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主講人簡報
• 何先生不滿於中國文史研究被洋人歸類為「漢學」
(Sinology),因為「漢學」是西方人「東方主義」
(Orientalism)及其「歐洲中心論」(Eurocentrism)的產
物。
• 何先生擅長於廣泛運用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成果,又能
吸納西方史學的長處。
• 他在《東方的搖籃:紀元前5000年至1000年華夏技術及理
念本土起源的探索》(Cradle of the East: An Enquiry into the
Indigenous Origins of Techniques and Ideas of Neolithic and
Early Historic China, 5000-1000 B.C.),以文獻、考古資料
及古動植學證明中國古代文明源於本土,打破西方學者的
世界文明源自西亞的一源說,連強力主張這種學說而撰寫
《西方的興起》(The Rise of the West: A History of the
Human Community: with a Retrospective Essay) 著稱的威廉‧
麥克尼爾(William H. McNeill)教授也為之折服。
• 他成長於對日抗戰之中,有濃厚的民族意識,雖因工作關
係入美國籍,但熱愛中國之心過於常人。
• 1996年,「新清史」的代表羅友枝(Evelyn S. Rawski)教授
發表美國亞洲研究學會主席就職演講:“Presidential
Address: Reenvisioning the Q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Q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再觀清代:清代在中國
歷史上的重要性〉) ,針對何先生1967年在美國亞洲研究
學會發表的“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h’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清代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一文,
批判何先生對滿清王朝「漢化」問題的論斷。他認為清王
朝能維持近三百年的統治,主要原因不在於「漢化」,在
不同地區採取不同文化政策,才是清朝統治成功的關鍵。
• 兩年後,何先生發表“In Defense of Sinicization: A Rebuttal of
Evelyn Rawski’s ‘Reenvisioning the Qing’,”(〈捍衛漢化:駁斥羅
友枝的《再觀清代》〉) 。認為自己的論文是宏觀的,論題是
多面性的,羅氏卻單挑漢化這個單一主題來討論,模糊文章的
真實意義。
• 更甚者,羅友枝曲解何先生滿族創造了一個包括滿、漢、蒙、
回、藏和西南少數民族的多民族國家的論點,羅友枝卻在漢化
和滿族與非漢民族關係之間,構建一個錯誤的二分法。無視於
滿族之所以能有效地統治人口最多、政治傳統和文化最悠久的
中國,就在他們成功地運用漢族傳統和制度。
• 羅友枝又主張:遼、金、元、西夏政權統治漢人與漢地,都只
任用漢族官員,他們都拒絕漢化。其實,這四個政權最終都採
用漢文化和制度,甚至以漢族五德終始的正統論合理化其政權。
征服王朝要鞏固其統治,漢化是不可避免的,這本是國際學術
研究的共識,而羅友枝卻全然視而不見。
• 何炳棣教授治史的特色,是能廣
泛運用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成
果,又能吸納西方史學的長處。
• 何先生於1962年出版《明清社會
史論》,專攻長久以來為社會科
學家重視的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
動研究課題,也是是第一位大量
運用附有三代履歷的明清進士登
科錄及會試、鄉試同年齒錄等鮮
為人注意的科舉史料的學者。
• 何先生透過量化統計,分析向上與向下社會流動;
在資料的數量與涵蓋面,均遠遠超越前人,統計
分析的樣本,進士達一萬四五千名,舉人貢生達
兩萬多名。
明代進士社會成分的變遷
(百分比)
時期
A類
B類
A+B
C類
1371-1496
57.6
─
57.6
42.4
1505-1580
46.6
1.0
