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位女將軍~ 周美玉 我是生來服務人,不是讓人服侍 指導:郭世清教官 組員:歐璿、許晉毓、陳彥甫 台灣的五位女將軍      周美玉---軍護之母 姜毅英---前軍統局長戴笠之秘書 潘愛珠---前軍情局政戰主任 柴惠珍---國防部情報次長室通資安全處長 池玉蘭---前軍事發言人室副主任 台灣的五位女將軍      周美玉---軍護之母 姜毅英---前軍統局長戴笠之秘書 潘愛珠---前軍情局政戰主任 柴惠珍---國防部情報次長室通資安全處長 池玉蘭---前軍事發言人室副主任 台灣的五位女將軍      周美玉---軍護之母 姜毅英---前軍統局長戴笠之秘書 潘愛珠---前軍情局政戰主任 柴惠珍---國防部情報次長室通資安全處長 池玉蘭---前軍事發言人室副主任 台灣的五位女將軍      周美玉---軍護之母 姜毅英---前軍統局長戴笠之秘書 潘愛珠---前軍情局政戰主任 柴惠珍---前國防部情次室通資安全處長 池玉蘭---前軍事發言人室副主任 台灣的五位女將軍      周美玉---軍護之母 姜毅英---前軍統局長戴笠之秘書 潘愛珠---前軍情局政戰主任 柴惠珍---國防部情報次長室通資安全處長 池玉蘭---前軍事發言人室副主任 生平  民國前二年(1910)生 於浙江省慈谿縣  幼時家境優渥,一路 在被視為「貴族學校」 教會中學唸到畢業。  後報考北平協和醫學 院護理學校護理科畢 業 生平  民國前二年(1910)生 於浙江省慈谿縣  幼時家境優渥,一路 在被視為「貴族學校」 教會中學唸到畢業。  後報考北平協和醫學 院護理學校護理科畢 業 生平  民國前二年(1910)生 於浙江省慈谿縣  幼時家境優渥,一路 在被視為「貴族學校」 教會中學唸到畢業。  後報考北平協和醫學 院護理學校護理科畢 業  民國27年,中日戰爭爆 發,周美玉加入戰場救 護的行列。  民國36年創立了全台第 一個護理專業科系  在民國45年秋天協助台 大醫學院成立國立臺灣 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  民國27年,中日戰爭爆 發,周美玉加入戰場救 護的行列。  民國36年創立了全台第 一個護理專業科系  在民國45年秋天協助台 大醫學院成立國立臺灣 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  民國27年,中日戰爭爆 發,周美玉加入戰場救 護的行列。  民國36年創立了全台第 一個護理專業科系  在民國45年秋天,協助 台大醫學院成立護理學 系。  民國47年,當時官階為上 校的周美玉晉升少將。  退休後,獨身住在國防醫 學院宿舍裡,護理系學生 自動自發照顧。  民國九十年三月十三日病 逝,享年九十三歲。 晚年與學生們的合照  民國47年,當時官階為上 校的周美玉晉升為少將。  退休後,獨身住在國防醫 學院宿舍裡,護理系學生 自動自發照顧。  民國九十年三月十三日病 逝,享年九十三歲。 晚年與學生們的合照  民國47年,當時官階為上 校的周美玉晉升為少將。  退休後,獨身住在國防醫 學院宿舍裡,護理系學生 自動自發照顧。  民國九十年三月十三日病 逝,享年九十三歲。 晚年與學生們的合照 一生投身護理70餘載  投考協和醫學院附設護士學校,獨排眾議  護理曾被視為低下的行業  畢業後到河北定縣救世軍醫院實習 遇到一位四十歲外籍傳教士(後提及的美國老師)  簡樸生活  堅定了從事護理的意志  經歷   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公 共衛生及衛生教育碩 士 哥倫比亞大學護理教 育碩士 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 農村衛生及一般護理 教育負責人 抗戰期間任紅十字會 救護總隊護理負責人     協助創立戰時衛生人 員訓練所 創辦國防醫院護理系 且曾任護理系主任 台北榮民總醫院護理 部主任 中華民國護理學會理 事長 經歷   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公 共衛生及衛生教育碩 士 哥倫比亞大學護理教 育碩士 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 農村衛生及一般護理 教育負責人 抗戰期間任紅十字會 救護總隊護理負責人     協助創立戰時衛生人 員訓練所 創辦國防醫院護理系 且曾任護理系主任 台北榮民總醫院護理 部主任 中華民國護理學會理 事長 經歷   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公 共衛生及衛生教育碩 士 哥倫比亞大學護理教 育碩士 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 農村衛生及一般護理 教育負責人 抗戰期間任紅十字會 救護總隊護理負責人     協助創立戰時衛生人 員訓練所 創辦國防醫院護理系 且曾任護理系主任 台北榮民總醫院護理 部主任 中華民國護理學會理 事長 經歷   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公 共衛生及衛生教育碩 士 哥倫比亞大學護理教 育碩士 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 農村衛生及一般護理 教育負責人 抗戰期間任紅十字會 救護總隊護理負責人     協助創立戰時衛生人 員訓練所 創辦國防醫院護理系 且曾任護理系主任 台北榮民總醫院護理 部主任 中華民國護理學會理 事長 經歷   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公 共衛生及衛生教育碩 士 哥倫比亞大學護理教 育碩士 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 農村衛生及一般護理 教育負責人 抗戰期間任紅十字會 救護總隊護理負責人     協助創立戰時衛生人 員訓練所 創辦國防醫院護理系 且曾任護理系主任 台北榮民總醫院護理 部主任 中華民國護理學會理 事長 經歷   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公 共衛生及衛生教育碩 士 哥倫比亞大學護理教 育碩士 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 農村衛生及一般護理 教育負責人 抗戰期間任紅十字會 救護總隊護理負責人     協助創立戰時衛生人 員訓練所 創辦國防醫院護理系 且曾任護理系主任 台北榮民總醫院護理 部主任 中華民國護理學會理 事長 經歷   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公 共衛生及衛生教育碩 士 哥倫比亞大學護理教 