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術-3.ppt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生物技術-3.ppt

生物技術
教師:林維莉
第03週:生物科產業常用微生物種介紹
原核生物
細菌 (大腸桿菌)
真核生物
真菌 (酵母菌)
病毒
細胞
萌菌物語
MAYASHIMO
米麴菌
乳酸菌
米麴菌
乳酸菌
釀酒酵母
乳鏈球菌
米曲霉
醋酸桿菌
納豆芽苞桿菌
酵母菌
青霉
髮癬菌
黑曲霉
霉白霉菌
爪哇根霉
地霉菌
冬蟲夏草菌
食物中毒菌:
表皮葡萄球菌
腋臭菌

卡通片段
大腸桿菌(學名: ESCHERICHIA COLI
,簡寫爲E. COLI)

是人和動物腸道中最著
名的一種細菌,主要寄
生於大腸內,約占腸道
菌中的1%。是一種兩端
鈍圓、能運動、無芽孢
的革蘭氏陰性短桿菌。
除某些菌型能引起腹瀉
外,一般不致病,能合
成維生素B和K,對人體
有益。
其屬名埃希氏菌(Escherichia)來源於1885年其發
現者Theodor Escherich。大腸桿菌是腸桿菌科的一
員,經常作爲細菌的原核生物廣泛用於科學研究。
 平均每天由人類體內經過糞便中排出1011~1013個大
腸桿菌。
 「大腸菌群」是由各種糞便細菌和類似的生活在土壤
或植物降解物中的細菌(最常見的是產氣腸桿菌,學
名Enterobacter aerogenes)一起被歸爲 (coliform)
。大腸菌群爲好氧或兼性厭氧,不形成內孢子,能發
酵乳糖產生酸及氣體的一群微生物。


是Escherich在1885年發現的,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内,一直被當作正常腸道菌群的組成部分,認爲是非
致病菌。直到20世紀中葉,才認識到一些特殊血清
型的大腸杆菌對人和動物有病原性,尤其對嬰兒和幼
畜(禽),常引起嚴重腹瀉和敗血症,

不同血清型的大腸杆菌可引起不同症狀的腹瀉,根據
不同的生物學特性區分致病性大腸杆菌五種:致病性
大腸杆菌(EPEC)、腸產毒性大腸杆菌(ETEC)、腸
侵襲性大腸杆菌(EIEC)、腸出血性大腸杆菌(EHEC)
、腸黏附性大腸杆菌(EAEC)。
在污水處理與水質淨化的領域中,因大腸桿菌在糞便
中數量極多,故常以大腸菌群指數為檢查水源是否被
糞便污染的標誌之一。大腸菌群指數(coli-index)
指1升水中含有的大腸菌群數
 然而一般無害的大腸桿菌在以下三種情況下也會導致
疾病:




A.細菌離開腸道進入泌尿
道可以導致感染引起膀胱
炎
B.細菌經由潰瘍區域造成
穿孔進入腹腔,會導致致
命性的腹膜炎感染。由於
,大腸桿菌對鏈黴素非常
敏感,一般情況抗生素能
夠有效治療。
C.大腸桿菌的某些株具有
毒性(類似導致痢疾的毒
素),可以導致食物中毒
。因食用被污染的肉類(
通常是屠宰過程或儲藏販
賣過程中的污染所致,加
上食物未完全煮熟無法殺
死細菌)。
美國牛與出血性大腸桿菌
集中式動物飼養經營 CAFO (Concentrated Animal FeedingOperations)
 龐大的市場需求量,很早就刺激了美國畜牧業的集約
化與工業化生產。美國集中式飼養牛隻的牧場中,牛
群被餵養玉米飼料而成長、宰殺的景象而感到震撼。

雖然其飼養效率奇佳,但也衍生出不少對人類健康的
負面衝擊,如:出血性大腸桿菌、狂牛症...,看來又
是人類自以為聰明,欲速則不達,最後卻自食惡果的
例子。
美國牛與出血性大腸桿菌

原文出處 商業週刊 揭開美國牛飼養秘辛 撰文者:楊少強

2011年十月初,《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所披露的真實故事:

