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 - 上一頁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多元 - 上一頁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五堂課
多元
評量
有效
教學 12國教
五堂課
理念
宣導
差異
教學
適性
輔導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你的評量方式為
何?
評量典範的比較分析
項目
1.評量策略
2.關注焦點
3.實施情境
心理計量典範
標準化評量
哪位學生知道的多
標準化的施測情境
脈絡化評量典範
個人化評量典範
課程本位評量
個別化評量
這位學生在教室學到什麼 這位學生知道了什麼
一般的教室情境
依據學生的時間和情況有所調整
4.題型
封閉題型
封閉題題型、開放題型
開放題型或由學生自行選擇
5.評分者
6.評鑑
通常用機器
沒有自我評量
教師
自我評量是重要的
教師或相關人員
自我評量是核心
7.過程與結果
總結性的報告和
運用結果
1.有效率
2.有公信力
3.良好的測驗發展
技術
4.具鑑別、分類功
能
1.限制課程的發展
2.對學生的所知所能
提供較少的訊息
主要運用形成性評量,
也採用總結性評量
1.提供教學訊息
2.教師賦權增能
3.指出學生學得多好
主要運用形成性評量,
也採用總結性評量
1.提供教學敏感訊息
2.學生賦權增能
3.教師賦權增能
4.詳細指出學生知道什麼和能做
什麼
1.可能窄化課程
2.未接受評量訓練的教師
可能會有錯誤
3.無法指出與他人表現的
比較
1.評量者非常需要專業判斷和彈
性,未接受評量訓練可能會有錯
誤
2.對於學生在課程上或與他人表
現比較,提供很少的訊息
8.優點
9.限制
(Mabry, 1999)
評量與學習的關係
評量…
•提供學習動機
•幫助學生和教師決定學些什麼
•學生學習如何學習
•幫助學生學習判斷個人的學習
成效
從何談起?
以
班
為
實
施
單
位
• 先備知識檢測
教學前 • 診斷性評量
• 課室評量
教學中 • 形成性評量
• 概念精熟檢測
教學後 • 總結性評量(單元)
實以
施縣
單為
位
•
•
•
學年終 •
總結性評量(階段)
行政決策參考
弱勢概念重點增能
學習特質適性補救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新式評量的學習觀
(張美玉,2012)
(一)學習是主動的內容
(二)學習是基於先前的知識
(三)學習是學習者概念重組的動態過程
(四)學習是透過社會互動的過程
(五)評量貫穿整個學習過程
(六)學生被評量的是多樣性的學習表現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評量的過程應考量因素
(張美玉,2012)
內容
(一)所蒐集的學習表現資料
是否與目標相對應
(二)這些學習表現應透過
哪些策略才可以完成
(三)學習表現的標準是否建立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多元評量內容
• 多元評量的內涵
(陳明終,2000)
內容
評量內容多元
評量環境多元
評量方式多元
評量時間多元
評量歷程多元
評量參考資料多元
評量人員多元
評量應用科技多元
評量標準多元
評量通知呈現多元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評量實踐的平衡
 對學習的評量(assessment of learning)
 促進學習的評量(assessment for learning)
 評量即學習(assessment as learning)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 評量與學習的關係(田玲瑚,2012)
對學習的評量
促進學習的評量
內容
評量即學習
總結性
形成性
學生熱衷學習的評量本質
檢視學習成果
描述未來學習的需求
促進學生的自我監控
教學單元結束後實施
教學單元進行中實施
教學單元進行中實施
常用常模方式排名
評量提供教師修正教學活動
學生學習效標的知識
試題從教材中命題
建議修正的教學
學生選擇修正的教學
可提供家長的報告
提供學生的回饋資料
促進學生的自我監控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 評量與學習的關係(田玲瑚,2012)
對學習的評量
可能降低學習動機
促進學習的評量
內容
提升學習動機
評量即學習
提升學習動機
高效率但可能膚淺的測驗 有深度的測驗
測驗提升學生學習
聚焦信度
聚焦效度
聚焦效度
延宕回饋
立即回饋
立即回饋
總結性判斷
診斷性
診斷性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教學評量之重要意義
內容
• 評量是承接轉合的關鍵部份,而
不是教學歷程的終點站,教學評
量的主要目的,在於分析教學得
失及診斷學習困難,作為實施補
救教學和個別輔導的依據。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教學評量的用途(一)
(一)達成教學內容
•瞭解學生的起點行為
•做為改進教學的參考
•確保教學目標的達成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教學評量的用途(一)
