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1 =剛性基礎之質量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m 1 =剛性基礎之質量

The study on SSI problems in an industrial area with modified
neural network approaches
(SSI =>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在科學園區內運用類神經網路修正方法研究土壤
-結構互制作用問題
姓名:潘安士
學號:79842013
簡報大綱





摘要
介紹
研究案例
結果與討論
結論
摘要
本研究將以中部科學園區為研究對象,使用類
神經網路之倒傳遞網路,加入EDBD演算法,模擬精
密機械平台於地震力輸入時之「土壤-結構互制作用
」,探討現地土壤特性與基礎型式等參數對於結構
受震反應行為之影響,期望能藉由類神經網路EDBD
演算法網路運算快速且高容錯率的特性,提供一套
有別於傳統的分析方法。最後再應用學習完成之網
路系統以K-mean分群理論將中部地區在921地震下,
與中部科學園區最近的10個測站進行分類,藉此更
了解地震因地質狀況產生不同特性。
(EDBD => extended delta bar delta)
介紹
(1)類神經網路與倒傳遞類神經網路
(2)EDBD演算法
(3)相對重要性
(4)K-mean分群理論
(5)數學分析模型設計-產生學習樣本
(1)類神經網路與倒傳遞類神經網路
類神經網路是一種使用大量相連結的人工神經元來模
擬生物神經網路能力的計算系統。類神經網路透過適當的
學習之後,可以模仿某項功能或某項輸入以及輸出值之間
的關係,透過訓練的方式,讓類神經網路反覆學習,直到
每個輸入值均能對應到所需要的輸出值,即完成模擬計算
並具預測能力。
倒傳遞類神經網路基本原理是利用最陡坡降法的觀念
將誤差函數予以最小化,亦即倒傳遞網路是將輸出層單元
的誤差,逐層向輸入層倒向傳播以分攤給各層單元,從而
獲得各層元的參考誤差,用以調整相應的連結權值,使輸
入層推論而得到的推論輸出值與目標輸出值之間的誤差達
到最小。
當倒傳遞類神經網路用固定學習速率進行學習時,
經常會遭遇兩種現象,即減緩現象與跳出現象,其內容
如下所述:
1.減緩現象:
如圖所示,在網路學習過程中,某一
連結的權值改變量連續數次為同號,
即連續為正或連續為負,這表示該連
結的上端神經元之差距量連續為正或
連續為負。這種現象也表示著使誤差
函數達到最低值的權值尚未被跳過。
如果誤差函數遞減的速度遞減,稱為
減緩現象。
減緩現象
2.跳出現象:
如圖所示,在網路學習過程中,某一
連結的權值改變量連續數次為異號,
即正負連續穿插,這表示該處神經元
的差距量連續正負相互穿插。這種現
象也表示著使誤差函數達到最低值的
權值已經跳過。如果誤差函數值遞增
,稱為跳出現象。
跳出現象
(2)EDBD演算法
為了改善上述兩種現象,本研究將引用其他學者所提出
之EDBD演算法使BPN學習時之速率與精度提高,EDBD演算法是
在訓練樣本時,持續嘗試錯誤不斷修正學習速率的計算過程
,相關之數學式如下所述:
將
改寫成微分型式
為了防止學習速率與慣性因
子之值無限制增大,將有最
高限度的定義
採用指數函數的型態來控制增加量,使學習速率
在平緩的地方將快速增加,相對的在較大斜率的地方
增加速度較緩慢,如此可以使平緩區擁有較大的學習
速率增量,而沒有跳出現象發生的風險。基本上慣性
因子學習速率一樣,都隨著學習次數而變化。
(3)相對重要性
因為倒傳遞類神經網路EDBD演算法輸入與輸出神經元無
法考慮其關連性,因此在BPN學習完成後,其網路內部儲存之
權值可進一步結合其他學者之研究,分析各輸入參數對應於
某一輸出參數之相對重要性。
各基本設計參數之相對重要性分析結果能得到最具影響
力的輸入參數,可提供改良設計之參考。
(4)K-mean分群理論
K-mean是一種應用「群集」來「分群」的分析演算法。
「群集」是空間中鄰近點所構成之集合,而「分群」乃在
求其內部具有均質性且群集間具有異質性之一種處理方法。
K-mean分析之目的在於辨認某些事物具有相似之特性,並
