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評量(ppt檔)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多元評量(ppt檔)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多元評量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報告大綱
壹 前言
貳 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參 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肆 結語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壹、前言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壹、前言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願景
教育品質、成就孩子、國家競爭力
內容
理念
有教
無類
目標
培養
現代
公民
素養
因材
施教
引導
多元
適性
發展
適性
揚才
確保
學生
學力
品質
紓解
過度
升學
壓力
多元
進路
均衡
城鄉
教育
發展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優質
銜接
追求
社會
公平
正義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壹、前言
五堂課
多元
評量
有效
教學 12國教
五堂課
理念
宣導
差異
教學
適性
輔導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壹、前言
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
學習評量
內容
1.教學應作客觀的評量,而評量內容應兼顧認
知、技能、情意等面向,評量方法應採取多元
評量方式,如觀察、口試、筆試、實作與檔案
等評量,教師可按單元內容和性質,針對學生
的作業、演示、心得報告、實際操作、作品和
其他表現,相互配合使用。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壹、前言
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
 學習評量
內容
2.教學評量在實施形成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
時,應考量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先備知能,
以建立學生學習興趣與信心。
3.教學評量的結果應妥為運用,除作為教師
改進教學及輔導學生學習外,並可作為學
校改進課程之參考依據。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壹、前言
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
 學習評量
內容
4.未通過評量的學生,教師應分析、
診斷其原因,並適時實施補救教學
;對於資賦優異或學習能力強的學
生,應運用增廣教學,使其潛能獲
得充分發揮。
中華民國97年3月31日修正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壹、前言
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
學習評量
內容
(一)評量設計與實施:
1.教學應兼顧形成性評量、總結性評量與
診斷性評量等學習評量。
2.學習評量應兼顧認知、情意、技能三層
面及各領域、學科之核心能力與內涵。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壹、前言
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
學習評量
內容
(一)評量設計與實施:
3.學習評量應參照學習目標、教材性質與
學生個別差異,採用適當而多樣的評量方法。
4.教師應強化高層次認知思考,以培養學
生論證、審辨、批判性和創造性的思考能力。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壹、前言
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
學習評量
內容
(二)評量分析與檢討:
1.教師應檢視與改善評量工具,分析與善
用評量結果,以作為改進教材教法、學習評
量、實施補救教學及輔導學生學習的依據。
2.教師應強化學生輔導工作,充分協助學
生自主選修或選擇適性分版課程,並落實補
救教學。
中華民國100年7月14日修正發布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一、評量的意義
•評量的意義(張美玉,2012)
內容
1. 幫助教師和家長了解學生學會什麼,
還有哪些需要學習。
2. 了解學生的學習好到什麼程度
3. 反映學校辦學的好壞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二、相關名詞
•教學評量相關名詞
(李坤崇,1999;涂金堂,2009)
內容
1. 測驗(test)
2. 測量(measurement)
3. 評量(assessment)
4. 評鑑(evaluation)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二、相關名詞
•教學評量相關名詞
(李坤崇,1999;涂金堂,2009)
內容
1. 測驗(test)
a. 是一種正式的、有系統的方法。
b. 通常使用紙筆測驗方式,收集學生表
現的資訊。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二、相關名詞
•教學評量相關名詞
(李坤崇,1999;涂金堂,2009)
內容
2. 測量(measurement)
根據一套規則,針對其行為、特質或
屬性,付予數字的歷程。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二、相關名詞
•教學評量相關名詞
(李坤崇,1999;涂金堂,2009)
內容
2. 測量(measurement)
種
類
實施方式
例如
標準化數量 經正式、有系統的方法 成就測驗
非由正式、有系統的方
非標準化數量
課堂小考
法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二、相關名詞
•教學評量相關名詞
(李坤崇,1999;涂金堂,2009)
內容
3. 評量(assessment)
經系統化的測驗或其他評量方式,獲得
學習者的學習狀況,以進行判斷學習成
