,這種現象稱為「自然恢復」。
行為改變技術
第五章降低或消除不適當行為的技巧
一、較受歡迎的降低行為技巧:
2、消弱:
(5)運用消弱技巧時,應注意下列原則:
A.首先必須確定維持行為的特定增強物。
B.任何與表現出不適當行為之個案接觸的人,都必須一致地使用消弱技
巧。
C.若能結合增強來增強其他更為適當或不相容的行為時,消弱最為有效。
二、排除受歡迎刺激的技巧:
1、反應代價:
(1)反應代價是指個體因表現出特定的不適當行為,而以拿掉權利、
籌碼或活動做為不適當行為之行為後果。(如:交通違規罰鍰)
(2)反應代價是運用人們想保有增強物,不喜歡有虧損的心理,藉著
若表現不適當行為,則扣除他所擁有的某些增強物(如:籌碼、零
用錢、成績…等)來改變行為。
行為改變技術
第五章降低或消除不適當行為的技巧
二、排除受歡迎刺激的技巧:
1、反應代價:
(3)反應代價若能與「代幣制」結合效果更佳。(如:學生表現適當
行為就給予代幣,當學生表現不適當行為就扣他的代幣)
2、運用隔離:
(1)隔離是指個體表現出不適當行為時,就終止或停止他現在正在進
行的喜愛活動,來降低或消除這種不適當的行為。(如:良好行為
時鐘—只要學生表現適當行為時就給予計時賺取代幣,若表現不
適當行為時就停止計時)
(2)隔離步驟:(從最小壓惡性到最大壓惡性)
A.非隱蔽性的隔離:指透過環境的操縱拒絕學生或兒童接近增強物。
(如:觀看數位學習影片,太吵關掉)
B.排除性的隔離:指在現有的環境中,只是將學生或兒童移動到角落的
環境。(如:上課太吵請他到教室後面罰站)
C.隱蔽性的隔離:將學生安放在受到監督的隔離區或隔離室,用以隔絕
所有潛在的增強物。
行為改變技術
第五章降低或消除不適當行為的技巧
二、排除受歡迎刺激的技巧:
2、運用隔離:
(3)卻使隔離產生效果,應注意下列因素。
A.學生的特性:對於攻擊性和團體取向的學生或兒童,隔離可
能是非常有效的。
B.一致性的使用:老師與其他執行者應有一致性的使用配合,才
不會讓學生變得很混亂。
C.學生對於規則的了解:讓學生了解表現受禁止行為的行為後果。
D.隔離區的特性:隔離區應該儘可能的不具有增強作用,避開
無關的視覺刺激。
E.隔離的持久性:學生放在隔離區的時間不宜太短或太長,不然
可能會喪失介入的效果。
行為改變技術
第五章降低或消除不適當行為的技巧
三、附加厭惡性刺激:
1、斥責(口頭懲罰):是一種不贊同的表示(姿勢、臉部表情
和口語)。VanHouten(1980)認為有效運用斥責(口頭懲罰)
的原則—
(1)指出所要斥責的行為,並告之不受歡迎的理由及應有的正向行為。
(2)使用堅定的語氣。
(3)可使用臉部表情及手勢來表達不贊同。
(4)面對面傳達斥責效果較佳。
(5)對任一不適當的行為要有一致性的斥責。
(6)阻止對他人具有危險性的斥責行為。
(7)斥責應結合讚美(含非口語的贊同)、增強,較能快速教導新行為。
(8)若發現斥責未有預期效果時,應搭配其他策略或技巧來降低或消
除不適當行為。
(9)斥責時,要維持控制。
行為改變技術
第五章降低或消除不適當行為的技巧
三、附加厭惡性刺激:
2、過度矯正:讓學生透過練習正確的行為與學習適當的行
為,來負責破壞不適當的行為。處理的方式如下所示—
(1)恢復性過度矯正:是指在不適當行為發生之後,要求個體
過度地產生適當行為,而使適當行為恢。(他亂丟拉圾,請
他把剛才丟的檢起來,也把其他垃圾檢起來)
(2)練習性過度矯正(又稱積極練習):是指在不適當行為發生
之後,要求個體重複地練習適當行為。(學生遇到老師未敬
禮,就要求他反覆練習敬禮10次)
(3)勞動式的懲罰(體能活動):是指在不適當行為發生之後,
要求個體做出與不適當行為沒有關聯的體能活動,來消除或
降低不適當的行為。(當學生未帶課本時,罰以做「上下蹲」
20下)
行為改變技術
第五章降低或消除不適當行為的技巧
三、附加厭惡性刺激:
2、過度矯正:
(4)Kazdin(1994)認為運用過度矯正的特點:
A.避免讓矯正只是懲罰。
B.矯正的過程應強調積極的、負責任的及合理的行為。
C.應事先探討矯正的用途和合理性。
D.實施矯正時,應中斷進行中的活動與不適當的行為。
E.當表現出正確行為應給予讚美和贊同。
F.矯正完成後,應讓學生回歸到進行中的活動。
G.矯正應在不適當行為出現後立即實施。
3、體罰:是指針對不適當的行為,採用直接的身體介入,
