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件powerpoint版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下载此文件powerpoint版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仪器使用及说明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五.实验报告要求
六. 思考题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示波器、函
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
毫伏表、频率计、万用表等的主要技
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和
测试波形电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
电子仪器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
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它
们和万用电表一起,完成电子电路的静态
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
用,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
连接如图1所示。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
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公共接地端应连接在
一起,称共地。
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
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
接线用普通导线。
直流稳压电源
交流毫伏表
屏
蔽
线
被测电路
函数信号发生器
屏
蔽
线
Ucc
U
U
i
0
示波器
屏
蔽
线
图1 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
三.仪器使用及说明
将重点介绍这几种类型仪器的功能、
面板、特性、仪器的接线和使用方法、注
意事项等。由于每一类仪器型号众多,不
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每种类型均取其典
型设备进行介绍。
1.直流稳压电源
直流稳压电源,具有稳压、稳流、连
续可调的特点,其稳压、稳流两种工作状
态,可随负载的变化能自动转换。双路具
有跟踪功能,纹波小,输出调节分辨率高
等特点。
2.低频信号发生器
2.1 概述
函数信号发生器,用作交流信号源,提
供幅值和频率可调节的标准模拟信号。能
产生正弦波、方波、脉冲波、锯齿波等波
形,频率范围宽。具有直流电平调节、占
空比调节、TTL电平、单次脉冲输出;频率
显示有度盘、数字显示和频率计显示;频
率计可外测信号。
下面介绍DF1641B1函数信号发生器。
2.2 面板功能及说明
2.3使用方法:
(1)将仪器接入AC电源,按下电源开关。
(2)使用前,将面板上各输出旋钮逆时针旋
至最小。
(3)按下所需选择波形的功能开关。
(4)频率调节:将波段开关和频率微调
(FREQVAR)配合使用。面板上的频率波段
开关作为分波段的频率选择。根据所需频
率先粗调,即按下相应的波段按键;再微
调,即将频率微调旋钮旋至所需的频率。
频率由上方LED显示。(0~3MHZ)
(5)幅度调节:将“输出衰减”和“输出幅
度调节”旋钮配合使用。当需小信号输出
时,按入衰减器,调节幅度至需要的输出
幅度值。(0~20V)
(6)调节直流电平偏移至需要设置的电平值,
其它状态时关掉,直流电平将为零。
(7)TTL信号输出:从脉冲输出端输出,此
电平将不随功能开关改变。
(8)单脉冲:按SPSS按键,输出单脉冲。
(9)频率计的使用:频率计可以进行频率
的内测和外测。测频方式选择旋钮弹出时
为内测,按下时为外测。当外测时,将外
测信号从外测信号输入端输入,所测信号
频率即从LED显示。此时,信号发生器即
作数字频率计使用,单位和小数点由机内
自动切换。(测量范围:10HZ-20MHZ).
2.4注意事项:
(1)把仪器接入AC电源之前,应检查AC电
源是否和仪器所需的电源电压相适应。
(2)仪器需预热10分钟后方可使用。
(3)请不要将大于10V(DC+AC)的电压加
至输出端、脉冲端和功率输出端。
(4)功率输出端不得短路,不使用时将幅
度调节开关按下。
3. DF1932A型交流毫伏表
3.1概述
交流毫伏表广泛用于测量交流电压及音
频信号。如常见的DF1932A型交流毫伏表,
它是一种通用智能化的全自动数字交直流
毫伏表。适用于测量频率 5HZ-2MHZ,电压
100uV-390V的有效值和10mV-390V的直流
电压。它具有测量精度高、频率响应误差
小、高输入阻抗、高灵敏度及高稳定性等
优点,具备自动/手动和AC/DC测量功能,
同时显示电压值和dB/dBm值。
3.2
DF1932A型交流毫伏表面版示意图如下
3.3主要技术参数
(1)测量电压范围:交流:100uV-390V
直流:10mV-390V
(2)测量电平范围:-80dB-+50dB
(odBV=1V )
(3)测量电压的频率范围:5Hz-2MHz
(4)基准条件下的电压误差:±3%(400Hz)
(5)基准条件下的频响误差:
50Hz-100KHz±1.5%;
20Hz-500KHz±2.5%;
5Hz -2MHz±4.0%
(以1KHz为准)
3.4 使用说明
(1)打开电源开关,将仪器预热15~30分钟。
(2)电源开启后,仪器进入使用提示和自检
状态,自检通过即进入测量状态。
(3)当采用手动测量方式时,在加入信号前
请先选择合适的量程。
(4)当仪器设置为自动测量方式时,仪器能
根据被测信号的大小自动选择测量量程。
(5)仪器在使用过程中,不要长时间输入过
量程的电压。
4. TDS1002数字存储示波器
4.1概述
示波器是应用最广泛的测量仪器之一,
它能将非常抽象的、看不见的周期信号或
信号转态变化的过程,在荧光屏上描绘出
具体的图象波形提供观察和分析。它可用
来测量电压、电流、频率、相位等各种电
参量。具有输入阻抗高、频率响应好、灵
敏度高等特点。示波器的种类很多,且分
类方法也不尽相同,其功能和电路组成也
各有差别,但基本原理则大同小异。
现以TDS1002数字存储示波器为例说明如下
4.2 TDS1002数字存储示波器面板图
4.3主要面板控制键使用说明
1)菜单和控制按钮
(1)SAVE/RECALL(保存/调出):显示设置和波
形的保存、调出菜单。
(2)MEASURE(测量):显示自动测量菜单。包括
频率、周期、幅值等。
(3)ACQUIRE(采集):显示采集菜单。包括峰
值检测、平均值等。
(4)UTILITY(辅助功能测试):显示辅助功能菜
单。
(5)CURSOR(光标):显示光标菜单。
(6)DISPLAY(显示):显示菜单。包括对比度增
加或减少。
(7)HELP(帮助):显示帮助菜单。
(8)DEFAULT SETUP(默认设置):调出厂
家设置。
(9)AUTO SET(自动设置):按此键所测波
形能稳定显示于屏幕上。
(10)SINGLE SEQ(单次信号采集):采集
单个波形,然后停止。
(11)RUN/STOP(运行、停止):配合单次
信号采集,控制单次信号的采集和停止。
2)垂直控制部分
(1)通道1、通道2位置按钮:可分别控制
CH1/CH2输入波形的上下移动。
(2)通道1、通道2菜单按钮:分别显示
CH1/CH2垂直参数。包括耦合方式(交流-接
地-直流)、探头等
(3)数学计算菜单:显示波形的数学运算。
包括“窗口”信息(加、减、FFT运算)等。
(4)伏/格(CH1/CH2):选择被测波形的幅
值刻度单位。
(5)衰减器开关、垂直微调旋钮、垂直移位、
通道选择(叠加、双踪选择、极性开关等)
3)水平控制部分
(1)位置按钮:控制CH1/CH2输入波形的左
右移动。
(2)水平菜单按钮:显示水平菜单。(包括:
水平时基设置位置、幅度刻度大小等)
(3)设置为零:当输入波形有偏左或偏右现
象时,按此键可使波形处于屏幕的中心位
置。
(4)扫描微调控制键、水平移位、扩展控制
键等。
4)触发控制(TRIG)
(1)电平:触发电平调节按钮。通过调节
此按钮,使内部的垂直光标处于被测量
值的幅值范围之内,被测波形才能稳定
的显示在屏幕上。
(2)触发菜单:显示触发菜单。
(3)设置为50%:控制触发电平处于被测
信号峰值的垂直中心。
(4)触发源选择开关、交替触发、外触发
输入插座、触发电平旋钮、触发极性按
钮、触发方式选择、Z轴输入连接器等。
4.4 示波器应用举例
1)观察被测信号
(1)若观察一个波形,按下CH1 菜单按钮,将探
头选项衰减设置成10X。
(2)将P2200探头上的开关设定为10X.
(3)将通道1的探头与信号连接。
(4)按下自动设置按钮。
示波器自动设置垂直、水平和触发控制。根据检
测的信号类型在显示屏的波形区域中显示相应的
自动测量结果。若同时观察二个波形,则被测信
号从CH1和CH2输入,测量方式相同。
2)交流信号频率和周期的测量
(1)根椐被测信号的频率选择适当的时基扫
描挡级T/Div 。
(2)调节“触发电平”使屏幕显示1~2个周
期波形,若D为一个完整波形在X轴上所占的距
离(大格)
则被测信号周期为: T=T/Div×D(Div);
被测信号频率为: f=1/T
如:T/Div置于0.5ms/Div, D=2Div
则信号周期 T=2Div×0.5ms/Div=1ms;
信号频率:f=1/T=1000HZ
3)交流信号电压幅值的测量
(1)根椐被测信号的幅度和频率选择合适的V/Div
和T/Div挡级,
(2)调节“触发电平”,使输出波形稳定。据下式
计算被测信号电压的峰峰值Vp-p
Vp-p=n×V/Div×H (Div)
式中:n:探极衰减比
V/Div:为所选档级的指示值如0.1、0.2……
H:表示被测信号一个完整波形的高度,单
位是大格。
如:n=1,V/Div置于0.5V/Div,H=5Div,
则Vp-p=1×0.5V/Div×5Div=2.5V
4) 相位测量
因双踪显示除了可以比较两个被测信号的相位
关系外,还可测量两个同频率信号间的相位差。
(1) 调节两个被测信号的波形,使其稳定。
(2)若被测波形,一个波形在X轴上的周期为M
格,这时每1格相应为360°/M,N为两个波形在X
轴方向的距离差(大格)。则二波形相位差为:
φ(相位差)=N(Div)×360°/M(Div)
如:一个波形在座标上占8格,两波距离差为1.5
格。则
φ(相位差)=1.5(Div)×360°/8Div=67.5°
5.数字万用电表
实验室一般采用数字万用表,它采用数
字量化技术,把被测电量均转换成电压信
号,并以数字形式(不连续、离散的形式)
加以显示,其主要优点是:准确度高、输
入阻抗高、功能齐全、显示直观、可靠性
好、过载能力强、小巧轻便。其中3位半数
字万用表获得了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万用表的使用(1)零位调整(2)直流电压、交
流电压的测量(3)直流电流、电阻的测量等
2.电子仪器综合使用
(1)交流信号频率及电压幅值的测量
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端与示波器的输入端相连。
调节信号源使输出频率分别为500Hz、2KHz和
20KHz,输出幅值分别为有效值0.5V,1V,3V
(由交流毫伏表测量),调节示波器v/div、
t/div档级至合适的位置,得到完整稳定清晰的
正弦波形,从荧光屏上读得其波形幅值及周期,
记入表1及表2中,并将结果与已知值比较。
表1交流信号频率的测量:
正弦波信号频率的测定
频率计数器
项目测定
示波器“t/div”位置
一个周期占有的格数
信号周期
计算所得频率(Hz)
500Hz
2KHz
20KHz
表2交流信号电压幅值的测量:
正弦波信号电压幅值的测定
毫伏表读数
项目测定
示波器“v/div”位置
峰-峰值波形格数
峰值(v)
计算所得电压有效值(v)
0.5V
1V
3V
2)方波脉冲信号的测量
(1)调节信号幅值调节旋钮使输出幅度为
1.5V(用交流毫伏表测定),分别观测频
率为100Hz、3KHz和30KHz方波信号的波形
参数。
(2)使信号频率保持在3KHz,调节幅度和
脉宽旋钮,观察波形参数的变化。
自拟数据表格。
五.实验报告要求
1.记录用示波器测得的各种波形,标明被测信号
的幅值和频率等。
2.总结实验中所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以及用
示波器测量信号电压的幅值、频率的步骤和方法。
六.思考题
1.示波器面板上“t/div”和“v/div”的含义是什
么?
2.观察示波器“标准信号”时,要在荧屏上得到
两个周期的稳定波形,而幅度要求为5格,试问Y
轴电压灵敏度开关应置于哪一档位置?“t/div”
又应置于哪一档位置?
3.用示波器测量直流信号时应注意什么?
4.线路连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
四. 实验内容与步骤
五.实验报告要求
六.思考题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
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 .观察偏置电阻的变化对静态工作点及
输出波形的影响。
3 .学习测量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并
了解负载电阻的变化对放大倍数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共射级单管交流放大电路其主要任务是
不失真地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为了使放
大电路能够正常工作,必须设置合适的静
态工作点Q。 如果设置的静态工作点不适
合,则在输入信号稍大时,会使输出信号
产生非线性失真。当工作点过高时,易产
生饱和失真;工作点过低时,易产生截止
失真。
为了提高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性,通常都采
用分压偏置共射放大电路。当电路中的RC
和VCC确定之后,通过对上偏流电阻Rp2的阻
值调整获得合适静态工作点Q。
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AV为输出电压V0与
输入电压Vi的比值即:
AV  Vo Vi
三.实验仪器
1.SAC-MDⅡ网络智能模拟电路实验装置
2.数字示波器.
3.交流毫伏表.
4.函数信号发生器.
5.电脑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静态工作点设置的一般要求是:信号
幅度较少时,在保证输出信号不失真的
条件下,常选择较低的静态工作点,以
降低放大器的噪声和减少电源的能量损
耗。输入信号较大时,工作点适当提高,
直至负载线的中点。
(1) 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工作点的调整
通过调节RP2值实现。
(2)具体稳定过程如下
T0↑→IC↑→IE↑→VE↑→VBE↓→IB↓→IC↓。
(3) 按图1接线,将Ec接+12V电源,调节电位
器RP2,使VC=6V左右。然后由函数信号发生器
输入有效值Vi=20mV, 频率f=1000Hz的正弦交
流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是否失真,如
有失真再重新调节RP2至输出波形不失真为止。
然后断开输入信号,用电压表测量静态工作点
VC、VE、VB及Vb1的数值,记入表1中。
按下式计算IB 、IC ,并记入表1中。
Vb 1  Vb
Vb
IB 