二十二歲的史蒂芬妮(Stephanie Smith)是位美國的兒童舞蹈老師,正值荳蔻年華的
她,有天突然覺得胃痛,一開始這股疼痛和痙攣還能忍受,她不以為意。
然而沒多久,她開始出現「出血性腹瀉」,之後,腎臟失去功能。身體無時無刻的抽搐
,使得醫生在接下來九週不得不讓她昏迷。史蒂芬妮醒來後,發現她再也不能走路,她
的神經系統已受損,下半身癱瘓。
美國明尼蘇達州官員追查史蒂芬妮的病源,發現是來自一種學名叫O157:H7的「出血
性大腸桿菌」,而這種大腸桿菌,則是來自史蒂芬妮某次晚餐,吃的漢堡裡的牛絞肉。
史蒂芬妮吃的牛絞肉,是美國四大肉品商之一的「嘉吉」(Cargill)所製造的,這份
牛絞肉還被選為「美國
廚師牛肉餐首選」,據《紐約時報》調查發現,「嘉吉」只仰賴供應商做細菌檢測,自
己並未進行檢驗。

2011年11月2日,美國疾病預防暨管制中心(CDC)證實,已有兩人可能因食用「帶
有大腸桿菌的牛絞肉」死亡,美國肉商宣布回收五十四萬磅的牛絞肉。從一九九○年代
至今,美國也出現過好幾次因民眾吃下牛絞肉,感染O157:H7(出血性大腸桿菌)而
致病、甚至送命的案例。

一九五○年代中期起,美國在堪薩斯州的西部,建立起第
一座大型養殖場,此後,這些大規模動物
養殖場不斷在美國中西部蔓延。這種養殖場被稱為-集中式
動物飼養經營CAFO(Concentrated Animal Feeding
Operations)
玉米,則是自然界裡,將陽光、化學肥料轉化成碳水
化合物效率最高的轉換器,密集的熱量來源。因為供
過於求,玉米價格始終低於生產成本,這些過剩玉米
就是牛最主要的食物。
 美國養殖場剛出生的牛要兩到三年才能宰殺,吃玉米
只要花十四到十六個月迅速成長到五百多公斤。
 也會讓肉質上的油花分布更佳、更有風味。這種牛
肉含有太多的飽和脂肪(心血管疾病的原凶),及太
少的非飽和脂肪(omega-3,這是人體健康必需的)
。牛的胃,由中性酸鹼值改變成酸性,牛隻也會出現
心絞痛,或是免疫系統減弱等徵兆,牛群也很容易受
到各種疾病侵襲。
 長時間,這種酸性會腐蝕牛的胃壁,細菌會因此進入
牛的血液中,這些細菌最後會囤積在牛的肝臟,造成
膿腫,肝臟的功能也因此被破壞。根據波倫所引述的
數據:要怎麼讓這些病懨懨的牛增加對疾病的抵抗力
呢?很簡單──餵牠們吃抗生素!


這些隨著玉米吃下牛肚的抗生素,如果有些細菌沒被
殺死,就會演化出具抗藥性的細菌,它們會在牛的腸
道就包括了史蒂芬妮故事裡的主角──出血性大腸桿
菌O157:H7,如今美國養殖場的牛隻裡,其腸道中
有這種細菌。只要十隻細菌進入人體內,就會造成致
命感染。它們製造出的毒素,可以破壞人的腎臟。
美國養殖場餵食牛隻,還大量餵食動物性蛋白質,以
期讓牛快速成長,過去甚至還把從別的牛身上萃取出
的蛋白質,再用來餵養牛。直到科學家發現這種餵養
方式會傳染「牛海綿狀腦病」(BSE),也就是一
般人所知的「狂牛病」,而人們在吃下這些牛後,很
有可能會出現和牛一樣的大腦病變─俗稱「新型庫賈
氏病」(vCJD)後,才發覺這種餵食方式事態嚴重
。改從雞萃取出的羽毛粉(feather meal),就可以
避開官方規定,用來餵食牛。而牛骨粉,可以用來養
雞、豬或魚, 又去餵牛,最後還是「牛吃牛」。
最後,屠宰場的清潔是相當重要的。屠宰器具應該用
蒸氣或高壓水柱清除掉切割飛見的肉品殘渣,以降低
肉品感染的風險,但是因為生產速度過快,技術不純
熟的工人可能會讓有大量細菌的胃液噴到肉品上,加
上消毒不完全,導致肉品汙染。
 1982年,美國發生一起由未煮熟之牛肉漢堡引起相
當嚴重的急性出血性腸胃炎大流行,事後經微生物學
家之追蹤研究,發現是由一種少見之細菌所造成,並
命名為大腸桿菌O157:H7。從此之後,許多國家亦
陸續發生相當多次由此菌株引起之急性腸胃炎大流行
,因此引起科學家的廣泛注意與深入研究,而對此菌
有了相當之認識。
 一家大型的美國現代化絞肉工廠,一天可生產四十五
萬公斤以上的牛絞肉,
西洛瑟形容:「只要一頭牛感染出血性大腸桿菌
O157:H7,就可能污染幾百萬公斤的牛肉。」

