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 病 (POX)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痘 病 (POX)

痘 病
(POX)
痘病毒科有两个亚科:
1. 脊索动物病毒亚科,包括六个涉及所
有动物痘病毒的属;
2. 昆虫痘病毒亚科,只有一个属,包括
所有昆虫的痘病毒在内。
动物痘病是由脊索动物痘病毒
亚科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
染病,特征是在皮肤或某些部位粘
膜上发生痘。病初发生红斑、血疹
形成水疱、脓疱,最后结痂。
病 原
痘病毒(Pox Virus)为最大型的病毒。分为6个
属:正痘病毒属(Orthopoxvirus)、副痘病毒属
(Parapoxvirus)、山羊痘病毒属
(Capripoxvirus)、禽痘病毒属(Avipoxvirus)、
野兔痘病毒属(Leporipoxvirus)和猪痘病毒属
(Suipoxvirus)。
病毒粒子呈砖形或卵圆形,大小约为300~
450×170 ~ 260nm。有含类脂质和管状或球状
蛋白质结构的外膜,包着1个或2个侧体(Lateral
bodies)和1个双股DNA的核芯。在受侵害的细
胞内繁殖时,于胞浆内形成包涵体,该包涵体直
径比细胞核还大。在包涵体内有许多更小的颗粒,
在普通显微镜下即可见到,这些小的颗粒称为原
生小体或原质小体。
正痘病毒属包括牛痘、痘苗病毒
(Vaccinia)、天花(Variola)、类天花
(alastrim)、鼠痘(ectromelia)、兔痘、
猴痘、水牛痘、骆驼和马痘。禽痘病毒属
包括鸡痘、鸽痘、火鸡痘、金丝雀痘、鹌
鹑痘、情鸟痘(lovebirdpox)、麻雀痘和
燕八哥痘(starlingpox)等。
山羊痘病毒属内有绵羊痘、山羊痘和疙瘩皮
肤病(lumpy skin disease)。
在兔痘病毒属中有粘液瘤病毒以及兔、野兔
和松鼠的纤维瘤病毒。
猪痘病毒属包括猪瘟。
副痘病毒属包括绵羊触染性脓疱性皮炎
(orf)。
痘病毒含5 ~ 7.5%双链DNA,分子
量为160×106。其砖形或卵圆形粒子,
具有排列不整齐的丝状亚单位的双层膜,
圆筒形亚单位的双层膜组成并含有DNA
的内体(芯髓)。某些痘病毒对乙醚有
抵抗力。病毒的复制发生在细胞质内,
主要在上皮细胞中。
动物痘,除狗、猫外,可发生于所有家
畜,其特征是皮肤上形成脓疱,发生在人的
疾病称为天花(Varida或Smallpox)。禽痘
很少感染哺乳动物,反之,哺乳动物痘也很
少能使禽类感染。各种禽痘病毒均有血凝性。
牛痘病毒可以成功地感染人,天花病者也可
以使牛感染。
培养特性:痘病毒可在易感动物的皮肤或其他
上皮细胞和睾丸内培养传代,这是过去制造疫苗的
方法。此外,也可以接种鸡胚绒尿膜上培养或用易
感的组织细胞单质进行培养。
痘病毒的抵抗力:对热的抵抗力不强,55℃
20分钟或37℃ 24小时均可使病毒灭活。对寒冷及
干燥的抵抗力较强。紫外线或直射阳光可将病毒直
接杀死。0.5%福尔马林、3%碳酸、0.01%碘溶液、
3%硫酸和3%盐酸可在数分钟内使其死亡。
绵羊痘
(Variola Ovina, Sheep Pox)
在所有的动物痘中,绵羊痘是最具
有破坏性的。
此病的特征:在皮肤上出现全身性
痘疹,类似的病变常发生在咽部和气管
粘膜,有时甚至发生在真胃内。在肺中
发生干酪样结节和卡他性肺炎区。死亡
率5%~50%以上。
病 原
培养:病毒在绵羊、山羊和小牛
的皮肤、肾及睾丸的细胞培养物中
产生细胞病变,并在连续传代后不
改变其对绵羊的毒力。
流行病学
通过呼吸道感染,病毒也能通过损伤的
