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傳奇 投影片製作:王靖婷 張愛玲傳奇--她從海上來 張愛玲簡介        原名張煐,出生於1920年的上海。四歲,母親與姑姑離 家赴歐。 九歲前入讀黃氏小學,改名張愛玲 十歲後就讀聖瑪利亞女校,母親赴法國。 在十六歲那年、從初秋至春節前,被父親軟禁。 春節前逃出父親家,與母親同住 。 十八歲考取倫敦大學,但因戰爭轉入香港大學文學專業。 1941年香港淪陷,停戰時曾當臨時看護。     1943年回上海,進聖約翰大學,不久退學。 廿三歲認識胡蘭成 。廿六歲訣別胡蘭成 卅一歲時曾任美國駐香港新聞處翻譯 。 1955年遠赴美國 。1956年夏,和賴雅結婚。1995年卒 於洛杉磯,享年七十五歲。  張愛玲系出名門,祖母乃滿清大官李鴻章之女,祖父張 佩倫乃清末才子。不過她的童年是黑暗的,生母流浪歐 洲,剩下她和弟弟在父親和後娘的監管中成長。  中學時期的張愛玲已被視為天才,並且通過了倫敦大學 的入學試。後來戰亂逼使她放棄遠赴倫敦 的機會而選 擇了香港大學。在那裏她一直名列前茅,無奈畢業前夕 香港卻淪陷了。關於她的一切文件紀錄盡數被燒毀。對 於這件事,她輕輕地說了幾句話:“ 那一類的努力, 即使有成就,也 是注定了要被打翻的罷?......我應當有 數。”大有一種奈若何的惋惜。  此後張愛玲返回上海,因為經濟關係,她以唯一的生存 工具-寫作,來渡過難關。《第一爐香》和《第二爐香》 卻成為她的成名作,替張愛玲向上海文壇宣佈了一顆奪 目的新星的來臨。繼之而來的《紅玫瑰 與白玫瑰》、 《傾城之戀》、《金鎖記》等等更奠下她在中國現代文 學重要的地位。   就在她被認定是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事業如日中天 的同時,她卻戀愛了。偏偏令她神魂顛倒的 是為大漢 奸汪精衛政府文化部服務的胡蘭成。 張愛玲為這段戀情完全付出。她不介意胡蘭成已婚,不 管他漢奸的身份。戰後人民反日情緒高漲,全力捕捉漢 奸。胡蘭成潛逃溫州,結識新歡范秀美。當張愛玲得悉 胡蘭成藏身之處,千里迢迢覓到他的時候,他對她的愛 早已燒完了。張愛玲沒能力改變什麼,她告訴胡蘭 成 她自將萎謝了。《半生緣》是她此段心情的反映。  「見了他,她變 得很低很低,低 到塵埃裡,但她 心裡是歡喜的, 從塵埃裡開出花 來。」  真正讓張愛玲愛 上胡蘭成的,是 他那與張愛玲匹 敵的文學才氣。 張愛玲與胡蘭成  除了張愛玲外,胡蘭成 一生中還有7個女人, 張愛玲之前有玉鳳、全 慧文、應英娣等三任妻 子,張愛玲之後又分別 與護士小周,斯家小娘 范秀美、日本女人一枝, 以及上海黑幫頭子的寡 妻佘愛珍在一起,他對 每個女人都很用情,但 每次都用情不專,以薄 情寡義收場。 張愛玲語錄 最可厭的人,如果你細加研究,結果發現他不過是 個可憐人。  不知聽多少人說過,她從前像我那年紀的時候比我 還要瘦 ─ 似乎預言將來我一定比她們還要胖。  小孩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糊塗。父母大都不懂得子 女,而子女往往看穿了父母的為人。  我是一個古怪的女孩,從小被目為天才,除了發展 我的天才外別無生存的目標。  錢太多了,就用不著考慮 ;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張愛玲傳奇 投影片製作:王靖婷 張愛玲傳奇--她從海上來 張愛玲簡介        原名張煐,出生於1920年的上海。四歲,母親與姑姑離 家赴歐。 九歲前入讀黃氏小學,改名張愛玲 十歲後就讀聖瑪利亞女校,母親赴法國。 在十六歲那年、從初秋至春節前,被父親軟禁。 春節前逃出父親家,與母親同住 。 十八歲考取倫敦大學,但因戰爭轉入香港大學文學專業。 1941年香港淪陷,停戰時曾當臨時看護。     1943年回上海,進聖約翰大學,不久退學。 廿三歲認識胡蘭成 。廿六歲訣別胡蘭成 卅一歲時曾任美國駐香港新聞處翻譯 。 1955年遠赴美國 。1956年夏,和賴雅結婚。1995年卒 於洛杉磯,享年七十五歲。  張愛玲系出名門,祖母乃滿清大官李鴻章之女,祖父張 佩倫乃清末才子。不過她的童年是黑暗的,生母流浪歐 洲,剩下她和弟弟在父親和後娘的監管中成長。  中學時期的張愛玲已被視為天才,並且通過了倫敦大學 的入學試。後來戰亂逼使她放棄遠赴倫敦 的機會而選 擇了香港大學。在那裏她一直名列前茅,無奈畢業前夕 香港卻淪陷了。關於她的一切文件紀錄盡數被燒毀。對 於這件事,她輕輕地說了幾句話:“ 那一類的努力, 即使有成就,也 是注定了要被打翻的罷?......我應當有 數。”大有一種奈若何的惋惜。  此後張愛玲返回上海,因為經濟關係,她以唯一的生存 工具-寫作,來渡過難關。《第一爐香》和《第二爐香》 卻成為她的成名作,替張愛玲向上海文壇宣佈了一顆奪 目的新星的來臨。繼之而來的《紅玫瑰 與白玫瑰》、 《傾城之戀》、《金鎖記》等等更奠下她在中國現代文 學重要的地位。   就在她被認定是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事業如日中天 的同時,她卻戀愛了。偏偏令她神魂顛倒的 是為大漢 奸汪精衛政府文化部服務的胡蘭成。 張愛玲為這段戀情完全付出。她不介意胡蘭成已婚,不 管他漢奸的身份。戰後人民反日情緒高漲,全力捕捉漢 奸。胡蘭成潛逃溫州,結識新歡范秀美。當張愛玲得悉 胡蘭成藏身之處,千里迢迢覓到他的時候,他對她的愛 早已燒完了。張愛玲沒能力改變什麼,她告訴胡蘭 成 她自將萎謝了。《半生緣》是她此段心情的反映。  「見了他,她變 得很低很低,低 到塵埃裡,但她 心裡是歡喜的, 從塵埃裡開出花 來。」  真正讓張愛玲愛 上胡蘭成的,是 他那與張愛玲匹 敵的文學才氣。 張愛玲與胡蘭成  除了張愛玲外,胡蘭成 一生中還有7個女人, 張愛玲之前有玉鳳、全 慧文、應英娣等三任妻 子,張愛玲之後又分別 與護士小周,斯家小娘 范秀美、日本女人一枝, 以及上海黑幫頭子的寡 妻佘愛珍在一起,他對 每個女人都很用情,但 每次都用情不專,以薄 情寡義收場。 張愛玲語錄 最可厭的人,如果你細加研究,結果發現他不過是 個可憐人。  不知聽多少人說過,她從前像我那年紀的時候比我 還要瘦 ─ 似乎預言將來我一定比她們還要胖。  小孩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糊塗。父母大都不懂得子 女,而子女往往看穿了父母的為人。  我是一個古怪的女孩,從小被目為天才,除了發展 我的天才外別無生存的目標。  錢太多了,就用不著考慮 ;

Slide 1

張愛玲傳奇

投影片製作:王靖婷

張愛玲傳奇--她從海上來

張愛玲簡介









原名張煐,出生於1920年的上海。四歲,母親與姑姑離
家赴歐。
九歲前入讀黃氏小學,改名張愛玲
十歲後就讀聖瑪利亞女校,母親赴法國。
在十六歲那年、從初秋至春節前,被父親軟禁。
春節前逃出父親家,與母親同住 。
十八歲考取倫敦大學,但因戰爭轉入香港大學文學專業。
1941年香港淪陷,停戰時曾當臨時看護。







1943年回上海,進聖約翰大學,不久退學。
廿三歲認識胡蘭成 。廿六歲訣別胡蘭成
卅一歲時曾任美國駐香港新聞處翻譯 。
1955年遠赴美國 。1956年夏,和賴雅結婚。1995年卒
於洛杉磯,享年七十五歲。



張愛玲系出名門,祖母乃滿清大官李鴻章之女,祖父張
佩倫乃清末才子。不過她的童年是黑暗的,生母流浪歐
洲,剩下她和弟弟在父親和後娘的監管中成長。



中學時期的張愛玲已被視為天才,並且通過了倫敦大學
的入學試。後來戰亂逼使她放棄遠赴倫敦 的機會而選
擇了香港大學。在那裏她一直名列前茅,無奈畢業前夕
香港卻淪陷了。關於她的一切文件紀錄盡數被燒毀。對
於這件事,她輕輕地說了幾句話:“ 那一類的努力,
即使有成就,也 是注定了要被打翻的罷?......我應當有
數。”大有一種奈若何的惋惜。



此後張愛玲返回上海,因為經濟關係,她以唯一的生存
工具-寫作,來渡過難關。《第一爐香》和《第二爐香》
卻成為她的成名作,替張愛玲向上海文壇宣佈了一顆奪
目的新星的來臨。繼之而來的《紅玫瑰 與白玫瑰》、
《傾城之戀》、《金鎖記》等等更奠下她在中國現代文
學重要的地位。





就在她被認定是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事業如日中天
的同時,她卻戀愛了。偏偏令她神魂顛倒的 是為大漢
奸汪精衛政府文化部服務的胡蘭成。
張愛玲為這段戀情完全付出。她不介意胡蘭成已婚,不
管他漢奸的身份。戰後人民反日情緒高漲,全力捕捉漢
奸。胡蘭成潛逃溫州,結識新歡范秀美。當張愛玲得悉
胡蘭成藏身之處,千里迢迢覓到他的時候,他對她的愛
早已燒完了。張愛玲沒能力改變什麼,她告訴胡蘭 成
她自將萎謝了。《半生緣》是她此段心情的反映。

 「見了他,她變

得很低很低,低
到塵埃裡,但她
心裡是歡喜的,
從塵埃裡開出花
來。」
 真正讓張愛玲愛
上胡蘭成的,是
他那與張愛玲匹
敵的文學才氣。

張愛玲與胡蘭成



除了張愛玲外,胡蘭成
一生中還有7個女人,
張愛玲之前有玉鳳、全
慧文、應英娣等三任妻
子,張愛玲之後又分別
與護士小周,斯家小娘
范秀美、日本女人一枝,
以及上海黑幫頭子的寡
妻佘愛珍在一起,他對
每個女人都很用情,但
每次都用情不專,以薄
情寡義收場。

張愛玲語錄
最可厭的人,如果你細加研究,結果發現他不過是
個可憐人。
 不知聽多少人說過,她從前像我那年紀的時候比我
還要瘦 ─ 似乎預言將來我一定比她們還要胖。
 小孩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糊塗。父母大都不懂得子
女,而子女往往看穿了父母的為人。
 我是一個古怪的女孩,從小被目為天才,除了發展
我的天才外別無生存的目標。
 錢太多了,就用不著考慮 ; 完全沒有錢,也用不著
考慮了。
 能夠愛一個人愛到問他拿零用錢的程度,那是嚴格
的考驗。










很多女人因為心裡不快樂,才浪費,是一種補償作用。
例如丈夫對她冷淡,她就亂花錢。
中國人喜歡法律, 也喜歡犯法。
最討厭的是自以為有學問的女人和自以為生得漂亮的男
人。
坐在電車上,抬頭看著面前立著的人,盡多相貌堂堂,
一表非俗的,可是鼻孔裡很少是乾淨的。所以有這句話:
“沒有誰能夠在他的底下人跟前充英雄。
裝扮得很像樣的人,在像樣的地方出現,看見同類,也
被看見,這就是社交。
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可是
我一天不能克服這種咬嚙性的小煩惱,生命是一襲華美
的袍,爬滿了蚤子。









要做的事情總找得出時間和機會 ; 不要做的事情總找得
出藉口。
回憶這東西若是有氣味的話,那就是樟腦的香,甜而穩
妥,像記得分明的快樂,甜而悵惘,像忘卻了憂愁。
回憶永遠是惆悵的。愉快的使人覺得 : 可惜已經完了,
不愉快的想起來還是傷心。
一個知己就好像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天性中最優美的
部份來。
有人共享,快樂會加倍,憂愁會減半。
一個人在戀愛時最能表現出天性中崇高的品質。這就是
為甚麼愛情小說永遠受人歡迎 ─ 不論古今中外都一樣。
教書很難 ─ 又要做戲,又要做人。

〈私語〉賞析
 題解:張愛玲的家庭與親子關係,正如她說

過的話──「人生是一襲華美的袍子,爬滿
了蝨子」,〈私語〉 一文,以平淡不帶任何
情緒的描寫,娓娓道來成長過程中「家」的
遷徙與轉變。
 段落:

