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97版

3 血液成分制备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第三章导读
血液成分制备(1997版和2012版章节对照)
章 节
1997版
2012版
第一节
设备与器材
3.1 血液成分品种
第二节
离心
3.2 制备环境
第三节
血液成分制备
3.3 设备
第四节
速冻血浆过程
3.4 物料
第五节
血液成分保存的条件及有效期限
3.5 起始血液
3.6 制备方法(离心、分离、速冻)
3.7 标识
3.8 目视检查 3.9 质量记录
3.10 全血分离制备血液成分
小结:
97版:重点关注所需设备器材、联袋制备工艺、
特殊制品制备和特殊过程、血液成分保存条件和
有效期
12版更加关注与现有法律法规特别是《血站质量
管理规范》和《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的符合
性,且各章节更加细化。
3.1 血液成分品种

97版:
未明确要求(血液成分是用物理方法分离各种血
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和
冷沉淀制品)

12版:(新增)
血液成分品种见GB18469《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
求》。

按照表6-1 血液质量控制检查项目,血液品
种共18个(单采制品4个,但不包括辐照血)
分为红细胞类(6个)血小板类(1)
血浆类(4)单采制品(4)冷沉淀
和全血(2)

按照GB18469《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
,共 19 个
分为红细胞类(6个)血小板类(2)
血浆类(4)单采制品(4)冷沉淀
和全血(2)
3.2 制备环境

97版:
没有总体要求,但对单袋血液成分制备时要求,分离环境
为整体万级净化条件,局部百级净化台,定期进行细菌培
养、尘埃计数。(第三节、二)

12版:
如何做?
制备环境应卫生整洁,定期消毒。
应尽可能以密闭系统制备血液成分。
用于制备血液成分的开放系统,制备室环境应达到万级、
操作台局部应达到百级(或在超净台中进行)。
制备需要冷藏的血液成分时,应尽可能缩短室温下的制备
时间
3.3 设备

97版:
仅罗列各种设备的名称
离心机质量检查频率每月一次,由有资质的质控人员进行。

12版:
设备数量及功能应能满足制备工作的要求。
应建立和实施设备的确认、维护、校准和持续监控等管理
制度,实施惟一性标识及使用状态标识,以确保设备符合
预期使用要求。???
检查频率:每年1-2次,由血站
自行或委托离心机厂商进行
3.4 物料

97版:
仅罗列各种物料的名称,未涉及使用前的 确认和不合格品的标识(第
一节、二器材)。

12版:
物料应能满足制备工作的需要。(功能满足)
物料质量及其生产和供应方的资质应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准入)
确认符合质量要求后方可使用。对不合格物料应进行标识、隔离,防止误用。
制备方法 制备新的血液品种或制备条件发生明显改变时,应对血液制备方
法进行确认。
确认:设备、物料使用前、制备方法变更、新品种
等
3.5 起始血液

97版:
未做明确要求

12版(新增)
用于制备血液成分的起始血液应符合GB18469《全血及成分
血质量要求》的要求(如何控制?是否应增加中间品的质控?
但作为回溯的环节)
起始血液的保存和运输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
接收起始血液时,应核对数量,检查外观、血袋标签等内容,
确认符合质量要求后方可用于血液成分制备。(2.9.5采血时
间大于5‘/200ml或10’/400ml,不可制备血小板;大于
7‘/200ml或13’/400ml,不可制备FFP)
3.6 制备方法

97版:
第二节 离心;第四节 速冻血浆过程

12版:离心、分离和速冻
制备方法 制备新的血液品种或制备条件发生明显
改变时,应对血液制备方法进行确认
3.6 制备方法
文件化
1997版
2012版
离心
侧重说明离心机的使用与维
护,未涉及离心过程控制
编制离心程序并经确认,同时对变更进行控
制;规定了制备血小板、粒细胞及其它
血液成分的离心温度;要求每批的离心
记录包括离心操作者和采用的离心程序。
分离
目视检查除血袋及其导管有
无渗漏还包括对分层不清
脂血严重、血细胞压积过
低等。用虹吸法或夹板挤压法
速冻
速冻设备是:风冷机或酒精干
冰浴槽;
确认
目视检查离心效果、血袋及导管有无渗
漏;血袋破漏的,应作消毒和报废
处理;用分浆夹或血液分离机
以最大限度收集目的成分
速冻设备是:专用设备(两个关键参数
冷冻速率和血浆中心温度60‘内-30 ℃
以下)
3.7 标识