就的歷程。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二、相關名詞
•教學評量相關名詞
(李坤崇,1999;涂金堂,2009)
內容
4. 評鑑(evaluation)
透過系統化的評估,瞭解某個專案或政
策的實行成效,常使用於對某個計畫或
機構的績效判斷。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三、評量與教學
評量
內容
(張美玉,2012)
教什麼
怎麼教
教 材
教 法
課程架構
教師專業發展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四、評量的種類
• 評量的種類
(田玲瑚,2012)
內容
1. 形成性評量
2. 總結性評量
3. 常模參照評量
4. 標準參照評量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四、評量的種類
• 評量的種類
(田玲瑚,2012)
內容
5. 最佳表現評量
6. 典型表現評量
7. 安置性評量
8. 診斷性評量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五、評量的目的
•評量的目的及功能
(田玲瑚,2012)
內容
1. 促進學生學習動機以及提供回饋
2. 提供教師教學省思以及提升教學品質
3. 提供孩子學習狀況給家長以及促進親子
互動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六、傳統評量
內容(張美玉,2012)
(一)傳統評量的學習觀
1.學習是被動的
2.學習只要記得老師要學生記的
3.評量是學習的終點
4.學生被考的是前面學過的教材
5.考試是要看學生記得多少
6.課程是零碎知識的整合體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六、傳統評量
內容
(二)傳統評量對學生學習的影響
(張美玉,2012)
1. 區分學生,造成傷害
2. 造成學習假象,學生是否真正理解,
值得懷疑
3. 無法提供真正平等的學習機會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七、新式評量的學習觀
(張美玉,2012)
(一)學習是主動的內容
(二)學習是基於先前的知識
(三)學習是學習者概念重組的動態過程
(四)學習是透過社會互動的過程
(五)評量貫穿整個學習過程
(六)學生被評量的是多樣性的學習表現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八、評量的過程應考量因素
(張美玉,2012)
內容
(一)所蒐集的學習表現資料
是否與目標相對應
(二)這些學習表現應透過
哪些策略才可以完成
(三)學習表現的標準是否建立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九、評量派典轉移
(一)心理計量派典
內容(Mabry,1999)
1. 標準化考試內容
2. 標準化行政程序
3. 客觀試題和形式
4. 常常用機器評分
5. 沒有自我評鑑
6. 總結性的報告和運用考試結果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九、評量派典轉移
(一)心理計量派典
內容
(
田玲瑚,2012)
過於強調評量標準化之負面後果:
1. 窄化學習內涵
2. 分數可供比較,易標籤化學生
3. 教師專業之不良影響
4. 教育行政之不良影響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九、評量派典轉移
(二)情境脈絡派典
內容(Mabry,1999)
1. 以課程為主的考試內容
2. 教室可以做為考試場所
3. 兼顧客觀和主觀的考試題目
4. 老師評分
5. 自我評鑑是重要的
6. 形式性或總結性的運用考試結果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九、評量派典轉移
(三)個人化派典
(Mabry,1999)
內容
1. 以學生為主的考試內容
2. 時間和地點可以根據學生而改變
3. 主觀的考試項目,有些是學生選擇的
4. 老師或其他人評分
5. 自我評鑑極為重要
6. 形式性的運用考試結果,也可能是總結
性的運用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十、其他教育變革
• 其他教育變革
(江文慈,2007)
內容
1. 學習理論的轉變
著重建構主義、發展歷程,而非行為
主義。
2. 師生角色的轉變
學生是主動的學習者,非被動的接受
者。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十、其他教育變革
• 其他教育變革
(江文慈,2007)
內容
3. 課程教學的轉變
著重探究批判與統整知識,非單獨科
目的事實記憶。
4. 學校組織的轉變
從科層控制管理轉為學校本位管理,
強調教師專業。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十、其他教育變革
• 其他教育變革
(江文慈,2007)
內容
5. 教育研究的轉變
經由質化敘述,瞭解複雜的脈絡現象,
而非單一事件的量化調查。
6. 學習評量的轉變
評量朝向個人化,瞭解學生的個別成
就。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十一、多元評量興起原因
(一)哲學方面
內容
(田玲瑚,2012)
1. 知識是個人內心主動建構
2. 認知過程是組織其內在的經驗
世界
3. 反對過度強調客觀和量化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十一、多元評量興起原因
(二)心理學方面內容
(田玲瑚,2012)
1. 強調學習者內在認知的歷程
2. 強調個別化差異
3. 評量從外表行為轉移到內在表徵,
從低層次認知到高層次思考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十一、多元評量興起原因
(三)社會需求方面
內容
(田玲瑚,2012)
1. 需要高層次思考及問題解決的能力
2. 以數字、等第呈現學習成果,無法完
整表達有意義的資訊
3. 傳統評量不利弱勢族群學生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十二、多元評量內容
•多元評量的內涵(陳明終,2000)
內容
評量內容多元
評量環境多元
評量方式多元
評量時間多元
評量歷程多元
評量參考資料多元
評量人員多元
評量應用科技多元
評量標準多元
評量通知呈現多元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十三、評量與學習
• 評量與學習的關係
內容 (田玲瑚,2012)
1. 對學習的評量
assessment of learning
2. 促進學習的評量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3. 評量即學習