育碩士 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 農村衛生及一般護理 教育負責人 抗戰期間任紅十字會 救護總隊護理負責人     協助創立戰時衛生人 員訓練所 創辦國防醫院護理系 且曾任護理系主任 台北榮民總醫院護理 部主任 中華民國護理學會理 事長 經歷   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公 共衛生及衛生教育碩 士 哥倫比亞大學護理教 育碩士 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 農村衛生及一般護理 教育負責人 抗戰期間任紅十字會 救護總隊護理負責人     協助創立戰時衛生人 員訓練所 創辦國防醫院護理系 且曾任護理系主任 台北榮民總醫院護理 部主任 中華民國護理學會理 事長 毅然決然投入戰場救護  中日戰爭爆發,投入了戰場救護  紅十字救護總隊  戰時衛生訓練班  軍護之母 農村公衛和護理制度  胃穿孔  村婦小孩照護 大學護理教育先驅  從護校到大專護理  高等護理  研究所護理 事蹟  軍護教育之起源 始於民國三十二年,由周美玉將軍成 立的高級護理職業班(高護班)。又於 民國三十六年國防醫學院增設護理學 系成為我國首創之護理高等學府。  有「中國南丁格爾」及「中國軍護之 母」之稱。  中日戰爭爆發時,周美玉對於聯合國 優渥職務不為所動,毅然加入中國紅 十字會總會救護隊,拯救無數官兵。 事蹟  軍護教育之起源 始於民國三十二年,由周美玉將軍成 立的高級護理職業班(高護班)。又於 民國三十六年國防醫學院增設護理學 系成為我國首創之護理高等學府。  有「中國南丁格爾」及「中國軍護之 母」之稱。  中日戰爭爆發時,周美玉對於聯合國 優渥職務不為所動,毅然加入中國紅 十字會總會救護隊,拯救無數官兵。 事蹟  軍護教育之起源 始於民國三十二年,由周美玉將軍成 立的高級護理職業班(高護班)。又於 民國三十六年國防醫學院增設護理學 系成為我國首創之護理高等學府。  有「中國南丁格爾」及「中國軍護之 母」之稱。  中日戰爭爆發時,周美玉對於聯合國 優渥職務不為所動,毅然加入中國紅 十字會總會救護隊,拯救無數官兵。 事蹟  協助建立農村公共衛生與護理制度, 並訓練婦女具專業保母之能力及保 健的概念。  積極以個人與國際友人的交誼爭取 外援,充實教育設備及獎學金送學 生出國進修。  先後擔任了國防醫學院、榮民總醫 院的護理系主任,「出借」教授協 助台大醫學院成立「護理學系」。 台大護理系第二屆主任 余道真 (1957-1972) 事蹟  協助建立農村公共衛生與護理制度, 並訓練婦女具專業保母之能力及保 健的概念。  積極以個人與國際友人的交誼爭取 外援,充實教育設備及獎學金送學 生出國進修。  先後擔任了國防醫學院、榮民總醫 院的護理系主任,「出借」教授協 助台大醫學院成立「護理學系」。 台大護理系第二屆主任 余道真 (1957-1972) 事蹟  協助建立農村公共衛生與護理制度, 並訓練婦女具專業保母之能力及保 健的概念。  積極以個人與國際友人的交誼爭取 外援,充實教育設備及獎學金送學 生出國進修。  先後擔任了國防醫學院、榮民總醫 院的護理系主任,「出借」教授協 助台大醫學院成立「護理學系」。 台大護理系第二屆主任 余道真 (1957-1972) 坎坷的將軍之路  周美玉創立國防醫學院護理系後,卻無法像其他系主任一 樣掛上少將軍階。  她無法接受自己是女性而無法升將官的事實,多次寫信給 老蔣總統抱怨性別歧視,終於在民國45年晉升為少將  http://www.wretch.cc/blog/w44468s/12335936 不屈不撓的精神  周美玉生前受訪時,她說:「就是因為是護理,就是因為 是女子,而不能升少將,我說什麼理由?每年不管我就爭 取,後來上面就寫,總司令說毋庸再議,第二年我仍舊照 例上呈。」 國防醫學院與台大醫學院  抗戰勝利後,原暫時所組成的各 醫療組織及衛生大隊,合併成為 國防醫學院。  遷台後,當時與德日系統的台灣 大學醫學院是台灣僅有的兩所醫 學院,雖然國府衛生部曾有將此 兩醫學院合併的想法,受到時任 醫學院院長杜聰明拒絕。 台大的前身—台北帝國大學 被遮掩的歷史 當時國防醫學院的優勢: 1. 協和醫學院與軍醫學校的優秀人才 2. 從大陸撤來的大量儀器設備 3. 美援挹注 國防醫學院的劣勢: 1. 學員良莠不齊(衛生兵非醫學生) 2. 上課環境惡劣 3. 教學設備嚴重殘破 政策: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 (NAMRU-2)確定落腳臺大醫院 4. 1945-1949 政權改隸與體制轉型     戰後初期臺灣之傳染病復起流行 陳淑芬:臺省僅有「救火式」的衛生政策 陳建仁:「臺灣是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主義醫療 體制。」 美援再來(1947),臺灣省衛生處接受執行 有效運用日治時期訓練的醫事人員  輔以檢疫訓練與藥品供應,盡速恢復檢、防疫  替換過時、能力不佳的衛生警察制度   傅斯年接掌臺大,力促改用北京協和醫院體制 此張PPT引用於台灣當代醫學發展的授課教官 劉士永老師在 “戰後台灣醫療與公衛模式轉型”的資料 戰後新要素一 國防醫學院遷臺  1947年6月,國防醫學院遷建上海   國防醫學院在衛生署長劉瑞恆的牽 線下,與美方援助與醫療專家維持 密切的關係   一批參與抗戰,加入軍醫的協和醫學院 學者 (1950)一流教師、無比的熱情,但學生 素質良莠不齊、教學設備嚴重殘破 相較於臺大,國防醫學院次專科分 科持續進行,並支援臺大醫學院。 此張PPT引用於台灣當代醫學發展的授課教官 劉士永老師在 “戰後台灣醫療與公衛模式轉型”的資料 遷臺(1949) 戰後新要素二 在臺灣的北京協和醫學院校友們  劉瑞恒與顏春輝,接續兩個時代的關 鍵角色  行政院衛生署在1949年遷臺後功能、機 構全失,劉瑞恒成了一個無機構可管的 部長   省衛生處長顏春輝彌補了劉瑞恒   仍有與協和校友的關係,及外援上一言九鼎的 聲望 劉顏二人為中心的臺灣協和校友圈成形 1955,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 (NAMRU-2)確定落腳臺大醫院  美國醫學合作對象不再限於軍醫體系, 也納入前殖民醫學重鎮之臺大醫學院 此張PPT引用於台灣當代醫學發展的授課教官 劉士永老師在 “戰後台灣醫療與公衛模式轉型”的資料 為什麼當軍護?  協和護校一畢業,周美玉便被派到河 北省定縣附近的救世軍醫院實習,當 院有位四十多歲的美國老師,對她產 生了莫大的影響。  一次,周美玉到這位老師家中拜訪, 目睹她僅以一碗清水湯麵糊口,桌上 沒有其他菜餚。見她來訪,便端出白 開水招待;生活之儉僕,令出身不錯 的周美玉為之震驚,也非常感動。  她想:這些高學歷的外國傳教士,千里迢迢來到中國, 為不同血源、種族、語言、文化的「外國人」服務;尤 其是住在鄉下,生活困苦,他們卻無視於這些生活的艱 困,反而甘之如飴。