使學生產生身體上的痛苦或不舒服,以求能夠立即性的壓
制目標行為。(如:打耳光、給學生聞阿摩尼亞…等)
行為改變技術
第五章降低或消除不適當行為的技巧
四、處罰效果、要點及其副作用:
1、處罰效果的影響因素:處罰效果的發揮繫於有效運用懲
罰物的方法。
(1)處罰的延宕—快或慢:若要讓懲罰效果最大,就應在不適當行為
發生後,立即給予懲罰物。(如:晨間打掃)
(2)處罰的時制—連續或間歇:剛開始降低或消除目標行為時宜用
「連續性處罰」,當行為已有效降低之後,才可以實施「間歇性
處罰」。(如:罵三字經)
A.連續性處罰:每當某反應發生時就給予懲罰物。
B.間歇性處罰(或稱部份處罰):當出現幾次反應之後再給予懲罰物。
(3)處罰的時機—早或晚:不適當行為剛在發展之初就給予處罰,其
效果較佳。(如:吸煙)
(4)處罰的方式—單一或變化:變化處罰的方式會有助於提升處罰的
效果。(如:遲到)
行為改變技術
第五章降低或消除不適當行為的技巧
四、處罰效果、要點及其副作用:
2、運用處罰的要點:任何處罰技巧的使用,均應考量影響處罰成效的
因素。其要點如下—
(1)建立不適當行為處罰原則。
(2)說明可以接受的行為。
(3)選擇有效的懲罰物。
(4)立即運用。
(5)每次行為發生就一致地運用。
(6)正確地使用懲罰物。
(7)公平地使用。
(8)平穩且非情緒化的實施處罰。
(9)行為需要快速降低時使用。
(10)防止躲避、逃脫或攻擊行為的機會。
(11)降低日後處罰的需求。
(12)再次提供獲取增強物的方法。
(13)提供可接受行為的楷模。
(14)提供受歡迎行為的激勵。
(15)增強適當的行為。
行為改變技術
第五章降低或消除不適當行為的技巧
四、處罰效果、要點及其副作用:
3、運用處罰的副作用:雖然處罰能夠降低或消除不適當的
目標行為,但也可能會製造出更糟的行為後果或引發出其
他的問題。因此,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如下—
(1)情緒反應:引起不適當的情緒反應。(如:父母打小孩,小孩產生
哭鬧、喊叫…等)
(2)逃避和避免:導致逃避處罰或避免的情境。(如:在家受處罰,
小孩產生逃家、找阿公阿媽護衛…等)
(3)攻擊行為:導致攻擊其他人或動物。(如:常遭家暴,結果產生
有攻擊性行為…等)
(4)處罰的示範作用:致使他會有類似父母或家長的行為控制技巧,
來控制其他人。(如:父母常用三字罵小孩,小孩也會學到用三字
經罵人…等)
(5)處罰的持續性:處罰無法長久改變小孩的行為,但短期效果是立
即的,所以父母、老師會更加依賴處罰,而忽略處罰的副作用。
行為改變技術
第六章維持行為的技巧
一、維持行為改變的程序:當行為改變達到可以接受的穩定水
準後,就應建立行為維持的步驟。維持行為的技巧如下—
1、延宕增強:當行為有一致性表現後,就可導入「延宕增強」而予以持
續觀察,使其繼續獲得延宕增強物,以使適當行為持續下去。(如:要
求學生撿垃圾,任務完成立即給予增強物—飲料,學生持續看到垃圾
就撿起來,則給予延宕增強物—積點)
2、間歇性增強:當連續增強行為建立後,就可導入「間歇性增強」循
序漸進減少增強適當行為的頻率或次數,以有效地維持行為的持久性。
(如:住宿生的寢室檢查,剛開始每天檢查並每日給予增強物(飲料),
行為建立後,依然每日檢查改採積點每週結算再給予增強物)
3、逐漸褪除或淡化行為後果:當目標行為逐漸獲得改善時,則給予的
增強物也配合行為改善的程度漸漸的褪除或淡化,讓個體較不易察覺,
使行為可以完全撤除而不會造成行為又回到原有情況。(如:學生偷東
西,只要不拿別人的東西就給予紅點,若拿別人的東西就給予黑點,
剛開始每節課檢核統計一次,改善一些後,就淡化為半天檢核統計一
次,依此類推到完全改善)。褪除酬賞的方法:
行為改變技術
第六章維持行為的技巧
一、維持行為改變的程序:
3、逐漸褪除或淡化行為後果:
(1)若使用代幣制,若學生達到檢核要求,就可進一步降低檢核次數。
(2)改變後援增強物的形式和次數。
(3)可使用具體性酬賞、活動或權利來加以替代。
(4)預告他們達到目標後多久,酬賞就會停止,但也需要學生表現出
自我監督。
4、轉換為自然增強物:當目標行為獲得改善後,增強目標
就會由外在增強物漸漸的轉換為內在增強物,個體也會降
低對外在增強的需求性,此時,就可適當的使用讚美…等
自然增強物來持續支持適當行為。(如:運用代幣制改善