皮肤和粘膜侵入机体。
绵羊痘广泛流行于养羊地区,传播快、
发病率高。所有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绵羊均
可感染,尤以细毛羊富有易感性,羔羊较成
年羊易感。在自然条件下,绵羊痘发生于绵
羊,不能传递给山羊或其他家畜。
本病主要流行于冬末春初。
症状
潜伏期平均为6 ~ 8天。病羊体温升高到
41 ~ 42℃ ,有浆液、粘液或脓性分泌物从鼻孔
流出。
发痘期:约经1~4天后发痘。痘疹多发生于
皮肤无毛或少毛部分,开始为红斑,1~2天后形
成丘疹,突出皮肤表面。丘疹逐渐增大,变成
淡红色,结节。结节在5 ~ 7天之内变成水疱,
在此期间内体温稍下降。
化脓性:由于白细胞的浸润以及化脓菌的侵
入,水疱的内容物发生混浊,继之变为脓性,体
温再次上升,一般持续2 ~ 3天。
结痂期(痊愈期):如果在发痘过程中没有
其他病原菌侵入而继发并症时,化脓期很快转入
痊愈期,即脓疱内容物逐渐干涸,痘疹处形成褐
色或黑褐色的痂皮,好象生锈的铁钉钉在皮肤上
一样。
在初次感染的群体,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
但在地方流行性发生时,发病率、死亡率则很低。
病程严重时,也可能出现其他非典型的恶性
经过,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融合痘(臭痘)痘疹密集,覆盖在大部分皮
肤上,痘疹相互融合连成一片,以后出现同样大
的痂皮,由于化脓菌的侵入,在痂皮下积聚大量
的脓液。皮肤发生弥漫性肿胀和坏死,放出恶臭
的气味,并伴发热和重剧的全身症状。
出血痘(黑痘)其特征是在痘疹聚集的部位
发生出血和淤血,脓胞呈黑红色或紫红色。
坏疸痘,由于侵入的坏死杆菌的作用,使
痘疹形成溃疡,皮肤坏死深达肌肉层。
绵羊痘由于发痘的轻重不同其病程也不一
样,典型发痘的病程一般是3 ~ 4周。
病 变
尸体的外部可以看到皮肤上的各期痉
疹,眼结膜和鼻粘膜潮红肿胀,并有数量
不等的浆液性或粘液脓性的眼眵和鼻液等。
内部检查主要在呼吸道和胃肠道的粘
膜常见有出血性炎症,特征性病变是在咽
喉、气管、肺和第四胃等部位出现痘疹。
羊痘:头部皮肤痘疹
羊痘:皮肤痘疹之皮下观
羊痘:瘤胃黏膜痘疹
羊痘:肺痘疹
诊 断
应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查,如在羊群中检出有
典型羊痘病程的羊,并结合流行病学等综合判断,
就可以得出较为确实的诊断。如遇到非典型病程,
实难确诊时,可以用羔羊进行生物学试验,以资
确诊。其切面做成极薄的涂抹标本,用Paschen,
Giemsa, Herzberg或Mopo3oB氏等任何一种染色
法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有原生小体时,
即可诊断为本病。
病理组织学方法检查感染细胞浆内的包涵体,
或应用凝胶沉淀反应试验,中和试验均有助于诊
断本病。
防 制
(一)平时的预防措施
1. 饲养管理:羊圈内要经常清扫,定期消毒,通
风良好,阳光充足,经常保持干燥。保证羊吃
饱喝足。
2. 检疫:新引入的羊只要隔离21天,经观察和检
疫后证明完全健康的方可与原有的羊群混养,
不从疫区购羊。
3.
预防注射
羊痘鸡胚化脓弱毒疫苗:
鸡胚苗的特征:它对绵羊的毒力显著地
减弱,并且保持了优良的免疫原性。
不论哪种方法制造的羊痘弱毒疫苗,均
可安全地用于不同品种的成年羊、羔羊、怀
孕母羊及瘦弱羊,剂量一律是0.5ml,在尾
内面或腋下无毛部皮内接种,接种后第4天
部分羊就可以产生免疫力,至第6天可全部
获得坚强免疫力。免疫期可持续1 ~ 1.5年。
4.