是怎樣的胸襟,才能成就如此不凡 的行止?  讓周美玉深深為之心動,並告訴自己:將來有機會也要 走上這條吃苦、卻能服務他人的路。 受人尊敬處  民間稱之「中國南丁格爾」,軍醫界則稱之「軍護之 母」。  抗戰時對於聯合國優渥職務不為所動,毅然加入中國 紅十字會總會救護隊,遷台時亦然。  護理是一份工作,也是一份事業。  初到廣西,讓部下向當地人買些柴來生火,堅持要付錢。  為病患爭取權益,不遺餘力。  奮勇救人的大愛精神。 為國內護理發展奠基  周將軍第一期學生的國防醫學院護理研究所副教授趙鳳宜  周將軍畢生奉獻護理界,且完全沒有私心,為了讓國內護 理能發展得更好,不但擔任台北榮總創院首任護理部主任, 同時也「出借」教授協助台大醫學院成立「護理學系」。 即使年屆退休,仍時時關心後進,給予指導,也就是背負 這樣的使命,讓周將軍的一生錯過了婚姻。 照顧不僅只是職業更是生活  憶及跟在周將軍身邊學習的日子,趙鳳宜不禁哽咽說:  當時學生們身上穿的衣服及鞋襪,都是周將軍募來的。周 將軍對學生的學習要求相當嚴格,但卻非常愛學生。有一 回周將軍把她叫了去,特別交代她要吃維他命,因為周將 軍覺得她看起來就是身體不對的樣子;而除了學生之外, 周將軍對身邊的人亦相當的關心,當時周將軍配車司機有 五個小孩,周將軍每每都會問司機「孩子們好嗎?」並要 求學生們一起來捐助這五個孩子,如今這五個孩子各有所 成。 所到之處必有一番建樹  現任台北榮總護理部顧問王瑋表示  現今坐落在台北榮總院區內的護理館,也是周將軍募來的。 台北榮總護理部這麼多年來,之所以能順遂的運作,主要 是周將軍打下了很好的根基及規劃周延的制度,使二千多 位護理人員及一百多個單位的龐大組織,穩若泰山,每一 個螺絲釘都能發揮功能。周將軍雖然走了,但她的貢獻卻 是永恆而無法磨滅的。 護理界「國寶」一心服務 終生未嫁  趙鳳宜說,以當時周美玉的國際聲望,很多團體都想網羅, 邀請她一展長才;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曾透 過各種管道,希望她加入WHO服務,但都被她婉拒了。 靳曾珍麗說,周老師一心只有國家,甚至為了教育、服務, 她終生未嫁,把所有心力奉獻給這塊熟悉的土地。國防醫 學院護理系師生無人不感念這位護理界前輩、也是「國寶」 級的人物,一提起「周媽媽」,每個人都肅然起敬。 晚年職務官舍裡的周媽媽  前國防醫學院院長沈國樑  這樣一個對國家有功、名滿國際的學者,官拜「大將軍」, 但是一般人很難想像:她退休後,兩袖清風,獨身住在國防 醫學院宿舍裡。臨終前幾年,因健康日走下坡,護理系學生 便自動自發地組織起來,自願擔起看護「周媽媽」的責任, 而且代代相傳,「照顧周將軍」成了國防護理系畢業生的傳 統,許多學生更視此一任務為無上的光榮。 晚年職務官舍裡的周媽媽  國防護理系助理教授陳金彌說  周美玉平易近人,入夜後,學生輪值宿舍,為患糖尿病的 周將軍注射胰島素;周美玉有如盼女兒來訪般,高興地端 出水果招待學生,頻頻關切她們的學業、工作、愛情,甚 至未來的生活規畫。這幾年,負責看護周美玉的蕭淑蘋也 說,周美玉事母至孝,周太夫人還健在時,年近七十的周 將軍每天回家,侍奉九十餘歲高齡才過世的母親,親自為 她端洗臉水。母女間的親情,流露令人感動。 結語  走過一世紀的戰亂中國,雖然「周媽媽」未婚、無子嗣, 但是國防護理人員也願效法「周媽媽」,讓她感受親情的 溫暖。雖然「周媽媽」與她們長別了,但大家都從這位護 理界「國寶」終生無私無我的奉獻精神,完全體會了白衣 天使的真諦。 分享完畢,歡迎指教~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台灣第一位女將軍~ 周美玉 我是生來服務人,不是讓人服侍 指導:郭世清教官 組員:歐璿、許晉毓、陳彥甫 台灣的五位女將軍      周美玉---軍護之母 姜毅英---前軍統局長戴笠之秘書 潘愛珠---前軍情局政戰主任 柴惠珍---國防部情報次長室通資安全處長 池玉蘭---前軍事發言人室副主任 台灣的五位女將軍      周美玉---軍護之母 姜毅英---前軍統局長戴笠之秘書 潘愛珠---前軍情局政戰主任 柴惠珍---國防部情報次長室通資安全處長 池玉蘭---前軍事發言人室副主任 台灣的五位女將軍      周美玉---軍護之母 姜毅英---前軍統局長戴笠之秘書 潘愛珠---前軍情局政戰主任 柴惠珍---國防部情報次長室通資安全處長 池玉蘭---前軍事發言人室副主任 台灣的五位女將軍      周美玉---軍護之母 姜毅英---前軍統局長戴笠之秘書 潘愛珠---前軍情局政戰主任 柴惠珍---前國防部情次室通資安全處長 池玉蘭---前軍事發言人室副主任 台灣的五位女將軍      周美玉---軍護之母 姜毅英---前軍統局長戴笠之秘書 潘愛珠---前軍情局政戰主任 柴惠珍---國防部情報次長室通資安全處長 池玉蘭---前軍事發言人室副主任 生平  民國前二年(1910)生 於浙江省慈谿縣  幼時家境優渥,一路 在被視為「貴族學校」 教會中學唸到畢業。  後報考北平協和醫學 院護理學校護理科畢 業 生平  民國前二年(1910)生 於浙江省慈谿縣  幼時家境優渥,一路 在被視為「貴族學校」 教會中學唸到畢業。  後報考北平協和醫學 院護理學校護理科畢 業 生平  民國前二年(1910)生 於浙江省慈谿縣  幼時家境優渥,一路 在被視為「貴族學校」 教會中學唸到畢業。  後報考北平協和醫學 院護理學校護理科畢 業  民國27年,中日戰爭爆 發,周美玉加入戰場救 護的行列。  民國36年創立了全台第 一個護理專業科系  在民國45年秋天協助台 大醫學院成立國立臺灣 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  民國27年,中日戰爭爆 發,周美玉加入戰場救 護的行列。  民國36年創立了全台第 一個護理專業科系  在民國45年秋天協助台 大醫學院成立國立臺灣 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  民國27年,中日戰爭爆 發,周美玉加入戰場救 護的行列。  民國36年創立了全台第 一個護理專業科系  在民國45年秋天,協助 台大醫學院成立護理學 系。  民國47年,當時官階為上 校的周美玉晉升少將。  退休後,獨身住在國防醫 學院宿舍裡,護理系學生 自動自發照顧。  民國九十年三月十三日病 逝,享年九十三歲。 晚年與學生們的合照  民國47年,當時官階為上 校的周美玉晉升為少將。  退休後,獨身住在國防醫 學院宿舍裡,護理系學生 自動自發照顧。  民國九十年三月十三日病 逝,享年九十三歲。 晚年與學生們的合照  民國47年,當時官階為上 校的周美玉晉升為少將。  退休後,獨身住在國防醫 學院宿舍裡,護理系學生 自動自發照顧。  民國九十年三月十三日病 逝,享年九十三歲。 