中輟的孩子,表現不好到中輟資源班,表現好回到普通班)
5、發展同儕支持:當目標行為逐漸改善時,若同儕能採取
主動的關懷和贊同,那麼此一支持力量可以提供目標行為
改變和維持適當行為的支撐。(如:教師離開教室,若同
學能夠表現良好,就給全班同學每個人一支棒棒糖)
行為改變技術
第六章維持行為的技巧
二、行為的類化:
1、類化:是指行為改變發生在非訓練的情境中。類化包括
下列兩種—
(1)刺激類化:是指已被特定刺激(人或情境)強化反應,在呈現不同
但類似的刺激中發生的現象。(如:學生在資源班受到良好行為的
強化,也會將此良好行為帶回原班)
(2)反應類化:是指行為的改變和發展類似於所訓練的行為。(如:
學生學會九九乘法而獲得增強物,可能也會增進他除法的能力)
2、類化技巧:
(1)自然增強:進行任何的行為改變時,應詳細觀察學生的環境,且
關注到學生的適當行為,而從自然環境中補充和恢復增強物,以
獲得真正的增強。(如:學生努力學習獲得良好成績,教導學生舉
手發言,以及老師對學生所做的給予有利的回應)
(2)實例增強:教導學生時,應舉出充分足夠的實例,以確保學生能
夠表現某種行為。(老師常舉好幾個例子來介紹一個新的概念,然
後期望學生產生類化)
行為改變技術
第六章維持行為的技巧
二、行為的類化:
2、類化技巧:
(3)刺激增強:如果任何刺激經常在行為改變期間出現,那麼這些刺激就可
能會控制行為的改變,故可藉由在自然環境中增進訓練情境的類似性,
而加以達到行為的改變。(如:在資源班老師提供立即回饋的作業形式,
讓學生有效率的完成作業,那麼也可將這些元素介紹到普通班,以激勵
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類化)
(4)延宕增強:如果已建立的行為無法由訓練情境類化至其他的情境,那麼
就應該延宕增強直到行為在其他情境一致出現為止。(如:學生在普通班
學習時國文總是跟不上,老師不放棄他,而先將他轉介資源班做國文補
救教學,待基本能力建立,再回到原班)
三、自我控制:應付出更多關注的心力,發展正面的技巧,以
預防學習和行為問題。下列幾項是達成自我控制的策略—
1、界定目標行為:執行者先描述或示範可接受的目標行為,並與學生討
論確定的目標行為和自我控制方案或計畫。
2、蒐集基準線資料:實施行為改變介入之前,要蒐集與記錄現有學生
的成就水準,以作為發展行為改變的基礎。
行為改變技術
第六章維持行為的技巧
三、自我控制:
3、觀察和記錄行為:教導學生系統化的觀察和記錄適當和不適當的行
為。(如:做出攻擊行為,自己就在記錄表格上做記號)
4、使用自我增強:指學生表現出特定行為時,學習提供自己酬賞。(如:
表現好時,冰棒獎賞自己)
5、自我處罰結合自我增強:運用代幣增強系統,表現出適當行為時就
自我增強給代幣,若表現出不適當行為就自我處罰扣代幣。
6、重新建構控制行為的前提事件:行為經常會受到特定的人、環境條
件及事件的影響,因此個體在刺激控制下會學到在特定情境下表現出
特定的行為。(如:節食時,看到點心時就輕拍自己的背)
7、替代反應訓練:訓練另一項反應來替代一項非所欲的行為。(如:吃
口香糖來避免抽煙)
8、使用自我教導訓練:指教導學生藉由對自己的讚美、建議、詢問、
斥責和特殊評論,來控制自己的行為。(如:學生在發脾氣之前從一數
到十來提醒自己表現出適當的行為)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七章認知本位的行為改變技巧
認知本位的行為改變技巧:藉著轉換認知過程改變個體行為。
一、想像本位暴露法:是指讓個體暴露在引起焦慮的刺激情境
中,以達到矯治的效果。
1、想像式系統的減敏感法:是指訓練個案能夠完全放鬆且在引起
最少至最大的焦慮情境中放鬆,直至消除這些情境所引起的焦
慮。(如:有懼高症的人經常想像在摩天大樓感受電梯的升降與
在頂樓往下看…等)
2、想像式系統的洪水法:乃是訓練個體能夠完全放鬆且在最後引
起焦慮的情境中放鬆,直至消除這些情境使個體產生習慣。(如:
有懼高症的人想像他在摩天大樓往下看持續幾分鐘或幾小時,
直到焦慮減弱)
3、內隱制約技巧:乃是應用外顯與內隱行為會產生互動的原理,
要求個體以明確的方式想像目標行為及其會導致的行為後果,
促使產生學習而改善實際的行為。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七章認知本位的行為改變技巧