狂牛病

病原 Prion 為一種變性蛋
白具有物種障壁,最初是
從英國羊屍體羊做成的骨
粉送去了很多家禽畜飼養
場,只有牛受到 prion 感
染,可能因為具有一定程
度的跨物種傳染力,但還
是有其限制存在。若
prion傳播給各種物種,
可能會造成地球上大多數
的食肉動物的絕種。目前
研究人員仍在努力進行
prion傳染途徑的研究以
了解如何控制 prion 傳播
。
農業、食品用細菌
在農業方面,台灣早在民國四十年代即開始研究大豆
根瘤菌來利用於 大豆栽培上,以減少氮肥的施用。
由於研究人員發現了一些微生物對作物 的生長、幫
助作物吸收土壤中養分以及對作物病蟲害產生的抵抗
力等等有 莫大的助益,同時應用在堆肥之製造可加
速有機質的分解等,於是陸陸續 續的研發了許多的
有益微生物,如溶磷菌、內生菌根菌、木黴菌、枯草
桿菌、螢光細菌等。自國外引入的微生物亦不在少數
,如蘇力菌、乳酸菌、 光合成菌及放線菌等等。
 在食品方面,使用乳酸菌在泡菜加工及乳品加工,如
養樂多、優沛乳 等等皆是。在醫藥方面將乳酸菌及
其產生之酵素做成胃藥如表飛鳴。在環 保方面利用
乳酸菌及光合成菌等做為除臭劑及水質淨化劑等等。

根瘤菌
蘇力菌/放射線菌
蘇力菌是昆蟲病原菌,當昆蟲吃下蘇力菌後,經過昆
蟲的鹼性腸道時,會被分解而產生毒素,使昆蟲的腸
被穿過,而停止攝食,達到殺蟲的效果。蘇力菌,用
來防治鱗翅目的害蟲。不同的菌株對不同的害蟲有高
度的專一性,但因為人類及哺乳動物的消化道具有強
烈的胃酸,足以破壞它的結構,所以蘇力菌不會對人
或哺乳動物產生有害的影響。
 放射線菌: 大部分的植物病原真菌的細胞壁,線蟲的
卵殼,都是由幾丁質與醣脂類化合物所構成成分。由
於主成分是聚乙醯葡萄糖胺不溶於水,被分解後產生
的葡萄糖、氨氣,以供給植物利用自然界使用。分解
幾丁質的菌有真菌類、細菌類、放射線菌等微生物,
其中又以放射線菌最普遍。

枯草桿菌
枯草桿菌,學名為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屬
於芽孢桿菌屬(Bacillus)為革蘭氏陽性菌,普遍存在於
土壤及植物體表,在人體亦可發現在腸道內共生的枯
草桿菌。型態上的主要特徵是菌體表面生有鞭毛,體
內形成的內生孢子可抵抗惡劣的外在環境而存活。
 枯草桿菌在食品和飼料添加劑上廣範使用,近年來使
用在種子保護及生物防治上,也經常被拿來應用。臨
床醫學上是屬於安全性的有益微生物。
 工業用於生產哺乳動物來源的蛋白酶

