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之行為藝術初探 Performance Art in Taiwan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台灣之行為藝術初探 Performance Art in Taiwan
台灣之行為藝術初探
Performance Art in Taiwan
按一下以編輯母片副標題樣式
廖文卿製作
何謂行為藝術?
指個人或群體,在特定時間或地點以行為構成的一種
藝術。
不是只由單個事物構成的藝術。
四項基本元素:時間、地點、行為藝術者的身體、與
觀眾的交流。
具有其「儀式性」。
行為藝術&表演藝術
請按滑鼠,編輯大綱文
字格式。 art
Performance art
Performing
身體身體 第二個大綱層次
不特別強調身體美感
在乎身體所表現出之美
第三個大綱層次
感
第四個大綱層
表現形式- 次
表現形式鏡框式舞台、
由彰顯藝術家本身觀念
第五個大綱
進一步擴大至外在環境
戲劇聲光 層次
乃至社會層面
第六個大綱
層次
第七個大綱
但目前在台灣尚無明確之定義,保留其種種可能性。
層次
第八個大綱
「坐」700小時的行為藝術
(商台)2010年6月2日 星期三 17:41
【商台互動國際組】
行為藝術起源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法國,是歐洲現代藝術形態之一。
近日一名塞爾維亞藝術家在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靜坐700小時,吸引1400
名參觀者嘗試「騷擾」她,打破行為藝術最長表演時間紀錄。
參觀者調皮挑釁
3月14日,有行為藝術祖母之稱的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在紐約現代藝術館舉
行個人回顧展。展示她近40年來的經典作品之餘,阿布拉莫維奇更穿著藍、白
或紅色長裙坐在博物館二樓中庭,成為她回顧展的一部分。展覽期間,有參觀
者和她對坐一整天,也有人對望了幾分鐘就受不了離席,有人做鬼臉,有人故
意挑釁,甚至有一名男子把假槍擱在她的脖子下,但阿布拉莫維奇仍然面無表
情,還有人打扮成和她一模一樣,向她求婚。
作風大膽 再創紀錄
5月31日,阿布拉莫維奇靜坐表演已累計700小時,成為有史以來時間最長的行
為藝術。阿布拉莫維奇作風大膽,1977年作品《無法解釋》,讓一對全裸男女
站在展覽室窄門入口,參觀者進場難免與這對男女有肢體接觸,當時一度引起
社會爭議。
她將自己關在煙火騰騰的木房子裏、
她和骷髏睡在一起、她吞下了重度抑
鬱症患者才可以服用的藥物、她坐在
鮮血淋漓的獸骨堆上低吟悲傷的兒歌
、她讓鋒利的匕首從自己指縫中如雨
水般穿過……
美國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正
在進行一場奇特的展覽。它的主角是
號稱“行為藝術之母”的前南斯拉伕藝
術家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這位當
今世界最偉大的行為藝術家,將自己
的生活和藝術融為了一體。它驚悚、
痛苦、奇幻、令人毛骨悚然……同時
極其震撼、令人過目難忘。
台灣行為藝術發展
80年代 開始
代表行為藝術家:謝德慶 李銘盛 陳界仁
90年代 政治嘲諷與社會批判傾向
儀式化行為
日常生活經驗中的行為藝術樣態
以大地作為行為創作場域的一股伏流
代表行為藝術家:張永村 石晉華 陳永賢 林鉅 劉秋兒
湯皇珍 李明維 …
世紀交替&以降
臺灣八十年代行為藝術家-謝德慶
謝德慶是非法移民到美國的,在那之前他曾舉辦過繪畫展,並在台灣做過《跳樓》、
《馬糞》、《半噸》的作品演出,但到了美國以後,除了打零工維持生計,他也停止
了繪畫的藝術創作,且開始一連串的行動藝術作品,並在1986年開始為期13年的計畫
,每一個段落都是以年為單位,這十三年當中他只創作不發表,包含《籠子》、《戶
外》、《打卡》、《不作藝術》,其中最後一個作品《禁止談論藝術》,意旨不作藝
請按滑鼠,編輯大綱文
術,包含不作、不看、不進入畫廊與博物館一整年,只是生活著,到1999年為止,結