一、想像本位暴露法:
3、內隱制約技巧:
(1)內隱厭感制約:個案想像將要去除的目標行為,然後想像令人厭
惡的行為後果。(如。王醫師減肥,運用「恐怕熱量想像法」抑制
食慾加上慢跑,隨身帶熱量表,如每吃1碗泡就要多跑1小時,立
刻胃口全無)
(2)內隱消弱:個案想像將要降低或消除的目標行為(如:上課講話),
然後想像增強行為(如:別人的注意)沒有出現。
(3)內隱反應代價:個案想像將要降低或消除的目標行為,然後想像
失去增強物。(如:金錢或其他有價值的事物)
(4)內隱正增強:個案想像目標行為(如:上課舉手發表),然後想像
假定為增強的愉快景象(如:獲得老師的讚美)。
(5)內隱負增強:個案想像一種厭惡性刺激(如:同儕的嘮叼),然後
想像一項積極的行為(如:敢回應同儕)而終止厭惡性刺激。
(6)內隱示範:個案想像表現出楷模的行為(如:模範生),然後在情
景中加入增強效果。惟增強對過程並非絕對必要的。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七章認知本位的行為改變技巧
二、自我教導訓練:仍結合認知治療與行為治療的理論,
透過個案的自我敘述(內在語言)來導引自己的行為,進
而達成行為的改變。
1、基本假定:人們對他們自己所說的話(內在語言或內在對
話),決定了他們在其他方面所做的事。
2、正向內言的設計:
(1)對抗無法專心的自控內言:當個案做事無法專心時,教導他熟練
專注於工作的「正向內言(如:慢慢來小心的畫,做錯了沒關係擦
掉重來,我做得很好…等)」,往往可幫助他克服分心的行為。
(2)對抗負向內言的設計:先找出個體原本習慣性的「負向內言」的
內涵(如:害怕獨處該怎麼辦呢?),然後再探究這些負向內言造成
個體困擾的原因和方式,再來設計對抗它們的「正向內言(如:獨
處是必要的我相信我可以克服的)」加以練習。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七章認知本位的行為改變技巧
二、自我教導訓練:
3、自我教導訓練的實施:
(1)認知示範:由施教者示範以大聲自我教導自己表現出所欲訓練的
行為,兒童在旁邊觀察學習。
(2)外顯引導:兒童在施教者的口語引導下,表現上述所欲訓練的行
為。
(3)外顯自我引導:兒童大聲地自我引導自己表現出該行為。
(4)褪除外顯自我引導:兒童輕聲地自我引導自己表現出該行為。
(5)內隱的自我教導:兒童以內在語言引導自己表現出該行為。
(6)範例:「功課稍遇挫折,便勃然惱怒,毫無信心」的自我教導訓
練計畫。
A.認知示範:請參閱課本p.184頁
B.教師引導訓練:請參閱課本p.185頁
C.學生引導訓練:請參閱課本p.185頁
D.內隱自我教導:請參閱課本p.185頁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七章認知本位的行為改變技巧
二、自我教導訓練:
4、自我教導訓練實施的注意要點:
(1)施教者應該採取解說、提供資訊及面質等技巧,讓個案了解那些
負向內言在其不適應行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2)正向內言要想反制成功,必須有足夠的練習次數。
(3)施教者必須明確且熟練的說明和示範正向內言的要點及用法。
(4)自我增強的內言設計(如:我的能力不錯!)非常重要,可以擴大
訓練的成效。
(5)施教者協助個案自己設計及實施自我教導訓練,而不是強迫灌輸
自認為良好的內言。
(6)除足夠的訓練之外,應用來對付實際的困境也是很重要的。
三、認知重組法:藉由降低過度的內隱行為(不適應的
思考形式)來改正個體對於日常生活中事件的感受和
思考,進而達到修正其問題行為與情緒。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七章認知本位的行為改變技巧
三、認知重組法:
1、理情治療法:指治療者只從旁協助個體調整自身的信念與認知,
進而促使個體改善或解除自身的情緒困擾,又稱「ABCDE理論」。
(1)艾理斯(Albert Ellis)對理情治療法的基本假定:
A.人並非理性的動物,常會為情緒所困。
B.人有思考的能力,對自身的事卻常有過多無謂的思考,造成自己
的困擾。