將此等事物依照某些特性,劃分為數個群集,使在同一群
集內之事物具有高度之均質性,而不同群集之事物則具有
相異性;若以幾何圖形表示之,則同一群集內之事物,應
相互聚集一起,而不同群集之事物則彼此遠離。
(5)數學分析模型設計-產生學習樣本
將以質量-彈簧-阻尼系統
建立簡化之精密機械平台模型,
由動力數值之分析方法,獲得
結構物受震時之反應數據,此
外,結構物受地震力作用時,
水平向之振動反應占多數,為
簡化分析,本研究僅考慮水平
向地震力及結構物於水平方向
之運動行為,故可將精密機械
平台與基礎質量塊模擬成2個
自由度模型。
精密機械平台
在分析精密機械平
台受地震力作用時,底
部基礎質量塊與周圍卵
礫石層之互制行為。m2、
k2、ξ2等三個參數是屬
於精密機械平台參數,
而m1、k1、ξ1等三個參
數是屬於基礎的參數,
主要要模擬精密機械平
台與基礎之間的互制作
用,故將m2、k2、ξ2等
三個參數固定,分別假
設其值為10t、3500kN/m
及2%。
基礎質量塊模型
m1=剛性基礎之質量,視為集中質量;
k1=卵礫石層之側向勁度;
ξ1=卵礫石層之側向阻尼比;
m2=機器與機械平台之質量和,視為集中質量;
k2=機械平台底部支架結構之側向勁度;
ξ2=機械平台底部支架結構之側向阻尼比;
u1=m1所對應之自由度;
u2=m2所對應之自由度。
假設精密機械系統裝設在圓形基礎上,引用其他學
者之研究,歸納出分析參數,計有Dmax、GC、ρs、R0、h
及m1等六個,並根據現地調查資料進行分析。
Dmax=最大粒徑;
GC=礫石含量;
ρs =土壤密度;
R0 =等值圓形基礎半徑;
h =基礎厚度;
m1 =剛性基礎之質量;
σ3 ’=有效應力;
ν = 柏松比 = 0.3;
G = 剪力模數。
研究案例
由於影響基礎震動因子與土壤本身特性、基礎的設計及地
震的外力因子有關,本研究主要分成三個部份:
(1)以質量-彈簧-阻尼系統建立簡化之精密機械平台模型,研
究針對土壤本身特性、基礎設計的部分以6個不同輸入參數
Dmax、GC、ρs、R0、h及m1 ,與10個測站所量出的集集地震東
西向地震紀錄,由動力數值方法取得的基礎最大側向位移量
u1,max與精密機械平台最大側向位移量u2,max作為2個輸出參數,
產生729組學習範例與組成12000種輸入測試範例組合,其分析
結果提供給類神經網路來學習與測試。
(2)因為地震屬不規則的散亂運動一般收斂方式不佳,藉由類
神經網路EDBD演算法的方法加速其收斂。
(3)以K-mean理論將可能影響基礎震動分類。
依據前述所分析之參數,可
決定輸入層神經元數目為6個,
且本研究將以m1和m2受地震力作
用時,相對於基礎底部之最大位
移量為輸出層項目,因此輸出層
神經元數目為2個,而網路中隱
藏層數目定為1層,隱藏層神經
元數目3個,此時,本研究所使
用之網路架構已設計完成,如圖
所示,其中u1,max、u2,max分別為
歷時分析過程中m1及m2相對於基
礎底部之最大側向位移量,並以
絕對值表示。
基礎質量塊模型
網路架構
為了檢驗網路學習成果,通常在網路學習前的範例搜集
階段,將範例分成二部分,即訓練範例與測試範例。因此,
各參數上、下限範圍,將各6個輸入參數分割成三等分,並挑
選中部科學園區附近十個測站所量測出之集集地震東西向地
震記錄(測站分佈如圖所示)。將地震力輸入精密機械平台
之簡化模型,經由動力數值方
法解得2個輸出參數為u1,max與
u2,max,經排列組合可得36=729
種輸入範例組合即完成訓練範
例之準備。另對每個輸入參數
以隨機取樣方式進行組合,同
樣取上述地震記錄分別進行動
力數值分析,組成12000種輸入
範例組合即完成測試範例之準
備。
結果與討論
(1) 網路收斂狀況
(2) 網路預測準確度
(3) 相對重要性分析
(4) 場址效應
(1) 網路收斂狀況
網路學習方式則以每載
入一個訓練範例即更新權值
和閥值一次,當所有訓練範
例都載入一次時,則完成一
次學習循環,網路於每次學
習循環結束時,即以訓練範
例和測試範例進行誤差均方
根MSE計算。當訓練範例與
測試範例之MSE均小於2×10-2
時,即停止網路之學習,此
即所謂網路學習完成或稱網
路已收斂。
=第P個範例的第j個輸出神經元之目標輸
出值;