1.首段從目前的「家」開始敘述,以類似電影「蒙
太奇」的手法回溯過去,呈現記憶中「家」的不同
場景。

2.孩童時代的天津老家有著母親的身影與氣味,然後
母親與姑姑出洋遊學,「家」剩下她和弟弟、父親,
外加父親帶進門的姨太太。
3.母親回來了,全家搬到上海的西式洋房,父親下決
心戒掉毒癮,洋房裡有琴聲、笑語聲,張愛玲在其
中滾著、笑著、鬧著,以為這樣的場景會一直持續。
4.母親最終還是與積習不改的父親離了婚,赴歐遠遊,
留下子女與父親同住。
5.父親娶了後母,滿屋瀰漫的鴉片味道外還有別具機
心的挑撥離間。

6.被毒打、禁錮的三個月,造成父女之間難以彌補的
裂痕,終其一生父女再也沒見過一面。
7.逃至姑姑家與母親同住的張愛玲,母親經濟的拮据
與猶疑,對自己未來的不確定,讓她覺得「母親的
家也不負是柔和的了。」


Slide 2

張愛玲傳奇

投影片製作:王靖婷

張愛玲傳奇--她從海上來

張愛玲簡介









原名張煐,出生於1920年的上海。四歲,母親與姑姑離
家赴歐。
九歲前入讀黃氏小學,改名張愛玲
十歲後就讀聖瑪利亞女校,母親赴法國。
在十六歲那年、從初秋至春節前,被父親軟禁。
春節前逃出父親家,與母親同住 。
十八歲考取倫敦大學,但因戰爭轉入香港大學文學專業。
1941年香港淪陷,停戰時曾當臨時看護。







1943年回上海,進聖約翰大學,不久退學。
廿三歲認識胡蘭成 。廿六歲訣別胡蘭成
卅一歲時曾任美國駐香港新聞處翻譯 。
1955年遠赴美國 。1956年夏,和賴雅結婚。1995年卒
於洛杉磯,享年七十五歲。



張愛玲系出名門,祖母乃滿清大官李鴻章之女,祖父張
佩倫乃清末才子。不過她的童年是黑暗的,生母流浪歐
洲,剩下她和弟弟在父親和後娘的監管中成長。



中學時期的張愛玲已被視為天才,並且通過了倫敦大學
的入學試。後來戰亂逼使她放棄遠赴倫敦 的機會而選
擇了香港大學。在那裏她一直名列前茅,無奈畢業前夕
香港卻淪陷了。關於她的一切文件紀錄盡數被燒毀。對
於這件事,她輕輕地說了幾句話:“ 那一類的努力,
即使有成就,也 是注定了要被打翻的罷?......我應當有
數。”大有一種奈若何的惋惜。



此後張愛玲返回上海,因為經濟關係,她以唯一的生存
工具-寫作,來渡過難關。《第一爐香》和《第二爐香》
卻成為她的成名作,替張愛玲向上海文壇宣佈了一顆奪
目的新星的來臨。繼之而來的《紅玫瑰 與白玫瑰》、
《傾城之戀》、《金鎖記》等等更奠下她在中國現代文
學重要的地位。





就在她被認定是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事業如日中天
的同時,她卻戀愛了。偏偏令她神魂顛倒的 是為大漢
奸汪精衛政府文化部服務的胡蘭成。
張愛玲為這段戀情完全付出。她不介意胡蘭成已婚,不
管他漢奸的身份。戰後人民反日情緒高漲,全力捕捉漢
奸。胡蘭成潛逃溫州,結識新歡范秀美。當張愛玲得悉
胡蘭成藏身之處,千里迢迢覓到他的時候,他對她的愛
早已燒完了。張愛玲沒能力改變什麼,她告訴胡蘭 成
她自將萎謝了。《半生緣》是她此段心情的反映。

 「見了他,她變

得很低很低,低
到塵埃裡,但她
心裡是歡喜的,
從塵埃裡開出花
來。」
 真正讓張愛玲愛
上胡蘭成的,是
他那與張愛玲匹
敵的文學才氣。

張愛玲與胡蘭成



除了張愛玲外,胡蘭成
一生中還有7個女人,
張愛玲之前有玉鳳、全
慧文、應英娣等三任妻
子,張愛玲之後又分別
與護士小周,斯家小娘
范秀美、日本女人一枝,
以及上海黑幫頭子的寡
妻佘愛珍在一起,他對
每個女人都很用情,但
每次都用情不專,以薄
情寡義收場。

張愛玲語錄
最可厭的人,如果你細加研究,結果發現他不過是
個可憐人。
 不知聽多少人說過,她從前像我那年紀的時候比我
還要瘦 ─ 似乎預言將來我一定比她們還要胖。
 小孩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糊塗。父母大都不懂得子
女,而子女往往看穿了父母的為人。
 我是一個古怪的女孩,從小被目為天才,除了發展
我的天才外別無生存的目標。
 錢太多了,就用不著考慮 ; 完全沒有錢,也用不著
考慮了。
 能夠愛一個人愛到問他拿零用錢的程度,那是嚴格
的考驗。










很多女人因為心裡不快樂,才浪費,是一種補償作用。
例如丈夫對她冷淡,她就亂花錢。
中國人喜歡法律, 也喜歡犯法。
最討厭的是自以為有學問的女人和自以為生得漂亮的男
人。
坐在電車上,抬頭看著面前立著的人,盡多相貌堂堂,
一表非俗的,可是鼻孔裡很少是乾淨的。所以有這句話:
“沒有誰能夠在他的底下人跟前充英雄。
裝扮得很像樣的人,在像樣的地方出現,看見同類,也
被看見,這就是社交。
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可是
我一天不能克服這種咬嚙性的小煩惱,生命是一襲華美
的袍,爬滿了蚤子。









要做的事情總找得出時間和機會 ; 不要做的事情總找得
出藉口。
回憶這東西若是有氣味的話,那就是樟腦的香,甜而穩
妥,像記得分明的快樂,甜而悵惘,像忘卻了憂愁。
回憶永遠是惆悵的。愉快的使人覺得 : 可惜已經完了,
不愉快的想起來還是傷心。
一個知己就好像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天性中最優美的
部份來。
有人共享,快樂會加倍,憂愁會減半。
一個人在戀愛時最能表現出天性中崇高的品質。這就是
為甚麼愛情小說永遠受人歡迎 ─ 不論古今中外都一樣。
教書很難 ─ 又要做戲,又要做人。

〈私語〉賞析
 題解:張愛玲的家庭與親子關係,正如她說

過的話──「人生是一襲華美的袍子,爬滿
了蝨子」,〈私語〉 一文,以平淡不帶任何
情緒的描寫,娓娓道來成長過程中「家」的
遷徙與轉變。
 段落:

1.首段從目前的「家」開始敘述,以類似電影「蒙
太奇」的手法回溯過去,呈現記憶中「家」的不同
場景。

2.孩童時代的天津老家有著母親的身影與氣味,然後
母親與姑姑出洋遊學,「家」剩下她和弟弟、父親,
外加父親帶進門的姨太太。
3.母親回來了,全家搬到上海的西式洋房,父親下決
心戒掉毒癮,洋房裡有琴聲、笑語聲,張愛玲在其
中滾著、笑著、鬧著,以為這樣的場景會一直持續。
4.母親最終還是與積習不改的父親離了婚,赴歐遠遊,
留下子女與父親同住。
5.父親娶了後母,滿屋瀰漫的鴉片味道外還有別具機
心的挑撥離間。

6.被毒打、禁錮的三個月,造成父女之間難以彌補的
裂痕,終其一生父女再也沒見過一面。
7.逃至姑姑家與母親同住的張愛玲,母親經濟的拮据
與猶疑,對自己未來的不確定,讓她覺得「母親的
家也不負是柔和的了。」


Slide 3

張愛玲傳奇

投影片製作:王靖婷

張愛玲傳奇--她從海上來

張愛玲簡介









原名張煐,出生於1920年的上海。四歲,母親與姑姑離
家赴歐。
九歲前入讀黃氏小學,改名張愛玲
十歲後就讀聖瑪利亞女校,母親赴法國。
在十六歲那年、從初秋至春節前,被父親軟禁。
春節前逃出父親家,與母親同住 。
十八歲考取倫敦大學,但因戰爭轉入香港大學文學專業。
1941年香港淪陷,停戰時曾當臨時看護。







1943年回上海,進聖約翰大學,不久退學。
廿三歲認識胡蘭成 。廿六歲訣別胡蘭成
卅一歲時曾任美國駐香港新聞處翻譯 。
1955年遠赴美國 。1956年夏,和賴雅結婚。1995年卒
於洛杉磯,享年七十五歲。



張愛玲系出名門,祖母乃滿清大官李鴻章之女,祖父張
佩倫乃清末才子。不過她的童年是黑暗的,生母流浪歐
洲,剩下她和弟弟在父親和後娘的監管中成長。



中學時期的張愛玲已被視為天才,並且通過了倫敦大學
的入學試。後來戰亂逼使她放棄遠赴倫敦 的機會而選
擇了香港大學。在那裏她一直名列前茅,無奈畢業前夕
香港卻淪陷了。關於她的一切文件紀錄盡數被燒毀。對
於這件事,她輕輕地說了幾句話:“ 那一類的努力,
即使有成就,也 是注定了要被打翻的罷?......我應當有
數。”大有一種奈若何的惋惜。



此後張愛玲返回上海,因為經濟關係,她以唯一的生存
工具-寫作,來渡過難關。《第一爐香》和《第二爐香》
卻成為她的成名作,替張愛玲向上海文壇宣佈了一顆奪
目的新星的來臨。繼之而來的《紅玫瑰 與白玫瑰》、
《傾城之戀》、《金鎖記》等等更奠下她在中國現代文
學重要的地位。





就在她被認定是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事業如日中天
的同時,她卻戀愛了。偏偏令她神魂顛倒的 是為大漢
奸汪精衛政府文化部服務的胡蘭成。
張愛玲為這段戀情完全付出。她不介意胡蘭成已婚,不
管他漢奸的身份。戰後人民反日情緒高漲,全力捕捉漢
奸。胡蘭成潛逃溫州,結識新歡范秀美。當張愛玲得悉
胡蘭成藏身之處,千里迢迢覓到他的時候,他對她的愛
早已燒完了。張愛玲沒能力改變什麼,她告訴胡蘭 成
她自將萎謝了。《半生緣》是她此段心情的反映。

 「見了他,她變

得很低很低,低
到塵埃裡,但她
心裡是歡喜的,
從塵埃裡開出花
來。」
 真正讓張愛玲愛
上胡蘭成的,是
他那與張愛玲匹
敵的文學才氣。

張愛玲與胡蘭成



除了張愛玲外,胡蘭成
一生中還有7個女人,
張愛玲之前有玉鳳、全
慧文、應英娣等三任妻
子,張愛玲之後又分別
與護士小周,斯家小娘
范秀美、日本女人一枝,
以及上海黑幫頭子的寡
妻佘愛珍在一起,他對
每個女人都很用情,但
每次都用情不專,以薄
情寡義收場。

張愛玲語錄
最可厭的人,如果你細加研究,結果發現他不過是
個可憐人。
 不知聽多少人說過,她從前像我那年紀的時候比我
還要瘦 ─ 似乎預言將來我一定比她們還要胖。
 小孩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糊塗。父母大都不懂得子
女,而子女往往看穿了父母的為人。
 我是一個古怪的女孩,從小被目為天才,除了發展
我的天才外別無生存的目標。
 錢太多了,就用不著考慮 ; 完全沒有錢,也用不著
考慮了。
 能夠愛一個人愛到問他拿零用錢的程度,那是嚴格
的考驗。










很多女人因為心裡不快樂,才浪費,是一種補償作用。
例如丈夫對她冷淡,她就亂花錢。
中國人喜歡法律, 也喜歡犯法。
最討厭的是自以為有學問的女人和自以為生得漂亮的男
人。
坐在電車上,抬頭看著面前立著的人,盡多相貌堂堂,
一表非俗的,可是鼻孔裡很少是乾淨的。所以有這句話:
“沒有誰能夠在他的底下人跟前充英雄。
裝扮得很像樣的人,在像樣的地方出現,看見同類,也
被看見,這就是社交。
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可是
我一天不能克服這種咬嚙性的小煩惱,生命是一襲華美
的袍,爬滿了蚤子。









要做的事情總找得出時間和機會 ; 不要做的事情總找得
出藉口。
回憶這東西若是有氣味的話,那就是樟腦的香,甜而穩
妥,像記得分明的快樂,甜而悵惘,像忘卻了憂愁。
回憶永遠是惆悵的。愉快的使人覺得 : 可惜已經完了,
不愉快的想起來還是傷心。
一個知己就好像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天性中最優美的
部份來。
有人共享,快樂會加倍,憂愁會減半。
一個人在戀愛時最能表現出天性中崇高的品質。這就是
為甚麼愛情小說永遠受人歡迎 ─ 不論古今中外都一樣。
教書很難 ─ 又要做戲,又要做人。

〈私語〉賞析
 題解:張愛玲的家庭與親子關係,正如她說

過的話──「人生是一襲華美的袍子,爬滿
了蝨子」,〈私語〉 一文,以平淡不帶任何
情緒的描寫,娓娓道來成長過程中「家」的
遷徙與轉變。
 段落:

1.首段從目前的「家」開始敘述,以類似電影「蒙
太奇」的手法回溯過去,呈現記憶中「家」的不同
場景。

2.孩童時代的天津老家有著母親的身影與氣味,然後
母親與姑姑出洋遊學,「家」剩下她和弟弟、父親,
外加父親帶進門的姨太太。
3.母親回來了,全家搬到上海的西式洋房,父親下決
心戒掉毒癮,洋房裡有琴聲、笑語聲,張愛玲在其
中滾著、笑著、鬧著,以為這樣的場景會一直持續。
4.母親最終還是與積習不改的父親離了婚,赴歐遠遊,
留下子女與父親同住。
5.父親娶了後母,滿屋瀰漫的鴉片味道外還有別具機
心的挑撥離間。