100 K  20 K 
调整
Rb2
VC(V)
测
VE(V)
量
Ec  V c
Ic 
RC
计 算
VB(V) Vb1(V) IB(mA) IC(mA)
12V
Rp2
680K
RC
2K
Rb1
c
100K
C1

R1
Vi
b
22 
Ri
C2

20K
22 
Ro
T
e
图1 单管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RL
2K
(5.1K )
Vo
如果设置的静态工作点不合适(如图2中的Q1或Q2
点),则在输入信号稍大时,会使输出信号产生非
线性失真。
I(mA
)
100
80
60
40
Q
1
Q
20
5μ
Q
A
2
O
O
饱 和
失 真
截 至
失 真
t
图2
工作点不合适引起输出电压波形失真
VCE
(V)
VCE
(V)
2、测量放大器的放大倍数AV,并注意RL 、RC的大小
对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1) 负载电阻分别取RL=2kΩ、RL= 5.1k和RL=∞,
输入接入f=1kHz的正弦信号, 幅度以保证输出波形
不失真为准。测量Vi 和V0,计算电压放大倍数:
Av=Vo/V1,把数据填入表2中。
RL(K)
2K
5.1K
∞
Vi(mV)
VO(V)
Av
(2)取RL=2KΩ,按下表改变RC,幅度以保证
输出波形不失真为准,测量放大倍数,将数
据填入表3 中。
RC ()
2K
3K
Vi(mV)
VO (V)
Av
3.观察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
(1)输入信号不变,用示波器观察正常工作时输
出电压Vo的波形,填入表4。
(2)增大或减小RP2的阻值,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
在输出电压波形出现明显失真时,把失真的波形
描绘于表4,并说明是哪种失真。
测试参数
工作状态
出现饱和失真时
出现截止失真时
VCE
IC
输出波形
五.实验报告要求
1.整理测量数据,计算静态工作点。
2.将电压放大倍数的估算值与实测值进行比
较,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3.总结RB、RC、RL变化后对静态工作点、放
大倍数及输出波形的影响。
4.根据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
六.思考题
1.讨论Rb的大小对放大器的工作状态有何影
响,出现失真如何调整?
2.根据所测数据讨论RC、RL的大小对放大器
的电压放大倍数有何影,分析RC过大会造成什
么后果?
3.在电路测试中,哪些测量用直流表,哪些
测量用晶体管毫伏表?
4.在测量Q点时,放大器输入端应如何处理?
放大电路的静态与动态测试有何区别?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
四.设计内容与步骤
五.实验报告要求
六.思考题
一.实验目的
1.熟悉负反馈放大电路性能指标测试方法;
2.通过实验加深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
影响。
二.实验原理
负反馈是指引回的反馈信号削弱输入信
号而使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降低。在放大电
路中,静态工作点不但决定了电路是否会产
生失真,而且还影响着电压放大倍数、输入
电阻等动态参数。而电源电压的波动、元气
件的老化以及因温度变化所引起的晶体管参
数的变化,都会造成静态工作点的不稳定,
从而使动态参数不稳定,为改善放大电路的
性能,稳定静态工作点,通常在放大电路中
引入负反馈环节。
负反馈共有四种组态:电压串联即电压串连
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连负反馈
和电流并联负反馈。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如下:
1.稳定放大倍数,当然稳定性以损失放大倍
数为代价。
2.改善波形失真,抑制干扰和噪声等。
3.展宽频带。
4.改变输入电阻:串连负反馈增大输入电阻,
并联负反馈减小输入电阻。
5.改变输出电阻:电流负反馈增大输出电阻,
电压负反馈减小输出电阻。
三.实验仪器
1. SAC-MDⅡ网络智能模拟电路实验装置
2.数字示波器.
3.交流毫伏表(高频表).
4.函数信号发生器.
5.电脑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实验电路
+12V
RP1
680K
RA
RP2
220K
RB
3K
10K
2K
+
10K
22 μ
2K
22μ
+
22 μ
+
c
b
e
T1
a
Vi
20K
100Ω
100μ +
1K
图一
a
′
b
c
T2
e
RL
5.1K
51K
20K
1K
+
100 μ
VO
2.实验步骤
2.1.电路如图一所示,调整静态工作点连接
a 、 a′点,使电路处于反馈工作状态。
经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调整RP1、RP2, 使
VC1 、VC2均为6~7V左右,测量各级静态工
作点,并将数据填入表一。
表一
待测参数
测量值
测量静态工作点实验数据
UC1(V)
UB1(V)
UE1(V)
UC2(V)
UB2(V)
UE2(V)
2.2.观察负反馈对放大倍数的影响
从信号源输出频率为1KHz、幅度为5mV左右
的正弦波Vi,作为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输入信
号(以保证二级放大器的输出波形不失真为
准)。
输出端不接负载,分别测量电路在无反馈
(a与a′断开)与有反馈工作时(a 与a′连
接 )空载下的输出电压Vo,同时用示波器观
察输出波形,注意波形是否失真。若失真,
则减少Vi。将实验所得数据记入表二中。
表二
负反馈对放大倍数的影响实验数据
待测参数
VI(V)
工作方式
无反馈
RL=∞
RL=5.1K
有反馈
RL=∞
RL=5.1K
VO(V)
AV(测量)
2.3.观察负反馈对波形失真的影响
电路无反馈( a与a′ 断开),Ec=12V,
RL=5.1K,逐渐加大信号源的幅度,用示波器
观察输出波形。当其出现临界失真时,用毫
伏表测量Vi 、Vo临界值,并记录波形,记入
表三中。
电路接入反馈(a与a′连接),Ec=12V,
RL=5.1K,输入信号Vi保持无反馈时的临界值,
用毫伏表测量Vi 、Vo值,并记录波形,记入
表三中。
表三
负反馈对波形失真的影响实验数据
待测参数
工作方式
无反馈
(VI取临界值)
无反馈
(VI取无反馈
临界值)
Vi(mV)
VO(mV)
临界失真
VO(波形)
2.4
观测负反馈对带宽的影响
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不接负载、EC=12V,
分别在有、无反馈的情况下调信号源使f改变
(保持输入不变)测量输出,且在0.707
VO 处多测几点,找出上、下限频率,数据记
入表四中。
表四
负反馈对带宽的影响
频率
方式
有反馈
VI=(
V
方式
VO(V)
0.707
VOMAX
V0MAX
0.707
VOMAX
)
AV
频率
VO(V)
有反馈
VI=
( )V
AV
0.707
VOMAX
Vo0MAX
0.707
VOMAX
五.实验报告要求
1.比较基本放大器和负反馈放大器的测试数
据,总结电压串联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将测试数据与估算值进行比较,分析产生
误差的原因。
六.思考题
1.什么是负反馈的反馈深度?负反馈放大器
性能改善的程度与反馈深度有何关系?
2.电路的fH 、fL主要与电路中的哪些参数有
关?
比例求和算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一.设计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
四. 设计内容与步骤
五.实验报告要求
六. 思考题
一.设计目的
1.学习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基本运
算电路的方法
2.掌握集成运放组成的反相比例、同
相比例、加法、减法等基本运算电路
的测试方法
3.学习比例求和运算电路设计与调试
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运算放大器是输入电阻很高、输出
电阻很小,且具有很高放大倍数的多
级直接耦合放大器。一旦输入端接入
微弱信号,输出端即可饱和,所以接
成运算电路时必须引入较深的负反馈,
形成闭环系统。另外,由于放大器容
易产生自激振荡,使用时要接入
消振电路,通常接入RC电路改变电路的
频率特性,破坏其自激条件,以消除
振荡。
图1为uA741外部接线图及管脚图,其
中Rp为调零电位器,工作时接有两组电
源,分别为 +12V和 -12V。
100K
Rf
R1

12V
10K
2 7
10K
741 4

31
5
R2
100K
图1
R3
6
R p 10K
运放741调零电路
Vo
12V
运算放大器应用十分广泛,常用于信号运算、
信号处理,如组成比例器、加法器、减法器、
积分器、微分器、电压比较器等。
常见的运算电路有:
1.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见图2
运算关系为: Vo   Rf Vi
R1
Rf
7
VI
2
R1
R2
+12V
∞
6
741
R3
VO
3+
4
5
1
100K Rp
10K
-12V
图2
反相比例放大器
2.同相比例放大器 跟随器
电路如图3所示,
运算关系为:
Rf
R3
Vo  (1  )
VI
R1 R 2  R 3
Rf
12V
2  7 6
VI
Vo
R1
741 4

31
R2
5 RL 5.1K
100K R3 Rp 10K
12V
图3 同相比例放大器
小结
(1)当开环增益为无穷大(大于10000以上)
时,反相比例放大器的闭环电压增益为:
Auf=-Rf/R1
由上式可知,选用不同的电阻比值,Auf
可以大于1,也可以小于1。若取Rf=R1,则放
大器的输出电压等于输入电压的负值,也
称为反相跟随器。
(2)当开环增益足够大时(大于10000),
同相比例放大器的闭环电压增益为:
Auf  1  Rf R1
由上式可知,Auf恒大于1,若R1趋向于无
穷大时,Auf为1。于是同相比例放大器转变
为跟随器。
3.加法器
电路如图4所示
运算关系为: Vo    Rf VI 1  Rf VI 2 


 R1
当Rf=R1=R2时
R2
Vo   VI1  VI 2 

VI1
VI2
R1
Rf
12V
2  7 6
R2
R3 R1 // R2 // Rf
741 4

31
5 R
L
Rp 10K
12V
图4
加法运算实验电路
Vo
5.1K
4.减法器
实验电路如图5所示
运算关系为:
Vo 
Rf
R1
VI 2  VI 1 
R1=R2 R3=Rf
当R1=R2=R3=Rf时 Vo  VI 2  VI 1
Rf
VI 1
VI 2
2 7
R1

12V
6
741 4

31
5 RL 5.1K
R2
R3
R p 10K
12V
图5
Vo
减法运算实验电路
小结
(1)当运算放大器开环增益足够大时,运
算放大器的输入端为虚地。加法器几个输
入电压可以彼此独立地通过自身的输入回
路电阻转换为电流。能精确地实现代数相
加运算。
输出电压 V0=-Rf(VI1/R1+VI2/R2+VI3/R3)
若R1=R2=R3,则 V0= -(VI1+VI2+VI3 )
(2)当运算放大器开环增益足够大时,且选
取电阻滿足R1=R2;R3=Rf时,则减法器:
输出电压Vo为:Vo=Rf(Vi2-Vi1)/R1
即输出电压Vo与两输入电压之差(VI2-VI1)
成比例,该减法电路实际上就是一个差分式
放大电路。
三.实验仪器
1.SAC-MDⅡ网络智能模拟电路实验装置
2.数字示波器.
3.交流毫伏表.
4.函数信号发生器.
5.电脑
四.设计内容与步骤
先调零,按图1接线,接通±12V电源后,调节
调零电位器RP,使输出V0=0(小于±10mV),运
放调零后,在后面的实验中均不用调零了。
1.反相放比例放大器
实验电路按图2连接,
取R1、Rf値使其满足下列关系式:Vo=-20VI
在该比例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下列电压值:
DC:-500mV、-200mV、+200mV、+500mV
AC:f=1KHZ、V=0.5V、+0.5V
测出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值并记录于自拟的表格中。
2.加法运算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4连接
使其满足下列关系式:Vo=-(5Vi1+2Vi2)
加入直流信号Vi1 Vi2,测出输出电压值Uo
3.减法运算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5所示,图中Rf=R3 R1=R2
使其满足下列关系式:Vo=10Vi2-5Vi1在输
入端VI1、VI2同时加入直流信号,测量输出
电压值VO
自拟实验内容与步骤。
4.双端输入求和电路(选作)
用运放自行设计实验电路,计算在下列条
件下R1、R2、R3、R4和R5的阻值,并选取标
称值(若图中Rf=100 KΩ )。
条件1:VO=5(VI3+VI4-VI1-VI2)
条件2:R1∥ R2∥ Rf=R3∥ R4 ∥R5
自拟实验步骤,当输入直流信号VI1=1V、
VI2=0.5V、VI3=1.5V、VI4=2V时,测量输
出电压VO值并与理论值比较。
五. 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实验电路图,整理实验数据;
2.将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比较,并分析误差产
生的原因。
六.思考题
1.理想运算放大器有哪些特点?
2.比例运算电路的运算精度与电路中哪些因数有
关?如果运算放大器已选定,如何减小运算误差?
3.在图2中,输入端接地后,用电压表测输出电
压VO值等于电源电压值时,说明电路存在什么问
题,应如何处理?
附:双端输入求和参考电路如下
UI1
R1
UI2
R2
UI3
UI4
R3
R4
Rf
Uo
R5
积分与微分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一.设计目的
二.设计原理
三.实验仪器
四.设计内容与步骤
五.实验报告要求
六.思考题
一.设计目的
1.学会用运算放大器组成积分与微分电路.
2.进一步掌握集成运放的正确使用方法.
3.学习设计电路.
二.设计原理
Rf
1.积分电路设
计原理
图右为采用集
成运算放大器 Vi
组成的基本积
分运算电路
+
R
2
3
+
R′
图一
C
6
VO
根据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的“虚短”
和“虚断”原则,可得
ic  iR
ui