97版:
未要求

12版:(新增)
使用联袋制备时,在原袋和转移袋分离之前,应当检查每
个血袋上献血条码的一致性。宜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核对,
以避免人为差错。
需要连接新的血袋(过滤、分装等)时,应当保证每一血
袋献血条码一致。宜采用按需打印方式产生标签,粘贴完
毕,经计算机系统核对无误后,才给予断离。
应当对血液制备过程中发现的疑似不符合品进行标识和隔
离,以进一步调查和判断。
及时处理
3.8 目视检查

97版:
目视检查贯穿各章节,未作系统归纳。

12版:(新增)
在接收、离心、分离、热合及交付的各个环节应对每袋血
液进行目视检查。
目视检查内容主要有:是否有渗漏、标签是否完整、血液
外观是否正常。
目视检查发现异常的,应给予标识、隔离及进一步处理
3.9 质量记录

97版:
未要求。

全过程,保证追溯性
12版:(新增)
制备记录主要有:血液交接、制备,设备使用与维护,制
备环境控制,医疗废物处理等。
制备记录应可追溯到起始血液、制备人员、制备方法、制
备环境、使用设备和物料。
制备记录宜以电子记录为主,以手工纸面记录为补充。
形式
3.10 血液成分制备


97版(要求6小时之内制备,虹吸或夹板挤压法)
PRP法和白膜法
多联袋制备血液成分
红细胞、浓缩血小板、白细胞浓缩液、冷沉淀、冷上清和
新鲜冰冻血浆的制备
离心法

洗涤红细胞的制备
开放式

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离心法
3.10 全血分离制备血液成分(12版)

多联袋制备血液成分(删除白细胞浓缩液,方法是分浆夹或血液
分离机)
红细胞和冰冻血浆的制备
红细胞、浓缩血小板和冰冻血浆的制备(富血小板血浆法)
红细胞、浓缩血小板和冰冻血浆的制备(白膜法)

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备
离心法
增加无菌接口机
和红细胞保养液
虹吸法(12版新增)





洗涤红细胞制备(12版变更)
去除白细胞(12版变更)
冰冻红细胞(12版变更)???
血浆病毒灭活 (亚甲蓝光化学法) (12版新增)
血液辐照(12版新增)
过滤法
红细胞和冰冻血浆的制备
第1次重离心后将尽可能多的血浆转移至转移袋;
将红细胞保存液袋内的红细胞保存液转移至红细胞袋,充分混合即为
悬浮红细胞;
核对血袋上的献血条形码,如一致则热合断离,生成1袋悬浮红细胞
和1袋血浆;
血浆红细胞混入量少(目视观察)即可将血浆袋热合断离;
如血浆红细胞混入量较多,应当经过第2次重离心后,把上清血浆转
移至已移空的红细胞保存液袋,热合断离(如欲制备冷沉淀,则不热
合断离);
将血浆速冻,低温保存。

关键控制点(CCP)
离心速度:
采血袋:T-200或T-400
离心机、离心半径
离心条件:重离心,可视红细胞混入量的多少选择二次离
心
核对血袋条形码:一致性(红细胞袋和血浆袋)
血浆速冻、低温保存
(FFP还是普浆?制备时间GB18469)
原料血液的采集时间:大于7‘/200ml或13’/400ml,不可制
备FFP
红细胞、浓缩血小板和冰冻血浆的
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RP法)
第1次轻离心后将富含血小板血浆转移至转移袋;
将红细胞保存液袋内的红细胞保存液转移至红细胞袋;
核对血袋上的献血条形码,如一致则热合断离,生成1袋悬浮红细胞和1袋富
血小板血浆;
将富含血小板血浆袋重离心,上清为血浆,沉淀物为血小板;
留取适量血浆,将多余的血浆转移至已经移空的红细胞保存液袋,热合断离,
生成1袋浓缩血小板和1袋血浆;
将血浆袋速冻,低温保存;
将浓缩血小板袋在室温静置1~2小时,待自然解聚后,轻轻均匀血袋,制成
浓缩血小板混悬液,在22±2℃的环境下振荡保存。