6.被毒打、禁錮的三個月,造成父女之間難以彌補的
裂痕,終其一生父女再也沒見過一面。
7.逃至姑姑家與母親同住的張愛玲,母親經濟的拮据
與猶疑,對自己未來的不確定,讓她覺得「母親的
家也不負是柔和的了。」


Slide 4

張愛玲傳奇

投影片製作:王靖婷

張愛玲傳奇--她從海上來

張愛玲簡介









原名張煐,出生於1920年的上海。四歲,母親與姑姑離
家赴歐。
九歲前入讀黃氏小學,改名張愛玲
十歲後就讀聖瑪利亞女校,母親赴法國。
在十六歲那年、從初秋至春節前,被父親軟禁。
春節前逃出父親家,與母親同住 。
十八歲考取倫敦大學,但因戰爭轉入香港大學文學專業。
1941年香港淪陷,停戰時曾當臨時看護。







1943年回上海,進聖約翰大學,不久退學。
廿三歲認識胡蘭成 。廿六歲訣別胡蘭成
卅一歲時曾任美國駐香港新聞處翻譯 。
1955年遠赴美國 。1956年夏,和賴雅結婚。1995年卒
於洛杉磯,享年七十五歲。



張愛玲系出名門,祖母乃滿清大官李鴻章之女,祖父張
佩倫乃清末才子。不過她的童年是黑暗的,生母流浪歐
洲,剩下她和弟弟在父親和後娘的監管中成長。



中學時期的張愛玲已被視為天才,並且通過了倫敦大學
的入學試。後來戰亂逼使她放棄遠赴倫敦 的機會而選
擇了香港大學。在那裏她一直名列前茅,無奈畢業前夕
香港卻淪陷了。關於她的一切文件紀錄盡數被燒毀。對
於這件事,她輕輕地說了幾句話:“ 那一類的努力,
即使有成就,也 是注定了要被打翻的罷?......我應當有
數。”大有一種奈若何的惋惜。



此後張愛玲返回上海,因為經濟關係,她以唯一的生存
工具-寫作,來渡過難關。《第一爐香》和《第二爐香》
卻成為她的成名作,替張愛玲向上海文壇宣佈了一顆奪
目的新星的來臨。繼之而來的《紅玫瑰 與白玫瑰》、
《傾城之戀》、《金鎖記》等等更奠下她在中國現代文
學重要的地位。





就在她被認定是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事業如日中天
的同時,她卻戀愛了。偏偏令她神魂顛倒的 是為大漢
奸汪精衛政府文化部服務的胡蘭成。
張愛玲為這段戀情完全付出。她不介意胡蘭成已婚,不
管他漢奸的身份。戰後人民反日情緒高漲,全力捕捉漢
奸。胡蘭成潛逃溫州,結識新歡范秀美。當張愛玲得悉
胡蘭成藏身之處,千里迢迢覓到他的時候,他對她的愛
早已燒完了。張愛玲沒能力改變什麼,她告訴胡蘭 成
她自將萎謝了。《半生緣》是她此段心情的反映。

 「見了他,她變

得很低很低,低
到塵埃裡,但她
心裡是歡喜的,
從塵埃裡開出花
來。」
 真正讓張愛玲愛
上胡蘭成的,是
他那與張愛玲匹
敵的文學才氣。

張愛玲與胡蘭成



除了張愛玲外,胡蘭成
一生中還有7個女人,
張愛玲之前有玉鳳、全
慧文、應英娣等三任妻
子,張愛玲之後又分別
與護士小周,斯家小娘
范秀美、日本女人一枝,
以及上海黑幫頭子的寡
妻佘愛珍在一起,他對
每個女人都很用情,但
每次都用情不專,以薄
情寡義收場。

張愛玲語錄
最可厭的人,如果你細加研究,結果發現他不過是
個可憐人。
 不知聽多少人說過,她從前像我那年紀的時候比我
還要瘦 ─ 似乎預言將來我一定比她們還要胖。
 小孩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糊塗。父母大都不懂得子
女,而子女往往看穿了父母的為人。
 我是一個古怪的女孩,從小被目為天才,除了發展
我的天才外別無生存的目標。
 錢太多了,就用不著考慮 ; 完全沒有錢,也用不著
考慮了。
 能夠愛一個人愛到問他拿零用錢的程度,那是嚴格
的考驗。










很多女人因為心裡不快樂,才浪費,是一種補償作用。
例如丈夫對她冷淡,她就亂花錢。
中國人喜歡法律, 也喜歡犯法。
最討厭的是自以為有學問的女人和自以為生得漂亮的男
人。
坐在電車上,抬頭看著面前立著的人,盡多相貌堂堂,
一表非俗的,可是鼻孔裡很少是乾淨的。所以有這句話:
“沒有誰能夠在他的底下人跟前充英雄。
裝扮得很像樣的人,在像樣的地方出現,看見同類,也
被看見,這就是社交。
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可是
我一天不能克服這種咬嚙性的小煩惱,生命是一襲華美
的袍,爬滿了蚤子。









要做的事情總找得出時間和機會 ; 不要做的事情總找得
出藉口。
回憶這東西若是有氣味的話,那就是樟腦的香,甜而穩
妥,像記得分明的快樂,甜而悵惘,像忘卻了憂愁。
回憶永遠是惆悵的。愉快的使人覺得 : 可惜已經完了,
不愉快的想起來還是傷心。
一個知己就好像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天性中最優美的
部份來。
有人共享,快樂會加倍,憂愁會減半。
一個人在戀愛時最能表現出天性中崇高的品質。這就是
為甚麼愛情小說永遠受人歡迎 ─ 不論古今中外都一樣。
教書很難 ─ 又要做戲,又要做人。

〈私語〉賞析
 題解:張愛玲的家庭與親子關係,正如她說

過的話──「人生是一襲華美的袍子,爬滿
了蝨子」,〈私語〉 一文,以平淡不帶任何
情緒的描寫,娓娓道來成長過程中「家」的
遷徙與轉變。
 段落:

1.首段從目前的「家」開始敘述,以類似電影「蒙
太奇」的手法回溯過去,呈現記憶中「家」的不同
場景。

2.孩童時代的天津老家有著母親的身影與氣味,然後
母親與姑姑出洋遊學,「家」剩下她和弟弟、父親,
外加父親帶進門的姨太太。
3.母親回來了,全家搬到上海的西式洋房,父親下決
心戒掉毒癮,洋房裡有琴聲、笑語聲,張愛玲在其
中滾著、笑著、鬧著,以為這樣的場景會一直持續。
4.母親最終還是與積習不改的父親離了婚,赴歐遠遊,
留下子女與父親同住。
5.父親娶了後母,滿屋瀰漫的鴉片味道外還有別具機
心的挑撥離間。

6.被毒打、禁錮的三個月,造成父女之間難以彌補的
裂痕,終其一生父女再也沒見過一面。
7.逃至姑姑家與母親同住的張愛玲,母親經濟的拮据
與猶疑,對自己未來的不確定,讓她覺得「母親的
家也不負是柔和的了。」


Slide 5

張愛玲傳奇

投影片製作:王靖婷

張愛玲傳奇--她從海上來

張愛玲簡介









原名張煐,出生於1920年的上海。四歲,母親與姑姑離
家赴歐。
九歲前入讀黃氏小學,改名張愛玲
十歲後就讀聖瑪利亞女校,母親赴法國。
在十六歲那年、從初秋至春節前,被父親軟禁。
春節前逃出父親家,與母親同住 。
十八歲考取倫敦大學,但因戰爭轉入香港大學文學專業。
1941年香港淪陷,停戰時曾當臨時看護。







1943年回上海,進聖約翰大學,不久退學。
廿三歲認識胡蘭成 。廿六歲訣別胡蘭成
卅一歲時曾任美國駐香港新聞處翻譯 。
1955年遠赴美國 。1956年夏,和賴雅結婚。1995年卒
於洛杉磯,享年七十五歲。



張愛玲系出名門,祖母乃滿清大官李鴻章之女,祖父張
佩倫乃清末才子。不過她的童年是黑暗的,生母流浪歐
洲,剩下她和弟弟在父親和後娘的監管中成長。



中學時期的張愛玲已被視為天才,並且通過了倫敦大學
的入學試。後來戰亂逼使她放棄遠赴倫敦 的機會而選
擇了香港大學。在那裏她一直名列前茅,無奈畢業前夕
香港卻淪陷了。關於她的一切文件紀錄盡數被燒毀。對
於這件事,她輕輕地說了幾句話:“ 那一類的努力,
即使有成就,也 是注定了要被打翻的罷?......我應當有
數。”大有一種奈若何的惋惜。



此後張愛玲返回上海,因為經濟關係,她以唯一的生存
工具-寫作,來渡過難關。《第一爐香》和《第二爐香》
卻成為她的成名作,替張愛玲向上海文壇宣佈了一顆奪
目的新星的來臨。繼之而來的《紅玫瑰 與白玫瑰》、
《傾城之戀》、《金鎖記》等等更奠下她在中國現代文
學重要的地位。





就在她被認定是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事業如日中天
的同時,她卻戀愛了。偏偏令她神魂顛倒的 是為大漢
奸汪精衛政府文化部服務的胡蘭成。
張愛玲為這段戀情完全付出。她不介意胡蘭成已婚,不
管他漢奸的身份。戰後人民反日情緒高漲,全力捕捉漢
奸。胡蘭成潛逃溫州,結識新歡范秀美。當張愛玲得悉
胡蘭成藏身之處,千里迢迢覓到他的時候,他對她的愛
早已燒完了。張愛玲沒能力改變什麼,她告訴胡蘭 成
她自將萎謝了。《半生緣》是她此段心情的反映。

 「見了他,她變

得很低很低,低
到塵埃裡,但她
心裡是歡喜的,
從塵埃裡開出花
來。」
 真正讓張愛玲愛
上胡蘭成的,是
他那與張愛玲匹
敵的文學才氣。

張愛玲與胡蘭成



除了張愛玲外,胡蘭成
一生中還有7個女人,
張愛玲之前有玉鳳、全
慧文、應英娣等三任妻
子,張愛玲之後又分別
與護士小周,斯家小娘
范秀美、日本女人一枝,
以及上海黑幫頭子的寡
妻佘愛珍在一起,他對
每個女人都很用情,但
每次都用情不專,以薄
情寡義收場。

張愛玲語錄
最可厭的人,如果你細加研究,結果發現他不過是
個可憐人。
 不知聽多少人說過,她從前像我那年紀的時候比我
還要瘦 ─ 似乎預言將來我一定比她們還要胖。
 小孩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糊塗。父母大都不懂得子
女,而子女往往看穿了父母的為人。
 我是一個古怪的女孩,從小被目為天才,除了發展
我的天才外別無生存的目標。
 錢太多了,就用不著考慮 ; 完全沒有錢,也用不著
考慮了。
 能夠愛一個人愛到問他拿零用錢的程度,那是嚴格
的考驗。










很多女人因為心裡不快樂,才浪費,是一種補償作用。
例如丈夫對她冷淡,她就亂花錢。
中國人喜歡法律, 也喜歡犯法。
最討厭的是自以為有學問的女人和自以為生得漂亮的男
人。
坐在電車上,抬頭看著面前立著的人,盡多相貌堂堂,
一表非俗的,可是鼻孔裡很少是乾淨的。所以有這句話:
“沒有誰能夠在他的底下人跟前充英雄。
裝扮得很像樣的人,在像樣的地方出現,看見同類,也
被看見,這就是社交。
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可是
我一天不能克服這種咬嚙性的小煩惱,生命是一襲華美
的袍,爬滿了蚤子。









要做的事情總找得出時間和機會 ; 不要做的事情總找得
出藉口。
回憶這東西若是有氣味的話,那就是樟腦的香,甜而穩
妥,像記得分明的快樂,甜而悵惘,像忘卻了憂愁。
回憶永遠是惆悵的。愉快的使人覺得 : 可惜已經完了,
不愉快的想起來還是傷心。
一個知己就好像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天性中最優美的
部份來。
有人共享,快樂會加倍,憂愁會減半。
一個人在戀愛時最能表現出天性中崇高的品質。這就是
為甚麼愛情小說永遠受人歡迎 ─ 不論古今中外都一樣。
教書很難 ─ 又要做戲,又要做人。

〈私語〉賞析
 題解:張愛玲的家庭與親子關係,正如她說

過的話──「人生是一襲華美的袍子,爬滿
了蝨子」,〈私語〉 一文,以平淡不帶任何
情緒的描寫,娓娓道來成長過程中「家」的
遷徙與轉變。
 段落:

1.首段從目前的「家」開始敘述,以類似電影「蒙
太奇」的手法回溯過去,呈現記憶中「家」的不同
場景。

2.孩童時代的天津老家有著母親的身影與氣味,然後
母親與姑姑出洋遊學,「家」剩下她和弟弟、父親,
外加父親帶進門的姨太太。
3.母親回來了,全家搬到上海的西式洋房,父親下決
心戒掉毒癮,洋房裡有琴聲、笑語聲,張愛玲在其
中滾著、笑著、鬧著,以為這樣的場景會一直持續。
4.母親最終還是與積習不改的父親離了婚,赴歐遠遊,
留下子女與父親同住。
5.父親娶了後母,滿屋瀰漫的鴉片味道外還有別具機
心的挑撥離間。

