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基础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食品卫生基础

食品卫生基础
主讲人
李协荣
第一节

食品污染及预防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能源和发展的物
质基础,所以食品的质量十分重要,根据我
国 《食品卫生法》第六条的规定:“食品
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
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无
毒、无害”是指正常人在食用情况下摄入可
食状态的食品,不会造成对人体致病、危害,
食品是安全的。同时,食品是有营养,食品
是能促进健康的。


“食品卫生”是一门应用卫生科学,与食
品的加工、制备和处理有关。
研究内容
包括:食品污染源的来龙去脉,有害物
质的性质分类;为了防止污染,保证食品
的卫生质量,食品生产、消费的全过程所
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食品的污染

除极少数的食品原料含有某种天然毒素
外,自然的食品都应是无毒无害的。但是
食品在培育、采收、制备、加工、包装、
贮藏、运输、销售直至烹食的一系列过程
中,受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随时都有
可能被有害的生物性、化学性物质或其他
污物所污染。
食品污染的定义



食品污染(Food Contamination)是指食
品被外来的、有害的人体健康的物质所污
染。食品污染的原因有二:
1.生存环境收到了污染:如水、大气、土
壤等受到污染,有害物质被动植物吸收、
富集、转移、造成食物或食品的污染。
2.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包装、储存、
销售、烹调中受到的污染。
食品中的主要污染物及种类
1. 生物性污染:
微生物————
寄生虫及虫卵、
昆虫
致病菌(食物中毒、传染病)
条件致病菌(人抵抗力差病致)
非致病菌(导致食品变质)
2. 化学性污染:
农药、有害金属、残留药物
3. 物理性污染 :
放射性核元素
(一)生物性污染

包括微生物、寄生虫、虫卵和昆虫对食品造成的污染。

1、微生物污染 主要有细菌及其毒素、霉菌及其毒素和肠
道病毒。食品中的细菌包括能引起食物中毒、人畜共患传
染病以及其他以食品为媒介的致病菌,还包括仅能引起食
品腐败变质并可作为食品受到污染的标志的非致病菌。

2、寄生虫和虫卵的污染 通过肉类、水产食品和蔬菜传播
的寄生虫及虫卵。常见的有囊虫、绦虫、蛔虫、华枝睾吸
虫及旋毛虫及其卵等。寄生虫及虫卵一般是通过病人、病
畜的粪便污染水源或土壤后,再污染食品或直接污染食品。

3、昆虫污染 主要为仓库害虫如甲虫类、蛾类、螨类等,
此外还有蝇、蛆等,它们污染食品后,使其感官状况不良,
营养价值降低。食品很容易遭致昆虫产卵,孳生各种害虫。
昆虫除作为病原体和中间寄主外,由于多数有翅,可飞,
所以更具有传播性。
(二)

包括来自生产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化合物
(chemicals),如残留在动植物性食品中的
各种农药;有害金属及非金属;多环芳烃
和N-亚硝基化合物;由工具、包装材料、
容器中的有害物质对食品造成的污染;不
合乎卫生要求的食品添加剂对食品污染及
动物体内残留的药物如抗生素、各种激素
等。还有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
渣)、化学农药、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
(三)

物理性污染:主要来自放射性物质的开采、
冶炼和各种用途中对食品的污染,特别是
半衰期较长的放射性核素污染,在食品卫
生上更为重要。来自大气、土壤、水域食
品天然放射性本底;来自核试验;来自核
废料、来自核事故
二、食品污染的特点



第一,食品被污染日趋严重及普遍,其中
化学性物质的污染占主要地位。
第二,污染物从一种生物转移到另一种生
物时,浓度可以不断积聚增高,即所谓生
物富积作用,以至轻微的污染过程经生物
富积作用后,可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第三,现今食品污染导致的危害,除了以
急性毒性作用外,以慢性毒性为多见。由
于长期少量摄人,且生物半衰期又较长,
以致食品污染物在体内对D N A等发生了作
用,可出现致畸、致癌、致突变现象。
食品污染的途径
食品直接或间接受到污染—— 通过食物链途径

食物链:又称营养链,是生物群落中各种动植物
和微生物由低级到高级顺序而连接起来的一个生
态链。

生物富集:污染物沿食物链由低等向高等生物迁
移,最终使位于食物链最顶端生物—人类体内污
染物浓度大大高于周围环境。
三、食品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

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畸形作用
致突变作用、致癌作用

请大家观看一组图片
生物性污染及防治


食品腐败变质指在微生物为主的各种
因素作用下所发生的包括食品成分与感官
性质的各种酶性、非酶性变化及夹杂物污
染,从而使食品降低或丧失食用价值的一
切变化。例如肉、鱼、禽、蛋的腐臭,粮
(一)食品的腐败变质的特征

食品腐败变质:食品在一定环境因素影响
下,由微生物作用而发生的营养成分和感
官性质的各种变化,从而导致食品降低或
失去营养价值。
(二)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与
条件




1、微生物作用(重要原因)
腐败菌(非致病菌):导致食品风味、颜
色、气味变化
酵母菌:存在于含糖、水量高食品中,使
糖发酵,产酸、产气或色素。如浓缩果汁
变质变色。
霉菌:存在于粮食、果蔬,导致腐败变质






2、食品本身组成和性质(决定性作用)
以动植物为原料食品含有大量酶。(组织
细胞死亡后酶释放出,作用于食品中营养
成分—糖、蛋白质、脂肪,导致其分解)
食品自身的PH PH﹤4.5大多微生物不易繁
殖PH﹥ 4.5正适合各种微生物繁殖
食品本身含的水分(水分含量﹤30%抑制细
菌繁殖)
食品本身渗透压(盐浓度﹥10%抑制大多细
菌繁殖)
食品组织细胞的完整性
食品本身状况和不稳定物质(如蛋白质胶
体体系的破坏、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等)
3、外界环境因素



温度:370C+20C最适宜微生物生长
湿度:﹥80%最适宜微生物生长
氧气:大多污染食品微生物为需氧(霉菌、
酵母菌)及兼性厌氧(葡萄球菌、大肠杆
菌)微生物。
(一)食品腐败的原因和条件

食品腐败变质主要由微生物的作用所引起,
是食品本身、环境因素和微生物三者互为条
件、相互影响、综合利用的结果。

1、食品本身的组成和性质 许多食品本身就
是动植物组织的一部分,在宰杀或收获后的
一定时间内,其所含的酶类继续进行某些生
化过程。如肉、鱼类的后熟,粮食、水果的
呼吸等,引起食品组成成分的分解,加速腐
败变质。食品组织溃破和细胞膜碎裂,为微
生物的广泛侵入与作用提供了条件,因而促
2.环境因素


如温度、湿度、阳光(紫外线)和空气(氧)
等,在促进食品发生各种变化时也起着重
要的作用。例如,油脂贮存时,易发生氧
化酸败等。
食品营养成分组成、水分多少、pH高低和
渗透压大小等,对食品中微生物的增殖速
度、菌相组成和优势菌种有重要影响,从
而决定食品的耐藏与易腐败变质的进程和
特征。



例如富含蛋白质的肉、鱼、禽、蛋等食品,常以各种
腐败菌为优势菌种,并以蛋白质腐败为其基本特征;
含碳水化合物高的食品在细菌和酵母的作用下,以产
酸发酵为其基本特征;油脂等以脂肪为主的食品,一
般不适于微生物增殖,主要是理化因素引起的酸败。
食品pH高低是制约微生物并影响腐败变质的重要因素
之一。在一般食品中,细菌最适pH下限在4.5左右,乳
酸杆菌属为3.4~4.0;霉菌与酵母耐酸,最适pH多在
6.0左右,能生长的低限为2.0(1.6~3.2)。一般来说,
酸性食品(pH在4.5以下)常可抑制多种微生物,但有些
耐酸微生物能分解食品中的酸性物质,使pH升高,从
而为一般微生物增殖提供适宜条件并引起食品微生物
相的变化,促进腐败变质。
食品微生物增殖的必要条件之一是由食品中吸取一定
水分,所以水分含量是影响微生物相及其增殖以及腐
3.微生物的作用

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微生物以致病菌为主,
霉菌次之,酵母又次之。这些微生物在存
放、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过程中,通
过环境机械、动物和人污染食品,在适合
微生物繁殖的条件下大量繁殖,引起食品
(二)

食品腐败变质主要是在微生物、食品酶和其
他因素作用下食品组成成分的分解。如前所
述,引起腐败变质的原因和条件相当复杂多
变,因而食品成分分解的化学过程及其形成
产物与食品表现的特征也变化不定。因此,
建立食品腐败变质的定量的客观鉴定指标相
当困难。许多问题尚待研究。食品腐败变质
的鉴定一般是从感官、物理、化学和微生物
等四个方面确定其适宜指标。根据各种食品
的性质,对其腐败变质变化简述如下:


1、食品中蛋白质的分解
肉、鱼、禽、蛋和其他含蛋白质较多的食品,主
要是以蛋白质分解为其腐败变质特征。蛋白质在
芽孢杆菌属、梭菌属、假单胞菌属、链球菌属等
的蛋白酶和肽链内切酶等作用下,首先分解为肽,
并经断链形成氨基酸,氨基酸及其他含氮低分子
物质在相应酶作用下进一步分解,食品即表现出
腐败特征。氨基酸经脱羧、脱氨分别形成胺类和
羧酸,氧化脱氨亦可生成酮酸,近而形成羟酸、
醇等。由甘氨酸、鸟氨酸、精氨酸、组氨酸、和
色氨酸可分别形成甲胺、尸胺、组胺、色胺等著
名的腐败胺类。在蛋白质性食品的质量鉴定中,
目前仍以感官最为敏感可靠。由于蛋白质分解,
所以食品的硬度和弹性下降,组织失去原有的坚
韧,以致各种食品产生外形和结构的特有变化或
发生颜色异常。蛋白质分解产物所特有的气味更
为明显。

关于含蛋白质较高食品(肉、鱼等)腐败鉴
定物理指标,目前主要研究过的有食品浸
出物的量、浸出液的电导率、折光率、冰
点下降、粘度上升、肉保水量等,其中肉
浸出液的粘度测定与感官鉴定符合率较高。
其化学指标主要根据可能产生的物质、分
解产物。如K值、靛基质、粪臭素、酚类、
各种有机酸、氨、胺类、硫化氢、糖元、
嘌呤碱、肌酸、挥发性还原物质(VRS)、氧
化还原指示剂的可逆变化(亚甲蓝、沙黄、
中性红、靛基酚等)、肉浸液pH值、三甲胺
(TMA)、挥发性盐基总氮等。其中有些指标
虽然曾列入一些国家的食品卫生标准,但

目前认为与食品腐败程度符合率最高的化学指标

(1)挥发性盐基总氮 是指肉、鱼类样品水浸液在
弱碱性条件下能与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的总氮量。

(2)二甲胺和三甲胺 是肉、鱼类腐败的特征性,

(3)K值 是判定食品鲜度早期变化的酶分解物的指
标,特别适用于鉴定鱼类鲜度。根据ATP、ADP、
AMP、IMP(肌苷酸)HxR(肌苷)和Hx(次黄嘌呤)等
顺序分解过程中终末产物多少来判定鱼体鲜度:
K(%)= HxR+Hx ATP+ADP+AMP+IMP+HxR+
Hx ×100
K≤20%
K≥40%鱼体开始有腐败迹象。



2.食品中脂肪的分解

脂肪的变质主要是酸败。酸败是由于动植物组织
酶或微生物所产生的解脂酶作用,或由紫外线和
空气中的氧所引起,使食物中的中性脂肪分解为
甘油和脂肪酸。脂肪酸可以进一步氧化形成过氧
化物和氧化物,随之产生醛、酮等酸败产物。醛
类、酮类具有不良的气味,故酸败油脂具有“哈
喇”味,且颜色变黄褐色,鉴定脂肪酸败除了由
感官变化判断外,尚可测定过氧化物值,醛、酮
等酸败产物,油脂酸度(酸价)也是表示油脂新鲜
度的指标之一,当油脂酸败时,其酸度增
3、碳水化合物的分解

碳水化合物在微生物或动植物组织中酶的
作用下,经过产生双糖、单糖、有机酸、
醇、醛类等一系列变化,最后分解成二氧
化碳和水,该过程的主要标志是食品的酸
度增加,故测定酸度可作为含大量碳水化

此外,当食品腐败变质时,食品中的芳香
物质、色素等以及胶体系统均可遭到破坏。
(三)



腐败变质的食品
首先是带有使人们难以接受的感官性质,如刺激气味、
异常颜色、酸臭味道和组织溃烂、粘液污秽感等。
其次是营养成分分解,营养价值严重降低。腐败变质
食品一般由于微生物污染严重,菌种复杂和菌量增多,
因而增加了致病菌和产毒霉菌等存在的机会。由于菌
量增多,可能使某些致病性微弱的细菌,引起人体的
不良反应,甚至中毒。有相对致病性细菌引起的食物
中毒,几乎都有菌量增大这个必要条件。至于腐败变
质分解产物对人体的直接毒害,虽然从十九世纪初就
不断进行研究,但迄今仍不够明确。然而这方面的报
告与中毒事例却越来越多。某些鱼类腐败的组胺中毒,
脂肪酸败产物引起人的不良反应及中毒,以及腐败可
为亚硝胺类形成提供充分的胺类等都已经成为重要的
问题。

所以,对食品的腐败变质虽然要及时准确
鉴定,并严加控制,但这类食品的处理,
还必须充分考虑具体情况。如轻度腐败的
肉鱼类通过煮沸可以清除异常气味;部分
腐烂水果可挑选分类处理;单纯感官性状
发生变化的食品可以加工复制等等。但应
强调指出,一切处理的前提,都必须以确
(三)保持食物卫生要点
(食物腐败变质的控制措施)


(1)食物应彻底清洗,调理、贮存场所及器
具容器均应保持清洁。
(2)食物要尽快处理,然后烹饪供食。做好
的食物也应尽快食用。



3.低温保藏法:因为低温可以有效地抑制或杀灭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还能延缓或停止原料内部组
织的生化过程,所以一般烹饪原料都可以用低温
的方法保藏。动物性的鱼类、畜禽肉类温度一般
在0℃以下,而蔬菜就不宜过低,一般应在0℃~
4℃之间。
缓慢冷冻就是把温度逐渐降低至原料所需冰点。
这种方法能使原料内部可溶性物质和含量较少的
组织液首先形成冰结晶,同时压迫周围细胞,使
细胞的持水能力下降,致使细胞不能恢复原状,
原料感官性状发生改变,可溶性物质及一些芳香
性物质也会随水流出而损失。
快速冷冻是以骤然下降的低温(一300C)将原料快
速冻结起来的方法。因温度低故在原料组织的细
胞内及细胞间能同时形成许多小的冰块,使之周
围的细胞膜受到极小的损伤,因此营养成分损失
较少,感官性状亦不发生改变。
(3)高温灭菌:



加热时应注意,细菌在超过60℃以上才能被杀灭,
10℃以下能使细菌生长速度减慢,-18℃以下则细菌
根本不能繁殖。
巴氏消毒:是将食品加热到60-65ºC、30分钟,用于
牛奶、酱油醋、果汁等,能最大限度保持食物的原
有性质。
因为微生物对高温的耐受力较弱,当温度超过80℃
时微生物的生理机能即减弱并逐步死亡,这就防止
了微生物对原料的损害。同时高温还可以破坏原料
中酶的活性,防止原料因自身的呼吸作用,自身分
解等引起的变质,以达到原料保藏的目的。采用高
温加热后的原料应立即降温,否则原料或食品内部
的温度不迅速散发,也会引起变质,高温处理后的
原料还要注意防止重新污染,否则仍会腐败变质。
(4)腌渍和烟熏保藏法



(1. 盐腌保藏法。它是利用在盐腌原料的
过程中所产生的高渗透压使原料中的水分
析出,同时使微生物细胞
原生质水分渗出、蛋白质成分变性,从而
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其生物活性,还能抑制
酶的活力,达到保藏原料的目的的方法。
(2. 糖渍保藏法。就是把原料浸在糖溶液
中,利用糖溶液的渗透压作用,抑制微生
物的生长繁殖活动,以达到保藏原料之目
的。



(3)酸渍保藏法。这是利用食用酸来提高原
料的氢离子浓度,抑制腐败菌生长繁殖的
保藏原料的方法。因为大多数的腐败菌在
pH 4.5以下时发育会受到抑制。
(4)酒渍保藏法。这是利用酒精所具有的杀
菌能力来保藏食品原料的方法。
(5)熏制保藏法。这是一种用烟熏烤加工食
品的方法。但是烟中也含有苯环芳烃等有
毒物质,所以对烟熏的原料及材料选择必
须注意,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污染。




材料尽可能选用新鲜的,因为不新鲜的材料
含细菌较多,调理以后也可能有细菌残留,
而且细菌很容易繁殖。菜单中鱼肉炼制品、
煎蛋沙拉、香肠等较易成为中毒原因食品,
所以夏季最好不用。
①如果非用不可时,要特别留意选择及低温
保存与调理。
②提高渗透压和氢离子浓度:食盐、糖、醋
等有阻碍细菌繁殖的作用,不妨多用。调理
时应注意加热要彻底,以便杀死有害细菌。
③菜饭应该冷却到室温或更低温度再放入饭
盒,将温热食品放入时,会加速细菌繁殖。


(5)保存时应注意不受外界细菌污染及繁殖,
并保存于10℃以下的冷藏库。如果通风良
好时,也可以防止细菌繁殖及腐败;因此
盒饭不要太早装入。热盒饭叠放、或直接
晒太阳、或放在温热的地方,都会有不良
的影响,应该尽量避免。
(6)盒饭从制作到供应,时间愈短愈好,温
度愈低愈好,可能时最好彻底热过后再吃,
也有助于预防食品中毒。夏季天热,最好
不要带盒饭去登山旅行或郊游,因为在30℃
以上的气温下,不出几个钟头,葡萄球菌
就会产生足以引起中毒的肠毒素。