晚年與學生們的合照 一生投身護理70餘載  投考協和醫學院附設護士學校,獨排眾議  護理曾被視為低下的行業  畢業後到河北定縣救世軍醫院實習 遇到一位四十歲外籍傳教士(後提及的美國老師)  簡樸生活  堅定了從事護理的意志  經歷   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公 共衛生及衛生教育碩 士 哥倫比亞大學護理教 育碩士 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 農村衛生及一般護理 教育負責人 抗戰期間任紅十字會 救護總隊護理負責人     協助創立戰時衛生人 員訓練所 創辦國防醫院護理系 且曾任護理系主任 台北榮民總醫院護理 部主任 中華民國護理學會理 事長 經歷   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公 共衛生及衛生教育碩 士 哥倫比亞大學護理教 育碩士 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 農村衛生及一般護理 教育負責人 抗戰期間任紅十字會 救護總隊護理負責人     協助創立戰時衛生人 員訓練所 創辦國防醫院護理系 且曾任護理系主任 台北榮民總醫院護理 部主任 中華民國護理學會理 事長 經歷   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公 共衛生及衛生教育碩 士 哥倫比亞大學護理教 育碩士 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 農村衛生及一般護理 教育負責人 抗戰期間任紅十字會 救護總隊護理負責人     協助創立戰時衛生人 員訓練所 創辦國防醫院護理系 且曾任護理系主任 台北榮民總醫院護理 部主任 中華民國護理學會理 事長 經歷   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公 共衛生及衛生教育碩 士 哥倫比亞大學護理教 育碩士 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 農村衛生及一般護理 教育負責人 抗戰期間任紅十字會 救護總隊護理負責人     協助創立戰時衛生人 員訓練所 創辦國防醫院護理系 且曾任護理系主任 台北榮民總醫院護理 部主任 中華民國護理學會理 事長 經歷   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公 共衛生及衛生教育碩 士 哥倫比亞大學護理教 育碩士 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 農村衛生及一般護理 教育負責人 抗戰期間任紅十字會 救護總隊護理負責人     協助創立戰時衛生人 員訓練所 創辦國防醫院護理系 且曾任護理系主任 台北榮民總醫院護理 部主任 中華民國護理學會理 事長 經歷   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公 共衛生及衛生教育碩 士 哥倫比亞大學護理教 育碩士 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 農村衛生及一般護理 教育負責人 抗戰期間任紅十字會 救護總隊護理負責人     協助創立戰時衛生人 員訓練所 創辦國防醫院護理系 且曾任護理系主任 台北榮民總醫院護理 部主任 中華民國護理學會理 事長 經歷   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公 共衛生及衛生教育碩 士 哥倫比亞大學護理教 育碩士 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 農村衛生及一般護理 教育負責人 抗戰期間任紅十字會 救護總隊護理負責人     協助創立戰時衛生人 員訓練所 創辦國防醫院護理系 且曾任護理系主任 台北榮民總醫院護理 部主任 中華民國護理學會理 事長 經歷   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公 共衛生及衛生教育碩 士 哥倫比亞大學護理教 育碩士 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 農村衛生及一般護理 教育負責人 抗戰期間任紅十字會 救護總隊護理負責人     協助創立戰時衛生人 員訓練所 創辦國防醫院護理系 且曾任護理系主任 台北榮民總醫院護理 部主任 中華民國護理學會理 事長 毅然決然投入戰場救護  中日戰爭爆發,投入了戰場救護  紅十字救護總隊  戰時衛生訓練班  軍護之母 農村公衛和護理制度  胃穿孔  村婦小孩照護 大學護理教育先驅  從護校到大專護理  高等護理  研究所護理 事蹟  軍護教育之起源 始於民國三十二年,由周美玉將軍成 立的高級護理職業班(高護班)。又於 民國三十六年國防醫學院增設護理學 系成為我國首創之護理高等學府。  有「中國南丁格爾」及「中國軍護之 母」之稱。  中日戰爭爆發時,周美玉對於聯合國 優渥職務不為所動,毅然加入中國紅 十字會總會救護隊,拯救無數官兵。 事蹟  軍護教育之起源 始於民國三十二年,由周美玉將軍成 立的高級護理職業班(高護班)。又於 民國三十六年國防醫學院增設護理學 系成為我國首創之護理高等學府。  有「中國南丁格爾」及「中國軍護之 母」之稱。  中日戰爭爆發時,周美玉對於聯合國 優渥職務不為所動,毅然加入中國紅 十字會總會救護隊,拯救無數官兵。 事蹟  軍護教育之起源 始於民國三十二年,由周美玉將軍成 立的高級護理職業班(高護班)。又於 民國三十六年國防醫學院增設護理學 系成為我國首創之護理高等學府。  有「中國南丁格爾」及「中國軍護之 母」之稱。  中日戰爭爆發時,周美玉對於聯合國 優渥職務不為所動,毅然加入中國紅 十字會總會救護隊,拯救無數官兵。 事蹟  協助建立農村公共衛生與護理制度, 並訓練婦女具專業保母之能力及保 健的概念。  積極以個人與國際友人的交誼爭取 外援,充實教育設備及獎學金送學 生出國進修。  先後擔任了國防醫學院、榮民總醫 院的護理系主任,「出借」教授協 助台大醫學院成立「護理學系」。 台大護理系第二屆主任 余道真 (1957-1972) 事蹟  協助建立農村公共衛生與護理制度, 並訓練婦女具專業保母之能力及保 健的概念。  積極以個人與國際友人的交誼爭取 外援,充實教育設備及獎學金送學 生出國進修。  先後擔任了國防醫學院、榮民總醫 院的護理系主任,「出借」教授協 助台大醫學院成立「護理學系」。 台大護理系第二屆主任 余道真 (1957-1972) 事蹟  協助建立農村公共衛生與護理制度, 並訓練婦女具專業保母之能力及保 健的概念。  積極以個人與國際友人的交誼爭取 外援,充實教育設備及獎學金送學 生出國進修。  先後擔任了國防醫學院、榮民總醫 院的護理系主任,「出借」教授協 助台大醫學院成立「護理學系」。 台大護理系第二屆主任 余道真 (1957-1972) 坎坷的將軍之路  周美玉創立國防醫學院護理系後,卻無法像其他系主任一 樣掛上少將軍階。  