6.被毒打、禁錮的三個月,造成父女之間難以彌補的
裂痕,終其一生父女再也沒見過一面。
7.逃至姑姑家與母親同住的張愛玲,母親經濟的拮据
與猶疑,對自己未來的不確定,讓她覺得「母親的
家也不負是柔和的了。」


Slide 6

張愛玲傳奇

投影片製作:王靖婷

張愛玲傳奇--她從海上來

張愛玲簡介









原名張煐,出生於1920年的上海。四歲,母親與姑姑離
家赴歐。
九歲前入讀黃氏小學,改名張愛玲
十歲後就讀聖瑪利亞女校,母親赴法國。
在十六歲那年、從初秋至春節前,被父親軟禁。
春節前逃出父親家,與母親同住 。
十八歲考取倫敦大學,但因戰爭轉入香港大學文學專業。
1941年香港淪陷,停戰時曾當臨時看護。







1943年回上海,進聖約翰大學,不久退學。
廿三歲認識胡蘭成 。廿六歲訣別胡蘭成
卅一歲時曾任美國駐香港新聞處翻譯 。
1955年遠赴美國 。1956年夏,和賴雅結婚。1995年卒
於洛杉磯,享年七十五歲。



張愛玲系出名門,祖母乃滿清大官李鴻章之女,祖父張
佩倫乃清末才子。不過她的童年是黑暗的,生母流浪歐
洲,剩下她和弟弟在父親和後娘的監管中成長。



中學時期的張愛玲已被視為天才,並且通過了倫敦大學
的入學試。後來戰亂逼使她放棄遠赴倫敦 的機會而選
擇了香港大學。在那裏她一直名列前茅,無奈畢業前夕
香港卻淪陷了。關於她的一切文件紀錄盡數被燒毀。對
於這件事,她輕輕地說了幾句話:“ 那一類的努力,
即使有成就,也 是注定了要被打翻的罷?......我應當有
數。”大有一種奈若何的惋惜。



此後張愛玲返回上海,因為經濟關係,她以唯一的生存
工具-寫作,來渡過難關。《第一爐香》和《第二爐香》
卻成為她的成名作,替張愛玲向上海文壇宣佈了一顆奪
目的新星的來臨。繼之而來的《紅玫瑰 與白玫瑰》、
《傾城之戀》、《金鎖記》等等更奠下她在中國現代文
學重要的地位。





就在她被認定是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事業如日中天
的同時,她卻戀愛了。偏偏令她神魂顛倒的 是為大漢
奸汪精衛政府文化部服務的胡蘭成。
張愛玲為這段戀情完全付出。她不介意胡蘭成已婚,不
管他漢奸的身份。戰後人民反日情緒高漲,全力捕捉漢
奸。胡蘭成潛逃溫州,結識新歡范秀美。當張愛玲得悉
胡蘭成藏身之處,千里迢迢覓到他的時候,他對她的愛
早已燒完了。張愛玲沒能力改變什麼,她告訴胡蘭 成
她自將萎謝了。《半生緣》是她此段心情的反映。

 「見了他,她變

得很低很低,低
到塵埃裡,但她
心裡是歡喜的,
從塵埃裡開出花
來。」
 真正讓張愛玲愛
上胡蘭成的,是
他那與張愛玲匹
敵的文學才氣。

張愛玲與胡蘭成



除了張愛玲外,胡蘭成
一生中還有7個女人,
張愛玲之前有玉鳳、全
慧文、應英娣等三任妻
子,張愛玲之後又分別
與護士小周,斯家小娘
范秀美、日本女人一枝,
以及上海黑幫頭子的寡
妻佘愛珍在一起,他對
每個女人都很用情,但
每次都用情不專,以薄
情寡義收場。

張愛玲語錄
最可厭的人,如果你細加研究,結果發現他不過是
個可憐人。
 不知聽多少人說過,她從前像我那年紀的時候比我
還要瘦 ─ 似乎預言將來我一定比她們還要胖。
 小孩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糊塗。父母大都不懂得子
女,而子女往往看穿了父母的為人。
 我是一個古怪的女孩,從小被目為天才,除了發展
我的天才外別無生存的目標。
 錢太多了,就用不著考慮 ; 完全沒有錢,也用不著
考慮了。
 能夠愛一個人愛到問他拿零用錢的程度,那是嚴格
的考驗。










很多女人因為心裡不快樂,才浪費,是一種補償作用。
例如丈夫對她冷淡,她就亂花錢。
中國人喜歡法律, 也喜歡犯法。
最討厭的是自以為有學問的女人和自以為生得漂亮的男
人。
坐在電車上,抬頭看著面前立著的人,盡多相貌堂堂,
一表非俗的,可是鼻孔裡很少是乾淨的。所以有這句話:
“沒有誰能夠在他的底下人跟前充英雄。
裝扮得很像樣的人,在像樣的地方出現,看見同類,也
被看見,這就是社交。
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可是
我一天不能克服這種咬嚙性的小煩惱,生命是一襲華美
的袍,爬滿了蚤子。









要做的事情總找得出時間和機會 ; 不要做的事情總找得
出藉口。
回憶這東西若是有氣味的話,那就是樟腦的香,甜而穩
妥,像記得分明的快樂,甜而悵惘,像忘卻了憂愁。
回憶永遠是惆悵的。愉快的使人覺得 : 可惜已經完了,
不愉快的想起來還是傷心。
一個知己就好像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天性中最優美的
部份來。
有人共享,快樂會加倍,憂愁會減半。
一個人在戀愛時最能表現出天性中崇高的品質。這就是
為甚麼愛情小說永遠受人歡迎 ─ 不論古今中外都一樣。
教書很難 ─ 又要做戲,又要做人。

〈私語〉賞析
 題解:張愛玲的家庭與親子關係,正如她說

過的話──「人生是一襲華美的袍子,爬滿
了蝨子」,〈私語〉 一文,以平淡不帶任何
情緒的描寫,娓娓道來成長過程中「家」的
遷徙與轉變。
 段落:

1.首段從目前的「家」開始敘述,以類似電影「蒙
太奇」的手法回溯過去,呈現記憶中「家」的不同
場景。

2.孩童時代的天津老家有著母親的身影與氣味,然後
母親與姑姑出洋遊學,「家」剩下她和弟弟、父親,
外加父親帶進門的姨太太。
3.母親回來了,全家搬到上海的西式洋房,父親下決
心戒掉毒癮,洋房裡有琴聲、笑語聲,張愛玲在其
中滾著、笑著、鬧著,以為這樣的場景會一直持續。
4.母親最終還是與積習不改的父親離了婚,赴歐遠遊,
留下子女與父親同住。
5.父親娶了後母,滿屋瀰漫的鴉片味道外還有別具機
心的挑撥離間。

6.被毒打、禁錮的三個月,造成父女之間難以彌補的
裂痕,終其一生父女再也沒見過一面。
7.逃至姑姑家與母親同住的張愛玲,母親經濟的拮据
與猶疑,對自己未來的不確定,讓她覺得「母親的
家也不負是柔和的了。」


Slide 7

張愛玲傳奇

投影片製作:王靖婷

張愛玲傳奇--她從海上來

張愛玲簡介









原名張煐,出生於1920年的上海。四歲,母親與姑姑離
家赴歐。
九歲前入讀黃氏小學,改名張愛玲
十歲後就讀聖瑪利亞女校,母親赴法國。
在十六歲那年、從初秋至春節前,被父親軟禁。
春節前逃出父親家,與母親同住 。
十八歲考取倫敦大學,但因戰爭轉入香港大學文學專業。
1941年香港淪陷,停戰時曾當臨時看護。







1943年回上海,進聖約翰大學,不久退學。
廿三歲認識胡蘭成 。廿六歲訣別胡蘭成
卅一歲時曾任美國駐香港新聞處翻譯 。
1955年遠赴美國 。1956年夏,和賴雅結婚。1995年卒
於洛杉磯,享年七十五歲。



張愛玲系出名門,祖母乃滿清大官李鴻章之女,祖父張
佩倫乃清末才子。不過她的童年是黑暗的,生母流浪歐
洲,剩下她和弟弟在父親和後娘的監管中成長。



中學時期的張愛玲已被視為天才,並且通過了倫敦大學
的入學試。後來戰亂逼使她放棄遠赴倫敦 的機會而選
擇了香港大學。在那裏她一直名列前茅,無奈畢業前夕
香港卻淪陷了。關於她的一切文件紀錄盡數被燒毀。對
於這件事,她輕輕地說了幾句話:“ 那一類的努力,
即使有成就,也 是注定了要被打翻的罷?......我應當有
數。”大有一種奈若何的惋惜。



此後張愛玲返回上海,因為經濟關係,她以唯一的生存
工具-寫作,來渡過難關。《第一爐香》和《第二爐香》
卻成為她的成名作,替張愛玲向上海文壇宣佈了一顆奪
目的新星的來臨。繼之而來的《紅玫瑰 與白玫瑰》、
《傾城之戀》、《金鎖記》等等更奠下她在中國現代文
學重要的地位。





就在她被認定是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事業如日中天
的同時,她卻戀愛了。偏偏令她神魂顛倒的 是為大漢
奸汪精衛政府文化部服務的胡蘭成。
張愛玲為這段戀情完全付出。她不介意胡蘭成已婚,不
管他漢奸的身份。戰後人民反日情緒高漲,全力捕捉漢
奸。胡蘭成潛逃溫州,結識新歡范秀美。當張愛玲得悉
胡蘭成藏身之處,千里迢迢覓到他的時候,他對她的愛
早已燒完了。張愛玲沒能力改變什麼,她告訴胡蘭 成
她自將萎謝了。《半生緣》是她此段心情的反映。

 「見了他,她變

得很低很低,低
到塵埃裡,但她
心裡是歡喜的,
從塵埃裡開出花
來。」
 真正讓張愛玲愛
上胡蘭成的,是
他那與張愛玲匹
敵的文學才氣。

張愛玲與胡蘭成



除了張愛玲外,胡蘭成
一生中還有7個女人,
張愛玲之前有玉鳳、全
慧文、應英娣等三任妻
子,張愛玲之後又分別
與護士小周,斯家小娘
范秀美、日本女人一枝,
以及上海黑幫頭子的寡
妻佘愛珍在一起,他對
每個女人都很用情,但
每次都用情不專,以薄
情寡義收場。

張愛玲語錄
最可厭的人,如果你細加研究,結果發現他不過是
個可憐人。
 不知聽多少人說過,她從前像我那年紀的時候比我
還要瘦 ─ 似乎預言將來我一定比她們還要胖。
 小孩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糊塗。父母大都不懂得子
女,而子女往往看穿了父母的為人。
 我是一個古怪的女孩,從小被目為天才,除了發展
我的天才外別無生存的目標。
 錢太多了,就用不著考慮 ; 完全沒有錢,也用不著
考慮了。
 能夠愛一個人愛到問他拿零用錢的程度,那是嚴格
的考驗。










很多女人因為心裡不快樂,才浪費,是一種補償作用。
例如丈夫對她冷淡,她就亂花錢。
中國人喜歡法律, 也喜歡犯法。
最討厭的是自以為有學問的女人和自以為生得漂亮的男
人。
坐在電車上,抬頭看著面前立著的人,盡多相貌堂堂,
一表非俗的,可是鼻孔裡很少是乾淨的。所以有這句話:
“沒有誰能夠在他的底下人跟前充英雄。
裝扮得很像樣的人,在像樣的地方出現,看見同類,也
被看見,這就是社交。
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可是
我一天不能克服這種咬嚙性的小煩惱,生命是一襲華美
的袍,爬滿了蚤子。









要做的事情總找得出時間和機會 ; 不要做的事情總找得
出藉口。
回憶這東西若是有氣味的話,那就是樟腦的香,甜而穩
妥,像記得分明的快樂,甜而悵惘,像忘卻了憂愁。
回憶永遠是惆悵的。愉快的使人覺得 : 可惜已經完了,
不愉快的想起來還是傷心。
一個知己就好像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天性中最優美的
部份來。
有人共享,快樂會加倍,憂愁會減半。
一個人在戀愛時最能表現出天性中崇高的品質。這就是
為甚麼愛情小說永遠受人歡迎 ─ 不論古今中外都一樣。
教書很難 ─ 又要做戲,又要做人。

〈私語〉賞析
 題解:張愛玲的家庭與親子關係,正如她說

過的話──「人生是一襲華美的袍子,爬滿
了蝨子」,〈私語〉 一文,以平淡不帶任何
情緒的描寫,娓娓道來成長過程中「家」的
遷徙與轉變。
 段落:

1.首段從目前的「家」開始敘述,以類似電影「蒙
太奇」的手法回溯過去,呈現記憶中「家」的不同
場景。

2.孩童時代的天津老家有著母親的身影與氣味,然後
母親與姑姑出洋遊學,「家」剩下她和弟弟、父親,
外加父親帶進門的姨太太。
3.母親回來了,全家搬到上海的西式洋房,父親下決
心戒掉毒癮,洋房裡有琴聲、笑語聲,張愛玲在其
中滾著、笑著、鬧著,以為這樣的場景會一直持續。
4.母親最終還是與積習不改的父親離了婚,赴歐遠遊,
留下子女與父親同住。
5.父親娶了後母,滿屋瀰漫的鴉片味道外還有別具機
心的挑撥離間。