(7)食品如果受到老鼠粪、苍蝇、蟑螂等污
染,也会引起中毒,因此食品应保存在柜
橱及有盖容器内,以免受到污染;包装容
器在贮藏中易受到尘埃、昆虫、老鼠等污
染,因此必须注意保存。使用时最好预先
以含有效氯50ppm以上的水消毒后再用比较
安全。此外,外包装不要太厚,以免因散
热不良而导致细菌大量繁殖。


6.气调保藏法:是经控制贮藏库的气体组
成来达到保藏食品及烹饪原料的储存方法,
多用于新鲜蔬菜及水果的保藏。 控制贮藏
库内的气体组成,主要是降低库内的氧气含
量和适当提高二氧化碳含量,并配以适宜的
低温,使蔬菜或水果的呼吸作用降低到最低
的水平。
7.核辐射保藏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将原料
放在密封的设备里,经一定剂量的射线辐射,
杀死原料中的微生物、害虫及虫卵,延缓原
料组织新陈代谢,起到消毒、杀虫、防毒、
防腐、抑制发芽或推迟成熟的作用,从而延
长原料的保藏时间,提高保藏的质量。


8.化学保藏法:即添加防腐剂的保藏方法。
防腐剂既可直接加入食品中,也可以只对
食品进行“表面”处理。其主要作用是抑
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应针对不同食品正
确使用防腐剂。
9.微波灭菌法:微波是具一定频率的电
磁波,它可使食品整体快速升温,在极短
时间内杀灭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而
使食品的色、香、味和营养成分得到很好
的保持。

(8)餐饮业是大量制备菜肴提供给消费者的
行业,故经营时应以卫生为第一重点,如
稍有不慎使食品不洁,不符合卫生标准,
就会减损营养价值,其所造成的影响不仅
是受处罚,更严重的是失去了安全可靠的
信誉。所以,餐饮业的经营应以卫生条件
最为重要。



9.脱水保藏法:就是通过一定的干燥方法,
使原料降低含水量,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达到保藏原料目的的一种方法。原料脱水
的方法有日晒、晾干和加热烘干等。
脱水保藏的方法一般适用于蔬菜、山珍、
海味等原料。
10.密封保藏法:是将原料严密封闭在一
定的容器内,使其和日光、空气隔绝,以
防止原料被污染和氧化的方法。这种保藏
方法可以使原料久藏不坏,如罐装的蘑菇、
冬笋、芦笋等。
各类食品的卫生要求


(1)鲜肉
良好的鲜肉应具有光泽,红色均匀,脂肪洁
白,外表微干或微湿润,触摸不粘手,有弹性,
指压后凹陷立即复原,无异味,烹调中肉汤透明、
澄清,脂肪团聚于汤面,有香味。
(2)内脏
肠呈乳白色,稍软,略坚韧,没有脓点、出
血点,无异味。胃呈乳白色,粘膜完整结实,无
异味。肾呈淡紫色,有光泽,具弹性,无囊泡或
畸形,气味正常。心呈淡红色,脂肪部呈白色,
结实有弹性,无异味。肺呈粉红色,有弹性,边
缘无肺丝虫,无异味。肝呈棕红色,包膜光滑,
有弹性,质地结实。

(3)肉制品
火腿色泽鲜明,肉质暗红,脂肪透明
白色,肉身干燥结实,有香味。咸肉呈红
色,脂肪色白,肉质致密,无异味。熟香
肠的肠衣完整,肠衣与灌的肉紧密相贴,
无粘液,肉红色,脂肪透明如玉,无腐臭
和酸败味。酱卤肉无异味,肉块中心已煮
透,外表无异物污染。肉松呈金黄或淡色
絮状,纤维纯净疏松,无异味。




(4)鲜鱼:表面有光泽,附有清洁透明粘液,鳞片
完整,不易脱落,无异味,眼球凸出饱满,角膜透
明;鳃色鲜红无粘液;腹部坚实无胀气,有弹性,
肛门孔白色凹陷;肉质坚实,有弹性,骨肉不分离。
(5)冻鱼:鱼化冻后质地坚硬,色泽鲜亮,表面清
洁无污染。鱼肉剖面新鲜不腐败,与鲜鱼相似。
(6)河蟹:动作灵活,能爬行,剖开后内脏无发粘
变色异味。
(7)梭子蟹:背壳青褐色,纹理清晰有光泽,蟹足
内壁洁白,鳃丝呈白色或带微褐色,蟹黄凝固不动,
步足与躯体连接紧密,提起蟹体时,步足无松弛下
垂现象。

(8)禽类:健康鸡冠色鲜红,挺直,肉髯柔
软,眼圆大有神,嘴紧闭干燥,嗉囊无气味、
积水和积食,两翅紧贴胸壁,羽毛紧贴有光
泽,肛门附近绒毛洁净干净,肛门湿润粉红
色,胸肌丰满有弹性,腿脚健壮有力,行动
自由。宰后禽肉质量同其他鲜肉。死禽皮肤
表面暗红色具青紫色死斑,脂肪暗红色,血
管中有紫红色血液贮留,禽肉切面不干燥,
色暗红无弹性,有少量血滴流出。冻禽解冻
前,母禽及禽皮色乳黄,公禽、幼禽、瘦禽
皮色微红。解冻后切面干燥,肌肉微红。

(9)蛋类:良好鲜蛋壳上有白霜,清洁完好,照光
透明,气室小,蛋黄略有阴影,无斑点。冰蛋融
化后,液体黄色均匀,无异味及杂质。咸蛋外观
蛋壳完整,无霉斑,摇之有轻度水荡漾感,照光
蛋白透明,红亮清晰,蛋黄缩小,靠近蛋壳,打
开后蛋白稀薄透明无色,蛋黄浓缩呈红色,煮熟
后蛋黄有油脂并有沙感,具香味。皮蛋外层包料
完整,无霉味,摇晃无动荡声,照光呈玳瑁色,
凝固不动,打开时蛋白凝固、有弹性。纵剖面蛋
黄淡褐、淡黄,中央部稍稀软,芳香无辛辣味。
鸡蛋黄粉呈粉状或极易松散块状、黄色均匀,无
异味和杂质。鸡蛋白片呈晶片状或碎屑状,浅黄
色,无异味和杂质。

(10)粮食与豆类 :粮食颗粒完整,质地坚
韧,无霉变虫蛀和杂物,色白,含水量在
15%以下。豆类颗粒饱满,无虫蛀、挂丝和
霉变。豆腐无豆粞和石膏脚,质地细腻,用
刀切后,切面干净,整板豆腐脱套圈、揭布
后不坍塌。油豆腐软,不湿心,黄橙色有光
亮。豆腐干,手揩表面不发毛,挤压切口不
出水。豆腐衣不破碎能揭开,有光泽,柔软
无霉点。素肠不出水,表面光洁坚韧。素鸡
切口光亮裂缝,无破皮及重碱味。


(11)蔬菜应鲜嫩无黄叶,无刀伤和烂斑。
(12)水果:优质水果表皮色泽光亮,内质鲜嫩清
脆,有清香味。瓜果腐烂部分超过果体l/3则不能
食用,l/3以下的要清洗消毒,现削、现挖、现售。
水果、萝卜、黄瓜常作生吃,食用前要用清水
充分洗涤以除去寄生虫卵和污染的杂菌及皮上农
药残留。然后用开水浸泡30秒,也可用5%乳酸溶
液或其它消毒液浸泡消毒后再生吃。

(13)糕点
糕点制作过程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贮存时要防止糕点生虫、霉变和脂肪酸败。
贮放应清洁卫生、干燥、通风,并具有防
鼠、防蝇设备。优质面包质地松软,顶面
呈均匀的金黄或深黄色,不焦、不生、外
形饱满、有弹性、咀嚼时无粘牙感。饼干
色泽光亮,花纹清晰,松脆且酥有香味。

(14)罐头食品:生产原料、生产工序均须符合食品
卫生要求。优质罐头外壳光洁,无锈斑,无损伤裂
缝以及漏气膨胀现象,接合处焊锡完整均匀。罐内
真空度必须符合标准,用金属棒轻击罐盖,发音清
脆坚实。打开后罐身内壁不应有腐蚀、变黑或涂料
层剥离现象。油炸食品需炸透,酥脆不得有焦味和
酸败味,水果罐头的果肉不得煮得过熟,块形完整,
果肉不得过硬,色泽天然,不准人工着色。汤汁透
明清澈、不含杂质,糖水一般为30%,无异味。果
酱罐头应与原来果实色泽相符,果酱粘度高,倾罐
时不易倒出,静置时不分离出糖汁,可适当加酒石
酸或柠檬酸,无异味或香精味。保存罐头的地方应
通风、阴凉、干燥,一般相对湿度应在70%~75%左
右,温度在20℃以下,以l℃~4℃为最好。罐头保
存期限通常铁皮罐头2年,玻璃罐头为1年。

(15)冷饮食品
冷饮食品用料含有较多蔗糖、蛋、奶和淀粉,
适合细菌繁殖,如生产、销售环节被菌污染容易使
人发生肠道传染病。
制作冷饮使用原料要新鲜,水源应好,香精、
色素、糖精应控制使用。制作场所盛放器皿、管道
应彻底清洗,并用蒸汽或0.1%~0.2%漂白粉液消毒,
熬料后要迅速冷却。包装纸应清洁无毒,包装纸用
的蜡应为食品级石蜡。
冷饮品须放在冷库或冰箱内贮藏,防止融化污
染,以保证冷饮食品的卫生质量。冷饮食品应具有
该冷饮品的色泽和滋味,无异臭、异味及异物。汽
水应澄清透明,不混浊或有沉淀物,瓶盖严密不漏
气。