assessment as learning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十三、評量與學習
• 評量與學習的關係
(田玲瑚,2012)
內容
對學習的評量
促進學習的評量
評量即學習
總結性
形成性
學生熱衷學習的評量本質
檢視學習成果
描述未來學習的需求
促進學生的自我監控
教學單元結束後實施
教學單元進行中實施
教學單元進行中實施
常用常模方式排名
評量提供教師修正教學活動
學生學習效標的知識
試題從教材中命題
建議修正的教學
學生選擇修正的教學
可提供家長的報告
提供學生的回饋資料
促進學生的自我監控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十三、評量與學習
• 評量與學習的關係
(田玲瑚,2012)
內容
對學習的評量
可能降低學習動機
促進學習的評量
提升學習動機
評量即學習
提升學習動機
高效率但可能膚淺的測驗 有深度的測驗
測驗提升學生學習
聚焦信度
聚焦效度
聚焦效度
延宕回饋
立即回饋
立即回饋
總結性判斷
診斷性
診斷性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十三、評量與學習
• 評量與學習的關係
(江文慈,2007)
內容
as
for
of
for
of
as
傳統評量金字塔結構
重構評量金字塔結構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十四、評量發展趨勢
(一)英國教學評量發展趨勢
內容 (田玲瑚,2012)
1. 國定課程評量,每一關鍵階段結束,需接受
全國性考試。
2. 教師評量視為教學的一部分,並與全國性考
試具同等地位。
3. 教師考量寫作表現、口頭報告、家庭作業或
其他方式評量學生。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十四、評量發展趨勢
(二)美國教學評量發展趨勢
(田玲瑚,2012)
內容
二大趨勢
1. 以標準為基礎,重視學生基本
能力的培養。
2.建立指標,瞭解教育標準達成
的情況。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十四、評量發展趨勢
(二)美國教學評量發展趨勢
內容 (田玲瑚,2012)
具體事例
建立全國性評量委員會
建立最小能力測驗計畫
倡導教育績效運動
重視教師專業能力
效標參照測驗興起
變通性、真實性測驗
重視基本能力
應用電腦科技測驗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十四、評量發展趨勢
(三)日本教學評量發展趨勢
內容 (田玲瑚,2012)
1. 透過全國性學力調查、國際教育
調查,以瞭解實況。
2. 對於新學習指導要領的實施,建
立評量規準為全國進行客觀評量
的參考。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十五、傳統評量
• 傳統評量種類--紙筆測驗法
內容
1. 是非題
2. 填充題
3. 計算題
4. 簡答題
5. 申論題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十五、傳統評量
• 傳統評量種類--紙筆測驗法
內容
(一)優點
1. 方便
2. 快速
3. 容易處理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十五、傳統評量
內容
• 傳統評量種類--紙筆測驗法
(二)缺點
1. 偏重記憶性問題
2. 簡化教學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十五、傳統評量
• 傳統評量種類--紙筆測驗法
內容
(三)應用
1. 診斷兒童的先前概念
2. 了解兒童的學習成就
3. 診斷兒童的學習困難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十六、表現評量
• 表現評量
內容
1. 記錄分析法
2. 活動分析法
3. 作品評量法
4. 實作評量法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十七、歷程檔案評量
•歷程檔案評量(教育Wiki)
內容
1. 蒐集學生在某學習領域表現的相關作品、文件,
做為評量學生學習表現結果的評量方式。
2. 包括學生構思、作品、文章、相片等檔案資料
的分析。
3. 提供師生關於學習與個人發展的對話入口。
4. 學生能自我檢視、評鑑和反省自己的學習。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十七、歷程檔案評量
•歷程檔案評量(教育Wiki)
內容
優點:詳實紀錄了學生學習前的經驗態度
、學習過程、學習困難與學習成果
等等的相關資料。
缺點:費時、費力,而且有公平性、評分
上規準的問題。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十八、活動分析法
(一)目的
內容
瞭解兒童對學習的關心、態度、意願、
觀察、實驗的技能,科學性的思考過程
。
(二)實施
在學習活動中觀察兒童學習行為。
必須建立基準。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十九、記錄分析法
(一)自然觀察法的一種
內容
1. 從記錄中教師能明白兒童的活動狀
況和想法。
2. 可用來記錄觀察到或實驗過的事實。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貳、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
十九、記錄分析法
內容
(二)隨學習的內容不同而不同
1. 記錄應該要能做為兒童學習的回饋。
2. 常用的評量工具以檢核表和評定表為多。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一、評量的目的在幫助學習
1.老師教我容易忘記
內容
2.老師示範給我看可能會記得
3.老師讓我參與我會一輩子記得
~黑幼龍
(小小童軍繩,請你跟我這樣做!!!)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二、評量與教學的關係
國內外教育界流傳的兩句話……
內容
• 測驗測什麼內容學生就得到什麼內容
(what you test is what you get)
• 有什麼樣的測驗就有甚麼樣的教學
(what is tested is what gets taught)
考試領導教學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三、教學評量宜審慎
內容
教學評量命題的基本原則
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
通過考試的老師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三、教學評量宜審慎
內容 比較看看兩
條藍色的線
哪一條比較
長?