, u0  uc
R
u0  
1
RC
u
i
dt
式中,RC为积分时间常数。
当ui为阶跃电压时,实际输出电压
ui
u0  
t
RC
这是充电电流ic基本上保持恒定,故u0是时
间t的一次函数,从而提高了线性度。在实用
电路中,为了防止低频信号过大,常在电容上
并联一个电阻加以限制,如图一中虚线所示。
2.微分电路
的设计原理
微分运算是
积分运算的逆
Vi
运算。其运算
电路如图二所
示
Rf
iR
C
2
iC
3
+
R′
图二
6
VO
同样根据“虚短”和“虚断”原则,可得
uc  ui , iR  iC  C
uo  i R   RC
duc
dt
dui
dt
即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变化率成比例。
对于图二所示电路,无
论是输入电压产生的阶跃
变化,还是脉冲式的大幅
度干扰,都会使集成运放
内部的放大管进入饱和或
截止状态,通常采用图三
所示电路。R1用以限制输入
电流,稳压二极管限制输
出电压,保证集成运放中
的放大管工作在放大区。C1
起相位补偿作用,提高电
路的稳定性。
DZ1
DZ2
C1
RI
R
C
2
iC
3
Vi
+
R′
图三
6
VO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
1. SAC-MDⅡ网络智能模拟电路实验装置
2.数字示波器.
3.交流电压表(高频表).
4.函数信号发生器.
5.电脑
四.设计内容与步骤
1.积分电路的设计
参考图四电路。
输入f=200Hz
u=0.5V的方波
信号,用示波器
观察 u i 与 uo
的波形,将测量
的波形和数据记
入表一中。
K
+
22μ
2
100K
R1
3
Vi
R2
100K
图四
-
741
+
6
VO
积分与微分电路实验数据表一
表一
电路类型
积分电路
微分电路
积分-微
分电路
输入
方波 u i =
0.5, f
=500H
Z.
方波 ui =
0.5, f
=500H
Z.
方波 ui =
0.5, f
=500H
Z.
输出波形
ui
t
uo
t
ui
t
uo
t
ui
t
uo
t
2.微分电路的设计
0.01μ
参考图五电路。
输入f=200Hz
u=0.5V的方波信
号,用示波器观
察 u i 与 uo 的
波形,将测量的
波形和数据记入
表一中。
10K
0.1μ
2
3
Vi
R2
10K
图五
741
+
6
VO
3.积分-微分电路的设计
参考电路如图六,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一中
0.1μf
0.01μ
100K
10K
R4
R3
10K
2
2
3
Vi
741
6
0.01μ
f
+
3
6
741
+
VO
R2
R5 10K
10K
图六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对实验中数据和观察的波形进行整理及总
结.
2.将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分析误
差来源.
六.思考题
1.积分器的误差与哪些因素有关?
2.如何改善积分运算电路及微分运算电路?
RC桥式振荡器的设计与调试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设备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五.实验注意事项
六.思考题
七.实验报告要求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RC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及其振荡条
件。
2.学习如何设计、调试上述电路和测量电路
输波形的频率、幅度。
二.实验原理
正弦波振荡电路用来产生一定频率和幅度的交
流信号。常用的正弦波振荡电路由LC振荡电路
和RC振荡电路两种。
RC振荡电路如图1所示。它由放大电路、选频
网络、正反馈网络和稳幅环节组成。RC串并联
选频网络既为选频网络,又为正反馈网络。振
荡电路的输出电压Uo 是选频电路的输入电压。
选频电路的输出电压Uf 是运算放大器的输入
电压。
(1)相位平衡条件:  A   F  2n
(2)幅度条件:
F