C.人無需有事實根據單憑想像就可形成信念,但過多無中生有的想像
卻會將自己帶入困境。
D.人有自我毀滅的傾向但也有自救的能力,理情治療的目的就是要
將前者轉化為發展後者的助力。
(2)不適應想法的非理性形式:
A.絕對的思考方式:用一種不是黑就是白的方式來看待事件。
B.毀滅性地執著於將小狀況視為嚴重的狀況。(如:某科考不好,就
認為無法畢業)
C.對於挫折的容忍度低,沒有能力忍受小麻煩。(如:某病人只等5分
鐘看醫生,就認為發了整天的時間來等看醫生)
D.過度概括性思考。(如:情書內容貧乏,就認為追不到女朋友)
E.沒有自我價值感。(如:因事無法在時間內完成,就自認自己沒用)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七章認知本位的行為改變技巧
三、認知重組法:
1、理情治療法:
(3)理情治療法的運作架構:ABCDE理論主要是透過讓個體了
解其信念系統對其情緒及行為後果的影響,讓個體能夠了解
個人的理性信念會造成適當的情緒後果及適當的行為後果。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七章認知本位的行為改變技巧
三、認知重組法:
1、理情治療法:
(4)理情治療法的假設性案例:參閱課本p.189。
(5)練習理情治療法的基本步驟:排除「一定要」的情結
A.記錄想法:寫下你使用「一定要」的想法句子。
B.反駁論點:解釋為何想法是非理性的。
C.理性的想法:反映出你對自己所想要或選擇的理性行為。
(6)理情治療法的成效:
A.對某些異常(如:焦慮)似乎是有效的。
B.在處理恐懼和焦慮方面,比其他方法有效。
C.很少有長期和追蹤的評估研究,證明此方法的改進是持久的。
D.相關報告或設計不佳,使其結果不夠明確。
2、認知治療:當個體的知識體系習慣地或經常地發生錯誤或不適
當的思考形式時,治療者介入瞭解個案的思想模式為何,並協
助個案克服認知的盲點、模糊的知覺、自我欺騙及不正確的判
斷,然後改變其認知中對於現實的直接扭曲或不合邏輯的思考
形式。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七章認知本位的行為改變技巧
三、認知重組法:
2、認知治療:
(1)亞倫貝克(Aaron Beck)的看法:發展出情緒異常的個體往
往會有過度地錯誤和不適當的思考形式。以下是認知錯誤的
形式:
A.二分法的思考:用絕對性、全有全無的術語思考。(如:不是
聖人就是罪犯)
B.過度類化:依據某一事件建立通則,並運用此項結果來判斷
他人或事件。(如:孩子偷東西媽媽就認為自己沒用)
C.任意推論:從不充分的、模稜兩可的或相反的事實,來引出
特定的結論。(如:員工感覺老闆不快樂就是工作不力的緣故)
D.擴大:延伸事件的意義或影響力。(如:因失戀就感覺是世界
末日)
E.選擇性摘要:注意細節,而忽視整體。(如:因朋友忙而未跟
你講話而感到沮喪)
F.個人化:將外在錯誤事件歸因於自己。(如:感覺別人都在笑
妳)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七章認知本位的行為改變技巧
三、認知重組法:
2、認知治療:
(2)認知治療的程序:
A.教導個案認識不適應的觀念:是指那些造成個體無法應付生
活經驗、破壞內部一致性及過量情緒反應的想法而言。
B.進行個案事件及其情緒反應間的填空活動:治療者引領個案
認識個人的想法如何影響情緒,亦即在刺激與反應間,填入
個案原先被空下來的想法。
C.排除個人中心化:治療者和個案用客觀的方法來探討想法和
情緒間的關係。
D.獲得可靠的結論:應用講求實際證據的方法,讓個案獲得正
確的知識。
E.改變通則:經由前述步驟,個案可以發現他所遵循通則的謬
誤,並加以改變,使其更合理且更能適應生活情境。
(3)認知和行為介入:認知治療有許多特定的介入技巧來直接
改變當事人的認知,也會間接改他們的認知與情緒。就以焦
慮治療為例,若某人認為某件不好的事即將發生在自己的身
上,如何協助他重建想法?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七章認知本位的行為改變技巧
三、認知重組法:
2、認知治療:
(3)認知和行為介入:
A.第一個問題是「證據是什麼?」:可用「三個欄位」的技巧來協
助他。參考課本p.197
