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科學的公共性與價值判斷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社會科學的公共性與價值判斷

社會科學的公共性與價值判斷
顧忠華/政治大學社會系退休教授
顧忠華簡歷
學歷:
德國海德堡大學社會學博士(1987)
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系學士(1978)
現兼:
開學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兼董事
紀念殷海光先生學術基金會董事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常務理事
華人民主書院董事(香港)
華人民主文化協會理事長(台灣)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理事
著作:
《顧老師的筆記書I:學習社會‧繁盛》,開學文化,2012。
《顧老師的筆記書II:公民社會‧茁壯》,開學文化,2012。
《韋伯學說當代新詮》,開學文化,2013 (預計)。
導論:先從「科學革命」談起
• 誰革了命?革了什麼命?
• 按照美國科學史家孔恩(Thomas Kuhn)在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1962)一書中的論證,科學乃是
一種「解謎」的努力,而每個時空背景下,人們
經常分享共同的知識「典範」,科學家也不例外。
• 如哥白尼1515年提出「日心說」,顛覆了之前由西
元四世紀起即通行的托勒密「地心說」,代表在
對「異例」的解釋上,「科學社群」的成員接受
了新的觀點,完成了革命性的「典範轉移」。
科學知識的不確定性:風險社會
• 另一個對於科學知識的反省,來自於德國社會學
者貝克(Ulrich Beck)針對風險現象的論述。他在1986
年出版 Risikogesellschaft (Risk Society),強調人類不斷
發明新的科技,卻無法了解科技可能帶來的破壞
力量。因此,現代人反而陷入更嚴重的「無知」
情境。
• 由層出不窮的科技災難以及污染事件(如福島核電
廠危機、印度博帕爾市氰化物泄漏意外),顯示自
然科學與社會科學都必須面對「反身性」問題。
什麼又是知識的「反身性」?
• 我最近發表〈社會學理論與台灣社會:理論知識
的反身性如何可能?〉,指出台灣大部份的社會
科學研究中,都習於藉助西方各種專業理論的
「反思」,來「反思」台灣的實際案例,而不能
真正落實「本土理論」的創建。
• 此一現象反映了台灣的社會科學學術界雖然熟悉
西方的各種學說理論,卻無法掌握到理論知識生
產的「製程」,以致學術研究總淪於「知識代
工」,始終無法發展出有原創性、並且與周遭經
驗有著「反身性關係」的理論。
台灣科學社群應有的問題意識
• 我們通常不太問:「為何生產知識?」、「為誰
生產知識?」、乃至「如何生產知識?」等等根
本問題,因此不容易發展出知識與社會的密切互
動,也就無法產生反身性的「互振」關係。
• 如「公共社會學」所宣稱的使命般,社會科學知
識應該導向公共領域的理性溝通和倡議,建立起
知識的「價值感」與「相干性」。
• 若能如此,以生產、傳播、應用這種知識為志業
的科學社群,才會感到對社會真正有所貢獻。
價值判斷在社會科學中的位置
• 不容諱言,社會科學本身即帶有強烈的「公共性
格」,因為這類知識本身孕育於社會之中,不似
自然科學,完全可以抽離是非對錯等等價值。
• 過去常有人認為,韋伯(Max Weber)主張「價值中
立」,但事實上此乃一大誤解,應翻譯為「免於
價值判斷的自由」,才符合其原意。不過,韋伯
並不天真地以為科學家可以不食人間煙火,相反
地,他非常堅持在價值問題上,任何人都是「文
化人」,必須勇敢面對「價值多神論」的現實。
由價值多元朝向公共利益的辯證
• 韋伯一再提醒,太主觀的「價值判斷」可能扭曲
了社會科學賴以成立的「事實判斷」,所以在研
究方法上,務必同時追求客觀因果關係以及「意
義」的妥當性,方能達到「理解」的要求。
• 進一步探討「理解意義」的可能性,我們可以從
生活經驗中,發掘不同價值觀的社會起源,如階
級、性別、族群…等等,這些差異需要互相承認,
並共同建構更高的、普遍的公共規範。
• 如道德、正義、公平的判準,不再是由擁有權力、
金錢者單方面制定,人人皆可參與審議。
結論:以審議民主化解價值衝突
• 雖然世界的「解除魔咒」,讓我們清醒地認知到
各種不完美的利害衝突,但是社會科學的公共使
命,不就應該負起釐清事實的責任,以建立紮實
的公信力,並讓「學術外受眾」分享成果。
• 價值判斷,包括慾望、偏好、政治立場、信仰…
都屬於個人的「私領域」,而社會科學則有義務,
確保在「公共領域」能有不斷更新的知識與資訊,
供社會大眾透過審議民主的方式,作出最能有效
化解衝突、滿足公共利益的集體選擇。
謝謝聆聽 敬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