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心理學與語言習得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認知心理學與語言習得

認知心理學與語言習得
教授者: 陳錦芬
Focus

英語學習:
如何利用英語來表達思
想、感覺
 進行人際溝通互動
 吸收知識 、新資訊
 培養資訊處理能力、在
不同社會模式(social
norm))場合,運用適當
語言


認知心理學
認知能力發展階段
 認知結構與知識之架構
 學習的適應與平衡
 訓練高階的思考能力強
化學習、認知、智力

認知心學理學之學習
語言學習是一種有意義的認知過程,在過程中
學習者有意識的將語言的規則反覆練習、內化、
一直到無意識的熟練地、自主地表達的程度
 學習過程受個人認知能力、經驗、學習策略、
學習材料影響

Piaget’s 認知發展論

從生物(演化)適應、組織、平衡過程,來談人
類的心理與認知發展
– 個體受環境影響,自體會產生變化,因而加
強語環境互動有利動物之生存
– 適應是生物動態平衡的過程,以求自體之穩
定性、一致性、自我演化
兒童心理發展基本因素
成熟: 神經、內分泌系統之成熟,使某些行為
模式產生
 先天智力與後天環境互動: 如視、聽感官之訓
練、發現物體屬性 (大小、色彩)、將物體間的
關係加以分類、排序等

兒童心理發展基本因素
社會經驗: 如良好教育(學習活動)之提供, 使
認知結構體與邏輯思維產生明顯、持久之改變。
隨者個體與文化、社會產生互動而產生主動同
化調適作用
 個體認知結構(機制)平衡架構與發展:含生理、
心理、神經、肌肉感覺系統整合,加上個體成
熟、社會經驗、學習之協調,內部系統達到平
衡,使個體能進行高層次之心理運思

年齡、認知發展、語言學習





不同年齡有不同層次之認知能力(1955)
0-2: 官能感知活動期
2-7: 運思前期
7-11: 具體運思期
11-15: 形思運思期
運思前期 (2-7)
大腦發展、認知能力、外在環境之互動,是架構相
互關係的階段: 自己與他人、與周遭世界、新事物
之具體概念
 3-5歲 基本母語之語音、語意系統已成形
– 分辨音、意最小單位、聽辨字詞語音
– 利用簡單句溝通互動
– 利用語法規則建構新的、沒聽過的句子
– 多利用圖片、五官、周遭具體事物教學

具體運思期(7-11)
認知能力建構在具體事物的概念、自我中心的
生活經驗上
 具演譯能力,可學習句型與語詞次序的變化
 能從錯誤經驗中歸納出語言知識規則
 利用圖文並茂之教材,引導學習

形思運思期(11-15)
具抽象思考的認知能力,能進行形式上推理,
將具體事物所產生的經驗,轉換成抽象式邏輯
思考。 藉推理思考建構局部與整體之間的關係
 可從閱讀文字,作推理,以吸收新概念
 可教以複雜的內容或語言概念,以訓練其抽象
邏輯思考能力

Age & Language Learning

Ervin-Tripp (1978), Snow (1980-)
 年齡大、認知能力成熟度高、腦容量大、學習
效率高 。因為他們已由母語的學習學會某些語
言規則、結構、語意的特性。整體結合的語言
知識與經驗,有助其學習新語言。
 小孩學習語言不比成人快、容易、有效率。但
有一段較長的聆聽期 - 調適語音、內化語法。
Piaget’s (Epistemology)
Piaget 強調知識的結構與架構的過程:
 新概念之獲得是經由發現、有意義的發現、或正式
的學習
 知識分物理知識、邏輯知識、社會傳統知識
 知識結構體是個體應用心理運思、邏輯經驗、外在
知識之互動、協調而成的抽象概念。

基模
(Scheme)
認知結構由無數抽象概念形成。學習者將不同的概
念,經分析、分類、分層次存放在不同節點中。同
類的節點形成大類,不同類節點並列,節點間相連,
依重要性,層層相疊,形成網狀的節點架構。
 整體的架構由無數相關的節點所形成,這些概念節
點的組合、並列、組織、排列、形成的概念結構稱
為基模。

基模
(Scheme)
基模自成系統,行動基模、行為基模。基模間可相
互同化、調整形成較高層次之基模
 個體與外界環境互動後,產生適應、組織、平衡,
基模或認知結構不斷地被抽取、應用、新概念,因
而認知、語言、學習能不斷調整、改變,持續發展、
作螺旋式向上發展,複雜化,精緻化。

