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金融講座_證券業概論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金融講座_證券業概論

金融講座:證券業概論
2014.10.08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 金融講座專題演講
永豐金證券公司董事長
證券商公會名譽理事長
黃敏助 博士
內容大綱
一、證券業在資本市場的角色
二、證券業的主要業務與發展概況
三、外國資金投資台灣證券市場
四、台灣證券產業整併趨勢
五、證券業商品與業務的創新
六、離境證券業務 - 國際證券業務分公司
七、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帶來的券商西進契機
總結 Q&A
參考教材:金融講堂課程教材《金融服務之概論與實務》
(中華經濟研究院彙編、臺灣證券交易所贊助、台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發行。)
P.01
一、證券業在資本市場的角色
 直接金融與間接金融
 證券業 - 資本市場中的資金仲介者
 證券業對台灣經濟發展貢獻效益顯著
P.02
直接金融與間接金融
間接金融機構
資金
資
金
保單、存摺
貨幣機構:
銀行、基層金融
非貨幣機構:
郵匯局、信託投資公司、
保險公司
資金
資
還款
有
赤
餘
字
單
位
資金
直接金融機構
資金
票券金融公司、證券金融公司
股票
公司債
商業本票
P.03
金
綜合證券商 - 承銷、經紀、
自營、投顧、代客操作
股票
公司債
商業本票
單
位
證券業 - 資本市場中的資金仲介者
資金需求方透過融資管道
取得成本相對較低的資金
資金需求方
 工商企業
資金供給方
 投資大眾
 機構法人
投資人
P.04
證券市場效率運作
 金融機構
資金需求方與供給方
可共享經濟發展成果
 政府機關
證券業扮演
資本市場中的
資金仲介者
資金供給方透過投資管道
取得公司股利、債券利息
、資本利得
證券業對台灣經濟發展貢獻效益顯著
 比較2002與2013年數據:
•
上市櫃公司家數:1,022家 → 1,496家
•
上市櫃總市值: 9.96兆元 → 26.84兆元
•
台股總市值佔名目GDP比率:96% → 184%
 證期局統計證券業從業員工(至2013.12):
P.05
•
•
•
•
證券商(專營)- 36,920 人
證券投資信託業- 4,326 人
證券投資顧問業- 1,795 人
證 券 金 融 業-
87 人
•
•
證 券 交 易 所- 615 人
證券櫃檯買賣中心- 274 人
•
集中保管結算所-
505 人
共 44,522人
證券業對台灣經濟發展貢獻效益顯著
台灣證券市場統計 (涵蓋上市、上櫃企業)
P.06
公司家數
總市值(兆元)
台股總市值佔名目GDP比率
2002
1,022
9.96
96%
2003
1,092
14.07
132%
2004
1,163
15.11
133%
2005
1,194
16.95
144%
2006
1,219
21.28
174%
2007
1,245
23.40
181%
2008
1,257
12.48
99%
2009
1,287
22.95
184%
2010
1,322
25.80
190%
2011
1,397
20.63
151%
2012
1,447
23.09
164%
2013
1,496
26.84
184%
資料來源:台灣證券交易所、櫃檯買賣中心、行政院主計處
二、證券業的主要業務與發展概況
 證券交易法的規定
 證券業主要經營業務
P.07
證券交易法-證券業務與證券商種類
有價證券之募集、發行、買賣,其管理、監督依證券交易法之規定:
證券交易法第15條(證券業務種類)
依本法經營之證券業務,其種類如左:
一、有價證券之承銷及其他經主管機關核准之相關業務。
二、有價證券之自行買賣及其他經主管機關核准之相關業務。
三、有價證券買賣之行紀、居間、代理及其他經主管機關核准之相關業務。
證券交易法第16條(證券商種類)
經營前條各款業務之一者為證券商,並依左列各款定其種類:
一、經營前條第一款規定之業務者,為證券承銷商。
二、經營前條第二款規定之業務者,為證券自營商。
三、經營前條第三款規定之業務者,為證券經紀商。
P.08
證券業主要之經營業務
1. 經紀業務
6. 複委託
業務
2. 承銷業務
證券商
業務種類
5. 財富管理
業務
3. 自營業務
4. 衍生性
商品業務
P.09
1. 經紀業務- 業務內容
 受託於集中市場買賣上市有價證券。
 受託於櫃檯買賣市場買賣上櫃、興櫃有價證券。
 融資融券業務。
 期貨交易輔助人業務。
