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强化语义印象的 修辞文本营构模式 主讲人:周明强 第一节 夸张    【定义】 夸张也叫“夸饰”、“铺张”、“增语”等,是 根据表达上的需要,为了更突出、更鲜明地强调 某一事物的某些特征,而故意把实际事物作一种 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这种修辞手法简单地说就是 有意地“言过其实”。 【要素】 句中出现的事物经扩大或缩小而与实际情况不符, 但合情合理,读者可以接受,有夸张的成分。       【例文】 ①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 (唐·杜甫《古柏行》) ②这位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 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 心眼儿。 (清·曹雪芹《红楼梦》) ③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 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 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 服。人们提到他时总是在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丹麦·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  ④雕刻家一边研究,一边想象,石像的模型在他 心里渐渐完成了。石像的整个姿态应该怎样,面 目应该怎样,小到一个手指头应该怎样,细到一 根头发应该怎样,他都想好了。(叶圣陶《古代英 雄的石像》) ⑤这种人发财观念极重,对赵公元帅礼拜最勤, 虽不妄想发大财,却总想爬上中产阶级地位。他 们看见那些受人尊敬的小财东,往往垂着一尺长 的涎水。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       【种类】 根据表现的内容,夸张可以分为三类:扩大夸张、 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 根据表现的形式,夸张又可以分为两类:直接夸 张和间接夸张。 1.扩大夸张,即把实际事物的形象、性质、状态、 特征、程度等故意往大、多、高、长、强、快等 方面描写。如: ①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      ②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唐·李白《秋浦歌》) ③要讲唱得好,叫小良人儿。你老白听听那个嗓 子,真是掉在地下摔三截儿。(清·文康《儿女英 雄传》)     2.缩小夸张,即把实际事物的形象、性质、状态、 特征、程度等往小、少、低、短、弱、慢等方面描 写。如: ①如今留在寨里的尽是穷人,同那些有钱的山寨没 来往,原来有几个狗腿子,有的死啦,有的逃啦, 还有一个在寨里,失了靠山,老老实实种了巴掌大 一片山坡地。 (姚雪垠《李自成》) ②这个方十二三丈的大院子,平日显得空荡荡的, 今天叫这些牲口呀,驮子呀,运输队呀,合作社伙 计呀,客人和用人呀,挤得满满的,地方就显得插 针都插不下的样子。 (欧阳山《高干大》) ③袁天成说:“不行!满喜你也请回去歇歇吧!活 儿我不做了!三颗粮食,收不收有什么关系?” (赵树理《三里湾》)      3.超前夸张,即在叙说有前后顺序、先后连贯的两 件事情时,故意把后出现的说成是先出现的,或者 说成它们是同步出现的。如: ①“请”字儿未曾出声,“去”字儿连声答应,早 飞去莺莺跟前,“姐姐”呼之,诺诺连声。 (元·王实甫《西厢记·请宴》) ②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宋·范仲淹 《御街行》) ③这种媳妇,才算媳妇,要照如今的妇女呀,哼, 别说守一年,男人眼没闭,她早就瞧上旁人了。 (周立波《暴风骤雨》)    4.直接夸张,即不借助其他修辞方式,直接对所要 强调的事物描述得比实际更高、更强烈或更小、更 弱。如: ①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 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宋·李清照《蝶恋 花》) ②节后,方墩太太带着一太平水桶的泪来给李家洒 地,“完了,完了,离婚了!我没地方去,就在这 块吧!大妹妹,咱俩无仇无怨,我是恨老李!他不 叫我好好的过日子,我也不能叫他平安了!” (老 舍《离婚》)    ③传说也不少:有的说,周师到了牧野,和纣王的 兵大战,杀得他们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连木棍也 浮起来。(鲁迅《故事新编·采薇》) 5.间接夸张,即借助其他的修辞方法,如比喻、比 拟、排比、借代等,对所要强调的事物间接地作扩 大和缩小的描述。这一类夸张一般会用上“仿佛”、 “似”、“若”、“好像”、“一样”等比喻词。 如: ①从帘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是一枝交缠的海棠花。 花叶扶疏,上下错落着,共有五丛;或散或密,都 玲珑有致。叶嫩绿色,仿佛掐得出水似的;在月光 中掩映着,微微有浅深之别。 (朱自清《温州的踪 迹》) 比喻式夸张       ②五色粉图安足珍? 真仙可以全吾身。 若待功成拂衣去, 武陵桃花笑杀人。 比拟式夸张 (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③为首大将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 去路。操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借代式夸张  ④有一对热恋的青年男女,私定终身, 但是 家长 还要坚持“纳吉”的手续, 算命先生折腾 了半天, 闭目摇头…… ……前来问卜的人同情那一 对小男 女,从容进言: 先生,请捏合一下,卦金加倍。先 生笑逐颜开地说: “别忙,我 再细算一下。龙从 火里出,虎向水中生。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四章 强化语义印象的 修辞文本营构模式 主讲人:周明强 第一节 夸张    【定义】 夸张也叫“夸饰”、“铺张”、“增语”等,是 根据表达上的需要,为了更突出、更鲜明地强调 某一事物的某些特征,而故意把实际事物作一种 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这种修辞手法简单地说就是 有意地“言过其实”。 【要素】 句中出现的事物经扩大或缩小而与实际情况不符, 但合情合理,读者可以接受,有夸张的成分。       【例文】 ①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 (唐·杜甫《古柏行》) ②这位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 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 心眼儿。 (清·曹雪芹《红楼梦》) ③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 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 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 服。人们提到他时总是在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丹麦·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  ④雕刻家一边研究,一边想象,石像的模型在他 心里渐渐完成了。石像的整个姿态应该怎样,面 目应该怎样,小到一个手指头应该怎样,细到一 根头发应该怎样,他都想好了。(叶圣陶《古代英 雄的石像》) ⑤这种人发财观念极重,对赵公元帅礼拜最勤, 虽不妄想发大财,却总想爬上中产阶级地位。他 们看见那些受人尊敬的小财东,往往垂着一尺长 的涎水。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       【种类】 根据表现的内容,夸张可以分为三类:扩大夸张、 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 根据表现的形式,夸张又可以分为两类:直接夸 张和间接夸张。 1.扩大夸张,即把实际事物的形象、性质、状态、 特征、程度等故意往大、多、高、长、强、快等 方面描写。如: ①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      ②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唐·李白《秋浦歌》) ③要讲唱得好,叫小良人儿。你老白听听那个嗓 子,真是掉在地下摔三截儿。(清·文康《儿女英 雄传》)     2.缩小夸张,即把实际事物的形象、性质、状态、 特征、程度等往小、少、低、短、弱、慢等方面描 写。如: ①如今留在寨里的尽是穷人,同那些有钱的山寨没 来往,原来有几个狗腿子,有的死啦,有的逃啦, 还有一个在寨里,失了靠山,老老实实种了巴掌大 一片山坡地。 (姚雪垠《李自成》) ②这个方十二三丈的大院子,平日显得空荡荡的, 今天叫这些牲口呀,驮子呀,运输队呀,合作社伙 计呀,客人和用人呀,挤得满满的,地方就显得插 针都插不下的样子。 (欧阳山《高干大》) ③袁天成说:“不行!满喜你也请回去歇歇吧!活 儿我不做了!三颗粮食,收不收有什么关系?” (赵树理《三里湾》)      3.超前夸张,即在叙说有前后顺序、先后连贯的两 件事情时,故意把后出现的说成是先出现的,或者 说成它们是同步出现的。如: ①“请”字儿未曾出声,“去”字儿连声答应,早 飞去莺莺跟前,“姐姐”呼之,诺诺连声。 (元·王实甫《西厢记·请宴》) ②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宋·范仲淹 《御街行》) ③这种媳妇,才算媳妇,要照如今的妇女呀,哼, 别说守一年,男人眼没闭,她早就瞧上旁人了。 (周立波《暴风骤雨》)    4.直接夸张,即不借助其他修辞方式,直接对所要 强调的事物描述得比实际更高、更强烈或更小、更 弱。如: ①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 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宋·李清照《蝶恋 花》) ②节后,方墩太太带着一太平水桶的泪来给李家洒 地,“完了,完了,离婚了!我没地方去,就在这 块吧!大妹妹,咱俩无仇无怨,我是恨老李!他不 叫我好好的过日子,我也不能叫他平安了!” (老 舍《离婚》)    ③传说也不少:有的说,周师到了牧野,和纣王的 兵大战,杀得他们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连木棍也 浮起来。(鲁迅《故事新编·采薇》) 5.间接夸张,即借助其他的修辞方法,如比喻、比 拟、排比、借代等,对所要强调的事物间接地作扩 大和缩小的描述。这一类夸张一般会用上“仿佛”、 “似”、“若”、“好像”、“一样”等比喻词。 如: ①从帘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是一枝交缠的海棠花。 花叶扶疏,上下错落着,共有五丛;或散或密,都 玲珑有致。叶嫩绿色,仿佛掐得出水似的;在月光 中掩映着,微微有浅深之别。 (朱自清《温州的踪 迹》) 比喻式夸张       ②五色粉图安足珍? 真仙可以全吾身。 若待功成拂衣去, 武陵桃花笑杀人。 比拟式夸张 (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③为首大将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 去路。操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借代式夸张  ④有一对热恋的青年男女,私定终身, 但是 家长 还要坚持“纳吉”的手续, 算命先生折腾 了半天, 闭目摇头…… ……前来问卜的人同情那一 对小男 女,从容进言: 先生,请捏合一下,卦金加倍。先 生笑逐颜开地说: “别忙,我 再细算一下。龙从 火里出,虎向水中生。