6.被毒打、禁錮的三個月,造成父女之間難以彌補的
裂痕,終其一生父女再也沒見過一面。
7.逃至姑姑家與母親同住的張愛玲,母親經濟的拮据
與猶疑,對自己未來的不確定,讓她覺得「母親的
家也不負是柔和的了。」


Slide 8

張愛玲傳奇

投影片製作:王靖婷

張愛玲傳奇--她從海上來

張愛玲簡介









原名張煐,出生於1920年的上海。四歲,母親與姑姑離
家赴歐。
九歲前入讀黃氏小學,改名張愛玲
十歲後就讀聖瑪利亞女校,母親赴法國。
在十六歲那年、從初秋至春節前,被父親軟禁。
春節前逃出父親家,與母親同住 。
十八歲考取倫敦大學,但因戰爭轉入香港大學文學專業。
1941年香港淪陷,停戰時曾當臨時看護。







1943年回上海,進聖約翰大學,不久退學。
廿三歲認識胡蘭成 。廿六歲訣別胡蘭成
卅一歲時曾任美國駐香港新聞處翻譯 。
1955年遠赴美國 。1956年夏,和賴雅結婚。1995年卒
於洛杉磯,享年七十五歲。



張愛玲系出名門,祖母乃滿清大官李鴻章之女,祖父張
佩倫乃清末才子。不過她的童年是黑暗的,生母流浪歐
洲,剩下她和弟弟在父親和後娘的監管中成長。



中學時期的張愛玲已被視為天才,並且通過了倫敦大學
的入學試。後來戰亂逼使她放棄遠赴倫敦 的機會而選
擇了香港大學。在那裏她一直名列前茅,無奈畢業前夕
香港卻淪陷了。關於她的一切文件紀錄盡數被燒毀。對
於這件事,她輕輕地說了幾句話:“ 那一類的努力,
即使有成就,也 是注定了要被打翻的罷?......我應當有
數。”大有一種奈若何的惋惜。



此後張愛玲返回上海,因為經濟關係,她以唯一的生存
工具-寫作,來渡過難關。《第一爐香》和《第二爐香》
卻成為她的成名作,替張愛玲向上海文壇宣佈了一顆奪
目的新星的來臨。繼之而來的《紅玫瑰 與白玫瑰》、
《傾城之戀》、《金鎖記》等等更奠下她在中國現代文
學重要的地位。





就在她被認定是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事業如日中天
的同時,她卻戀愛了。偏偏令她神魂顛倒的 是為大漢
奸汪精衛政府文化部服務的胡蘭成。
張愛玲為這段戀情完全付出。她不介意胡蘭成已婚,不
管他漢奸的身份。戰後人民反日情緒高漲,全力捕捉漢
奸。胡蘭成潛逃溫州,結識新歡范秀美。當張愛玲得悉
胡蘭成藏身之處,千里迢迢覓到他的時候,他對她的愛
早已燒完了。張愛玲沒能力改變什麼,她告訴胡蘭 成
她自將萎謝了。《半生緣》是她此段心情的反映。

 「見了他,她變

得很低很低,低
到塵埃裡,但她
心裡是歡喜的,
從塵埃裡開出花
來。」
 真正讓張愛玲愛
上胡蘭成的,是
他那與張愛玲匹
敵的文學才氣。

張愛玲與胡蘭成



除了張愛玲外,胡蘭成
一生中還有7個女人,
張愛玲之前有玉鳳、全
慧文、應英娣等三任妻
子,張愛玲之後又分別
與護士小周,斯家小娘
范秀美、日本女人一枝,
以及上海黑幫頭子的寡
妻佘愛珍在一起,他對
每個女人都很用情,但
每次都用情不專,以薄
情寡義收場。

張愛玲語錄
最可厭的人,如果你細加研究,結果發現他不過是
個可憐人。
 不知聽多少人說過,她從前像我那年紀的時候比我
還要瘦 ─ 似乎預言將來我一定比她們還要胖。
 小孩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糊塗。父母大都不懂得子
女,而子女往往看穿了父母的為人。
 我是一個古怪的女孩,從小被目為天才,除了發展
我的天才外別無生存的目標。
 錢太多了,就用不著考慮 ; 完全沒有錢,也用不著
考慮了。
 能夠愛一個人愛到問他拿零用錢的程度,那是嚴格
的考驗。










很多女人因為心裡不快樂,才浪費,是一種補償作用。
例如丈夫對她冷淡,她就亂花錢。
中國人喜歡法律, 也喜歡犯法。
最討厭的是自以為有學問的女人和自以為生得漂亮的男
人。
坐在電車上,抬頭看著面前立著的人,盡多相貌堂堂,
一表非俗的,可是鼻孔裡很少是乾淨的。所以有這句話:
“沒有誰能夠在他的底下人跟前充英雄。
裝扮得很像樣的人,在像樣的地方出現,看見同類,也
被看見,這就是社交。
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可是
我一天不能克服這種咬嚙性的小煩惱,生命是一襲華美
的袍,爬滿了蚤子。









要做的事情總找得出時間和機會 ; 不要做的事情總找得
出藉口。
回憶這東西若是有氣味的話,那就是樟腦的香,甜而穩
妥,像記得分明的快樂,甜而悵惘,像忘卻了憂愁。
回憶永遠是惆悵的。愉快的使人覺得 : 可惜已經完了,
不愉快的想起來還是傷心。
一個知己就好像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天性中最優美的
部份來。
有人共享,快樂會加倍,憂愁會減半。
一個人在戀愛時最能表現出天性中崇高的品質。這就是
為甚麼愛情小說永遠受人歡迎 ─ 不論古今中外都一樣。
教書很難 ─ 又要做戲,又要做人。

〈私語〉賞析
 題解:張愛玲的家庭與親子關係,正如她說

過的話──「人生是一襲華美的袍子,爬滿
了蝨子」,〈私語〉 一文,以平淡不帶任何
情緒的描寫,娓娓道來成長過程中「家」的
遷徙與轉變。
 段落:

1.首段從目前的「家」開始敘述,以類似電影「蒙
太奇」的手法回溯過去,呈現記憶中「家」的不同
場景。

2.孩童時代的天津老家有著母親的身影與氣味,然後
母親與姑姑出洋遊學,「家」剩下她和弟弟、父親,
外加父親帶進門的姨太太。
3.母親回來了,全家搬到上海的西式洋房,父親下決
心戒掉毒癮,洋房裡有琴聲、笑語聲,張愛玲在其
中滾著、笑著、鬧著,以為這樣的場景會一直持續。
4.母親最終還是與積習不改的父親離了婚,赴歐遠遊,
留下子女與父親同住。
5.父親娶了後母,滿屋瀰漫的鴉片味道外還有別具機
心的挑撥離間。

6.被毒打、禁錮的三個月,造成父女之間難以彌補的
裂痕,終其一生父女再也沒見過一面。
7.逃至姑姑家與母親同住的張愛玲,母親經濟的拮据
與猶疑,對自己未來的不確定,讓她覺得「母親的
家也不負是柔和的了。」


Slide 9

張愛玲傳奇

投影片製作:王靖婷

張愛玲傳奇--她從海上來

張愛玲簡介









原名張煐,出生於1920年的上海。四歲,母親與姑姑離
家赴歐。
九歲前入讀黃氏小學,改名張愛玲
十歲後就讀聖瑪利亞女校,母親赴法國。
在十六歲那年、從初秋至春節前,被父親軟禁。
春節前逃出父親家,與母親同住 。
十八歲考取倫敦大學,但因戰爭轉入香港大學文學專業。
1941年香港淪陷,停戰時曾當臨時看護。







1943年回上海,進聖約翰大學,不久退學。
廿三歲認識胡蘭成 。廿六歲訣別胡蘭成
卅一歲時曾任美國駐香港新聞處翻譯 。
1955年遠赴美國 。1956年夏,和賴雅結婚。1995年卒
於洛杉磯,享年七十五歲。



張愛玲系出名門,祖母乃滿清大官李鴻章之女,祖父張
佩倫乃清末才子。不過她的童年是黑暗的,生母流浪歐
洲,剩下她和弟弟在父親和後娘的監管中成長。



中學時期的張愛玲已被視為天才,並且通過了倫敦大學
的入學試。後來戰亂逼使她放棄遠赴倫敦 的機會而選
擇了香港大學。在那裏她一直名列前茅,無奈畢業前夕
香港卻淪陷了。關於她的一切文件紀錄盡數被燒毀。對
於這件事,她輕輕地說了幾句話:“ 那一類的努力,
即使有成就,也 是注定了要被打翻的罷?......我應當有
數。”大有一種奈若何的惋惜。



此後張愛玲返回上海,因為經濟關係,她以唯一的生存
工具-寫作,來渡過難關。《第一爐香》和《第二爐香》
卻成為她的成名作,替張愛玲向上海文壇宣佈了一顆奪
目的新星的來臨。繼之而來的《紅玫瑰 與白玫瑰》、
《傾城之戀》、《金鎖記》等等更奠下她在中國現代文
學重要的地位。





就在她被認定是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事業如日中天
的同時,她卻戀愛了。偏偏令她神魂顛倒的 是為大漢
奸汪精衛政府文化部服務的胡蘭成。
張愛玲為這段戀情完全付出。她不介意胡蘭成已婚,不
管他漢奸的身份。戰後人民反日情緒高漲,全力捕捉漢
奸。胡蘭成潛逃溫州,結識新歡范秀美。當張愛玲得悉
胡蘭成藏身之處,千里迢迢覓到他的時候,他對她的愛
早已燒完了。張愛玲沒能力改變什麼,她告訴胡蘭 成
她自將萎謝了。《半生緣》是她此段心情的反映。

 「見了他,她變

得很低很低,低
到塵埃裡,但她
心裡是歡喜的,
從塵埃裡開出花
來。」
 真正讓張愛玲愛
上胡蘭成的,是
他那與張愛玲匹
敵的文學才氣。

張愛玲與胡蘭成



除了張愛玲外,胡蘭成
一生中還有7個女人,
張愛玲之前有玉鳳、全
慧文、應英娣等三任妻
子,張愛玲之後又分別
與護士小周,斯家小娘
范秀美、日本女人一枝,
以及上海黑幫頭子的寡
妻佘愛珍在一起,他對
每個女人都很用情,但
每次都用情不專,以薄
情寡義收場。

張愛玲語錄
最可厭的人,如果你細加研究,結果發現他不過是
個可憐人。
 不知聽多少人說過,她從前像我那年紀的時候比我
還要瘦 ─ 似乎預言將來我一定比她們還要胖。
 小孩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糊塗。父母大都不懂得子
女,而子女往往看穿了父母的為人。
 我是一個古怪的女孩,從小被目為天才,除了發展
我的天才外別無生存的目標。
 錢太多了,就用不著考慮 ; 完全沒有錢,也用不著
考慮了。
 能夠愛一個人愛到問他拿零用錢的程度,那是嚴格
的考驗。










很多女人因為心裡不快樂,才浪費,是一種補償作用。
例如丈夫對她冷淡,她就亂花錢。
中國人喜歡法律, 也喜歡犯法。
最討厭的是自以為有學問的女人和自以為生得漂亮的男
人。
坐在電車上,抬頭看著面前立著的人,盡多相貌堂堂,
一表非俗的,可是鼻孔裡很少是乾淨的。所以有這句話:
“沒有誰能夠在他的底下人跟前充英雄。
裝扮得很像樣的人,在像樣的地方出現,看見同類,也
被看見,這就是社交。
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可是
我一天不能克服這種咬嚙性的小煩惱,生命是一襲華美
的袍,爬滿了蚤子。









要做的事情總找得出時間和機會 ; 不要做的事情總找得
出藉口。
回憶這東西若是有氣味的話,那就是樟腦的香,甜而穩
妥,像記得分明的快樂,甜而悵惘,像忘卻了憂愁。
回憶永遠是惆悵的。愉快的使人覺得 : 可惜已經完了,
不愉快的想起來還是傷心。
一個知己就好像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天性中最優美的
部份來。
有人共享,快樂會加倍,憂愁會減半。
一個人在戀愛時最能表現出天性中崇高的品質。這就是
為甚麼愛情小說永遠受人歡迎 ─ 不論古今中外都一樣。
教書很難 ─ 又要做戲,又要做人。

〈私語〉賞析
 題解:張愛玲的家庭與親子關係,正如她說

過的話──「人生是一襲華美的袍子,爬滿
了蝨子」,〈私語〉 一文,以平淡不帶任何
情緒的描寫,娓娓道來成長過程中「家」的
遷徙與轉變。
 段落:

1.首段從目前的「家」開始敘述,以類似電影「蒙
太奇」的手法回溯過去,呈現記憶中「家」的不同
場景。

2.孩童時代的天津老家有著母親的身影與氣味,然後
母親與姑姑出洋遊學,「家」剩下她和弟弟、父親,
外加父親帶進門的姨太太。
3.母親回來了,全家搬到上海的西式洋房,父親下決
心戒掉毒癮,洋房裡有琴聲、笑語聲,張愛玲在其
中滾著、笑著、鬧著,以為這樣的場景會一直持續。
4.母親最終還是與積習不改的父親離了婚,赴歐遠遊,
留下子女與父親同住。
5.父親娶了後母,滿屋瀰漫的鴉片味道外還有別具機
心的挑撥離間。