資料來源:擷取自網路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三、教學評量宜審慎
內容
比較看看兩
個圖中的圓
心有一樣大
嗎?
資料來源:擷取自網路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三、教學評量宜審慎
內容
比較看看兩
個球有一樣
大嗎?
資料來源:擷取自網路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三、教學評量宜審慎
內容
乍看這張圖
你(妳)發現
圖中的人有
什麼不同?
資料來源:擷取自網路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三、教學評量宜審慎
內容
圖中 ‘ 國
民MC ’劉在
錫在車上做
什麼 ?
資料來源:擷取自MBC綜藝
節目《無限挑戰》的截圖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三、教學評量宜審慎
內容
圖中你看到
了什麼 ?
資料來源:擷取自張仁家教
授講義內容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三、教學評量宜審慎
對很多人而言,從未懷疑過外在世界藉由光線
內容
傳導而進入我們眼中所見的影像。事實上,視
覺錯覺、不穩定圖像等現象,便說明了人類視
覺系統不只被動傳遞由外界進入的訊息,更在
傳遞訊息的同時主動的解釋各項訊息。
所以在教學的崗位上,您是否也用了主觀判斷
來評價了學生的學習成就呢?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三、教學評量宜審慎
網路流傳著每個人看到
內容
這張圖的旋轉方向不同
是由於左右腦的作用。
難道只憑一張旋轉女人
圖,就能測出人類智商
的高低嗎?
資料來源:日本視覺大師北岡明佳(Akiyoshi
Kitaoka)在他的網站中提到,這張圖是由一個日
本的網頁設計師Nobuyuki Kayahara所製作。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1. 移動視線:難易度☆☆☆
先從腳踝慢慢的向上看,到臀部的位置再把視線移回腳踝。
內容
2. 轉換視角:難易度☆☆☆
靠身體移動先站起來從仰角的位置看圖,再坐下從俯視的角度看圖。
3. 眨
眼:難易度☆☆
臉要靠近螢幕,視線放在臀部以下,每眨一次眼就能改變旋轉方向。
4. 遮蔽圖形:難易度☆
利用遮蔽圖形,讓視線集中圖片的某部分,有助於更快控制圖片旋轉
方向。
5. 強迫思考:難易度☆☆☆☆☆
集中精神努力的去想,用強迫思考的方式就能改變旋轉的方向。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以紙筆測驗為例—
Question(一)
內容
1.銅管焊接使用何種焊條最適宜?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以紙筆測驗為例—
Question(一)
2.銅管焊接使用何種焊條最適宜?
內容
(A)銅焊條
(B)鐵焊條
(C)鋁焊條
(D)銀焊條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以紙筆測驗為例—
Question(一)
3.銅管焊接使用何種焊條最適宜?
內容
(A)膠 水
(B)糨 糊
(C)口 水
(D)銀焊條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以紙筆測驗為例—
Question(二)
內容
1.施做伸展操時應該使用何種方法為宜?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以紙筆測驗為例—
Question(二)
2.施做伸展操時應該使用何種方法為宜?
內容
(A)動態被動式伸展法
(B)動態主動式伸展法
(C)PNF伸展法
(D)靜態主動式伸展法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以紙筆測驗為例—
Question(一)
3.施做伸展操時應該使用何種方法為宜?
內容
(A)跑步
(B)跳繩
(C)PNF伸展法
(D)仰臥起坐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Perception
內容
1.不同的命題可以改變學生的成績
2.可以激勵或削減學生的學習動機
3.不同的誘答選項可看出命題品質
4.命題技巧是教學過程的重要能力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教學評量的本質
內容
• 如同Linn and Gronlund(2000)說的:「
廣泛的收集學生學習的訊息,以做助於學習
歷程的價值判斷」(p.31)。
• Wiggins(1988)所言:「以有系統的方式
培育學生『自我修正』(self-correct)的能
力,而不是作為學習結束時的稽核工具」。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教學評量之重要意義
• 評量是承接轉合的關鍵部份,而
內容
不是教學歷程的終點站,教學評
量的主要目的,在於分析教學得
失及診斷學習困難,作為實施補
救教學和個別輔導的依據。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教學評量的用途(一)
(一)達成教學內容
•瞭解學生的起點行為
•做為改進教學的參考
•確保教學目標的達成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教學評量的用途(一)
(二)診斷學習內容
•診斷學生的學習
•改進命題的技巧
•評定學生的學習成果
-努力、進步、長處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教學評量的用途(二)
(三)幫助學習內容
•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
•幫助學生的記憶和學習遷移
•促進學生的自我評量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紙筆”評量一般的命題原則
• 原創性、生活化、敘述扼要、直接切入重點、
內容
使用字彙適合受試者。
• 每個題目必須獨立存在,內容不宜相互重疊、
不要提供正確答案的線索。
• 排序由易到難。
• 分佈依據雙向細目表 。
• 勿超過單元教學的目標。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是非題的命題原則
1.避免使用一般的用語,如:通常、一般、時常及有時。
2.避免過於瑣碎的描敘。
3.避免使用負面的描敘,尤其是雙負語。
4.避免過長,複雜的句子。
5.避免使用兩個概念的描敘,除非具有因果關係。
6.避免使用無資料來源的八卦命題。
7.避免描敘的長度不同。
8.避免使用不適當的題數分配。
內容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這些題目是否合乎命題技術?