a.「情境」欄位:描述引發焦慮的情境。
b.「自動化想法」欄位:描述他們自動化的想法。
c.「邏輯錯誤」欄位:填寫他門想法中錯誤的想法。
B.第二個問題是「用什麼別的方式來看待它呢?」:治療師對於可
能增加壓力的事件,先塑造不具威脅的解讀技巧,然後由當事人
加以練習此技巧。
C.第三個問題是「如果真的發生了怎麼辦呢?」:協助排除災難性
的想法幫助當事人看往其他非災難性的結果,轉向真實的面向。
(4)認知治療的成效:
A.認知治療對於沮喪的處理效果良好,而且具有持久性。
B.認知治療是一種具有相當前景的方法。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七章認知本位的行為改變技巧
三、認知能力訓練:藉著訓練個體未曾擁有或使用過的認知能力,來企圖矯正個
體適當內隱行為的不足,使其能夠運用這些新的技巧來降低外顯和內隱的情
緒問題。
1、壓力免疫訓練:
(1)我們常常無法控制這些環境事件的發生,但是我們卻可以學習認知能
力來協助我們應付或調適這些事件的發生。
(2)壓力免疫訓練的過程:
A.何謂「免疫」:是指運用此一程序可使個體自己免於疾病。
B.壓力免疫訓練:是設計來提供個體自我防衛的能力,可以在面臨
壓力時應用。此種訓練分為三階段:
a.概念化:個案探討其過去的壓力經驗,來學習壓力的本質及其
因應方式。
b.能力獲得與演練:個案將學習特定的行為和認知因應能力,諸
如:放鬆、系統減敏感、自我陳述與因應陳述。
c.應用:壓力免疫訓練協助個案將新學習到的能力轉銜至自然環
境中。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七章認知本位的行為改變技巧
三、認知能力訓練:
1、壓力免疫訓練:
(2)壓力免疫訓練的過程:
C.壓力免疫訓練的成效:
a.壓力免疫訓練法已建立了良好的技巧,諸如:放鬆訓練、系統
減敏感、模仿…等。
b.壓力免疫訓練法應用在協助警察、父母的情緒控制(脾氣)方面
有顯著的效果。
2、問題解決訓練:
(1)乃是一種認知—行為治療的形式,讓個案學習確定、發現或發明有效
或適應的方法,來探討日常生活中面臨的問題。
(2)問題解決訓練的過程:
A.何謂「問題」:乃是生活環境中,由於個體不知道做什麼或者是
如何做,而需要提供一種或多種有效且適應性的反應。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七章認知本位的行為改變技巧
三、認知能力訓練:
2、問題解決訓練:
(2)問題解決訓練的過程:
B.問題解決訓練:一種提供適應性認知能力的方法,用來協助個案
解決問題。此種訓練分為五個步驟:
a.問題的定位:鼓勵個案注意問題,並協助他們了解問題是不
可避免的。
b.界定和形成問題:採用具體且清晰的術語來界定問題。
c.產生不同的解決方法:協助個案運用腦力激盪列出來可能的
解決方法。
d.做決定:協助個案檢視解決方法清單將不可行的刪除,然後
協助個案對每種方法做自我評估選擇最佳方法。
e.實施解決方案和驗證:當解決方法發揮效果時,個案可試著
評估成效。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七章認知本位的行為改變技巧
四、認知能力訓練:
2、問題解決訓練:
(3)問題解決訓練的成效:
A.問題解決訓練對於沮喪和焦慮的個案可以產生有利的效果。
B.結合多種不同的技巧對於處理高度攻擊性和反社會性兒童可以產
生較大的改進。
五、模仿(示範)訓練:經由觀察他人的行為而學習。
1、模仿的基礎:
(1)模仿的基本要素:楷模示範一些行為,而觀察者注意看楷模在做什麼。
(2)現場楷模:楷模在當場鮮活地呈現。
(3)象徵性楷模:間接地觀察楷模。
(4)觀察楷模提供的二個訊息:A.楷模在做什麼。B.楷模的行為為他帶來
了什麼行為後果(替代性行為結果)。
(5)替代性增強:當楷模的行為後果增強了觀察者想要模仿的可能性。
(6)替代性懲罰:檔楷模的行為後果降低了觀察者想要模仿的可能性。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七章認知本位的行為改變技巧
五、模仿(示範)訓練:
2、模仿的功能和階段:
(1)模仿對於觀察者所具有的五項功能:
A.教導:模仿可以教導人們表現新行為的方法。
