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Document

(甲)詞理分析
一

意義的分類-內包與外延
任一語詞(嚴格來說,指對象詞)包含兩部分的意義
/內包(intension)(或可稱為內包意義intensional meaning)
\外延(extension)(或可稱為外延意義extensional meaning)
2
1 語詞的外延



又稱指謂(denotation)或指涉(reference)
指語詞所表示(代表)的事物
e.g.「人」的外延-孔子、孟子、你、我、他……
2 語詞的內包

又稱為意謂(connotation)或意思(sense)
指語詞所表示的事物的性質
e.g.「人」的內包-有理性、是一種動物、有手有腳……
3
語詞的外延與內包的關係

一般來說,語詞的外延與內包有著反比的關係
i.e.外延↑ 內包↓-e.g.中文大學→香港的大學→大學
外延↓ 內包↑-e.g.人→白種人→老年的白種人


3
二



定義問題
定義(definition):對語詞意義的充分的解釋(adequate explanation)
充分的解釋i.e.使人明白一語詞的意義,並且將它和別的語詞分別開來
它的標準形式為:
X =df Y
X-被定義詞(definiendum)
Y-定義詞(definien)
=df -定義號(definitive symbol)
∵語詞有外延及內包兩種意義,∴定義方法分為兩種-外延定義
(extensional definition)方法及內包定義(intensional definition)方法
4
1 外延定義法



外延定義法:從外延的角度對語詞的意義作出充分的解釋
e.g.人=df 孔子、孟子、你、我、他……
外延定義法的限制:
1.往往不能完全列舉→往往不能充分解釋
2.外延同時,內包也不必同
2 內包定義法



內包定義法:從內包的角度對語詞的意義作出充分的解釋
又被稱為本質定義(essential definition)
本質定義的公式(formula):
種=df 類+種差(目=df綱+差)(species =df genus+specific differences)
/種-被定義詞
-類-被定義詞所隸屬的上層語詞
\種差-同層語詞間的差別
∴本質定義又稱為類差定義(definition by genus and difference)
5
3









定義的規則
a 定義不可循環
i.e.被定義詞不可全部或部分重複出現在定義詞中
∵如果循環定義,則被定義詞的意義便不可被充分解釋
b 定義不可過寬或過窄
i.e.定義詞的外延與被定義詞的外延必須相同
∵如外延不同,則內包便不必同→內包意義便不準確
定義過寬:定義詞的外延大於被定義詞
定義過窄:定義詞的外延小於被定義詞
c 定義不可含混
i.e.定義詞不可包括含混的語詞,亦不可用譬喻
d 定義如非必要,不可包含否定語詞
否定語詞:表示否定意義的語詞e.g.不是、非……
i.e.否定語詞只表示事物不具有某種性質,而不能表明事物具有某
種性質。∴只能說明被義詞不是什麼意義,而不能表明事物是什麼
意義。
不過,定義詞不可有否定語詞並非是絕對的,有時還是必要的。如
果某些事物在同類事物中缺乏某種性質就是其本質,那麼,定義它
便必須用否定語詞。
6
(乙)句理分析
一


分析語句與綜合語句的區分
英文為analytic and synthetic distinction,可簡稱為ASD;中文可簡
稱為析合區分。
/綜合語句(synthetic statement)-報導經驗事實的語句
\分析語句(analytic statement) -報導理性事實(邏輯真理)的語
句
詳言之,析合區分有二標準:
/是否由經驗決定?
\是否有必然性?
7
1 是否由經驗決定?
/綜合-後驗的(a posteriori)
\分析-先驗的(a priori)
/後驗-語句的真假必須依賴經驗來決定
e.g.凡烏鴉是黑色的-T(可稱為綜合真句)
地球是方的-F(可稱為綜合假句)
\先驗-語句的真假並非依賴經驗來決定,而是依賴依理性(邏
輯)來決定
e.g.1+1=2-T(可稱為分析真句)
P&~P-F(外面有人經過並且沒有人經過)(可稱為分析假
句)
8
2 是否具必然性?
/綜合-偶然的(contingent)
\分析-必然的(necessary)
/偶然-反面的情況是可能的或即不矛盾的(並非在任何情況下皆
如此)
e.g.凡烏鴉是黑色的(設想烏鴉不是黑色的是可能的)(∴綜合真句
又稱為偶真句)
e.g.地球是方的(設想地球是方的是可能的)(∴綜合假句又稱為偶
假句)
\必然-反面的情況是不可能的或即矛盾的(在任何情況下皆如
此)
e.g. 1+1=2(不可能設想1+1≠2)(∴分析真句又稱為恒真句或重言
句)
e.g. P&~P (不可能設想P&~P或外面有人經過並且沒有人經過)
(∴分析假句又稱為恒假句或矛盾句)
9
二