第四章 强化语义印象的
修辞文本营构模式
主讲人:周明强
第一节 夸张



【定义】
夸张也叫“夸饰”、“铺张”、“增语”等,是
根据表达上的需要,为了更突出、更鲜明地强调
某一事物的某些特征,而故意把实际事物作一种
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这种修辞手法简单地说就是
有意地“言过其实”。
【要素】
句中出现的事物经扩大或缩小而与实际情况不符,
但合情合理,读者可以接受,有夸张的成分。






【例文】
①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 (唐·杜甫《古柏行》)
②这位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
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
心眼儿。 (清·曹雪芹《红楼梦》)
③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
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
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
服。人们提到他时总是在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丹麦·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

④雕刻家一边研究,一边想象,石像的模型在他
心里渐渐完成了。石像的整个姿态应该怎样,面
目应该怎样,小到一个手指头应该怎样,细到一
根头发应该怎样,他都想好了。(叶圣陶《古代英
雄的石像》)
⑤这种人发财观念极重,对赵公元帅礼拜最勤,
虽不妄想发大财,却总想爬上中产阶级地位。他
们看见那些受人尊敬的小财东,往往垂着一尺长
的涎水。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






【种类】
根据表现的内容,夸张可以分为三类:扩大夸张、
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
根据表现的形式,夸张又可以分为两类:直接夸
张和间接夸张。
1.扩大夸张,即把实际事物的形象、性质、状态、
特征、程度等故意往大、多、高、长、强、快等
方面描写。如:
①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





