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 • •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 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 • •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 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Slide 1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2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3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4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5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6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7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8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9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10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11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12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13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14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15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16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17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18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19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20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21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22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23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24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25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26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27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28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29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30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31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32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33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34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35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36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37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38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39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40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41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42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43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44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45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46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47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48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49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


Slide 50

第一章 模糊集合
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算子
 模糊集的截集

 分解定理
 模糊集的模糊度
 隶属函数确定方法

1.1 模糊集的基本概念






模糊概念
模糊集定义
模糊集的表示法
模糊集举例

模糊概念




普通集合论中,论域U中的每个元素x,对于子集
AU,xA与xA , 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绝
不允许模棱两可
子集A由特征函数来CA(u) :U{0,1}刻划
1,
C A (u)  
0,



u A
u A

特征函数CA (u) 仅取两个值,在表达概念方面有其
局限性,只能表达非此即彼的现象,不能表达存
在于现实中的亦此亦彼的现象

例1 设X表示全体人组成的集合,“男人” 的
集合,“女人”的集合分别是X 的普通子集。
设H={高个子的人}, Y={年轻人},O={老年人}。
H, Y,O不再是普通子集。
例2 设X={全体实数},A={所有大于1的实数}
A是X 的普通子集。
设B={比1大得多的实数},B不再是X 的普通子集。

原因:“年轻”与“年老”之间,是否“比1大得多”之
不存在明确的边界,中间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
连续过渡过程。

例3 秃头悖论:任何人都是秃头。
公设:若具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则有n+1根
头发的人亦是秃头。
证 由数学归纳法:
(1)仅有一根头发的人自然是秃头。
(2)假设有n根头发的人是秃头。
(3)由公设便知有n+1根头发的人也是秃头。
由数学归纳法知任何人都是秃头。
悖论出现的原因:
数学归纳法是以普通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方法,
而“秃头”是个模糊概念,用一个精确的数学方法来
处理这样的模糊概念是不合适的。

模糊集定义
定义1 设在论域U上给定一个映射
A : U  [ 0,1 ]
u  A(u )

则称A为U上的模糊子集,A (u)称为A的隶属函数(
或称为u对A的隶属度)。模糊子集简称模糊集合。
对模糊集A ,若A (u)仅取0和1,则A就蜕化为普通
集合。所以普通集合是模糊集的特殊情形。
若A (u)0 ,则A为空集。
若A (u)1 ,则A为全集U。


论域U上的模糊集A由隶属函数来A (u)表征,
A (u)的大小反映了u对于模糊子集的从属程度。
模糊子集完全由隶属函数来描述。

定义2 设U是论域,记U上的模糊集的全集为F (U),
F ( U )  A A : U  [0,1] 

称F (U)为U上的模糊幂集。F (U)是一个普通集合,

且 P (U)F (U)

模糊集表示法
模糊集合有以下的表示法:
(1)序偶表示法:

A  {( u , A ( u ) ) u  U }

(2)Zadeh表示法:若 U 是有限集或可数集,可表示为
A



A(ui ) / ui

若 U 是无限不可数集,可表示为
A 

 A(u ) / u

(3)模糊向量法:
A  ( A ( u 1 ), A ( u 2 ),  , A ( u n ))

模糊集举例
例4 设U={1,2,3,4,5,6}, A表示“靠近4”的数,则
AF (U),各数属于A的程度A(ui) 如表。
u

1

A(u) 0

2

3

4

5

6

0.2

0.8

1

0.8

0.2

则A可用不同方式表示如下:

(1)序偶法:
A  {( 1 , 0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或舍弃隶属度为0的项,记为
A  {( 2 , 0 . 2 ), ( 3 , 0 . 8 ), ( 4 , 1 ), ( 5 , 0 . 8 ), ( 6 , 0 . 2 )}

(2)Zadeh法:

A

0



0 .2

1


0 .2
2

(3) 向量法:



0 .8

2




3

0 .8
3



1
4

1



4


0 .8
5

0 .8



5


0 .2
6

0 .2
6

A=(0, 0.2, 0.8, 1, 0.8, 0.2)

例5 设论域为实数域R,A表示“靠近4的数集”,
则AF (R) ,它的隶属函数是
k ( x4)

e
A( x )  

0

参数 

 0, k  

2

| x - 4 | 
| x - 4 | 

,参见图1.1。

图1.1

例6 以人的年龄为论域U=[0,100],则“年老”和“年轻”
可表示为U上的模糊集A和B, 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u )  
u - 50  2  1
) ]
 [1  (
5