(16)酒类
一般白酒的卫生指标为纯洁、透明、有酒香、滋味
醇厚、无强烈刺激性、无异味。黄酒色黄,澄清不
混蚀,无沉淀物,有爽快馥郁的香味,滋味醇厚稍
甜,无酸涩味。葡萄酒应是清亮,具天然色彩、红
紫或浅黄色,无沉淀,具葡萄香气,有浓厚酯香,
无异臭,滋味带果汁味,质差时有酸涩味。啤酒应
透明澄清,无混浊或沉淀,色金黄,具正常酒花香,
入杯时有密集洁白细腻的泡沫,保持一定时间不消
失(发泡不多的表示发酵不良,贮存时间过长),滋
味爽口略带苦味,无焦臭味和酸味。
白酒贮存于25℃以下,黄酒、果酒和葡萄酒为20℃
左右,熟啤酒4℃~20℃,生啤酒0℃~10℃,夏天
要注意降温。一般果酒保管期限为6个月,熟啤酒为
3个月,瓶装鲜啤酒0℃~5℃为7~10天,桶装啤酒
为5天。但是密闭的瓶装、坛装黄酒、白酒,不受时
间限制,时间越长,香味越浓,质量越好。
(二)食物污染、中毒及防治


食品的污染源和有害物质 除极少数的食品原料
含有某种天然毒素外,自然的食品都应是无毒无
害的。但是食品在培育、采收、制备、加工、包
装、贮藏、运输、销售直至烹食的一系列过程中,
受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随时都有可能被有害
的生物性、化学性物质或其他污物所污染。
食品的污染物根据使人体中毒反应的急剧和较缓
分为食物中毒病源和慢性毒害物质两大类,但两
者也不能截然划分,慢性毒害物质如果摄入量多
而且集中,也能显示急性中毒反应。
1、食物中毒病源

食物中毒病源:食物中毒是指健康人摄入
正常数量的但已被有毒微生物或有毒物质
污染的食品后所突然发生的不直接传染的
疾病。发病来势猛而集中,抢救不及时则
容易造成伤亡。防止食物中毒是食品卫生
的重点任务。造成食物中毒的病源可分4类。

(1)食物中毒细菌:食物中毒以细菌引
起的最为多见。食品被有毒的细菌污染后,
大量繁殖,若食前未经加热杀菌则会引起
中毒。常见的细菌有沙门氏菌、变形杆菌、
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菌、产毒素葡
萄球菌、肉毒梭菌、蜡样芽孢杆菌、韦氏
杆菌等。细菌性食物中毒多发于夏秋季,
以动物性食品发生较多,植物性食品如剩
饭、凉糕、豆制品、面类发酵食品也有发
生。

(2)食物中毒霉菌:霉菌引起的食物中
毒有赤霉菌麦面食物中毒和霉变甘蔗中毒,
前者由禾谷镰刀菌生长产生毒素引起,后
者由甘蔗阜孢霉、串珠镰刀菌产生毒素引
起。此外,甘薯黑斑病也能引起中毒。霉
菌毒素能引起急性中毒。

(3)食物中毒化学物质:食品在生产、加工、
包装、运输等过程中受到有毒金属、非金属
及其化合物、农药等各种有毒化学品污染,
会引起中毒。污染的途径如不遵守卫生制度,
食品装入曾装有毒化学品而未经清洗消毒的
容器或运输工具,加工过程使用了化学性不
稳定的材料制作的工具、器具、设备、管道
和容器,特别是与酸性较强的食品长期接触,
有毒金属会大量溶解进入食品。较常见的有
锌中毒、砷中毒、亚硝酸盐中毒等。

(4)食品中天然毒素:有些动植物原料本
身含有毒素,如河豚鱼、有毒贝类、含有
组胺的不新鲜鱼类、某些毒蕈、某些核仁
和含有氰苷的木薯,食用后都可能引起中
毒。
慢性毒害物质

在一般情况下不引起急性中毒反应,而是引
起某些疾患或积累性慢性中毒现象。如果某
种污染源长期存在,也可能导致严重的疾病。
流行病学认为,某些慢性疾患甚至癌症与长
期摄入某些有毒物质污杂的食品有关。产生
慢性毒害的物质有10类。

(1)人畜共患传染病源:有些牲畜疾病能
传染给人体,称人畜共患传染病。如炭疽、
鼻疽、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猪丹毒
和猪出血性败血症、结核病、布氏杆菌病
等传染病,发生在猪、牛、羊、马、骡或
驴身上,人吃了受这些病原体污染的食物,
有可能引起疾病。

(2)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源:有些牲畜的寄
生虫病,如蛔虫、钩虫、囊虫病、绦虫病、
旋毛虫病、猪弓形体病等,也可传给人体。
人们食用带有这些病原体的食物,也可能
得病。

(3)霉菌及霉菌毒素:干燥不完全的食
品容易受霉菌污染而发霉,引起食品变质。
有些霉菌的代谢产物中含有毒性很强的毒素
(称为霉菌毒素)。流行病学认为,其中的黄
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黄曲霉毒素与肝癌有
关联。黄曲霉毒素主要发现在花生、谷物中,
但当谷物的水分活度小于0.83或水分含量小
于8%~12%时,未见有此毒素。赭曲霉毒素
和棒曲霉毒素的毒性问题也已引起关注。已
经过不同程度研究的霉菌毒素在200种以上。

(4)一般细菌:污染食品的除致病菌外,大量的
是非致病性的一般细菌。食品受一般细菌污染的程
度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天然食品原料
组织内部原来并没有或很少有细菌。食品中的细菌
主要来自产、贮、运、销各个环节的外界污染,以
及在食品中的滋生繁殖。单位重量或容量的食品中
所含的细菌总数目称为细菌总数,而用定量的食品
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平板培养,使适应这些条件的每
一个活菌细胞必须而且只能生成一个肉眼可见的菌
落,其结果称为该食品的菌落总数,现在被普遍采
用作为各种食品的卫生标准。细菌污染是食品腐败
变质的主要原因。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重要措施是
减少与细菌源接触的机会,控制细菌所赖以繁殖的
条件,并对食品进行不同程度的杀菌。

(5)有毒金属:有些金属尚未被证实具
有生理功能,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只需极
少量或只能耐受极小量,剂量稍高即可呈
现毒性作用,这些金属称为有毒金属。有
毒金属来源于土壤、水、空气、农用化学
品、工业三废、加工用机械设备、管道、
容器、添加剂等,其中以汞、镉、铅、砷
毒性较大。

(6)农药污染:各种农药直接接触农产品
或通过土壤、水、空气又转移给农产品,
会造成食品污染。多数农药对人体有不同
程度的毒性,各国都制订有法规、标准,限
制农药的品种、施用范围、施用方法和允
许在土壤中的残留量。食品加工时要对原
料进行必要的清洗和处理,减少农药残留。

(7)包装材料污染:包装食品所用的塑料、
涂料、橡胶、金属、陶瓷等材料,如果质
量不良或使用不当,其中所含的多种化学
助剂、聚合物的单体、釉药中的铅盐、煤
焦油成分多环芳烃或金属盐类等毒性物质
可能溶出,从而污染食品。

(8)食品添加剂:大多数食品添加剂并非食品的
天然成分,用之失当也可能引起各种形式的毒性
表现。各国都有相应的法规、标准,规定食品添
加剂种类、限量、使用范围等以及添加剂本身的
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食品在生产过程
中,由于某些传统的生产工艺要求,产生一些有
毒物质。例如,许多食品原料含有硝酸盐、亚硝
酸盐及仲胺类化合物,在多种微生物的作用下能
促使形成与人类某些癌症有关的亚硝胺类化合物。
腌制鱼、肉时,加入亚硝酸盐作为食品发色剂及
抑菌剂,加速了亚硝胺的合成。又如传统的燃烧
木屑熏烟烧烤食品的方法,也产生具有致癌活性
的苯并芘等多环芳烃。近代食品工艺学家已研究
出一些新的技术方法以避免产生这类有害物质。

(9)污物、恶性杂质:食品生产、贮运过
程中,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可能混入昆
虫、昆虫肢体、鼠毛、鼠屎尿、砂砾、尘
土等各种污物和铁钉、细针、金属碎屑、
碎玻璃、木屑、油漆等恶性杂质,严重妨
碍食品的安全卫生。
细菌性污染及防治

(一)、食品的细菌污染:指非致病性细
菌对食品的污染,是用以衡量食品污染程
度,间接估测食品变质可能性及评估食品
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是食品卫生中最常
见的有害因素之一。
1.食品细菌污染的来源:

①原料污染(采集及加工前的污染);

②食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等过程中
的污染(不卫生的操作及管理);
③从业人员的污染(不执行卫生制度);


④烹调加工过程中的污染(生熟食品交叉
污染),等等。
2.研究食品细菌的目的:

①食品细菌食品细菌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
的重要指标;

②食品细菌是研究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
过程和控制方法的重要对象;

③食品细菌往往与食品的感官性状及相对
致病性有关。
3.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
标与食品卫生意义


(1)菌落总数
定义:系指单位(g,ml,cm2)食品在严格
规定的条件下(样品处理、培养基制作、
PH值、培养温度、时间及计数方法等)使
适合这些条件的每个活菌细胞必须而且只
能生成一个肉眼可见的菌落,其结果称为
该食品的细菌菌落总数。以菌落形成单位
(colony forming unit, CFU)表示。
食品卫生意义:


①可作为食品被污染程度(标志)指标,
即清洁状态的指标,借以控制食品污染的
允许程度,起到监督食品的清洁状态的作
用。
②用来预测食品耐存放程度或期限即可作
为评定食品腐败变质程度和新鲜度的指标,
以提出食品腐败变质的界限值。
(一)

由于食品的理化性质,以及所处的外界条
件与加工处理等因素的限制,在食品中存
在的细菌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食品卫生
检验学中将在食品中常见的细菌称为食品
细菌。其中包括致病性细菌、相对致病性
细菌和非致病性细菌。它们是评价食品卫
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研究食品腐败变
质的原因、过程和控制方法工作中的主要
对象。而这些细菌往往与食品出现特异颜
色、气味、荧光、磷光以及对人的致病性


1、假单胞菌属
是食品腐败细菌的代表。革兰氏阴性无芽
孢杆菌,需氧,大多数菌株能产生水溶性
色素,有时可产生荧光色素,如绿脓菌素、

2、微球菌属和葡萄球菌属 在食品中极为
常见。革兰氏染色阳性,嗜中温,营养要
求较低,普通培养基上即可生长。微球菌
属为需氧菌,葡萄球菌属为需氧或兼性厌
氧。微球菌属分解食品中的糖类产生色素,
且耐盐,常引起盐腌食品变质。

葡萄球菌属在食品中生长后,如果条件适
宜,就可产生毒素,引起人的食物中毒,


3、芽孢杆菌属和梭菌属
分布广泛,在食品中很常见。特别为鱼肉
类的腐败菌,如枯草杆菌、巨大芽孢杆菌、
腐败梭菌等。芽孢杆菌属为需氧及兼性厌
氧,梭菌属为厌氧菌,属中温菌者多,间

4、肠杆菌科各属

除志贺菌属、沙门氏菌属外,皆为常见食
品腐败菌。
革兰氏阴性、需氧及兼性厌氧、嗜中温杆
菌,使食品中氨基酸脱羧产生胺类,分解
糖类产酸产气,尤以变形杆菌属分解蛋白
能力强,是需氧腐败菌的代表,多见于水
产品与肉、蛋腐败。沙雷氏菌属尤其与鱼、
牛肉的腐败有关,并且可使其表面变红变
粘。



5、弧菌属与黄杆菌属
均为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菌,主要来自海
水或淡水。在低温和5%食盐溶液中可生长,
故在鱼类及类似的食品中常见。黄杆菌属
还能产生色素,使食品表面出现黄绿色荧




6、嗜盐杆菌属与嗜盐球菌属
是革兰氏阴性需氧菌。其特点是在含高浓
度(28%~32%,至少12%以上)食盐的食品中
生长,多见于极咸鱼类,并且可产生橙红
7、乳杆菌属与丙酸杆菌属
革兰氏阴性杆菌以至球菌,有的成链,厌
氧或微需氧,主要在乳品中,使其腐败。
(二)食品中细菌的菌相


共存于食品中的细菌种类及相对数量的构
成,通称为食品的细菌菌相,其中数量较
大的细菌称为优势菌种(属、株)。食品在
细菌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程度和特征主
要取决于菌相,特别是优势菌种。菌相可
因细菌污染来源,食品理化性质,所处环
境条件等因素不同而不同。
由于食品菌相及优势菌种不同,食品腐败
变质的特征也不相同。例如盐沙雷氏菌可
使咸鱼发红、变粘;假单胞菌可使食品产
(二)大肠菌群(coliform group)

定义:系指一群在35~37℃24h能发酵乳糖,
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
性、无芽孢杆菌。

组成:肠杆菌科的埃希菌属(Escherichia)
为主,因其有独特的生化反应,可与本属
其它菌相区别,故称典型大肠杆菌。
来源:直接或间接来自人与温血动物粪便。

食品卫生意义:



①表示食品被粪便污染的指标。如果食品
中能检出大肠菌群,说明该食品曾经受到
粪便污染。若是典型大肠菌群,则说明粪
便近期污染;若是其他属,则说明可能为
粪便的陈旧污染。
为什么采用大肠菌群作为食品被粪便污染
的指标?大肠菌群所具有的特点是什么?
a.来源的特异性:仅来源于人和温血动物
的肠道,其组成恒定,并存在于粪便中,
如典型大肠杆菌106个/g粪;







b.其数量较致病菌多,易检出;
c.具有足够的抵抗力,在外能存活一定时间,对
化学消毒剂、对热均能存活;
d.在食品卫生检验方法中敏感,易检出,符合指
示菌要求。
故认为大肠菌群是较合适的指示菌。
②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
表示方法:食品中大肠菌群系以每100ml(100g)
检样内大肠菌群最近似数表示(maximum probale
number,MPN)。
我国现行的食品卫生标准已在很多食品中将菌落
总数和大肠菌群作为微生物的常规指标。除此之
外,还有致病菌,特别是直接入口的食品不得检
出致病菌。
二、霉菌与霉菌素对食品的污染及
其预防




(一)概述
1.霉菌(molds) 是真菌的一部分,不具有
分类学上的意义,是菌丝体比较发达而又没有
较大子实体的一部分真菌的俗称。
霉菌毒素(mycotoxins) 是霉菌的代谢产物。
从广义上讲,凡是霉菌的代谢产物能造成霉菌
中毒症的均称为霉菌毒素。从狭义上讲,这种
毒素一定要在食品中发生,也就是说在饲料和
食品中的霉菌所产生的能直接影响人和动物健
康的代谢产物称为霉菌毒素。
产毒霉菌:具有一株或几株产毒菌株的霉菌。
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其污染的食品中所产生
有毒代谢产物。霉菌毒素中毒在二十世纪
二十年代初即有所研究,至二十世纪六十
年代英国发生十万只火鸡因吃了被黄曲霉
毒素污染的花生饼粉,发生中毒死亡事件,
引起各国的注意,到目前已知道的霉菌毒
素有200种左右。
(一)主要产毒菌株

目前已知具有产毒的霉菌主要有:曲霉菌属中黄曲
霉、赭曲霉、杂色曲霉、烟曲霉、构巢曲霉和寄生
曲霉等;青霉菌属中有岛青霉、桔青霉、黄绿青霉、
扩张青霉、圆弧青霉、纯绿青霉、展青霉、斜卧青
霉等;镰刀菌属中的禾谷镰刀菌、三线镰刀菌、玉
米赤霉、梨孢镰刀菌、尖孢镰刀菌、雪腐镰刀菌、
串珠镰刀菌、拟枝孢镰刀菌、木贼镰刀菌、茄病镰
刀菌、粉红镰刀菌、草镰刀菌等多种。其他菌属中
还有粉红单端孢霉、木霉菌、漆斑菌属、黑色葡萄
状穗霉等。由于霉菌产毒的易变性和多变性,所以
2 .霉菌产毒特点




①产毒菌种菌株少;
②产毒能力的可变性与易变性差异大;
③产毒毒素不具有专一性。
霉菌毒素是霉菌代谢的二次产物。霉菌产毒有许
多不同于细菌产毒的特征。霉菌产毒只限于少数
菌种中的个别菌株,产毒株与非产毒株之间的区
别目前还不清楚。产毒株的产毒能力也有可变性
和易变性,产毒菌株与所产的霉菌毒素之间无严
格的专一性,即一种菌种或菌株可以产生几种毒
素,而同一霉菌毒素又可由几种霉菌产生。
3.霉菌的发育和产毒条件






①水分和湿度
②温度: 大多数霉菌在20~28℃环境均能生长,
但是最适宜温度为25~30℃,<10℃和>30℃霉菌生
长减弱,0℃几乎不能生长,但个别霉菌能耐受高、
低温。
③基质:不同的基质对霉菌的生长和产毒有一定
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基质本身的条件不同(所含
的营养成分及其它成分不同),所以所出现的霉
菌菌种不同,如:
花生、玉米
易被黄曲霉及其毒素污染
大米
易被青霉菌污染
小麦、玉米
易被镰刀菌及其毒素污染
4.霉菌污染食品质量的评定及食品
卫生学意义




(1)质量评定
①制定国家标准
霉菌菌落总数:食品单位重量或容积中带
染霉菌情况,以cfu/g(ml)来表示。
②检测霉菌菌相构成(主要要看优势菌)
(2)食品霉变的卫生学意义


① 引起食品霉变:食品受霉菌污染后,食
用价值降低,甚至完全不能食用,造成经
济损失。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2%的粮食
因霉变而不能食用。
②引起人畜的霉菌毒素中毒:中毒表现多
样化,有急性的,也有慢性的(致畸、致
癌、致突变),与传染性疾病不同,没有
流行性,属食源性疾病。食品一旦被霉菌
毒素污染,一般烹调温度不能破坏。
(二)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