6.被毒打、禁錮的三個月,造成父女之間難以彌補的
裂痕,終其一生父女再也沒見過一面。
7.逃至姑姑家與母親同住的張愛玲,母親經濟的拮据
與猶疑,對自己未來的不確定,讓她覺得「母親的
家也不負是柔和的了。」


Slide 10

張愛玲傳奇

投影片製作:王靖婷

張愛玲傳奇--她從海上來

張愛玲簡介









原名張煐,出生於1920年的上海。四歲,母親與姑姑離
家赴歐。
九歲前入讀黃氏小學,改名張愛玲
十歲後就讀聖瑪利亞女校,母親赴法國。
在十六歲那年、從初秋至春節前,被父親軟禁。
春節前逃出父親家,與母親同住 。
十八歲考取倫敦大學,但因戰爭轉入香港大學文學專業。
1941年香港淪陷,停戰時曾當臨時看護。







1943年回上海,進聖約翰大學,不久退學。
廿三歲認識胡蘭成 。廿六歲訣別胡蘭成
卅一歲時曾任美國駐香港新聞處翻譯 。
1955年遠赴美國 。1956年夏,和賴雅結婚。1995年卒
於洛杉磯,享年七十五歲。



張愛玲系出名門,祖母乃滿清大官李鴻章之女,祖父張
佩倫乃清末才子。不過她的童年是黑暗的,生母流浪歐
洲,剩下她和弟弟在父親和後娘的監管中成長。



中學時期的張愛玲已被視為天才,並且通過了倫敦大學
的入學試。後來戰亂逼使她放棄遠赴倫敦 的機會而選
擇了香港大學。在那裏她一直名列前茅,無奈畢業前夕
香港卻淪陷了。關於她的一切文件紀錄盡數被燒毀。對
於這件事,她輕輕地說了幾句話:“ 那一類的努力,
即使有成就,也 是注定了要被打翻的罷?......我應當有
數。”大有一種奈若何的惋惜。



此後張愛玲返回上海,因為經濟關係,她以唯一的生存
工具-寫作,來渡過難關。《第一爐香》和《第二爐香》
卻成為她的成名作,替張愛玲向上海文壇宣佈了一顆奪
目的新星的來臨。繼之而來的《紅玫瑰 與白玫瑰》、
《傾城之戀》、《金鎖記》等等更奠下她在中國現代文
學重要的地位。





就在她被認定是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事業如日中天
的同時,她卻戀愛了。偏偏令她神魂顛倒的 是為大漢
奸汪精衛政府文化部服務的胡蘭成。
張愛玲為這段戀情完全付出。她不介意胡蘭成已婚,不
管他漢奸的身份。戰後人民反日情緒高漲,全力捕捉漢
奸。胡蘭成潛逃溫州,結識新歡范秀美。當張愛玲得悉
胡蘭成藏身之處,千里迢迢覓到他的時候,他對她的愛
早已燒完了。張愛玲沒能力改變什麼,她告訴胡蘭 成
她自將萎謝了。《半生緣》是她此段心情的反映。

 「見了他,她變

得很低很低,低
到塵埃裡,但她
心裡是歡喜的,
從塵埃裡開出花
來。」
 真正讓張愛玲愛
上胡蘭成的,是
他那與張愛玲匹
敵的文學才氣。

張愛玲與胡蘭成



除了張愛玲外,胡蘭成
一生中還有7個女人,
張愛玲之前有玉鳳、全
慧文、應英娣等三任妻
子,張愛玲之後又分別
與護士小周,斯家小娘
范秀美、日本女人一枝,
以及上海黑幫頭子的寡
妻佘愛珍在一起,他對
每個女人都很用情,但
每次都用情不專,以薄
情寡義收場。

張愛玲語錄
最可厭的人,如果你細加研究,結果發現他不過是
個可憐人。
 不知聽多少人說過,她從前像我那年紀的時候比我
還要瘦 ─ 似乎預言將來我一定比她們還要胖。
 小孩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糊塗。父母大都不懂得子
女,而子女往往看穿了父母的為人。
 我是一個古怪的女孩,從小被目為天才,除了發展
我的天才外別無生存的目標。
 錢太多了,就用不著考慮 ; 完全沒有錢,也用不著
考慮了。
 能夠愛一個人愛到問他拿零用錢的程度,那是嚴格
的考驗。










很多女人因為心裡不快樂,才浪費,是一種補償作用。
例如丈夫對她冷淡,她就亂花錢。
中國人喜歡法律, 也喜歡犯法。
最討厭的是自以為有學問的女人和自以為生得漂亮的男
人。
坐在電車上,抬頭看著面前立著的人,盡多相貌堂堂,
一表非俗的,可是鼻孔裡很少是乾淨的。所以有這句話:
“沒有誰能夠在他的底下人跟前充英雄。
裝扮得很像樣的人,在像樣的地方出現,看見同類,也
被看見,這就是社交。
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可是
我一天不能克服這種咬嚙性的小煩惱,生命是一襲華美
的袍,爬滿了蚤子。









要做的事情總找得出時間和機會 ; 不要做的事情總找得
出藉口。
回憶這東西若是有氣味的話,那就是樟腦的香,甜而穩
妥,像記得分明的快樂,甜而悵惘,像忘卻了憂愁。
回憶永遠是惆悵的。愉快的使人覺得 : 可惜已經完了,
不愉快的想起來還是傷心。
一個知己就好像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天性中最優美的
部份來。
有人共享,快樂會加倍,憂愁會減半。
一個人在戀愛時最能表現出天性中崇高的品質。這就是
為甚麼愛情小說永遠受人歡迎 ─ 不論古今中外都一樣。
教書很難 ─ 又要做戲,又要做人。

〈私語〉賞析
 題解:張愛玲的家庭與親子關係,正如她說

過的話──「人生是一襲華美的袍子,爬滿
了蝨子」,〈私語〉 一文,以平淡不帶任何
情緒的描寫,娓娓道來成長過程中「家」的
遷徙與轉變。
 段落:

1.首段從目前的「家」開始敘述,以類似電影「蒙
太奇」的手法回溯過去,呈現記憶中「家」的不同
場景。

2.孩童時代的天津老家有著母親的身影與氣味,然後
母親與姑姑出洋遊學,「家」剩下她和弟弟、父親,
外加父親帶進門的姨太太。
3.母親回來了,全家搬到上海的西式洋房,父親下決
心戒掉毒癮,洋房裡有琴聲、笑語聲,張愛玲在其
中滾著、笑著、鬧著,以為這樣的場景會一直持續。
4.母親最終還是與積習不改的父親離了婚,赴歐遠遊,
留下子女與父親同住。
5.父親娶了後母,滿屋瀰漫的鴉片味道外還有別具機
心的挑撥離間。

6.被毒打、禁錮的三個月,造成父女之間難以彌補的
裂痕,終其一生父女再也沒見過一面。
7.逃至姑姑家與母親同住的張愛玲,母親經濟的拮据
與猶疑,對自己未來的不確定,讓她覺得「母親的
家也不負是柔和的了。」


Slide 11

張愛玲傳奇

投影片製作:王靖婷

張愛玲傳奇--她從海上來

張愛玲簡介









原名張煐,出生於1920年的上海。四歲,母親與姑姑離
家赴歐。
九歲前入讀黃氏小學,改名張愛玲
十歲後就讀聖瑪利亞女校,母親赴法國。
在十六歲那年、從初秋至春節前,被父親軟禁。
春節前逃出父親家,與母親同住 。
十八歲考取倫敦大學,但因戰爭轉入香港大學文學專業。
1941年香港淪陷,停戰時曾當臨時看護。







1943年回上海,進聖約翰大學,不久退學。
廿三歲認識胡蘭成 。廿六歲訣別胡蘭成
卅一歲時曾任美國駐香港新聞處翻譯 。
1955年遠赴美國 。1956年夏,和賴雅結婚。1995年卒
於洛杉磯,享年七十五歲。



張愛玲系出名門,祖母乃滿清大官李鴻章之女,祖父張
佩倫乃清末才子。不過她的童年是黑暗的,生母流浪歐
洲,剩下她和弟弟在父親和後娘的監管中成長。



中學時期的張愛玲已被視為天才,並且通過了倫敦大學
的入學試。後來戰亂逼使她放棄遠赴倫敦 的機會而選
擇了香港大學。在那裏她一直名列前茅,無奈畢業前夕
香港卻淪陷了。關於她的一切文件紀錄盡數被燒毀。對
於這件事,她輕輕地說了幾句話:“ 那一類的努力,
即使有成就,也 是注定了要被打翻的罷?......我應當有
數。”大有一種奈若何的惋惜。



此後張愛玲返回上海,因為經濟關係,她以唯一的生存
工具-寫作,來渡過難關。《第一爐香》和《第二爐香》
卻成為她的成名作,替張愛玲向上海文壇宣佈了一顆奪
目的新星的來臨。繼之而來的《紅玫瑰 與白玫瑰》、
《傾城之戀》、《金鎖記》等等更奠下她在中國現代文
學重要的地位。





就在她被認定是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事業如日中天
的同時,她卻戀愛了。偏偏令她神魂顛倒的 是為大漢
奸汪精衛政府文化部服務的胡蘭成。
張愛玲為這段戀情完全付出。她不介意胡蘭成已婚,不
管他漢奸的身份。戰後人民反日情緒高漲,全力捕捉漢
奸。胡蘭成潛逃溫州,結識新歡范秀美。當張愛玲得悉
胡蘭成藏身之處,千里迢迢覓到他的時候,他對她的愛
早已燒完了。張愛玲沒能力改變什麼,她告訴胡蘭 成
她自將萎謝了。《半生緣》是她此段心情的反映。

 「見了他,她變

得很低很低,低
到塵埃裡,但她
心裡是歡喜的,
從塵埃裡開出花
來。」
 真正讓張愛玲愛
上胡蘭成的,是
他那與張愛玲匹
敵的文學才氣。

張愛玲與胡蘭成



除了張愛玲外,胡蘭成
一生中還有7個女人,
張愛玲之前有玉鳳、全
慧文、應英娣等三任妻
子,張愛玲之後又分別
與護士小周,斯家小娘
范秀美、日本女人一枝,
以及上海黑幫頭子的寡
妻佘愛珍在一起,他對
每個女人都很用情,但
每次都用情不專,以薄
情寡義收場。

張愛玲語錄
最可厭的人,如果你細加研究,結果發現他不過是
個可憐人。
 不知聽多少人說過,她從前像我那年紀的時候比我
還要瘦 ─ 似乎預言將來我一定比她們還要胖。
 小孩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糊塗。父母大都不懂得子
女,而子女往往看穿了父母的為人。
 我是一個古怪的女孩,從小被目為天才,除了發展
我的天才外別無生存的目標。
 錢太多了,就用不著考慮 ; 完全沒有錢,也用不著
考慮了。
 能夠愛一個人愛到問他拿零用錢的程度,那是嚴格
的考驗。










很多女人因為心裡不快樂,才浪費,是一種補償作用。
例如丈夫對她冷淡,她就亂花錢。
中國人喜歡法律, 也喜歡犯法。
最討厭的是自以為有學問的女人和自以為生得漂亮的男
人。
坐在電車上,抬頭看著面前立著的人,盡多相貌堂堂,
一表非俗的,可是鼻孔裡很少是乾淨的。所以有這句話:
“沒有誰能夠在他的底下人跟前充英雄。
裝扮得很像樣的人,在像樣的地方出現,看見同類,也
被看見,這就是社交。
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可是
我一天不能克服這種咬嚙性的小煩惱,生命是一襲華美
的袍,爬滿了蚤子。









要做的事情總找得出時間和機會 ; 不要做的事情總找得
出藉口。
回憶這東西若是有氣味的話,那就是樟腦的香,甜而穩
妥,像記得分明的快樂,甜而悵惘,像忘卻了憂愁。
回憶永遠是惆悵的。愉快的使人覺得 : 可惜已經完了,
不愉快的想起來還是傷心。
一個知己就好像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天性中最優美的
部份來。
有人共享,快樂會加倍,憂愁會減半。
一個人在戀愛時最能表現出天性中崇高的品質。這就是
為甚麼愛情小說永遠受人歡迎 ─ 不論古今中外都一樣。
教書很難 ─ 又要做戲,又要做人。

〈私語〉賞析
 題解:張愛玲的家庭與親子關係,正如她說

過的話──「人生是一襲華美的袍子,爬滿
了蝨子」,〈私語〉 一文,以平淡不帶任何
情緒的描寫,娓娓道來成長過程中「家」的
遷徙與轉變。
 段落:

1.首段從目前的「家」開始敘述,以類似電影「蒙
太奇」的手法回溯過去,呈現記憶中「家」的不同
場景。

2.孩童時代的天津老家有著母親的身影與氣味,然後
母親與姑姑出洋遊學,「家」剩下她和弟弟、父親,
外加父親帶進門的姨太太。
3.母親回來了,全家搬到上海的西式洋房,父親下決
心戒掉毒癮,洋房裡有琴聲、笑語聲,張愛玲在其
中滾著、笑著、鬧著,以為這樣的場景會一直持續。
4.母親最終還是與積習不改的父親離了婚,赴歐遠遊,
留下子女與父親同住。
5.父親娶了後母,滿屋瀰漫的鴉片味道外還有別具機
心的挑撥離間。