她無法接受自己是女性而無法升將官的事實,多次寫信給 老蔣總統抱怨性別歧視,終於在民國45年晉升為少將  http://www.wretch.cc/blog/w44468s/12335936 不屈不撓的精神  周美玉生前受訪時,她說:「就是因為是護理,就是因為 是女子,而不能升少將,我說什麼理由?每年不管我就爭 取,後來上面就寫,總司令說毋庸再議,第二年我仍舊照 例上呈。」 國防醫學院與台大醫學院  抗戰勝利後,原暫時所組成的各 醫療組織及衛生大隊,合併成為 國防醫學院。  遷台後,當時與德日系統的台灣 大學醫學院是台灣僅有的兩所醫 學院,雖然國府衛生部曾有將此 兩醫學院合併的想法,受到時任 醫學院院長杜聰明拒絕。 台大的前身—台北帝國大學 被遮掩的歷史 當時國防醫學院的優勢: 1. 協和醫學院與軍醫學校的優秀人才 2. 從大陸撤來的大量儀器設備 3. 美援挹注 國防醫學院的劣勢: 1. 學員良莠不齊(衛生兵非醫學生) 2. 上課環境惡劣 3. 教學設備嚴重殘破 政策: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 (NAMRU-2)確定落腳臺大醫院 4. 1945-1949 政權改隸與體制轉型     戰後初期臺灣之傳染病復起流行 陳淑芬:臺省僅有「救火式」的衛生政策 陳建仁:「臺灣是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主義醫療 體制。」 美援再來(1947),臺灣省衛生處接受執行 有效運用日治時期訓練的醫事人員  輔以檢疫訓練與藥品供應,盡速恢復檢、防疫  替換過時、能力不佳的衛生警察制度   傅斯年接掌臺大,力促改用北京協和醫院體制 此張PPT引用於台灣當代醫學發展的授課教官 劉士永老師在 “戰後台灣醫療與公衛模式轉型”的資料 戰後新要素一 國防醫學院遷臺  1947年6月,國防醫學院遷建上海   國防醫學院在衛生署長劉瑞恆的牽 線下,與美方援助與醫療專家維持 密切的關係   一批參與抗戰,加入軍醫的協和醫學院 學者 (1950)一流教師、無比的熱情,但學生 素質良莠不齊、教學設備嚴重殘破 相較於臺大,國防醫學院次專科分 科持續進行,並支援臺大醫學院。 此張PPT引用於台灣當代醫學發展的授課教官 劉士永老師在 “戰後台灣醫療與公衛模式轉型”的資料 遷臺(1949) 戰後新要素二 在臺灣的北京協和醫學院校友們  劉瑞恒與顏春輝,接續兩個時代的關 鍵角色  行政院衛生署在1949年遷臺後功能、機 構全失,劉瑞恒成了一個無機構可管的 部長   省衛生處長顏春輝彌補了劉瑞恒   仍有與協和校友的關係,及外援上一言九鼎的 聲望 劉顏二人為中心的臺灣協和校友圈成形 1955,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 (NAMRU-2)確定落腳臺大醫院  美國醫學合作對象不再限於軍醫體系, 也納入前殖民醫學重鎮之臺大醫學院 此張PPT引用於台灣當代醫學發展的授課教官 劉士永老師在 “戰後台灣醫療與公衛模式轉型”的資料 為什麼當軍護?  協和護校一畢業,周美玉便被派到河 北省定縣附近的救世軍醫院實習,當 院有位四十多歲的美國老師,對她產 生了莫大的影響。  一次,周美玉到這位老師家中拜訪, 目睹她僅以一碗清水湯麵糊口,桌上 沒有其他菜餚。見她來訪,便端出白 開水招待;生活之儉僕,令出身不錯 的周美玉為之震驚,也非常感動。  她想:這些高學歷的外國傳教士,千里迢迢來到中國, 為不同血源、種族、語言、文化的「外國人」服務;尤 其是住在鄉下,生活困苦,他們卻無視於這些生活的艱 困,反而甘之如飴。是怎樣的胸襟,才能成就如此不凡 的行止?  讓周美玉深深為之心動,並告訴自己:將來有機會也要 走上這條吃苦、卻能服務他人的路。 受人尊敬處  民間稱之「中國南丁格爾」,軍醫界則稱之「軍護之 母」。  抗戰時對於聯合國優渥職務不為所動,毅然加入中國 紅十字會總會救護隊,遷台時亦然。  護理是一份工作,也是一份事業。  初到廣西,讓部下向當地人買些柴來生火,堅持要付錢。  為病患爭取權益,不遺餘力。  奮勇救人的大愛精神。 為國內護理發展奠基  周將軍第一期學生的國防醫學院護理研究所副教授趙鳳宜  周將軍畢生奉獻護理界,且完全沒有私心,為了讓國內護 理能發展得更好,不但擔任台北榮總創院首任護理部主任, 同時也「出借」教授協助台大醫學院成立「護理學系」。 即使年屆退休,仍時時關心後進,給予指導,也就是背負 這樣的使命,讓周將軍的一生錯過了婚姻。 照顧不僅只是職業更是生活  憶及跟在周將軍身邊學習的日子,趙鳳宜不禁哽咽說:  當時學生們身上穿的衣服及鞋襪,都是周將軍募來的。周 將軍對學生的學習要求相當嚴格,但卻非常愛學生。有一 回周將軍把她叫了去,特別交代她要吃維他命,因為周將 軍覺得她看起來就是身體不對的樣子;而除了學生之外, 周將軍對身邊的人亦相當的關心,當時周將軍配車司機有 五個小孩,周將軍每每都會問司機「孩子們好嗎?」並要 求學生們一起來捐助這五個孩子,如今這五個孩子各有所 成。 所到之處必有一番建樹  現任台北榮總護理部顧問王瑋表示  現今坐落在台北榮總院區內的護理館,也是周將軍募來的。 台北榮總護理部這麼多年來,之所以能順遂的運作,主要 是周將軍打下了很好的根基及規劃周延的制度,使二千多 位護理人員及一百多個單位的龐大組織,穩若泰山,每一 個螺絲釘都能發揮功能。周將軍雖然走了,但她的貢獻卻 是永恆而無法磨滅的。 護理界「國寶」一心服務 終生未嫁  趙鳳宜說,以當時周美玉的國際聲望,很多團體都想網羅, 邀請她一展長才;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曾透 過各種管道,希望她加入WHO服務,但都被她婉拒了。 靳曾珍麗說,周老師一心只有國家,甚至為了教育、服務, 她終生未嫁,把所有心力奉獻給這塊熟悉的土地。國防醫 學院護理系師生無人不感念這位護理界前輩、也是「國寶」 級的人物,一提起「周媽媽」,每個人都肅然起敬。 晚年職務官舍裡的周媽媽  前國防醫學院院長沈國樑  這樣一個對國家有功、名滿國際的學者,官拜「大將軍」, 但是一般人很難想像:她退休後,兩袖清風,獨身住在國防 醫學院宿舍裡。臨終前幾年,因健康日走下坡,護理系學生 便自動自發地組織起來,自願擔起看護「周媽媽」的責任, 而且代代相傳,「照顧周將軍」成了國防護理系畢業生的傳 統,許多學生更視此一任務為無上的光榮。 晚年職務官舍裡的周媽媽  國防護理系助理教授陳金彌說  周美玉平易近人,入夜後,學生輪值宿舍,為患糖尿病的 周將軍注射胰島素;周美玉有如盼女兒來訪般,高興地端 出水果招待學生,頻頻關切她們的學業、工作、愛情,甚 至未來的生活規畫。這幾年,負責看護周美玉的蕭淑蘋也 說,周美玉事母至孝,周太夫人還健在時,年近七十的周 將軍每天回家,侍奉九十餘歲高齡才過世的母親,親自為 她端洗臉水。母女間的親情,流露令人感動。 結語  走過一世紀的戰亂中國,雖然「周媽媽」未婚、無子嗣, 但是國防護理人員也願效法「周媽媽」,讓她感受親情的 溫暖。雖然「周媽媽」與她們長別了,但大家都從這位護 理界「國寶」終生無私無我的奉獻精神,完全體會了白衣 天使的真諦。 分享完畢,歡迎指教~