(二)診斷學習內容
•診斷學生的學習
•改進命題的技巧
•評定學生的學習成果
-努力、進步、長處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教學評量的用途(二)
(三)幫助學習內容
•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
•幫助學生的記憶和學習遷移
•促進學生的自我評量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紙筆”評量一般的命題原則
• 原創性、生活化、敘述扼要、直接切入重點、
內容
使用字彙適合受試者。
• 每個題目必須獨立存在,內容不宜相互重疊、
不要提供正確答案的線索。
• 排序由易到難。
• 分佈依據雙向細目表 。
• 勿超過單元教學的目標。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雙向細目表
決
定
測
驗
之
目
的
發
展
雙
向
細
目
表
組
內容
準
備
測
驗
題
目
合
測
驗
之
題
目
施
測
評
價
測
驗
題
目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測
驗
結
果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雙向細目表
發展雙向細目表之步驟:
內容
1.確定教學目標
2.分配各教材所佔的比重
3.編製細目表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雙向細目表
認知領域教育目標之能力層次
知識(記憶)
理解
1. 能說出各種型式的 1. 能理解各種壓縮機
壓縮機 壓縮 (40%)
的動作原理 (30 %)
(30%) 2. 能說出壓縮機的功 2. 能解釋冷凍油的功
用 (20%)
用(10%)
內
1. 能說出冷凍循環流 1.能理解冷凍循環在
容
冷凍
程 (30%)
莫利爾 線圖上的意義
循環
2. 能說出莫利爾線圖 (20%)
(70%) 構 造(40%)
2. 能理解過熱壓縮的
功用(10%)
得分
67
33
冷凍原理測驗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得分
30
70
100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雙向細目表
國文科領域教育目標之能力層次
單元 題型
鴻
門
宴
國字
注音
注釋
填充
選擇
配合
合計
內容
高層次思考
(分析、綜合、
知識
理解
應用
評鑑)
題數 佔分 題數 佔分 題數 佔分 題數 佔分
合計
題數 佔分
10
10
10
10
15
10
5
3
43
30
10
10
3
63
15
10
20
10
65
30
10
40
10
100
8
5
13
16
5
21
2
2
4
4
2
6
5
5
10
10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雙向細目表
活動: 撰寫雙向細目表 30mins
內容 及10張A4的白紙
1.每組一張空白A1海報紙
2.每組兩支麥克筆(一藍一黑)
3.每組僅有20分鐘的時間討論與命題,
有10分鐘的時間繪製海報,共30分鐘
4.命題的題型不限
5.命題範圍可任選一個科目3-4個章節
(大約一次月考的範圍較佳)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 雙向細目表:
• 雙向細目表是測驗編製的藍圖和命
題的依據,它是以認知能力和學習
內容為兩個軸,分別說明各項評量
目標。
• 建立雙向細目表可以幫助命題者釐
清認知能力和學習內容的關係,以
確保測驗能反映教材的內容,並能
夠真正評量到預期之學習結果。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多元評量的方式
(一)紙筆測驗(筆試) 內容
(二)檔案評量(資料蒐集整理、書面報告)
(三)實作評量(表演、實作、作業、鑑賞、實踐、軼事記錄)
(四)口語評量(口試、口頭報告、晤談)
(五)軼事記錄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多元評量的方式
(一)紙筆評量(筆試)
內容
1.就學生經由教師依教學目標、教材內容所編訂測驗考查之。
2.李坤崇(1999)認為紙筆評量是最傳統的評量方式,是利用
紙上文字、圖來測量學生的學習成就。紙筆評量是利用書
面資料作為測量工具,學生用筆來完成測驗卷,其內容除
封閉式的是非題、選擇題外,尚還包括開放式的問題,例
如:問答題、申論題、活用題….等。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多元評量的方式
(二)檔案評量
內容
檔案評量乃教師依據教學目標與計畫,請學生持續
一段時間主動收集、組織與省思學習成果的檔案,
以評定其努力、進步、成長情形。予以彙整後即成
為一份完整的學習檔案,而用檔案評量來評量學習
檔案乃最佳之策略。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多元評量的方式
(三)實作評量
內容
1.實作評量是重視學生實作的能力,學生必須
實際操作來完成教師指派的任務或作品。
2. Winggins(1992)認為實作評量是根據學生