47.6
52.4
1583-1610
33.3
11.6
44.9
55.1
明代平均
46.7
2.8
49.5
50.5
• 何炳棣教授認多明初的綜合情勢環境對貧寒的人
出奇地有利,在第一個時期,這些寒微舉子占了
進士總數的大半。隨著時代的前進,官員家庭能
享受的各種有利條件,使他們不可能不佔上風。
至十六世紀,C類就穩定地抬頭,多於平民群體
達10%;最關鍵性的變遷自十六世紀晚期開始,
當A類急速大減至低於30%,但這一大減靠著B
類的急劇上升得以彌補。何炳棣教授對這兩種現
象解釋是平民的社會學術流動是越來越困難了,
他們需要隔代的準備,才能達成社會流動的最終
目標。
• 何先生認為明清社會幾乎沒有制度化的機制,阻
止高地位家庭長期的向下流動,均分遺產的習俗
可能是最有力的的因素。
• 除縱向垂直的上下流動外,何先生又專章討論士
農工商、軍民匠灶的橫向水平流動,並論及社會
流動的地域差異和影響社會流動的各種因素。社
會流動比較研究的結果,何先生認為明初精英的
社會流動率,「即使近代西方社會精英社會流動
的數據,也可能很難超越」。
「現代科舉」(考大學)與社會流動研究
• 李中清、梁晨、張浩,《無聲的革命: 北京大學、蘇州大
學學生社會來源研究,1949—2002》,北京: 三聯書店,
2013。
• 李中清,〈促進社會流動的高考制度是中國的驕傲〉《文
匯報》, 2013-11-11 。
http://whb.news365.com.cn/ftl/201311/t20131111_912838.html
• 台大經濟系教授駱明慶《誰是台大學生?--性別、省籍
和城鄉差異》 《經濟論文叢刊》 第 30 輯 第 1 期 (2002
.03) 。〈弱勢學生能脫離貧窮世襲嗎?〉 《新新聞》 ,
1351期(2013.01.29)。
http://www.new7.com.tw/coverStory/CoverView.aspx?NUM=1351&i=TX
T201301231501330GZ
• 本書被譽為討論科舉與社會流動最全面的一部經
典鉅著,影響中國社會史與明清史及東亞史研究
甚鉅。
1. 許倬雲《先秦社會史論》(Ancient China in Transition: An
Analysis of Social Mobility, 722-222B.C.)
2. 毛漢光《兩晉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
3. 吳金成〈中國의科擧制와그政治.社會的機能──宋.明.淸時代
의社會의階層移動을中心으로──〉《科擧》(서울:一潮閣,
1981)
4. 吳建華〈科舉制下進士的社會結構與社會流動〉(《蘇州大學學
報》,1994年第1期)
5. 崔永浩(Yong-ho Choe)的 The Civil Examinations and the
Social Structure in Early Yi Dynasty Korea, 1392-1600
(《朝鮮李朝初期的科舉制度與社會結構》)
• 近年來,何先生的論點遭到部分學者質疑。
• 1982年,郝若貝的論文〈中國的人口、政治與社
會的轉型:750-1550〉(“Demographic, politic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 of China, 750-1550,”),分析
宋朝官員傳記資料,發現宋朝政府被幾個或幾十
個大家族所壟斷,科舉造成的社會流動並不大。
• 韓明士在1986年發表《政治家與士大夫》
(Statesmen and Gentlemen: The Elite of Fu-chou ,
Chiang-Hsi,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一書,
則認為研究科舉所促成之社會流動,不能僅以直
系父祖三代家世為據,應該擴大「精英」定義的
範圍,將寺廟捐獻者與從事地方公益事務者及其
親戚族人、學生等均列為分析的對象,於是大大
縮減平民範圍,把平民在科舉上的成功率大為低
估;他進而懷疑科舉制對統治階層與平民間的
「血液循環」有促進作用。
• 艾爾曼發表〈科舉制下帝制中國晚期的政治、社
會與文化的再生產》(“Social and Cultural
Reproduction via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與《帝制中國晚期的科舉文化史〉
( 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也認為何先生估計出身平民進士
