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68-李佳璇、邱雋媛、張邑擎、蔡宜紋(國醫遷台再造者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D68-李佳璇、邱雋媛、張邑擎、蔡宜紋(國醫遷台再造者

指導:郭世清教官
報告: 邱雋媛,張邑擎,李佳璇,蔡宜紋
致德堂的命名來源!
1901年(民國前11年)-1979年6
月11日,享年79歲
廣東省中山縣人,稱國父孫中山
先生元配盧慕貞夫人為姑母,是
國父哲嗣孫哲生院長(立法院)
之親表弟。
北平協和醫學院學士(中國醫
學院最高學府)。
1928年獲美國紐約大學醫學
博士學位。
北平協和醫學院教授
中央軍校軍醫處長
軍事委員會後方勤務部衛生處處長
軍政部軍醫署署長
國防醫學院院長
中央研究院院士
盧致德先生於民國前十一年六月,隨父
母寄寓平津,先畢業於天津新學書院。
在北平協和醫學院畢業之後,獲美國紐
約大學獲得博士醫學學位。
此一安排係由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Rockefeller)所定,因協和醫學院建
校費用,均來自洛克菲勒基金。
之後就留校任教職,主要從事生理藥理
的研究。
民國21年,經由林可勝博士的推薦,受聘
為軍醫監理委員會上校專員(另有一說是由劉
瑞恆軍醫總監選拔)。
同年八月,轉任中央軍校軍醫處少將處長。
民國22年,兼任軍委會委員長南昌行營軍
醫處長。
先總統蔣公及夫人,終其生均呼盧致德為
盧軍醫,來源即在此。
 民國25年,奉派至英、法、德、比、奧、義、美、
加等國,考察軍醫教育及軍隊衛生勤務,並進入英
國皇家陸軍軍醫院進修。
 民國26年,八年抗日戰爭爆發,調任後方勤務部衛
生處長。
 民國29年任軍政部軍醫署署長,仍兼任後方勤務部
衛生處長,於此抗戰期間,規劃並指揮軍醫行政與
衛生勤務,統理全國軍醫業務,使得安然渡海戰時
資源缺乏之困難時期。
 民國33年,盧致德先生兼任陸軍衛生勤務訓練所主
任,主持軍醫衛生人員之培養訓練。
 民國36年,軍醫學校與陸軍衛生勤務訓練所合併為
國防醫學院,由林可勝先生任院長,盧致德先生與
張建先生任副院長。
 民國38年3月,國防醫學院遷往台灣。林可勝院長應
聘赴美作研究,張建副院長去廣州任廣東省教育廳
長,由盧致德代理院長,並於42年正式接任院長職
務。
盧致德院長在任期間,致力軍醫教育推展,
尤其在財政與物資缺乏情況下,四處奔走,
克服種種困難,爭取建設校園,將國防醫學
院從無到有─圖書館、實驗室、教室、餐廳、
學生宿舍等先後建設完成,充實醫療儀器、
圖書等教學設備,禮聘才學教授授課。終於,
使得國防醫學院能在艱苦環境中成長發展,
奠定軍醫教育良好的基礎,也為台灣醫界留
下不可抹滅的功績。
民國46年行政院退輔會籌設榮民總醫院,
即委託盧院長策劃。
47年正式成立榮民總醫院,由盧致德兼任
院長。在盧院長與同仁努力之下,榮民總醫
院聚集醫學精英,造福民眾,亦將台灣醫療
水準提升到世界等級。
民國60年,盧院長奉命籌劃國立陽明醫學
院,至63年完成籌建工作。
盧致德院長為國防醫學院遷台後任期最久的院
長,對於本學院有諸多貢獻,是許多校友心中
的老院長。盧院長為使教學人員居有定所,
鄰近學校,方便來校授課,與美國醫藥援華會
劉孔樂執行長興建了學人新村,緊連學校後門,
來校授課,步行即可。
中美聯軍作戰,盧致德院長總是親臨戰地,在
印、緬前線,經常出生入死。
在戰時陪都重慶,先生為高級軍官,英年倜儻,
為許多名門閨秀所羨慕,而先生以國難當頭,
未作家室之想。
先生平日生活簡樸,穿軍裝則筆挺,自駕汽車
代步。有同仁入市,常讓其上車同載;比之以
後內科主任之只載妻小上學,不載同仁上班,
算是一大諷刺。
先生勤於國事,遲遲成家。抗戰勝利後,年已
四十有六,始與朱浣筠小姐結為連理。朱小姐
(盧師母)為民初北洋政府內務總長朱啟鈐之
女公子,賢淑端莊。她曾肄業於天津貝滿學校、
上海中西女中。盧師母英文造詣很深,抗戰時
期,任職中央機關。
1976年,盧院長去美國開刀除去膽囊結石
以後,留在芝加哥休養了一段時間。
1979年6月11日病逝於台北榮民總醫院。
由牙醫系第八期的李選任爺爺來訴說當年
的情形:
學人新村是盧致德院長, 得到劉孔樂教
授和美國友人的捐助,而專為國防醫學院教
學人員興建的眷舍,所以定名為「學人新
村」,英文名「ABMAC Village」(American
Bureau of Medical Aid to China 的縮寫)
 當時的名教授如:許雨階(寄生蟲)、彭
達謀(公共衛生)、周美玉(護理)、劉
孔樂(客座教授),名醫丁農(內科)、
盧光舜(外科)、崔玖(婦產)等,都是
住在學人新村內。
 後來繼任國防醫學院院長的蔡作雍、尹在
信、李賢鎧,亦在其中。
 現任台灣新黨主席郁慕明與我住對門,盧
致德院長則住在學人新村最前面進門的右
側。
 盧致德院長為學人新村付出很多心血,不
僅籌資募捐,煞費苦心。而學人新村的興
建、設計、規劃以至於完成,都親身參與
和督導。
分享小故事
每天早晨,盧院長都會在庭院內巡視一番,
觀賞心愛的花草。孩子們見到盧院長,都會
很親熱地叫一聲「盧爺爺早」;而盧院長亦
必點頭輕聲微笑說:「小朋友早。」所以學
人新村的孩子們,都認識「盧爺爺」。有時,
孩子們見庭院中百花盛開,非常喜歡,偶爾
會偷偷採下一朵或兩朵來玩,如果被盧院長
看見,盧院長會和顏悅色地對孩子說:「好
花是供大家欣賞的,不能隨便摘下來玩!」
並隨便問那孩子住在那家?叫什麼名字?孩
子們據實以告,第二天,他的爸爸就被盧院
長召見談話了。從此以後,再沒有孩子們亂
採庭院中的花朵了。盧院長這種「子不教,
父之過」的婉轉勸導方法,確實很妙而有效,
令人難忘。
盧致德院長除了竭力為教學人員
改善住家環境、興建學人新村外,
還顧及教職人員的子女教育,特
別在學人新村庭院內,留下一大
塊空地,蓋了一棟美崙美奐的
「愛德幼稚園」,專供幼兒學習,
更便於照顧,使家長無後顧之憂。
在周末假日,愛德幼稚園開放其
大廳,提供較大的孩子們學習書、
畫、音樂的場地。
多元利用--土石流的觀察
幼兒菜圃
盧爺爺一生為台灣的醫學發展付出極大
的貢獻,許多目前及以前的優秀醫學人
才,都是在那個困苦的時間,接受醫學
的訓練才有今日的成就。
另外,他也是一位很懂得照顧員工、體
恤部下的長官,大家也都很敬佩他。
報告完畢!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