1


B (u)  
u - 25 2  1
) ]
 [1  (
5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图1.2 “年轻”、“年老”隶属度曲线

B(26)=0.962, B(30)=0.5, B(35)=0.2, B(40)=0.1, B(45) ≈ 0.06,
A(55)=0.5, A(51)=0.038, A(60)=0.67, A(65)=0.9, A(70) ≈0.94

例7 设X是所有人的集合,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
下图给出了普通人和篮球队员身高的两个模糊集合 。

图1.3 “height”={ tall men、medium men、short men}
(a) 普通人的隶属函数 (b)篮球队员的隶属函数

1.2 模糊集的运算
• 模糊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 模糊集的并、交、补运算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模糊子集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定义1 设A、BF (U), 若uU, A (u)≤ B (u), 则称B包
含A,记为AB
如果AB且B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A=B .


包含关系“”是模糊幂集F (U)上的二元关系,具
有如下性质:
(1)自反性:  AF (U), AA
(2)反对称性: AB, BA, 则A=B
(3)传递性: 若AB, BC,则AC

因此,(F (U), )是偏序集。



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
定义2 设A、BF (U), 分别称运算AB、 AB为A
与B的并集,交集,AC称为A的补集,也称为余集。
它们的隶属函数分别为: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ax( A ( u ), B ( u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min( A ( u ), B ( u ))
A (u )  1  A(u )
c

任给A(u)=a [0,1], B(u)=b [0,1],由于0≤ab ≤1
0≤a b≤1, 0≤1-a ≤1 ,故对A、BF (U), 有
AB、 AB , AC  F (U).

图1.4 模糊集的包含、并、交、补运算

• 例1 设 U={u1, u2, u3 , u4,u5}
A

0 .2



0 .7

u1



u2

1



u3

0 .5

,B 

0 .5

u5



0 .3

u1

u2



0 .1



u4

求AB、 AB , AC
A(u1)B(u1)
解:
A

B  0.2  0.5  0.7  0.3  1  0  0  0.1  0.5  0.7
u2

u1



0.5
u1



0.7
u2



1
u3



u3

0.1
u4



0.7
u5

u4

u5

0 .7
u5

B 

A

0.2  0.5
u1

A(u1)B(u1)

0.2



A 

1  0 .2

0.3





u1

0



u2

u3

0



u2



0
u3



u4



0.5







u4

0.2





u1

1 0

u3
1

u5
0.3

0 .5





u2



0.5

隶属度为零的
项省略

u5

1  0 .5

u4
u5



0.5  0.7

u4

u5

11

u2
0 .3



0  0.1

u3



1  0 .7

u1
0 .8



1 0

u2



u1

c



0.7  0.3

1-A(u5)

u5
0 .8
u1



0 .3
u2



1
u4



0 .5
u5

一般地,模糊集A与B的并、交和补运算,按论域U为
有限和无限分为两种情况:
(1)设有限论域U={u1, u2,…,un},且模糊集
n

A



n

A (u i )

,

ui

i 1


B 


n

B 



ui
A (u i )  B (u i )
ui

i 1

A 
c

n

1  A (u i )

i 1

ui



ui

A (u i )  B (u i )

i 1

A


i 1

n

A

B 

B (u i )

(2)设无限论域U,且模糊集
A 



A (u )



u U

,

u

A B 
A B 




u U

A 



u U

u U

c

B 



u U

B (u )
u

A (u )  B (u )
u
A (u )  B (u )
u

1  A (u )
u

• 例2 设模糊集A和B分别表示“年老”和“年
轻”,隶属函数分别为:
0


A (u )  
u - 50  2 1
) ]
[1  (
5

1


B (u )  
u - 25 2 1
) ]
[1  (
5


求AB、 AB , AC

0  u  50
50  u  100
0  u  25
25  u  100

• 解: 令u*为曲线A (u)与B (u)的交点坐标。
A (u )  B (u )



B 

A

u

u U

1





[1  (

B 

25  u  u





u -50

u U

*

u  u  100

*

1  A (u )
u

2 1





[1  (

) ]

5
u


50  u  u

A 





u
[1  (

c

*

[1  (

) ]

A (u )  B (u )

u U



2 1

5
u





u
0  u  25
A

u -25

0  u  50




*

u  u  100

1
u

1  [1  (




50  u  100

u -25

2 1

) ]

5
u
u -50
5
u

2 1

) ]

u -50
5
u

2 1

) ]

• 例3 设论域X为实数域,xX为正实数,且
0≤x≤1。考虑X上的两个模糊集A=“x远远大于0.5”
和B=“大约等于0.707”。A和B的隶属函数定义为:
0  x  0 .5