羊痘组织培养细胞苗:对绵羊
完全无害,注射动物不扩散本
病,因产生免疫力快,可用于
紧急接种,已广泛使用,免疫
期>1年。
禽痘
(Variola Avium)
禽痘是由病毒引起的禽类的一种急性、
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特征为短暂
的炎症过程,无毛部皮肤(尤以头部皮肤)
滤泡增生,继而形成结痂和上皮脱落。有的
病例,在口腔和咽喉粘膜出现纤维素性坏死
性炎症,常形成假膜,故又称禽白喉。通常
分为皮肤型和粘膜型。
在禽痘的包涵体内有1种小的球状成分
分或原生小体(elementary bodies),原生
小体即为Borrel体。
禽痘病毒是痘病毒科的一个亚属。鸡
痘病毒是禽痘病毒的代表种。
感染性病毒颗粒DNA在胞浆内合成及
装配的位置是痘病毒的特征。
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对乙醚的抵抗
力是痘病毒分类的标准之一。
流行病学
鸡和火鸡痘病毒感染是养鸡业
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疾病。
任何日龄的易感鸟均可发病。
上呼吸道和口腔粘膜上皮细胞
对病毒的易感性较高。
症状
该病在鸡、火鸡和鸽,自然感染的潜伏
期约4 ~ 10天,金丝雀则为4天。
该病可表现为皮肤型或白喉型,也可表
现为两种的混合型。皮肤型表现为诸如冠、
肉髯、眼睑和其他身体无毛部位的结节状病
灶。白喉型(湿痘)病例,口腔、食道或气
管粘膜见到溃疡或白喉样黄白色病灶。
患鸡常表现增重不良,衰弱,蛋鸡
患病时还可出现暂时性产蛋下降。病程
一般3 ~ 4周。
鸡和火鸡的死亡率较低,但严重病
例,则可高达50%,鸽发病时的发病率
和死亡率与鸡相似。金丝雀的痘病可导
致80% ~ 100%的死亡率。
病 变
鸡的皮肤型痘病的特征性病变是局
灶性上皮形成结节状增生。
第5或第6天形成血疹,接着是水疱
期,
约两周后或更短的时间内,病灶基部发
炎并出血。结痂的形成可能会持续1~2周
的时间,随着退化上皮层的脱落而完成。
白喉型病例鸡白痢(Avian
diphtheria),粘膜表面形成微隆
起、白色不透明结节,迅速增大,
并常愈合而成黄色,奶酪样坏死
的伪白喉,不易剥去,如将其剥
去可见出血糜烂。
皮肤型鸡痘:病鸡眼睑有痘,眼睑肿,有粘性分泌物。
鸡冠、肉髯、喙角溃疡,有痘斑。
皮肤型鸡痘,眼睑、喙角等无毛部位溃疡,有痘斑
皮肤型鸡痘,病鸡腿部、趾部溃疡,有痘斑
黏膜型鸡痘,在喉头、气管黏膜处出现黄白色
的痘状结节,痘斑不易剥离
黏膜型鸡痘,气管黏膜出现黄白色的痘状结节
诊 断
以Wright 氏或Gimenez法染色的病变涂片可
见禽痘病毒的原生小体(Borrel氏体)。
动物接种:将感染组织病料的悬液通过冠划
痕、翼刺和毛囊接种可将禽痘病毒传播给易感禽。
鸡痘病毒很易在鸡群内传播,5 ~ 7天后产生特
征性皮肤病灶。
鸡胚接种:以皮肤或白喉病灶的悬浮液接种
于9 ~ 12日龄SPF鸡胚的绒毛尿囊膜上,接种
5 ~ 7天后检查痘斑。
防制
鸡痘病毒可以通过翼翅刺种方法
接种于4周龄的鸡或产蛋前1 ~ 2月的
育成母鸡,该疫苗不适合于正在产蛋
的鸡群。
预防接种
在秋、冬季多发病地区,常在春夏季进
行。
预防接种常在三种情况下进行:
1. 往年发过病的禽场或圈舍。
2. 如果头年发生痘病而采用鸽疫苗进行过
接种,而应使用鸡痘苗进行主复接种。
3. 在痘病流行地区,应用鸡痘苗来预防来
自相邻禽群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