A
 1
为了使输出量有一个从小到大直至平衡在一
定幅值的过程,电路的起振条件为:
 F

A
 1
图1利用二极管正向伏安特性的非线性实现
AF  1
 F

到
A
 1
的自动稳幅过程。
三.实验设备
1.智能实验台
2. 示波器
3. 交流毫伏表
4. 数字频率计
5. 电脑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按图1接线。本电路为文氏电桥RC正弦波
振荡器,可用来产生频率范围宽、波形较
好的正弦波。电路由放大器和反馈网络组
成。
VD1
K
1
2
VD2
R2
6.2K
Rp
10K
2
3
R1
5.1K
C1
-
6
741
+
R3
0.01μ
10K
0.01μ
U0
R3
10K
C2
0.01μ
图1
0.01μ
文氏电桥RC正弦波振荡器
Ur
2. 有稳幅环节的文氏电桥振荡器。
(1) 连接1、2两点,接通电源,用示波器
观测有无正弦波电压Uo输出。若无输出,可调
节RP,使Uo为无明显失真的正弦波,并观察Uo
值是否稳定。毫伏表测量Uo和Uf的有效值,填
入表1中。
表1
UO(V)
Uf(V)
( 2 ) 观 察 在 R3=R4=10KΩ 、 C1=C2=0.01μf 和
R3=R4=10kΩ、C1=C2=0.02μf
两种情况下的输出电压U.(调节RP,在保
证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情况下,分别测量Uo的最小
、最大值)和f0,并记录其波形,分别填入表2
和表3中。
3.无稳幅环节的文氏电桥振荡器
断开1、2两点的接线,接通电源,调节RP,
使输出电压Uo为不失真的正弦波,分别测量Uo(
调节RP,在保证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情况下,分
别测量Uo的最小、最大值)和f0,分别填入表2
和表3中。
表2
R=10K
电路类型
C=O.01μf
Uo(V)
最小
R=10K
Uo(V)
f0(KHz)
最大
C=O.02μf
最小
f0(KHz)
最大
有稳幅环节的文
氏电桥振荡器
无稳幅环节的文
氏电桥振荡器
表3
C(uF)
无稳幅
0.01
0.02
有稳幅
0.01
0.02
输
出
波
形
f0 (Hz)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有关数据的写入及实验台相关软件的操
作 请 参 看 附 录一 ( 智能 网络电 子实验 系
统——学生机实验操作使用说明)
2.注意μA741的调零。
六.思考题
1.振荡器的选频网络由哪些环节构成,并说
明其工作原理.
2.振荡器中可以不引入负反馈吗?
3.如何稳定振荡器的输出?
七.实验报告要求
1. 整理实验数据,填写表格。
2. 测试Uo 的频率并与计算结果比较,解释两
者不同的原因。
3.在RC振荡电路中,为什么引入负反馈网络。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调试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设备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五.实验报告要求
六.思考题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用集成运放构成正弦波、方波
和三角波发生器
2. 学习波形发生器的调整和主要性能
指标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由集成运放构成的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
发生器有多种形式, 本实验选用最常用的,
线路比较简单的几种加以分析。
1. 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文氏电桥振荡器)
D1
RW
R2
D2
10K
15K
R3 2.2K
IN4148X2
+12V
R1
UO
+
10K
R
10K
R
10K
-12V
C 0.01μ
C
0.01μ
图8—1
图1为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其中RC串、并
联电路构成正反馈支路, 同时兼作选频网络,
R1、R2、RW及二极管等元件构成负反馈和稳幅环
节。调节电位器RP,可以改变负反馈深度, 以
满足振荡的振幅条件和改善波形, 利用两个反
向并联二极管VD1、VD2正向电阻的非线性特性
来实现稳幅。VD1、VD2采用硅管(温度稳定性
好), 且要求特性匹配, 才能保证输出波形正、
负半周对称。R2的接入是为了削弱二极管非线
性的影响, 以改善波形失真。
电路的振荡频率为:
fo = 1
起振的幅值条件为:
RF
R1
2RC
2
式中RF=RW+R2+(R3‖rVD), rVD——二极管正向导
通电阻。
调整反馈电阻RF(调RW), 使电路起振, 且波形失
真最小。如不能起振, 则说明负反馈太强, 应
适当加大RF; 如波形失真严重, 则应适当减小RF。
改变选频网络的参数C或R, 即可调节振荡频率。
一般采用改变电容C作频率量程切换, 而调节R
作量程内的频率细调。
2. 方波发生器
由集成运放构成的方波发生器和三角波发生器,
一般均包括比较器和RC积分器两大部分。图2所
示为由迟回比较器及简单RC积分电路组成的方
波三角波发生器,它的特点是线路简单, 但
三角波的线性度较差。主要用于产生方波,或
对三角波要求不高的场合。
调节电位器RW(即改变R2/R1), 可以改变振荡
频率, 但三角波的幅值随之变化。如要互不影
响,则可通过改变Rf(或Cf)来实现振荡频率的调
Rf 20K
节。
UO
Cf
0.01μ
图2
+12V
Rs 2K
+
-12V
R’1
R’W
R’W
10K
RW
22k
R’2
10K
UO
该电路的振荡频率: fo =
1
2RfCfIn(1+ 2R2)
R1
式中
R1=R1+RW
方波的输出幅值
三角波的幅值
R2=R2+RW
Uom=Uz
R2
Ucm =
UZ
R1+R2
3. 三角波和方波发生器
如把迟滞比较器和积分器首尾相接形
成正反馈闭环系统, 如图3所示,则比较器
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器积分可到三角波, 三
角波又触发比较器自动翻转形成方波, 这
样即可构成三角波、方波发生器。由于采
用运放组成的积分电路,因此可实现恒流
充电,使三角波线性大大改善。
C
0.022μ
+12V
+
A1 +
R3
RW
Rf
2K
47K
2.7K
+12V
+
-12V
UO
A2 +
-12V
R2 20K
DZ
2CW231
图3
电路的振荡频率为
方波的幅值
三角波的幅值
R2
fo = 4R (R +R )C
1
f
W f
Uom=UZ
R1
Uo m = R UZ
2
R
调节RW可以改变振荡频率, 改变比值 1
R2
可调节三角波的幅值。
三.实验设备
1.智能实验台
2.示波器
3.交流毫伏表
4.数字频率计
5.电脑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 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选做)
按图1连接实验电路,接通12V电源,输出端接
示波器。
(1) 调节电位器RW ,使输出波形从无到有,从
正弦波到出现失真。描绘uo 的波形,记下临界起
振,正弦波输出及失真情况下的RP值,分析负反
馈强弱对起振条件及输出波形的影响。
(2) 调节电位器RW,使输出电压uo幅值最大且不
失真,用交流毫伏表分别测量输出电压Uo 、反馈
电压U+和U-,分析研究振荡的幅值条件。
(3)用示波器(或频率计)测量振荡频率fo,然后
在选频网络的两个电阻R上并联同一阻值电阻,
观察记录振荡频率的变化情况,并与理论值进行
比较。
(4)断开二极管VD1 、VD2 ,重复(2)的内容,将
测试结果与(2)进行比较,分析VD1、VD2的稳幅作
用。
2. 方波发生器
按图2连接实验电路。
1)将电位器RW 调至中心位置,用双踪示波器
观察并描绘方波uo及三角波uc的波形(注意对应
关系),测量其幅值及频率,记录之。
2)改变RP动点的位置,观察uo 、uc 幅值及频
率变化情况。把动点调至最上端和最下端,测
出频率范围,记录之。
3)将RW 恢复至中心位置,将一只稳压管短接
,观察uo波形,分析VD的限幅作用。
3. 三角波和方波发生器
按图3连接实验电路。
(1)将电位器RW调至合适位置,用双踪示波器
观察并描绘三角波输出uo 及方波输出uo’,测其
幅值、频率及RW值,记录之。
(2)改变RW的位置,观察对uo、uo’幅值及频率
的影响。
3)改变R1(或R2,观察对uo、uo’幅值及频率的
影响。
五、 实验报告要求
1. 正弦波发生器
(1)列表整理实验数据,画出波形,把实测频
率与理论进行比较;
(2)根据实验分析RC振荡器的振幅条件;
(3)讨论二极管VD1、VD2的稳幅作用。
2. 方波发生器
(1)列表整理实验数据,在同一座标纸上,按
比例画出方波和三角波的波形图(标出时间和
电压幅值)。
(2)分析R5变化时,对uo波形的幅值及频率的
影响。
(3)讨论VDZ1、VDZ2的限幅作用。
3. 三角波和方波发生器
(1)整理实验数据,把实测频率与理论值进行
比较;
(2)在同一座标纸上,按比例画出三角波及方
波的波形,并标明时间和电压幅值;
(3)分析电路参数变化(R1、R2和RV)对输出波
形频率及幅值的影响。
六. 思考题
1. 复习有关RC正弦波振荡器、三角波及方波发
生器的工作原理, 并估算图1、2、3电路的
振荡率。
2. 设计实验表格
3. 为什么在RC正弦波振荡电路中要引入负反
馈支路?为什么要增加二极VD1 和VD2 ?它们
是怎样稳幅的?
4. 电路参数变化对图2、3产生的方波和三
角波频率及电压幅值有什么影响?
5.在波形发生器各电路中,“相位补偿”和
“调零”是否需要?为什么?
6.怎样测量非正弦波电压的幅值?
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调试
一.设计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
四.设计内容与步骤
五.实验报告要求
六.思考题
一.设计目的:
1. 比较半波整流与桥式整流的特点。
2. 了解稳压电路的组成和稳压作用。
3. 熟悉集成三端可调稳压器的使用。
4. 通过本设计内容的学习,掌握各组成元件
的选择方法,以及直流稳压电路的调试和主
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
二.设计原理
直流稳压电源一般由电源变压器、
整流滤波电路及稳压电路所组成其原
理框图如图一所示。
图一 原理方框图
VI
整流
滤波
稳压