之比例過高,過分低估中式家族及其婚姻對向上
流動力的作用,進而論定:「近千年來,科舉制
度在很大程度上,不過是統治階層的政治、社會、
文化的『再生產』而已。」
• 沈登苗則於2006年發表〈也談明代前期科
舉社會的流動率——對何炳棣研究結論的
思考〉,批評何著對「明代前期」的界定,
及以何先生未能使用天一閣獨家收藏的31
種明代進士題名錄為憾,並指出「明代前
期科舉流動率高,主要是元代特殊的用人
政策」造成的,何先生的「結論在科舉史
上並不具備典型的意義」。
• 相關統計「完全是根據八十幾種
中試者的祖上三代履歷,最能反
映社會階層間的上下流動」。
• 艾氏所用資料「沒有最能反映社
會血液循環的祖上三代履歷」
• 韓氏的評論,是對「精英」的定
義混亂而誤導。
• 相關質疑似乎難以撼動何先生論
點,大部分學者仍認為「科舉為
寒門子弟架起了通向『天門』的
階梯」。
• 新史料
明代鄉試錄313 種
進士登科錄54 種
進士履歷便覽17 種
會試錄54 種
進士同年序齒錄15 種
• 于志嘉利用《萬曆三十八年(1600)庚戌科序齒錄》,分析
77 名軍籍進士祖孫五代社會身分的變遷。
• 2003年,張杰《清代科舉家族》,用統計分析法,處理
《清代硃卷集成》中的家族背景資料,討論中舉者的垂直
流動、應試者的水平流動,及科舉與士人居住地遷移的關
係。
• 2007年,廈門大學鄭若玲發表《科舉、高考與社會之關係
研究》,其第四章論述科舉與社會流動的關係,也是「基
於清代硃卷作者之家世」,用統計方法所作的量化分析。
其特別之處,鄭若曾延伸到五世,多考察兩代祖先,兼及
妻系與母系情況,而且還統計分析了功名大小之間的流動。
• 科舉制是清代社會流動的重要途徑。盡管獲得功
名的舉子大多數還是出身於較高社會階層,但一
定比例的布衣藉著科舉得以升遷的事實,說明他
們仍有一個較為公平的向上流動渠道。
NO.
朝代
何炳棣使
用樣本數
本計劃使
用樣本數
1
洪武朝
28
20
2
建文朝
-
110
3
永樂朝
106
188
4
宣德朝
-
199
5
正統朝
-
633
6
景泰朝
-
526
7
天順朝
294
693
16000
8
成化朝
787
2119
14000
9
弘治朝
601
1775
10
正德朝
330
1351
8000
11
嘉靖朝
1943
4587
6000
12
隆慶朝
405
785
13
萬曆朝
1838
2197
14
天啟朝
-
345
6332
15528
科舉史史料的開放與出版(以天一閣藏書樓和
北京國家圖書館最為豐富),提供高達 57 科
次的明代進士登科錄作為研究的基礎數據。資
料量多出原先樣本的三倍之多,且分布平均,
可以檢驗明代「官場對有才能人士開放」的傳
統說法,有助於釐清明代社會的穩定性及其變
遷。
何著與本計畫運用史料比較圖
12000
10000
4000
200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總計
取樣方法:
• 依循何院士的設計,向上流動仍以進士為階層流動的頂端;
個人出身同樣以「三代履歷」作為判斷標準。
• 為了更嚴謹分析大量新增的進士出身數據,分類的方式進
行部分微調。例如:重新加以考慮「封贈銜」及「榮譽銜」
的因素,使平民的定義(A 類)更為嚴謹。
• 特別註明登科錄中兄弟的官銜、母親以及妻子受封、追贈
品級的狀況,並歸類於 C(三代中有一人擁有低於三品官
銜的家庭)、D 類(三代中有一人擁有三品以上官銜的家
庭)。
• 散官、佐雜官、吏職、軍職銜等職銜,也特別詳細地分類
在 C、D 類
明代進士的社會成分表
A類
有效樣
本數
人數
百分比
洪武至天順
2369
1537
64.88%
成化至弘治
3894
2000
正德至嘉靖
5938
隆慶至天啟
總計或平均
年代
B類
人數
A類+B類
C類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0
0.00%
1537
64.88%
769
51.36%
0
0.00%
2000
51.36%
2811
47.34%
21
0.35%
2832
3327
1410
42.38%
117
3.52%
15528
7758
49.96%
138
0.89%
百分比
D類
人數
百分比
32.46%
71
3.00%
1707
43.84%
187
4.80%
47.69%
2786
46.92%
320
5.39%
1527
45.90%
1578
47.43%
205
6.16%
7896
50.85%
6840
44.05%
783
5.04%