台灣第一位女將軍~
周美玉
我是生來服務人,不是讓人服侍
指導:郭世清教官
組員:歐璿、許晉毓、陳彥甫
台灣的五位女將軍





周美玉---軍護之母
姜毅英---前軍統局長戴笠之秘書
潘愛珠---前軍情局政戰主任
柴惠珍---國防部情報次長室通資安全處長
池玉蘭---前軍事發言人室副主任
台灣的五位女將軍





周美玉---軍護之母
姜毅英---前軍統局長戴笠之秘書
潘愛珠---前軍情局政戰主任
柴惠珍---國防部情報次長室通資安全處長
池玉蘭---前軍事發言人室副主任
台灣的五位女將軍





周美玉---軍護之母
姜毅英---前軍統局長戴笠之秘書
潘愛珠---前軍情局政戰主任
柴惠珍---國防部情報次長室通資安全處長
池玉蘭---前軍事發言人室副主任
台灣的五位女將軍





周美玉---軍護之母
姜毅英---前軍統局長戴笠之秘書
潘愛珠---前軍情局政戰主任
柴惠珍---前國防部情次室通資安全處長
池玉蘭---前軍事發言人室副主任
台灣的五位女將軍





周美玉---軍護之母
姜毅英---前軍統局長戴笠之秘書
潘愛珠---前軍情局政戰主任
柴惠珍---國防部情報次長室通資安全處長
池玉蘭---前軍事發言人室副主任
生平

民國前二年(1910)生
於浙江省慈谿縣

幼時家境優渥,一路
在被視為「貴族學校」
教會中學唸到畢業。

後報考北平協和醫學
院護理學校護理科畢
業
生平

民國前二年(1910)生
於浙江省慈谿縣

幼時家境優渥,一路
在被視為「貴族學校」
教會中學唸到畢業。

後報考北平協和醫學
院護理學校護理科畢
業
生平

民國前二年(1910)生
於浙江省慈谿縣

幼時家境優渥,一路
在被視為「貴族學校」
教會中學唸到畢業。

後報考北平協和醫學
院護理學校護理科畢
業

民國27年,中日戰爭爆
發,周美玉加入戰場救
護的行列。

民國36年創立了全台第
一個護理專業科系

在民國45年秋天協助台
大醫學院成立國立臺灣
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

民國27年,中日戰爭爆
發,周美玉加入戰場救
護的行列。

民國36年創立了全台第
一個護理專業科系

在民國45年秋天協助台
大醫學院成立國立臺灣
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

民國27年,中日戰爭爆
發,周美玉加入戰場救
護的行列。

民國36年創立了全台第
一個護理專業科系

在民國45年秋天,協助
台大醫學院成立護理學
系。

民國47年,當時官階為上
校的周美玉晉升少將。

退休後,獨身住在國防醫
學院宿舍裡,護理系學生
自動自發照顧。

民國九十年三月十三日病
逝,享年九十三歲。
晚年與學生們的合照

民國47年,當時官階為上
校的周美玉晉升為少將。

退休後,獨身住在國防醫
學院宿舍裡,護理系學生
自動自發照顧。

民國九十年三月十三日病
逝,享年九十三歲。
晚年與學生們的合照

民國47年,當時官階為上
校的周美玉晉升為少將。

退休後,獨身住在國防醫
學院宿舍裡,護理系學生
自動自發照顧。

民國九十年三月十三日病
逝,享年九十三歲。
晚年與學生們的合照
一生投身護理70餘載

投考協和醫學院附設護士學校,獨排眾議

護理曾被視為低下的行業

畢業後到河北定縣救世軍醫院實習
遇到一位四十歲外籍傳教士(後提及的美國老師)

簡樸生活

堅定了從事護理的意志

經歷


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公
共衛生及衛生教育碩
士
哥倫比亞大學護理教
育碩士
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
農村衛生及一般護理
教育負責人
抗戰期間任紅十字會
救護總隊護理負責人




協助創立戰時衛生人
員訓練所
創辦國防醫院護理系
且曾任護理系主任
台北榮民總醫院護理
部主任
中華民國護理學會理
事長
經歷


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公
共衛生及衛生教育碩
士
哥倫比亞大學護理教
育碩士
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
農村衛生及一般護理
教育負責人
抗戰期間任紅十字會
救護總隊護理負責人




協助創立戰時衛生人
員訓練所
創辦國防醫院護理系
且曾任護理系主任
台北榮民總醫院護理
部主任
中華民國護理學會理
事長
經歷


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公
共衛生及衛生教育碩
士
哥倫比亞大學護理教
育碩士
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
農村衛生及一般護理
教育負責人
抗戰期間任紅十字會
救護總隊護理負責人