②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唐·李白《秋浦歌》)
③要讲唱得好,叫小良人儿。你老白听听那个嗓
子,真是掉在地下摔三截儿。(清·文康《儿女英
雄传》)




2.缩小夸张,即把实际事物的形象、性质、状态、
特征、程度等往小、少、低、短、弱、慢等方面描
写。如:
①如今留在寨里的尽是穷人,同那些有钱的山寨没
来往,原来有几个狗腿子,有的死啦,有的逃啦,
还有一个在寨里,失了靠山,老老实实种了巴掌大
一片山坡地。 (姚雪垠《李自成》)
②这个方十二三丈的大院子,平日显得空荡荡的,
今天叫这些牲口呀,驮子呀,运输队呀,合作社伙
计呀,客人和用人呀,挤得满满的,地方就显得插
针都插不下的样子。 (欧阳山《高干大》)
③袁天成说:“不行!满喜你也请回去歇歇吧!活
儿我不做了!三颗粮食,收不收有什么关系?”
(赵树理《三里湾》)





3.超前夸张,即在叙说有前后顺序、先后连贯的两
件事情时,故意把后出现的说成是先出现的,或者
说成它们是同步出现的。如:
①“请”字儿未曾出声,“去”字儿连声答应,早
飞去莺莺跟前,“姐姐”呼之,诺诺连声。
(元·王实甫《西厢记·请宴》)
②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宋·范仲淹
《御街行》)
③这种媳妇,才算媳妇,要照如今的妇女呀,哼,
别说守一年,男人眼没闭,她早就瞧上旁人了。
(周立波《暴风骤雨》)



4.直接夸张,即不借助其他修辞方式,直接对所要
强调的事物描述得比实际更高、更强烈或更小、更
弱。如:
①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
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宋·李清照《蝶恋
花》)
②节后,方墩太太带着一太平水桶的泪来给李家洒
地,“完了,完了,离婚了!我没地方去,就在这
块吧!大妹妹,咱俩无仇无怨,我是恨老李!他不
叫我好好的过日子,我也不能叫他平安了!” (老
舍《离婚》)



③传说也不少:有的说,周师到了牧野,和纣王的
兵大战,杀得他们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连木棍也
浮起来。(鲁迅《故事新编·采薇》)
5.间接夸张,即借助其他的修辞方法,如比喻、比
拟、排比、借代等,对所要强调的事物间接地作扩
大和缩小的描述。这一类夸张一般会用上“仿佛”、
“似”、“若”、“好像”、“一样”等比喻词。
如:
①从帘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是一枝交缠的海棠花。
花叶扶疏,上下错落着,共有五丛;或散或密,都
玲珑有致。叶嫩绿色,仿佛掐得出水似的;在月光
中掩映着,微微有浅深之别。 (朱自清《温州的踪
迹》)
比喻式夸张






②五色粉图安足珍?
真仙可以全吾身。
若待功成拂衣去,
武陵桃花笑杀人。
比拟式夸张
(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③为首大将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
去路。操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借代式夸张

④有一对热恋的青年男女,私定终身, 但是 家长
还要坚持“纳吉”的手续, 算命先生折腾 了半天,
闭目摇头…… ……前来问卜的人同情那一 对小男
女,从容进言: 先生,请捏合一下,卦金加倍。先
生笑逐颜开地说: “别忙,我 再细算一下。龙从
火里出,虎向水中生。 龙骧虎跃,大吉大利。 这
位先生说谎了么?没有。始终没有。这一对男女结
婚之后,梁孟齐眉,白头偕老。(梁实秋《算命》)
用典式夸张

⑤女人对于自己的享受方面,总是属于“斯 多亚
派”的居多。男人不在家时,她能立即变 成素食
主义者,火炉里能爬出老鼠,开电灯怕费电,再
关上又怕费开关。(梁实秋《女人》)
折绕式夸张

⑥孝子”之说,并不偏激。我看见过不少的孩子,
鼓噪起来能像一营兵;动起武来能像械斗;吃起
东西来能像饿虎扑食;对于尊长宾客有如生番;
不如意时撒泼打滚有如羊痫;玩得高兴时能把家
具什物狼藉满室,有如惨遭洗劫…… (梁实秋《孩
子》)
排比式夸张





第二节 反复
【定义】
反复又叫“重复”、“重言”、“复沓”,就是根据表达
的需要,有意地多次重复某一词语或句子,以强调某一意
思,突出某种思想感情的修辞手法。
【要素】
话语中至少有两个词语或句子是相同的。
【例文】
①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
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俄·屠格涅夫《麻雀》)
②这时,总理的司机走下车来,站在我身旁问我:“同志,
碰着没有?”我赶忙回答:“没事儿!没事儿!” (初中
课文《一件珍贵的衬衫》)













③总理呵,我们的好总理!
你就在这里呵,就在这里!
——在这里,在这里,
在这里……
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在一起,在一起,
在一起……
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
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想念你呵,想念你
——想——念——你……
(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


④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
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
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
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
已。(鲁迅《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
⑤他们带着肃穆庄严的面容,迈着踏碎一切障碍的
步伐,在前进,前进!爱国救亡的怒火,在他们胸
中燃烧,燃烧! (曹靖华《飞花集》)




【种类】
从用法上来看,反复通常可以分为连续反复和间
隔反复两大类。另外,有的修辞学家还归纳出一
种称为“异语反复”的修辞手法。
1.连续反复
连续反复是让相同的语句或词在文中反复地出现,
中间没有任何其他(不包括标点符号)词语隔开。
如:
①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
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
也!” (《论语·雍也》)