的實際表現所做的評量,其方式可藉由現場
觀察與判斷,或從學生的作品去評估。
3.例如:「行為或態度量表」、「行為檢核表」可
當作評量量表。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多元評量的方式
(三)實作評量~考核表
內容
評量內容
評量結果
優
良
尚可
能瞭解節約能源的重要性
能主動閱讀有關冷凍原理的資訊
上課時認真聽講、勤做筆記
積極參與小組討論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待加強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多元評量的方式
(三)實作評量~考核表
內容
學生行為自我表現考核表
評量項目
我會按時寫作業
我見到師長會問好
我有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
評量者
年
月
日
完全 經常 偶爾 沒有
做到 做到 做到 做到
學生
家長、教師
學生
家長、教師
學生
家長、教師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五、多元評量的方式
(三)實作評量~態度量表
內容
1.上課有認真聽講: □贊成 □不贊成
2.節約能源人人有責: □贊成 □不贊成
3.看見教師和同學要問好: □贊成 □不贊成
4.可隨意破壞學校的實習設備: □贊成 □不贊成
5.冷媒可隨意釋放至空氣中: □贊成 □不贊成
6.未經教師允許不可送電測試: □贊成 □不贊成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五、多元評量的方式
(三)實作評量~態度量表
內容
評分項目
姓名:
評分
發言頻率
下課後與同學討論頻率
學習態度
完成作業頻率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多元評量的方式
(四)口語評量
內容
• 常用口語評量乃「口試、「問問題」。
• 「口試」較常用於總結性評量,如用演
講、辯論、口頭報告、經驗分享故事接
龍來評量,或採放聲思考,日常應用心
得分享、口頭報告、表演等方式來評量。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五堂課--多元評量
參、多元評量之設計與實施
五、多元評量的方式
(五)軼事紀錄
內容
1.軼事記錄乃教師觀察學生日常生活表現,詳細寫下重要
而有意義的偶發個人事件和行為。
2.軼事記錄通常做為評量佐證資料,而非評量的唯一依據,
因學生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難以在教師設計的評定量表、
檢核表、檔案資料、或 紙筆測驗中完全呈現,若能以教
師在班級情境的直接觀察作為佐證資料,當能提高評量
結果的效度。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適性揚才 多元進路 優質銜接
學習歷程檔案評量
Web-Based Portfolio Assessment System(WPAS)
掌握目標
展現多元
參與廣泛
• 教學目標包含概念、
• 五等第量化
• 教師紀錄、學生互評
• 文字質性化
• 跨節單元學月期與年
• 照、影片圖像化
• 跨年級、年段與學制
• 學習成品數位化
• 數位紀錄、終身相隨
情意和技能三大面向。
• 將目標轉化為評量細目
簡便 客製
系統 完善
•質量並重
•圖文並茂
•能力指標
•知識架構
•基本學習內容
課堂評量
概念分析
概念檢測
•試題分析
•概念診斷
1
主題:代數
能力指標
A4-01
A4-03
A4-04
A4-07
A4-09
能用符號代表數,表示常用公式、運算規
則以及常見的數量關係(例 如:比例關係、
函數關係)。
能用 x、y、…符號表徵問題情境中的未知
量及變量,並將問題中的數 量關係,寫成
恰當的算式(等式或不等式)。
能理解生活中常用的數量關係(例如:比例
關係、函數關係),恰當運用 於理解題意,
並將問題列成算式。
能熟練一元一次方程式的解法,並用來解
題。
能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式的意義。
能用符號代表數,表示常用公式、運算規
A-4- 則以及常見的數量關係(例 如:比例關係、
01 函數關係)。
能理解生活中常用的數量關係(例如:比例
A-4- 關係、函數關係),恰當運用 於理解題意,
04 並將問題列成算式。
A-4- 能在坐標平面上,畫出一次函數或二元一
11 次方程式的圖形。
2
主題:代數
分年細目
7-a-01 能熟練符號的意義,及其代數運算。
7-a-02 能用符號算式記錄生活情境中的數學問題。
能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式及其解的意義,並
7-a-03 能由具體情境 中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式。
能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式及其解的意義,並
7-a-06 能由具體情境 中列出二元一次方程式。
7-a-09 能認識函數。
7-a-10 能認識常數函數及一次函數。
7-a-11 能理解平面直角坐標系。
7-a-12 能在直角坐標平面上描繪常數函數及一次