输出
VO
1.半波、桥式整流电路
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交流电压变换为
单向脉动电压。
对于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其输出电压Uo与输
入电压Ui之间满足关系式为:Uo=0.45Ui
(有效值)
对于单相全波整流电路,其输出电压Uo与输
入电压Ui之间满足关系式为:Uo=0.9Ui
(有效值)
三相整流电路满足:
三相半波整流电路,其输出电压Uo与输入
电压Ui之间满足关系式为:Uo=1.17Ui
(有效值)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其输出电压Uo与输入
电压Ui之间满足关系式为:Uo=1.17Ui
(有效值)
上述整流电压平均值均未考虑二极管的导通
压降,实际测量值应略小于理论值。
2.滤波电路
为了改善输出电压的脉动程度,一般在整流
后,还需利用滤波电路将脉动的直流电压变
为平滑的直流电压。
采用电容滤波时,输出电压的脉动程度与电
容器的放电时间常数RLC有关系。 RLC大些,
脉动就小些。为了得到比较平直的输出电压,
一般要求RLC≧(3-5)T/2。对于单相桥式整
流电路,当RLC=(3-5) T/2时,Uo≈1.5U
i
3.可调三端集成稳压电路
图二为由371可调三端集成芯片构成的稳
压电路。该电路结构简单,只需用两个外
接电阻可方便地调节输出电压。输出电压
表达式为:
RP1
U 0 =1.25(1+
)  I ADJ R2
R1
其中,IADJ约为100,可忽略不计。
三.实验仪器
1. SAC-MDⅡ网络智能模拟电路实验装置
2.数字示波器.
3.电脑
四.设计内容与步骤
1.半波整流电路的设计
2.桥式整流、滤波电路的设计
3.可调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的设计
1.半波整流电路的设计
参考设计电路如图二:
VD
mA
Vi
I0
RP 680Ω
100Ω
图二
半波整流电路
VO
在输入端接入交流14V电压,调节使
IO= 20mA时,用数字万用表测量VO ,同
时用示波器的DC档观察输出波形,记入
表一中。
Vi
半波
桥式
Vo
Io(A)
Vo波形
2.桥式整流电路的设计
桥式整流电路参
考电路如图三,不
接电容,在输入端 Vi
接入交流14V电压,
调节使 IO= 20mA
时,用数字万用表
测量VO ,同时用
示波器的DC档观
察输出波形,记
入表一中。
+
mA
Vo
+
470
μ
100
Ω
RP
680Ω
-
图三
桥式整流滤波电路
3.桥式整流、滤波电路的设计
其设计电路参考右图,和半波整流一样
加同样交流量,并比较测量接电容与不
接电容的输出电压UO及输出电流IO,并
用示波器观测输出波形,并记入表二中。
表二
Vi
有C
无C
Vo
Io(A)
Vo波形
4.可调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的设计
设计电路参考如下图:
VD2
317
VD1
+
470
μ
Vi
200
Ω
RP1
2.2K
图四
+
22μ
0
可调三端集成稳压电路
+10μ
mA
mA
RP2
680
Ω
Io
Vo
100Ω
输入端接入交流14V电源,调整RP1,
测出输出电压调节范围.记入表三
表三
Rplmax
Vi(V)
VO(V)
Rplmin
输入端接入交流14V电压,调节RP1, RP2,
使输出V0 =10V、I0=100mA,记入表四
中,改变负载,使I0分别为20mA、
50mA,测出V0数值,记入表四中。
表四
Io(mA)
Vo(V)
20
50
100
五.实验报告要求
1.整理实验观测结果,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解
释实验数据与理论值产生误差的原因.
2.比较稳压二极管的稳压作用和可调三端稳压
器的稳压作用.
六.思考题
1.比较半波整流与桥式整流的特点.
2.说明滤波电容C的作用.
3.计算三端集成稳压系数和电压、负载调整率。
TTL集成逻辑门的逻辑功能与参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仪器
实验内容与步骤
实验报告要求
思考题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TTL集成门电路各参数的意义,加
对逻辑门功能的认识。
2. 掌握TTL集成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和参数
测试方法。
3. 根据测试结果会判断器件的性能好坏。
二.
实验原理
1. 在数字电路设计中使用最多是与、或、非、
异或、同或等基本的集成门电路,其性能指标在
制造过程中就已确定,无法对其参数进行调整。
因此,为保证设计电路能满足要求,以及稳定可
靠地工作,在使用逻辑门前应对其功能与参数进
行测试。
2. TTL集成与非门是数字电路中广泛使用的一
种基本逻辑门,本实验采用双4输入与非门74LS20
芯片进行测试,该芯片外形为DIP双列直插式结构。
在一块集成块内包含有两个互相独立的与非门。
+Vcc
VCC 2D 2C NC 2B 2A 2Y
14 13 12 11 10 9
R3
&
R2
R1
)
T3
A
B
C
D
T1
T2
8
&
1
T4
Y
2
3
4
5
6
7
1A 1B NC 1C 1D 1Y GND
T5
R4
R5
T6
R6
A
B
C
D
&
图1 74LS20芯片原理电路、逻辑符号和封装引脚图
Y
三.
实验仪器
智能数字电路实验台
2. 万用表
3. 74LS20二四输入与非门芯片
1.
1套
1个
1片
四.
实验内容与步骤
+5V
UO(V)
UOH 3.5
USH 2.4
1 14
2 74LS20
6
4
5 7
USL 0.4
1.0 1.5 2.4 UI(V)
UOFF UON USH
图2 TTL与非门的电压传输特性
V
V
图3 电压传输特性曲线测试接线图
1.
电压传输特性的测试
按图3所示电路接线,按表1要求调整电位
器得到对应的输入电压UI,并测量UO ,将测量
结果填入表1 。
表1 电压传输特性测试表
UI
UO
0.2
0.4
0.6
0.7
0.8
0.9
1.1
1.3
1.4
1.5
1.6
2.0
2.6
3.0
+5V
14
14
74LS20
1
6
7
+5V
+5V
UOH
V
(a)高电平输出电压UOH
1 14
2 74LS20
6
4
5 7
74LS20
UOL
V
(b)低电平输出电压UOL
Iis
6
1
mA
7
(c)输入短路电流Iis
+5V
+5V
I1 mA
+5V
I2 mA
14
14
74LS20
74LS20
14
74LS20
6
1
7
7
(d)功耗电流I1和I2
mA IL
7
V 0.2V
(e)灌电流IL
2.
主要参数测试
分别按图4所示电路接线,并将测量结
果填入表2 。
表2 参数测试表
UOH UOL
IIS
I1
I2
IL
计算
N0
P(mW)
五.
实验报告要求
1. 画出实验电路,整理实验数据;
2. 将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进行比较,并
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3. 实验报告封面上所有信息必须填写完
整,并且必须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六.
思考题
1. 为什么TTL与非门的输入端悬空相当
于高电平?实际电路中TTL与非门的输入
端能否悬空?为什么?
2. 测量扇出系数N0的原理是什么?为
什么一个门的扇出系数由输出端为低电
平时的灌电流与输入短路电流来决定?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一)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与器件
四. 设计内容与步骤
五.实验报告要求
六. 思考题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
试方法;
2.掌握EWB虚拟电子平台在数字电
路实验中的应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流程:
2.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原理
例: 竞赛裁判判决器逻辑电路设计
裁判规则:
当裁判长(A)和裁判员(B和C)三位
或裁判长(A)和另一个裁判员(B或C)
判决成功,则Y=1;否则判决结果都表示
失败,即Y=0。
(1) 真值表
输
入
输
出
A
B
C
Y
0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1
1
1
1
0
0
1
1
0
1
0
0
0
1
1
1
1
1
1
(2) 卡诺图化简
A
BC 00
01
11
10
0
0
0
0
0
1
0
1
1
1
(3) 逻辑表达式
Y = ABC + ABC + ABC
= AC + AB = AC + AB = AC ㆍAB
(4) 逻辑电路
① 根据最简“与或”逻辑表达式,可应用2个
二输入逻辑与门和1个二输入逻辑或门组合成裁判
判决逻辑电路。
② 根据最简“与非”逻辑表达式,可应用3个二
输入逻辑与门组合成裁判判决逻辑电路。
三. 实验内容与步骤
1.实验内容
(1)设计一个优先电路,有A、B、C三
个输入端,同一时间内只能有一个输入信号有
效,其优先顺序是:A最高、B次之、C最低。
(2)设计一个二---四线译码电路,要求
用与门、非门组成。
(3)设计一个能实现2位二进制数加法的
逻辑电路,其A1、A2和B1、、B2分别为2位的被
加数和加数,S1、、S2为2位相加和,C1为进位
位。
2.实验步骤
(1)根据设计原理图选择并测试元器件;
(2)在实验台选定适当位置,按照集成块定
位标记插好集成块;
(3)按“与或”逻辑电路图或“与非”逻
辑电路图接线。输入端A、B、C接至逻辑开关输
出插口,输出端Y接逻辑电平显示输入插口;
(4)按真值表要求,逐次改变输入开关状
态,观察相应的输出状态,验证逻辑功能是否
符合要求。
四.实验仪器与器件
1. SAC-SDⅡ网络智能数字电路实验装置 一台
2. 逻辑电平开关
3. 逻辑电平显示器
4. 直流数字电压表
5. 74LS00、74LS08、74LS04、74LS32、
74LS02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写出设计过程,画出电路原理图;
2.将实际测试结果填入相应的表格中;
3.总结组合电路设计体会。
六、思考题
1.在组合逻辑电路设计中,真值表有
什么作用?
2.组合逻辑电路输出状态变化为什