②到家之夜,一见了门上的白纸条儿,心里已经
是跳得忙乱,从苍茫的暮色里赶到哥哥家中,见
了衰病的她,因为在大众之前,勉强将感情压住,
草草吃了夜饭,上床就寝,把电灯一灭,两人只
有紧抱的痛哭,痛哭,痛哭,只是痛哭,气也换
不过来,更哪里有说一句话的余裕? (郁达夫
《一个人在途上》)
③上山时那么困苦,几乎如像害了一场大病;一
到下山,就好像在滑冰一样,周围的景色应接不
暇,来时的道路亦了如指掌,飞,飞,飞,我身
轻如燕,听凭山道的倾斜,把我滑下山来,真是
舒服,真是舒服,只可惜喉嗓终是有几分渴意。
(郭沫若《今津纪游》)




2.间隔反复
间隔反复是相同的词或语句在文中出现,中间有
其他词语隔离开来,有的甚至在文中相隔的距离
很远,但也是间隔反复。如:
①虽一步没有走得动,却时时刻刻闹着搬家,使
人听得心慌,不但说要如何如何搬到别处去,就
区区的杭州城里也有种种不同的搬法。他自己心
里来来回回的晃,于是他的家跟着也来来回回的
晃,就是寄居的客也不得不跟着来来回回的晃。
(钱钟书《围城》)













②血液写成的大字,斜斜地躺在南京路,
这个难忘的日子——润饰着一年一度……
血液写成的大字,刻划着千万声的高呼,
这个难忘的日子——几万个心灵暴怒……
血液写成的大字,记录着冲突的经过,
这个难忘的日子——狞笑着几多叛徒……
(殷夫《血字》)
③让我们的火把
照亮我们的群众
挤在街旁的数不清的群众,
挤在屋檐下的群众
站满了广场的群众
(艾青《火把》)





④我生如一颗流星,
不知要流往何处;
我只不住地狂奔,
曳着一时显现的微明,
人纵不知我心中焦灼如许。














是何等辽阔的天空!
又是何等清爽!
我摇摇而奋奔,
我耀耀而遥征,
回顾长空而心中怅惘。







这是何等运命——
这短短的一生,
尽流浪而凋零,
莫或与我相亲,
永远永远孤独而凄清!
人纵在愁苦之中,
皆能强笑而为乐,
欢情的火焰熊熊,
悲哀的幕影犹可潜踪,
我连这种欢情也无从得着。








啊,这是何等的运命——
在这无涯的怅惘,
曳着瞬刻的微明,
抱着惨痛的凄情,
我还要不住地奋进而遥往。
啊,我生如一颗流星,
不知要流往何处;
我只不住地狂奔,
曳着一时显现的微明,
人纵不知我心中焦灼如许。
(成仿吾《序诗》)










3.异语反复
异语反复就是重复使用前面语句的同义语句(语句
不同而意义一样)而构成的反复。如:
①世界上总是这样以新的代替旧的,总是这样新陈
代谢、除旧布新或推陈出新的。(毛泽东《矛盾论》)
②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诗经·周南·芣苢》)
第三节 设问



【定义】
设问又称“问答”、“提问”、“正问”,就
是说话人并无疑问,而且心中早已胸有成竹,
但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在阐明自己的
观点之前,有意先提出问题,然后再自己作出
回答的一种修辞格。
【要素】
先提出问题,再自己作答,阐明自己的观点。










【例文】
①缭绫缭绫何所似?
不似罗绡与纨绮;
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
四十五尺瀑布泉。
中有文章又奇绝,
地铺白烟花簇雪。
织者何人衣者谁?
越溪寒女汉宫姬。
(唐·白居易《缭绫》)

②其次的疑问是:何以救世的责任,全在女子?
照着旧派说起来,女子是“阴类”,是主内的,
是男子的附属品。然则治世救国,正须责成阳类,
全仗外子,偏劳主体。绝不能将一个绝大题目,
都搁在阴类肩上。倘依新说,则男女平等,义务
略同。纵令该担责任,也只得分担。其余的一半
男子,都该各尽义务。不特须除去强暴,还应发
挥他自己的美德。不能专靠惩劝女子,便算尽了
天职。(鲁迅《坟·我之节烈观》)

③赵武灵王击败了那些顽固分子的反抗,终于使
他们脱下了那套用以标志他们身份的祖传的宽大
的衣服,并且把过了时的笨重的战车扔到历史的
垃圾堆里去。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
雄吗?可以肯定说是一个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
(翦伯赞《内蒙访古·一段最古的长城》)

④我们研究甲骨文,发现殷朝祭祖宗,所用牛羊
数目颇多,有时多到三百,五百,甚至五百以上
的。……这就可以证明,殷的牧畜非常繁盛。同
时,农业又相当发达。甲骨文中卜年卜风雨的事
很多。……风雨与农业是最有关系的。卜年就是
预卜收获怎么样。所以殷朝除了牧畜繁盛以外,
农业也很发达。怎样经营牧畜?怎样从事农业?
以历史的眼光来推测,就是用人力。人是最下等
的奴隶…… (郭沫若《论古代社会》)

⑤一个人为什么觉得自己老了?这有生理上的原
因,同时也有心理上的原因。韩愈祭十二郎文里
说:“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
牙动摇。”这种未老先衰的人,怎能不觉得老境
已经到达了呢?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大
的原因,就是早婚。中国人三十岁就可能有孙子,
五十岁便可能有曾孙。等到儿孙满膝的时候,哪
怕你头上没有一根白发,身体强壮得像一条牛,
你总得承认你是老了! (王了一《老》)