函數的圖形。
7-a-13 能在直角坐標平面上描繪二元一次方程式
的圖形。
3
知識架構
教
學
前
先
備
知
識
教
學
中
發
展
知
識
• 以符號列出代數式
• 代數式的運算
• 代數式的化簡
• 代數式的值
代數式
• 命名
二元一次
•解
方程式
• 解法,包括枚舉法、代入
消去法和加減消去法等
• 解決應用問題
一元一次
方程式
• 命名
• 概念
• 解法,如枚舉法、
等量公理、移項法則
• 解決應用問題
函數與
直角座標
變數概念
函數概念
函數的值
座標的概念
一次方程式
在座標上的
圖形
4
基本學習內容
代
數
式
一
元
一
次
方
程
式
二元
一次
方程
式
基本學習內容
1. 知道並能使用英文字母表示未知數。
2. 認識係數為分數,形如ax、ax ± b 的一元一次
式,知道ax 為a×x。
3. 知道式子中括號的使用時機與意義。
4. 熟練係數為分數的一元一次式之代數運算。
5. 認識係數為分數,形如ax ± by、ax±by±c 之二
元一次式,知道同一個式子中x 與y 代表不同的
數,但值可以相同。
6. 熟練係數為整數的二元一次式之代數運算。
7. 能察覺生活情境中數量的關係。
8. 能使用一元一次式表示生活情境中之數量關係。
9. 能使用二元一次式表示生活情境中之數量關係。
10. 認識係數為分數、形如ax = 0 、ax±b=0 、
ax±b=cx±d 之一元一次方程式。
11. 知道一元一次方程式中解的意義。
12. 能以一元一次方程式表示生活情境中相等的
數量關係。
13. 能理解等量公理。
14. 能解簡易的一元一次方程式。
15. 在解簡易一元一次方程式中,能選擇恰當的
解題步驟。
16. 認識係數為整數,形如ax = c 、by = c 、
ax±by=c 之二元一次方程式。
17. 知道二元一次方程式解的意義。
18. 能以二元一次方程式表示生活情境中相等的
數量關係。
函
數
直
角
坐
標
直
角
坐
標
上
的
函
數
圖
形
與
解
基本學習內容
23. 知道函數是一種對應關係。
24. 能判斷生活情境中哪些關係是函數。
25. 能判斷簡易數的對應關係中哪些是函數。
26. 知道從x 對應到ax + b 可將對應關係記為y=ax+b或f (x)=ax+b。
27. 知道y=ax+b為一次函數( a 0)。
28. 知道y=c為常數函數。
29. 認識一次函數及常數函數的函數值。
30. 當知道x的值時,能求出對應的函數值。
31. 認識直角坐標平面相關數學用詞:縱軸、橫軸、x 軸、y 軸、象限、
數對。
32. 知道直角坐標平面上點的坐標與數對之對應情形。
33. 認識直角坐標平面上原點的位置。
34. 能判斷數對在直角坐標平面上位於哪個象限。
35. 能判斷各象限中,點的坐標之符號規則。
36. 熟練在直角坐標平面上描繪坐標數值簡單的點。
37. 能瞭解一次函數f (x)=ax+b之表示方式與y=ax+b是可互換的。
38. 知道一次函數y=ax+b(a 0)及常數函數y=b(b 0)、y = 0 在直角坐
標平面上的圖形為直線,且常數函數的圖形為水平的直線。
39. 能以描繪x 及其對應的函數值y 之方式,畫出一次函數及常數函數
在直角坐標平面上的圖形。
40. 能以找出兩點的方式畫出一次函數及常數函數在直角坐標平面上的
圖形。
41. 能將整係數二元一次方程式ax = c 、by = c 轉換為x= c/a 與y=c/b
42. 知道兩點決定一直線。
43. 知道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圖形為所有解所形成的圖形。
44. 知道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圖形為直線。
45. 能以整係數二元一次方程式ax±by=c的二個解畫出其圖形。
46. 能畫出形如x = a 及y=b的二元一次方程式之圖形。
47. 知道水平線的方程式形如y=b,鉛垂線的方程式形如x = a 。
48. 知道縱軸為二元一次方程式x = 0 的圖形,橫軸為二元一次方程式y
= 0 的圖形。
5
評量細目
認知
• 能認識變數與函
數。
• 能理解一次函數、
常數函數與線型
函數。
技能
態度
• 能在直角坐標平
• 能認真參與教學
面上描繪一次函
活動,並完成學
數的圖形。
習單。
• 能判斷直角坐標
• 能與同學共同合
平面上的圖形是
作並討論完成教
否為線型函數。
學活動。
6
課堂紀錄
7
課堂紀錄
評量結果檢視
• 學生端評量資料檢視
– 單次活動評量結果
學生姓名
評量日期
教學目標
態度
細目
單元、活動名稱
1.能夠....
2.能夠....
分數
平均
1.能夠....
平均分數
技能
平均
1.能夠....
概念
平均
合 計
教師文字敘述
學習情形影像記錄
學生自我省思
開放式文字
有標示學生
姓名之照片
開放式文字
評量結果檢視
• 學生端評量資料檢視
– 整體評量結果
學生姓名
教學目標
態度
活 動 名 稱
活動名稱
平均分數
技能
概念
合計
教師文字敘述
學習情形影像記錄
學生自我省思
開放式文字
有標示學生
姓名之照片
開放式文字
活動名稱
合計
檢視歷次評量紀錄
檢
視
評
量
總
結
紀
錄
檢
視
評
量
總
結
紀
錄
基本內容
評
量
精
實
評量轉化
知識結構
評量題組
試題品質
檢核修正
教
學
精
進
診斷轉化
有效教學
補救教學
政
策
擬
定
鄉鎮分析
標準設定
補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