么不能无时差地跟随输入状态变化?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与器件
四. 设计内容与步骤
五.实验报告要求
六. 思考题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
试方法;
2.掌握EWB虚拟电子平台在数字电
路实验中的应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流程:
2.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原理
例: 竞赛裁判判决器逻辑电路设计
裁判规则:
当裁判长(A)和裁判员(B和C)三位
或裁判长(A)和另一个裁判员(B或C)
判决成功,则Y=1;否则判决结果都表示
失败,即Y=0。
(1) 真值表
输
入
输
出
A
B
C
Y
0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1
1
1
1
0
0
1
1
0
1
0
0
0
1
1
1
1
1
1
(2) 卡诺图化简
A
BC 00
01
11
10
0
0
0
0
0
1
0
1
1
1
(3) 逻辑表达式
Y = ABC + ABC + ABC
= AC + AB = AC + AB = AC ㆍAB
(4) 逻辑电路
① 根据最简“与或”逻辑表达式,可应用2个
二输入逻辑与门和1个二输入逻辑或门组合成裁判
判决逻辑电路。
② 根据最简“与非”逻辑表达式,可应用3个二
输入逻辑与门组合成裁判判决逻辑电路。
三. 实验内容与步骤
1.实验内容
(1)设计一个能实现1位二进制数加法
运算的逻辑电路,其A和B分别为被加数和
加数,S为相加和,C为进位位。
(2)设计一个数值比较电路,它有A,
B两个二进制数输入,如A>B,则Y1=1;如
A<B,则Y2=1;如A=B,则Y3=1。
2.实验步骤
(1)根据设计原理图选择并测试元器件;
(2)在实验台选定适当位置,按照集成块定
位标记插好集成块;
(3)按“与或”逻辑电路图或“与非”逻
辑电路图接线。输入端A、B、C接至逻辑开关输
出插口,输出端Y接逻辑电平显示输入插口;
(4)按真值表要求,逐次改变输入开关状
态,观察相应的输出状态,验证逻辑功能是否
符合要求。
四. 实验仪器与器件
1. SAC-SDⅡ网络智能数字电路实验装置 一台
2. 逻辑电平开关
3. 逻辑电平显示器
4. 直流数字电压表
5. 74LS00、74LS08、74LS04、74LS32、
74LS02、74LS86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写出设计过程,画出电路原理图;
2.将实际测试结果填入相应的表格中;
3.总结组合电路设计体会。
六、思考题
1.在组合逻辑电路设计中,卡诺图有
什么作用?
2.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是由
什么原因引起的? 如何避免?
触发器及其应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仪器
实验内容与步骤
实验报告要求
思考题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D触发器和JK触发器的逻辑功
能及触发方式。
2. 熟悉现态和次态的概念及两种触发器
的次态方程。
二.
实验原理
1. 触发器是具有记忆功能的二进制信息存
储器件,它有两个稳定状态,用以表示逻辑
状态“1”和“0”,在一定的外界信号作用下,
可以从一个稳定状态(现态)翻转到另一个
稳定状态(次态)。
2. 按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来分,触发器可分
为RS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T触发
器和T′触发器,各种触发器间逻辑功能可以
相互转换。
3. 74LS74双D触发器在CP脉冲上升沿触发翻转。
此时触发器的状态只取决于时钟到来前D端的状态,
状态方程为:
4. 74LS112双JK触发器在CP脉冲下降沿触发
翻转,触发器的状态取决于时钟到来前J、K端
以及其初态的状态 ,状态方程为:
三.
实验仪器
1. 智能数字电路实验台
2. 万用表
3. 74LS74芯片
4. 74LS112芯片
1套
1个
1片
1片
四.
实验内容与步骤
+5V
+5V
14
3 16
2 74LS112
5
15
4
6
1
8
RD
SD
2 74LS74
5
4
1
6
CP
3
D
Q
Q
7
GND
图1 D触发器示意图
J
K
RD
SD
CP
Q
Q
GND
图2 JK触发器示意图
1.
74LS74触发器逻辑功能测试
利用开关按表1改变
的逻辑状态(D、
、
CP状态随意),借助指示灯或万用表观测相应
n
Q
的 、 状态,并将结果记入表1中。
表1 74LS74触发器
、
功能测试表
Qn
CP
D
Φ
Φ
1
1→0
Φ
Φ
1
0→1
Φ
Φ
1→0
1
Φ
Φ
0→1
1
Φ
Φ
0
0
2.
74LS74触发器D与CP端功能测试
从CP端输入单个脉冲,按表2改变开关状态。将
测试结果记入表2中。
表2 74LS74功能测试表
n 1
Q
输出
输入
D
0
1
SD
RD
CP
1
1
0→1
1
1
1→0
1
1
0→1
1
1
1→0
n
原状态 Q =0
原状态 Q n =1
3.
74LS112触发器逻辑功能测试
利用开关按表3改变 SD 、 RD 的逻辑状态(J、K、
CP状态随意),借助指示灯或万用表观测相应
n
Q
的 、Qn 状态,并将结果记入表3中。
表3 74LS112触发器
、
CP
J
K
SD
Φ
Φ
Φ
1→0
1
Φ
Φ
Φ
0→1
1
Φ
Φ
Φ
1
1→0
Φ
Φ
Φ
1
0→1
Φ
Φ
Φ
0
0
RD
功能测试表
Qn
Qn
4.
74LS112触发器J、K与CP端功能测试
从CP端输入单个脉冲,按表4改变开关状
态。将测试结果记入表4中。
表4 74LS112功能测试表
输 入
J
K
0
0
1
1
0
1
1
1
1
0
1
1
1
1
1
1
CP
0→1
1→0
0→1
1→0
0→1
1→0
0→1
1→0
输 出
n
n
原状态 Q =0 原状态 Q =1
五.
实验报告要求
1. 画出实验电路,整理实验数据;
2. 将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进行比较,并
进行数值分析。
3. 实验报告封面上所有信息必须填写完
整。
六.
思考题
1. 列表整理各类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2. 总结实验结果,说明触发器的触发方
式。
计数器及其应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仪器
实验内容与步骤
实验报告要求
思考题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用触发器和门电路设计计数器的方法。
2. 掌握异步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及输出波形。
3. 熟悉中规模集成电路计数器的逻辑功能,
使用方法及应用。
二.
实验原理
1.对于异步加法计数器,当低位由1→0跳变
时,低位向高位有进位,此时要求高位翻转;
低位没有向高位有进位,则高位保持不变。
2.对于异步减法计数器,当低位由0→1跳变时,
低位向高位有借位,此时要求高位翻转;若低
位没有向高位有借位,则高位保持不变。
3. 对于异步加、减法计数器,首先要确定其
工作原 理,然后根据芯片的特性来确定最终的
逻辑电路。
三.
1.
2.
3.
4.
实验仪器
智能数字电路实验台
万用表
74LS74芯片
74LS112芯片
1套
1个
2片
2片
四.
实验内容与步骤
Q0
Q1
Q2
Q3
J 1
J 1
J 1
J 1
K 1 74LS112 Q K 1 74LS112 Q K 1 74LS112 Q K 1 74LS112 Q
CP
SD 1
UCC
RD
图1
Ⅰ
CP
Q SD 1
RD
Ⅰ
CP
Q SD 1
RD
Ⅱ
CP
Q SD 1
Ⅱ
RD
由JK触发器构成的四位异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示意图
Q
1.
异步二进制加法计数
按图1所示电路接线,由CP端输入单脉冲,
观察Q0、Q1、Q2、Q3的显示结果,记入表1
中。
表1
CP
0
1
2
3
4
5
6
7
异步二进制加法计数表
二进制数
Q3 Q2 Q1 Q0
CP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进制数
Q3 Q2 Q1 Q0
Q0
Q1
Q2
Q3
J 1
J 1
J 1
J 1
K 1 74LS112 Q K 1 74LS112 Q K 1 74LS112 Q K 1 74LS112 Q
CP
SD 1
UCC
RD
Ⅰ
CP
Q SD 1
RD
Ⅰ
CP
Q SD 1
RD
Ⅱ
CP
Q SD 1
Ⅱ
RD
清零
图2
由JK触发器构成的四位异步二进制减法计数器示意图
Q
2.
异步二进制减法计数
按图2所示电路接线,由CP端输入单脉冲,
观察Q0、Q1、Q2、Q3的显示结果,记入表2
中。
表2
CP
0
1
2
3
4
5
6
7
异步二进制减法计数表
二进制数
Q3 Q2 Q1 Q0
CP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进制数
Q3 Q2 Q1 Q0
Q0
SD 1
CP
RD
UCC
D
74LS74
Ⅰ
Q SD 1
Q
CP
RD
D
74LS74
Q1
Q2
Q3
Q SD 1
Q SD 1
Q
CP
Ⅰ
Q
RD
D
74LS74
CP
Ⅱ
Q
RD
74LS74
Ⅱ
Q
D
清零
图3
由D触发器构成的四位异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示意图
3.图3为由D触发器构成的4位异步二进
制加法计数器,试用74LS74双D触发器设
计一个4位异步二进制减法计数器。
4.试用74LS74双D触发器芯片设计一个
模7计数器。
五.
实验报告要求
1. 给出设计原理、设计过程。
2. 画出实验电路,整理实验数据;
3. 实验报告封面上所有信息必须填写完
整,并且必须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六.
思考题
1. 如果改用T触发器,如何实现异步二
进制加、减法 ?
2. 如果实现一个7进制异步计数器,如
何改进电路?
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仪器
设计内容与步骤
实验报告要求
