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巴洛克
西方藝術史
巴洛克
(Baroque)
這個名字,可能是
來自葡萄牙文的
barroco,原先的
意思是指形狀不規
則的珍珠;也有一
種說法是來自畫家
F.Barocci或Baroccio
之名。
一般說來,巴洛克時期是一個狂喜
與豐盈的時代,是有動力的緊張時
代,是渴望上天與否定自身的時代。
聖卡教堂-波羅米尼
藝術家使用鮮明大膽的色彩以
及誇張的裝飾來強化他們的作品
巴洛克風格也就是現在最常說的那種法國風
格。服裝上主要一點就是緞帶的使用,大量
的緞帶,大量的蕾絲;蕾絲、緞帶、長髮和
皮革的時代,歷史上沒有一個時期的男人像
這個時候一般嫵媚化。
台灣巴洛克式
台灣也有相當數量的巴洛克式建築,
這些建物的風格主要是日據時代由
日本人所引進,作品如下:
《總督府》
今之總統府
《總督官邸》
今之台北賓館,1901初建,因蟻
害1912大修,為後期巴洛克式建
築,二樓為愛奧尼亞式柱子。
《其他》國立台灣博物館、公賣局、
台北州廳(今監察院)、台北郵局、
總督府研究所(今台大醫院)等。
台灣巴洛克式
---監察院
台灣巴洛克式
--自來水博物館
台灣巴洛克式
---新竹火車站
建於日據時代的
新竹火車站,大溪
鎮和平老街的巴洛
克式街屋建築,在
時間的流逝中斑駁
了面貌、衰退了繁
華,沈澱出特有的
人文與歷史。
台灣巴洛克式
---台南 新化老街
台灣現代+巴洛克式 ---西螺街屋鐘樓
現代
巴洛克
風
西方藝術史-洛可可
• 源於18世紀的法國,
最初是為了反對宮廷
的繁文縟節藝術而興
起的。
• 洛可可Rococo這個字
是從法文Rocaille(混
合貝殼與小石子的室
內裝飾物)和
coquilles(貝殼)的合併
• 洛可可後來被新古典
主義取代。
凡爾賽拜金女劇照
威尼斯教堂內部
S+C型曲線
•
•
•
•
•
①曲線趣味,常用C形、S形、漩渦形等曲線爲造形的裝飾效果。
②構圖非對稱法則,而是帶有輕快、優雅的運動感。
③色澤柔和﹑豔麗。
④崇尚自然。
⑤人物意匠上的諧謔性﹑飄逸性,表現各種不同的愛,如浪漫的愛、性愛、
母愛。
洛可可風格的繪畫以上流社會男女的享樂生活
爲對象,描寫全裸或半裸的婦女和精美華麗的裝
飾,配以天堂般的自然景色或異鄉風景(如威尼
斯、羅馬)奇物(向日葵、玉米等)。
它一方面不免浮華做作,缺乏對於神聖力量的
感受;另一方面卻以法國式的輕快優雅使畫面完
全擺脱了宗教的題材,呈現愉悦親切、舒適豪華
的場景。
凡爾賽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