B.促進:楷模的行為可以激勵觀察者去表現出類似的行為。
C.引發動機:模仿可以引發人們從事他們已知行為的動機。
D.降低焦慮:在觀察別人安全地從事一項令我們感到威脅的行為時,
往往可以降低我們從事該項行為的焦慮。
E.抑制作用:當我們觀察到別人表現某一特定行為,而獲得負面的
行為後果時,就有可能達成抑制某一特定行為。
(2)觀察學習是人們經由觀察他人行為而受影響的一種過程,這個過程
包念了三個循序階段:
A.呈現:觀察楷模的行為。
B.習得:學習楷模的行為。
C.接受:接受楷模的行為作為自己行為的指引。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七章認知本位的行為改變技巧
五、模仿(示範)訓練:
2、模仿的功能和階段:
(3)觀察學習中接受有四種形式五個可能的結果:(以老師將
積木收在櫃子中為例)
觀察
楷模
不觀
察楷
模
習得楷
模行為
未習得
楷模的
行為
特定模仿
學生將積木收在櫃子中
一般模仿
學生將書放在書櫃中
特定反向模仿
學生從櫃子中拿出積木
一般反向模仿
學生從書櫃中拿出書
不接受
學生對積木和書不做任何處理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七章認知本位的行為改變技巧
五、模仿(示範)訓練:
3、模仿矯正的本質:乃是建立在個案可以從別人的經驗中獲益的簡
單原理上;主要用於「社會技巧不足」與「恐懼」。
(1)技巧不足的類型:
A.知識不足:由於未能習得特定且合適的技巧所造成的。
B.熟練度不夠:由於個體缺乏適度練習而無法勝任該項技巧
所造成的。
C.缺乏動機:由於個體缺乏誘因吸引其使用該項技巧。
D.辨別力不夠:由於個體無法辨別執行特定技巧的時機。
(2)技巧訓練:用來協助個體克服技巧的不足。
A.了解做法
B.熟練技巧
C.具有運用該項技巧的動機
D.了解運用該項技巧的動機
F.實例,可參閱課本P.212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七章認知本位的行為改變技巧
五、模仿(示範)訓練:
3、模仿矯正的本質:
(3)社會技巧訓練:
A.青少年時期社會技巧不足,則與社會孤立、學業成就
低及犯罪有關。
B.成人時期社會技巧不足,則與沮喪、社會焦慮及精神
分裂症有關。
C.對於社會互動性低的學生來說,影片模仿是有效的。
D.社會技巧不足與一些嚴重的障礙有關(如:自閉症、
智能障礙…等。
F.模仿別人的能力本身就是一種社會技巧,稱為一般性
模仿。
E.社會技巧訓練可做為矯正沮喪的一部份。
F.實例,參閱課本P.213
行為改變技術
第七章認知本位的行為改變技巧
五、模仿(示範)訓練:
3、模仿矯正的本質:
(4)運用模仿技巧來降低恐懼:恐懼或焦慮可能是由於預期負
面結果或者是社會技巧不足所導致的;故運用模仿技巧可
使這二種情況有所改善的。以下為模仿技巧的方法:
A.現場模仿法:楷模以身置實境的方式讓個案藉以減低
其恐懼或焦慮。
B.參與模仿法:矯正者為個案示範會引發焦慮的行為,
然後鼓勵並指導個案參與演練。
C.影片模仿法:應用觀看影片降低會引發焦慮的行為。
(如:伊森的手術—降低住院與醫療的焦慮)
D.其他的象徵模仿法
行為改變技術
第八章功能性評量與行為支持計畫
一、問題行為的功能性評量:
1、功能性評量的優點:
(1)可以提供行為改變處理計畫更正確的資料。
(2)可以發展出一套系統化的行為處置計畫。
(3)有助於產生更為完整的行為處置計畫。
2、何謂功能性評量:乃是一種蒐集行為資料並分析其行為功能
的過程。其主要的五項結果:
(1)清晰的描述問題行為。
(2)確定事件、時間及情境。
(3)確定維持問題行為的行為後果。
(4)提出一種以上的假設或陳述。
(5)蒐集支持假設的直接觀察資料。
3、實施功能性評量的理由:
(1)是在建立有效的行為支持上,問題行為發生的時間、地點
及原因是相當具有價值的。
(2)針對嚴重問題行為實施功能性評量乃是一種專業性標準。
行為改變技術
第八章功能性評量與行為支持計畫
一、問題行為的功能性評量:
4、功能性評量的實施方法:
(1)詢問法:與個案或者了解個案者直接接觸和面談,藉以了
解及確認與個體問題行為相關之重要特徵。然而,各種面
談與問卷主要是想獲得下列幾項資料:
A.引發關心的問題行為是什麼?
B.問題行為之前,正底發生了何種事件和情境呢?