P.10
1. 經紀業務-發展概況
(1) 經紀業務成交量
 2012年上市櫃日均成交金額為 928 億元,下滑幅
度24%,連3年下滑 ,創2005年以來新低。
2013年上市櫃日均成交金額僅小幅增至934億元。
 電子下單交易削價競爭壓力,加上2012年證所稅衝
擊,台股成交量下滑,各家券商經紀手續費率競爭
更劇。
 整體券商經紀業務實際手續費收入下滑,目前台灣
券商股票下單平均手續費率約:0.075 ~ 0.085%。
P. 11
1. 經紀業務-發展概況
台股歷年日成交均量 (含上市與上櫃)
( 單位:新台幣億元 )
1,800
1,683
1,600
1,391
1,400
1,200
1,349
1,222
1,181
1,171
1,094
1,000
890
928
934
2012
2013
800
600
2004
2005
2006
2007
資料來源:金管會證期局統計
P.12
2008
2009
2010
2011
1. 經紀業務-發展概況
(2) 券商經紀市佔率
 台灣券商呈現大者恆大的趨勢。
 2013年度前十大券商 :
在集中交易市場之市佔率約為 53.3%
在上櫃股票市場約為 65.1%
 2013年電子下單交易量佔整體交易比重 37.5%
前十大券商佔整體電子交易市場比重 61.4%
( 數據來源:TSE 與 OTC資料,永豐金證券統計 )
P.13
1. 經紀業務-發展概況
台灣前十大券商市佔率
年度
2010
2011
2012
2013
元大寶來
15.67%
14.69%
14.09%
13.47%
凱基
9.76%
9.48%
9.21%
8.23%
富邦
6.35%
6.08%
5.82%
5.56%
永豐金
5.45%
5.35%
5.42%
5.23%
群益金鼎
6.00%
5.45%
5.36%
5.14%
元富
4.30%
4.13%
4.12%
4.03%
日盛
4.15%
3.87%
3.83%
3.67%
統一
4.07%
3.94%
3.63%
3.38%
兆豐
3.53%
3.36%
3.25%
3.11%
華南永昌
2.65%
2.60%
2.70%
2.73%
註: 券商未合併之前,亦以二者合併後市佔率計算以檢視其合併綜效。
 2011/03群益合併金鼎、2012/04元大合併寶來、2012/11永豐金合併太平洋、
2013/06凱基合併大華。
 2010~2012年為富邦證券統計數據,2013年數據為永豐金證券統計整理。
P.14
( 資料來源:金融講堂課程教材、富邦證券、永豐金證券統計 )
1. 經紀業務-發展概況
(3) 未來經紀業務發展方向
 大型券商透過併購與營業受讓,據點家數眾多,加
速成長並降低營運成本,市場競爭力強。
 中小型券商將持續被併購趨勢。
 大型券商經紀業務發展方向:
 積極尋找合適併購機會。
 提升電子交易服務平台、推廣行銷電子下單。
 降低營運成本 ( 費用控管、營業據點合併、人員效益極大化 ) 。
 加強發展國內外機構法人業務。
 發展多元化金融商品銷售 ( 基金、信用卡、保險、產險等 ) 。
P.15
2. 承銷業務-業務內容
 輔導企業上市/上櫃/興櫃 ( 國內企業與海外企業 )。
 有價證券承銷 ( 代銷/包銷 ) 。
 有價證券募集與發行之規劃。
 承辦現金增資評估及承銷業務。
 財務顧問。
( 財務規劃/籌資規劃/企業價值評估/併購/重整/私募 )
P.16
2. 承銷業務-發展概況 (1/3)
 2012年台灣券商承銷業務下滑。
受歐債危機、美國經濟復甦遲緩、新興市場成長動能趨緩
、油電雙漲、證所稅等因素影響。
 2012年新上市企業22家,新上櫃企業42家,共64家,
較2011年顯著衰退29%。
 2013年新上市企業33家,新上櫃企業29家,共62家,
新上市家數增加,但新上櫃家數明顯減少。
 近五年現金增資實際募集金額 (單位:新台幣 億元)
( 含IPO之現金增資及發行GDR,以募資完成日為統計基準日 )
P.17
年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上市
1463.48
1304.03
1690.65
959.65
1689.44
上櫃
418.59
323.92
258.85
227.67
387.79
合計
1882.07
1627.95
1949.5
1187.32
2077.23
資料來源:金管會證期局
2. 承銷業務-發展概況
歷年新上市上櫃企業家數
200
新上櫃家數
新上市家數
160
108
120
83
80
87
51
40
40
85
56
45
0
24
40
38
30
13
11
31
24
27
26
29
42
39
22
29
33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資料來源:金管會證期局