1.是非題最易受猜測因素影響,而選擇題最容易編製
內容
2.巴黎不是美國的首都
3.只有讀高中,才有機會上大學
4.所有的細菌都會引起疾病
5.臺灣的南部氣溫很高
6.五權分立的政府比三權分立的政府要好
7.師大的學生很優秀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選擇題的命題原則(一)
1.
2.
3.
4.
5.
6.
7.
應能夠測量到重要的學習結果
內容
每道試題的選項數目應一致
題幹的敘述應清楚表達,避免過短/過長
題幹宜保持完整,勿被選項切割成兩段
選項的敘述如有相同應放在題幹中
錯誤的選項應發揮應有的誘答功能
除非特別強調,否則儘量使用肯定句敘述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選擇題的命題原則(二)
8.
9.
10.
11.
12.
13.
14.
15.
內容
試題必須只有一個正確或是較佳的選項
選項的文法必須與題幹一致
避免有暗示答案的線索出現
儘量避免使用以上皆是或以上皆非
均勻分布答案的次數與位置
保持同意測驗的每道試題各自獨立
使用經濟有效的格式
試題不宜過多以免成為速度測驗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選擇題--誘答性
• 有A、B兩個正方形,A的邊長是B的3倍,請問A的面
積是B的多少倍?
3倍 6倍 9倍 12倍
• 阿強每天都到7-11商店打工,晚上11:00上班,隔天
早上6:00下班。請問他每天工作多少小時?
5小時  7小時  17小時  19小時
• 有一段路需要鋪設柏油,已經鋪好2100公尺,剛好占
全路長的40%,求這條路全長多少公尺?
3150公尺3500公尺840公尺5250公尺
內容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簡答題(填充)的命題原則
1.試題用字必須簡明扼要。
內容
2.勿直接截取課本的敘述成為題目。
3.如果答案是用單位與數字來表示,那就需
註明單位。
4.每個空格均應放在問題右側且長度一致。
5.使用完整的題幹,勿使用太多的空格。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論文(申論)題的命題原則
1.
2.
3.
4.
5.
6.
較複雜或較高層次的學習評量才使用
內容
問題儘量與所要測量的學習結果有關
明確敘述問題,使學生了解問題所在
儘量避免學生可以選擇部分題目作答
給予充足的作答時間並告知
避免命題過於窄化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檔案評量的原則
1.檔案評量編製步驟
內容
(1)界定檔案評量的目的
(2)決定檔案評量的類型
(3)訂定檔案實作的規準
(4)轉換檔案實作規準為檔案項目
(5)擬定評量標準
(6)製作使用說明與製作檔案
2.實例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實作評量的原則
1.編製步驟
內容
(1)確定評量的目的
(2)以工作分析法擬出實作的項目
(3)訂定實作表現評定的標準
(4)提供實作表現的情境
(5)評定實作表現的成績
2.實例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口語評量的原則
1.口語評量應注意的 原則
(1)口語表達須與教學目標相關
(2)避免廣泛模糊的題目
(3)使用直接、簡單的問題
(4)給予學生充足時間回答
(5)候答態度應和藹
(6)審慎衡量運用時機
(7)事前建立公正客觀的評量標準
2.實例
內容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軼事紀錄的原則
1.紀錄時注意原則
(1)事先決定觀察的行為,並對異常行為提高警覺
(2)詳細紀錄各種有意義的行為資料
(3)觀察紀錄時盡量避免個人的偏見
(4)事件發生後應立即紀錄
(5)紀錄宜簡單明確
(6)事件描述和解釋必須分開紀錄
(7)正面、負面的偶發行為均應紀錄
(8)進行正式紀錄之前,要有充分練習
2.實例
內容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分組討論
內容
• 請列舉貴科可以列為命題與評量的方
法(至少兩種),why?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四、雙向細目表
決
定
測
驗
之
目
的
發
展
雙
向
細
目
表
組
內容
準
備
測
驗
題
目
合
測
驗
之
題
目
施
測
評
價
測
驗
題
目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測
驗
結
果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四、雙向細目表
發展雙向細目表之步驟:
內容
1.確定教學目標
2.分配各教材所佔的比重
3.編製細目表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四、雙向細目表
認知領域教育目標之能力層次
知識(記憶)
理解
1. 能說出各種型式的 1. 能理解各種壓縮機
壓縮機 壓縮 (40%)
的動作原理 (30 %)
(30%) 2. 能說出壓縮機的功 2. 能解釋冷凍油的功
用 (20%)
用(10%)
內
1. 能說出冷凍循環流 1.能理解冷凍循環在
容
冷凍
程 (30%)
莫利爾 線圖上的意義
循環
2. 能說出莫利爾線圖 (20%)
(70%) 構 造(40%)
2. 能理解過熱壓縮的
功用(10%)
得分
67
33
冷凍原理測驗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得分
30
70
100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四、雙向細目表
二二八事件
測驗
內
容