協助創立戰時衛生人
員訓練所
創辦國防醫院護理系
且曾任護理系主任
台北榮民總醫院護理
部主任
中華民國護理學會理
事長
經歷


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公
共衛生及衛生教育碩
士
哥倫比亞大學護理教
育碩士
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
農村衛生及一般護理
教育負責人
抗戰期間任紅十字會
救護總隊護理負責人




協助創立戰時衛生人
員訓練所
創辦國防醫院護理系
且曾任護理系主任
台北榮民總醫院護理
部主任
中華民國護理學會理
事長
經歷


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公
共衛生及衛生教育碩
士
哥倫比亞大學護理教
育碩士
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
農村衛生及一般護理
教育負責人
抗戰期間任紅十字會
救護總隊護理負責人




協助創立戰時衛生人
員訓練所
創辦國防醫院護理系
且曾任護理系主任
台北榮民總醫院護理
部主任
中華民國護理學會理
事長
經歷


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公
共衛生及衛生教育碩
士
哥倫比亞大學護理教
育碩士
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
農村衛生及一般護理
教育負責人
抗戰期間任紅十字會
救護總隊護理負責人




協助創立戰時衛生人
員訓練所
創辦國防醫院護理系
且曾任護理系主任
台北榮民總醫院護理
部主任
中華民國護理學會理
事長
經歷


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公
共衛生及衛生教育碩
士
哥倫比亞大學護理教
育碩士
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
農村衛生及一般護理
教育負責人
抗戰期間任紅十字會
救護總隊護理負責人




協助創立戰時衛生人
員訓練所
創辦國防醫院護理系
且曾任護理系主任
台北榮民總醫院護理
部主任
中華民國護理學會理
事長
經歷


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公
共衛生及衛生教育碩
士
哥倫比亞大學護理教
育碩士
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
農村衛生及一般護理
教育負責人
抗戰期間任紅十字會
救護總隊護理負責人




協助創立戰時衛生人
員訓練所
創辦國防醫院護理系
且曾任護理系主任
台北榮民總醫院護理
部主任
中華民國護理學會理
事長
毅然決然投入戰場救護

中日戰爭爆發,投入了戰場救護

紅十字救護總隊

戰時衛生訓練班

軍護之母
農村公衛和護理制度

胃穿孔

村婦小孩照護
大學護理教育先驅

從護校到大專護理

高等護理

研究所護理
事蹟

軍護教育之起源
始於民國三十二年,由周美玉將軍成
立的高級護理職業班(高護班)。又於
民國三十六年國防醫學院增設護理學
系成為我國首創之護理高等學府。

有「中國南丁格爾」及「中國軍護之
母」之稱。

中日戰爭爆發時,周美玉對於聯合國
優渥職務不為所動,毅然加入中國紅
十字會總會救護隊,拯救無數官兵。
事蹟

軍護教育之起源
始於民國三十二年,由周美玉將軍成
立的高級護理職業班(高護班)。又於
民國三十六年國防醫學院增設護理學
系成為我國首創之護理高等學府。

有「中國南丁格爾」及「中國軍護之
母」之稱。

中日戰爭爆發時,周美玉對於聯合國
優渥職務不為所動,毅然加入中國紅
十字會總會救護隊,拯救無數官兵。
事蹟

軍護教育之起源
始於民國三十二年,由周美玉將軍成
立的高級護理職業班(高護班)。又於
民國三十六年國防醫學院增設護理學
系成為我國首創之護理高等學府。

有「中國南丁格爾」及「中國軍護之
母」之稱。

中日戰爭爆發時,周美玉對於聯合國
優渥職務不為所動,毅然加入中國紅
十字會總會救護隊,拯救無數官兵。
事蹟

協助建立農村公共衛生與護理制度,
並訓練婦女具專業保母之能力及保
健的概念。

積極以個人與國際友人的交誼爭取
外援,充實教育設備及獎學金送學
生出國進修。

先後擔任了國防醫學院、榮民總醫
院的護理系主任,「出借」教授協
助台大醫學院成立「護理學系」。
台大護理系第二屆主任
余道真 (1957-1972)
事蹟

協助建立農村公共衛生與護理制度,
並訓練婦女具專業保母之能力及保
健的概念。

積極以個人與國際友人的交誼爭取
外援,充實教育設備及獎學金送學
生出國進修。

先後擔任了國防醫學院、榮民總醫
院的護理系主任,「出借」教授協
助台大醫學院成立「護理學系」。
台大護理系第二屆主任
余道真 (1957-1972)
事蹟

協助建立農村公共衛生與護理制度,
並訓練婦女具專業保母之能力及保
健的概念。

積極以個人與國際友人的交誼爭取
外援,充實教育設備及獎學金送學
生出國進修。

先後擔任了國防醫學院、榮民總醫
院的護理系主任,「出借」教授協
助台大醫學院成立「護理學系」。
台大護理系第二屆主任
余道真 (1957-1972)
坎坷的將軍之路

周美玉創立國防醫學院護理系後,卻無法像其他系主任一
樣掛上少將軍階。

她無法接受自己是女性而無法升將官的事實,多次寫信給
老蔣總統抱怨性別歧視,終於在民國45年晉升為少將

http://www.wretch.cc/blog/w44468s/12335936
不屈不撓的精神

周美玉生前受訪時,她說:「就是因為是護理,就是因為
是女子,而不能升少將,我說什麼理由?每年不管我就爭
取,後來上面就寫,總司令說毋庸再議,第二年我仍舊照
例上呈。」
國防醫學院與台大醫學院

抗戰勝利後,原暫時所組成的各
醫療組織及衛生大隊,合併成為
國防醫學院。

遷台後,當時與德日系統的台灣
大學醫學院是台灣僅有的兩所醫
學院,雖然國府衛生部曾有將此
兩醫學院合併的想法,受到時任
醫學院院長杜聰明拒絕。
台大的前身—台北帝國大學
被遮掩的歷史
當時國防醫學院的優勢:
1.
協和醫學院與軍醫學校的優秀人才
2.
從大陸撤來的大量儀器設備
3.
美援挹注
國防醫學院的劣勢:
1.
學員良莠不齊(衛生兵非醫學生)
2.
上課環境惡劣
3.
教學設備嚴重殘破
政策: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
(NAMRU-2)確定落腳臺大醫院
4.
1945-1949
政權改隸與體制轉型




戰後初期臺灣之傳染病復起流行
陳淑芬:臺省僅有「救火式」的衛生政策
陳建仁:「臺灣是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主義醫療
體制。」
美援再來(1947),臺灣省衛生處接受執行
有效運用日治時期訓練的醫事人員
 輔以檢疫訓練與藥品供應,盡速恢復檢、防疫
 替換過時、能力不佳的衛生警察制度