P.18
2. 承銷業務-發展概況 (2/3)
 海外上市企業來台第二上市的台灣存託憑證業務
TDR (Taiwan Depositary Receipt),
2012年成交量僅352億元,較2011年減少75%,
2013年更降至278億元。
 影響TDR成交量之因,為資訊不對稱(資訊發布延遲) ,
部份TDR個股被打入全額交割股,因流通量不足而下市。
 受先前TDR掛牌後股價表現不佳之影響,2012、2013年
皆無新TDR案發行,預計未來需有表現更佳之企業願至
TDR掛牌,才能重新活絡TDR市場。
P.19
2. 承銷業務-發展概況
集中市場證券成交值統計表
成
股 票
218,740
203,332
238,754
188,189
239,004
330,439
261,154
296,805
282,187
261,974
202,382
189,409
資料來源:金管會證期局
P.20
金
基金ETF
341.2
793.1
794.4
752.3
1253.7
2320.4
1978.4
1995.8
3607.6
2692.4
2823.5
額
(億元)
公司債
臺灣存託
指數股票型
年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交
認購(售)權證
745
1,183
2,078
1,424
1,751
2,532
2,758
1,064
2,050
2,847
2,313
3,400
憑證TDR
100
144
99
192
290
919
286
1,285
2,619
1,422
352
278
公債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普通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轉換
192
99
40
5
1
0.0
0.0
0.0
0.0
0.0
0.0
0.0
2. 承銷業務-發展概況 (3/3)
 國內企業IPO業務近年成長趨緩。
 主管機關積極推動台商回台第一或第二上市政策,
海外企業回台上市(櫃)業務逐漸發展成為承銷市場主流。
 未來證券商將鎖定兩岸三地的台商客戶籌資需求,
隨法令之開放,發展兩岸三地的跨境投資銀行業務。
P.21
3. 自營業務
 業務內容:
證券公司以自有資金投資,買賣上市(櫃)公司股票、債券、
受益憑證,及經主管機關核准之海外有價證券,並可以期貨
方式進行避險。
 發展概況:
•券商以各種策略交易模式尋求穩定獲利。
•券商以加強風險控管、海外交易多角化分散風險等方式穩定獲利。
•國內環境使券商自營業務有發展空間:
 證券與期貨市場可投資商品之國際化與多元化。
 自營交易限制陸續放寬,自營商可自行買賣港澳地區證券市場
發行涉及陸股之紅籌股與ETF。
P.22
4. 衍生性商品業務
 業務內容:
認購(售)權證之發行及避險業務、股權交換業務、股權選擇權
業務、轉換公司債資產交換業務、結構型商品業務。
 發展概況:
•權證具有避險與多空皆可操作特性,獲投資人認同。
 2012年權證交易市場熱絡,總計發行17,500檔以上,
較2011年成長約9%,發行總金額達2,745億元。
 2013年更發行20,000檔以上,權利金總額達2,747億元。
•TSE與OTC之權證資訊揭露平台上線,資訊之透明對稱將
有助推升權證市場交易量。
•主管機關正研議將券商權證避險交易稅自0.3%降至0.1%,
並放寬權證投資人當日沖銷限制,有助提升權證交易量。
(行政院院會2013.03.21通過「證券交易稅條例第2條之2、第3條修正草案」)
P.23
5. 複委託業務 (跨國證券市場交易)
 業務內容:
•券商接受客戶委託買賣外國有價證券,券商再委託海外分公司
或向海外之證券公司下單交易之業務。
•券商得受託買賣的外國有價證券,以主管機關指定之外國證券
交易所股票、ETF、認股權證、受益憑證、存託憑證及債券為限。
 發展概況:
•台灣券商因應投資人對跨國金融商品之投資需求,積極增加
國際複委託平台之投資商品。
•主管機關准許可投資之國家達49國 ( 涵蓋72家交易所 ) 。
•券商公會統計,2013年券商複委託成交量達 10,506 億元,
較2012年的 7,406 億元成長 41% 。
•複委託業務量整體屬成長趨勢階段,券商公會統計至2013年底,
複委託之總開戶數達 87.4 萬戶。
P.24
5. 複委託業務 (跨國證券市場交易)
券商複委託總成交量
( 單位:新台幣億元 )
10,506
10,500
8,849
9,000
8,223
7,406
7,500
6,000
6,213
5,948
2008
2009
4,500
3,000
1,500
0
資料來源:券商公會統計
P.25
2010
2011
2012