黄曲霉素是由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寄生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icus)产生的一类代谢产物,具有
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
1960年在英国 “火鸡X病” :含有霉变花
生饼粕的饲料而引起
1961年证实:大鼠喂饲含黄曲霉的花生饼
粕发生原发性肝癌
1962年确认其致癌物为黄曲霉毒素
简介


黄曲霉素为分子真菌毒素。我国规定大米、
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允许量标准为10ug/Kg,其他
粮食、豆类及发酵食品为5ug/Kg。婴儿代乳食品
不得检出。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品、饲料中黄
曲霉毒素最高允许量标准为15ng/kg。30~50ug
/kg为低毒,50~100ug/kg为中毒,100~
1000ug/kg为高毒,1000ug/kg以上为极毒。,
其毒性为氰化钾的10倍,为砒霜的68倍。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属黄曲霉菌、寄生曲
霉菌产生的代谢物,剧毒,同时还有致癌、致畸、
致突变的作用,主要引起肝癌,还可以诱发骨癌、
肾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癌等。黄曲霉素是
目前发现的化学致癌物中最强的物质之一。黄曲
霉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菌丝生长时产生毒素,
孢子可扩散至空气中传播,在合适的条件下侵染
合适的寄生体,产生黄曲霉毒素。
1.化学结构与特性


结构特点:黄曲霉毒素是一类结构类是的
化合物(如图)。
目前已分离鉴定出20余种,两大系即B系和
G系,其基本结构相似,均有二呋喃环和氧
杂萘邻酮(香豆素),其结构中最有意义
的是二呋喃末端有双键者是决定毒性的基
团,与毒性、致癌性有密切关系。如AFB1、
AFG、AFM1,其中AFB1毒性及危害性最大,
因此,在食品卫生监测中以AFB1为污染指
标。所以我们就以AFB1作为主要讲述内容。
黄曲霉素



黄曲霉素主要存在于被黄曲霉素污染过的粮食、油及其制
品中。例如黄曲霉污染的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棉
籽中最为常见,在干果类食品如胡桃、杏仁、榛子、干辣
椒中,在动物性食品如肝、咸鱼中以及在奶和奶制品中也
曾发现过黄曲霉素。
花生是最容易感染黄曲霉的农作物之一,黄曲霉毒素
对花生具有极高的亲和性。黄曲霉的侵染和黄曲霉毒素的
产生不仅发生在花生的种植过程(包括开花、盛花、饱果、
成熟、收获)中,而且在加工过程(包括原料收购、干燥、
加工、仓储、运输过程)中也会产生。
花生中黄曲霉毒素主要有B1、B2、G1、G2,其中B1的
毒性最强和产毒量最大。为确保花生的食品安全,各国制
定了严格的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如欧盟规定直接用于食
用和直接用于食品原料的花生黄曲霉毒素B1的最高限量为
2微克/公斤,B1+B2+G1+G2的最高限量为4微克/公斤。日本
规定花生黄曲霉毒素B1的最高限量为10微克/公斤。
性质:




①耐热性 一般烹调温度很少破坏,280℃
裂解。
②不耐碱 在碱性条件下,香豆素内酯环
受破坏生成钠盐,溶于水。
③溶解性 不溶于水、正己烷、石油醚及
乙醚中,溶于脂肪及某些脂溶剂(氯仿、
甲醇等)所以检测时以此作为提取剂。
④紫外光下产生荧光 AFB1对紫外光有强
的吸收性能,在365nm下吸收峰最大。
2.污染食品的情况


污染食品相当普遍,不仅在我国,在世界
上其他国家农产品污染也相当严重,在许
多食品中都能检出。根据我国20世纪70年
代初和90年代初所进行的黄曲霉毒素B1的
调查结果证明污染最严重的是花生和玉米
土壤本身也含有大量的黄曲霉菌,研究表
明,花生黄曲霉感染与土壤的类型有关,
变性土
3.毒性





可引起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1)急性毒性
①AFB1属剧毒物,对人畜均有强的毒性比
KCN强10倍
②AFB1中毒与种属、年龄、性别等有关
不同种属AFB1急性毒性的敏感性不同,以
鸭雏最为敏感;不同年龄的动物以幼年动
物最为敏感;不同性别中雄性比雌性敏感。
另外,营养好的动物抵抗力强等。
③AFB1属肝脏毒(即靶器官为肝脏),可
抑制肝细胞合成DNA、RNA以及蛋白质。






(2)慢性毒性
是由于长期少量摄入而造成,比急性毒性更具有
实际意义,更重要。主要表现为动物生长障碍,
肝脏出现亚急性或慢性损害。
在实验指标上主要是:
①肝功能变化,GPT↑,白蛋白、非蛋白氮、肝糖
元及VA↓;
②肝组织化学变化:肝实质细胞坏死、变性,胆
管上皮增生,纤维细胞增生,形成再生结节,有
的出现肝硬化;
③其他症状:食欲下降,食物利用率下降,体重
下降,影响生长发育(不孕、少胎等)。
(3)致癌性






①AFB1是一种致癌性极强化学物质,按动物的LD50
计算其致癌力为奶油黄(二甲基偶氮苯)的900倍,
比二甲基亚硝胺诱发肝癌能力大75倍。
②致癌特点
具有组织特异性:AFB1在对动物引起的肿瘤中最多
的是原发性肝细胞癌,其他部位也可发现,如胃腺
癌、肾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癌、小肠癌等,
但主要的还是在肝脏部位。
具有种属特异性:可使多种动物诱发实验性肝癌,
如以最低剂量比较鳟鱼最为敏感。根据AFB1对啮齿
类动物的肝癌能力试验,证明对大鼠致癌性最强。
③与人类肝癌发生的关系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膳食中AF水平与人类原发性肝
癌的发生率呈正相关。有研究也表明,原发性肝癌
与AF有关。
4.AFB1的代谢和生化作用



①代谢途径及代谢产物
AFB1进入体内,必须经过体内代谢过程才
能由前致癌物变成终致癌物。
主要代谢途径有三种即羟化(M1、Q1、H)、
脱甲基(P1)、环氧化



羟化 AFB1在肝微粒体酶的催化下,在二呋喃α
-碳原子作用(羟化),其代谢产物为AFM1,其
结构与AFB1相近似。M1首先发现在牛、羊奶中发
现故称为M1。肝微粒体酶可使AFB1环戊烷β碳原
子羟化产生AFQ1,AFQ1在不同的生物体内转化量
不一样。
脱甲基 在氧杂萘环的OCH3基位脱出甲基生成
AFP1(去甲基酚型产物),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
结合,由尿排出。
环氧化 在二呋喃环末端双键位置经环氧化生成
AFB1-2,3环氧化物,这一反应与AFB1的毒性、
致癌性及致突变性有关。
5.预防措施:防霉去毒。






(1)防霉 预防食品被黄曲霉毒素及其它霉菌毒素
污染是最根本措施,可采用物理、化学及生物等方法。
田间开始防霉,采用良好的农业生产工艺(good
gricultural practice),防虫、防倒伏等;收获时
注意:
①粮食颗粒应饱满(减少含水量),去霉变部分;
②尽快脱粒,并采取减少粮食所含水分的措施,如凉
晒、风干、烤干或加入吸湿剂(生石灰)、密封等措
施,使粮谷水分在入库时达到安全水分以下;
③贮藏时要注意温度(低温,10℃)、湿度(相对湿
度70%),通风。
除上述外,还可采用防腐剂(无毒)、杀虫剂(无毒)
以及γ射线照射等;选用和培育抗霉新品种(如花生、
玉米等易感食品);保持粮食颗粒的完整,以防霉菌
污染。
(2)去毒





①拣霉粒法 适于大颗粒的花生、玉米等,
适于小单位及家庭使用 。
②碾轧法 适于大米、玉米等,可去除表
面和胚中的绝大部分毒素。
③加水搓洗法
④植物油加碱炼法
生物方法可分解、转化、去除AFB1,去毒
方法很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









(3)限制各种食物中AFB1的含量
我国GB2761-1982有允许量标准(见表)。
P259(教材)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允许量标准
品 种
指标(μg /kg)
玉米、花生仁、花生油
≤20
玉米及花生制品(按原料折算) ≤20
大米、其它食用油
≤10
其它粮食、豆类、发酵制品
≤5
婴儿代乳品 不得检出
0

与癌症病原有关的真菌毒素除黄曲霉毒素外,还
有一些青霉产生的毒素。青霉通常可在粮食和其
他食品中检出。对青霉及毒素的研究,主要由日
本的“黄变米”研究开始。日本本国生产或进口
的稻米,由于霉变米呈黄色,故称“黄变米”。
可使大米霉变或黄变的真菌现已报告至少15种以
上,主要为青霉属和曲霉属。是由于稻谷收割后
和贮存中含水量高,被真菌污染后发生霉变所致。
国外报告的黄变米最常分离的真菌是:黄绿青霉、
(一)展青霉素