C.當獲知問題行為發生時的情境後,那些行為後果維持著問題
行為呢?
D.何種適當行為所產生的行為後果與維持問題行為之行為後果
相同呢?
E.從先前無效、部份有效或短暫有效行為支持策略中,我們可
以獲得那些啟示呢?
(2)直接觀察法:指在日常生活中系統性地觀察問題行為者,
這種蒐集行為資料的方法通常由教師或父母來負責直接觀
察的暢無。一般常見的是A-B-C行為分析法,可發現下列的
行為資料:
A.問題行為最可能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
行為改變技術
第八章功能性評量與行為支持計畫
一、問題行為的功能性評量:
4、功能性評量的實施方法:
(2)直接觀察法:
B.維持問題行為發生的可能行為後果?
C.伴隨問題行為一起發生的是什麼?
觀察者:____________
目標行為:
日期
地點
結論性陳述:
前提事件(A)
個案姓名:____________
目前的行為表現(B)
行為後果(C) 備註
行為改變技術
第八章功能性評量與行為支持計畫
一、問題行為的功能性評量:
4、功能性評量的實施方法:
(3)功能性分析:就是系統化地實驗操弄與問題行為有關或無
關的特定變項,以便找出行為所代表的真正功能。
5、問題行為的功能形式、內涵與策略:
(1)社會正增強:由他人的注意而維持的問題行為。
(2)內在感覺性正增強:問題行為受到自我刺激的維持。
(3)外在感覺性正增強:問題行為受到環境行為後果所維持的。
(4)社會性負增強:問題行為受到逃脫要求所維持。
(5)誘發出的問題(反應性)行為:引發出來的問題行為。
(6)醫學成因:不能說話的個體可能會以撞頭來降低內在來源
的痛苦。
(7)可參閱課本p.231。
行為改變技術
第八章功能性評量與行為支持計畫
二、功能性評量和分析策略:
1、詢問相關個人—功能性評量面談表(FAI):
(1)詢問對象、時間及結果:
A.面談對象以教師、父母、家庭成員或了解與關心個體的人員
為原則。
B.面談時間以45~50分鐘為佳。
C.面談結果以瞭解關心的行為、生理因素、環境因素、潛在性
功能等為原則,並發展結論式陳述。
(2)功能性評量面談表的運用:
A.行為描述
B.界定潛在的生態/情境事件
C.界定問題行為發生或未發生的立即前提事件
D.確認維持不適當行為的行為後果
E.界定不受歡迎行為的效能
F.個體已經知道何種功能性替代性行為
G.個人與他人溝通的主要方法
行為改變技術
第八章功能性評量與行為支持計畫
二、功能性評量和分析策略:
1、詢問相關個人—功能性評量面談表(FAI):
(2)功能性評量面談表的運用:
H.應該做或應該避免的事
I.個人喜歡那些對其具強化作用的事情
J.了解不受歡迎行為史、曾嘗試用來降低行為的方案及其效果
K.針對每一行為後果,發展結論性的陳述。
(3)發展結論性陳述:(三要素)
A.情境—發生問題行為的立即前提事件
B.正在發生的行為
C.行為的功能或行為所產生的強化結果
(4)功能性評量面談表(FAI)的運用實例:
A.行為的描述
B.界定可能引發行為的生態因素
C.界定那些事性或情況最有可能會引發問題行為
D.界定問題行為的功能(維持問題行為的行為後果是什麼)
行為改變技術
第八章功能性評量與行為支持計畫
二、功能性評量和分析策略:
1、詢問相關個人—功能性評量面談表(FAI):
(4)功能性評量面談表(FAI)的運用實例:
E.界定問題行為的效能
F.這個人有什麼功能相同的替代行為?
G.界定這個人主要的與人溝通方法為何?
H.在從事工作時,什麼事是你應該做或是你應該避免的?
I.這個人最喜愛的事情、活動或東西?
J.過去行為問題處理的歷史?
K.總結性的陳述預測/結果
功能性評量面談表
行為案主姓名
年齡
性別
訪問日期
訪問人姓名
被訪人姓名
訪問地點
行為
形狀
次數
持續時間
強度
行為改變技術
第八章功能性評量與行為支持計畫
二、功能性評量和分析策略:
2、直接觀察—功能性評量觀察表(FAO):
(1)觀察者、觀察時機和地點及長度:
A.觀察者:老師、父母或家庭成員…等
B.觀察時機和地點:以時間取樣法為原則
C.觀察長度:至少需要2~5天。(目標行為少於20次者)
(2)功能性評量觀察表格的作法:參閱課本P.245
(3)功能性評量觀察表格的內容:參閱課本P.246
(4)功能性評量觀察表格的運用:參閱課本P.249
(5)練習建立功能性評量觀察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