2013
6. 財富管理業務 (1/2)
 業務內容:
•證券商針對高淨值客戶,透過業務人員,依據客戶需求提供
資產財務之規劃與顧問諮詢,或金融商品銷售服務,以信託
方式接受客戶執行資產配置。
•主要為整合金融商品資訊,針對高資產客戶提供:
金融商品投資規劃、資產配置規劃、退休金運用、負債管理、
財務諮詢、保險評估或稅務規劃等服務。
 發展概況:
•財富管理業務為歐美投資銀行之主要業務項目。
•台灣受限於法令,財富管理業務發展集中於銀行端。
•2009年金管會開放證券商以信託方式 (金錢及有價證券之信託)
辦理財富管理業務,台灣券商之財富管理業務才算開始起步。
P.26
6. 財富管理業務 (2/2)
 信託財產之運用範圍:
依「證券商辦理財富管理業務應注意事項」第24條之規定;
證券商以信託方式辦理財富管理業務,兼營金錢之信託及有
價證券之信託,其信託財產之運用範圍:
 銀行存款,
 政府公債、國庫券、可轉讓之銀行定期存單及商業票據,
 債券附條件交易,
 國內上市、上櫃及興櫃有價證券,
 國內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及期貨信託基金,
 衍生性金融商品,
 國內期貨交易所交易之期貨商品,
 出借或借入有價證券,
 國外或涉及外匯之投資,
 其他經金管會核准者。
P.27
三、外國資金投資台灣證券市場
 政策加速開放外資投入台灣證券市場
 外資對台灣證券市場之影響力
P.28
政策加速開放外資投入台灣證券市場
政府對外國資金之開放進程:( 由管制轉為開放,鼓勵外資來台擴大投資)
 1990/12 開放外國專業投資機構(QFII)可於一定額度內投資台灣股市。
 1996/03 全面開放海外資金(一般境外法人與國外自然人)直接投資台股。
 2003/09 簡化外資投資台灣證券之作業程序:
• 取消QFII制度,事前審核制改為事後管理之登記制;
• 外國機構投資人(FINI)可直接向證交所登記,取得投資台灣證券市場
資格,不需申請許可且投資無上限。
 2013/07 金管會修訂「華僑及外國人投資證券管理辦法」,
提高外資投入台灣市場之便利性,並降低外資投資成本。
 金管會將開放國內券商可擔任外資保管機構,擴大券商業務範圍,
吸引外資參與台灣之債券、基金與股票市場。
P.29
外資對台灣證券市場之影響力
資料來源:證期局
(總市值包括集中市場與店頭市場)
外資投入台灣股市外資持有股票市值
總累積匯入淨額 (億美元)
占總市值比例(%)
800.9
22.18
 外資投入台灣股市 :
年
2004
2005
1,089.54
30.25
2006
1,306.12
31.90
2007
1,376.02
31.10
2008
1,247.65
28.98
2009
1,513.43
29.80
2010
1,657.58
31.19
2011
1,559.65
31.10
2012
1,633.32
32.62
2013
1,765.13
33.14
2007~2008年因國際金融風暴,之後外資持股占總市值比例下降。
2010~2012年國際金融轉穩定,比例逐漸回升,至2013年達33.14%。
P.30
 外資成交量比重呈越來越高之趨勢,國內大型券商成立國際
法人部門,爭取原先僅由外資券商承接之外資機構法人經紀
業務 (目前外資超過10%以上交易量由本土券商交易) 。
外資對台灣證券市場之影響力
外資持有股票佔總市值比重
年度
上市
上櫃
合計
2000
16.31%
7.95%
15.34%
2001
19.83%
8.90%
18.51%
2002
16.28%
6.15%
15.40%
2003
22.57%
9.59%
21.46%
2004
23.19%
9.67%
22.18%
2005
31.84%
11.38%
30.25%
2006
33.99%
10.58%
31.90%
2007
32.94%
10.58%
31.10%
2008
30.40%
7.43%
28.98%
2009
31.89%
10.11%
30.05%
2010
32.86%
11.30%
31.19%
2011
2012
2013
32.34%
34.02%
34.63%
14.35%
15.51%
17.46%
31.10%
32.62%
33.14%
比重呈增加趨勢
資料來源:金管會證期局
P.31
外資對台灣證券市場之影響力
外資總累積匯入淨額與持股市值比例逐年上升
P.32
資料來源:金管會網站-金融巿場統計資訊公開
四、台灣證券產業整併趨勢
P.33
證券產業的整併趨勢 (1/3)
 台灣證券市場1962年開市。
 1988年政府將證券公司之申請設立由特許制改為許可制,
台灣證券業開始蓬勃發展。
 1990年中,證券公司家數最高曾達384家,證券市場進入
完全競爭狀態,許多券商陷入虧損而退出市場。