傅斯年接掌臺大,力促改用北京協和醫院體制
此張PPT引用於台灣當代醫學發展的授課教官 劉士永老師在
“戰後台灣醫療與公衛模式轉型”的資料
戰後新要素一
國防醫學院遷臺

1947年6月,國防醫學院遷建上海


國防醫學院在衛生署長劉瑞恆的牽
線下,與美方援助與醫療專家維持
密切的關係


一批參與抗戰,加入軍醫的協和醫學院
學者
(1950)一流教師、無比的熱情,但學生
素質良莠不齊、教學設備嚴重殘破
相較於臺大,國防醫學院次專科分
科持續進行,並支援臺大醫學院。
此張PPT引用於台灣當代醫學發展的授課教官 劉士永老師在
“戰後台灣醫療與公衛模式轉型”的資料
遷臺(1949)
戰後新要素二
在臺灣的北京協和醫學院校友們

劉瑞恒與顏春輝,接續兩個時代的關
鍵角色

行政院衛生署在1949年遷臺後功能、機
構全失,劉瑞恒成了一個無機構可管的
部長


省衛生處長顏春輝彌補了劉瑞恒


仍有與協和校友的關係,及外援上一言九鼎的
聲望
劉顏二人為中心的臺灣協和校友圈成形
1955,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
(NAMRU-2)確定落腳臺大醫院

美國醫學合作對象不再限於軍醫體系,
也納入前殖民醫學重鎮之臺大醫學院
此張PPT引用於台灣當代醫學發展的授課教官 劉士永老師在
“戰後台灣醫療與公衛模式轉型”的資料
為什麼當軍護?

協和護校一畢業,周美玉便被派到河
北省定縣附近的救世軍醫院實習,當
院有位四十多歲的美國老師,對她產
生了莫大的影響。

一次,周美玉到這位老師家中拜訪,
目睹她僅以一碗清水湯麵糊口,桌上
沒有其他菜餚。見她來訪,便端出白
開水招待;生活之儉僕,令出身不錯
的周美玉為之震驚,也非常感動。

她想:這些高學歷的外國傳教士,千里迢迢來到中國,
為不同血源、種族、語言、文化的「外國人」服務;尤
其是住在鄉下,生活困苦,他們卻無視於這些生活的艱
困,反而甘之如飴。是怎樣的胸襟,才能成就如此不凡
的行止?

讓周美玉深深為之心動,並告訴自己:將來有機會也要
走上這條吃苦、卻能服務他人的路。
受人尊敬處

民間稱之「中國南丁格爾」,軍醫界則稱之「軍護之
母」。

抗戰時對於聯合國優渥職務不為所動,毅然加入中國
紅十字會總會救護隊,遷台時亦然。

護理是一份工作,也是一份事業。

初到廣西,讓部下向當地人買些柴來生火,堅持要付錢。

為病患爭取權益,不遺餘力。

奮勇救人的大愛精神。
為國內護理發展奠基

周將軍第一期學生的國防醫學院護理研究所副教授趙鳳宜

周將軍畢生奉獻護理界,且完全沒有私心,為了讓國內護
理能發展得更好,不但擔任台北榮總創院首任護理部主任,
同時也「出借」教授協助台大醫學院成立「護理學系」。
即使年屆退休,仍時時關心後進,給予指導,也就是背負
這樣的使命,讓周將軍的一生錯過了婚姻。
照顧不僅只是職業更是生活

憶及跟在周將軍身邊學習的日子,趙鳳宜不禁哽咽說:

當時學生們身上穿的衣服及鞋襪,都是周將軍募來的。周
將軍對學生的學習要求相當嚴格,但卻非常愛學生。有一
回周將軍把她叫了去,特別交代她要吃維他命,因為周將
軍覺得她看起來就是身體不對的樣子;而除了學生之外,
周將軍對身邊的人亦相當的關心,當時周將軍配車司機有
五個小孩,周將軍每每都會問司機「孩子們好嗎?」並要
求學生們一起來捐助這五個孩子,如今這五個孩子各有所
成。
所到之處必有一番建樹

現任台北榮總護理部顧問王瑋表示

現今坐落在台北榮總院區內的護理館,也是周將軍募來的。
台北榮總護理部這麼多年來,之所以能順遂的運作,主要
是周將軍打下了很好的根基及規劃周延的制度,使二千多
位護理人員及一百多個單位的龐大組織,穩若泰山,每一
個螺絲釘都能發揮功能。周將軍雖然走了,但她的貢獻卻
是永恆而無法磨滅的。
護理界「國寶」一心服務 終生未嫁

趙鳳宜說,以當時周美玉的國際聲望,很多團體都想網羅,
邀請她一展長才;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曾透
過各種管道,希望她加入WHO服務,但都被她婉拒了。
靳曾珍麗說,周老師一心只有國家,甚至為了教育、服務,
她終生未嫁,把所有心力奉獻給這塊熟悉的土地。國防醫
學院護理系師生無人不感念這位護理界前輩、也是「國寶」
級的人物,一提起「周媽媽」,每個人都肅然起敬。
晚年職務官舍裡的周媽媽

前國防醫學院院長沈國樑

這樣一個對國家有功、名滿國際的學者,官拜「大將軍」,
但是一般人很難想像:她退休後,兩袖清風,獨身住在國防
醫學院宿舍裡。臨終前幾年,因健康日走下坡,護理系學生
便自動自發地組織起來,自願擔起看護「周媽媽」的責任,
而且代代相傳,「照顧周將軍」成了國防護理系畢業生的傳
統,許多學生更視此一任務為無上的光榮。
晚年職務官舍裡的周媽媽

國防護理系助理教授陳金彌說

周美玉平易近人,入夜後,學生輪值宿舍,為患糖尿病的
周將軍注射胰島素;周美玉有如盼女兒來訪般,高興地端
出水果招待學生,頻頻關切她們的學業、工作、愛情,甚
至未來的生活規畫。這幾年,負責看護周美玉的蕭淑蘋也
說,周美玉事母至孝,周太夫人還健在時,年近七十的周
將軍每天回家,侍奉九十餘歲高齡才過世的母親,親自為
她端洗臉水。母女間的親情,流露令人感動。
結語

走過一世紀的戰亂中國,雖然「周媽媽」未婚、無子嗣,
但是國防護理人員也願效法「周媽媽」,讓她感受親情的
溫暖。雖然「周媽媽」與她們長別了,但大家都從這位護
理界「國寶」終生無私無我的奉獻精神,完全體會了白衣
天使的真諦。
分享完畢,歡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