【种类】
根据设问在文章中的位置情况的不同,可以分为
三类:一类是用在文章的开头,一类是用在一段
或一节的开头,一类是作为一个小过渡段用在文
章中。
从问与答的对应情况来看,可以分为一问一答、
多问一答、连问连答三类。
另外,设问还有两种特殊形式,一种是“正问”,
一种是只问不答。







1.用在文章的开头。
设问句作为文章的开头句,有的甚至用来作为文
章的标题,提出问题,从而引出下文,一般全文
都围绕这个问题来展开。如:
①哪样的生活可以叫做新生活呢?
我想来想去,只有一句话。新生活就是有意思的
生活。
你听了,必定要问我,有意思的生活又是什么样
子的生活呢?
我且先说一两件实在的事情做个样子,你就明白
我的意思了。
(胡适《新生活》)

②幸福的定义是什么?按字面上的解释应该是:
幸运和福气。然而幸运和福气的标准又是如何呢?
依我看是并无绝对的客观标准。一个人的运气好
坏,福分如何?主要是看个人本身的感受。并不
是说,在某种情况之下就算合格了,可以勉强划
入幸福的范围,而在某种情况下就不及格了,称
不上幸福。所谓幸福,应该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
么固定的一成不变的东西。 (赵淑侠《谈幸福》)






③二字是什么人造的?
字是什么人造的?
我们听惯了一件东西,总是古时候一位圣贤所造
的故事,对于文字,也当然要有这质问。但立刻
就有忘记了来源的答话:字是仓颉造的。
……
三字是怎样来的?
照《易经》说,书契之前明明是结绳;我们那里
的乡下人,碰到明天要做一件紧要事,怕得忘记
时,也常常说:“裤带上打一个结!”那么,我
们的古圣人,是否也用一条长绳,有一件事就打
一个结呢?恐怕是不行的。只有几个结还是记得,
一多可就糟了。…… (鲁迅《门外文谈》)






2.用在一段或一节的开头。
在文章的一个自然段落或一个小节中提出问题,全段或全节
一般围绕这个问题展开。如:
①节烈难么?答道,很难。男子都知道极难,所以要表彰他。
社会的公意,向来以为贞淫与否,全在女性。男子虽然诱惑
了女人,却不负责任。……所以我说很难。
节烈苦么?答道,很苦。男子都知道很苦,所以要表彰他。
凡人都想活;烈是必死,不必说了。节妇还要活着。精神上
的惨苦,也在且弗论。单是生活一层,已是大宗的痛
楚。……所以我说很苦。
照这样说,不节烈便不苦么?答道,也很苦。社会公意,不
节烈的女人,既然是下品;他在这社会里,是容不住
的。……不节烈的人,便生前也要受随便什么人的唾骂,无
主名的虐待。所以我说也很苦。
女子自己愿意节烈么?答道,不愿。人类总有一种理想,一
种希望。虽然高下不同,必须有个意义。自他两利固好,至
少也得有益本身。节烈很难很苦,既不利己,又不利人。说
是本人愿意,实在不合人情。……所以我说不愿。 (鲁迅
《坟·我之节烈观》)


②事实上老张老王和老什么,是不是真如你想象
的那么幸福呢?其实不见得,也许正在你慨叹惊
羡的当儿,忽然传出老张厌世自杀、老王离婚,
或老什么和他上司吵翻了的冷门消息。使你不得
不对人生的美满与否,幸福的标准,重新估计,
再下定义。(赵淑侠《谈幸福》)
③但我们试问:十六十七世纪时的西班牙社会上
可有不平存在呢?我想,恐怕总不能不答道:有。
那么,吉诃德的立志去打抱不平,是不能说他错
误的;不自量力,也并非错误。错误是在他的打
法。因为糊涂的思想,引出了错误的打法。 (鲁
迅《集外集拾遗·〈解放了的堂吉诃德〉后记》)





3.作为过渡段
将设问作为一个小过渡段,用在两大段落间,起到承上启下
的作用。如:
①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
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
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
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
的人。
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
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
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可是,我要说,
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
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
样的美丽和宽广!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


②易卜生的名剧,处理妇人问题的《娜拉》,一
名《玩偶家庭》,描写一位觉悟了的女性娜拉,
离开了伪善的丈夫,抛别了她所不能负责的儿女,
由玩偶的家庭里逃出来了。由被人所玩弄的木偶,
解放为独立自主的人。
《娜拉》一剧是仅在娜拉离开了家庭而落幕的,
因此便剩下了一个问题:娜拉究竟往哪里去?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易卜生并没有说什么。但
我们的先烈秋瑾是用生命来替他写出了。(郭沫
若《〈娜拉〉的答案》)



③这时代太需要爱,孩子们对于爱的需要已近于饥
渴。教育工作者应该散布仁爱的种子,岂能再在青
年们不安的心灵上,增加乖张和暴戾。
爱是什么?是由衷的同情,热情的期待,亲切的抚
慰。爱,不是怜悯,更不是廉价的施舍。
我曾经自以为非常爱护学生,现在却渐渐有些困惑。
我关心他们,督导他们极严,期望他们甚高;有时,
甚至对他们惩戒。可是,我常常扪心自问:我没有
贪求管教上的“便利”么?我没有损害孩子们的感
情么?过高的期望,焉知不是孩子们精神上的枷锁?
人性的禀赋不同,岂可强求同样的发展? (郭枫
《我乐·故我歌》)











从问和答的对应情况来看,设问的特征又有下列几
种。
1.一问一答。这就是文中或段落中只提出一个问题,
然后再自己作出回答。如:
①客从远方来,
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
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
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饭,
下言长相忆。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