歷史科領域教育目標之能力層次
知識(記憶)
理解
起因
(40%)
1. 戰後劫(接)收(40%)
經過
(60%)
1. 處理委員會
1. 結果(影響)
陳儀~魏道明40%)
不能說的秘密(60%)
得分
40
1.導火線及查緝私煙
(60%)
60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得分
40
60
100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四、雙向細目表
國文科領域教育目標之能力層次
單元 題型
鴻
門
宴
國字
注音
注釋
填充
選擇
配合
合計
內容
高層次思考
(分析、綜合、
知識
理解
應用
評鑑)
題數 佔分 題數 佔分 題數 佔分 題數 佔分
合計
題數 佔分
10
10
10
10
15
10
5
3
43
30
10
10
3
63
15
10
20
10
65
30
10
40
10
100
8
5
13
16
5
21
2
2
4
4
2
6
5
5
10
10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四、雙向細目表
活動: 撰寫雙向細目表 30mins
內容 及10張A4的白紙
1.每組一張空白A1海報紙
2.每組兩支麥克筆(一藍一黑)
3.每組僅有20分鐘的時間討論與命題,
有10分鐘的時間繪製海報,共30分鐘
4.命題的題型不限
5.命題範圍可任選一個科目3-4個章節
(大約一次月考的範圍較佳)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四、雙向細目表
測驗名稱:
___________
單
元
內
容
XX科領域教育目標之能力層次
得分
____
(__%)
1.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1.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__
____
(__%)
1.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1.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__
得分
__
__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100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四、雙向細目表
國文科領域教育目標之能力層次
單元 題型
鴻
門
宴
內容
知識
題數 佔分
理解
題數 佔分
應用
題數 佔分
高層次思考
(分析、綜合、
評鑑)
題數
佔分
國字
注音
注釋
填充
選擇
配合
合計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合計
題數 佔分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五、多元評量的方式
(一)紙筆測驗(筆試)內容
(二)檔案評量(資料蒐集整理、書面報告)
(三)實作評量(表演、實作、作業、鑑賞、實踐、軼事記錄)
(四)口語評量(口試、口頭報告、晤談)
(五)軼事記錄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五、多元評量的方式
(一)紙筆評量(筆試)
內容
1.就學生經由教師依教學目標、教材內容所編訂測驗考查之。
2.李坤崇(1999)認為紙筆評量是最傳統的評量方式,是利用
紙上文字、圖來測量學生的學習成就。紙筆評量是利用書
面資料作為測量工具,學生用筆來完成測驗卷,其內容除
封閉式的是非題、選擇題外,尚還包括開放式的問題,例
如:問答題、申論題、活用題….等。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五、多元評量的方式
(二)檔案評量
內容
檔案評量乃教師依據教學目標與計畫,請學生持續
一段時間主動收集、組織與省思學習成果的檔案,
以評定其努力、進步、成長情形。予以彙整後即成
為一份完整的學習檔案,而用檔案評量來評量學習
檔案乃最佳之策略。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五、多元評量的方式
(三)實作評量
內容
1.實作評量是重視學生實作的能力,學生必須
實際操作來完成教師指派的任務或作品。
2. Winggins(1992)認為實作評量是根據學生
的實際表現所做的評量,其方式可藉由現場
觀察與判斷,或從學生的作品去評估。
3.例如:「行為或態度量表」、「行為檢核表」可
當作評量量表。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五、多元評量的方式
(三)實作評量~考核表
內容
評量內容
評量結果
優
良
尚可
能瞭解節約能源的重要性
能主動閱讀有關冷凍原理的資訊
上課時認真聽講、勤做筆記
積極參與小組討論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待加強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五、多元評量的方式
(三)實作評量~考核表
內容
學生行為自我表現考核表
評量項目
我會按時寫作業
我見到師長會問好
我有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
評量者
年
月
日
完全 經常 偶爾 沒有
做到 做到 做到 做到
學生
家長、教師
學生
家長、教師
學生
家長、教師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五、多元評量的方式
(三)實作評量~態度量表
內容
1.上課有認真聽講: □贊成 □不贊成
2.節約能源人人有責: □贊成 □不贊成
3.看見教師和同學要問好: □贊成 □不贊成