Learning and Adaptation

當學習新知時,學習者的認知結構立即產生同化
(assimilation)與調整(accommodation):將外界元
素整合於一個正在形成、或已成形的結構中。如新
知、概念可在原有的結構中找到相似、對映的概念
時,則直接同化,否則必須先作調適:由不平衡調
適到認知平衡的過程,便是新概念之獲得,或學習
的形成。可知語言學習是一個動態、建構性的調適
過程。
認知能力發展與學習策略

成功語言學習: 主動掌控學習、隨時參與語表達、
強烈溝通慾望、為達到溝通目地願意猜測語意、犯
錯、不作自我壓抑、會利用分析、分類、綜合等方
法歸納異同、推論、聯想、通則化、歸納出語言類
型與文法規則、能抓住所有練習機會、監控學習、
並觀察他人學習。可知學習策略有助認知結構之發
展
Piaget’s 社會文化互動
語言是兒童社會化的媒介。 Piaget認為嬰兒無
任何社會意識,透過語言的學習與媒介,在家
庭學校,應用語言表達感情、需求,與社會發
生互動,學會社會禮儀與言談規範。換言之,
兒童知識的獲得、語言學習能力與認知能力不
斷發展,在於認知能力與社會文化互動才發生
 社會文化互動包括與成人、同儕間之互動。同
儕間因意見不同產生認知衝突,透過協商、整
合、適應等過程,做自我修定、吸收較成熟的
觀點,使認知更上一層樓。

Piaget’s 社會文化互動
Piaget 認為國小階段之啟發,若以老師導向直
接提供學習 不如以兒童為中心,給予同儕互動
機會。
 In short, Piaget 認為知識能力先受認知發展
的影響,再受社會互動的影響。認知發展先有
內在思考,認知結構發展,才適合某些學習活
動與技能的獲得。

Vygotsky’s 社會文化互動







低階認知能力: 視、聽感官作用記憶力
--- 機制化活動過程: 作決定、解決問題、語
言理解
--- 媒介
– 心理工具: 手勢、語言、符號系統、數字記
憶
– 社會文化互動:人際互動溝通
--- 行為方式、認知增長
--- 結構化、組織化、積木式的建構
--- --- --- --- --- ---高階認知能力
Vygotsky’s 社會文化互動

邏輯運思能力先於描述他們的語言發展 ,但語
言是思想溝通的工具 。kids未具邏輯運思能力
前,須先透過自我的行動與環境互動來建構,
然後才將行動轉成有完整意義的語言,加以同
化,受社會文化制約。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 兒童能獨力解決問題的實際發展層次,
和(在成人引導或與能力較佳的同儕合作之下 )
解決問題的潛能發展層次間的距離
 [老師教學]: 先了解學生需求原始認知能力
 + 知識較豐富或技能較佳之互動對象(親子活動、
師長教導、兄妹引導、同儕合作)
 + 學生經共同參與解決問題,進而建構解決問
題的語言表達能力。

Vygotsky’s 社會文化互動
強調歷史、社會文化因素對認知發展的影響,
由外而內。由成人來引導, Kids先概念系統
化與邏輯思維的學習,然後認知能力才發展。
 認知結構因社會互動才發展、改變、調適、成
長到另一層次,透過一個層次,接另一個更高
層次的學習。

Vygotsky’s 語言學習

語言學習中,音韻屬低階語言系統,透過肌肉
與神經的協調的機制活動,適合較小的語言學
習者。

語意屬較高階的語言系統,需透過分析、推理、
組織、邏輯、思考能力來運作,再加上學習者
的世界知識與經驗。
Vygotsky’s 社會文化互動

1978以歷史、社會文化觀點,來觀察心理現
象 、認知能力發展、思想運作、語言能力的發
展。認為社會情境具歷史文化特質當個體的心
理機制 、認知能力與社會互動時能,提昇認知
能力的發展。
有效英語學習策略





Chamot & O’Malley’s
Post-cognitive strategies: advance organizers,
自我監控與評估
Cognitive strategies: 重覆、翻譯、分類、作筆記、
意象化、聲音表象、關鍵字、情境背景化、遷移推
論
社會情境互動策略: 澄清問題、合作教學
Oxford: EQ/IQ(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