 主管機關開始推動券商整併,中大型券商整併後,由單一
經紀業務為主的專業經紀證券商,轉型成綜合證券商,
2000年底時券商家數降至190家。
 2000年起,金控公司成立,開始收購證券商為子公司。
 至2013年12月,券商公會共有會員公司146家:
專營證券商有84家,兼營證券商(銀行、票券、期貨等)
有62家 。
P.34
證券產業的整併趨勢 (2/3)
 國內券商獲利:
• 獲利有集中現象,大規模券商獲利能力顯著高於小規模券商。
• 國內前20大券商佔整體專營證券商獲利比重已升至80%。
• 本土中小型券商歷經市場競爭,現存者多有良好財務體質與地
方經營基礎,但資金、規模與人才不足,未來仍可能會加速被
合併或收購。
• 2013年,80家專營證券商,63家獲利賺錢。
 外資券商獲利:
• 台灣之外資券商主要為專業經紀商,客戶多為外國大型機構法
人。
• 外資券商所佔整體獲利比重隨外資交易比重之提升而增加,績
效表現佳。
P.35
證券產業的整併趨勢 (3/3)
 證券業面臨經營困境與發展瓶頸 :
• 證券商家數過多。
• 股市成交量逐年降低。
• 新掛牌企業家數減少。
• 法令監管嚴格。
• 外資交易比重攀升。
• 券商整體獲利能力快速下滑。
P.36
證券產業的整併趨勢
證券商獲利情況
專營證券商
年度
家數
稅後
獲利
本國證券商
ROE
家數
(億元)
獲利
(億元)
國內前
20大券商
外資證券商
家數
(億元)
獲利
比重
獲利
獲利
(億元) 比重
獲利
2008
89
-69
-1.58%
72
-137
17
68
-
-99
-
2009
86
390
8.55%
69
350
17
40
10%
301
77%
2010
84
350
7.29%
67
302
17
48
14%
274
78%
2011
83
172
3.9%
66
127
17
45
26%
140
82%
2012
81
181
3.8%
63
156
18
25
14%
144
80%
2013
80
204
4.27%
62
178
18
26
13%
167
82%
資料來源:券商公會
註: 上述統計以專營證券業者(向證交所申報財務月報表)為統計基礎,兼營證券業者資料未納入。
 若不加入業外收入,2012年專營證券商稅後獲利降為144.32億元。
P.37
五、證券業商品與業務的創新
 證券業的新商品
 證券業的新業務
P.38
證券業商品的創新 (1/6)
 證券業的新商品 – 權證
• 權證 (Warrant) 是一種具執行權利的金融商品
 執行權利是指在特定日期或特定期間決定是否履約的權利。
 依行使權利之方式,權證可分為「認購」與「認售」,買進「認
購權證」就是買入「作多權利」 ,買進「認售權證」即是買入「
作空權利」 。
 投資人支付權利金 (買權證支付的價款) 之後,有權利於契約日期
(特定日期或特定期間內),按約定價格 (履約價格),向發行人買進
或賣出約定數量 (行使比例) 之標的股票。
當投資人 (買方) 提出履約申請時,券商 (賣方) 就按照契約所定之
數量及價格讓投資人 (買方) 買賣標的物。
 權證於掛牌後,可於集中市場按交易價格買賣。
P.39
證券業商品的創新 (2/6)
 證券業的新商品 – TDR
• TDR (Taiwan Depositary Receipt ) 台灣存託憑證
 TDR是一種存託憑證 ,是指企業已在國外上市,再另外於台灣申
請上市進行募資,以存託憑證方式掛牌,又稱為「第二上市」 。
 TDR為一種權利證券,持有者和該公司普通股投資者享有相同權
利,包含每年配股等,其交易單位與股票一樣 (一張為1000股) 。
 存託憑證依上市所在地分為ADR、EDR 、GDR、TDR:
• 在美國發行或掛牌的為ADR,在歐洲發行的為EDR,在台灣發行
上市的就是TDR。
• GDR則是以全球為發行對象,可同時於多國證券市場發行的存託
憑證。
P.40
證券業商品的創新 (3/6)
 證券業的新商品 – ETF
• ETF (Exchange Traded Funds) 指數股票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
 ETF簡稱「指數股票型基金」,是一種在交易所買賣,提供投資
人參與指數表現的基金,交易方式和股票一樣簡便。
 ETF將指數證券化,投資人透過持有表彰指數標的股票權益的受
益憑證來間接投資。
 ETF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兼具股票和共同基金的特性,通常
投資於一籃子證券或商品,追蹤特定指數績效表現,投資一檔
ETF等於投資一籃子標的,可分散投資風險。
 ETF的投資組合透明,可避免人為操控,且走勢緊貼市場指數,
方便掌握績效。
P.41
證券業商品的創新 (4/6)