=第P個範例的第j個輸出神經元之推論輸
出值;
M=範例數目;N=輸出層神經元數目。
當運用傳統倒傳遞網路時,需要經過2000-9500的訓
練次數才可完成學習過程,而如果用倒傳遞網路EDBD演
算法時,只需要200-750的訓練次數即可完成學習過程。
(2) 網路預測準確度
測試範例之目標輸出值與推論輸出值進行比較,詳
細比較結果顯示,基礎最大側向位移u1,max之平均誤差
值約介於6%~8%之間,而精密機械平台最大側向位移
u2,max之平均誤差值均小於0.08% ,原因下頁所示。
相較之下u1,max之平均誤差值偏高,主要原因為基礎質量
塊周圍之卵礫石層勁度K1遠高於一般土壤勁度,致使最大位
移u1,max於地震力作用時反應不明顯,且已經學習完成之網路
系統本身即存在微小誤差,因此網路本身的誤差將明顯反應
u1,max上。由於精密機械平台所對應之勁度K2較小,致使最大
位移u2,max於地震力作用下之反應值較大,因此網路本身的誤
差對於u2,max將不造成顯著影響。
(3) 相對重要性分析
為了探討各輸入參數對於
u1,max與u2,max之影響,利用網路中
已學習完成之權值,分析各輸入
參數對應於u1,max與u2,max之相對重
要性。
(1)對u1,max而言,各參數之相對重
要性之大小及順序為R0(45.69%)>
Dmax(37.77%)> Mf(11.13%)>
GC(2.75%)> h(1.60%)> ρs(1.06%)
(2)對u2,max而言,各參數之相對重
要性之大小及順序為R0 (45.19%)>
Dmax(39.55%)> Mf(9.62%)>
GC(2.80%)> h(1.71%)> ρs(1.13%)
u2,max
u1,max
由上述結果可得知,對網路運算結果具最大影響力的兩
個輸入參數分別為R0與Dmax,其中R0屬於基礎型式參數,於
設計或分析時可明確的獲得,而Dmax則屬於現地土壤參數,
需進行相關試驗而獲得,因此對於詳細數據取得困難度偏高,
但由於Dmax相對重要性值較高,在缺乏現地資料之情況下,
於設計或分析過程中,對於Dmax之假設需格外小心謹慎,以
免精密機械平台受震時之反應有過於保守或高估現象發生。
u2,max
u1,max
(4) 場址效應
場址效應分成兩部份
(1)局部效應:控制土壤特性,在這篇研究的簡單模型中,土壤特
性因子包含有Dmax、 GC 、 ρs。
(2)整體效應:管理區域的地質特徵。
網路分析結果,10條曲
線趨勢相同,基礎最大側向
位移量u1,max隨著Dmax的增加
而減小,說明局部效應為重
要且敏感對於基礎的最大位
移量。
對於精密機械平台最大側向位移量u2,max而言,以Dmax
為例說明,而不同樣式之散佈點代表不同組別之網路。各
參數值之變化量對於u2,max之反應量幾乎為零,可推論本研
究所輸入之Dmax並非控制u2,max之主因。
再依u2,max反應值之大
小進行地震記錄分類,運
用K-mean理論可將此十筆
地震記錄分為三群,第一
群:TCU105、TCU061、
TCU057、TCU100,第二群:
TCU051、TCU056、TCU053、
TCU050,第三群:TCU104、
TCU048,將各群範圍標示。
由上述結果可推論,影響um反應值之因素應與現地地質條
件有關,而中科比較靠近第三群,因此建議中科設廠時可引用
TCU104與TCU048的測站記錄進行分析與設計,但本研究僅就各
測站於集集地震下所量測之地表加速度進行歸納,對於其它地
震是否會有相似之結論仍有待後續相關研究更進一步探討。
結論
(1)應用EDBD演算法控制倒傳遞網路之收斂具良好表現,尤
其對本研究所架構之各組網路而言,可有效解決跳出現象
與減緩現象,並在有限時間內達到所要求之MSE值。
(2)將已學習完成之網路系統,進行相對重要性評估,可快
速方便的把各個輸入參數對應於輸出參數之的重要性計算
出,並找出最具影響力的輸入參數,於設計或分析時可供
參考。
(3)研究顯示場址效應對於土壤-結構互制作用問題的結果
非常重要,其包含有局部效應與整體效應,分別決定土壤
特性與管理地質條件。
(4)K-mean理論成功的將同一場址效應中的測站分群。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