②工作有没有大小的分别?
就一般的观念说,工作似乎是有大小的分别。我
们很容易想到大人物做大事,寻常人做小事。这
种观念里面,也许含有个人的虚荣心的成分,不
过没有人肯这样坦白地承认。但是有的人要想做
大事,不满意于做小事,不一定出于个人的虚荣
心,也许是出于很好的动机,希望由此对于社会
有较大的贡献;依他看起来,大事的贡献大,小
事的贡献小,要对社会有大的贡献,所以不愿做
小事,只想做大事。这个动机是可嘉的。我们当
然希望社会上人人都有较大的贡献,于是对于能
够有较大的贡献于社会的人们,特别欢迎。(邹
韬奋《工作的大小》)




③帝国主义和我们,除了它的奴才之外,那一样
利害不和我们正相反?我们的痈疽,是它们的宝
贝,那么,它们的敌人,当然是我们的朋友了。
(鲁迅《南腔北调集·我们不再受骗了》)
2.多问一答。这就是一连提出多个问题,然后用
同一句话或同一个观点来解答。如:
①啊,是谁,这么早就把那亲切的令人心醉的乡
音送到我的耳畔?是谁,这么早就用他那吱吱哇
哇的悦耳动听的音乐唤来了玫瑰色的黎明?是一
个青年人。
(峻青《乡音》)


②二十七年前的青年不大用“潇洒”一词,却也
在某种气氛的诱导下追慕着一种踩踏规范的生命
状态。敢于在稍一犹豫之后咬着牙撕破书包里所
有的课本吗?
敢于嗫嚅片刻然后学着别人吐出一句平日听着都
会皱眉的粗话吗?敢于把自己的手按到自己最害
怕的老师头上吗?敢于把图书馆里那些读起来半
懂不懂的书统统搬到操场上放一把火烧掉吗?敢
于拿着一根木棍试试贝多芬、肖邦的塑像是空心
还是实心的吗?说实话,这些逆反性的冥想,恐
怕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的学生都有可能在
心中一闪而过,暗自调皮地一笑,谁也没有想到
会有实现的可能,但突然,竟有一个国家的一个
时期,这一切全被允许了。 (余秋雨《千年庭
院》)

③街坊们本来都“嗡嗡”地说话,这么一来倒安
静了。历来开会都是听孙主任一个人说,没想到
这回让大伙儿发言,谁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指
着鼻子说黑子奶奶的不是?说什么?她欺行霸市
了?为害四邻了?偷鸡摸狗了?贪污盗窃了?杀
人放火了?没有。别说这些了,她守寡几十年,
连点儿寡妇门前的“是非”都没有过。诉解放前
的苦?这跟黑子奶奶有什么关系?日本鬼子是她
请来的?混合面儿是她配给的?金元券是她印的?
不是。 (霍达《红尘》)



3.连问连答。这就是在一段文字中,接连提出好
几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作出解答。
连问连答不同于多问一答,多问一答是接连提出
好几个问题,但并不是每一个问题都作出解答,
它们的答案是共同的一个。如:
①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
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
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春秋
公羊传·隐公元年》)



②今天是八月一日,我们在这里开追悼大会。为
什么要开这样的追悼会呢?因为反动派杀死了革
命的同志,杀死了抗日的战士。现在应该杀死什
么人?应该杀死汉奸,杀死日本帝国主义者。但
是,中国和日本帝国主义者打了两年仗,还没有
分胜负。汉奸还是很活跃,杀死的
还很少。革命的同志,抗日的战士,却被杀死了。
什么人杀死的?军队杀死的。军队为什么杀死了
抗日战士?军队是执行命令,有人指使军队去杀
的。什么人指使军队去杀?反动派在那里指使。
同志们!照理说,什么人要杀死抗日战士呢?第
一是日本帝国主义者要杀他们,
第二是汪精卫等汉奸卖国贼要杀他们。 (毛泽东
《必须制裁反动派》)

③所谓俄国的知识阶级,其实与中国的不同。俄
国当革命以前,社会上还欢迎知识阶级。为什么
要欢迎呢?因为他确能替平民抱不平,把平民的
苦痛告诉大众。他为什么能把平民的苦痛说出来?
因为他与平民接近,或自身就是平民。 (鲁迅
《集外集拾遗·知识阶级》)




设问的特殊形式有两种。
1.正问。
正问是明知故问,不需要作出回答,而且答案就
在问句的正面,句中通常用“恐怕”、“大概”、
“莫非”、“也许”这些表示揣测语气的词语。
如:
①当初,白蛇娘娘压在塔底下,法海禅师躲在蟹
壳里。现在却只有这位老禅师独自静坐了,非到
螃蟹断种的那一天为止不出来。莫非他造塔的时
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 (鲁迅《论
雷峰塔的倒掉》)


②难得今年天照应,一亩田多收了这么三五斗,
把一向捏得紧紧的手稍微放宽一点,谁说不应该?
缴租,还债,解会钱,大概能够对付过去吧?对
付过去之外,大概还有得多余吧? (叶圣陶《多
收了三五斗》)
③又如南后的聪明吧,我虽然能够佩服,但我却
不喜欢。这矛盾怕是不可调和的吧? (郭沫若
《屈原》)













2.只问不答。
有时是因为事实、道理很明显,不需要回答,或者是因为含
义深广,故意不回答,启发读者自己去寻找答案。如:
①我们试想一想,林琴南攻击文学革命的小说,为时并不久,
现在哪里去了呢?
(鲁迅《“中国文坛的悲欢”》)
②百年古松你记事多,
让我兰花问问你:
穷人累得直不起腰,
为什么没有下锅米?
万年古岩你记事多,
让我兰花问问你:
老财闲得直哼哼,
为什么吃鸡还嫌肉不细?
(民歌)
第四节 精细