0


A( x)  
1
 [1  ( x  0 . 5 )  2 ]


B ( x) 

0 .5  x  1

1
[1  ( x  0 . 707 ) ]
4

, 0  x 1

观察图1.5(d),由于点x=0.5属于B和BC 的隶属度不
同,因此模糊集的互补律运算不成立。

图1.5

• 定义3 设At F (U), tT, T为指标集, 对uU规定:
 At ( u )  sup At ( u )

At )( u ) 

(
t T

(
t T

t T

t T

At )( u )   At ( u )  inf At ( u )
t T

t T

称 tT At 为  A t tT 的并集,

t T

A t 为 At 

t T

的交集。

例4 一组无限多个模糊集合Ai定义如下,Ai ( x )  1  1
i 1
i是自然数,
Ai )( x )  su p Ai ( x )

(
i

i

1

 sup (1  i  1 )  1
i

sup代表最小上界,与最大值不同。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定理 模糊集下的并、交、补具有如下性质:
• (1) 幂等律:AA=A, AA=A

• (2) 交换律: AB= BA,AB= BA
• (3) 结合律: (AB)C = A( B C )
(AB)C = A (B  C)


(4) 吸收律: (AB)  A = A, (AB)  A = A



(5) 分配律: A(B  C) = (AB)  (A C)
A (B  C) = (AB) (A  C)



(6) 零壹律 A=A, A=, AU=U, AU=A;

• (7) 复原律 (AC)C=A

• (8) 对偶律 (AB)C=ACBC, (AB)C= ACBC
证明:
(A

B ) (u )  1  ( A
c

B )( u )

 1  ( A ( u )  B ( u ))
 (1  A ( u ))  (1  B ( u ))
 (A

c

c

B )( u )

模糊集运算的基本性质
• 模糊集上的补运算不满足互补律,其原因是模糊集
没有明确的边界。
AAC≠ A和AC交叠,
但AF (U),

A (u) AC(u) ≤1/2

AAC≠U A  AC不一定完全覆盖U,
但AF (U),

A (u) AC(u) ≥ 1/2

例5 设U=[0,1],A(u)=u, 则AC(u)=1-u ,

1  u
c
( A  A )( u )  
 u


特别是

u 

2
u 

1
2


 u
c
( A  A )( u )  
 1-u

1

1

u 

1
2

u 

1
2

1

1

( A  A )( )  ( A  A )( ) 
2
2
2
c

c

1.3 模糊算子
• T范数和S范数
• 模糊算子

T范数和S范数
• 定义1 映射 T:[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2)结合律:

T ( a , b )  T (b , a )
T (T ( a , b ), c )  T ( a , T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T ( a 1 , b1 )  T ( a 2 , b 2 )

(4)边界条件: T (1, a )  a

则称为t-三角模,也称为T范数。

• 定义2 映射 S:[0,1]2[0,1],如果对
a,b,c[0,1],满足条件:

(1)交换律: S ( a , b )  S ( b , a )
(2)结合律:

S ( S ( a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单调性:若 a 1

 a 2 , b1  b 2,则 S ( a , b )  S ( a , b )
1
1
2
2

(4)边界条件:S ( a , 0)  a

则称为s-三角模,也称为S范数(T余范)。
T范数和S范数统称为三角算子。

• 例1 设T是T范数算子,证明:a,b,[0,1],


S(a,b)= 1-T(1-a,1-b)是S范数。
证:(1) S ( b , a )  1  T (1  b ,1  a )  S ( a , b )
(2) S ( S ( a , b ), c )  1  T (1  S ( a , b ),1  c )
 1  T (1  (1 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T (1  a ,1  b ),1  c )

 1  T (1  a , T (1  b ,1  c ))
 1  T (1  a ,1  S ( b , c ))  S ( a , S ( b , c ))

(3)若 a 1  a 2 , b1  b 2 ,则
S ( a1 , b1 )  1  T (1  a1 ,1  b1 )
 1  T (1  a 2 ,1  b2 )  S ( a 2 , b 2 )

(4)

S ( a , 0 )  1  T (1  a ,1)  1  (1  a )  a

所以, S(a,b)= 1-T(1-a,1-b)是S范数。
记数“余”运算为aC=1-a,0≤a≤1, 则
T C(ac,bc)=1-[1-T(1-a,1-b)]= S(a,b)


SC (a,b)=T (aC,bC)
TC (a,b)=S (aC,bC)

• 定理
• 性质1
(1)
(2)