6.被毒打、禁錮的三個月,造成父女之間難以彌補的
裂痕,終其一生父女再也沒見過一面。
7.逃至姑姑家與母親同住的張愛玲,母親經濟的拮据
與猶疑,對自己未來的不確定,讓她覺得「母親的
家也不負是柔和的了。」


Slide 12

張愛玲傳奇

投影片製作:王靖婷

張愛玲傳奇--她從海上來

張愛玲簡介









原名張煐,出生於1920年的上海。四歲,母親與姑姑離
家赴歐。
九歲前入讀黃氏小學,改名張愛玲
十歲後就讀聖瑪利亞女校,母親赴法國。
在十六歲那年、從初秋至春節前,被父親軟禁。
春節前逃出父親家,與母親同住 。
十八歲考取倫敦大學,但因戰爭轉入香港大學文學專業。
1941年香港淪陷,停戰時曾當臨時看護。







1943年回上海,進聖約翰大學,不久退學。
廿三歲認識胡蘭成 。廿六歲訣別胡蘭成
卅一歲時曾任美國駐香港新聞處翻譯 。
1955年遠赴美國 。1956年夏,和賴雅結婚。1995年卒
於洛杉磯,享年七十五歲。



張愛玲系出名門,祖母乃滿清大官李鴻章之女,祖父張
佩倫乃清末才子。不過她的童年是黑暗的,生母流浪歐
洲,剩下她和弟弟在父親和後娘的監管中成長。



中學時期的張愛玲已被視為天才,並且通過了倫敦大學
的入學試。後來戰亂逼使她放棄遠赴倫敦 的機會而選
擇了香港大學。在那裏她一直名列前茅,無奈畢業前夕
香港卻淪陷了。關於她的一切文件紀錄盡數被燒毀。對
於這件事,她輕輕地說了幾句話:“ 那一類的努力,
即使有成就,也 是注定了要被打翻的罷?......我應當有
數。”大有一種奈若何的惋惜。



此後張愛玲返回上海,因為經濟關係,她以唯一的生存
工具-寫作,來渡過難關。《第一爐香》和《第二爐香》
卻成為她的成名作,替張愛玲向上海文壇宣佈了一顆奪
目的新星的來臨。繼之而來的《紅玫瑰 與白玫瑰》、
《傾城之戀》、《金鎖記》等等更奠下她在中國現代文
學重要的地位。





就在她被認定是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事業如日中天
的同時,她卻戀愛了。偏偏令她神魂顛倒的 是為大漢
奸汪精衛政府文化部服務的胡蘭成。
張愛玲為這段戀情完全付出。她不介意胡蘭成已婚,不
管他漢奸的身份。戰後人民反日情緒高漲,全力捕捉漢
奸。胡蘭成潛逃溫州,結識新歡范秀美。當張愛玲得悉
胡蘭成藏身之處,千里迢迢覓到他的時候,他對她的愛
早已燒完了。張愛玲沒能力改變什麼,她告訴胡蘭 成
她自將萎謝了。《半生緣》是她此段心情的反映。

 「見了他,她變

得很低很低,低
到塵埃裡,但她
心裡是歡喜的,
從塵埃裡開出花
來。」
 真正讓張愛玲愛
上胡蘭成的,是
他那與張愛玲匹
敵的文學才氣。

張愛玲與胡蘭成



除了張愛玲外,胡蘭成
一生中還有7個女人,
張愛玲之前有玉鳳、全
慧文、應英娣等三任妻
子,張愛玲之後又分別
與護士小周,斯家小娘
范秀美、日本女人一枝,
以及上海黑幫頭子的寡
妻佘愛珍在一起,他對
每個女人都很用情,但
每次都用情不專,以薄
情寡義收場。

張愛玲語錄
最可厭的人,如果你細加研究,結果發現他不過是
個可憐人。
 不知聽多少人說過,她從前像我那年紀的時候比我
還要瘦 ─ 似乎預言將來我一定比她們還要胖。
 小孩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糊塗。父母大都不懂得子
女,而子女往往看穿了父母的為人。
 我是一個古怪的女孩,從小被目為天才,除了發展
我的天才外別無生存的目標。
 錢太多了,就用不著考慮 ; 完全沒有錢,也用不著
考慮了。
 能夠愛一個人愛到問他拿零用錢的程度,那是嚴格
的考驗。










很多女人因為心裡不快樂,才浪費,是一種補償作用。
例如丈夫對她冷淡,她就亂花錢。
中國人喜歡法律, 也喜歡犯法。
最討厭的是自以為有學問的女人和自以為生得漂亮的男
人。
坐在電車上,抬頭看著面前立著的人,盡多相貌堂堂,
一表非俗的,可是鼻孔裡很少是乾淨的。所以有這句話:
“沒有誰能夠在他的底下人跟前充英雄。
裝扮得很像樣的人,在像樣的地方出現,看見同類,也
被看見,這就是社交。
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可是
我一天不能克服這種咬嚙性的小煩惱,生命是一襲華美
的袍,爬滿了蚤子。









要做的事情總找得出時間和機會 ; 不要做的事情總找得
出藉口。
回憶這東西若是有氣味的話,那就是樟腦的香,甜而穩
妥,像記得分明的快樂,甜而悵惘,像忘卻了憂愁。
回憶永遠是惆悵的。愉快的使人覺得 : 可惜已經完了,
不愉快的想起來還是傷心。
一個知己就好像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天性中最優美的
部份來。
有人共享,快樂會加倍,憂愁會減半。
一個人在戀愛時最能表現出天性中崇高的品質。這就是
為甚麼愛情小說永遠受人歡迎 ─ 不論古今中外都一樣。
教書很難 ─ 又要做戲,又要做人。

〈私語〉賞析
 題解:張愛玲的家庭與親子關係,正如她說

過的話──「人生是一襲華美的袍子,爬滿
了蝨子」,〈私語〉 一文,以平淡不帶任何
情緒的描寫,娓娓道來成長過程中「家」的
遷徙與轉變。
 段落:

1.首段從目前的「家」開始敘述,以類似電影「蒙
太奇」的手法回溯過去,呈現記憶中「家」的不同
場景。

2.孩童時代的天津老家有著母親的身影與氣味,然後
母親與姑姑出洋遊學,「家」剩下她和弟弟、父親,
外加父親帶進門的姨太太。
3.母親回來了,全家搬到上海的西式洋房,父親下決
心戒掉毒癮,洋房裡有琴聲、笑語聲,張愛玲在其
中滾著、笑著、鬧著,以為這樣的場景會一直持續。
4.母親最終還是與積習不改的父親離了婚,赴歐遠遊,
留下子女與父親同住。
5.父親娶了後母,滿屋瀰漫的鴉片味道外還有別具機
心的挑撥離間。

6.被毒打、禁錮的三個月,造成父女之間難以彌補的
裂痕,終其一生父女再也沒見過一面。
7.逃至姑姑家與母親同住的張愛玲,母親經濟的拮据
與猶疑,對自己未來的不確定,讓她覺得「母親的
家也不負是柔和的了。」


Slide 13

張愛玲傳奇

投影片製作:王靖婷

張愛玲傳奇--她從海上來

張愛玲簡介









原名張煐,出生於1920年的上海。四歲,母親與姑姑離
家赴歐。
九歲前入讀黃氏小學,改名張愛玲
十歲後就讀聖瑪利亞女校,母親赴法國。
在十六歲那年、從初秋至春節前,被父親軟禁。
春節前逃出父親家,與母親同住 。
十八歲考取倫敦大學,但因戰爭轉入香港大學文學專業。
1941年香港淪陷,停戰時曾當臨時看護。







1943年回上海,進聖約翰大學,不久退學。
廿三歲認識胡蘭成 。廿六歲訣別胡蘭成
卅一歲時曾任美國駐香港新聞處翻譯 。
1955年遠赴美國 。1956年夏,和賴雅結婚。1995年卒
於洛杉磯,享年七十五歲。



張愛玲系出名門,祖母乃滿清大官李鴻章之女,祖父張
佩倫乃清末才子。不過她的童年是黑暗的,生母流浪歐
洲,剩下她和弟弟在父親和後娘的監管中成長。



中學時期的張愛玲已被視為天才,並且通過了倫敦大學
的入學試。後來戰亂逼使她放棄遠赴倫敦 的機會而選
擇了香港大學。在那裏她一直名列前茅,無奈畢業前夕
香港卻淪陷了。關於她的一切文件紀錄盡數被燒毀。對
於這件事,她輕輕地說了幾句話:“ 那一類的努力,
即使有成就,也 是注定了要被打翻的罷?......我應當有
數。”大有一種奈若何的惋惜。



此後張愛玲返回上海,因為經濟關係,她以唯一的生存
工具-寫作,來渡過難關。《第一爐香》和《第二爐香》
卻成為她的成名作,替張愛玲向上海文壇宣佈了一顆奪
目的新星的來臨。繼之而來的《紅玫瑰 與白玫瑰》、
《傾城之戀》、《金鎖記》等等更奠下她在中國現代文
學重要的地位。





就在她被認定是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事業如日中天
的同時,她卻戀愛了。偏偏令她神魂顛倒的 是為大漢
奸汪精衛政府文化部服務的胡蘭成。
張愛玲為這段戀情完全付出。她不介意胡蘭成已婚,不
管他漢奸的身份。戰後人民反日情緒高漲,全力捕捉漢
奸。胡蘭成潛逃溫州,結識新歡范秀美。當張愛玲得悉
胡蘭成藏身之處,千里迢迢覓到他的時候,他對她的愛
早已燒完了。張愛玲沒能力改變什麼,她告訴胡蘭 成
她自將萎謝了。《半生緣》是她此段心情的反映。

 「見了他,她變

得很低很低,低
到塵埃裡,但她
心裡是歡喜的,
從塵埃裡開出花
來。」
 真正讓張愛玲愛
上胡蘭成的,是
他那與張愛玲匹
敵的文學才氣。

張愛玲與胡蘭成



除了張愛玲外,胡蘭成
一生中還有7個女人,
張愛玲之前有玉鳳、全
慧文、應英娣等三任妻
子,張愛玲之後又分別
與護士小周,斯家小娘
范秀美、日本女人一枝,
以及上海黑幫頭子的寡
妻佘愛珍在一起,他對
每個女人都很用情,但
每次都用情不專,以薄
情寡義收場。

張愛玲語錄
最可厭的人,如果你細加研究,結果發現他不過是
個可憐人。
 不知聽多少人說過,她從前像我那年紀的時候比我
還要瘦 ─ 似乎預言將來我一定比她們還要胖。
 小孩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糊塗。父母大都不懂得子
女,而子女往往看穿了父母的為人。
 我是一個古怪的女孩,從小被目為天才,除了發展
我的天才外別無生存的目標。
 錢太多了,就用不著考慮 ; 完全沒有錢,也用不著
考慮了。
 能夠愛一個人愛到問他拿零用錢的程度,那是嚴格
的考驗。










很多女人因為心裡不快樂,才浪費,是一種補償作用。
例如丈夫對她冷淡,她就亂花錢。
中國人喜歡法律, 也喜歡犯法。
最討厭的是自以為有學問的女人和自以為生得漂亮的男
人。
坐在電車上,抬頭看著面前立著的人,盡多相貌堂堂,
一表非俗的,可是鼻孔裡很少是乾淨的。所以有這句話:
“沒有誰能夠在他的底下人跟前充英雄。
裝扮得很像樣的人,在像樣的地方出現,看見同類,也
被看見,這就是社交。
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可是
我一天不能克服這種咬嚙性的小煩惱,生命是一襲華美
的袍,爬滿了蚤子。









要做的事情總找得出時間和機會 ; 不要做的事情總找得
出藉口。
回憶這東西若是有氣味的話,那就是樟腦的香,甜而穩
妥,像記得分明的快樂,甜而悵惘,像忘卻了憂愁。
回憶永遠是惆悵的。愉快的使人覺得 : 可惜已經完了,
不愉快的想起來還是傷心。
一個知己就好像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天性中最優美的
部份來。
有人共享,快樂會加倍,憂愁會減半。
一個人在戀愛時最能表現出天性中崇高的品質。這就是
為甚麼愛情小說永遠受人歡迎 ─ 不論古今中外都一樣。
教書很難 ─ 又要做戲,又要做人。

〈私語〉賞析
 題解:張愛玲的家庭與親子關係,正如她說

過的話──「人生是一襲華美的袍子,爬滿
了蝨子」,〈私語〉 一文,以平淡不帶任何
情緒的描寫,娓娓道來成長過程中「家」的
遷徙與轉變。
 段落:

1.首段從目前的「家」開始敘述,以類似電影「蒙
太奇」的手法回溯過去,呈現記憶中「家」的不同
場景。

2.孩童時代的天津老家有著母親的身影與氣味,然後
母親與姑姑出洋遊學,「家」剩下她和弟弟、父親,
外加父親帶進門的姨太太。
3.母親回來了,全家搬到上海的西式洋房,父親下決
心戒掉毒癮,洋房裡有琴聲、笑語聲,張愛玲在其
中滾著、笑著、鬧著,以為這樣的場景會一直持續。
4.母親最終還是與積習不改的父親離了婚,赴歐遠遊,
留下子女與父親同住。
5.父親娶了後母,滿屋瀰漫的鴉片味道外還有別具機
心的挑撥離間。

6.被毒打、禁錮的三個月,造成父女之間難以彌補的
裂痕,終其一生父女再也沒見過一面。
7.逃至姑姑家與母親同住的張愛玲,母親經濟的拮据
與猶疑,對自己未來的不確定,讓她覺得「母親的
家也不負是柔和的了。」


