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與差異化教學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教學設計與差異化教學

教學設計與差異化教學
報告人: 中文三黃鈺琳
中文三鄭芸瑋
中文四游喬安
中文三張竫
一、教學設計
• 教學設計的意義與作用
-教學設計的意義
-教學設計的作用
• 教學設計的模式
-ADDIE模式
教學設計的意義(p86-87)
• 設計(design) VS 計畫或發展(development)
設計需要的精準程度、監督與專業知能更高
• 兩方面意義: (1)教學遵行的藍圖 (2)教學處方
• 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策略與方法、評量與修正
• 教師為了提升教學品質而妥善規劃教學過程,依據認知學習、教
育傳播和系統科學等,並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自身教學風格,
對教學過程各環節預先進行科學的計劃、合理的安排
教學設計的作用(87-88)
• 蓋聶:認為教學設計應以系統方式進行,系統的各部分相互依賴,
若未能達成目標,就要進行改變,直到達成為止
• 使用系統方式進行教學設計可發揮以下作用:
(1)增強教學工作的科學性
教學過程成為實證且可以複製的
(2)整合教學要素
(3)連接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
ADDIE模式(p89-90)
(一)分析
決定目標以及教學中的所有環節
(二)設計
1.轉化課程目標為表現的結果和單元目標
2.決定可以涵蓋目標的主題、單元,以及所需的時間
3.依課程目標安排單元次序
4.設計教學的單元,並確認所要達成的目標
5.規劃各單元學習活動
6.發展特定評量確認學生學習狀況
(三)發展
準備在學習環境中所要使用的材料
(四)實施
教學設計者將教材和教學活動應用在班級教學之中
(五)評鑑
1.教材的評量
2.過程的評量
3.學習者的反應
4.學習者成就
5.教學的結果
迪克和凱利的系統取向模式(p90-94)
(一)確立教學目標
依據不同課程、學生、師資需要而異
可
同
時
進
行
(二)實施教學分析
界定教學中所必須包含的知識與技能
(三)分析學習者與情境
確定學習者目前的能力、喜好,規劃教學環境與確定學習的能力如何實際運
用有關連
(四)撰寫表現目標
描述在完成教學後能達成的行為標準。
表現目標又稱行為目標,用來決定測驗方向或檢視教學是否達標
(五)發展評量工具
和表現目標相結合,以測量學習者是否達標
(六)發展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含教學前活動、呈現教學內容、練習與回饋、考試、追蹤活動五項
元素
(七)發展與選擇教材
(八)設計和進行形成性評量
PS.形成性評量
• 為教學者在教學活動中用以蒐集資料的過程,而評量所獲知結果用來
修正教學
• 三種形式:一對一、六至八位的小團體、現場評量
(九)修正教學
教學的最後步驟,由形成性評量結果來修正教學法、檢視教學分析、檢
視試題等
(十)設計和進行總結性評量
PS.總結性評量
• 根據形成性評量之結果對教學做總體性診斷,並做未來的參考
MRK模式(前稱堪普模式)
• 有九個步驟,非直線型,可彈性調整起點終點,且不須每個皆使
用
(一)整體計畫過程
• 第一圈計畫、支持服務
專案管理為本設計模式特色
其他模式皆沒提及此三項
• 第二圈是修改和形成性評量
此為在計劃發展每一階段
都進行的兩項活動
(二)教學步驟
• 確認問題和目標
• 檢視學生特性
• 確認內容和任務分析
• 敘述教學目標
• 內容順序
• 設計教學策略
• 訊息和傳遞的計畫
• 發展評量工具
• 選擇支持的資源
四、教學設計與教學歷程的改變
• 教師要保證所有學生學會基本的學習目標
調整教學的方式
• (1)調整教學時間
• (2)調整教材
• (3)使用不同的學習活動
• (4)調整學習目標
• (5)科技可做為差異化教學的輔助工具
第二節、差異化教學的設計
• 學生之間無論在心理或生理方面,都存在著個別差異
•
外部因素
內部因素
認知策略
學生天生具有不同的認知能力
• (1)複誦策略
• (2)精緻化策略
• (3)組織策略
• (4)後設認知策略
• (5)情感的策略
學習風格(認知風格)
場地依賴
場地獨立
學習動機
外在動機
外在動機
二、差異化教學的意義與特徵
• (一)差異化教學的意義
又譯為「區分性教學」,即針對同一班級但不同準備度、學習興趣
或 偏好之學生提供多元教學,滿足學生需求
• 湯姆林森(Tomlinson):
1. 非個別化教學
2. 非一團亂之教學
3. 不只是同質性分組的另一形式
4. 不只是裁減相同的衣服
(二)差異化教學的特徵
• 傳統教學V.S差異化教學(課本第102頁,表四4-1)
• 差異化教學之特徵:
1. 針對學生差異設計活動
2. 彈性分組→增加學習機會
3. 多元教材
4. 學生學習需求→調整教學進度
5. 以學生的需求和興趣,作為教學活動之依據
三、差異化教學的做法
教師可做差異
內容
過程
成品
根據學生的
準備度
興趣
學習偏好
透過一系列教學與管理的策略
多元智能
拼圖法
錨式活動
多元組體
多元教材
文獻討論
分級課堂
分級成品
學習契約
小組教學
分軌式研究
獨自學習
4MAT
多種發問策略
興趣中心
興趣小組
多元作業
課程壓縮
• 總結上述歸納:
1. 教學內容允許教師彈性選擇主題
2. 教學過程可透過多元方式教學,如:錨式活動、課程壓縮
3. 學生最後可以選擇何種方式展現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