有機農產品的目標,微生物將扮演非常重要
的角色








各種不同的微生物及其產生的酵素均有其不同的作用及功
能,包括有
1.促進土壤中有機質的分解,並使土壤疏鬆。
2.淨化土壤水分,有助於根部吸收 土壤養分。
3.抵抗地上及土壤病蟲害。
4.可以與作物根部形成共生菌根或 根瘤增加作物根部對磷
的吸收,或固定空氣中氮供作物吸收利用。
5.降低土壤重金屬之危害,增加抗旱能力。
6.延長根系及提高種苗移植成活率。
7.延長葉片壽命及促進光合作用。基於上述的功能,利用
微生物於有機農業生產,並配合一些生物防治法及有機肥
料之施用,在水稻及一些園藝作 物是可以促進生長,改
進品質及達到減少或不用化學肥料及農藥之目的。
酵母菌YEAST
是單細胞真菌,廣泛生長在營養豐富且潮溼的環境中
,比如葡萄果皮的表面,常呈卵圓形或者圓柱形。酵
母菌通過出芽的方式進行無性生殖,也可以形成孢子
而進行有性生殖。目前已知有1000多種酵母,仍陸
續增加中。經常被用於酒精釀造或者麵包烘培行業。
 4000年前,古埃及人已經開始利用酵母釀酒與製作
麵包了;中國的殷商時期(約3500年前),古人利用酵
母釀造白酒,而酵母饅頭、餅等開始於漢朝時期。
1680年,荷蘭科學家列文虎克 (Anton van
Leeuwenhoek) 首次利用顯微鏡觀察到酵母,但當時
並沒有將其當作一個生物體看待。
 19世紀歐洲與美國開始酵母的工業化生產與商業化
依賴於乾燥與壓濾技術的發展。

1857年,法國科學家路易.
巴斯德首次發現酵母是經由
發酵作用進行釀造酒精,並
非簡單的化學催化。 巴斯德
曾經將空氣通進釀酒液中,
發現酵母的細胞量增加了,
但是酒精的生成量減少後來
人們將次現象稱為「 巴斯德
效應 」
 一般都具有細胞壁、細胞膜
、線粒體、核糖體、液泡等
細胞器

酵母菌應用

部份酵母菌甚可生產一些高價產物如泛素Q10、麩胱
胺酸(glutathione)、超氧歧化脢 (superoxide
dismutase)及工業上各式有用的酵素、蛋白質及各
式代謝產物等,除此之外,一種類似啤酒酵母菌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食用酵母菌
(Sacchaaromyces boulardii)已獲多個國家認可作為
益生菌 (probiotic),這種腸道益生菌可以拮抗腸道中
的病原菌和治療慢性腹瀉症。

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裂殖酵母菌
(Schizosaccharomysces pombe),亦常作為學術
基因遺傳、細胞生理、細胞分化等學術研究之主要模
式。具有高等真核表達系統的許多優點:如 糖基化
、信號肽追加等後轉譯能力,且實驗操作簡單。更快
捷、簡單、廉價,且表達能力更高。
Proposed model for the accumulation of unusual xyloglucan subunits in bgal10 mutants.
Sampedro J et al. Plant Physiol. 2012;158:1146-1157
©2012 by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Biologists
酵母菌感染疾病
一般酵母菌被指認為特別容易對免疫力低下的病人造
成感染;其感染屬於真菌感染中的一種形式。
 白色念珠菌 Candida albicans 能夠引起鵝口瘡以及尿
道炎等感染疾病。白色念珠菌在人類身上主要出現在
口腔、腸道、尿道等部位的粘膜上,小部分生活在皮
膚表面。正常情況下呈現酵母細胞形式存在,沒有致
病性;於一些因素的誘導下,如免疫力缺陷、過量使
用抗生素等,白色念珠菌大量轉化為菌絲生長型,並
大量繁殖,入侵患者粘膜系統,引起炎症而發病。
 白色隱球菌 Cryptococcus albidus 是一種一般對人類
無害的出芽型酵母菌。但在免疫系統缺陷者身上,可
能感染病人引起一種名為隱球菌病(cryptococcosis)的
疾病。嚴重可導致器官衰竭死亡 。

桿狀病毒(BACULOVIRUS)
桿狀病毒為昆蟲的病原體,主要為感染鱗翅目昆蟲。
目前應用於生物農藥、醫學及工業上以生產重要外源
蛋白的載體系統。
 桿狀病毒科是無脊椎動物病毒中的最大科,僅會感染
無脊椎動物,尚未發現感染脊椎動物的病例。本科包
含 2 屬:核多角體病毒和顆粒體病毒。桿狀病毒的
最大特徵,是在被感染的細胞核內會形成數目不等的
結晶狀體,即封埋體。封埋體內包埋著由一層被膜包
裹著一個或多個核蛋白質鞘的病毒粒子,稱為封埋性
病毒。