Slide 14

張愛玲傳奇

投影片製作:王靖婷

張愛玲傳奇--她從海上來

張愛玲簡介









原名張煐,出生於1920年的上海。四歲,母親與姑姑離
家赴歐。
九歲前入讀黃氏小學,改名張愛玲
十歲後就讀聖瑪利亞女校,母親赴法國。
在十六歲那年、從初秋至春節前,被父親軟禁。
春節前逃出父親家,與母親同住 。
十八歲考取倫敦大學,但因戰爭轉入香港大學文學專業。
1941年香港淪陷,停戰時曾當臨時看護。







1943年回上海,進聖約翰大學,不久退學。
廿三歲認識胡蘭成 。廿六歲訣別胡蘭成
卅一歲時曾任美國駐香港新聞處翻譯 。
1955年遠赴美國 。1956年夏,和賴雅結婚。1995年卒
於洛杉磯,享年七十五歲。



張愛玲系出名門,祖母乃滿清大官李鴻章之女,祖父張
佩倫乃清末才子。不過她的童年是黑暗的,生母流浪歐
洲,剩下她和弟弟在父親和後娘的監管中成長。



中學時期的張愛玲已被視為天才,並且通過了倫敦大學
的入學試。後來戰亂逼使她放棄遠赴倫敦 的機會而選
擇了香港大學。在那裏她一直名列前茅,無奈畢業前夕
香港卻淪陷了。關於她的一切文件紀錄盡數被燒毀。對
於這件事,她輕輕地說了幾句話:“ 那一類的努力,
即使有成就,也 是注定了要被打翻的罷?......我應當有
數。”大有一種奈若何的惋惜。



此後張愛玲返回上海,因為經濟關係,她以唯一的生存
工具-寫作,來渡過難關。《第一爐香》和《第二爐香》
卻成為她的成名作,替張愛玲向上海文壇宣佈了一顆奪
目的新星的來臨。繼之而來的《紅玫瑰 與白玫瑰》、
《傾城之戀》、《金鎖記》等等更奠下她在中國現代文
學重要的地位。





就在她被認定是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事業如日中天
的同時,她卻戀愛了。偏偏令她神魂顛倒的 是為大漢
奸汪精衛政府文化部服務的胡蘭成。
張愛玲為這段戀情完全付出。她不介意胡蘭成已婚,不
管他漢奸的身份。戰後人民反日情緒高漲,全力捕捉漢
奸。胡蘭成潛逃溫州,結識新歡范秀美。當張愛玲得悉
胡蘭成藏身之處,千里迢迢覓到他的時候,他對她的愛
早已燒完了。張愛玲沒能力改變什麼,她告訴胡蘭 成
她自將萎謝了。《半生緣》是她此段心情的反映。

 「見了他,她變

得很低很低,低
到塵埃裡,但她
心裡是歡喜的,
從塵埃裡開出花
來。」
 真正讓張愛玲愛
上胡蘭成的,是
他那與張愛玲匹
敵的文學才氣。

張愛玲與胡蘭成



除了張愛玲外,胡蘭成
一生中還有7個女人,
張愛玲之前有玉鳳、全
慧文、應英娣等三任妻
子,張愛玲之後又分別
與護士小周,斯家小娘
范秀美、日本女人一枝,
以及上海黑幫頭子的寡
妻佘愛珍在一起,他對
每個女人都很用情,但
每次都用情不專,以薄
情寡義收場。

張愛玲語錄
最可厭的人,如果你細加研究,結果發現他不過是
個可憐人。
 不知聽多少人說過,她從前像我那年紀的時候比我
還要瘦 ─ 似乎預言將來我一定比她們還要胖。
 小孩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糊塗。父母大都不懂得子
女,而子女往往看穿了父母的為人。
 我是一個古怪的女孩,從小被目為天才,除了發展
我的天才外別無生存的目標。
 錢太多了,就用不著考慮 ; 完全沒有錢,也用不著
考慮了。
 能夠愛一個人愛到問他拿零用錢的程度,那是嚴格
的考驗。










很多女人因為心裡不快樂,才浪費,是一種補償作用。
例如丈夫對她冷淡,她就亂花錢。
中國人喜歡法律, 也喜歡犯法。
最討厭的是自以為有學問的女人和自以為生得漂亮的男
人。
坐在電車上,抬頭看著面前立著的人,盡多相貌堂堂,
一表非俗的,可是鼻孔裡很少是乾淨的。所以有這句話:
“沒有誰能夠在他的底下人跟前充英雄。
裝扮得很像樣的人,在像樣的地方出現,看見同類,也
被看見,這就是社交。
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可是
我一天不能克服這種咬嚙性的小煩惱,生命是一襲華美
的袍,爬滿了蚤子。









要做的事情總找得出時間和機會 ; 不要做的事情總找得
出藉口。
回憶這東西若是有氣味的話,那就是樟腦的香,甜而穩
妥,像記得分明的快樂,甜而悵惘,像忘卻了憂愁。
回憶永遠是惆悵的。愉快的使人覺得 : 可惜已經完了,
不愉快的想起來還是傷心。
一個知己就好像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天性中最優美的
部份來。
有人共享,快樂會加倍,憂愁會減半。
一個人在戀愛時最能表現出天性中崇高的品質。這就是
為甚麼愛情小說永遠受人歡迎 ─ 不論古今中外都一樣。
教書很難 ─ 又要做戲,又要做人。

〈私語〉賞析
 題解:張愛玲的家庭與親子關係,正如她說

過的話──「人生是一襲華美的袍子,爬滿
了蝨子」,〈私語〉 一文,以平淡不帶任何
情緒的描寫,娓娓道來成長過程中「家」的
遷徙與轉變。
 段落:

1.首段從目前的「家」開始敘述,以類似電影「蒙
太奇」的手法回溯過去,呈現記憶中「家」的不同
場景。

2.孩童時代的天津老家有著母親的身影與氣味,然後
母親與姑姑出洋遊學,「家」剩下她和弟弟、父親,
外加父親帶進門的姨太太。
3.母親回來了,全家搬到上海的西式洋房,父親下決
心戒掉毒癮,洋房裡有琴聲、笑語聲,張愛玲在其
中滾著、笑著、鬧著,以為這樣的場景會一直持續。
4.母親最終還是與積習不改的父親離了婚,赴歐遠遊,
留下子女與父親同住。
5.父親娶了後母,滿屋瀰漫的鴉片味道外還有別具機
心的挑撥離間。

6.被毒打、禁錮的三個月,造成父女之間難以彌補的
裂痕,終其一生父女再也沒見過一面。
7.逃至姑姑家與母親同住的張愛玲,母親經濟的拮据
與猶疑,對自己未來的不確定,讓她覺得「母親的
家也不負是柔和的了。」


Slide 15

張愛玲傳奇

投影片製作:王靖婷

張愛玲傳奇--她從海上來

張愛玲簡介









原名張煐,出生於1920年的上海。四歲,母親與姑姑離
家赴歐。
九歲前入讀黃氏小學,改名張愛玲
十歲後就讀聖瑪利亞女校,母親赴法國。
在十六歲那年、從初秋至春節前,被父親軟禁。
春節前逃出父親家,與母親同住 。
十八歲考取倫敦大學,但因戰爭轉入香港大學文學專業。
1941年香港淪陷,停戰時曾當臨時看護。







1943年回上海,進聖約翰大學,不久退學。
廿三歲認識胡蘭成 。廿六歲訣別胡蘭成
卅一歲時曾任美國駐香港新聞處翻譯 。
1955年遠赴美國 。1956年夏,和賴雅結婚。1995年卒
於洛杉磯,享年七十五歲。



張愛玲系出名門,祖母乃滿清大官李鴻章之女,祖父張
佩倫乃清末才子。不過她的童年是黑暗的,生母流浪歐
洲,剩下她和弟弟在父親和後娘的監管中成長。



中學時期的張愛玲已被視為天才,並且通過了倫敦大學
的入學試。後來戰亂逼使她放棄遠赴倫敦 的機會而選
擇了香港大學。在那裏她一直名列前茅,無奈畢業前夕
香港卻淪陷了。關於她的一切文件紀錄盡數被燒毀。對
於這件事,她輕輕地說了幾句話:“ 那一類的努力,
即使有成就,也 是注定了要被打翻的罷?......我應當有
數。”大有一種奈若何的惋惜。



此後張愛玲返回上海,因為經濟關係,她以唯一的生存
工具-寫作,來渡過難關。《第一爐香》和《第二爐香》
卻成為她的成名作,替張愛玲向上海文壇宣佈了一顆奪
目的新星的來臨。繼之而來的《紅玫瑰 與白玫瑰》、
《傾城之戀》、《金鎖記》等等更奠下她在中國現代文
學重要的地位。





就在她被認定是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事業如日中天
的同時,她卻戀愛了。偏偏令她神魂顛倒的 是為大漢
奸汪精衛政府文化部服務的胡蘭成。
張愛玲為這段戀情完全付出。她不介意胡蘭成已婚,不
管他漢奸的身份。戰後人民反日情緒高漲,全力捕捉漢
奸。胡蘭成潛逃溫州,結識新歡范秀美。當張愛玲得悉
胡蘭成藏身之處,千里迢迢覓到他的時候,他對她的愛
早已燒完了。張愛玲沒能力改變什麼,她告訴胡蘭 成
她自將萎謝了。《半生緣》是她此段心情的反映。

 「見了他,她變

得很低很低,低
到塵埃裡,但她
心裡是歡喜的,
從塵埃裡開出花
來。」
 真正讓張愛玲愛
上胡蘭成的,是
他那與張愛玲匹
敵的文學才氣。

張愛玲與胡蘭成



除了張愛玲外,胡蘭成
一生中還有7個女人,
張愛玲之前有玉鳳、全
慧文、應英娣等三任妻
子,張愛玲之後又分別
與護士小周,斯家小娘
范秀美、日本女人一枝,
以及上海黑幫頭子的寡
妻佘愛珍在一起,他對
每個女人都很用情,但
每次都用情不專,以薄
情寡義收場。

張愛玲語錄
最可厭的人,如果你細加研究,結果發現他不過是
個可憐人。
 不知聽多少人說過,她從前像我那年紀的時候比我
還要瘦 ─ 似乎預言將來我一定比她們還要胖。
 小孩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糊塗。父母大都不懂得子
女,而子女往往看穿了父母的為人。
 我是一個古怪的女孩,從小被目為天才,除了發展
我的天才外別無生存的目標。
 錢太多了,就用不著考慮 ; 完全沒有錢,也用不著
考慮了。
 能夠愛一個人愛到問他拿零用錢的程度,那是嚴格
的考驗。










很多女人因為心裡不快樂,才浪費,是一種補償作用。
例如丈夫對她冷淡,她就亂花錢。
中國人喜歡法律, 也喜歡犯法。
最討厭的是自以為有學問的女人和自以為生得漂亮的男
人。
坐在電車上,抬頭看著面前立著的人,盡多相貌堂堂,
一表非俗的,可是鼻孔裡很少是乾淨的。所以有這句話:
“沒有誰能夠在他的底下人跟前充英雄。
裝扮得很像樣的人,在像樣的地方出現,看見同類,也
被看見,這就是社交。
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可是
我一天不能克服這種咬嚙性的小煩惱,生命是一襲華美
的袍,爬滿了蚤子。









要做的事情總找得出時間和機會 ; 不要做的事情總找得
出藉口。
回憶這東西若是有氣味的話,那就是樟腦的香,甜而穩
妥,像記得分明的快樂,甜而悵惘,像忘卻了憂愁。
回憶永遠是惆悵的。愉快的使人覺得 : 可惜已經完了,
不愉快的想起來還是傷心。
一個知己就好像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天性中最優美的
部份來。
有人共享,快樂會加倍,憂愁會減半。
一個人在戀愛時最能表現出天性中崇高的品質。這就是
為甚麼愛情小說永遠受人歡迎 ─ 不論古今中外都一樣。
教書很難 ─ 又要做戲,又要做人。

〈私語〉賞析
 題解:張愛玲的家庭與親子關係,正如她說

過的話──「人生是一襲華美的袍子,爬滿
了蝨子」,〈私語〉 一文,以平淡不帶任何
情緒的描寫,娓娓道來成長過程中「家」的
遷徙與轉變。
 段落:

1.首段從目前的「家」開始敘述,以類似電影「蒙
太奇」的手法回溯過去,呈現記憶中「家」的不同
場景。

2.孩童時代的天津老家有著母親的身影與氣味,然後
母親與姑姑出洋遊學,「家」剩下她和弟弟、父親,
外加父親帶進門的姨太太。
3.母親回來了,全家搬到上海的西式洋房,父親下決
心戒掉毒癮,洋房裡有琴聲、笑語聲,張愛玲在其
中滾著、笑著、鬧著,以為這樣的場景會一直持續。
4.母親最終還是與積習不改的父親離了婚,赴歐遠遊,
留下子女與父親同住。
5.父親娶了後母,滿屋瀰漫的鴉片味道外還有別具機
心的挑撥離間。

6.被毒打、禁錮的三個月,造成父女之間難以彌補的
裂痕,終其一生父女再也沒見過一面。
7.逃至姑姑家與母親同住的張愛玲,母親經濟的拮据
與猶疑,對自己未來的不確定,讓她覺得「母親的
家也不負是柔和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