 證券業的新商品 – ELN
• ELN (Equity-linked Notes) 股權連結型商品
 ELN為一種結構型商品,商品中結合零息債與出售標的資產選擇
權,進而提高債券未來的收益性。依據對標的資產未來價格的預
期,投資人可選擇適合之ELN商品進行投資。
 結構型商品結合了債券和選擇權,商品中大部分的本金會購買債
券等固定收益商品,小部分本金或利息會用於投資連結利率、匯
率或股價指數等選擇權。
 結構型商品可區分為隱含賣出選擇權的股權連結商品(ELN)與
隱含買進選擇權的保本型商品(PGN, Principal-guaranteed
Notes)。
P.42
證券業商品的創新 (5/6)
 證券業的新商品 – 點心債、寶島債 (離岸人民幣債券)
• 「點心債」(Dim-Sum Bonds)為在香港發行、交易,以離岸人民
幣計價之債券。
 中國政府實施資本管制,一般的境外資金無法自由兌換人民幣,也無
法任意投資人民幣金融商品,但點心債跨越了部分限制,成為間接投
資人民幣之管道。
• 「寶島債」則為國內外企業在台灣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屬
於外幣計價債券的一種,上櫃掛牌後可於券商營業所議價購得。
發展寶島債之市場效益:
 證券商增加更多業務收益,並促進證券人員就業。
 有助台灣發展人民幣離岸中心,引入更多經濟效益。
 有助一般企業與金融機構籌措人民幣資金,企業籌資方式更有彈性。
 投資人的投資管道更多元,在國內即可投資人民幣債券。
P.43
證券業商品的創新 (6/6)
 證券業的新商品 – T股
• T股是仿照香港發行之H股(在中國註冊公司赴香港掛牌),讓
在中國註冊的台商或中國企業來台灣掛牌上市。
 2012年12月,金管會將開放T股納入「振興股市四大措施」中。
 據金管會規劃,T股必須以第一上市為原則,T股之監理制度也考
慮比照在國內掛牌上市公司之標準,降低國內投資人之疑慮 。
 T股因牽涉到兩岸共同監理事務,且中國企業要來台掛牌上市,需
要中國主管機關放行准許,推動T股需要兩岸主管機關的溝通與協
調。
 未來T股若開放上市,將可活絡台灣股票市場,讓國內股市有更多
元化選擇。
P.44
證券業業務的創新
 證券業的新業務:
• 財富管理業務 (Wealth Management)
金管會2005年7月27日訂定「證券商辦理財富管理業務應注意事項」
,開放證券商從事財富管理業務。
金管會2009年9月28日修訂「證券商辦理財富管理業務應注意事項」
,第24點規定,證券商以信託方式辦理財富管理業務,兼營金錢之
信託及有價證券之信託。
• 離境證券業務 (Offshore Securities Unit)
「國際金融業務條例」修正已於2013年6月中公布,金管會於2014
年3月授證予首批申請核准之業者。
P.45
六、離境證券業務 –
國際證券業務分公司
 國際證券業務分公司 (OSU業務)
 OSU業務發展摘要
P.46
國際證券業務分公司 (OSU業務)
 2010年央行赴新加坡考察境外資產管理中心發展,建議
開放台灣證券商仿銀行OBU模式成立OSU (Offshore
Securities Unit, 離境證券單位) ,提供租稅優惠等措施。
 央行統計數據顯示,近年國人對外證券投資金額不斷攀高
,2012年度淨流出金額高達424億美元,發展OSU業務
有其急迫與必要性。
 透過券商公會積極推動,金管會於2013年6月完成「國際
金融業務條例」的修正,之後完成後續配套實施細則,開
放國內券商設立OSU。
 券商公會預估,OSU業務開辦五年內,約可吸引3兆的資
產管理規模,為證券商增加逾500億元盈餘,證券從業人
員約可增加逾4000人,貢獻政府100億元稅收。
P.47
國際證券業務分公司 (OSU業務)
 金管會於2014/3/5授證給 元大寶來、凱基、永豐金、富邦
、群益金鼎、日盛、元富、兆豐、華南永昌、國票、康和
及國泰12家證券商,同意證券商正式辦理國際證券業務。
 至 2014年9月底,金管會已發出許可函的券商有15家,
取得OSU證照的有14家,已經申報OSU開業的有13家。
開業的13家券商:
元大寶來、凱基、富邦、永豐金、元富、康和、群益金鼎、兆豐、國
泰、日盛、統一、華南永昌、國票。
P.48
國際證券業務分公司發展摘要 (1/3)
推動時程
母法「國際金融業務條例」修正於2013年6月中公布,金管
會於2014/3/5授證予12家證券商 (首批申請核准之業者),
同意證券商可正式辦理國際證券業務。
業務目標
爭取將資金在新加坡、香港做財富管理的外國與台灣「高淨
值客戶」,回流至台灣的OSU。
業務運作
國際證券業務分公司 (OSU) 是以券商分公司的型式設櫃,雖
其資金需由總公司先向主管機關申請,並專款撥用,但會計
帳務是完全獨立,顯示其財務上的充分自主。