关键控制点(CCP)
制备红细胞和富含血小
板血浆
采血袋:T-200或T-400
离心条件:第一次轻离心
制备浓缩血小板和冰冻
血浆
第二次重离心
核对血袋条形码:一致性(红细胞袋、浓缩血小板和血浆
袋)
浓缩血小板室温静置1-2小时,待自然解聚
22±2℃的环境下振荡保存
血浆速冻、低温保存
(FFP还是普浆?制备时间GB18469)
原料血的采集时间: 2.9.5采血时间大于5‘/200ml或10’/400ml,不可制备血小板
。
红细胞、浓缩血小板和冰冻血浆的制备
(白膜法)
第1次重离心后,将血浆转移至第1个转移袋,将适量血浆及白膜层转
移至第2个转移袋;
将红细胞保存液袋内的红细胞保存液转移至红细胞袋,充分混合即为
悬浮红细胞;
核对血袋上的献血条形码,如一致则热合断离悬浮红细胞袋和血浆袋;
将白膜成分袋和1个空袋一起进行轻离心,将富含血小板血浆(上层)
转移至空袋,制成浓缩血小板,热合断离,弃去白细胞袋。

关键控制点(CCP)
分离出红细胞、白膜层
和大部分血浆
采血袋:Q-200或Q-400
离心条件:第一次重离心
分离出富含血小板血浆
和白细胞
第二次轻离心(白膜层离心)
核对血袋条形码:一致性(红细胞袋、浓缩血小板和血浆
袋)
(FFP还是普浆?制备时间GB18469)
原料血的采集时间: 2.9.5采血时间大于5‘/200ml或10’/400ml,不可制备血小板
。
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备
用于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起始血液为
新鲜冰冻血浆
离心法
取出待制备冷沉淀的新鲜冰冻血浆,置4±2℃冰
箱中过夜融化或在4±2℃水浴装置中融化。
当血浆基本融化时,取出血浆,在4±2℃的环境
下重离心。
将大部分上层血浆移至空袋,制成冰冻血浆。将
留下的20~30ml血浆与沉淀物混合,制成冷沉淀
凝血因子。

97版融化时间:60-90分
12版未规定需自行建立
关键控制点(CCP)
融化温度: 4±2℃
融化方式:(1)冰箱内过夜融化
(2)水浴槽内融化
离心条件:重离心
分离出冷沉淀和血浆
冷沉淀凝血因子中有20-30ml血浆
核对血袋条形码:一致性(冷沉淀和血浆)
对原料血浆的要求:FFP
虹吸法
将新鲜冰冻血浆袋置于4±2℃水浴装置中,
另一空袋悬于水浴箱外,位置低于血浆袋,
两袋之间形成一定的高度落差。
血浆融化后,随时被虹吸至空袋中,当融
化至剩下40~50 ml血浆与沉淀物时,闭合
导管,阻断虹吸。将血浆与沉淀物混合,
制成冷沉淀凝血因子。将冰冻血浆袋和冷
沉淀凝血因子袋热合断离

关键控制点(CCP)
融化温度: 4±2℃
融化方式:水浴槽内融化
分离条件:虹吸原理
冷沉淀凝血因子中有40-50ml血浆
核对血袋条形码:一致性(冷沉淀和血浆)
依据两袋之间形成的高
度落差,分离出冷沉淀
和血浆
洗涤红细胞制备
待用洗涤溶液联袋提前放置冷藏保存,无破损渗漏,溶液外观正常,在有效
期内。
将合格的红细胞悬液用作制备洗涤红细胞悬液的起始血液,无破损渗漏,血
液外观正常,在有效期内。
使用无菌接合机将待洗涤的红细胞悬液袋导管和洗涤溶液联袋进行无菌接合
连通。
将洗涤溶液移至红细胞袋内,液体量约为100ml/单位,夹紧导管,混匀。
按照制备红细胞的离心程序进行离心操作。
离心后将血袋取出,避免震荡,垂直放入分浆夹中,把上清液转移至空袋内,
夹紧导管。
重复3.10.4~3.10.6步骤,洗涤3次。
将适量(50 ml/单位)保存液(生理盐水或红细胞保存液)移入已完成洗涤
的红细胞,混匀。
热合,贴签,入库。
如果是在开放环境制备,应严格遵从无菌操作。
如果在开放环境制备或最后以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保存期为24小时。
如果是在闭合无菌环境中制备且最后以红细胞保存液混悬,洗涤红细胞保存
期与洗涤前的红细胞悬液相同。

关键控制点(CCP)
注意:有效期
外观检查: (1)待用洗涤液联袋 (2)用来洗涤的红细胞
需提前冷藏保存
连接方式:无菌接口机
97版未规定(原体积)
洗涤液用量:每次100ml/单位
最后成品50ml/单位 97版以400ml为例,200ml/每次
保存期:开放或生理盐水混悬后均为24小时,红细胞保存液例外
去除白细胞
应当使用白细胞过滤技术去除全血或红细胞悬液中的白细胞。
应根据白细胞过滤器生产方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过滤操作。
当在密闭环境(使用白细胞过滤多联血袋或无菌接合技术)制备。
应当在采血后2天内(采血次日为第1天)完成白细胞过滤。
检查待滤过血液的外观,并充分混匀后进行过滤。
如果在进行白细胞过滤操作前,血液已经处于保存温度(4 ±2℃),
需要在室温进行过滤时,室温应≤26℃,而且应当尽快放回至既定保
存温度的环境中,从取出到放回的时间应<3小时。
如果在白细胞过滤后,将血液转移至不属于原联体血袋的其他血袋,
应当建立与实施标识控制机制,保证过滤后血液的正确标识