思考题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用触发器和逻辑门设计移位寄存
器的方法。
2. 掌握中规模4位双向移位寄存器逻辑
功能及使用方法。
3. 熟悉移位寄存器的应用-实现数据的
串行、并行转换和构成环行计数器。
二.
实验原理
1. 移位寄存器是一个具有移位功能的寄
存器,能在脉冲的作用下根据左、右移的
控制信号依次左移或右移。
2. 移位寄存器存取信息的方式可分为串
入串出、串入并出、并入串出、并入并出
四种形式。
双向移位寄存器74LS194A管脚排列及功能表:
3.
S1 S0
0
1
1
1
1
S1
S0
工作状态
X
0
0
1
1
X
0
1
0
1
置零
保持
右移
左移
并行输入
Ucc
SR
D0
D1
D2
D3
2 10 9 16
3 74LS194
15
4
14
5
6
13
SL
7
11
CP
12
1
CR
Q0
Q1
Q2
Q3
8
GND
图1 74LS194管脚排列图
其中, D3、D2、D1、D0 为并行数据输入端; Q3、
Q2、Q1、Q0为并行输出端;CP为时钟脉冲输入端;
SL、 SR分别为左移、右移串行输入端。
三.
实验仪器
1. 智能数字电路实验台
1套
2. 万用表
1个
3. 74LS194四位双向移位寄存器芯片 1
片
四.
1.
设计内容与步骤
环行移位寄存器
(1)环行右移寄存器
① 设置S1S0=11,D3D2D1D0 =1000,加
单脉冲,得初始状态Q3Q2Q1Q0 =1000;见图
2。
② 设置S1S0=01,并将移位寄存器的Q0端
接至右移串行输入端SR,加入单脉冲,观察输
出状态Q3Q2Q1Q0的变化,填入表格1。见图3。
S1 S0
0
0
0
1
1 1
Ucc
SR
D0
D1
D2
D3
2 10 9 16
3 74LS194
15
4
14
5
6
13
SL
7
11
CP
12
1
CR
图2
1
S1 S0
Q0 0
Q1 0
Q2 0
Q3 1
SR
D0
D1
D2
D3
2 10 9 16
3 74LS194
15
4
14
5
6
13
SL
7
11
CP
8
GND
置数(设置初始状态)
0 1
Ucc
12
1
CR
图3
1
Q0
Q1
Q2
Q3
8
GND
寄存器右移
(2)环行左移寄存器
① 设置S1S0=11,置数D3D2D1D0 =1000,
加单脉冲,得初始状态Q3Q2Q1Q0 =1000;
② 设置S1S0=10,并将移位寄存器的Q3端接
至左移串行输入端SL,加入单脉冲,观察输出
状态Q3Q2Q1Q0的变化,填入表格1。
74LS194A的逻辑功能
清除
模式 时钟 串行
输入
输出
S1 S0 CP SL SR D3 D2 D1 D0 Q3 Q2 Q1 Q0
0
X
X
X
X
X
X X X X
1
1
1
↑
X
X
0 1
1
0
1
↑
X
X
X X X X
1
0
1
↑
X
X
X X X X
1
0
1
↑
X
X
X X X X
1
0
1
↑
X
X
X X X X
1
1
1 0
1 0
↑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0
0
总结
2.
数据串/并行转换
(1)设置S1S0=10,依次在SL端加入
0100信号,加入4个单脉冲后,观察输出状
态Q3 Q2 Q1 Q0的变化。
3.
数据并/串行转换
(1)设置S1S0=11,D3D2D1D0 =1000,
加单脉冲,得初始状态Q3Q2Q1Q0 =1000;
(2)设置S1S0=10,依次加入单脉冲,
观察输出状态Q3的变化。
六.
思考题
1. 使寄存器清零,除采用输入低电平外,
可否采用右移或左移的方法?可否采用并
行送数法?若可行,如何进行操作?
2. 如何用2片74LS194芯片构成8位的
移位寄存器?
时基电路的波形产生与整形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仪器
实验内容与步骤
实验报告要求
思考题
一.
实验目的
1. 熟悉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及逻辑功能。
2. 学习555定时器的应用。
二.
实验原理
1. 555定时器是一种多用途的数字、模拟混合
集成电路,具有定时精度高、工作速度快、可
靠性好、电源电压范围宽(3-18V)、输出电
流大(可高达200mA)等优点,可组成各种
波形的脉冲振荡电路、定时电路、检测电路、
电源交换电路等。
2. 555定时器由比较器C1和C2、基本RS触发
器和三极管T1组成。利用它能方便地接成施
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和振荡器。
Ucc
8
DIS
7
+
-
THR
6
C1
CON
5
R
Q
S
Q
)
+
-
C2
1
2
3
4
GND
TRI
OUT
RES
图1 内部结构原理和引脚排列图
3. 由555定时器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1
U CC
3
当触发脉冲未输入时,ui 为“1”,其值大于
比较器C2的输出为“1”。
若 Q =0,Q =1,则晶体管T饱和导通,uc远低
2
于 3 U ,故比较器C1的输出也为“1”,触发器
状
态保持不变。
Q
Q
2
若 =1, =0 ,则晶体管T截止,U
通过R
U
CC
3
对电容C充电,当uc 上升略高于
时,比较器
Q
C1的输出为“0”,将触发器置“0”,翻转为 =0
可见,稳定状态时Q=0,即输出电压u
为“0”
t p  RC ln3 o1.1
RC
uo输出为矩形脉冲,其宽度
CC
CC
+U CC
8 +U CC
5
+ C1
-
0.01μF
6
ui
4 +UCC
2
+
-
C2
ui
t
R
Q
S
Q
3
uO
uc
2U
3 CC
o t
1
t2
uo
t
7
C
1
GND
图2
tp
由555定时器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t
4. 由555集成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
接通电源,UCC经电阻R1和R2对电容C充电,
2
当uc略高于 3 U 时,比较器C1输出为“0”,uo为
“0”。 此时Q =1,晶体管T导通,电容C通过
1
U
R2
3
和T放电,uc下降。当uc下降略低于
时,比
较器C2的输出为“0”,将触发器置“1”,Uo又
Q
由“0”
变“1”。由于 =0,晶体管T截止,UCC又经电
阻
R1和R2对电容C充电。如此重复,u 为连续的矩
CC
CC
充电回路:UCC→R1→R2→C→地
2
1
充电电压: 3 U
→ 3U
充电时间: t p1  (R1 R2 )C ln 2  0.7(R1 R2 )C
CC
CC
放电回路:C → R2 → T →地
2
1
U
放电电压: 3
→ 3U
放电时间: t p 2  R2C ln 2  0.7R2C
CC
CC
+U CC
8 +U CC
4 +UCC
uc
R1
5
+ C1
-
0.01μF
R2
uc
6
2
+
-
C2
R
Q
S
Q
3
uO
2U
3 CC
1U
3 CC
o
uo
o
7
t
tp1
tp2
C
1
图3
GND
由555集成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
t
三.
1.
2.
3.
4.
5.
6.
实验仪器
智能数字电路实验台
555芯片
0.01μF电容
0.02μF电容
0.1μF 电容
3K、20K电阻
1套
1片
1个
1个
1个
各1个
四.
实验内容与步骤
+5V
100KΩ
8
Rp
UI
0.02μF c
7
6
2
4
100KΩ
NE555
3
UO
0.01μF
GND
图4 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8
Rp
20K
Uc
0.1μF
4
NE555
3K
接示波器
5
1
+5V
c
7
3
2
6
5
UO
接示波器
0.01μF
GND
图5 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
1.
用555定时器构成单稳态触发器
按图2接线,在Vi 端输入频率为10KHz
的TTL方波信号,用示波器观察并记录Vi、
Vc和Vo波形,测出Vo脉冲宽度,与理伦值
进行比较,将测量结果记入表1。
表1
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输出波形
VO
波形
周期
VI
t
VC
t
VO
t
脉宽
峰峰值
2.
用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
按图24-3接线,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
改变可调电阻RP的数值,观察输出波形的变
化。注意f0的变化。将测量结果记表2。
表2
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输出波形
电阻值
RP=50K
RP增大
RP减小
VO
波形
周期 脉宽 峰峰值
VO
t
VC
t
VO
t
VC
t
VO
t
VC
t
3. 试用由555集成定时器组成的单
稳态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构成一个报
警器。
五.
实验报告要求
1. 画出实验电路,整理实验数据;
2. 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误差分析。
3. 实验报告封面上所有信息必须填写完
整,并且必须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六.
思考题
1.对于多谐振荡器,R2阻值的变化会改变
振荡周期吗?
2.试用555芯片设计一个频率不变、脉宽
可调的方波发生器。
脉冲序列发生器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与器件
四. 设计内容与步骤
五.实验报告要求
六. 思考题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脉冲序列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
应用;
2.学会脉冲序列发生器的设计方法。
二、脉冲序列产生原理
脉冲序列是一种连续有序输出的具
有二进制数特征的脉冲队列。如脉冲分
配器输出的脉冲、移位寄存器输出的脉
冲等都是脉冲序列。
1. 脉冲序列发生器工作原理
以一个按低到高位顺序输出的1010
序列发生器为例讨论其工作原理。
序列发生器构成:
用一个D触发器和一个常开常闭开关
组成一个脉冲序列发生器。
(1)工作原理