業務範圍
主要業務包括銷售外幣的金融商品、證券承銷、帳戶保管與
資產配置等項目。
OSU外幣業務,若不涉及新台幣兌換,則不受外匯管理條例
法規限制解除 和證券交易法規範,顯示OSU進行外幣業務,有較大業務運
作空間。
P.49
國際證券業務分公司發展摘要 (2/3)
金融商品設計 在金融商品設計上,准許OSU提供高風險、高報酬產品。
租稅優惠
比照銀行OBU方式,提供15年租稅優惠,包括境外客戶業
務免徵營所稅、營業稅、印花稅,OSU給付給境外客戶的利
息亦免扣徵所得稅。但對於境內客戶,則不提供租稅優惠。
未來金管會將依券商承作OSU業務內容採取不同的申請門檻
,若券商僅做外幣經紀、自營與承銷業務,可採低門檻;但
券商申請門檻
要針對高淨值客戶提供財富管理服務,就得要求具備較佳的
財務狀況、資本適足率及國際業務經驗等。
責任歸屬
P.50
OSU雖然是券商的「分公司」,但OSU發生問題時,仍由「
總公司」負賠償責任。
國際證券業務分公司發展摘要 (3/3)
近期已鬆綁
之法規
• 開放國內PI可櫃買國際板債券
• 開放國內券商可經營集合管理帳戶信託業務
券商可引進點心債到國內銷售
研擬開放中
之法規
•
•
•
•
•
•
•
•
•
•
OSU可銷售連結台股的結構型商品
金管會將向
央行爭取之
OSU六大
開放措施
P.51
證券自營商得從事非避險的衍生性商品交易
OSU可推出連結台股、匯率等衍生性商品
退休金自選投資方案之開放
推動即期外匯交易相關課程開課,以利券商申請執照
即期外匯交易可從外幣間,擴及新台幣與外幣間交易
取消OSU可銷售的投信基金投資台股上限30%之限制
可連結不涉及新台幣匯率的結構型商品
投資信用結構型商品範圍,從境外專業機構投資人擴大
到所有非居民
國際證券業務分公司OSU業務
 OSU業務 - 完整產品線活絡交易市場
產品、券
自行買賣
通路優勢
高資產客戶
提
供
客
戶
經紀
財管
配
售
投資銀行角色
承銷
自營
資金
來源
• 承銷發行海外
有價證券(股票、債券)
• 配售給客戶
提供資金
P.52
• 股票、債券
• 衍生性商品
• 其他金融商品
提
供
資
金
資金來源
•
•
•
•
銀行借款
同業拆借
發行外幣公司債
營運資金
資料來源:金管會2013.01.30「開放證券商經營國際證券業務說明」
七、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帶來的
券商西進契機
 證券商西進的契機
 服務貿易協議證券業開放項目
 兩岸證券業比較
 滬港通對台灣證券市場之影響
P.53
證券商西進的契機
 台灣券商進軍大陸市場之優勢:
•
•
•
•
語言文化互通
產業結構與台灣互補
投資人結構相似
大陸證券法令規範仿效台灣
 台灣與大陸之金融國際競爭力,可藉由兩岸合作而雙方優
勢互補,共同擴大市場規模,並有助於台灣券商在亞太區
域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
 目前有11家台灣券商於大陸北京、上海、深圳、廈門等
地共設立24個代表人辦事處,但僅能從事證券業務相關
研調資訊蒐集,無法從事實質業務。
 2013年6月,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完成簽署,證券業西進大
陸開發業務出現轉機。
P.54
服務貿易協議證券業開放項目
業務項目
RQFII
開放內容
1. 允許台資金融機構以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 (RQFII)
方式投資大陸資本市場。
2. 提供台資證券公司申請大陸合格境外投資者 (QFII) 資格上
的便利,允許台資證券公司申請QFII資格時,按照集團管
理的證券資產規模計算。
合資證券公司
1. 允許台資金融機構按照大陸有關規定在上海市、福建省、
深圳市各新設1家兩岸合資的全牌照證券公司,大陸股東不
限於證券公司,台資合併持股比例最高可達51%。
2. 允許台資金融機構在大陸批准的「在金融改革方面先行先
試」的若干改革實驗區內,各新設1家兩岸合資全牌照證券
公司,大陸股東不限於證券公司,台資合併持股比例不超
過49%。
合資證券諮詢公司
(投資顧問業務)
1. 允許台資券商與大陸具備設立子公司條件的券商,在大陸
設立合資證券投資諮詢公司,專門從事證券投資諮詢業務
,台資持股比例最高可達49%。
2. 在大陸批准的「在金融改革方面先行先試」的若干改革實
驗區內,允許台資券商在合資證券投資諮詢公司中的持股
比例達50%以上。
P.55
兩岸證券業比較 (1/4)
 台灣證券市場競爭遠比大陸激烈
從2013年兩岸證券市場數據比較:
• 大陸股市總市值是台灣的4.4倍。
• 大陸股市日成交均量是台灣的10.4倍。
