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1)

第九章
第一节
感觉器官的功能
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
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
感受器:
感觉器官:
分类:分布的部位
刺激的性质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一)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二)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三)感受器的编码功能:
(四)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第二节 眼的视觉功能
380-760nM电磁波  眼内折光系统折射成像于视网膜  视锥,视杆
细胞换能  视神经纤维传导  皮层视觉中枢产生视觉
一、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
(一)眼的折光系统的光学特征
眼的折光系统: 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视网膜前表面
该系统最主要的折射发生在角膜前表面。
正常人眼处于静息状态而不进行调节时,眼的折光系统
的后主焦距的位置,恰好是视网膜所在的位置。
对于人眼和一般光学系统,来自6米以外物体的各发光
点的光线,都是平行光,可以成像在视网膜上。
(二)眼内光的折射与简化眼
简化眼(reduced eye) 是一个假想的模型。其光学参数和其
他特征与正常眼等值。简化眼和正常安静时的眼一样,正好能
使平行光线聚集在视网膜上。
AB(物体的大小)/Bn(物体至节点的距离)
= ab(物像的大小)/nb(节点至视网膜距离)
nb固定不变,根据AB和Bn,可以算出物体成像的大小。
利用简化眼,可以算出正常人眼能看清物体在视网膜上成
像大小的限度:视网膜上的像小于5 m,一般不能产生清晰
的视觉。
正常人眼的视力或视敏度有限度,该限度用人眼所能看清
的最小视网膜像的大小表示。正常人眼所能看清的最小视网
膜像的大小,大致相当于一个视锥细胞的直径。
视敏度:
5米远处,
1.5mm缺口的方向,
视网膜像距为5m,
眼视力正常定为1.0
(三)眼的调节
当眼看远物时(6米以外),正常眼不需任何调节物体
就可成像在视网膜上。
看近物时,入眼内光线不是平行的,需进行调节:
1. 晶状体的调节
视网膜上模糊成像 视皮层  中脑正中核
 动眼神经缩瞳核  睫状神经节 
睫状肌中环行肌收缩  悬韧带松弛 
晶状体前后凸出  眼折光力增强
 使较幅散的光线提前聚焦
 晶状体前凸  成像在视网膜上
2. 瞳孔的调节
瞳孔直径:1.5-8 mm ;
变动意义:调节入眼的光量;
瞳孔近反射(瞳孔调节反射):
看近物时,双侧瞳孔反射性缩小,减少入眼光
量,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差和色像差。
瞳孔对光反射
瞳孔括约肌收缩 瞳孔缩小
瞳孔开大肌收缩 瞳孔扩大
反射弧: 光刺激视网膜  视神经 
绕过外侧膝状体中央顶盖前区
换元 同、对侧动眼神经缩瞳核
 核中副交感纤维 瞳孔括约肌
收缩  瞳孔缩小
特点: 互感性对光反射
意义: 反映反射弧各部分功能状况,
麻醉、病情程度指标等。
3. 双眼球会聚 (辐辏反射)
意义:双眼同时看一近物时,物象可以落在两眼视网膜的
对称点,不会发生复视。
(四)眼的折光能力和调节能力异常
正视眼
近点: 8岁-8.6cm
远点:
20岁-10.4cm 60岁-83.3cm
非正视眼
1.近视
轴性近视
屈光近视
2.远视
3.散光
4.老视
视近物或远物都需调节;近点远移。
近点、远点都近移;
角膜表面不同方位的曲率半径不相等。
近点远移;
二、 眼的感光换能系统
(一)视网膜的结构
位于眼球最内层的神经
组织。0.1-0.5mm厚度。
色素细胞层
光感受细胞层: 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
双节细胞层
神经节细胞层
视网膜的结构
色素细胞层
光感受细胞层: 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
水平细胞
双节细胞层
无长突细胞
神经节细胞层
(二) 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视觉的二元理论)
1.视杆系统或晚光觉系统:
组成:
特点: 光敏感度高,
司暗光,
无色觉,
分辨率差
2.视锥系统或昼光觉系统:
组成:
特点: 光敏感性差,
司昼光,
有色觉,
分辨率高
二元理论的依据:
1. 两种感光细胞的空间分布特点不同
2. 两种感光细胞与双节细胞,节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系统不同
3. 白天和黑夜活动的动物其视网膜的感光细胞不同
4. 两种细胞中存在的光化学物质不同
(三) 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1. 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
所有的视杆细胞中都发现有视紫红质, 它对蓝光有最
大的吸收能力。与人眼在弱光条件下对光谱上的蓝绿光感
觉最明亮一致:人的暗觉与所含的视紫红质有关。
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其代谢
维生素A  视黄醛 (11-顺型) +视蛋白

视紫红质
暗处
 光照
视黄醛 (全反型)