其分類上可分成A、B、C 三群,其中核多角體病毒
(nucleopolyhedrovirus; NPV)即為A 群。
 自 1983 年核多角體病毒被開發成真核細胞表現載體
(eukaryotic expressing vector),並成功的製造出具
有生物活性的人類β-干擾素(β-interferon) (Smith et
al., 1983)後,即被廣泛的探討與研究。


核多角體病毒可發展成為表現
載體乃是因為核多角體病毒的
基因組中所含的多角體蛋白基
因(polh gene)及p10 基因,皆
為非必要的結構性基因,都具
有很強的啟動子(promoter),
故當選殖出該結構性基因(如多
角體蛋白基因及p10 基因),接
入目標外來基因(foreign gene)
,其目標外來基因即可在該強
勢啟動子的驅動下大量表現。
桿狀病毒表現載體系統已成功
的表現出上百種具生物活性的
蛋白,如干擾素(α或βinterferon)和疫苗(雞華氏囊病
毒結構蛋白抗原、E 型肝炎表
面抗原)等。
王重雄、葉斯佳
臺灣大學動物學研究所
動物細胞
利用動物細胞培養技術來生產具商業價值的生技產品
,包括:醫藥用蛋白質、治療藥物、快速檢驗試劑、
病毒疫苗及單株抗體等。
 動物細胞培養技術創始於1907年Harrison將青蛙的
胚胎組織,培養於顯微鏡的載玻片上,以觀察細胞的
生長。初期常因微生物的污染受困擾,至1913年
carrel將外科醫生的無菌操作技術應用在動物細胞培
養上,細胞始能長期培養而不受污染。

1916年Rous及Jones利用胰蛋白酶(trypsin)由組
織中分解細胞,隨後發展出附著性細胞的繼代培養法
(subculture)。
 1960年代開始添加抗生素在細胞培養液中,降低污
染的機率,並使細胞培養技術日漸普及,而且被廣泛
應用。在1948~1952期間,Mouse L和HeLa兩種細
胞株先後被建立。1955年Eagle開發生化學配方培養
液,使得細胞培養不必再依賴體液培養。
 1975年Kohler和Milstein研發出融合瘤
(hybridoma) 技術,之後被廣用於單株抗體的製備。


動物細胞可依其性質、形態及培養特質來分類,以其
性質來分有初代細胞細胞株 (conscious cell line) 三
種。初代細胞是直接以胰蛋白將動物組織或器官分解
而得;正常細胞是指具成對染色體,培養時須附著面
,單層長滿後即不再增生,可用胰蛋白讓他們脫離附
著面來進行繼代培養,但無法永續的培養。相反地,
細胞株則可持續的培養。細胞依其形態則可分類為纖
維狀 (fibroblast-like )及表皮狀(epithelial-like )兩
種不同的細胞。細胞若以培養時是否需要附著面,又
可分為懸浮性 (suspension) 及附著性(adherent) 兩
種細胞。
細胞型態
細菌汙染
真菌汙染
黴漿菌汙染
細胞培養
癌化的細胞
第01週:緒論
第02週:生物技術範疇與發展
第03週:生物科產業常用微生物種介紹
第04週:分子生物技術原理與基本應用(一)
第05週:分子生物技術原理與基本應用(二)
第06週:生物科技於刑事科學上的應用:DNA鑑定與微量物證鑑定
第07週:生物科技於醫學上的應用:疫苗開發與製程
第08週:生物科技於醫學上的應用:病原微生物快速檢驗試劑開發與應用
第09週:期中考
第10週:生物科技於醫學上的應用:生物製劑與基因重組藥品開發與應用
第11週:生物科技於醫學上的應用:癌症及藥物治療發展
第12週:生物科技於生殖醫學上的應用:不孕症治療、臍帶血與幹細胞
第13週:生物科技於醫學美容上的應用
第14週:基因轉殖動物發展與應用
第15週:基因改造食品發展與應用
第16週:小組討論
第17週:小組討論
第18週:期末考
細胞生長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