• 大陸券商家數僅是台灣的1.44倍。
 進軍大陸市場將有助台灣證券業擺脫目前成長困境。
P.56
兩岸證券業比較 (2/4)
2013年兩岸證券市場比較表
中國大陸
上交所
證交所
台 灣
櫃買中心
深交所
合計
合計
997
1,577
2,574
838
658
1,496
1.72
總市值(兆元)
74.80
43.50
118.30
24.52
2.32
26.84
4.40
股票總成交值(兆元)
113.94
117.99
231.93
18.94
4.03
22.97
10.1
日均成交值(億元)
4,787
4,958
9,745
770
164
934
10.4
綜合股價指(點)
2,115
1,057
-
8,611
129
-
--
項目
上市股票數
1.44
7,879億元
832億元
9.47
2,178億元
204億元
10.68
全體總資產
10兆2,918億元
1兆1,514億元
8.94
全體淨值
3兆7,301億元
4,781億元
7.80
ROA
2.12%
1.77%
1.20
ROE
5.84%
4.27%
281兆4,645億元
15兆3,587億元
1.37
18.33
全體營收
全體盈餘
國民生產毛額(GDP)
115家(13家合資證券商)
其中104家賺錢(90%)
倍數
80家(18家外資證券商)
其中63家賺錢(79%)
證券商
P.57
單位:新台幣
資料來源:券商公會(人民幣/台幣以2013年12月31日收盤價4.948元計 )
兩岸證券業比較 (3/4)
 兩岸證券業營收結構比較:
• 台灣  營收比重七成以上仍在於傳統的經紀業務及融資業務(利息收入)。
 受限於市場規模與法令限制及過度競爭,承銷業務手續費遠低於國際
市場水準(平均手續費低於1%)。
• 大陸  近期快速開放各項新業務(資產管理、融資融券、金融期貨
、股票回購質押等)。
 傳統經紀業務受新業務過度競爭,平均手續費率跌至0.076%
(低於台灣),經紀業務比重降至四成。
 承銷手續費率高(A股主板約2~3%,創業板約5~6%)。
P.58
兩岸證券業比較 (4/4)
兩岸證券業營收結構比較
100%
90%
80%
9%
22%
70%
60%
50%
40%
16%
18%
4%
23%
14%
30%
20%
5%
39%
50%
其他
投資收益
承銷
利息收入
經紀業務
10%
0%
中國整體券商
台灣前十大券商
資料來源:中國證券業協會、元大金控2013Q1法說會資料、金融講堂課程教材
P.59
滬港通對台灣證券市場之影響(1/2)
 2014.04.10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發布聯合公告,原則
批准上海證券交易所、香港聯合交易所、中國結算公司與
香港結算公司開展「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
 滬港通包括了兩個部分-「滬股通」及「港股通」。
滬股通:投資者委託香港證券經紀商,經由港交所設立之證券交易
服務公司,向上交所進行申報,買賣規定範圍內於上交所
上市之股票(上證180指數及上證380指數成分股、A+H股)。
港股通:則是投資者委託大陸證券經紀商,經由上交所設立之證券
交易服務公司,向港交所進行申報,買賣規定範圍內於港交所
上市之股票(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及恆生中型股指數成分股、
A+H股)。
 滬港通自發布日起至正式啟動需有6個月準備時間,目前雖無明
確之啟動日公布,但按計算今年10月已滿6個月準備期。
P.60
滬港通對台灣證券市場之影響(2/2)
 滬港通對資金市場與台灣證券市場的影響
• 滬港互聯互利,兩地資金可直接進入對方市場。
• 國際資金透過滬港通可直接進入中國股市。
• 未來可能進一步對外開放資本市場,深港通指日可待。
• 對台灣證券市場造成資金排擠效應。
 台灣證券市場應思考之因應
• 放寬限制爭取商機(放寬QDII投資額度與複委託相關規定)。
• 跨國際交易平台,儘速完成兩岸直通車。
• 開發多元新金融商品,並儘早建立T股板。
P.61
總結 Q&A
 資本市場與國家經濟發展密切相關,證券業有競爭力
,才能帶動資本市場發展。
 因諸多因素,台灣證券商近年來獲利狀況不佳。
 OSU模式出現,券商可重新爭取先前流至星港的高資
產客戶之海外財富管理商機。
 ECFA服務貿易協議,提供台灣證券業早於其他外資進
入大陸市場的機會。
 大陸證券市場有規模優勢,台灣證券業則有客戶服務
、金融創新、風險管理及市場發展經驗。
 開展大陸市場業務,將有利台灣證券業整合兩岸三地
區域市場佈局。
P.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