1、理化特性 展青霉素曾由各种青霉、曲霉中分离,因此,
曾有不同的名称。为无色结晶、熔点约110℃,在70~
100℃可升华,分子式C 7H 6O 4,分子量154。可溶于
水和乙醇,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并丧失生物活性,在酸

2、对食品的污染 展青霉素主要在水果及其制品中检出。
国外有人对市售苹果汁进行调查,136份样品中有37%阳性,
含量40~440μg/L,平均60μg/L。还曾在葡萄汁、苹果

3、毒性作用 展青霉素的LD
50 (以mg/kg体重):
小鼠为8~12(皮下)、25(静脉)、5.7~15(腹腔)。大鼠
15~25(皮下)、25.5(静脉)、4日鸡胚为每胚2.35μg。人
摄入后可引起呕吐和胃刺激症状。1%展青霉素油膏能引起
人皮肤过敏。展青霉素能诱发实验肿瘤,能使子鼠细胞及
枯草杆菌发生突变反应,还可使家畜中毒死亡。
(二)

黄变米可有许多毒素,其中有桔青霉素、黄绿青霉素、黄天精、
环氯素、岛青霉素、皱褶青霉素、红天精、瑰天精、天精、链精、

1、黄天精 黄天精分子式为C30H22O12,分子量574,熔点
287℃(裂解),在苯溶液中重结晶后呈黄色六面体针状结晶,将
溶于碳酸钠水溶液的黄天精用硫代硫酸钠(NaS 2O 3)处理,可
形成岛青霉素,如以50%H 2SO 3处理,可形成红天精和岛青霉
毒素、链精、天精和瑰天精等。黄天精LD50小鼠经口为222mg/kg
体重,中毒时主要出现肝脏病变。除小鼠外,家兔、猴、大鼠均
可产生急性肝脏损害。对鼠伤寒沙门氏菌TM677呈阳性致突变反

2、环氯素 环氯素是一种毒性较高的含氯肽化合物,过去称为含
氯肽。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溶于水,熔点251℃(裂解)。环氯
素是作用迅速的肝毒,能干扰糖原代谢,主要可加速肝糖原的分
解代谢而又阻止其合成。对大鼠经口LD
50 为6.5mg/kg体重。

在上述黄变米毒素中,已证实黄天精和环氯素对动物有致癌性。
单端孢霉素类与其它镰刀菌毒素

镰刀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也是常见侵染
田间谷物,仓库贮粮和饲料的霉菌菌属之
一,已经发现有不少种镰刀菌寄生谷物、
贮粮和饲料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产生多种镰

镰刀菌属和个别其他菌属霉菌所产生的有
毒代谢产物,根据其化学结构可分为三大
类:单端孢霉素类(或单端孢霉烯族素类化
合物)、玉米赤烯酮类和丁烯
几种引起人畜中毒的镰刀菌毒素

毒
素 主要产毒镰刀菌
浸染谷物 中毒


T—毒素 三线镰刀菌、拟枝孢镰刀菌、梨孢镰刀
菌 玉米 血液白细胞减少,食物中毒性白细胞缺
乏症的病原物质。

菌 玉米 损害骨髓等造血器官,白细胞减少心肌
退变,出血。





新茄病镰刀菌烯醇 茄病镰刀菌
为霉玉米中毒病。脑组织受损症状,出现痉挛、
狂躁、顶槽、转圈运动,呼吸障碍
雪腐镰刀菌烯醇 雪腐镰刀菌
引起恶
心、呕吐、头晕、头痛、腹泻
镰刀菌烯酮—X 禾谷镰刀菌、表球镰刀菌 玉米
引起家畜及其他一些动物体重下降和拒食。
玉米赤烯酮类(F-2毒素) 玉米赤霉菌、禾谷镰刀
菌 玉米、小麦 使动物发生雌激素亢进症,可引
起猪流产。
丁烯酸内酯 三线镰刀菌、梨孢镰刀菌、拟枝孢
镰刀菌、雪腐镰刀菌
牛烂蹄病,后
腿变瘤,脱蹄和引起耳尖及尾尖干性坏死。
二、 化学污染与食品卫生


一、工业 污染对食品的污染
工业污染物主要指工业、交通运输业所产
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工业“三废”对
人体危害主要取决于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的性质和污染量。目前,公认对人体危害
较大的工业污染物有汞、镉、铅、砷、铬
及多氯联苯等。
(一)汞对食品的污染










1、食品中汞的来源
﹡鱼贝类污染:工业废水(造纸、涂料、化工、仪表)
中无机汞(低毒性)→河、海(微生物作用)→有机
汞(强毒性) →食物链→鱼贝类→人体
﹡农作物污染:土壤本底、含汞农药、含汞灌溉水
﹡畜禽污染:含汞饲料
2、汞对人体危害
﹡汞在人体内吸收率
微量汞—经尿、粪、汗排出体外
超量汞—
金属汞:吸收率﹤0.01%(几乎无毒)
无机汞:吸收率=7%(低毒性)
甲基汞:吸收率=95%(高毒性)









﹡汞的毒性:甲基汞中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中毒症状:痉挛、麻痹、意识障碍、语言障
碍、运动失调、视觉、听觉障碍、胎儿先天神
经系统发育异常、严重的出现精神紊乱。
3、食品中汞的允许量:
粮食﹤0.02mg/Kg
水产
﹤0.2mg/Kg
蔬菜﹤0.01mg/Kg
其他
﹤0.05mg/Kg
烹饪加工时原料中汞不易祛除
4、汞污染实例:日本九州岛“水俣病)事件
5、预防措施:控制工业“三废”
控制水产品尤其是近海鱼贝类摄入量
(二)镉对食品的污染






1、食品中镉的来源
◇工业三废(冶炼、化工、电镀、陶瓷、印刷)
→水体、土壤、空气→水生动植物、农作物
(水产品鱼贝类污染最严重。
◇容器污染:玻璃、陶瓷、搪瓷上色颜料及塑
料稳定剂中含镉,遇酸易溶出污染食品。
2、食品中镉对人体的危害
镉进入人体后积累在肾、肝、骨骼
大量或少量长期摄入镉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
引起肝、肾、消化器官损伤,严重时骨骼钙为
镉取代而导致“骨痛症”。
(三)铅对食品的污染
 1、污染来源:
 食品加工机械设备
 食具、容器及包装材料的釉彩及油墨中含铅
 食品添加剂(制松花蛋用密陀僧PbO)
 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汽油中防震剂四已基铅)
 2、致病性
 人体铅90%蓄积在骨骼,当抵抗力差时,侵入
脏器。
 铅中毒主要损伤神经系统、造血器官、肾脏。
铅中毒可导致儿童智力下降,免疫力丧失。
 3、预防措施:加强工业三废治理;加工设备
严禁含铅;
 严禁用陶瓷、搪瓷器皿盛酸性食物;严禁含铅
食品添加剂。




(四)铬对食品的污染:
铬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只有环境中遭到严
重的铬污染时才会造成对人体的损害。
金属铬和二价铬无毒,三价铬毒性很小,危害最
大的是六价铬的化合物,它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和腐蚀性。
慢性铬中毒症能导致鼻黏膜损害,皮炎,头痛,
消瘦,贫血,消化道发炎或溃疡。铬化合物的致
癌作用也引起广泛的重视,铬的致癌性不仅取决
于化合价,而主要取决于浓度。难溶于水的铬酸
盐和氧化铬被认为是最主要的致癌物质。




(五)多氯联苯(PCBs)对食品的污染
1、来源:环境中多氯联苯主要是工业泄漏事故和
工业“三废”造成的,在动物中残留量高的是水
生动物和鸟类,一般陆生植物中残留量低,家畜
禽类也低。在某些食品包装材料中含有的多氯联
苯也可直接污染食品。2、多氯联苯的中毒症状是
痤疮样皮疹、皮肤色素沉着、眼皮发肿、食欲不
振、全身乏力,中毒严重者会出现恶心、呕吐、
腹胀痛、肝功能紊乱等。
3、 防止多氯联苯污染的主要措施是:防止工业
泄漏事故和控制“三废”排放;停止使用含多氯
联苯的食品包装材料;通过加工和烹调可以减少
食品中的多氯联苯含量。研究表明,加压蒸煮、
冷冻干燥、酿酒等都可使食品中的多氯联苯含量
减少。
我国规定海产食品中多氯联苯限量卫生标准为
0.2毫克/千克。
1.农药对食品的污染





农药:包括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
农药益处 :减少农业损失;控制人畜共
患传染病;提高农畜产品质量与产量。
农药弊端 :污染农畜产品及环境,破坏
生态平衡,危害人体健康(致畸、致癌)。
农药分类 :按用途—杀虫、杀菌、除草、
生长调节。
按结构—有机氯、有机磷、
有机砷、有机砷、氨基甲酸酯。
(一)化学农药污染食品的途径




1、农药喷洒残留于农作物;(20%残留于
茎、叶、果)
2、植物根部从土壤吸收;(40~60%残留于
土壤)
植物各部农药残留:根﹥茎﹥叶﹥果
3、通过生物富集作用;

