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ps

Slide 1








Slide 2

文学常识
《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
文学家、哲学家。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列唐宋八
大散文家之首,唐宋八大散文家为韩愈、柳宗元、欧阳修、
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古文”的概
念是韩愈提出来的,是一种与内容空洞、重视词藻、堆砌
典故、讲究对偶的骈文相对立的散文。它以儒家思想为基
本内容,取法先秦两汉散文文法。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为陈述

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如《马说》、《捕蛇者说》、
《爱莲说》、《师说》等都属于这一种文体。


Slide 3















Slide 4
















Slide 5

字词注音
句读(d òu) 或不焉(fǒu )经传(zhuàn ) 从师(cóng)
不能(b ù )

读书(dú)

传道(chuán )从容(cōng)

聃(dān)

蟠(pán) 苌弘(cháng) 近谀(yú)

冉(rǎn)

潘(pān) 长幼(zhǎng) 须臾(yú) 怡(yí)

通假字

贻(yí)

通假异读

传道受业解惑

“受”通“授”,传授。

或不焉,或师焉

“不”通“否”。


Slide 6

古今异义词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泛指求学的人;读
书人。(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特殊指示代词
“所”与介词“以”结合,译为㈠用来……办
法(方式、工具、依据等);㈡……的原因
(或缘由)。(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Slide 7

古今异义词

小学而大遗:(古)①小的方面;②一般指研
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 (今)对儿童、
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许多的人。


Slide 8

一词多义现象
古之学者必有师

名词,老师

吾师道也

动词,学习

吾从而师之

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动词,从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十年春,齐师伐我

名词,军队


Slide 9

一词多义现象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动词,流传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动词,传授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名词,古代解释经书
的书

朔气传金柝

动词,传递,传送

舍相如广成传舍

名词,客舍


Slide 10

词类活用现象
其下圣人也亦
远矣

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

而耻学于师

意动用法,以……为耻

小学而大遗

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
大的方面

位卑则足羞

意动用法,以……为羞

吾从而师之

意动用法,以……为师

吾师道也

名词作动词,学习


Slide 11

特殊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宾语前置,“之”为提宾标

不拘于时,
学于余。
介宾短语后置

被动句式


Slide 12

修辞探微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
解惑也。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作用

前后紧凑,气势通畅,前后事理有机联系,
充分阐明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