视蛋白构型变化

视杆细胞感受器电位产生
2. 视杆细胞的感受器电位
视杆细胞静息膜电位-30~-40mV: 在没有光照情况下,
相当数量的Na+通道处于开放状态,有持续的Na+内流。
光  视紫红质分解  视蛋白变构,被激活
照
作用于传递蛋白  GDP转变为GTP 激活磷酸
二脂酶  视杆细胞外段膜上的cGMP裂解成GMP
cGMP浓度下降  Na+通道无法保持开放而关闭
 Na+通透性下降膜超极化(LRP) 引发神经节细胞
动作电位
一个视紫红质激活, 500个传递蛋白可被激活;
一个激活的磷酸二脂酶一秒钟使4000多个cGMP分子降解
(四) 视锥系统的换能和颜色视觉
视锥细胞的视色素也由视蛋白和11-顺视黄醛合成,但视
蛋白的分子结构不同,由此决定了不同的光波长敏感性。
三原色学说:
三原色学说的实验依据
1.视锥细胞的光吸收谱相当于蓝.绿.红三色光的波长
2.不同单色引导的LRP在不同的视锥细胞上不同
3. 色盲也符合三原色学说
四、与视觉有关的其他现象
(一) 明适应与暗适应
明适应:
暗适应:
红光对中央凹
白光对全眼
第三节
耳的听觉功能
耳的适宜刺激: 一定频率范围的声波振动
声音的产生:
锤骨 砧骨

声波  耳廓  外耳道  鼓膜
镫骨  前庭窗
内耳感音装置  毛细胞换能  听神经冲动传入
 皮层听觉中枢
听阈:
人耳能感受的振动频率 16 - 22,000 Hz
对其中每一种频率,都有一个刚能引起
听觉的最小振动幅度,此为听阈。
最大和听阈:增强振动幅度达某一限度时,在引起
听觉的同时还会引起鼓膜的疼痛感,
此限度即为最大听阈
听域: 听阈曲线和最大听阈曲线所包围的面积
它显示人耳对声波频率和强度的感受范围
一、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
(一)耳廓和外耳道的集音和共鸣腔效应
共鸣腔效应:充气的管道可与波长四倍于管长的声波
产生最大的共振作用。 外耳道长2.5cm,
其最佳共振频率约3,500Hz,声音强度可
增加十倍。
(二)鼓膜和中耳听骨链的增压效应
鼓膜  听骨链  内耳卵园窗
(气传导)
中耳增压效应的原因:
1. 鼓膜与卵园窗面积大小的差别:
55mm2 :3.2 mm2,增加17倍压强
2. 听骨链中杠杆
长臂与短臂之比为
1.3:1
短臂侧增大1.3倍
总的增压效应为
17*1.3 = 22倍
咽鼓管功能:
维持鼓膜的正常位置
鼓膜的形状
鼓膜的振动性
(三)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气传导(air conduction):
鼓膜  听骨链  内耳卵园窗
骨传导(bone conduction):
颅骨振动  耳蜗内淋巴振动
正常时,骨传导 小于气传导
?,
骨传导大于气传导,
?,
骨传导和气传导都受损。
二、内耳(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
内耳由耳蜗和前庭器官组成
(一)耳蜗的结构
外淋巴
前庭阶:
内淋巴
蜗管:
外淋巴
(二)基底膜的振动和行波理论
1. 基底膜振动的形成:
声波振动 卵园窗膜振动耳蜗内压力变化 前庭膜、
基底膜下移鼓阶中外淋巴压迫
 园窗外移 耳蜗内结构
作反方向移动 形成基底膜振动
基底膜的振动是以行波的方式进行的
a。内淋巴的振动先在卵园窗处引起
基底膜的振动,再以行波的形式
沿基底膜向耳蜗顶部传播。
b。声波频率不同,行波传播的远近不同,
最大行波振幅出现的部位也不同。
振动频率愈低,行波传得愈远,
最大行波振幅出现得部位愈近蜗顶。
c。基底膜的物理特性决定,近卵园窗处
共振频率高,近蜗顶共振频率低。
低频振动行波向蜗顶传播时阻力较小。
d。耳蜗能分辨不同声音频率的基础是
不同频率的声波引起不同形式的基底
膜振动。
基底膜的振动如何使毛细胞受到刺激?
毛细胞的听毛纤维的弯曲是机械能转换成电变化的
第一步换能。
基底膜振动 盖膜与基底膜之间横向交错移位
毛细胞上的听毛纤维受到切向力而弯曲 毛细胞换能
(膜静息电位波动)
四. 听神经动作电位
是耳蜗对声音刺激的一系列反应中最后出现的电变化,
并由它将声音传向中枢.
第四节
内耳的平衡感觉功能
正常姿势的维持依赖于前庭器官、视觉器官和本体感
受器协同作用,而以前庭器官最为重要。
前庭器官:内耳迷路中的三个半规管、椭圆囊、球囊
一、前庭器官的感受装置和适宜刺激
(一)感受装置:毛细胞
(二)适宜刺激:
水平半规管: 能感受人体以身体长轴为轴心所作的旋转
变速运动。
其它两对半规管:起所处平面相一致的旋转变速运动
椭圆囊和球囊:
毛细胞存在于囊斑中
椭圆囊:囊斑所处平面呈水平,
感受囊斑所处平面各种
方向的直线变速运动。
球囊:囊斑平面于地面垂直,
感受头部空间位置与
重力作用方向的之间
的差异。
二. 前庭反应和眼震颤
眼震颤: 旋转运动引起的眼球特殊运动。
快动相:
慢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