(二)常用化学农药对食品污染

1、有机氯农药:六、七十年代广用,83年
停止生产、84年停止销售。如DDT、六六六。
﹡高残留:半衰期为几~几十年(目前农作
物仍有检出)
﹡食物中残留量:肉﹥蛋﹥油﹥禽﹥水产
﹥粮﹥蔬﹥果﹥奶﹥ 酱油
﹡对人体健康危害:急性中毒—损伤中枢
神经系统慢性中毒—脑、肾、中枢病变、
肝、肠、肺癌变。





2、有机磷农药:占现用农药80~90%,广用于果蔬。
性质
:易分解,土壤残留低,喷洒7~15天基
果蔬残留经烹饪被分解。

:急性中毒—导致神经功能紊乱
:慢性中毒—迟发性神经毒性,记忆力
损伤,致畸致突变

预防措施 :▽果蔬喷洒有机磷农药应7~15天后采摘;
致病性
▽粮谷类、果蔬类经碾轧、洗涤、去皮去
除大部分残留。
▽经烹饪加工大多有机磷农药易分解破坏



三、兽药对食品的污染
兽药残留是已知动物产品的任何可食部
分所含兽药的母体化合物及其代谢物,
以及与兽药有关的杂质的残留。所以兽
药残留既包括原药,也包括药物在动物
体内的代谢产物。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与
内源大分子共价结合产物叫做结合残留。
主要的兽药残留有抗生素类(如青霉素、
四环素、链霉素等)、磺胺药类、呋喃药
类、抗球虫药、激素药类和驱虫药类。











(一)兽药进入动物体的主要途径
1.预防和治疗禽畜疾病用药
2.饲料添加剂中兽药的使用
3.食品保鲜中引入药物
(二)兽药污染食品对人体的危害
1.毒性作用
2.过敏反应和变态反应
3.耐药性
4.菌群失调
5.致畸、致突变作用
6.激素作用





(三)动物性食品兽药污染防治措施
1.加强药物的合理使用
2.严格规定休药期
3.加大监督检测部门的工作力度
4.改进加工保藏方式
四、亚硝基化合物对食品污染

亚硝基化合物为一类强致癌物,有130种,以亚硝胺
和亚硝酰胺致癌性最强。

(一) 亚硝基化合物前体物

1、亚硝化剂:NO2-,NO3-,N2O3,NO2,NO等
食品中亚硝化剂来源
—施含N化肥,增加农作物与土壤中亚硝基化剂含量
—土壤长期干旱或缺钼
—腌制蔬菜200C,7~14天亚硝化剂大量形成期,21
天后减少至安全值附近。
—蔬菜贮藏中亚硝化剂随时间增加而增多。
—亚硝基化剂作为发色剂添加到肉制品中(如硝酸
钠,亚硝酸钠)









2、胺类物质
食品中胺类物质来源:
—食品腐败变质产生蛋白质
分解
氨基酸
脱羧
胺类

—食品加工中产生(啤酒中二甲胺,鱼制品中仲胺);
—茶叶、烟叶本身带有胺类物质。

(二)亚硝基化合物合成途径

1、自然界合成:亚硝基化剂+胺类→N-亚硝基化合物
2、烹饪加工中产生(油温﹥1850C时主要产生于动物脂肪组织;
油温﹤1000C可避免此类物质产生)
3、N-亚硝基化合物在人体内合成途径
亚硝基化剂+胺类 正常人胃酸PH1~4,370C
亚硝胺
亚硝基化剂+胺类 胃酸缺乏PH﹥5 ,细菌还原酶 亚硝胺





(三)亚硝基化合物致病性

致癌(胃癌、食管癌);致突变;致畸形;致胚
胎毒

(四)预防措施

1、防止食品受微生物污染(尤其是还原性细菌)
2、严格控制食品发色剂使用量
3、控制含N农药、化肥用量,防止土壤干旱,从
而控制农作物中亚硝基化剂的含量。
4、大蒜中大蒜素可抑制胃内亚硝酸盐形成;在
用来熏、烤、炸制的动物性原料中添加VC、VE、
谷胱甘肽、鞣酸、酚、蔗糖,抑制亚硝胺形成;
食用含N-亚硝基化合物前体物食物时,配以富含
VC的新鲜蔬果,可防止N-亚硝基化合物形成。



五、多环芳族化合物对食品污染

Ⅰ、多环芳烃类化合物:

存在于煤炭、木材、石油、香烟等燃料不完
全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共有200多种,多具有
致癌性,以3,4-苯并芘致癌活性最强,作为
食品或环境受其污染指标。
(一)食品中3,4-苯并芘来源
﹡烹饪加工中产生:用燃料直接熏、烤;脂
类(脂肪、胆固醇高温下热分解产生);
﹡工业三废污染
﹡其他方式污染(食品加工手机械润滑剂、
包装材料、粮食晾晒于沥青马路而被污染)





(二)3,4-苯并芘的致病性

致癌作用(皮肤癌、肺癌、胃癌);致突变作用。

(三)预防措施

综合治理“三废”;
改进食品加工方式:无烟熏制、不用燃料直接烧
烤食物;控制烹饪油温;反复高温加热油应丢弃;
用符合卫生要求脱蜡包装纸包装食品;
食品机械用植物油代替润滑油;
沥青路面不宜晾晒农作物。
脱毒(植物油中3,4-苯丙芘可用吸附剂 脱毒)






Ⅱ、杂环胺类化合物:

(一)杂环胺类化合物来源

蛋白质、肽、氨基酸热分解,肉类、鱼类在煎炸、
烘烤过程产生。

(二)杂环胺类化合物产生条件


*烹饪方法:铁板烧烤、燃料烘烤最易产生
*加热温度:温度越高,产生杂环胺类物质越多
*加热时间:时间越长,产生杂环胺类物质越多
*食品成分:水分越少,越易产生杂环胺类物质

(三)杂环胺类化合物的致病性

致癌作用:食管癌、胃癌
致突变作用:比黄曲霉菌毒素强6~100倍



第五节食品的放射性污染




一、食品的放射性污染源
核试验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和平利用原
子能过程中产生的核废料处理和排放不
当;意外核事故造成的严重核燃料泄漏。
环境中放射性核元素可通过生物链的各
个环节向食品转移。
乳制品放射性核元素最多,其次是蔬菜、
水果、谷类和面食制品。



二、放射性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通过饮食小剂量放射性核元素引起的放
射病,潜伏期较长且多引起癌变。有的
对生殖系统造成危害,还有致畸、致突
变性。
目前食品放射性污染的实际情况是主要
以半衰期较长的137铯和90锶最为严重。某
些海底动物如软体动物蓄积特别危险的90
锶。牡蛎能蓄积大量的65锌,某些鱼类能
蓄积55铁。
其他污染





1.生产时的污染
2.食物储存时的污染
3.食品运输过程中的污染
4.意外污染
5.掺杂掺假
第六节食品添加剂卫生







一、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分类
(一)食品添加剂的定义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
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
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二)食品添加剂的分类
1、按照用途分
增强食品营养价值而加入的营养强化剂(乙二
胺四乙酸铁钠);
改善食品适应性状而加入的色素、香精香料、
漂白剂、增味剂、甜味剂、膨松剂等;



2、按其原料和生产方法可分为
天然食品添加剂:主要来自动、植物组
织和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但品种较少,
价格较高。
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通过化学手段使
元素和化合物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而制
成。品种比较齐全,价格低,使用量较
小,但毒性大。







3、按照安全性食品添加剂法规委员会(CCFA)把食
品添加剂分成A、B、C三类,每类又分为(1)、(2)
两类。
A(1)类:认为毒理学资料清楚,已制定出ADI(每
人每天允许摄人量,以毫克/千克体重计)值,或
者认为毒性有限不需规定ADI者。
A(2)类:已制定ADI值,但毒理学资料不够完善,
暂时允许使用于食品。
B(1)类:曾进行过评价,但由于毒理学资料不足未
建立ADI值。
B(2)类:未进行过评价。
C(1)类:毒理学资料认为在食品中使用是不安全的。
C(2)类:根据毒理学资料认为在某些食品的用途上
应严格控制。
食品添加剂具有以下作用:

改善食品色、香、味及口感等感官指标

保持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
有利于食品保藏和运输,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
增加食品的花色品种。

有利于食品加工操作。

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
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




二、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和使用原则
第一,不影响食品感官性状和原味,对食品的原
有营养成分不得有降低、破坏作用。
第二,不得用于掩盖缺点(如腐败变质)或作为伪
造的手段。
第三,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目的在于减少消耗、改
善贮存条件、简化加工工艺,不得降低良好的加
工措施和卫生要求。
第四,未经卫生部允许,婴儿及儿童食品不得加
人食品添加剂,如糖精、色素等。
第五,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剂量为能达到使用目的
最低剂量。

三、不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的危害

(一)过敏反应: 例如苯甲酸及苯甲酸钠可引
起肠炎,亚硫酸盐可引起支气管哮喘,糖精可
引起皮肤瘙痒和日光性过敏皮炎等。
(二)蓄积作用:二丁基羟基甲苯在油脂中添加
过量,就会在人体内造成蓄积,蓄积到一定程
度会引起中毒症。
(三)急、慢性中毒:食品中滥用有害添加剂可
能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在我国有腌腊制品添
加过量硝酸盐、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报道。


谢 谢
再 见