【定义】
又称“拟实”。指在说写中,有意打破常情,
故意使用精确数据以求得真实感或幽默感的一
种修辞方式。
【要素】
常常使用的是表示时间、动作、人物、事件等
的数量短语作超乎常情的描写。



【例文】
①大约过了八分钟,孔子这才深深的(地)呼出了一口气,
就起身要告辞,一面照例很客气的致谢着老子的教训。(鲁
迅《出关》)
②在六月二十一日至七月二日这十二天中,为龚鼎的事找
丁一说情的:一百九十点五人次(前女演员没有点明,但有
此意,以点五计算之)。来电话说项人次:三十三。来信说
项人次:二十七。确实是爱护丁一,怕他捅漏子而来的:五
十三,占百分之二十七。受龚鼎委托而来的:二十,占百分
之十。直接受李书记委托而来的:一,占百分之零点五。受
李书记委托人委托而来的,或间接委托而来的:六十三,占
百分之三十二。受丁一的老婆委托来劝‘死老汉’的:八,
占百分之四。未受任何人委托,也与丁一素无往来甚至不
大相识,但听说了此事,自动为李书记效劳而来的:四十六,
占百分之二十三。其他百分之四属于情况不明者。(王蒙
《说客盈门》)






【种类】
按表达效果可以分为:求实型精细、幽默型精细。
(一)求实型精细
用数量短语表示时间、动作、人物的数量,以求
得“实有其事”感觉的精细。
③在发明电之前,在六个大洲上,为了点路灯,
需要维持一支为数四十六万二千五百一十一人的
真正大军。(圣•德克序贝里《小王子》)
④他换到那巳时方布云,午时发雷,未时落雨,
申时雨止,却只得三尺零四十点:改了他一个时
辰,克了他三寸八点。(吴承恩《西游记》)




(二)幽默型精细
用数量短语表示时间、动作等的数量以求得语言
幽默风趣的精细。
⑤又过了两天,“大放盘”的林先生的铺子,生
意果然很好,每天可做三十多元的生意了。林大
娘的打嗝大大减少,平均是五分钟来一
次;……(茅盾《林家铺子》)
⑥佛祖笑道“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
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空取,向
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
与他诵读一遍,包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
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太买
贱了……”(吴承恩《西游记》)
第五节 倒装



【定义】
倒装又叫“倒文”、“颠倒”,就是特意把语
法或逻辑上的部分顺序颠倒过来的一种修辞格。
【要素】
运用倒装句一定要把按一般的语法或逻辑排列
的句子的顺序部分颠倒过来,这是倒装句的基
本要素。







【例文】
①七月在野,
八月在宇,
九月在户,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诗经·豳风·七月》)
②听说,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倒掉了,听说而已,
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未倒的雷峰塔,破破烂
烂的掩映于湖光山色之间,落山的太阳照着这些
四近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
“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
为。(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




③我不相信她们便早早进了学堂,她们平时都不是很讨厌
张果老先生的吗?我想不恨张果老先生的人不会有。(郭
沫若《广寒宫》)
④看!初上的灯儿们的一点点掠剪柔腻的波心,梭织地往
来,把河水都皴得微明了。纸薄的心旌,我的,尽无休息
地跟着它们飘荡,以与怦怦而内热。 (朱自清《桨声灯影
里的秦淮河》)
【种类】
(一)倒装按用法一般可分为随语倒装和变言倒装两大类。
1.随语倒装是并不涉及思想条理和语法组织的倒装,它只
是颠倒语次或语气。如:
①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
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
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 (汉·司马迁《史
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






②又被它从睡梦中惊醒,
深夜里的琵琶!
是谁的悲思,
是谁的手指,
像一阵凄风,
像一阵惨雨,
像一阵落花。
(徐志摩《半夜深巷琵琶》)








2.变言倒装是将各种句子成分交换位置,是涉及
思想条理或语法结构的倒装,它可以出奇新颖,
能给人一种新奇感。如:
①久拼野鹤如双鬓,
遮莫邻鸡下五更。
(唐·杜甫《书堂既夜月下赋绝句》)
野鹤如双鬓——双鬓如野鹤
②红豆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唐·杜甫《秋兴》)
红豆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鹦鹉啄余
红豆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




(二)倒装按成分来分有:主语与谓语的倒装、定
语与中心语的倒装、状语与中心语的倒装和分句
的倒装。
1.主语与谓语的倒装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列子·汤问·愚公移山》)
2.定语与中心语的倒装
②荷塘四周,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朱自清
《荷塘月色》)






3.状语与中心语的倒装
③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
君,为自己。(鲁迅《伤逝》)
4.分句的倒装
④所以我竟将我的短篇小说结集起来,而且付印
了,只因为上面所说的缘由,便称之为《呐喊》。
(《“呐喊”自序》)
⑤归根结蒂,这些人对促进社会的进步,对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是有所贡献的,虽然他们的贡献
还不免要受着历史条件的限制。(《崇高的理想》)
我们的小姑娘有什么事情,尽管打,打死不要紧,
只要不是罚钱。(《包身工》)
第六节 同异




【定义】
在语言使用中,把字数相等、字面同中有异、
异中有同的两个以上的词语,用在一个语言片
段里,进行同异对比、前后映照,这种修辞格
就是“同异”。
【要素】
两个以上的词语、字数相等、语素有同有异、
组合顺序有变化,形成了同异。







【例文】
①他是个流血不流泪的人。
②有文凭,没文化,有学历,没学问。
③教育改革之后,领导放心了,教师安心了,学生家
长开心了。
④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
⑤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
初晴后雨》)
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
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