三角范算子T和S是对偶算子。
设T是T范数,则a,b,[0,1] ,有
0  T (a, b)  a  b
T ( a ,0 )  0

证 由T范数的单调性和交换性,a,b,[0,1]



0  T ( a , b )  T ( a ,1)  T (1, a )  a ,

0  T ( a , b )  T (1, b )  T ( b ,1)  b
0  T (a, b)  a  b

,上式中若令b=0则得

故 0  T ( a , 0)  0 即 T ( a , 0 )  0

• 性质2

设S是S范数,则a,b,[0,1],有

(1)

a  b  S (a, b)  1

(2)

S ( a ,1)  1

推论
(1)

T (0, 0)  0,

T (1, 1)  1

(2)

S (0, 0)  0,

S (1, 1)  1

模糊算子
• 定义3 设A,BF (U), 对uU, 规定: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 A  B )( u )  A ( u )  B ( u )
*

式中*, *是[0,1]中的二元运算,简称为模糊
算子。 令a=A(u), b=B(u), 常用算子如下:
(1) Zadeh 算子: , 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min( a , b )

(2)最大乘积算子、.
 a  b  max( a , b )

 a  b  ab

.

(3)代数算子: 、.
 
a  b  a  b  ab

 a  b  ab

(4)有界算子: 、⊙
 a  b  min( a  b ,1)

 a ⊙ b  max( 0 , a  b  1)

(5)强烈算子: 


a


a  b  b
1


b 0

a

a 0
a  b  b

0
a, b  0



.

(6)Einstein算子:  
ab
 
 a  b  1  ab

 
ab
a  b 

1  (1  a )( 1  b )

b 1
a 1
a, b  1



.

(7) Hamacher算子:  


a b 



a ˆ b  (1   ) ab

a b 

  (1   )( 1  ab )


ab

  (1   )( a ˆ b )



(8) Yager算子: Y v Y

v

1



a Y v b  min( 1, ( a  b ) v )
v

v

1



a Y v b  1  min( 1, [( 1  a )  (1  b ) ] v )
v

v

Zadeh算子、代数算子、有界算子和强烈算子下的
并与交运算 如图1.6

四种模糊算子

图1.6 四种算子下的并与交运算

四种算子下的并、交运算之间的关系:
  A B  A⊙ B  A  B  A  B






A  B  A B  A  B  A B  X

图1.7
T

图1.7 T范数:(a) Zadeh取小,(b)代数积,(c)有界积,(d)强烈积

S

图1.8 S范数:(a) Zadeh取大,(b)代数和,(c)有界和,(d)强烈和

模糊算子
• 算子*中的( ·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与”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有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


*
• 算子 中的( )( )( )运算,各以不同程度表示逻
辑上的“或”运算,当A,B中有一个是普通集合时,
A (u ) . B (u )  A (u )
B (u )  A (u )  B (u )

有 .


“·和 ”, “⊙ 和”都满足交换律,结合律,零
壹律和对偶律,但都不满足幂等律,吸收律和分配

课后练习
1.取论域U={1,2,…,9,10},用模糊集A表示“小的
数”,而用模糊集B表示“接近10”,试写出U上
的模糊集A和B的表达式。

2. 设论域 U  {u1 , u 2 , u 3 , u 4 , u 5 } , 模糊集
A  (0.5, 0.1, 0,1, 0.8)
B  (0.1, 0.4, 0.9, 0.7, 0.2)

C  (0.8, 0.2,1, 0.4, 0.3)

计算 A

B, A

B , (A

B)

C

, A c.

• 3.设一足球队某些队员论域: U={u1,u2,…,u8},有模
糊子集“高”(A )和“体能好”(B ),其中,
A

B

0.9



0.8



1



0.6



0.7



0.8



0.9



0.9

u1

u2

u3

u4

u5

u6

u7

u8

0.8

0.9

0.8

0.9

0.9

0.9

0.7

0.8

u1



u2



u3



u4



u5



u6



u7

• 则(1) AB, AB和AC有什么意义?

(2) 计算AB,AB和AC



u8

• 4. 设A、B为论域X上的模糊集,它们的隶属函数
如下。试计算AB、AB、BC。
 x  1 , x  [1 , 2 ]

A( x )   3  x , x  [2, 3]
 0,
其它


 x  2, x  [2, 3]

B ( x )   4  x , x  [3, 4]
 0,
其它


5. 设论域R(实数域), x  R
A( x )  e

求:A

B,A

 x 1 


 2 

B

2

B ( x)  e

 x2 


 2 

,A c,并作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