明代進士的社會成分
70.00%
64.88%
60.00%
51.36%
52.31%
48.64%
47.69%
50.00%
40.00%
30.00%
53.59%
45.90%
A類+B類
35.46%
C類+D類
20.00%
10.00%
0.00%
洪武至天順
成化至弘治
正德至嘉靖
隆慶至天啟
• 統計結果發現 :明朝初期的樣本數量比較少,且
因明初官員缺乏,所以父祖輩有任官記錄者偏少。
此時期 A 類(出身平民)較多,在 55% 到 60%
以上。
• 成化年間以後開始下降,正德至嘉靖年間降至
47%,隆慶以後更降至 42%。明代中期以後的人
口量大增,相對比例來說,A 類與 B 類(生員家
庭)的進士,競爭應該更為激烈。
• C 類出身在成化初年以前總在 33%-35% 上下擺動,
其後升至 42% 以上,而且呈增長趨勢,多在 50%
左右。
• D 類出身在各朝的比率相對穩定,大約是在 5%
左右;到成化年間之前,也就是明代中期以前,
一般在 3% 左右,其後便升至 5% 以上。
• 可見三品以上的官員子孫,似乎能夠一直維持有
相當水準的教育和經濟環境。
• 明代的趨勢變化是:A+B 類(平民家庭出身)的
比率從七成五跌至四成五,而代表官員家庭出身
的 C+D 類,則從二成四提高到五成三;兩者在明
代的平均值則是五成六比四成四。
• 此一研究結果,證實何院士平民往科舉的階梯爬
升時,遭遇到越來越大的困難與阻礙的看法。
• 然而,新的計算結果,明代平民出身的進士為
56%,官員以上出身為 44%,可見平民向上流動
機會占了整體官員的一半以上,同時證實明朝
「官場對有才能人士開放」的傳統說法。
• 從平民家庭出身與官員家庭出身的進士統計數據
得知:約從明中期弘治年間開始出現交叉,此時
C 類(廣義的官僚群體)比率大幅上昇,似乎與
明代中後期的社會發展脈絡相暗合,可以確定,
總有一半的機會是提供給平民的。
績學博一第者,強半寒素之家。
(《明神宗實錄》卷535)
• 何先生的《明清社會史論》,自1962年出版至今
雖已半個世紀,此期間該領域雖有上述的發展,
但無論在論題的開創,運用史料與統計分析方法
的精到,獲致結論的堅實,仍是其他相關著作不
可倫比的。
• 《明清社會史論》可說是一本中國史研究、社會
史研究與東亞史研究及社會科學界譽為劃時代之
經典鉅著。尤其經過我們這一次的的驗証,何先
生在科舉與傳統中國社會階層與社會流動研究史
上的成就,再度得到堅實有力的肯定,其地位迄
今仍是屹立不可動搖的。
• 1965年夏天,我剛考上台大歷史研究所碩士班,
所長劉壽民(崇鋐)教授將何教授送給他的這本
《明清社會史論》,賜贈於泓。於是開始一頁一
頁地讀,不覺譯了四章半,後來因為忙著寫論文
而中斷。
• 七十年代前期,值保衛釣魚臺運動的高潮,國民
政府對外雖軟弱,但對內卻很強硬,臺灣在威權
統治下,校園氣氛甚為嚴峻,風聲鶴唳,人人自
危。何教授因投身運動,被臺灣列為拒絕往來户,
當然不宜再談他的著作。
• 八十年代後期,解除戒嚴,何教授也恢復每兩年
回來參加中央研究院院士會議的權利,泓乃重拾
舊譯稿,希完成這工作。無奈當時承擔學術行政,
正負責臺灣大學歷史學系與研究所;1991年至
1995年,先後幸地被香港科技大學學術副校長錢
致榕教授與校長吳家瑋教授找了去創辦人文學部;
1993年底回臺以後不久,又為袁頌西校長找了去
創辦暨南國際大學的歷史學系與研究所,並擔任
教務長,尤其九二一大地震後,代理校長承擔校
園復建及延聘新校長等善後工作;沈重的學術行
政工作,阻擋了大部分研究工作。
• 2002年自暨大退休,轉任東吳大學歷史學系的教
職,教學工作單純,遂能重拾研究寫作工作。東
吳大學歷史學系是劉壽民老師創辦的,泓擁有的
何教授《明清社會史論》,原是何先生送呈他讀
清華大學歷史系時的業師和系主任劉壽民老師的,
後來劉老師賜贈予泓,真是機緣凑巧。於是重拾
舊譯稿,矢志完成此未竟之業。不久,又蒙何教
授約見,鼓勵泓繼續翻譯,並惠允協助解决翻譯
中遇到的困難,隨後又獲國家科學委員會贊助此
翻譯計畫,工作於是再度展開。
• 《明清社會史論》於1962年出版後,何教授又獲
得到北京國家圖書館藏翁同龢收集的清代進士履
歷便覽、會試錄與會試齒錄、舉人鄉試錄、貢生
同年齒錄及在台北中研院史語所見到四種明代進
士登科錄等新資料,1967年第二版即據以修訂,
重新估算表9、表10、表12之數據,並修改其文字;
因此,1967年修訂版與1962年原版中本章的內容