⑦如果把树给了群众,就损害了集体利益;这个地
方集体使用,就伤害了群众利益。
⑧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
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
⑨他是我们的客人,不是我们的主人。我们可以给
予他种种方便,千万不能让他对我们随便。
第七节 异语




【定义】
在用甲种语言说写时有意夹杂着乙种语言的词
语的修辞格。又称“借语”。
【要素】
实际就是在汉语中夹杂着其他语言(方言)或其
他领域、行业语言的词汇。





【例文】
①Ade,我蟋蟀们, Ade,我的覆盆子和木莲们。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②(主)通信卫星“亚克西”
(副)乌普木齐各族人民收看到转播的电视节目,
张爱萍和王恩茂经卫星通话(1984年4月19日《溯
北日报》)
③向全国的共产党员同志致以布礼!向全世界的真
正的康姆尼斯特—共产党人致以布礼!(王蒙《布
礼》)




【种类】
1.利用外语这被利用的外语不包括已被吸收进汉
语普通话中的意译词(如“扩音器”)、音译词(如
“咖啡’、“沙发”)和半音半意词(如“卡车”),
而是指未吸收进普通话的外语。这类外语有不加
翻译,照原样写进去或说出来的词句,也有把外
语的音译成汉字的。如:
①舞会快要结束时,王静仪起来,在唱片里挑了
一张《La Paloma》,对赫连都说:“我们跳这一
张。(汪曾棋《星期天》)
②所以倘有人要普遍施行“费厄泼赖”精神,我
以为至少须俊所谓“落水狗”者带有人气之后。
(鲁迅《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





2.利用兄弟民族语
①我推开那间屋门,甚至忘记了道萨拉姆。(王蒙
必歌神》)
原注:萨拉姆,是穆斯林相互问好的用语。
②在田野上,在家庭里,在马背上,在婚礼和麦
昔来甫上,人民在放声歌唱。(同上)
原注:麦昔来甫,是维吾尔族人喜爱的一种娱乐饮
宴晚会。
3.利用方言,汉语普通话常从方言中吸收词语。
这里所利用的方言,不包括已被吸收进普通话的
词语(如“搞’、“名堂”、“二流子”之类)





①这种闲话勿好搭人家讲,也勿好搭自己姆妈讲,
只有自家肚里明白。讲起来,只好讲蒯池屋里条
件蛮好。”(茹志鹃《儿女情》
②他再生崽,我替他起名柏森、柳森、樟森和杉
森。(周立波《盖满爹》)
4.利用文言词语,不包括已被吸收进汉语普通话
的文言词语(如‘如此”、“其余”、“瞻仰”
等)。
①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
矣,这是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陶铸《松树的风格》)
②虽流血亦所不辞!勇敢哉战略大家也!(鲁迅
《战略关系》)





5.利用行话、黑话
①我这里抗菌素不少,可惜现在人们身上的细菌
都有抗药性了。(张抗抗《在丘陵和湖畔,有一个
人……》)
②“蘑姑产潜哪路?什么价?”
五个人中的一个,发出一句莫明其妙的黑话。
原往:土匪黑话,意为:什么人?到哪去?(曲波《林
海雪原》196页)
第八节 同语




【定义】
“同语”是一个词语既作主语又作宾语,中间有
判断动词“是”连接的形式,即: S是S。
【要素】
同一词语用“是”联系起来,构成“S是S”的
格式,进行强调。





【种类】
(一)体词性词语作主语和宾语
1. 动词“是”前有其他成分,主要有“就、毕竟、
到底、总归、终究”等语气副词,起强调作用,这是
最典型的“同语”格式,也是使用最多的一种。通
过语境的补充可以表达丰富的意义。如:
①他本来想在事业以外寻找爱情,爱情就是爱情,不
要别的任何附丽,但看来行不通。(叶文玲《秋
爽》)
②美国人到底是美国人,我们只能这样说。美国人
侵犯别人,不是侵犯人权,而别人侵犯了美国人,就
是侵犯人权。(宋强《中国可以说不》)






2.动词“是”前没有其他成分,这一类型一般是两
两并举的,主要起区分的作用。如:
①(房)矮虽矮,可房是房,灶是灶,猪圈、柴屋另开造,
清清爽爽……(高晓声《水东流》)
②梁生宝不自量,等碰破了脑袋以后,他才知道铁是
铁,石头是石头……(柳青《创业史》)
③月亮就是月亮,星星就是星星,非要把星星变成月
亮,反倒失去自己的特色,变得不可爱了。(任真
《男儿女儿正热恋》)
3.名词+还是+这(那)名词。如:
①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山也还
是那座山来,梁也还是那道梁。(电视剧《篱笆、
女人和狗》中的歌词)








(二)谓词性词语在“是”的前后
谓词性词语构成的所谓“同语”格一般是一种
简单的强调,没有丰富的意义。
1.谓词性词语前有“就、毕竟”等副词,起强调作
用。如:
①漂亮就是漂亮,没什么可说的。
②没钱就是没钱,不用担心。
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没有理由。
2.谓词性词语前没有其他修饰成分,一般在前一分
句的位置,后一分句在语义上有转折语气,构成转折
关系的复句。如:
①张桂珍漂亮是漂亮,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鼻子太
尖了点,……(周立波《山乡巨变》)


②那个吊绷带的伤员,瘦是瘦,精神可好。(杨朔
《三千里江山》)
③王傻子道:“缺钱是缺钱,可是咱们哥儿俩在外有
个人缘儿,就不能想点法子吗?”(张恨水《夜深
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