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Slide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1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1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1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1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1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1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1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1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2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2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2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2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2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2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2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2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2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3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3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3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3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3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3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3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3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3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4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4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4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4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4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4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4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4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4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4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5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5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5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5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5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5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5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


Slide 5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

曹景文

华东师范大学

副教授

本章主要内容
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社
会发展方案。
2.天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
4.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其深刻教训。

清朝前期繁荣了上百年,康乾时期更是在当时的
欧洲引起了持续的“中国热”。但18世纪后,中国各
方面的发展停滞下来,而各种矛盾却逐渐呈现。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
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
“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
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 (一)、金田起义和太
平天国的建立
• 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爆发的原因
• (1)太平天国农民起
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 (2)清政府
的横征暴敛
加重了农民
负担,进一
步激化了阶
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

• (2)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中国农民的
灾难。

2、洪秀全用用拜上帝
教发动群众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迫使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群众走上反
抗的道路。太平天
国农民起义是规模
最大的依次。

洪秀全(1814-1864),出生于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
入塾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从16岁起开始考秀才,但四次均
未考上,深感怀才不遇,遂对科举制度和清王朝统治产生愤
懑情绪。

1843年,洪秀全受
《劝世良言》一书影
响,开始拜上帝。他
把原始基督教教义中
反映下层民众要求平
等的思想和某些宗教
仪式加以改造,创立
了拜上帝教,并利用
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 3、金田起义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
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建国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天京破围战(1853—1856年)

(二)、太平天国的社会改革方案
1、《天朝田亩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后,颁布了《天朝
田亩制度》。《天
朝田亩制度》是最
能体现太平天国社
会理想和这次农民
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文件。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
多者多分,人寡者寡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
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
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
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
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
建社会的基础,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
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
农民战争“均贫富”、“等贵贱”和
“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
越,具有进步意义。

2、《资政新篇》

•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
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
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
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
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在思
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
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
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
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
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
交往、自由通商。

《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
社会发展方案。它是近代中国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
由于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没有付
诸实施,只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
贵的思想资料。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
矛盾和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1856年发生了天京事
变。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重用了一批具有
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并任命洪仁玕为干王
总领朝政,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洪秀全的努力并没有挽回败局,1864年6
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
 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
统权威 。
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1、太平天
国失败的客
观原因

中外反
动势力的强
大。

2、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局限
• 太平天国用上帝教的教义来发动农民
是有成效的,但这种宗教不是科学、
先进的思想,它既有西方的色彩,又
含有大量俚俗、粗鄙、迷信的内容,
不容易取得有文化的士人的支持。

3、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的一面,
导致了享乐主义、腐败、分裂甚至自相残
杀。
(2)、对内外政策的失误,尤其是对西
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 (一)、洋
务运派的形


• 洋务运动
是清王朝
在内外交
困的形势
下采取的
所谓“自
救”运动。



恭亲王奕訢 ,全力支持洋务
运动最高满族皇室官员

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清王朝同时内忧外患
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性质: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一)兴办近代工业

• 在大量购买洋枪、
洋炮伺时,洋务派
还开始向外国购买
机器等设备,用来
开办兵工厂,仿造
洋枪、洋炮和弹药
等军火。全国范围
内大力兴办军火工
业。

• 从19世纪70年代
起,着手筹办民
用性厂矿企业。
企图通过“求
富”,达到“兴
商务,浚饷源,
图自强”,以维
护清朝的封建统
治。

上海机器织布局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 1874年日本
侵略台湾事
件,促使清
政府1875年
下决心在十
年内,建成
南洋、北洋
和粤洋三支
海军。

1885年10月,海军衙门正式设立,实际主持的是李鸿章。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建立。此后,海军军费基本被用作修建颐和
园。

奕譞 、李鸿章、善庆检阅北洋海军

1894







• 1894年日本策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北
洋海军全军覆没,从而宣告历时三十多年
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三)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1862年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招收八旗少年
学习英文,以培养洋务人才。

• 在容闳主持下,
从1872年到1875
年,先后有120名
幼童被派赴美留
学;同一时期,
福州船政学堂也
曾派遣30余名留
学生分赴英法学
习海军。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
主义的发展。
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
的开始起步。
 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
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开
始变化。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具有封建性。
其次,对西方列强具有

依赖性。
再次,具有腐朽性。

慈禧出行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 康有为(1858-1927
年),广东南海县人。
1879年后,他游历了
香港、上海,目睹资
本主义都市文明,,
逐渐认识到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比中国日益
衰败的专制要优越,
不能再用旧时代看待
“蛮夷”的眼光去衡
量它们了,渐渐地产
生了要求改变现状的
革新思想。

•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2、维新派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翻译西方政治学说
(4)办学会

(5)兴办新式学堂
(6)办报纸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
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
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
学。

论战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
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的结果是
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
步的传播。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
绪皇帝颁布了诏书,
宣布开始变法。而后
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
行新政的政令,开始
了百日维新。

光绪皇帝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包括
经济、军事、文教、政治等各个方面。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民官上书言事

1. 中央设立话务铁路局、农工商总
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方面 2. 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3. 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1.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

文化方面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
3.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4.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1.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军事方面 2.添置兵轮,扩建海军

改革的旧制
1. 改顶订律例
2. 裁撤冗员
3. 澄清吏治
取消旗人由国
家供养的特权,
令其自谋计生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八股

裁汰旧军

• 维新运动遭到
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封建守旧
势力的激烈反


• ,他们经过密谋
策划于1898年9月
21日发动了政变。
光绪皇帝被囚禁
于中南海瀛台,
康有为、梁启超
被迫逃亡国外,
谭嗣同等惨遭杀
害。维新运动宣
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资产
阶级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戊戌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以慈禧太后为
首的强大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严厉反对。

农民群众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
本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取得胜利。地
主阶级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

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
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
也走不通。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
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
原因、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