关键控制点(CCP)
使用多联血袋的滤器
或无菌接合技术
操作: 按滤器说明书操作
过滤时间:采血后2天内(采血次日为第一天)(床边型和血站型)
过滤条件:(1) 密闭环境
(2) 室温≤26℃,且整个过程<3小时
过滤前血液处于正常
的冷藏状态
核对血袋条形码:一致性,特别是使用分体的过滤器时应建立标识控制。
冰冻红细胞(甘油化冰冻、解冻、去甘油)
红细胞甘油化
--取拟冰冻保存的全血或悬浮红细胞,离心去除上清液,用无菌接合技术将红
细胞转移至容量适当的、适宜于冰冻保存的转移袋内。
--在无菌条件下,缓慢滴加复方甘油溶液至红细胞袋内,边加边振荡,使其充
分混匀。
--在室温中静置平衡30 min,置-65℃以下保存。
冰冻红细胞的解冻
--从低温冷冻保存箱中取出冰冻红细胞,立即放入37℃~40℃恒温水浴箱中,
轻轻振动使其快速融化,直至冰冻红细胞完全解冻。
洗涤除去甘油
--将专用洗涤盐液袋与解冻红细胞袋无菌接合,采取渗透压梯度递减方法洗涤。
最后1次的洗涤上清液应无明显溶血迹象。
使用自动化设备制备冰冻和解冻红细胞时,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
关键控制点(CCP)
边滴加边振荡混匀
采用无菌接合技术
1、手工方法
(1)甘油化:速度(缓慢、滴加);室温平衡30‘, -65℃保存
(2)解冻:融化(快速)
37℃~40℃恒温水浴箱
(3) 洗涤去甘油:渗透压梯度递减方法
2、自动化方法:按设备说明书操作
洗涤至上清液无明显溶血
血浆病毒灭活 (亚甲蓝光化学法)
根据设备操作说明书设置医用血浆病毒灭活光照柜的参数。
根据血浆的规格选择相应病毒灭活血袋。
用无菌导管连接设备或百级净化台内按无菌操作技术将血浆袋与病毒灭活血
袋连接。
将血袋悬挂于支架上,打开导管夹,使血浆经“亚甲蓝添加元件”,流入光
照袋。
在医用血浆病毒灭活光照柜中进行光照。
光照处理后的血浆经病毒灭活装置配套用输血过滤器过滤,滤除亚甲蓝和绝
大部分白细胞,即得病毒灭活血浆。

关键控制点(CCP)
光照强度、温度和光照时间:按设备说明书
亚甲蓝的残留量
可制备两个品种(原料) :
(1)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
(2)病毒灭活冰冻血浆
核对血袋条形码:一致性,使用分体的病毒灭活耗材应建立标识控
制。
3.7 需要连接新的血袋(过滤、分装等)时,应当保证每一血袋献血条码一致。
宜采用按需打印方式产生标签,粘贴完毕,经计算机系统核对无误后,才给
予断离。
血液辐照
辐照室应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的要求。
按照辐照仪使用说明书设置辐照参数。
血液辐照最低剂量为25 Gy,血液任何位点的辐照剂量不宜超过50 Gy。
红细胞在采集后14天内可辐照,辐照后可再储存14天。
血小板在保存期内均可辐照,辐照后可保存至从采集算起的正常保存期限。
粒细胞宜在采集后尽快辐照,辐照后宜尽快输注。
在辐照过程中应严格区分未辐照和已辐照血液的标识。
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和血浆不需辐照处理。

关键控制点(CCP)
血小板、粒细胞
辐照剂量:最低剂量为25 Gy,不宜超过50 Gy (与AABB标准)
辐照时间:红细胞采集后14天内,
保存时间:辐照后14天(红细胞)
如何执行?
总 结
1、《血站技术操作规程》给出的是纲领性的指导,各地要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编写自己的SOP
2、不能孤立地看本规程,要结合相应的法规和标准(混合
浓缩血小板)
3、做好规程中要求的关键点并加以控制,保证最终制品的
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