分析真理與綜合真理的區分
據上面語句的區分,真理可分為兩種/綜合真理(synthetic truth)
\分析真理(analytic truth)
/綜合真理-e.g.凡烏鴉是黑色的
-經驗的/倚賴經驗而決定的真理
-偶然的/偶真的真理
\分析真理-e.g.1+1=2
-先驗的/倚賴理性(邏輯)而決定的真理
-必然的/恒真的真理
10
邏輯實證論(logical positivism)主張此兩種真理窮盡了所有真理,而且
還因此製訂了所謂驗證原則(verification principle,簡稱VP)及確證原
則(confirmation princple,簡稱CP)。
1. 驗證原則(VP)
1/凡分析語句皆有認知意義(cognitive meaning)
2/凡在原則上有可能由經驗的方法被證明為真的綜合語句皆有認知意
義
3/除上述兩種語句外,任何其他語句都沒有認知意義
2. 確證原則(CP)
1/凡分析語句皆有認知意義(cognitive meaning)
2/凡在原則上有可能由經驗的方法被支持為真的綜合語句皆有認知意
義
3/除上述兩種語句外,任何其他語句都沒有認知意義
確證原則較驗證原則寬鬆,較符合人類對知識的看法,因此,邏輯實
證論者大多同意以前者取代後者作為真理的判準。
補充:證偽原則(falsification principle):……被證明為假……

11
三

非科學語句與非科學的真理
非科學的(直覺的)知識由非科學的語句組成,後者亦是報導事實的語句,
但與分析和綜合語句都不同,它是報導直覺事實的語句。它亦有二要點,此
二者與分析和綜合語句亦有不同。
1 它依賴於(理性)直覺(又稱智的直覺或直覺的理性)而
決定
/與綜合語句不同之處-並非依賴於經驗而決定
\…分析………………-……………理性(邏輯)……
e.g.1.凡人都應該孝順父母-T(可稱為直覺的真句)
姦淫是正確的行為-F(可稱為直覺的假句)
e.g.2.嚴守格律的詩是美的-T(可稱為直覺的真句)
和諧的音樂是不悅耳的-F(可稱為直覺的假句)
12
2 它是具體的(concrete)而非抽象的(abstract)
/分析和綜合語句都是抽象的i.e.能獨立於具體的情況而決定(有抽象
的普遍性)
e.g.1 凡烏鴉是黑色的
e.g.2 1+1=2
\非科學的語句是具體的i.e.不能獨立於具體的情況而決定(有具體的
普遍性)
e.g.1 凡人都應該孝順父母
e.g.2 嚴守格律的詩是美的
非科學的(直覺的)真理的特點是:1.倚賴於直覺而決定
2.是具體的
13
四
語句意義的總區分
分析語句
綜合語句
直覺語句
其他語句
分析真句
分析假句
綜合真句
綜合假句
直覺真句
直覺假句
偽語句
A
B
C
D
E
F
G
有邏輯意義
有經驗的認知意義
有經驗意義
有直覺意義
無意義
有非經驗的認知意意
無認知意
義
A-1+1=2
B-外面有人經過並且沒有人經過
C-凡烏鴉都是黑色的
D-地球是方的
E-凡人都應該孝順父母
F-姦淫是正確的行為
G-1.李小明是(不成句者)
2.回到了他很快學校(成句但不合語法者)
3.我的手錶裏有隻無形的魔鬼(合語法但無認知意義者)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