束了被他稱之為《Earth》的作品,並用報紙文字剪貼法,自製明信片宣言寫著
說
字格式。
「I KEPT MYSELF ALIVE. I PASSED THE DEC 31, 1999.」
而在《繩子》裡,謝德慶用繩子將自己與另外一位藝術家綁在一起,一年之中互不接
第二個大綱層次
觸;在《籠子》當中,他把自己關在木籠子當中,不看書、不寫作、不交談也不收看
媒體,一整年;《戶外》這個作品,則是浪跡野外一整年,絕不進入任何建築物、交
第三個大綱層次
通工具、帳篷與任何可遮蔽的物體之中;
第四個大綱層
次
請按滑鼠,編輯大綱文
字格式。 第五個大綱
層次
第二個大綱層次
第六個大綱
第三個大綱層次
層次
第四個大綱層
第七個大綱
次 層次
代表作品:
〈 One Year Performance 1978-1979:Cage Piece 〉
臺灣八十年代行為藝術家-謝德慶
作品主旨大多,以自身浪費生
命來引發人們思考生命存在的
意義,並不僅在於有形資產與
無形作品 ,讓人們知道生存
不是為了社會利益的需求與體
制賦予的價值,而是要了解自
己是否真正有存活過。
請按滑鼠,編輯大綱文
字格式。
第二個大綱層次
第三個大綱層次
第四個大綱層
次
Time
請按滑鼠,編輯大綱文
2.〈One Year Performance 1980-1981:The
Piece 〉
《打卡》
字格式。 第五個大綱
謝德慶將自己關在一個房間中,每小時打卡一次,每天24小時,在開
層次
第二個大綱層次
始演繹《打卡》時,他剃光了他的頭髮與鬍子,觀眾可以在他的作品
第六個大綱
當中,看見時間,時間要如何被看見?就看著他不斷重複的打卡動作
第三個大綱層次
,
層次
頭髮與鬍子不斷的增長,一直到一年之後;這些看似無意義、自我浪
第四個大綱層
第七個大綱
費、束縛、限制甚至有些折磨的行為
次 層次
臺灣九十年代行為藝術家
陳永賢
〈減法〉
想使觀者在觀看時也能體認與他一樣感受。
在外在極度不舒適得情況下使自己不得不返
回內在重新省思。
關乎老者》是以老年人為主題的創作。這群
老年人有的久臥病禢、有的失怙獨居、有的孤
零零地被安置在安養院、有的甚至流落街頭,
他們如何對應身體的折磨與經濟的弱勢;而在
生命邁向終點之際,他們如何表達疑惑、孤獨
、憂懼、夢想與希望?作品以訪談與影像紀錄
的方式,敘述這群與生命搏鬥的老戰士的生命
故事,靜默地關照老人們的內心世界,透過影
像傳達出完全的老人觀點。
《關乎老者》計畫以錄像裝置的手法,呈現
每一位老者的生命記事。竹椅、木椅、板凳、
輪椅、搖椅、扶手椅等不同座椅上放置電視螢
幕,螢幕裡的老人獨坐、用餐、就寢、盥洗或
進行復健。每個影像呈現對這群資深公民之生
活觀察,他們在家庭或社會的「位子」,似乎
被遺忘在城市的角落裡。牆面上投影著老人坐
在輪椅上飲食、靜思、沈睡、盥洗等特寫的四
個影像並列,同時以充滿詩意的語彙,記錄老
人們面對生命盡頭的孤獨。
《關乎老者》,藝術家以靜默的關照作為創
作概念,藉由訪談、文字記錄和影像,客觀地
陳述老人議題,希望喚起冷漠的都會居民、老
人政策公部門、媒體來關注台北城市空間裡的
這一群隱形的族群。
世紀交替&以降
崔廣宇 (1974)
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
http://www.taipeibiennial.org/2008/TBArtists/ArtistContent
.aspx?Language=iWtQXTY5yerWZqo3gg8/BL9NEiKjGqNL&cid=iWtQXT
Y5yepbYP0ReEQvv8xP0KrmJbfE
崔廣宇的作品中大部分都是充滿著無厘頭與搞笑的,但是在搞
笑背後崔廣宇所要表達的是對於生活經驗的省思,間接的來探討90
按一下以編輯母片副標題樣式
年代社會中所充斥的虛偽。
http://haeshu.blogbus.com/tag/%E5%BD%B1%E7%89%87/
參考資料:
203.71.53.60/xms/read_attach.php?id
=3166
台灣之行為藝術初探
Performance Art in Taiwan
按一下以編輯母片副標題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