有所不同。本譯文即以1967年修訂本 ( Ping-ti Ho,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 New York and Lond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7.)為底本。
• 這次出版的譯本翻譯時,一一查對何教授引用之原始文獻,
還原於譯文之中,若有出入則以「譯者注」形式說明,其
特色是力求詳盡,徵引許多何先生未引用的史料和近人研
究的成果。何先生認為這「足以教導入門者如何收集與運
用史料」。
• 由於這本書出版已五十年,此期間有不少相關文獻與研究
論著出版,與何教授對話,對於不同的意見及補強或修正
的文獻資料,也以「譯者注」形式說明。長達萬言的「譯
者注」,何先生說:「對我這個原作者以及廣大讀者都極
有參考價值。」
• 編排上大大改善了英文原著中的排印次序與方式,將全書
每一腳註都與同頁正文密切聯繫,何先生說:「讀來令人
重生親切之感」。
徐序與崔評對我早年學術著作價值的肯定,不啻是我近
二十餘年來,孜孜不倦考證先秦思想與制度的精神支柱。
這本《明清社會史論》在我所有的著作裡,運用社會科
學理論較多,也最為謹慎,曾引起不少學者仿效。但此書問
世若干年後,驀然回首,我對某些社科觀點、方法與理論逐
漸感到失望與懷疑,最主要是由於其中不少著作不能滿足歷
史學家所堅持的必要數量和種型的堅實史料,以致理論華而
不實,容易趨於空誕。因此我自退休以來二十餘年間,「僅」
求諸己,致力於考證學的更上層樓,欣然頗有所獲。此日回
想,這本舊著可稱我個人學術路程上的一個分水嶺,而今舊
著以「譯註」的新顏出現,於我個人固然可喜,更希望對廣
大的中文讀者有所助益。
何炳棣,〈《明清社會史論》中譯本自序〉
• 由於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中文譯本版權授權問題
的拖延,何先生生前只看到稿本,未能親眼看到
聯經平裝版的《明清社會史論》出版,更不可能
看到中華《何炳棣先生全集》精裝本《明清社會
史論》的出版。
• 由於兩岸稱謂原則問題,北京中華書局無法取簡
體字版授權,此又為一大無奈與遺憾。
2006年任亞洲學會會長。
著作目錄:
1959 Studies on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1368-1953.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中譯本:《1368-1953中國人口研究》,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962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 1911.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中譯本:何炳棣著,徐泓譯注,《明清社會史論》,臺北市:聯經出版事
業,2013。
1966 《中國會館史論》,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1969 《黃土與中國農業的起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1975 The cradle of the East : an inquiry into the indigenous origins
of techniques and ideas of Neolithic and early historic China,
5000-1000 B.C.. Hong Kong :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中國歷代土地數字考實》,臺北:聯經出版事業
2004 《讀史閱世六十年》,台北:允晨文化。
2013 《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
2012年六月七日清晨七點十一分,何炳棣
教授於睡夢中安然去世,享壽九十五歲。
謝謝聆聽!
敬請指教!
感謝科技部(前國科會)
• 徐泓,《何炳棣著《明清社會史論》
譯注計畫》(97-2420-H-031-029-MY2)
國科會經典名著翻譯計畫,2008年8月-2010年7月。
• 徐泓,《明代向上社會流動新探》(:
NSC 101-2410-H-031 -038 -)國科會專
題研究計畫,2012年8月--2013年10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