D 触发器初始输出状态Q为低电平
开关K每拨向+5V端就会产生一次电平上跳
Q 输出由0跳变为1(或由1跳变为0)
由此在Q输出端上的1->0->1->0状态变化即为输
出的脉冲序列1010
(2)连续脉冲序列输出
将常开常闭开关换成脉冲源,脉冲序列发
生器输出端Q就会连续不断地输出脉冲序列。
2. 脉冲序列发生器设计
设计一个具有八位二进制数位的可控任
意脉冲序列发生器,要求输出脉冲序列由八
个置数开关A∽H设置。
(1) 脉冲序列发生器原理电路图
(2)脉冲序列发生器输出脉冲序列波形图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实验内容
(1)用EWB虚拟电子工作平台对上述脉
冲序列发生器电路进行模拟仿真,测试各
点波形,验证脉冲序列与置数开关[A∽H]
状态对应关系。
(2)按实验设计要求设计电路,并实
验测试结果。
2.设计内容
(1) 设计一个11001100B序列发生器电路;
(2) 设计一个110B序列检测电路;
(3) 设计一个111B序列检测电路。
3.实验方法和步骤
(1) 根据所选设计题目要求,分析
并确定设计方案,画出原理电路图;
(2)在EWB虚拟电子平台上对设计电
路原理图进行仿真,用虚拟示波器观察
输出脉冲波形;
(3)根据设计原理图选择并测试元
器件。在实验台上选定适当位置,按照
集成块定位标记插好集成块;
(4)按电路图接线,输入端接至脉冲源输
出插口(或拨动开关输出插口),输出端
接示波器输入探头(或显示发光管输入插
口);
(5)仔细观察实验结果,并做好记录。
四、实验仪器与器件
1. SAC-SDⅡ网络智能数字电路实验装置 一台
2. 双踪示波器
一台
3. 元器件:74LS00、74LS04
74LS08、74LS163
74LS165、74LS74
各一个
4. 钮子开关
八个
5. 连接导线
若干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写出设计过程,画出电路原理图和波形图;
2.画出记录数据表格;
3.记录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六、思考题
1.脉冲序列发生器输出的脉冲序列与其输入
时钟有什么关系?
2.时序电路在脉冲序列发生器设计中起什么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