4.可隨意破壞學校的實習設備: □贊成 □不贊成
5.冷媒可隨意釋放至空氣中: □贊成 □不贊成
6.未經教師允許不可送電測試: □贊成 □不贊成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五、多元評量的方式
(三)實作評量~態度量表
內容
評分項目
姓名:
評分
發言頻率
下課後與同學討論頻率
學習態度
完成作業頻率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五、多元評量的方式
(四)口語評量
內容
• 常用口語評量乃「口試、「問問題」。
• 「口試」較常用於總結性評量,如用演
講、辯論、口頭報告、經驗分享故事接
龍來評量,或採放聲思考,日常應用心
得分享、口頭報告、表演等方式來評量。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五、多元評量的方式
(五)軼事紀錄
內容
1.軼事記錄乃教師觀察學生日常生活表現,詳細寫下重要
而有意義的偶發個人事件和行為。
2.軼事記錄通常做為評量佐證資料,而非評量的唯一依據,
因學生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難以在教師設計的評定量表、
檢核表、檔案資料、或 紙筆測驗中完全呈現,若能以教
師在班級情境的直接觀察作為佐證資料,當能提高評量
結果的效度。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六、測驗分數之運用
內容
•瞭解學生起點行為
•作為改進教學參考
•確保教學目標達成
•評定學生學習成果
•診斷學生的學習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六、測驗分數之運用
內容
• 改進命題的技巧
• 作為補救教學依據
• 激勵學生學習動機
• 幫助學生的記憶與學習遷移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六、測驗分數之運用
•
•
•
•
•
•
協助擬定教學計畫
內容
評定成績
診斷教學過程
選擇學生
安置學生
諮商與輔導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六、測驗分數之運用
•
•
•
•
•
•
•
測驗可能的副作用
內容
可能侵犯學生的隱私
可能帶來焦慮並干擾學習
難免分類學生,影響學生的自尊
可能對高創意或聰明的學生不公平
可能對語文能力較差的學生不公平
可能帶來自我應驗的效果
測驗的範圍只能涵蓋學習成果的一部份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六、測驗分數之運用
測驗分析
內容
•作為改進學生學習的參考
•作為實施補救教學的依據
•作為修改課程建議的依據
•增進教師編製測驗的經驗
•增進測驗題庫運用的效能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六、測驗分數之運用
依評量資料之解釋方式分(1/2)
內容
• 標準參照評量(criterion-referenced evaluation) :
標準(或效標)參照評量是指依教師在教學
前所訂定的標準來解釋個別評量分數是否
達成這項既定標準的一種評量。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六、測驗分數之運用
依評量資料之解釋方式分(2/2)
內容
•常
模
參
照
評
量
(norm-referenced
evaluation) : 常模參照評量是指依團體分數之
平均數(即常模)來解釋個別評量分數在團體中
所處的相對位置的一種評量。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六、測驗分數之運用
標準參照測驗與常模參照測驗之比較
內容
測驗名稱
標準參照測驗
常模參照測驗
主要目的
特定精熟性的考驗
學習成就的互相比較
量尺定準點
兩端,事前決定
中間,事後決定
參照點性質
理想的、絕對的
實際的、相對的
評量功能
檢定功能,找出超乎某一特定的
能力水準以上者
鑑別功能,比較團體成員間之差
異情形,尋找出最具潛能者
結果表示法
及格或不及格
百分等級或標準分數
記分方法
傳統百分制
常態等第制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六、測驗分數之運用
教學評量基本概念
內容
• 在古典測驗理論(CTT,又稱古典信
度測驗)中最重要的基本假設:
χ= t + e
χ:實得分數,t:真實分數,e:誤差分數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六、測驗分數之運用
測驗誤差的來源
內容
– 受測者的身心狀況。
– 測驗內部的誤差,如語意模糊、印
刷不良等。
– 測驗環境的誤差,如溫度、噪音、
光線、施測者的態度等。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六、測驗分數之運用
測驗結果的分佈-常態分配
內容
34.13%
13.59%
2.14%
0.14%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六、測驗分數之運用
正偏態的分配
內容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六、測驗分數之運用
負偏態的分配
內容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要如何打分數?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內容
-分數常態分配圖
此圖假設平均分數為55分
中間2/3
較低1/6
較高1/6
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要如何打分數?
-負偏態分配圖
內容
此圖假設平均分數為75分
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要如何打分數?
-負偏態分配圖
內容
此圖假設平均分數為85分
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六、測驗分數之運用
測驗分數標準化
內容
• 百分等級:PR=100-(100R-50)/N
•
•
•
•
z分數: z=(Xi-X)/SD
Z分數: Z=A+Bz
T分數: T=50+10z(必需先將母群常態化)
標準九分法: STN=5+2z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六、測驗分數之運用
以紙筆測驗為例
內容
• 某生段考國文考80分,數學考60分,
是否此生在班上國文表現比數學好?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此學生的國文標準化分數是
80 78
4
 0.5
內容
而數學全班平均分數是50分、標準差10分,則其標準化分數
是
6050
10
 0.5
表示數學在全班排名比國文好。事實上倘若全班有50人由標
準化分數0.5及1,也可推估此生的國文、數學在全班排名分
別大約在前15名及前8名左右。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陳順宇作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六、測驗分數之運用
成績標準化算法
內容
• 某次測驗全班都表現的不理想,
老師想給學生加分,
• 如何加分才算公平呢?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六、測驗分數之運用
傳統上有三種做法
內容
(1)所有學生一律加a分
(2)開根號再乘以10,如某生考16分
則開根號再乘以10,加分後變成40分。
(3)分數乘a再加b分,
但問題是a,b如何取才好?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六、測驗分數之運用
•
內容
解決之道是利用標準化方式
得標準化成績後乘以a再加b
y=ax+b
其中a表示老師想給的全班標準差,
b表示老師想給全班的平均分數。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六、測驗分數之運用
內容
• 例如原先全班平均分數50分、標準差6分
但老師想調為全班平均70分、標準差8分
則某生原先得62分,標準化分數為,
因此加分後得2×8+70=86分。
y=ax+b, b: 5070, a=68, x=(62-50)/6=2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六、測驗分數之運用
評量分數標準化操作
內容
• 以班級為單位進行。
• 以任教同年級同類組(科)之班級進行。
• 以全校同年級同類組(科)進行。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六、測驗分數之運用
教育測驗的趨勢
內容
•
•
•
•
靜態評量變為動態評量
機構化評量變為個人化評量
單一評量變為多元評量
虛假評量變為真實評量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六、測驗分數之運用
內容
分組討論
• 請列舉貴科測驗結果轉換評量分數之方
法,why?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肆、結語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肆、結語
動物學校
美國暢銷作家柯維(Covey)博士在《與成功有約》一書中,
引用教育家里夫斯(Reeves)博士所講動物學校的故事,
強調要能尊重個別的差異。故事中描述動物們成立學校,然
課程包括跑步、攀爬、游泳及飛翔,並要所有入學的動物都
要學習。
內容
鴨子、兔子、松鼠、老鷹、土撥鼠
多元智慧和適性發展
落實多元評量於教學現場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肆、結語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新世紀
新教育
新承諾
內容
教 派 菁 平 適
育 典 英 等 性
願 轉
景 移 論 論 論
有效教學
多元評量
差異教學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報告完畢
感謝聆聽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卓越新北
適性展才
夢想起飛
贏向未來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考資料
主要參考文獻
內容
張美玉(2012),新觀點的教學與評量。教育部國民中小學多元評量案例。
張仁家(2013),教育部多元評量種子教師培訓課程講義。
田玲瑚(2012),從全人教育觀點探討台南市國小低年級實施多元評量之研究。
江文慈(2007),超越測量-評量典範轉移的探索與啟示。
李坤崇(1999),多元化教學評量。
涂金堂(2009),教育測驗與評量。
陳明終(2000),多元評量面面觀。
教育Wiki,http://content.edu.tw/wiki/index.php。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一、指導單位: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師大群科工作圈
三、承辦單位:新北市立瑞芳高工
四、協辦單位:市立新北高工、市立淡水商工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多元評量研習結果評估
請就以下說明,舉手表示認同度:
1.瞭解
2.尚可
3.不瞭解
一、我對多元評量之理念與策略已瞭解。
二、我對多元評量之策略已瞭解。
三、我對多元評量之設計已瞭解。
四、我對多元評量之教學實作已瞭解。
五、我會將多元評量運用在教學上。
六、我會持續將多元評量之實作內容完成。
七、我會持續參加多元評量進階研習。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教育部預計於明年(103年)
辦理有效教學、多元評量及
差異化教學之優良教案甄選
,屆時歡迎各位老師踴躍參
加。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